第一篇:记者在基层——养殖业
记者在基层
红堡子村:养殖业初见规模 惠及农民
(导语)养殖产业作为会宁县红堡子村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依靠“家家户户抓养殖”的富民路子,努力推进全村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惠及该村广大农民群众。
(正文)9月22日,记者来到会宁县红堡子村亿源养殖有限公司,碰见了在该厂打工的王治安,他告诉记者,家中有七口人,开销大,但家中劳动力富余,由于自己年事已高,种庄稼力不从心,正当自己为挣钱而发愁时,去年红堡子村扶持发展了该养殖场,他主动来这里打工。
(同期声)记者:你们这个场子有几个人喂牛?王治安:五个人。记者:每个人负责几头?王治安:一个人负责育肥牛65-70头牛,母牛是45—50头牛
(正文)虽然一天的工作很辛苦,但我们能从老王的口气中感觉到,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更让他欣慰的是,该厂给他的家庭带来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会宁县红堡子村村民 王治安)不幸苦,干习惯了,刚来时候干起来有点累,现在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紧紧张张五个小时就干完了,原来务农收入不到一万元,到亿源养殖场打工,工资加奖金两万多元,比在家务农划算的多,两倍多,管吃管住。
(正文)随着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该厂何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将逐年改善职工待遇,吸纳更多的当地农民前来就业。
(会宁县亿源养殖公司总经理 何进国)我们计划明年新建一排职工宿舍,改善住宿环境,职工待遇方面,根据效益情况工资待遇有所提高。
(正文)说起明年的工作打算,老王高兴的告诉记者。(会宁县红堡子村村民 王治安)我们工作是签合同的,来年继续干,各方面好着了,干起来就有心劲么。
(正文)发展养殖场不仅仅带来了部分农民在家门口能够就业的好处,而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种植,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车车刚从玉米地收割来的玉米秸秆运往养殖场。何经理告诉记者,一亩玉米产2吨秸秆,一吨秸秆100元,这样,给种植户一亩地额外增加200元的收入,而红堡子村今年种植玉米近3000亩,仅此一项增加收入60万元。
(正文)据了解,截至目前,红堡子村先后扶持发展了养殖公司1家,养殖合作社2家,养殖示范户60余家,培养了5名养殖致富能人,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有力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加人均收入280元,并间接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
第二篇:记者基层调研
襄阳蹲点总结报告
此次,湖北省委宣传部发起了“百名记者蹲点基层”的活动,要求广大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落实“走转改”。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作为实习生代表湖北大学到湖北广播电视台襄阳记者站,与记者站站长鲁俊老师和湖北卫视记者尹春老师一起参与此次下乡蹲点。在这次蹲点过程中我全程参与了节目的采编。
工作报告
在这里不敢说给大家介绍经验,权当给大家作工作报告。先来报告我的工作,3月25号全省蹲点启动,我是在3月27号离校前往襄阳的。
此次蹲点我们的选题是《沙洲上播种希望》,任务是报道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农民在一片沙洲地上种山药的故事。这是汉江冲积形成的一片沙洲地,当我们初来这里,油菜花开的正旺,沙洲上的春光着实让人舒服。
但是当你真正走进这片沙洲,我看到的是常年不息吹得人眼睁不开的风沙,还有那流动的家。因为山药有个特性,就是五年一重茬,所以每年都得换一块地来播种。而沙洲离村子还有几十里路,为了耕种方便,很多人在沙洲上搭起临时的家,埋锅做饭,一住就是一年。我们采访的几个农民,有本土的,也有来自外乡的。他们住的地方,有的是石棉瓦盖的、有的是薄膜帐篷的,还有一些简陋的破落的瓦房。一到夜晚,江面的风格外大,沙子撞击窗户的声音特别清脆。而因为沙洲上基本没有人烟,所以都没有通电。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
境下我们呆了一个月,那真的是“寂寞沙洲冷”啊。
4月25日,全省百名记者蹲点基层活动结束,我回到学校。
记者站为何物?
