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权力内控机制建设 打造阳光服务平台
加强权力内控机制建设 打造阳光服务平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伊犁州国土资源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伊宁市国土资源局以基本建设标准化、办公服务公开化、基础业务科技化、制度建设实效化、内控体系阳光化五大建设为抓手,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规范”为标准,扎实推进“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全力打造与群众贴心、让政府放心、使干部用心的阳光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坚持多措并举,确保“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一)加强学习,自查自纠。一是采取中心组带头学、干部集中学、组织专题学等形式,切实增强做好专项治理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公开伊宁市纪检委廉政帐户,每名工作人员做出廉政承诺,共撰写廉政承诺书151份。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发放“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公众评议测评表370份,满意率达98.2%。四是开展谈心活动,进一步查找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五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结合《公务员法》,把72项制度精减为28项规范严谨、操作性强的制度;修订了《伊宁市农牧民保障性住房用地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报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了《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招拍挂公开定价制度》等6项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
(二)动态排查,密切防范。一是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国土资 1
源部门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明确了各科所职能、收费项目、标准等,扭转了因职责不明造成的工作推诿、重复收费、标准不一等现象,既为监督明确了目标,也为责任追究奠定了基础。二是全面规范业务流程。制定了21项土地、矿产业务标准化工作流程,制作了37项业务告知单和23种土地、矿产资源政策宣传单,压缩了12项工作办事时限,变各行其是为统一规范。三是通过调研、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表等方式,采取自身查找、科室查找、党组查找、社会查找的方法,全面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已查找出的398个廉政风险点的表现形式、防控措施、责任追究进一步整合、细化,重点是进一步加强权力内控的执行和监管工作。目前共排查出40个风险环节。四是针对风险环节制定了222条防范措施,100条责任追究措施,明确了168种表现形式,预告41种潜在廉政风险行为及后果。设立了不同级别的风险等级和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了权力内控体系网络和监管平台,实现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五是结合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推进,将管理制度分布于事前预防、事中防控、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建立了合理、严格的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逐步形成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机制和制度监管体系。六是坚持以督查促效能。每月由局纪检监察室定期、不定期对各科(室)所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通报。根据督查结果,发放限时办结督办单和督查红、黄、蓝牌,纳入科、所及个人绩效考核,兑现奖惩,确保政令畅通。
(三)破解难题,限期整改。认真对照专项治理行动要着力
解决的问题,对因外部和内部因素造成无法依法行政、规范行政、阳光行政的难题,梳理其表现形式,制定整改措施,实施责任追究,责任到人,限期整改。目前梳理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9个,表现形式56种,制订预控措施71条,责任追究措施23条。
二、切实加强基层所规范化建设,为统一规范国土资源基础性工作夯实基础
(一)统一基层所建设标准。按照区厅和州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我们在实施8个基层所建设时,将党风廉政和硬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区厅、州局和市委、政府的支持下,由区厅拨款110万元、市政府投入230万元,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标准的办事大厅,公开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开的农村地籍调查权属图,公开的矿业权图,公开的各项办事流程,公开的业务会审纪要和标准化的业务档案),新建了8个国土资源所。
(二)加强基层所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了由乡镇主管领导参加的国土资源所会审制度,统一了8个国土资源所收费标准,每个乡镇企业、矿山企业缴费标准全部公开;二是选派了8名纪检干事,由局纪检组垂直管理,派驻基层所参与各项业务并实施监督工作,各项业务审核、审批和现场勘察,必须经纪检干事参与并签字认可;三是投入10万余元建立了市局和各国土资源所统一的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和OA办公系统,各国土资源所的出勤、在岗、值班、信息、服务、治安等情况,州局、市局均可一览无余、在线处理、实时监督。形成了党风廉政在日常业务中提前抓,各项工作从党风廉政开始抓,党风廉政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共进双赢的管理机制。
三、围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全力打造阳光服务平台
(一)打造公开透明的办公平台。为打造一个“群众看得见、干部能自律、科室互监督、领导好监管、政务阳光化”的办公平台,伊宁市国土资源局建设了900平方米的政务大厅,所有业务科室从科长到科员80余人全部集中在大厅办公。每个科室设置
A、B岗,科员在前,科长在后,形成前台咨询受理、后台监督审核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二)打造全方位实时公开的信息平台。一是各受理窗口电子显示屏分民汉文字实时显示告知业务办理范围及应知事项;二是大厅设置22平方米LED公示屏和2个双语触摸查询屏,以文字、图像方式对最新土地、矿产招拍挂信息、卫星动态监测情况、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情况及各类收费事项、标准、矿山企业基本情况、中介机构年检结果、会审纪要和审批决策结果等国土资源管理信息进行实时公开;三是通过州局室外LED公示屏对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公开;四是通过市局门户网站及区内媒体向全社会实时公开。
(三)打造全方位立体监督平台。通过大厅特殊布局,建成六级监督网。一是科长对科员随时进行现场监督;二是各科室之间互相监督;三是局纪检监察室设在大厅上方,可以无障碍、全天候对大厅9个业务科室进行监督;四是每天一名局领导任大厅带班领导,可以随时对大厅各项工作实施监督检查;五是通过监控及OA办公系统,市局甚至州局领导均可随时对大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六是所有来大厅办事人员均可监督。实现了廉政监督
没有死角、干部职工严格自律、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业务沟通更加便捷、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办事成本有效降低、政务公开落到实处、群众满意度大幅攀升,切实打造了文明、高效、公正、公开、透明的政务模式。
