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
物理化学(上)试题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用)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a.b.c.d.随所处状态而定
2.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a.b.c.d.随所处状态而定
3.()
a.体系的熵增加b.U = 0c.Q = 0d.体系的T、p都不变
4.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可逆膨胀过程()a.b.c.d.5.H2O(l)与H2O(g)成平衡的体系,其自由度数f = 1, 意味着体系的()a.温度一定b.压力一定c.组成一定d.温度、压力只有一个是独立变量
6.如下图所示,体系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下式中那个不正确?()a.b.c.d.7.A与B形成理想溶液,则()a.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间作用力为零b.该溶液沸点升高
c.溶液中的两组分可通过精馏进行分离d.8.A与B形成理想溶液,某温度T下,已知相同数量的A与B形成的体系在该温度T及压力p下达到气液平衡, 温度不变若对体系加压时,则()
a.增大,增大b.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d.增大,减小
9.三组分体系最多有几相平衡共存?()a.5相b.4相c.3相d.2相
10.A和B形成的溶液产生一般负偏差, 则一定压力下,A和B形成的溶液的沸点()a.一定大于纯A的沸点b.一定大于纯B的沸点
c.一定在A和B的沸点之间d.一定小于纯A的沸点也小于纯B的沸点11.()1摩尔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过程封闭体系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后,则后
a.b.c.d.12.在恒温恒压不做其它功条件下,一封闭体系经过自发过程并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则体系的吉氏自由能值(G值)()a.达最大b.达最小c.不能确定d.不变
13.化学反应的恒压热()a.大于恒容热b.等于恒容热c.小于恒容热d.前三者皆有可能
14.水与苯胺部分互溶,相同质量的水和苯胺一定温度下分成平衡的两个液层。今向该体系中加入一些水后重新分成两个液层,则()
a.两液层中水的浓度都增大b.两液层中水的浓度都减小
c.两液层中水的浓度都不变d.以上三者皆有可能
15.一定温度压力下,反应 自发向右进行的条件是()
a.b.c.d.16.用基尓霍夫公式 计算反应
()
a.反应恒容b.T>298Kc.d.298K~T无相变化
17.H2和O2在绝热恒容的钢瓶中发生反应()
a.b.c.d.18.对于一定的体系,下列何式不正确?()
a.b.c.d.19.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加而()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20.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的体系中,下列哪一条件下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时平衡不会
移动?()
a.恒温恒压b.恒温恒容c.任意d.绝热恒压
21.100°C、1atm下,水汽化为相同温度压力下的水蒸汽,则()
a.b.c.d.22.气体热力学标准态为()
a.25℃、100kPa状态b.273.15K,101325Pa,理想气体状态
c.100kPa,纯理想气体状态d.25℃,100kPa纯理想气体状态
23.对组成改变、Wf= 0的封闭体系,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
a.b.c.d.10年专业课真题和课件可以联系qq1625071259呵呵
24.化学反应的()
a.与反应式写法有关b.与反应体系所处状态有关
c.随反应进度而变化d.前三种说法都对
25.反应 的平衡体系,温度一定,增加体系的压
力,则()
a.增大b.增大c.增大d.减小
二、填空题(28分)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之一开尔文说法是;
熵增加原理可表述为;用公式表示为。
2.理想稀溶液中溶质B化学势的表达式为,指
状态的化学势。
3.一定温度压力下,4mol苯和6mol甲苯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此混合过程的ΔmixH=;ΔmixV=;ΔmixS=。热时要求
4.15℃时,一定量的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水,测得溶液的蒸气压为595.8Pa,15℃时纯水的 ,则溶液中水的活度为,在溶液中和在纯水中水的化学势的差值是。
5.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此式适用于平衡
及气体近似为的条件。
6.反应,在400℃时达到平衡,已知,为使平衡向右移动,可采取的措施主要
有,,等。
7.已知A和B形成的溶液产生最大负偏差,一定温度下,其p-x-y相图如下:
(1)指出该p-x-y相图中自由度数f=0 的点;
(2)试在右图中画出其T-x-y示意图;
(3)若想通过精馏分离得到纯B组分,对溶液组成有何要求?