这次蹲点我去的是襄阳记者站,那么首先我就跟大家谈谈记者站吧。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记者站,但是大家知道记者站到底是什么吗?比较科学的说法是“记者站是媒体纯新闻业务的跨区域延伸机构,实际上是媒体编辑采访工作的处延机构”,通俗的说法是“分台或分报社”,或者叫做媒体派驻各地的“大使馆”。其实呢,记者站在中国新闻单位的序列里,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单位,为什么呢?记者站,你说它是单位吧,它又不是法人;你说它不是单位,可它又有正式挂牌和编制,以及行政公章。不过记者站的业务是很明确的,就是为各自所属的媒体提供当地的重大新闻或者完成上面派下来的任务。比如我这次去的襄阳记者站吧,它就是湖北广播电视台设在襄阳的“点”,它负只责向湖北卫视提供湖北新闻联播节目提供需要的襄阳方面的素材和襄阳当地的重大新闻。再就是,记者站的人员编制一般是两个人,一个是正站长,主要负责公关,因为记者站不在总部,通俗的话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所以为了使工作顺利,公关少不了的,必须和当地搞好关系。然后另一个就是副站长,主要是负责新闻业务,大家可想而知,副站长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对个人能力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个个人能力包括业务和体力上的,所以呢,大家将来如果有机会去记者站工作,那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你的领导承认你的业
务能力,第二就是你要准备好迎接繁忙辛苦的工作。
个人心得
接下来,我就开始给大家讲讲此次蹲点我个人的感受吧。
1、说话留心,做事注重细节
人生处处是考验啊,这次去襄阳,我觉得我应该渐渐收起自己的学生气了,不管说话还是做事都要经过大脑考虑,因为你的有些无心之话就有可能得罪某些人。记得我刚到襄阳的第一天,站里的老师给我接风,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看那个站长酒喝完了,我在加饭,我就顺便问了老师一句“站长你要不要饭啊?”,当时站长回了一句“我不要饭,我有饭吃。”言者无心,听着有意啊,我当时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等到回去以后,带我的尹老师跟我说“小金啊,你这不生不息就把站长得罪了啊。”我当时就懵了。他说“站长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你问人家“要不要”饭?你愿不愿意别人把你当要饭的”。听完了,我差点就崩溃了。果然,开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站长都不跟我说话的。从此以后,我吃饭再也不问人“要不要饭了”,我不知道用了多少日子说了多少歌颂站长的话,终于有一天站长跟我说话了。一句简单的话,让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我觉得我以后说话做事真的应该先考虑别人接受的效果了。
2、什么才是真正做新闻的记者有很多种,不同的记者做新闻有不同的态度。我庆幸我这次碰到了一个真正在做新闻的人。
举个例子,在卧龙镇采访农民时河清的时候,需要拍摄他们一家
大清早就开始忙碌起来的场景,因为时家住地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洲上,如果我们回到驻地第二天早上赶过来时间肯定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湖北卫视的尹老师提出让他和我在车里住一夜。就这样在车里我和他住了一夜,没有洗脸没有洗脚,在车里坐了一晚上。那是一个什么晚上,晚上江风特别大,我听到的是风吹的呼呼的声音,还有就是沙子被吹得撞击在车窗上的声音。这个晚上我不知道醒了多少次,尹老师也是一样的,第二天大概早上6点的时候,尹老师把我拍醒了,说“开工了”,我发现我的腿麻了,车里也是黑乎乎的,因为车窗上被沙子全都埋住了,没有光线进来,过了好久才下得了车,出来一看,明明是一辆白色的丰田车,变成了一辆黄色的物体。
我真的很高兴有这样一次体验,这样才叫记者。这样做出来的新闻才吸引人。
3、原始积累,多读书
此次实习也暴露出了我自己身上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原始的积累是不够的,说白了就是读书太少了。记得我第一次写新闻稿的时候,我连基本的格式都不懂,带我的老师教了我基本的格式之后,我又发现我无从下笔,因为这个新闻稿是为确定一个片子怎么去拍摄,怎么去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逻辑,大到整体的轮廓,小到一个词语的选择,这些都在考验我的知识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还读了几本书,可是这次写新闻稿让我明白了,当你无法用文字来表现你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你的原始积累不够,书读少了。
你可以用半天的时间学会拍摄技巧,但是也许你用半年的时间也不能学会怎么去写好一篇新闻稿。所以,最后你变成了只会拍,但不知道怎么去拍、该拍什么了。这就是区别,技术什么时候都可以学,而知识必须在你工作之前就准备好。
在我回来的那个晚上,记者站为我饯行,在酒桌上,我们站长跟我说,“小金啊,来了一个月了,摄影机你是很会玩了,这只能说明你可以成为一个懂得摄影构图的人,但是如果你以后真的想从事记者这份职业,真的想靠笔杆子吃饭,那么我只送你一句话——回去了多读几本书,我不知道该建议你读什么书,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不管是什么书,只要你读了,就一定有你用的那天。”我想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收获。