四、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全面推进“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
(一)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了全市城区和农村143.22平方公里1:500的建设用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工作,新建了80个测量标志点,完成了45个矿业权核查工作,建立了土地、矿产、测绘数据库,摸清了土地、矿产资源家底;二是将每宗地使用权人、用途、面积、界限制成地籍权属图,在8个国土资源所和局机关上墙公示,各类变更在第一时间标注,实现了部党组要求的“对外以证管地和对内以图管地”的管理模式;三是坚持把国土资源基础业务科技化作为党风廉政的监管手段,把科技监管作为集体决策的依据。局会审会均以地籍图、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图、二调图为集体决策的主要依据,过去曾发生的一地两证、错发土地证、在耕地上发证、重复登记等现象已被杜绝。四是规范会审程序和工作流程,使决策由原来科所负责人决定,变成科室会审决定;由原来一把手决定,变成集体会审决定;由原来汇报材料决定,变成以土地矿产权属图和卫星影像、现场勘察相结合的课件资料决定。
(二)充分发挥网络监管作用,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建立了权力内控体系网络监管平台,分别链接到伊宁市电子效能
监察平台和伊宁市政务门户网站,自觉接受市政府效能办、办事群众对我局权力运行情况的全程监控。
第二篇:内控机制建设报告
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反腐倡廉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行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实现反腐败工作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地税各项领域之中,使其正确行使税务职权,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廉政风险的有效手段,时刻提醒地税干部筑牢防线、不闯红灯和保护干部,确保系统上下“零发案”的迫切需要。
一、开展内控机制建设的情况
将风险管理引入税收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权责的正确行使,要做到“收好税、带好队”,就必须通过建立岗位风险内控机制,为干部职工干事创造一个安全廉政的环境,做到权力行使规范、高效和廉洁。因此分局开展内控机制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梳理岗责和权力事项
结合当前的地税机构改革和税源专业化管理,分局对各岗位职责和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完整的岗位目录和“权力清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内部各部门的权力事项,界定部门职能,细化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行为规范,使全体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权力行使的责任落实到部门、到岗、到人。
(二)深入排查找准弄清风险点 风险排查是推行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在明晰岗位职责的基础上,需要着力做好的工作事项。风险找不到、找不准、找不全,建立内控机制建设就缺乏针对性,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分局每名干部职工都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将所在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找全、找准,通过风险排查,使干部职工清楚自己应履行的工作职责,清楚行使权力时的风险所在,从而达到自我防范、自我纠错的目的。
查找风险点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民主评、组织审等多种形式,找准各岗位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易发生风险的事项,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点列出可能发生的违法、违纪、违规情形和涉及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办法等情况逐一登记,提出防控措施意见和建议,根据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自我界定岗位风险等级,填写《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表》,并层层审定。
(三)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流程
在排查风险点的基础上,针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权力事项和用权方式,优化运行程序,建立内控措施,制定作业标准,实现权力运行的过程制约、程序控制。一是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二是根据现行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的规定要求,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对权力事项的运行程序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流程图将权力行使过程进行固化,使每项权力的行使过程做到可视可控。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对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警觉性。在组织收入任务压头,征管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时间和精力太多的情况下,认为只要税收任务完成了,征管基础搞上去了,就能“一俊遮百丑”,再搞风险防范是多余,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是对内控机制建设特殊性和重要性宣传不到位,全员参与内控机制建设意识差,未形成廉政风险“大家谈”、人人参与、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少数干部职工对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一些干部职工有抵触情绪,表现在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上敷衍应付,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是少数人员缺乏廉政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以及客观上缺乏风险防控机制。主要表现为部分人员不思进取,得到且过,不深入学习和钻研税收业务;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偏差,执法不严谨、不规范;工作漂浮、懒散、漏征漏管。
三、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防范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全员参与意识。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按照“预防为主,防教结合”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把预防摆到前面来,突出教育预防的首要作用,真正做到“教育在前、打招呼在前、防范在前”。一方面,要组织干部职工对涉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使其掌握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 实质内容和执法程序,避免过错执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强化法制和警示教育,树立执法与风险长期并存的理念,促使地税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个人的执法行为不偏离法律的轨迹运行。并教育税务干部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重执法行为的规范,在纳税人各种不合理的投诉和反映中有足够的证据来保护自己。
