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铁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浅谈高铁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中
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牛艳丽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车站012000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应该被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尤其在高铁时代,共同价值观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着手点。其中忠诚理念、团队理念、契约理念、等级理念、制度理念五种理念的形成对共同价值观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As an organization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it contains values, codes of conduct ideology and physical form all should be organized by members of the common recognition, especially high in iron era, Shared values are set up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first start point.One loyal concept, team concept, contract idea, grade concept, system philosophy of five concept formation of common values establishe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关键词:高铁时代价值观企业文化
1.引言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的正式通车意味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全速起航,也缔造了感人肺腑的“高铁精神”,那就是“科学求实、相容并蓄;自主创新、赶超一流;忠诚祖国、拼搏奉献”。在现代化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作为影响和决定企业发展的一种核心力,在铁路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为当今铁路企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也就是说,高速铁路需要高等级的企业文化,高等级的企业文化需要我们结合时代特征去建立、完善和深化,这是现实而紧迫、长远并深刻的。
2.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建设企业文化,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创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搞好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特别是随着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广大职工物质文化需
1求更趋多样化,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日益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进一步处理化解各种矛盾,理顺思想情绪,融洽人际关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统一干部职工思想,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企业品牌,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满足广大职工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意识,满足职工的文化权益、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因此,要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
3.共同价值观存在的意义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其研究中国文化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中国文化要义》中说:“盖人类文化占最大部分的,诚不外那些为人生而有的工具手段、方法技术、组织制度等。但这些虽极占分量,却只居从属地位。居中心而为之主的,是其一种人生态度,是其所有之价值判断。这里定了,其他一切莫不随之”。由此可以悟出:价值观对于个人、对于企业,有着力量无穷的先导作用。
一个企业有了庞杂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有了完善的组织和人员,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没有思想向心力的凝聚,那企业仍同一盘散沙。一个企业与企业相比,一个企业领导者与另一个企业领导者相比,硬件方面的差距不可怕,境界、人格、思想、追求等方面的差距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些方面很难追赶。而个人、企业的境界、人格、思想、追求,无一不从价值观上体现出来。通常所谓企业文化建设,从工具手段、组织制度着手的多,而恰恰忽视了最核心的价值观的问题。这就好比计算机运行速度慢,你不去升级CPU、增加内存,却换了个大屏幕、高清晰度的显示器。只不过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但问题本身却没有得到丝毫解决。因此,立足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4.共同价值观的建立重在形成五种理念
价值观对个人而言,就是人生态度、价值判断。而对企业而言,那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所有的员工共同遵循的思想理念。这一思想理念的形成,建立在所有员工对五种理念的统一认识上,即:忠诚理念、团队理念、契约理念、等级理念、制度理念。
4.1忠诚理念
忠诚理念是共同价值观的基础。所谓的忠诚,不是传统观念中臣子对君主、个人对组织、下级对上级的忠诚,而是指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用户要互相忠诚,企业制度要建立在双向的、2全方位的相互忠诚的基础上。
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却落实不好,甚至落实不了,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忠诚理念上存在问题。
忠诚是企业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因为只有所有当事者(包括领导者在内的所有员工和客户)都具有忠诚理念,都忠于企业制度,而不是只要求对方忠于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忠诚,特别是企业忠诚于员工和客户,也需要相应的企业制度予以保障。
忠诚理念要求我们,一是要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将个人利益寄托于企业的兴旺和发展上,时时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抵制个人利益的诱惑,这是忠诚理念的关键;二是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客户的利益;三是要大力提倡真诚和善良,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以真诚和善良作为建立企业制度的人性基础。
4.2团队理念