4、大家现在可能已经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就业了,可能会有一种心理,觉得自己比不上武大华科的学生,可能跟华师的都有差距,觉得毕业了走出去了怎么和这些名校的学生竞争,这个心理包括我也有,但是这次蹲点改变了我的某些想法,我不敢说工作上和他们竞争,我只拿这次实习说事,这次蹲点,全省实际派出去的实习学生是20名,我们学校就占了5名,其它是武大、华科以及华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只有这5所大学,湖北大学在全省的地位这样很清楚了吧。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我们的湖北大学不是“211”,也不是“985”,我们就会不如这些名校的学生,有一次省委宣传部的文部长到襄阳襄阳去检查工作,我在开会的时候发了言,后来,尹老师跟我说,“你看今天你发言了,就讲的很好嘛,人家文部长没问你是哪个学校的吧?只
要你有真本事,没有谁会问你的出身。”
我们在外面也看到很多学长,我在襄阳的一些媒体里碰到的一些老师们,有很多都是湖北大学的,像汉江传媒网的张伊桥,襄阳日报的黄金晶等等。他们对我都是很照顾。所以啊,湖北的新闻市场是湖大的天下。希望大家以后走出去,一定要昂首挺胸。
第三篇: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1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民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
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民意民愿,回应百姓关切。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我由此深切地体会到:
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芳香。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牢固根基。
这个不平凡的8月,人们欣喜地发现,报纸上普通百姓的故事多了,电视上小人物的镜头多了,广播里基层的声音响了……
我台以多种形式的报道分别开设专栏,推出“走基层听民声”专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持续刊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到广阔天地锤炼真本事。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听从党的召唤、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又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写就新闻精品和锦绣文章的不二法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编辑记者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到普通民众中间,挖掘鲜活素材,采写现场报道。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就采编工作而言,深入才能生动感人,深入才能深刻透彻,深入才能使新闻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副主编赵永平说。
“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采访,接地气、俯下身、抓活鱼,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身为“80后”的我们,光走到基层还不行,还要真正走进群众,和群众交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感受才真切、语言才丰富、稿子才鲜活。
让记者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
在网络上,网民们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讨论越来越热烈。网友“犄角旮旯”认为,一些年轻记者在大城市生活惯了,对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真切了解,自然写不出贴近生活的好新闻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正是由于记者下到最基层,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才使新闻报道真正触到了人民的脉搏、生活的本质。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2
受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忠实听友——年已耄耋的蔡老盛情邀请,我登门拜访。没想到老人又邀请了几位老者,老人们提及《桑榆乐园》依旧有说不完的话题,依旧恋恋不舍。
一位老人曾感叹地说“孟洁呀,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老人家打交道埃”也许是因为不理解才有了“代沟”的出现。因了老年节目《桑榆乐园》,让我有了与一个富有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群体对话的机会。他们没有世故的脸孔,他们的世界更加真诚和友善。他们总是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我参加他们的活动,用掌声把我这个小字辈请上台发言;当得知我嗓子不适时,老人们赶紧找来各种治咽炎的小偏方;当清晨赶去采访老人们的活动时,他们总是抢着为满脸倦容的我提包、送点心,把我宠得像自己的孩子,这份信任和爱又岂是一声“谢谢”能回报的。