(二)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内控机制建设合力。
加强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宣传动员,强化岗位廉政风险教育,使干部职工了解内控机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培育内部控制理念,增强干部职工参与内控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更多的干部职工对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
(三)梳理完善制度,建立权力制衡工作机制。
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是内控机制建设要解决的重点,把内控机制建设与贯彻《廉政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税源专业化管理、现代化分局建设、“两权”监督和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好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好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的各项规定。对人、财、物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廉政风险点,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职权清晰、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
第三篇:内控机制建设心得
内控机制建设心得
内控机制建设心得范文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提高税务机关工作质效,南平市地税局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作为依法行政工作重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执法风险排查与防范工作。通过对岗位风险点的梳理和排查、调研和总结,选取建瓯地税局作为试点单位,按照“设立岗位、明晰职责、规范流程、目标管理、风险预警、量化考评”的思路,创建了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并从7月1日起在建瓯地税局试行。根据《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建瓯地税局共设立了68个工作岗位,明确了557条工作职责、提出了454项工作目标、设定了201个岗位风险提示,制定了212个风险防范措施、规范了19项工作流程,做到岗位职责定位到哪里、风险防范就到哪里,实现了执法风险、行政风险、廉政风险的“全防全控”,有效地促进权力规范、透明、高效地运行,切实推进了“平安地税”系统工程建设。
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设岗定责,解决“岗位如何设”的问题
本着“因事设岗、因量定人”的原则,由人事部门以单位职数为依据,科学配置工作岗位,明确各科室、分局的职责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地设岗定责,整合人力资源,确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形成清晰、完善的工作岗责体系,让每个人知道“岗位如何设”,“我该做什么”,消除职责不清的现象。
(二)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哪些该我干”的问题
工作职责由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构成,工作职责按“自下而上”的程序制定,科室职责由科长(分局长)提出后,交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人事部门把关;岗位职责以科室职责为框架,由岗位责任人提出,科员职责由科长(分局长)进行初审,科长(分局长)职责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各个岗位职责汇总后交由分管领导确定。各单位将分管领导审核后的工作职责汇总,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提交党组研究予以确认。通过完善岗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每个岗位人员该干什么。
(三)提出工作目标,解决“工作质效”问题
工作目标“自上而下”分层次提出。即一把手对副职提出目标要求,分管领导对科长(分局长)提出目标要求,科长(分局长)对本单位的人员提出岗位目标要求。目标要求要精细、具体,要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做到工作目标宽严适度,实际运用得心应手、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科室工作目标设定后经分管领导审核,提交党组研究确认,让每位干部清楚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质效。
(四)规范工作流程,解决“事该如何干”的问题
工作流程分为涉税执法流程和行政管理流程,以工作职责为基点,根据税收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行政管理办法,以及上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本着“删繁就简,透明高效”的原则,制定出透明、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让每个岗位人员知道“事该如何干”,让征纳双方办理事项以及内部行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设定风险预警,解决“哪些风险要防范”的问题
根据岗位职能特点和职责要求,通过自己找、同事帮、领导提、集体议等方式,排查出已经存在或可能出错的环节或问题,对风险点进行梳理、归纳,告知岗位责任人,让干部清楚知道工作中有哪些“雷区”,实现风险预警提示。
(六)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解决“平安如何保”的问题 根据查摆出的风险点和拟定的工作目标,分层次地提出各岗位相应的岗位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力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实实在在,防得住、控得了、可操作、易监督。
(七)完善考核办法,解决“工作质效评价与责任追究”的问题
把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部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让工作内容彻底“曝光”,并实行量化考核,打破平均主义的做法,实行按岗位分别考评的办法,把责任考核落实到人,实现考评的公平、公正,促进岗位风险防范的推进。
1.签订风险防范责任书。各科室(分局)负责人与局党组签订岗位风险防范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风险防范工作目标,让每位干部明白自己的岗位责任、存在的风险和应承担的后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按月督导。成立效能工作督导小组,按月对各科室(分局)、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没有按规定时限完成计划任务或班子督办事项的单位,下发《督办单》,加快工作落实。对出现岗位过错的责任人给予相应责任追究。
3.完善绩效考评办法。以机制中的“工作目标”为落脚点,搭建上、下级互动的季度考评制度,形成考核明晰、操作性强、奖惩分明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工作质效的提高。“五防”配套,确保《机制》落到实处