团队理念是共同价值观的核心。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团队精神,是广大职工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反映,也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完美统一。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说,团队的力量,可以排除一切艰难困苦,实现目标。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队员都能为企业的利益着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需要的就是一种团队理念,就是企业上下目标一致,协同奋战。这好比是航行在大海中的舰队,既要有智慧的舰长的统一指挥,又要有勇敢的船员群策群力。因此,优秀的企业家都深深懂得团队理念的重要性,有团队理念的优秀员工,也都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4.3契约理念
契约理念是共同价值观的导向。契约从法律的角度讲是指两人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而如今引入到建设企业文化中,则蕴含着对人格的尊重、对人独立主体的承认、对相互依赖的认可。它注重平等互利与互惠、双方的合作与合意、诚信守诺。
契约作为手段更作为观念,其强大的渗透力越来越明显,它不仅在政治、经济、社会等众多领域光彩夺目,而且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也表现出其特有的魅力,与企业管理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契约本质上具有平等观念、权利观念、自由意志观念(或自愿观念)、义务责任观念、诚实信用观念以及法律约束观念等。契约的过程就是民主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民主的本质与特性,是民主色彩的彰显;契约通过平等协商、沟通对话等方式,展现了员工参与、企业服务于员工的色彩。契约理念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更加合理化、必然化。
4.4等级理念
等级理念是共同价值观的延伸。等级理念,实际上是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能力差别必然会形成分工的差别,进而出现收入方式的差别,最终导致收入水平的差别。
企业和员工要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承认员工的利益存在等级和差别:一是在企业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出等级理念,允许不同能力、不同岗位的员工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收益;二是作为员工在现实当中必须用等级理念来对待企业制度,从思想上承认和认可每个员工地位及收益的差别,要以平衡的心态来对待等级差别的现状。
同时,等级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认识到自身差距,积极进步的员工就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的素质,向着更高、更好适合自己的方岗位向发展。
4.5制度理念
制度理念是共同价值观的保证。制度是企业生存、高效管理、规范的根本保障。无论是企业的领导层还是企业的员工,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制度存在的现实意义,形成正确的制度理念。
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的手段,通过其强制性保证员工在企业制定的规则里行事,长期形成习惯,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和高效。制度不是制定给某一个人,而是对群体性行为的一种约束。
作为领导层,要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之中,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要创造必要的机制和环境,树立“依法办事”和“公正、公平、公开”的观念,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作为员工,应该有制度约束的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中公平体现自我价值。
5.高铁时代铁路企业建立共同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同时作为一个企业,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自我快速发展的历史责任。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我局近几年不断思考、开拓、实践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局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5.1强化理念引领
我们建设企业文化需要确立企业精神,筑牢全员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使职工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活力激荡起来、创造力迸发出来。忠诚理念、团队理念、契约理念、等级理念、制度理念不是通过向员工宣讲就能够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思想认识的不断升华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首先确立一种企业精神,随着企业的发展而
4逐步形成并固化下来,对企业现有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总结、提炼和倡导。这种精神,是职工在实践中迸发出来的积极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从实践中去总结、提炼,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必须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同时,这种精神,还要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企业发展对职工精神面貌的总体要求,既要源于实践,还要高于实践,成为鼓舞职工为实现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企业精神确认后,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要开展多种活动加以推广,使职工从思想上了解它、接受它,从行动上开始实践它、体现它。要注重结合实际,用职工易于理解的语言、身边的典型事例,把抽象的理念变为职工群众的具体实践。要注重互动,通过开展座谈讨论和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职工自觉的理解,主动的接受。要逐步深化,将企业精神人格化,把简练、抽象的企业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转化为群体精神的个体意识,企业精神成为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一种本能。
5.2强化制度规范
