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生优抚对象三难成因调研思考
一、优抚对象“三难”现状
我县各类优抚对象14000余人,绝大部分优抚对象在生活、治病、住房等方面的困难比较突出。经调查,目前全县优抚对象存在比较突出“三难”问题的人数6700余人,占优抚对象总数的48%。其中,日常生活困难的有2700多人,占19%;治病困难的有3400多人,占24%;住房困难的有600多人,占4%。
优抚对象的贫困面和贫困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贫困状况,要求解决“三难”问题的理由和原因也大于其他苦难群众,其现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优抚工作的最大压力,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民生政策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优抚对象“三难”成因
1、绝大部分优抚对象曾是祖国建设的栋梁,现正处于人生年老体弱多病等最困难的时期。
全县现有60岁以上的优抚对象多达7400多人,这一批对象从部队返乡后,他们政治思想觉悟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任劳任怨,曾经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不仅把青春和热血贡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而且为地方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他们都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家庭普遍存在自身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是生活还是治病、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程度都非常大。如磨市镇玉宝村退伍军人曾祥奉,现年67岁,退伍时组织上曾有意安排该同志在公安部门工作,但当时家住的所在大队干部要他回大队工作,该同志还是以家乡建设为重,放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机会而回农村工作,历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等职30余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改变家乡面貌。但该同志现在年岁大了,体弱多病,工作期间也顾不上家庭建设,家庭至今非常贫困,生活、治病等方面的困难自身就无法解决了。
2、部分优抚对象家庭子女能力差,无赡养能力。
家住农村且年岁较大的优抚对象,大部分家庭子女多但子女自身能力较差,其子女现正处在负担较重的时期,如负担孩子上学、照顾父母生活等都有很大困难,本身就需要政府给予照顾,没有能力来赡养父母和解决父母生活、治病等方面的困难。因此,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在自身家庭就解决不了,子女将其困难推向社会和政府的问题连续发生。如王家棚村六组在乡老复员军人邓守品,现年78岁,养育了7个儿女,现一人独自生活,患肠漏多年,长年累月挂个尿袋,每过两个月要到人民医院换一次尿管,连续五年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找其子女协商住院手术治疗,根据医院预算,手术带治疗费需要1万元左右,其中合作医疗可报销6000元左右、民政可救助1000元左右,子女仍需承担3000元左右,因子女家庭也很困难至今没有一个子女作答复。
3、符合享受国家抚恤补助和定期生活补助的对象少且标准低,维持不了基本生活。
全县优抚对象中,符合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补助和定期生活补助的共有2600余人,只占优抚对象总数的19%,除84名一至六级残疾军人抚恤补助标准稍高一点外,其余对象的抚恤补助或生活补助标准都偏低,如在乡复员军人现生活补助标准也只有每月300多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月生活补助标准只有135元。这是多数对象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基本生活费就不够,解决治病、住房等方面的困难更没有资金来源。有的对象将国家发放的抚恤和生活补助全部拿来用作了医药费,其生活又成了问题。
4、部分优抚对象家庭住址偏僻,自然生存条件差。
家住农村的优抚对象,多数地理位置偏僻,生存环境差,无发展门路,没有支柱产业,收入来源少,长期以来只能靠种植粮食解决吃饭问题,一旦遇上自然灾害,粮食不上收,基本生活也成问题,导致“三难”问题出现。
5、部分年轻力壮退伍军人知识文化素质低、劳动职业技能差,无固定就业门路或收入少,维持不了家庭生活。
部分年轻力壮的优抚对象中,尽管在服现役期间,为国防建设出过力、流过汗,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出现“三难”问题。一是部分人退役后在地方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了一种自卑和消极思想,无所作为;二是部分外出务工退役士兵缺乏劳动技能,导致收入少,个人的基本生活都难于解决,更不用说承担家庭责任问题;三是部分自主创业的退役士兵生产经营缺乏经验和管理水平,出现亏损而负债沉重,一时走不出困境,生活、治病、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相继出现。
6、解决“三难”资金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优抚对象 “三难”问题,都需要党和政府给予关爱和及时解决,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解决“三难”问题的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方式还是靠社会各界身处援助之手解决一点点困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大、能力较弱,导致“三难”问题积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近几年来针对优抚对象住房困难的问题,在县级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组织双拥成员单位帮扶困难优抚对象建房,但也只有60多户,且帮扶单位因资金困难也深感压力大,大部分住房困难的优抚对象建房问题不够落实,期待政府加大投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7、少数优抚对象子女有意把责任推向政府。
在优抚对象的家庭中,由于部分优抚对象不仅年老体弱,而且在家庭已没有地位,其家庭子女认
为他们过去年轻力壮时,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对子女培养、关心不够,现在老了还是要在家庭靠子女养活,子女们的心理不够平衡。因此有些优抚对象家庭的子女认为他们当过兵、吃过苦,现在面临的困难就要政府解决。如有些优抚对象的子女住楼房,其本人住危房;有些优抚对象子女穿新衣,其本人破衣滥履等等。一些年老体弱的优抚对象便到政府和民政部门要求解决困难,同时他们也强调子女不愿意管他们的生活等基本问题。这样本应由家庭解决的困难问题也由政府承担责任,“三难”对象的面也就增大了。
三、解决优抚对象“三难”对策
优抚对象“三难”问题不可小视,否则将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国防和军队建设,影响后一代应征入伍的热情。在国家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在建国六十周年前夕,统一认识,制定措施,有效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综合协调和领导力度。
优抚对象存在的“三难”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民生事项,要把解决好优抚对象存在的“三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统筹安排,精心部署,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优抚对象“三难”。一是要制定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规划或计划,抓住重点和突出问题分期分批从根本上解决好“三难”;二是要把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纳入有关民生保障政策的范围,优先给予基本权益保障,解决好优抚对象的后顾之忧;三是要落实各有关单位或部门的责任,明确任务,营造关心、重视、支持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的浓厚氛围,强化督办检查,实实在在地做好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各项具体工作。
2、各级政府要建立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
实践证明过去所解决的优抚对象“三难”问题,无一不是用资金来解决问题的,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根本还是要靠资金保障。一是国家要制定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基本政策,如生活救济政策、医疗补助政策、建房扶持政策等,并配套资金给予保障。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和额度,从地方财政中安适当比例安排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资金,确保解决“三难”问题的基本需要。三是要强化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保证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提高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经费的使用效率。
3、建立社会力量帮扶制度,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帮扶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