(一)教育防范。把“机制”列入队伍教育培训内容作为队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强化对税务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税务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工作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或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二)监督防范。通过建立、完善《连带处罚责任制》、《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执法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风险的内部监控机制。
(三)重点防范。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影响范围,将税收管理员、稽查员作为岗位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建立征、管、查工作情况月分析会制度,对易发风险岗位工作情况按月进行点评、梳理、引导,抓住关键岗位实行“重点盯防”,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四)合力防范。结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通过编制职权目录,规范行政运行和执法环节,通过“合理分权、有效制约、强化管理、政务公开、述职述廉”,加强机关科室间,机关和基层之间有效制约,形成纵横交错的防范网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五)借力防范。加强与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的沟通、联系,与政府行评办、纠风办等单位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制度,扩大岗位风险的外部防范网络范围,提升防范效力和威慑力。试点工作的突出特点
(一)领导重视,有序组织。将岗位风险防范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岗位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有关岗位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人事、监察、效能、征管法规等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机制创建、宣传发动、推广试行等步骤清晰,层次合理,组织有序。
(二)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以科学定岗为基础、明晰职责为前提、再造流程为关键、提高质效为重点、预警防范手段、绩效考评为保障,形成全员参与,环环相扣,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还是在机制建设上,都在干部群体中产生了整体性效应。
(三)立足岗位,全防全控。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突破了单纯强调执法风险的观念,将风险防范由执法风险防范拓展为岗位风险防范,涉及人员由执法一线人员拓展到行政管理人员,做到岗位职责定位到哪里,风险防范就到哪里,实现全岗全防。
第四篇:内控机制建设思路
一、机制管人、信息管税、内控促廉
在构建干部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上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上下功夫。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和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积极启动了内控机制建设的创新工作,不断探索多维控制方法,一个贯穿于部门权力运行全过程,岗位职权标准化、业务处理流程化、权力制约制度化的完整的实时监控链条已初步形成。
二、准确把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重点权力事项
在实施内控机制建设中把标准化管理相结合,对风险防范措施按照行政管理、信息技术操作、纳税服务和税务行政执法进行了科学分类和汇总设定进行内控,制定出防范措施。并制定了6大类既
1、干部惩处;
2、信访举报办理与奖励;
3、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4、执法监察;
5、“民心网”投拆件办理;
6、政风、行风工作考核工作标准防范遵循“公开权力--排查风险—风险识别—风险界定—风险防范”五个程序,通过分析权力行使过程和运行轨迹将税收执法工作梳理细分,对征收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收法制、资格认定、行政许可、法律救济等10类排查出30个风险点,抓住税收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部位和内控促廉“分权制衡”核心重点进行内控防范。
三、以岗位为主线,突出全员内控覆盖。为做到全员机制内控、所内跟踪监控,以“岗位”作为风险控制的基本单元,根据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岗责体系,对系统内各个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效能等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识别、评估,制定事前防范的预警措施,将凡是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岗位全部纳入控制范围。上至所长下至税收管理员,每个人都有具体工作岗位,力争风险源不遗漏、不空项,保证所有岗位都在内控机制监督之下,从源头上防范重点岗位,管住重点岗位,尤其加强对税收执法岗位上人员加强动态监控防范。
四、是突出构建对“领导干部”监控。在实施内控机制建设中,从部门职能入手梳理权力事项,突出完善了领导干部对行政管理权与税收执法权“两权”监督防范,把内控机制建设与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规范决策、审批权的运行和实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控制,推行了“一把手坚持不直接管财务的工作制度,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把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相结合,与“两权”监督制约工作的深化提升相结合,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和政风行风建设现结合,与制权和增效相结合,建立起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
第五篇:内控机制建设汇报会
我校召开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情况汇报会
2012年11月15日下午,我校在办公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情况汇报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主持。
会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重点围绕本单位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经验和特色、不足和整改以及完善建议等方面情况分别作了汇报。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充分肯定了各二级学院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提出3点要求:一是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他指出,内控机制建设是我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目标。他指出,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主要是抓权力运行的公开和规范,最终落脚点是为了进而促进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三是各单位要围绕重点和关键环节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最后,他还要求各单位认真对照文学院和物电学院的内控机制建设材料模板,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特殊项目材料,以便学校制定统一、规范的二级学院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材料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