当大部分的老人对新版的老年节目及播出时间还很陌生时,我深信: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把话筒对准他们,他们绝不会对电波中传出自己的声音置若罔闻。就这样“好表现”的老人们像孩子一样一传十、十传百,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节目,唱老歌、聊过去、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桑榆乐园》越来越热闹了,每一期节目都有老人参与,每一期节目都有一个生动的亮点。无形中,这渐渐成为《桑榆乐园》节目的特色,也成为节目常办常新的动力所在。
家人称我是拼命三郎,听友们总是很义气地拍着胸脯说“孟洁,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尽管说!”甚至林金池老人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那一天,依旧自掏腰包买收音机送人,为的只是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档老人家眼中的好节目。对我而言,没有早晚、周末之分,每一天节目之外的时间几乎用于采访。老人们的要求有如圣旨,我无法拒绝他们每一场活动的邀约,无法放弃他们热心提供的每一条新闻线索。每一个夜晚,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我没有意识到每一次看到家人的第一句话总是那一句“好累啊!”直到家人心疼地提醒。我像踩着风火轮的哪吒无法停止也不愿停止。
每当辛苦采制的节目只能在一期节目中“昙花一现”时,心底常感难言的无奈。因为,听众是最热情也是最严厉的,他们要求听到的`一定是“最新鲜”的。于是,我开始思忖如何通过更有效的途径使《桑榆乐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有了“庆重阳、贺金婚”活动,有了“寻找健康老人活动”,有了“十佳孝顺子女评选活动”。时至今日,当年被评上“健康老人”的老者依旧为这份荣誉骄傲自豪;被评为十佳孝顺子女的当选者依旧古道热肠;那年金婚老人的故事及新、老照片在《漳州广播电视报》上刊发后,许多老人开心地告诉我,这期报纸早已成为孩子们最珍贵的收藏。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3
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从中宣部到各级的媒体都在提“走、转、改”活动,我们作为县级媒体的记者,也积极参与进去,下面就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几点认识:
一、走基层,我的理解是在基层,我们本身就是基层人员,周围是基层百姓,感受到的是基层文化,接受到的也是基层思想,我们镜头下所表现出来人、物、事,素材都是基 层百姓最基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我认为,在“走转改”这种大的宣传思想和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应该在基层深入的挖掘,把一个好的观点或者是好的现象通过电视媒体这种宣传工具放大,来影响周围的人,从而使整个大的环境都有所改变,变得积极向上,跟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转作风,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三、改文风,在以前的稿件中,我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的官话、空话、面子话报道,根本没有切身的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想从新闻中了解到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出现在新闻中才能对他们起到最大的帮助,我理解的改文风就是不论什么稿 件,我们都该多思考,在采访过程中就应该多看多听,了解基层百姓的想要的东西,从他们的身上也许会看到一些劣根性的东西,也正因为这种劣根性的存在,才需要我们将挖掘出的好观点和好现象放大,从而影响他们,起到真正的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做好正面舆论。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4
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而且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记者很容易被电话、邮件采访惯出懒毛病,写出来的新闻缺乏变化。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跟普通邮递员体验生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城市,也走访了宁德6个贫穷山村,农民朋友教会我怎么换位思考。
在这样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我最切实的感受到生活给我的反馈在宁德寿宁县犀溪乡的李家山村,原本千把人的村只剩百来号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村里大多是木结构的老房子,很多破旧不堪,用来养鸡。晚饭时间,看着稀稀拉拉的炊烟,你才会切身体会到“留守”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站在竹林里和养鸡户拉家常,养殖户边撒谷子边告诉你他的致富计划,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一百多只健壮的黑色土鸡就在脚边钻来钻去。李家山村和浙江泰顺县只有一河之隔,养鸡户夫妻俩往年都是在外打工,20xx年驻村书记来了,他放弃外出务工,在家跟着养起了土鸡。养鸡是一种尝试,前程未卜,但是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一种信念——只要家门口能致富,绝不愿意让老人、孩子留守。
