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的关系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共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以人为本,共同发展。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人的管理,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目的明确一致。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
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企业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能自觉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与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亦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最佳结合1、明确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2、锤炼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3、加强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4、增强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5、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
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要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6、丰富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是培养职工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抓好休闲文化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的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受到熏陶。
第二篇: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确立管理目标,提炼企业精神,规范企业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风尚,培养企业意识的过程。纵观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人们获得共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展开,同样,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作一浅探。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文化生活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高职工的群体意识为宗旨,以培育新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优化企业产品质量为目标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系,是增强群体精神文明意识的具体要求。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
2、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它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目标、精神、制度、物质四个方面。
3、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的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指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规定了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制度、明确规范是构筑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为使企业高效运行,职工有序工作,全员各负其责,企业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大发展,牵扯到多个人的切身利益,困难和不足是很多的,这就需要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那种背离中央精神,思想守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把个人小集团利益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的错误做法,必将阻碍革新的顺利进行。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坚持革新的正确方向,推动和保证革新的深入发展。
二、提升职工素质,充实文化生活是培养职工的必要条件
文化即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条件,努力在企业内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道德熏陶陶冶职工情操。丰富、活跃、充实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职工思想觉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生活反映一个企业的士气,又体现着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程度,它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可以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意志。
三、弘扬企业精神是构筑精神文明的和新举措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由企业领导倡导并为绝大多数职工认同和恪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企业精神对企业劳动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系,企业精神与精神文明是同一目标,同一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精神提出的要求和指导方向。培育企业精神需要一个长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企业领导者自我提高的过程,又是普遍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过程;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又是推动生产经营的过程。因此,必须克服轻视企业精神的价值,搞形式而不求实效的思想行为。要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强化,不断的提高企业精神,使之成为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
建设共融的意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具有人文性,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能出物质产品,又能出精神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培育企业价值观。、锤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的锤炼、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根本特征,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建设企业道德。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部标志。优秀的企业形象代表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优秀的企业形象。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的竞争,必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使之成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
五、培育企业精神应注意:
第一,要与社会趋势相适应。培养企业精神,光靠企业自身还,应该取社会之长,补己之短,效果要比企业关门教育好得多。
第二,要与企业革新相结合。很多企业完善落实承包经营,转机健制、产品与市场直接接轨,必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责任实现的思想基础是责任感。宣传企业精神,激发责任感、使命感,能推动企业转机健制的步伐,对生产经营步入市场,产品占有市场起到思想保证作用。同时,责、权、利紧密结合对责任感也会起到强化作用,经营者会更加深刻理解企业精神的内涵。
第三,加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培养。企业精神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作为依托。要充分利用物质文化给职工以启迪和教育,让职工从有形的实物状态中汲取前辈精神财富和营养,可以激发职工自豪感、荣誉感、明确历史责任,使企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还要加强企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造和美化,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倡导企业精神,宣传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振奋精神,锐意进取。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职工群众为主体,以民主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为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打造先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确立管理目标,提炼企业精神,规范企业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构筑企业精神文明的过程。
《现代哲学》2001年第2期(总第64期)·精神文明理论研究·
《企业文化管理》张国梁,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第2章企业文化构成 企业文化资源,张云初,王清,张羽,海天出版社2005-2-1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报告》,2008年4月19日
第三篇: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文章标题: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富有新意的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活动的凝结,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浅探。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人的管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们强调的都是人的因素,都落脚在一个“人”字上。