社会力量帮扶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在一些地方已成为一种经验和优势,要大力推广,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三难”。一是要在全社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各地优抚对象为国家、为人民曾经做出的贡献,感谢优抚对象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进对困难优抚对象的感情,积极为困难优抚对象献爱心;二是要以“双拥”工作为载体,落实“双拥”成员单位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三难”的指令性任务,强化任务分解,强化督办落实,取得成效;三是大力宣传和表彰社会力量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对他们所做的贡献被社会认同和学习。
4、狠抓年轻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干事创业能力。
部分年轻退役士兵之所以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失误较多,导致“三难”,主要还是缺乏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为此,要更好地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解决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让退役士兵掌握一门或多门过硬的劳动就业技能,成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市场竞争中建功立业,勤劳致富。
5、加强对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力度,增强家庭责任观念。
少数优抚对象子女缺乏家庭责任意识、家庭美德观念等现象客观存在,导致优抚对象因家庭生活无着而上访求助等问题时有发生;也有少数退伍军人以优抚对象名誉自居,面对任何困难都找政府解决的不良现象存在。基于此,务必强化政治思想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力度,有关部门要落实具体任务并分解到基层单位,教育优抚对象及其子女顾大局、重品行,积极克服和解决家庭和自身能够解决的困难;务必强化家庭美德观念教育,激励优抚对象子女重孝道、重责任,厚养优抚对象;务必强化对少数优抚对象居功自傲不良行为的教育,无论是革命功臣还是一般退役士兵,过去的经历已经载入史册,历史不会忘记。但现在都是普通公民,不能以任何特殊身份提任何特殊要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尽管暂时存在一些困难,党和政府自然会关心,尤其是有政策规定的一定会及时落实。
第二篇:浅析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
浅析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重点优抚对象是一类特殊群体,与其他社会保障对象相比,最特殊的地方就是他们都与“军”字有联系,和部队有关,他们大都是有功之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值得优待的人。对他们的关爱,体现执政着政绩的好坏,人民生活的安定与否。当前,优抚工作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如优抚对象的住房难问题、生活难问题、医疗问题,但较难解决的是医疗难问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事关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它的好坏与否对巩固国防建设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对双拥工作具有重要的提升意义。对此,如何较好的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摸清重点优抚对象的现状
据统计,全县目前共有优抚对象4700多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2162人。重点优抚对象中参战人员1006人、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941人、伤残军人71人、老复员军人62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48人、老烈子13人、民兵民工5人、三属16人。
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将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作为优抚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在基础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在措施上做文章,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二、找准重点医疗对象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我县而言,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医疗开支占家庭收入比重较大。优抚对象普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属疾病高发人群,住院、吃药和日常治疗等费用开支巨大,医疗费支出已占据部分优抚对象收入的大部分。
二是部分未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的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突出。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我市只有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可以纳入医疗保障范围,他们在享受抚恤补助政策的同时,也享受相应的住院和门诊费用报销政策。未纳入医保范围的优抚对象,他们的医疗问题就只能依赖现行的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城乡基本医疗保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只能视其具体情况给予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此类对象,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或发生重大疾病,其“医疗难”问题将会集中爆发。
三是与其他群体或对象攀比心理落差大。大多数优抚对象属于无工作单位的城镇居民或农民,经济上处于弱势,与医保相对完善的在职人员相比,攀比心理明显,心理落差巨大,因此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更高,因看病引发的上访现象时有发生。
三、分析重点医疗对象“医疗难“问题的原因
就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产生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年老体弱多病。无论是老复员军人,还是“三属”,大部分优抚对象年纪都已是60岁以上的老龄人,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患有多种老年慢性病,甚至一个人会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加之,有的历尽战争环境,伤病在身,旧伤极易复发。
二是经济来源少。由于大多数重点优抚对象都已进入垂暮之年,而且普遍患有疾病,主要生活来源只有靠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除了政府补贴的生活费外,来自于子女的补助很少,部分优抚对象的子女甚至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用,这些优抚对象一旦生病,子女往往是退避不管或无能力管,把子女该承担的责任推给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只能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救济,无疑于杯水车薪。这样,优抚对象往往因为付不起住院费而忍痛不治,到实在熬不住时,才去医疗看病,又因为不及时治疗,小病便成了大病,需要投入更多的医疗费,这是个恶性循环。
三是政策的不均衡性。调查发现,一方面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的仅为部分重点优抚对象,未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的大多数优抚对象中,“医疗难”问题也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部分对象保障力度较弱,纳入保障范围的重点优抚对象中,参战参试人员、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人员等他们的医疗报销比例偏低,保障力度较弱。
四、建议和对策
一是规范和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继续巩固和发展已有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通过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给予大力支持,确保经费充足。对仍给家庭带来较大困难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多渠道给予更多的救助待遇。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帮助优抚对象进入相应的保障体系,如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等符合条件的,就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政策,宣传好政府,受理好业务,让他们顺利接续社会保险。同时在大病救助方面给予优先照顾,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城乡医疗改革的成果。