李家山村里有座红军桥,为纪念祖辈连夜修桥帮红军脱险的事迹而建,村民想做做桥的文章,搞乡村旅游。记者想去看看桥,一伙村民和村干部就陪着翻了两座山,走一路讲一路,他们的设想、桥的意义、周边配套的景物……你能感觉到村民们思想上的变化,他们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而是希望靠脑子、靠智慧去创造财富的新农民。
在村庄采写新闻,和在材料堆、政策库里找新闻是完全两种状态,村民生动的表情和言语,让你感受到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写起新闻来下笔如有神;而脚走出来的新闻,更有生活气息,群众也爱看爱读。这样的新闻作品会让记者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5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咱厝人对海很熟悉,但当我们漫步沙滩,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们不会知道这些美丽背后的未知和凶险。这次的走基层我们就去了这样一个海边古镇——永宁,体验了一把真正“海脚人”的生活。
永宁镇,是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靠海吃海,在永宁有不少人以“讨海”为生。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伏季休渔结束,鱼市最好的时候。早上八九点,渔船靠港,码头鱼市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出价、砍价、称重、记账,声音之大让人觉得似乎在吵架,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海鲜就被买光了。村长说,一船十来万元的鱼能赚上一两万元,起初大家都感慨现在这“讨海”真是好赚,仔细询问才知,船东要赚这一两万元,先得花上近百万元买船,而在船上讨海的船长、船工,都是船东雇佣的,他们出海十来天工资一般要1000到1500元,与这工资相比,“讨海”营生背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闽南有句俗语叫:“手里抱孩儿,才知父母当初时”,意思就是说凡事必须亲临才有体会,走基层亦是如此。大海的凶险,在影视作品里看过,在新闻里听过,但当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倾听别人的海上历险故事时,更多的是对这些经历的猎奇和对当事人毅力的佩服。而当我们真正登上小小的渔船,驶离海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无风也起浪”。岸上明明是风和日丽,到了内港就风浪渐大,站在船上采访,一个浪打过来,人都会站不稳。这个时候,我们才些许体会到“讨海人”“吃鱼不翻鱼”的禁忌背后,那种对大海未知危险的恐惧和无助。我们搭乘的渔船船长李锦典就是在这样的风浪中穿行了30多年。一次出海,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吃住在船上,他经历的风险不少,但当我们问起,这个黝黑的海边汉子只会朴实地笑说这都没什么,现在已经比以前安全多了。
这种安全源自永宁梅林村的430信息站,这个站里只有3个工作人员,负责整个永宁镇300多艘船的管理工作,天气预报、遇险救助、船舶检查,一天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日复一日,可以说非常单调和枯燥。但就是这种看起来平凡的工作,为“讨海人”架起一张安全网,岸台与船台可以随时通讯,互通信息,一有危险,船台马上可以发出求助信息,岸台立即应急响应,向主管部门汇报,进行搜救。他们的工作很少有人关注,但对“讨海人”来说,他们却至关重要,采访时我们问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本以为在这么枯燥的工作环境,他们应该会想要点娱乐设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回答相当一致:只需要设备。一台设备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他们却连连感谢,因为他们觉得,多一台设备,海上的船只就多一分安全,“讨海人”能平安出海,平安归来,他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在永宁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要说真正体验当事人的生活还远远不够,我们只能试图更接近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感受。真真正正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沉下来,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看到或者被忽视的细节。有了细节、有了故事,才有鲜活的新闻。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6
以前看柴静在采访时,面对采访对象总有个俯身的姿势,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姿势让人看着觉得舒服。不过,这次去南靖南坑走基层,面对采访对象,我也俯下身,和他们拉家常,听他们说了很多心里话。