三、计算题(47分)
1.1mol液体水在100 °C、101.325kPa下,向真空膨胀变为相同温度压力下的水蒸汽,水蒸
汽可视为理想气体,液体水的体积可忽略。求该过程的W、Q及体系的DU、DH、DS、DF及DG,并判断过程的方向。已知
(15分)100 °C、101.325kPa下水的蒸发焓
2.A和B两组分可构成理想溶液,100℃时 ,。现有3mol A和5 mol B在100℃、101.325kPa
下达到气液两相平衡,求:①该平衡体系的液相组成 和气相组成 ;②该平衡体系气、液两
相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摩尔?③欲使此体系全部变成气相,应怎样控制体系的压力?(15分)
3.已知理想气体反应 在457.4K时的 在298K时的 反应的。
(1)导出 的关系式;(2)计算500K时反应的。(10分)
4.在300K时,液态A的蒸气压为37.33kPa,液态B的蒸气压为22.66kPa,当2molA和2molB
混合后,液面上蒸气的压力为50.66kPa,在蒸气中A的摩尔分数为0.60。设蒸气为理想气体。
求:
(1)溶液中A和B的活度 ;(2)该混合过程
第二篇:物理化学期末总结
物理化学学期总结
绪论
1.物理化学的概念: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物理学中的方法。
2.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1)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
(3)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 气体
1.理想气体概念:
任何压力机任何温度下都严格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2.分子热运动理论:
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高速运动,热运动有使分子相互分散的倾向,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3.理想气体混合物:
(1)自然界的气体多数为混合气体。
(2)假设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组分均为理想气体。
(3)混合气体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道尔顿分压定律:
在气体混合物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气体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下单独存在时的分压力之和。ppB
B
5.阿马格分体积定律 :
在气体混合物中,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气体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下单
RT独存在时的体积之和。VnBpB
6.真实气体对于理想气体的偏差的概念:
由于真实气体仅在压力很低、温度较高条件下才近似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而真实气体的压力、温度偏离理想气体条件时,就出现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明显偏差。
7.偏差的原因
真实气体不符合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a真实气体分子占有一定体积;b分子间存在相互引力)。
8.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概念 :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体平衡共存的它的蒸汽的压力,通常也叫做蒸汽压。同一种液体,其蒸汽压决定决定于液体所处的状态,主要取决于液体的温度,温度升高,则蒸汽压增大。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1)热力学是研究热、功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及其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主要基础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研究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效应;
(3)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2.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内容
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述:△U=U2-U2=Q+W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种文字表述方式:
(1)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内的特殊形式。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能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能量既不能自生,也不能自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在转变过程中能量总值保持不变”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说法:“不供给能量而又连续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叫第一类永动机,无数事实表明,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4.热力学的方法:
(1)研究对象是庞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研究宏观性质,所得结论具有统计意义。
(2)只考虑变化前后的净结果,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
(3)能判断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5.热力学的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6.体系
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这种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体系,亦称为物系或系统。
7.环境
与体系密切相关、有相互作用或影响所能及的部分称为环境。
8.体系的分类:
(1)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2)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
(3)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又称为隔离体系。
9.热力学变量:
可分为两类: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10.热力学平衡态:
当体系的诸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则体系就处于热力学平衡态,它包括下列几个平衡:
(1)热平衡---体系各部分温度相等。
(2)力学平衡---体系各部的压力都相等,边界不再移动。如有刚壁存在,虽双方压力不等,但也能保持力学平衡。
(3)相平衡---多相共存时,各相的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4)化学平衡---反应体系中各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11.热力学能:
以前称为内能,它是指体系内部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运动的平动能、分子内的转动能、振动能、电子能、核能以及各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位能等。
12.功与变化的途径有关。虽然始终态相同,但途径不同,所做的功也大不相同。可逆膨胀时,体系对环境做最大功;可逆压缩时,环境对体系做最小功。
13.准静态过程:
在过程进行的每一瞬间,体系都接近于平衡状态,以致在任意选取的短时间dt内,状态参数在整个系统的各部分都有确定的值,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极接近平衡的状态所构成,这种状态称为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无限缓慢地压缩和无限缓慢地膨胀过程可近似看作为准静态过程。
14.可逆过程:
体系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之后,如果能使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则该过程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否则为不可逆过程。
15.可逆过程的特点:
(1)状态变化时推动力与阻力相差无限小,体系与环境始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2)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以从正、逆两个
方向到达;
(3)体系变化一个循环后,体系和环境均恢复原态,变化过程中无任何耗散效应;
(4)等温可逆过程中,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16.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17.(1)体积功概念:热力学中体系膨胀或压缩产生体积变化而做功叫体积功。
(2)非体积功概念:体系没有发生体积变化做功叫非体积功。如:电功,表面功(表面张力做的功)等。
18.焓的定义式:H =U+PV
焓是状态函,定义式中焓由状态函数组成。
焓不是能量,虽然具有能量的单位,但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19.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理想气体的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20.相: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 “相”。
相变: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相变包括:熔化、凝固;升华、凝华;蒸发、冷凝;晶型转变等等。相变热: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热。
相变焓:纯物质的相变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当非体积功为零时,相变热Qp与相变焓在数值上相等。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
某种变化有自动发生的趋势,一旦发生就无需借助外力,可以自动进行,这种变化称为自发变化过程。
2.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不可逆性:任何自发(变化)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
3.可逆过程定义:
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果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为可逆过程。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文字表述方式: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它的变化。” l另一种表述方式:“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5.热力学四个基本方程:
dU=TdS-pdV
dH=TdS+Vdp
dA=-SdT-pdV
dG=-SdT+Vdp
6.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都具有不可逆性。
7.卡诺定理:
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和同温冷源之间的热机,其效率都不能超过可逆机,即可逆机的效率最大。
8.熵增加原理可表述为:
在绝热条件下,趋向于平衡的过程使体系的熵增加。或者说在绝热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熵减少的过程。
第四章
1.单组分系统:即纯物质。
2.多组分系统: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所形成的系统称作多组分系统。多组分系统可以是单相、或者是多相。
3.多组分单相系统: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相互均匀混合所形成的均相系统。
4.溶质B的浓度表示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1)物质的量分数(即:摩尔分数)(符号 XB)
(2)质量分数(符号 wB)
(3)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
(4)质量摩尔浓度(符号 mB)
5.化学势的物理意义:
化学势在判断相变和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方面有重要作用。化学势是决定物质的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这就是化学势的物理意义。
6.拉乌尔定律适用于(稀溶液的溶剂和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各组分)亨利定律适用于(稀溶液的溶质)
7.吉布斯函数作为系统变化过程的方向与限度的判据的适用条件(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
第五章
1.化学反应过程的特点
(1)系统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守恒的。
(2)系统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是改变的。