2、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加强其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融的意义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具有人情化,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加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寓教于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职工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优势,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扩大其覆盖面。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行企业与文化联姻,着重从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探索完善企业经营之道。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与一种强大的“文化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企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等精神文化的内容,既是职工的精神食粮,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能出物质产品,又能出精神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的途径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使两者相融共建,必须着眼于它们的主要方面,寻找有效的途径,实现最佳结合,确保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1、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行为的正确,而企业行为的正确导向,又取决于企业根本指导思想的正确。这个根本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和发展的精神指南,关系到企业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振兴民族产业,改善人民生活,满足用户需求,帮助顾客创效,追求最佳效益,极大回报社会,人力资本为首,职工实现自我”是沈阳烟草专卖局的核心价值观。为了使广大职工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运用企业内参、媒体等阵地,大力宣传、诠释企业价值观,使广大职工耳熟能详,牢记于心,落实在行动上。
2、锤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的锤炼、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根本特征,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这几年,沈阳市烟草专卖局相继开展了评选“明星访销员、明星送货员、明星驾驶员、明星专卖稽查员”等系列主体活动。这都是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使“实干、干实”精神具体化为“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沈烟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源泉。
3、建设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中,一方面制订规章制度、完善企业法规,加强硬性约束;另一方面抓好正面灌输和说理教育,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新风正气为目标,引导职工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单位里做个好职工,在家庭中里做个好成员,升华了职工的文明素养。此外,还着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职业责任感,积极培养职工“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工作作风,树立“业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业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工作理念,把为业户着想的道德观念凝聚在高质量的“三个服务”之中,从而使企业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更高境界,一大批“明星访销员、明星送货员、明星驾驶员、明星专卖稽查员”在职工中脱颖而出。
4、开展目标教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借助目标的激励功能,开展好目标教育,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去年,我们制定了精神文明达标成果发展规划。我们坚持在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实现这一目标的形势与任务、希望与机遇、困难与挑战,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企业加快发展而贡献力量。我们还丰富和活跃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在各区分局、管理中心办宣传信息,把销售管理动态与现场宣传鼓动和企业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进行形势、任务、目标教育,把职工的智慧和工作热情引导到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效益上来,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5、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部标志。优秀的企业形象代表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优秀的企业形象。今年,市局党组部署开展了“塑造品牌、服务工业”、“塑造形象、提升业户诚信等级管理”的主体活动。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着力塑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形象,塑造业户满意的产品形象。此外,我们还发挥宣传优势,集中宣传力量,在企业形象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近年来,我们在烟草行业、国家级、省部级报刊杂志上发稿,向外传播和展示了沈阳烟草的良好形象。
6、抓好休闲文化。休闲文化是培养职工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抓好休闲文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的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受到熏陶。
通过以上途径,不仅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富有沈阳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且不断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使沈阳烟草专卖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上划一年后,争创区级精神文明单位,20xx年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第四篇: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文章标题: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富有新意的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活动的凝结,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浅探。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人的管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们强调的都是人的因素,都落脚在一个“人”字上。
2、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加强其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融的意义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具有人情化,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加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寓教于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职工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优势,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扩大其覆盖面。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行企业与文化联姻,着重从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探索完善企业经营之道。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与一种强大的“文化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企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等精神文化的内容,既是职工的精神食粮,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能出物质产品,又能出精神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的途径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使两者相融共建,必须着眼于它们的主要方面,寻找有效的途径,实现最佳结合,确保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1、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行
为的正确,而企业行为的正确导向,又取决于企业根本指导思想的正确。这个根本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和发展的精神指南,关系到企业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振兴民族产业,改善人民生活,满足用户需求,帮助顾客创效,追求最佳效益,极大回报社会,人力资本为首,职工实现自我”是沈阳烟草专卖局的核心价值观。为了使广大职工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运用企业内参、媒体等阵地,大力宣传、诠释企业价值观,使广大职工耳熟能详,牢记于心,落实在行动上。
2、锤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的锤炼、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根本特征,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这几年,沈阳市烟草专卖局相继开展了评选“明星访销员、明星送货员、明星驾驶员、明星专卖稽查员”等系列主体活动。这都是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使“实干、干实”精神具体化为“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沈烟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源泉。
3、建设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中,一方面制订规章制度、完善企业法规,加强硬性约束;另一方面抓好正面灌输和说理教育,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新风正气为目标,引导职工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单位里做个好职工,在家庭中里做个好成员,升华了职工的文明素养。此外,还着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职业责任感,积极培养职工“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工作作风,树立“业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业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工作理念,把为业户着想的道德观念凝聚在高质量的“三个服务”之中,从而使企业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更高境界,一大批“明星访销员、明星送货员、明星驾驶员、明星专卖稽查员”在职工中脱颖而出。