制度是文化的保证,文化是制度的灵魂。制度一经制定并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后,就形成固有的制度理念。制度的实施、完善和再实施的过程,日积月累就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水乳交融的关系。没有文化的企业制度会导致人的机器化,没有制度的企业文化会导致企业的瘫痪。一是企业要巩固无形的企业价值,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口号或舆论宣传上,必须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中融进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标准,使员工从事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在其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使员工对企业观念和行为准则做到高度的自觉和一致,以此达到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体现企业的良好形象的目的。二是要用制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的管理理念,加以提炼和凝固,并以建立的制度推进企业文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文化借助制度这个载体体现,制度的实施完善又促使企业追求更先进的文化,企业管理水平就在制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提升。因此,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要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之中,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加强制度建设还要注重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相互补,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5.3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生产经营在职工包括管理者头脑中的反应,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也只有通过职工头脑的改进来实现。只有不断改进职工头脑,提升职工素质,才能持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生产力、核心竞争力。要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的最佳结合点,持续不断地抓,实实在在地抓,全员全方
5位地抓。一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养成,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良好的自控力。所以,我们要把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不断加强。二是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处在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企业、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满足职工自我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在加快发展、推进工作中展示作为。三要提升技术业务素质。企业职工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就必须要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水平。倡导“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把提高干部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放在首位。
5.4创建典型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典型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与精神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企业文明的优秀代表。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选树典型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精心培育,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实现典型培育、选树的批量化和系列化。
参考文献
[1]金思宇,张鸿钧,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2]李兴双,大力培育和发展高铁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铁路文化建设大跨越[J],现代企业文化,2010,12.[3]李云,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0,6.[4] 姜秀玉,提炼和培育核心价值观 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6.6
第二篇:免费-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践行共同价值观
免费范文: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践
行共同价值观
作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经过长期的宣传,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在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和教育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行业企业如何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具体落实行业共同价值观,使“两个至上”能够真正起到引导、约束和规范我们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知道,价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与态度。正因为行业价值观是用于指导整个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对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细致的指导。因此,学习和实践行业价值观的根本,首先就
是要结合各企业的具体历史沿革、地域特点、经营管理现状、发展战略等情况,把行业价值观演进成为适合企业的、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
个体的价值观培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成长观等等。这其中,员工的组织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育最为重要。所谓组织意识,就是要强化员工对于组织的存在与性质、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制度约束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团队合作与个体努力的关系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真正从本源上启动员工通过组织成长实现个人成长的愿望。使员工在认清上述问题之后,逐渐降低对组织管理的依赖,而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能力,进而从行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认识到烟草行业的立法宗旨,维护国家利益和行业形象。所谓的市场意识,也可以称为职业意识,即强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职业市场价值”的认识和定位,可以包括对能力的理解,对企
业报酬与自身工作的对比,自身知识、资源的运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与先进分子的比较等等。