从南靖县城出发,开往葛竹村,先是一路上坡。因为自己身体适应能力比较差,车子上到一定高度时,就开始感觉有不舒服,耳膜嗡嗡作响,脑袋也有点发蒙,集中不了精神,甚至有点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我开始担心等下采访能不能扛得住,所幸,这样的状态只持续到要进村的那条路。
进村的这段路况实在糟糕,车子上下左右颠个不停,随行的同志说,这样的路有6公里,是南坑镇葛竹、金竹和高港三个村的必经之路。一路上,透过车窗才知道这路悬在半山腰,两边长满了芦苇和杂草。两公里的单行道上,只见到零星几辆摩托车。越是往山里走,路面也越是宽敞,不过越是泥泞起来,绕过几个弯后,我们手机就没了信号。随行的同志说,这三个村是九龙江西溪漳州段的源头,没有工业,环境特别好。路况虽然不好,但途中我们尽享游走在山清水秀之间的乐趣。
本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颠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葛竹村。进村后,我们去了一户叫赖秋生的茶农家里,他们还给我们做了久违的大锅饭。赖秋生的妻子很是腼腆,忙活着炒菜炖汤,看到水槽里的菜还没洗,我们几个就动手帮忙。她说话声音不大,我得靠得近一点才能听得清楚,也许是这个动作,让她觉得放松了一些。一来二去,我们便熟悉了起来,炒菜那会儿,她还笑嘻嘻说起他们家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末了还靠过来夸我会炒菜。
午饭后,我们便去了茶园。这里的茶园很整齐,一溜一溜地挂在山腰上。一见他们扛着机器,噗噗噗地来回干活,我们也跟着上去动动手。我在后面扛着袋子,一溜过去,茶青越来越多,重得我快撑不住,可人家没停下来,我也不好意思叫停,只好咬紧牙根撑着,手上青筋都粗了起来,全身直冒汗,以至于后来整个下午,手臂抖个不停。都说茶叶是暴利行业,但我想,对于茶农来说,只能说是辛劳的回报。每一道繁琐的工序,都集结着茶农的汗水,单单采茶就让人累得够呛了。不过,赖秋生说,苦点不算什么,这几年,倒是进村的路,让他茶叶贬值了很多。
下午时分,我们到赖聪明家采访,他家正好在做茶,我一问一年能赚多少,对着镜头的他有点支支吾吾说不清。但一问他茶叶价格为什么低了,他就滔滔不绝了起来,他说进村的路实在太糟糕了,坑坑洼洼,很多茶贩根本不愿来,即使来了也会压低茶叶的价格。我们一起蹲在地板上聊了起来,他低着头在地上画了个圈说,要是路能修好,一年赚个十来万就没问题了。
片刻之后,他突然高兴地说,就在前一阶段,他们村里已经在筹钱了,据说高港和金竹也在筹钱,就是要修路,三个村已经筹集了87.5万元的资金,参与整修这条未来的“致富路”。对着镜头,他笑了起来,露出满脸的皱纹和所剩不多的牙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不管怎么引导都说不出什么了。等我们收起话筒,他笑呵呵地凑过来悄悄地说,这三个村终于是齐了脚步了,早这么决定,如今村里该是另一番模样吧。现在就希望这路能修得快一点。
采访很顺利,一天的乡村生活,让我对葛竹村产生亲切感。回来的路上,吹着凉凉的晚风,如此宁静的乡村,也如此淳朴的村民,他们知足上进,勤劳智慧,每一天都为自己的生活脚踏实地。只要我们愿意俯下身去听,去看,去体验,去和他们交流,他们会很愿意掏心窝,说出心里话。
第四篇:基层记者个人总结
时光匆匆,从毕业到参加工作已经四个月了。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努力的学习,较好的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县台的新闻采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领导的政务活动占据了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我认为政务报道是传达贯彻领导意图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采访时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决不能含糊大意,时刻做到:脑勤、腿勤、耳勤。对领导的思路要了然于心,这样才不会出错。
8月份以来,我一共参加采访60余次,撰稿50余篇。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我在工作作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在:综合素质还不全面,现场出镜是自己最大的弱项,同时在拍摄写作上还需再提高;再有就是习惯了派新闻的工作方式,在找新闻上缺乏主观能动。总之今后工作的道路还很漫长。正如古人所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为我台新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基层是记者的福地
基层是记者的福地
——《风沙过后是“黎明”》序
作者:杜飞进 《光明日报》(2017年03月16日 16版)
在风沙弥漫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荒村。在20年中,它经历了因躲避风沙而四处搬家,在停止生态破坏、科学治理、环境逐渐好转之后又重新聚合,进而焕发生机的戏剧性变化。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变,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这个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小荒村,就是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的黎明村。
在我国的大西北,有一位很普通、很敬业的记者。他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关注环境问题,先后10次踏访这个偏僻的小荒村,忠实地记录了它的变迁历程,反映了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也为新闻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他的这些采访经历也被传为佳话。这位深入基层、锲而不舍的记者,就是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庄电一。