三是生病救助。对患病住院的重点优抚对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实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救助,加大与新农合的接轨力度。
第三篇: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的新思考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的新思考
内容摘要:就业权作为劳动权的基础性权利,是实现基本人权和经济社会权利的前提。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各个国家都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本国的首要问题来抓。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的相关思考,为大学生认真对待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新思考
1999年6月,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而在短期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有没有大变化。“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持续动荡,许多外国企业资金紧缩,大量裁员,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突出。在此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1995年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承诺“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并建议各国实行“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创造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就业论坛”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使“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鉴于此,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剖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1、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专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专门工作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专业能力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大学生要主动、充分地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比如专业教师、图书馆等,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2、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绝大部分大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即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这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合理导致影响就业。
3、就业观念跟不上形势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这种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中很大障碍。同时大学生还存在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大学生期望和实际现状是不符的。
4、对求职信息不够了解
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会、互联网、社会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位居首位,说明大学生获取求职信息主要还局限于校园内,还有就是依赖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提供的职业需求信息。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70.63%的打学生对2009年的就业形势和政
1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也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
5、求职途径把握不准
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二)高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错位。一方面,大学扩招致毕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及时就业,企业的一些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多通过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类学习班拿到等级证书后上岗的并且有实际经验,而大学毕业生很难有这样的实践经验。而且人才市场偏重“好”专业,所谓“好”专业或“热”专业,是指当前市场较紧缺的专业,但大学学的专业未能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大学知名度更高。同时在“专业”的基础上,还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长很重视,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对教育内容及方法,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政府的问题
1、教育现行的行政垄断问题突出
要制定政策,打破公办大学没有危机感,并不关心就业率问题。打破教育现行的行政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让民办高校更好地生存,从而使办学的主体多元化。对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追求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率低的高校进行缩减招生规模、停止相关专业招生或经济处罚。促使各高校认真研究和重视学生就业与学校发展相关性问题。引入经济手段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
2、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责任问题
(1)政府没有真正把大学生就业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业是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如: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问题;女性平等就业的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投资公司和创业服务机构的建设问题等。
(2)政府还没有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基金、大学生住房公积金保障;失业者给予发放救济金;就业再就业财政资金的足额到位问题等。
(3)政府还没有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做好就业信息调查工作。还存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不到位等等问题。
总之,政府应当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将增加就业提到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同重要的高度。就业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政治稳定,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和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的新思考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以及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制约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应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资源的协
同努力,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及大学生本身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紧密配合,全面推进。
(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解决就业难的前提
1、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素养