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培育。即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包括:我们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企业的结果是什么?为了企业的持续稳定成长,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战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规范?我们的制度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在顾及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同时,如何看待与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是具体落实行业价值观的必要过程和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和行为“风向标”。因此说,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使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一步。
那么,有了企业文化体系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文化自身是静态的,文化自身不能发展,企业文化
这个“魂”的发展与成长,必须借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这个“体”才能实现。因此,将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二步,就是强化企业的制度和规定的建设。
文化与制度是相互促进的,即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价值观选择的结果,而制度差异的背后,就是价值观选择的不同。同时,制度的实施及其结果,将直接引发被约束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创新与变革,必须首先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施。对于制度的检讨、修正、创新和进一步实践,才是良好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去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行业内部管理监督的要求,山东省局党组贯彻落实国家局指示精神,加强制度建设,梳理、修订、规范和新订各项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管理变革过程的实践。
总之,“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不仅要求认识上的统一,而且要求落实到
工作实践中。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工作。就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第三篇: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践行共同价值观
作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经过长期的宣传,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在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和教育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行业企业如何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具体落实行业共同价值观,使“两个至上”能够真正起到引导、约束和规范我们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知道,价
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与态度。正因为行业价值观是用于指导整个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对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细致的指导。因此,学习和实践行业价值观的根本,首先就是要结合各企业的具体历史沿革、地域特点、经营管理现状、发展战略等情况,把行业价值观演进成为适合企业的、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
个体的价值观培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成长观等等。这其中,员工的组织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育最为重要。所谓组织意识,就是要强化员工对于组织的存在与性质、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制度约束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团队合作与个体努力的关系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真正从本源上启动员工通过组织成长实现个人成长的愿望。使员工在认清上述问题之后,逐渐降低对组织管理的依赖,而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能力,进而从行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认识到烟草行业的立法宗旨,维护国家利益和行业形象。所谓的市场意识,也可以称为职业意识,即强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职业市场价值”的认识和定位,可以包括对能力的理解,对企业报酬与自身工作的对比,自身知识、资源的运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与先进分子的比较等等。
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培育。即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包括:我们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企业的结果是什么?为了企业的持续稳定成长,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战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规范?我们的制度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在顾及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同时,如何看待与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是具体落实行业价值观的必要过程和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和行为“风向标”。因此说,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使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一步。
那么,有了企业文化体系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文化自身是静态的,文化自身不能发展,企业文化这个“魂”的发展与成长,必须借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这个“体”才能实现。因此,将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二步,就是强化企业的制度和规定的建设。
文化与制度是相互促进的,即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价值观选择的结果,而制度差异的背后,就是价值观选择的不同。同时,制度的实施及其结果,将直接引发被约束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创新与变革,必须首先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施。对于制度的检讨、修正、创新和进一步实践,才是良好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去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行业内部管理监督的要求,山东省局(公司)党组贯彻落实国家局指示精神,加强制度建设,梳理、修订、规范和新订各项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管理变革过程的实践。