(3)系统中,化学反应同时以不同的速率向正逆两方向进行的。
(4)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系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虽然不同的体系达到平衡态所需时间不同,但是平衡后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数量一定不再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变化。
(5)平衡状态宏观上是静态,微观上为动态平衡。
(6)化学反应产物和反应物的数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7)当外界状态发生改变时,平衡态就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2.标准平衡常数KΘ仅是温度的函数 温度的改变直接引起KΘ的变化,使平衡发生移动
3.除温度之外的其他外界条件(例如压力,惰性组分等)的改变,不会影响平衡
常数的值,但是会改变平衡组成,使平衡发生移动,直到重新达到平衡为止。
4.平衡常数的测定(两类方法):
(1)物理方法:直接测定与浓度或压力呈线性关系的物理量,如折光率、电导率、颜色、光的吸收、定量的色谱图谱和磁共振谱等,求出平衡的组成。这种方法不干扰体系的平衡状态。
(2)化学方法:用骤冷、抽去催化剂或冲稀等方法使反应停止,然后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求出平衡的组成。
第六章
1.(1)相图:表达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温度、压力、组成等强度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称为相图。
2.相: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
第八章
1.研究一个实际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考察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2.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历程(机理)的学科。
3.一个实际的反应,需热力学、动力学均允许。
4.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把热力学的反应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5.基元反应简称元反应。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相互作用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这种反应称为基元反应。(或者说,经过一次碰撞即可完成的反应, 叫基元反应。)
6.总包反应:我们通常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只代表反应的化学计量式,而并不代
表反应的真正历程。如果一个化学计量式代表了若干个基元反应的总结果,那这种反应称为总包反应或总反应。
7.直链反应的三个步骤:链引发 链传递 链终止
8.反应阀能:又称反应临界能,两个分子相撞,相对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必须大于一个临界值Ec,这临界值Ec称为反应阀能。
9.催化作用可以分为三类:均相催化 多相催化 酶催化
第九章
1.界面是指两相接触的,大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2.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
(1)润湿作用(2)起泡作用(3)增溶作用(4)乳化作用(5)洗涤作用
3.表面能(表面吉布斯函数)γ的物理意义: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增加量
第三篇:物理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上册复习题
一、计算题(共 5题45分)
1.10 分(0877)
298 K,101.325 kPa下,双原子理想气体的体积V1= 48.9 dm3,试求下列过程气体的S:
(1)等温自由膨胀到2V1;
(2)反抗101.325 kPa的外压,等温自由膨胀到2V1;
(3)等温可逆膨胀到2V1;
(4)绝热自由膨胀到2V1;
(5)绝热可逆膨胀到2V1;
(6)在101.325 kPa下加热到2V1。
2.10 分(0790)
苯的正常沸点为 353K,摩尔汽化焓是 ΔvapHm= 30.77 kJmol-1,今在 353K,p下,将1mol 液态苯向真空等温汽化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计算该过程中苯吸收的热量Q和作的功W ;
(2)求苯的摩尔汽化自由能ΔvapGm和摩尔汽化熵ΔvapSm ;
(3)求环境的熵变;
(4)使用哪种判据,可以判别上述过程可逆与否?并判别之。
3.10 分(0470)
在298.15 K时,使5.27 g的甲醇在弹式量热计中燃烧,放出119.50 kJ 的热量。已知:相对原子量:C12.01,H1.008,O16
ΔfH$
m(H2O,l)=-285.84 kJ·mol-1,ΔfH$
m(CO2,g)=-393.51 kJ·mol-1
(1)计算燃烧甲醇的ΔcH$
m;
(2)用H2O(l)和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的数据计算CH3OH(l)的ΔfH$
m;
(3)如果甲醇的汽化焓为 35.27 kJ·mol-1,计算 CH3OH(g)的ΔfH$
m。
4.10 分(3365)
对于反应MgCO3(菱镁矿)=MgO(方镁石)+CO2(g),$$(1)计算298 K时的 ΔrH$,ΔS和ΔGrrmmm值;
(2)
(3)计算298 K时 MgCO3的分解压力;
用相律解释为指定温度下,只有一个分解压力 ;
(4)设在25℃时地表 CO2的分解压力为p(CO2)=32.04 Pa,问此时的MgCO3能否自动分解为MgO 和CO2;
(5)从热力学上说明当温度升高时,MgCO3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变大或变
小)。
已知298 K时的数据如下:MgCO3(s)MgO(s)CO2(g)
-1ΔH$/kJmol-1112.9-601.83-393.5m
-1-1S$
m/JKmol65.727213.6
5.5 分(0969)
已知反应在 298 K 时标准摩尔反应焓为:
(1)Fe2O3(s)+ 3C(石墨 2Fe(s)+ 3CO(g),ΔrH$
m,1= 489
kJ·mol-1
-1(2)2CO(g)+ O2 2CO(g),ΔrH$=-564 kJ·molm,2
(3)C(石墨)+ O2(g)CO2(g),ΔrH$mol-1m,3=-393 kJ·
且 O2(g),Fe(s),Fe2O3(s)的S $
m(298 K)分别为:
205.03,27.15,90.0 J·K-1·mol-1。问:298 K , p下的空气能否使 Fe(s)氧化为
Fe2O3(s)?(空气中含氧量为 20%)。
物理化学上册复习答案
一、计算题(共 5题45分)
1.10 分(0877)
[答]初态: p1= 101.325 kPa, V1= 48.9 dm3, T1= 298 K
终态:(1)T2= 298 K, V2= 2V1ΔS1= nRln(V2/V1)= 11.53 J·K-1(2分)