十访黎明村是一组颇有影响的报道。第一篇报道《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就曾吸引许多读者的目光,也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此后,记者又一次次踏访并发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信息。特别是他2011年六访黎明村后采写的通讯,作为全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报道的开篇之作,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配发图片刊登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随后,庄电一在中宣部召开的“走转改”座谈会上发言,受到刘云山同志的表扬和与会者的好评,他的发言被《求是》杂志刊登。他还在中宣部、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的安排下,到北京、海南、广东、湖北等地做巡回报告。一时间,一位中央大报记者持续关注一个小荒村的事迹,为许多人所知晓,也为业内同行所称颂。
庄电一并没有就此止步。自2011年的六访以后,他相继完成了对黎明村的七访、八访、九访、十访,对这个村庄进行了更全面的采访、更深入的挖掘,基本保持了一年一访的“密度”。难能可贵的是,他每次采访都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放下身段、进村入户,与村民促膝谈心、倾心交流。所以,每次他总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素材,总能传递出新的信息、写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意,总能以新的主题开拓、新的意境追求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
庄电一十访黎明村的稿件,有6篇发在光明日报的头版,其中有2篇刊登在头版头条,还有4篇在其他新闻版头条刊登,最后一篇是以四分之三版的篇幅见报的,有5篇配发了图片,足见编辑部对他这些报道的重视。不仅如此,这组报道还在社内外获得了十余个奖项,有的还是全国性奖项中的一等奖。
一个中央大报的记者,在近20年里持续报道一个小荒村,每次前往都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稿件,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一家中央级党报,一家以思想文化宣传为主要特色的中国人文大报,如此“破例”地报道一个小荒村且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在全国新闻界也是不多见的;从一个小荒村挖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新闻且获得这么多奖项,这在全国新闻记者中同样是不多见的。
从一个小荒村挖出这么多新闻素材,不仅是一个佳话,也是一段趣闻。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不少读者渴望看到他采访黎明村的全部稿件,希望从集中阅读中读出新的启迪;一些关注环境问题的读者,也希望从中找到环境变迁的规律,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一些研究新闻采写规律的学者,会有兴趣探究作者的采访思路,分析这些作品的成败得失;一些不甘平庸的新闻界同行,会从这些稿件中及记者的采访缘由、写作脉络、编辑部改稿选稿导向中寻找可资借鉴之处。也许,《风沙过后是“黎明”》一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出于满足前述多方面需要的考虑,阳光出版社决定将庄电一十访黎明村的作品结集出版。作为庄电一的新同事、光明日报现任总编辑,我不仅关注过他的这组报道,而且审定编发了他十访黎明村的收官之作,并在版面上给予了突出处理。所以,我想借他这组报道结集出版之机,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而作为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不仅应同普通群众一样关注环境问题,更应该用手中的笔及录音、录像、摄影器材,回溯历史、记录现实、展望未来,并以此唤起各阶层人士的环保意识、为改善生存环境作出特殊的贡献。庄电一就是这样一位记者。我来光明日报工作后了解到,庄电一同志作为光明日报这支优秀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佼佼者,实际上很早就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98年从黎明村发出的第一篇报道,并不是他关于生态环境的最早报道;对黎明村的系列报道,也不是他对环境问题的唯一报道。在此前后,他还采写了大量揭露环境问题、呼吁保护环境的稿件。其中,《滥挖甘草事件》《甘草濒危,沙暴频来》等重点稿件还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也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他并没有觉得稿件发表了就算大功告成,也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继续以笔为武器,继续抓住环境问题不放,以记者的特殊身份助推环保事业。这样一种紧紧盯住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社会、民生问题,长久关注、持续报道,深入思考、深入发掘,为党和政府提供解决难题的典型、为人民群众提供克服困难的示范的强烈使命意识与自觉责任担当,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与勉励的。