总之,“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不仅要求认识上的统一,而且要求落实到工作实践中。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工作。就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第四篇: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践行共同价值观
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践行共同价值观
作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经过长期的宣传,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在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和教育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行业企业如何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具体落实行业共同价值观,使“两个至上”能够真正起到引导、约束和规范我们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知道,价
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与态度。正因为行业价值观是用于指导整个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对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细致的指导。因此,学习和实践行业价值观的根本,首先就是要结合各企业的具体历史沿革、地域特点、经营管理现状、发展战略等情况,把行业价值观演进成为适合企业的、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
个体的价值观培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成长观等等。这其中,员工的组织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育最为重要。所谓组织意识,就是要强化员工对于组织的存在与性质、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制度约束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团队合作与个体努力的关系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真正从本源上启动员工通过组织成长实现个人成长的愿望。使员工在认清上述问题之后,逐渐降低对组织管理的依赖,而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能力,进而从行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认识到烟草行业的立法宗旨,维护国家利益和行业形象。所谓的市场意识,也可以称为职业意识,即强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职业市场价值”的认识和定位,可以包括对能力的理解,对企业报酬与自身工作的对比,自身知识、资源的运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与先进分子的比较等等。
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培育。即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包括:我们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企业的结果是什么?为了企业的持续稳定成长,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战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规范?我们的制度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在顾及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同时,如何看待与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是具体落实行业价值观的必要过程和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和行为“风向标”。因此说,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使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一步。
那么,有了企业文化体系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文化自身是静态的,文化自身不能发展,企业文化这个“魂”的发展与成长,必须借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这个“体”才能实现。因此,将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二步,就是强化企业的制度和规定的建设。
文化与制度是相互促进的,即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价值观选择的结果,而制度差异的背后,就是价值观选择的不同。同时,制度的实施及其结果,将直接引发被约束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创新与变革,必须首先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施。对于制度的检讨、修正、创新和进一步实践,才是良好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去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行业内部管理监督的要求,山东省局(公司)党组贯彻落实国家局指示精神,加强制度建设,梳理、修订、规范和新订各项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管理变革过程的实践。
总之,“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不仅要求认识上的统一,而且要求落实到工作实践中。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工作。就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第五篇:高铁时代潍坊
高铁时代,“大生活”来了
高铁开起来了。
突然发现,即使是不在高铁线上的小城,我们的生活也开始改变。
每一次速度的提升,每一次距离的缩短,无疑都会给人的生存环境带来冲击。曾经的咫尺天涯真的变成比邻。
朝辞白浪,夕至黄浦。或许我们可以寄望,从此没了两地分隔的煎熬,没了资源不平的失落,没了鱼与熊掌的遗憾。
改变的不仅仅是速度,还有扩大的生活内容,以及渐变的时空心理。各种元素已经开始重组,包括物质空间和精神世界。我们的生活在重新设置。
高铁时代,快火车,“大生活”。
5小时20分我家就在浦江边
从潍坊去北京、上海,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在以前看来,坐飞机速度快、舒适,但价格高;而坐火车虽然相对便宜,但买票难、环境差、速度慢。现在,这些差别逐渐淡化。
5小时20分钟的时间,之前只能够让潍坊人坐绿皮车到聊城,而如今,这一段时间足以让潍坊人坐高铁到达上海。
目前,单从旅行时间来讲,潍坊北京之间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已经没什么区别,火车甚至还有优势。飞机虽然飞行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但加上从市区到潍坊机场以及在机场等候办理乘机手续和安检的时间,一般超过2个小时,而且通往潍坊机场的公交车目前也只有39路一辆。如果遇到天气等原因航班延误,市民等待的时间会更长。而火车具有全天候、高密度运行的优势,地铁、公交等城市交通网的形成,去火车站非常方便快捷。如今高铁开通,去往北京的时间最快可缩短为3小时12分钟,与乘坐飞机的耗费时间相差无几。
与航空相比,高铁由于乘坐更便利、发车密度更高,从而将潍坊人传统概念中,与大城市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大大拉近。