终态:(2)=(3)=(4)所以 ΔS2=ΔS3=ΔS4=ΔS1= 11.53J·K-1(3分)
(5)ΔS5= 0(1分)
(6)由-ΔU = W,得 T2= 286.3 K所以ΔS6=nRln(V2/V1)+nCV,mln(T2/T1)=9.84 J·K-1(2分)
(7)ΔS7= nCp,m ln(T2/T1)= 40.34 J·K-1(2分)
2.10 分(0790)
[答](1)W实际 = p外ΔV = 0(1分)
设等温可逆汽化: Qp= nΔvapHm= 30.77 kJ(1分)WR= pVg = nRT = 2.935 kJ(1
分)
ΔvapUm= Qp-WR= 27.835 kJ(1分)
Q实际 =ΔvapUm+ W实际 = 27.835 kJ(1分)
(2)ΔvapSm= nΔvapHm/T = 87.2 J·K-1(1分)
ΔvapGm= 0(1分)
(3)ΔS环=(1)-(3/2)×(2)可得(4)式(1分)
$$$所以 ΔrH $
m,4= 3ΔrHm,3-ΔrH m,1-ΔrH m,2
=-822 kJ·mol-1(1分)
同理 ΔrS $K-1·mol-1(1m,4=-271.8 J·
分)
ΔrG $$$
m,4=ΔrH m,4-TΔrS m,4=-740 kJ·mol-1
分)
ΔrGm,4= ΔrG $
m,4+ RTln1/(pO2/ p)3/2
=-734 kJ·mol-1< 0分)
故可以氧化。
(1(1
第四篇:物理化学实验期末总结
物理化学实验期末总结
00911073 生命科学学院李梦彤
我认为物理化学实验中对实验原理的把握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把握关键因素,忽略一些对实验结果几乎无影响的因素,例如有些量是必须准确测量的,如皂化反应中乙酸乙酯的质量,而有些量却无影响,如蔗糖转化实验中,蔗糖的质量。并且有些实验其精髓就在于其实验原理,可以让很复杂的公式在实验中只需测量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量便可得出结果,如利用粘度法测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终从几个复杂的公式中得出只需要测量时间便可得到其粘度。在多数实验中,都需要测多组数据,利用作图法来得到某些量,这与以往的化学实验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多组测量时应尽量保持除变量以外的其他参量的不变性,才可以得到与理论相符的数据;如在粘度法测量时间时,恒温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温度的改变会对粘度产生很大影响,产生比较大的误差。
对于实验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在蔗糖的转化实验中,实验的旋光仪可以进行改进,使得旋光管可以直接放入其中,不必用棉线绑住,耽误时间,并且可以增加读数的准确性,使得钠光直接穿过恒温管;并且可以在放恒温管的槽中放入绝热材料,以免仪器升温造成温度波动;在皂化实验中,首先,测第二组温度所用的乙酸乙酯溶液应重新配制,并且稀释氢氧化钠的二次水应煮沸赶净其中的二氧化碳,尽量减少使得二者浓度会不相等的因素;其次,我们可以采用二者浓度不相等来测速率常数的方法,避免上述误差,当氢氧化钠大于乙酸乙酯初始浓度并且小于1.5倍时,体系中由于消耗了与乙酸乙酯等量的氢氧化钠,使体系的电导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而且所需时间也较小,二者浓度也可分别控制;最后,可以避免测0的值,由于测0时与反应体系不同,并且受二氧化碳的影响,可以直接采取非线性拟
合的方法得到0的值。
上机预处理所得的最终结果与自己处理后得到的结果有时会有较大差别,是否可以给出每个实验软件对数据处理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更好的参考。
第五篇:物理化学学期期末总结(精)
物理化学学期期末总结
学习物理化学已经有一学年的时间了,感触颇深,早在以前就听说物理化学化学基础课中的难点,因为学习这么门课有它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科不同的是物理化学的逻辑思维很强,可以说是在数学公式中去学习化学,稍有一点不注意就会导致出错或者误解.这也是我学习物理化学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 1,课前预习很重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课前不预习,那么上课简直就是在听天书,尽管精力很集中,但毕竟不是天才,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很生疏,致使课堂效率不高,而且使得课后复习的工作量加大,这样一来,学习任务加大,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也就增大.所以,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2,课后复习很有必要
上课听过的内容若下来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的话,就会导致遗忘,课堂上本来遗留了很多问题,如果下来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及时复习的话,就会遗忘,那么课就算白上了,因为没法回忆起问题,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对本节颗所讲的知识有没有掌握;再有,复习可以有助于理清知识的脉络,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识.3,学习态度很这样,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
物理化学由于自身的特点,逻辑性很强,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的学习难度增加,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畏难情绪,遇到难题就退缩,那永远也学不好,此时要端正心态,大家都难,所以取胜的关键就是看谁有毅力,看谁能够坚持.4,心态要端正;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别人基础好,学的快而扎实,自己基础差,底子薄就不能钻牛角尖,只要尽力作好自己的,就很不错了,此外,要多向别人请教,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方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5,学习方法很重要
大学不是高中,因此学习方法就大有不同,所以除了努力之外,学习方法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也是取胜的关键所在.6,考前的复习很重要;要想的高分,考前的那几天就很关键,要把握好那几天的时间,好好总结.才会出成绩.2 7,多博览有关领域的文献期刊,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总之,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循序渐进,不断总结,追求完美,才能学好.更多范文,敬请登陆范文大全网(fanwen.glzy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