仅就结集在这本书中的十访黎明村的报道而言,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能够在近20年的繁忙工作中一直抓住这个小荒村不放?为什么这些稿件几乎做到了次次视角A不同、篇篇均有新意、每访都有启迪?为什么这组持续多年的报道所反映的情况被称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变化的缩影?我翻阅了这些作品后,深感支撑这组报道的第一手的资料、鲜活的现场描写、敏锐的新闻眼光、娴熟的驾驭素材能力,说到底还是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敬业、严谨、认真,是任何行业的成事之基,更是新闻记者这一需要常年辛苦奔波、时时用心观察、日夜高速思考的职业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我相信,读者诸君看完这本书,了解了这组报道前前后后的故事,一定会与我在这点上产生共鸣。
呼应我国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急切召唤,也针对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的人员状况和存在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宣传领导机关近些年在我国新闻界持续倡导、推动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转改”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佳作不断。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走转改”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至今仍不愿深入基层,也很少深入基层,甚至抱怨基层缺少“亮点”、不出“大新闻”,觉得基层没有写头、没有东西可写;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即使服从组织安排或自主选择题目到了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按图索骥,最终不是失望而归就是应付了事,结果,呈现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新闻报道中,立此存照式、活动报道式、拼凑材料式、见物不见人式等单薄、枯燥、空洞、乏味、信息含量少、思想境界低、韵味内涵弱的作品,仍然时常出现甚至比比皆是。我阅读电一同志这本结集后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部书完全可以作为光明日报社“走转改”经验与作品的范本,至少可以供光明日报同仁来学习、借鉴。我想,一位长年工作在并非传统意义上“新闻富矿”地区的老新闻工作者能做到的,我们工作、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大多数中青年记者也应该可以做到;环保方面的题材、农村地区的题材可以这样来挖掘和表现,其他领域的题材同样也可以这样来发掘和呈现。
电一同志是一位多产高产的记者。他在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工作的30多年里,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表了近5000篇作品,在全国近200种报刊上发表过作品,还曾在全国几十种报刊发表过数百篇新闻业务的研究文章,至今已先后出版了《悠悠我心》《艺苑飞鸿》《记者的天空》《这方水土这方人》《胜日寻芳》《记者的感悟》等9部作品选集,他也获得了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走转改”优秀记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2016年6月,为他新出版的《青山明月不曾空》《记者的眼力》《满眼风光》(上下册)三部作品集,光明日报社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银川联合举办了“庄电一新闻作品研讨会”。当时我刚奉调到光明日报工作,因事务繁忙没能脱身与会,但特意为研讨会的召开写了一段祝辞。我在祝辞中写了这么几句话,以表达我作为光明日报新任总编辑对光明日报队伍中优秀记者编辑的敬意与感谢:“庄电一同志是一名心系群众、心怀国家的好记者。3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业绩。他用客观而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了宁夏的发展,讲好了宁夏故事,光明日报前总编辑王晨同志曾经称赞他为‘贺兰山下一支笔’。他是光明日报优秀记者编辑的杰出代表。”同时,我还在祝辞中专门表达了对他退休的不舍、祝福与期待:“电一同志即将离开现职岗位,我和报社同仁都依依不舍。请电一同志珍重身体、重视健康,调理好工作与生活节奏,我们仍然期待并且相信:电一同志一定会继续为光明日报不断贡献优质作品。”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愿与瞩望,也是光明日报社全体同仁的共同心愿与瞩望!
希望以上的介绍、评析和感受,能给新闻界同行以些许启发,也有助于读者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
(作者:杜飞进,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