700公里,是潍坊到北京的距离。1000公里,是潍坊到上海的距离。
这样的数字距离听起来有些太过遥远,而如果将其换算成3小时12分钟、5小时20分钟的话,这么直观的数字,听起来就像从潍坊坐公交车去车站,然后乘车去潍坊某一个县市区的时间而已。
在网上,“爱吃猫的鱼”说:周末去旅游,两三天的时间去哪里玩?高铁开通了,泰山、济南不再是唯一选择。
3小时到北京,谁说周末不能去北京吃烤鸭?谁说周末不能去天津一览蓟县风光,去上海一睹东方明珠?济南、青岛、徐州甚至南京、苏州、无锡,都将变得近在咫尺,周末或是3天小长假,我们可以轻松上路。
快节奏的生活下,逐渐“宅”起来的潍坊人需要的就是高铁的速度,使我们可以在短短的两天周末,跳上一辆快捷的列车,游阅四方。
“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晚品穗城茶”,以往诗中的想象,随着呼啸而行的高铁成为现实。如今,潍坊人也可以“朝食潍县菜,午饮趵突泉,晚品外滩景”了。
天涯比邻,改变的不仅仅是时空距离,是更多的文化、更多的生活方式的对接。
朝辞白浪,夕至浦江,我家就在京沪边。这,是什么样的心情?
工作“北上广”买房回潍坊
很多人口头上都在说“高铁通了,是不是考虑回去买个房子了啊”。而在这个时候,王琦得知了京沪高铁即将开通的消息。而实际上,忙于工作的他还没有计划买房,但遇上老乡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谈论这个话题。
作为一个在上海工作了5年的外地人,在上海一家设计研究院工作的王琦,因为平时工作忙,平时很少回到潍坊与家人团聚。更重要的是,虽然收入不算低,但面对上海的高房价,想靠一个人赚钱买房显得非常吃力。
“在上海待了5年,大部分的同学、人脉资源都在那儿,实在有些舍不得,但平时又想回潍坊老家去跟家人团聚一下。”王琦说,等京沪高铁开通了,他还真想过一段“钟摆族”的生活,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购房计划。
如果合适,他真的会选择在上海工作,回潍坊买房休假。
现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许多人都想选择到二线城市发展,但二线城市交通又不便利。从这个意义来讲,高铁将改变潍坊人的就业观念,人们可选的落脚城市变多了。正在上海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的大三学生王盈认为,“有了高铁,跨城应聘、工作不成问题,不会再纠结于工作城市和家人所在城市距离太远的问题,现在关键看岗位待遇和发展空间。”不少大学生也表示,以后也许会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而在潍坊买房。
“以前公司派我去潍坊分公司做部门负责人,我嫌距离远,无法照顾家庭,没答应。”之前在南京一家汽车企业总部工作的郑龙先生说。然而,潍坊到南京也会通高铁,路程时间不过4个小时左右,他主动申请来了潍坊。
如今周末只要不加班,他就会回南京。高铁改变了距离和时间概念。自然,到潍坊当负责人后,部门业绩迅速提升,郑先生的收入也涨了不少,最近总部还要对其提拔、加薪。
距离不是问题,速度改变生活。
现在,在北京工作、在天津生活的人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也许再过两三年,在上海、北京工作,周末回潍坊休假会是越来越多潍坊人的选择。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潍坊和北京、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或“近城效应”将逐渐凸显,城市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届时,可能会有更多像王琦一样的潍坊本地人才积极向一线城市发展,而由于已在大城市有了一定的人脉,或出于对大城市的依赖,每周或者频繁地搭乘高铁回家,或将成为潍坊与大城市之间人才流动的一种方式。
或者有一天,“逃离北上广”的无奈可以小一些;或者有一天,踽踽在都市里的蚁族们可以有“家”的真切触感。
“潍坊节点”被扩大的市场期待
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铁,将使沿线城市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将向山东不断输送大量客流。潍坊虽然不是高铁沿线城市,但仍然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潍坊市旅游局市场科王凯强科长说,目前包括潍坊济南、青岛等八个省内高铁沿线或相连城市已经成立了“山东高铁旅游城市联盟”,届时八个城市将结合本地情况,突出城市旅游特色。潍坊也针对高铁旅游人群,将城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目前专门研发了多条高铁旅游线路。初步打造出“逍遥潍坊·精品一日游”等旅游线路,包括“逍遥放飞游”、“逍遥远古游”等。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时,“高铁游”在当地火爆一时。元旦期间,大批广东游客到湖北、湖南游玩,当春节来临,搭乘武广高铁到湖北、湖南等地看雪观景更是成为了粤港澳等地游客出行的热门选择,两省主要旅游景区全线飘红。
然而,作为高铁的跨线城市,潍坊旅游要想仅凭高铁,像“两湖”那样实现质的飞跃确实有不小难度,不过,拥有14个4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的潍坊正在全力以赴抓住高铁带来的契机。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旅游资源正在不断充实,已经具备了吸引高铁游客的条件。除了推出潍坊自己的高铁线路之外,潍坊还主动与淄博联合开发高铁旅游产品,将主打潍坊的传统文化牌,实现抱团发展。高铁的开通,也将推动潍坊旅游产品全面上档升级。通过高铁旅游,带动休闲游、修学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发展,进一步推进酒店住宿、餐饮娱乐、特色购物等旅游业相关要素的快速成长。
“隔线相望”未必不能分一杯羹
相对于德州、济宁这些山东省内的高铁沿线城市,要通过连接线才能与高铁对接的潍坊似乎又离高铁有些遥远,在兄弟城市“历史机遇”、“高铁新区”等一片欢呼声响彻时,潍坊显得十分低调。然而,与高铁“隔线相望”,却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潍坊。
没能够与高铁“撞个满怀”,潍坊固然有少许遗憾。然而,面对着高铁沿线济宁、德州等地房价蓄势飙升的趋势,潍坊稳定的房价对于今后想在潍坊买房的本地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以济南为例,高铁尚未开通,济南周边很多楼盘已经迫不及待地打起“高铁牌”。济南市一个正在建设的楼盘距离高铁济南站点仅有1.5公里,开盘不久就遭到购房者的抢购。两年前,那里的房价才4000元左右,而现在已达到6400元。
潍坊资深地产营销人,潍坊地产精英俱乐部网站CEO隋钢认为,潍坊的房价尽管一直处于省内价格低端,但是近几年增长很快,均价已经破四。而潍坊作为高铁跨线城市,实质上带来的房价影响并不明显。单纯从交通距离上带来的时间缩短,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游资、炒房团介入,目前潍坊房产“供大于求”的现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起码不至于由于高铁的到来而买不起房。
后记:
老一辈的人,也许对每一次经历改革的旅途都充满回忆,从90年代到21世纪,中国的“铁大哥”不断改头换面,从绿皮、红皮、到白皮,从普快、快速、特快、到动车,从拥挤不堪的车内环境、到宽敞明亮的车内氛围,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铁路速度越来越快,环境和服务越来越好。1997年到2007年间,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城市铁路交通的一次次革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动车组初设开行,到动车组大量增加,再到即将开通的的京沪高铁,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潍坊人面前:我们迎来了“高铁时代”。不论是企业,还是旅客,抑或铁路员工,谁都必须面对这一时代。事实上,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高铁已经开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还将带来更多的可能。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