4、开展目标教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借助目标的激励功能,开展好目标教育,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去年,我们制定了精神文明达标成果发展规划。我们坚持在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实现这一目标的形势与任务、希望与机遇、困难与挑战,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企业加快发展而贡献力量。我们还丰富和活跃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在各区分局、管理中心办宣传信息,把销售管理动态与现场宣传鼓动和企业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进行形势、任务、目标教育,把职工的智慧和工作热情引导到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效益上来,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5、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部标志。优秀的企业形象代表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优秀的企业形象。今年,市局党组部署开展了“塑造品牌、服务工业”、“塑造形象、提升业户诚信等级管理”的主体活动。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着力塑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形象,塑造业户满意的产品形象。此外,我们还发挥宣传优势,集中宣传力量,在企业形象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近年来,我们在烟草行业、国家级、省部级报刊杂志上发稿,向外传播和展示了沈阳烟草的良好形象。
6、抓好休闲文化。休闲文化是培养职工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抓好休闲文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的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受到熏陶。
通过以上途径,不仅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富有沈阳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且不断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使沈阳烟草专卖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上划一年后,争创区级精神文明单位,2003年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试述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
内容摘要: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自从我国引进国外“企业文化”开始,不少企业家就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然而因企业性质、规模及起步不同使得这些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甚至于成功或者失败。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并热爱着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里,员工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企业的成功与企业文化有者无法分开的亲密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使命;企业精神
企业的成功来源于很多种因素。概括起来,可将这些因素分为两类:一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这就是通常所言的投资环境,其二是企业本身的内在素质。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和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等。而对企业成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企业的内在素质,它包括: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与管理水平、企业的规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数量、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文化素养、生产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工艺
水平和企业的外部形象等等。
海尔的成功
与许多企业相比较,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高,但海尔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靠什么激励员工们去不懈奋斗?海尔的决策者们说,靠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靠的是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个奋斗目标。从当年创造中国冰箱的金牌,到今天努力跻身世界五百强,海尔人靠它振奋精神,战胜自我,永远创业,创新进取。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海尔文化的这种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员工,他们是企业的血脉,是企业发展道路上最可爱的人。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索尼的成功
长期以来,索尼公司位列于日本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1946年,索尼在公司的设立章程中声称:“公司的目标:创造自由自在、生气勃勃、充满欢
乐的理想工作场所,激发工程师们全身心投入,攀越技术的巅峰。” 现今索尼公司是以日本东京为企业总部,横跨电子、游戏、金融、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擘,拥有世界屈指的品牌影响力。在公司发展的60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通过索尼的创新技术和优秀产品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的娱乐生活的梦想。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一是组织灵活,富有弹性,适应性强。二是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每个员工的工作划分不细,扩大了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成为多面手。三是要求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较高,力求行行通,具有广泛的知识,综合能力强并有牢固的理想和信念。四是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和组织的作用。作决定需较长时间,但一旦实行起来则很迅速。五是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尽量满足雇佣员工的生活安定感,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联想的成功
今天的联想集团是中国IT企业的领先者,主要是在中国从事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手机设备、服务器和外设的生产、销售,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联想的核心价值观经历了长期积累和演变,现在已经得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经过系统整理和反复论证,现在确立了四条联想核心价值观: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从成立之初联想就有着非常明确的使命感,是一个使命驱动型的公司,并且随着联想的发展,联想的使命得到了逐渐提升。联想的使命可以概括为“四为”:为客户、为股东、为社会、为员工。联想在创业之初形成的是“生存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是敬业和危机感。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成立PC事业部以后,以杨元庆为首的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联想文化过渡到“严格文化”,强调“认真、严格、主动、高效”。今天的联想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业务也已经发展壮大,因此今天提倡的创业精神也有了更新的含义,那就是正在倡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居安思危,从头再来”的危机意识,“坚持学习与开拓,在可承受的风险内大胆尝试新事物和新方法,持续改进工作”的创新意识,要求员工“做岗位的主人,象发动机一样工作”。当公司发展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的时候,联想人开始更多地讲团队意识,告诉员工“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要求大家多讲相互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的理念,要求员工“对内协作,对外谦和”;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亲情文化”也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开始实行“称谓无总”、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联想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理论,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论,其中“企业文化螺旋式发展模型”是联想文化分析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娃哈哈的成功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目前我国大型的食品饮料企业之一。集团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娃哈哈集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并有企业发展相匹配得优秀的企业文化,包括娃哈哈精神文化、经营管理及制度文化、民营企业家文化、学习型文化等,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娃哈哈一流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构筑了一个富有充满生机和
活力的企业价值共享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并转化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娃哈哈成功的核心。娃哈哈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支撑。企业只有坚持公众利益至上,才能得到公众的好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长远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支持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公共服务设施等事业。娃哈哈集团推行经营管理硬性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实行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体贴人的“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制度。24年来,娃哈哈始终坚持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娃哈哈开发出的产品不仅引导了消费潮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推动了中国饮料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结束语
本文通过了解海尔、索尼、联想、娃哈哈的企业文化来知道企业成功的主要关键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构筑,造就了它们的发展和成功。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管理的工具。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总的来说它会随着企业的战略变化而变化。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一定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相反,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那些失败的企业,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李青.新文化建设[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