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成绩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非常看重的一个因素,因为专业成绩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和素质。而且还有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成绩的好坏也能反映大学毕业生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同时对大学毕业生个人品质方面,应具有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其次,要正直、勇敢、守信、有责任感;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和自我实现欲和创新精神。再者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我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最后还应当提倡“终身学习”,边学边干,尽力弥补自身不足。同时大学生应当具有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道德素质。
2、大学生应当做好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一年致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成就的起点是渴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能发展就愈快。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目标。”而这种渴望和目标需要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来实现。但是大量事实证明,很多大学毕业生在临近找工作的时候才想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才想到找老师、找家长、找朋友、找亲戚和找同学等商议就业大事。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日前面向沪上7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只有11.7%的人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只有10.3%的人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此在校大学生应当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职业生涯规划从走进象牙塔时就必须学习做好的一门学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大学很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每个大学生应当从踏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请记住: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只要每个大学生做好该项工作并脚踏实地地付诸实施,我坚信大学生的就业就不是个难题。
3、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由“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心态转换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大学毕业生要重新确定就业定位。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正确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主动求职,克服“我不求人、人求我”的倒置心态。要在求职择业中注重面对现实,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使之提高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勇敢的心态是大学生找工作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每个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但劳动岗位需要自己去争取,择业者应该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眼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6月1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新一期“2009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6%。这与此前4月发布的本专科签约率均为39%相比,均有所下降。我国今年有61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在这种背景下,毕业生
应当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据我所知: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表示,不反对通过短期的“低工资”就业来换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低工资’就业是可以考虑的。” 我认为当下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进入就业市场是跨入社会的第一步,高薪并不是第一要素,因为随着就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资也会慢慢提高。“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后图发展”的就业思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都将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择业的关键是就业的环境和就业的成长空间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一致才是最主要的。
4、大学生应当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更是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证。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方面。大学生应将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在大学期间不断加强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懂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具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基础,远比精通业务重要,大学生要以职业道德修养为基础,进行初步的自我完善。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改造,逐步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5、了解和熟悉国家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在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对毕业生实行宏观调控,在就业方式上实行完全自主择业,培养、发展和健全人才劳动市场,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应在学习之余,主动学习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调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哪些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个人素质条件进行重点培养,以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扬其长、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顺利就业,或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主创业。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并了解用人信息。
(二)高等学校的有所作为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
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高校应当在提高大学生就业上有所作为,对此搞笑应当努力从以下方面加强改革的力度:
1、建立高校第一责任人制度
高校书记、校长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执行“一校一策”的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一院系一策”、“一专业一策”,各高校应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其次,在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育创新上下功夫;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从每年的五月开始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管理的月报告制度。
2、高校应当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和培养目标
目前高校存在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方向相互脱节问题较突出,这势必造成“结构性失业”。所以高校应当转变办学思想,根据市场需要,在合理的人才预测规划下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和办学结构,以就业为导向,计划招生,体现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尝试将市场需求与计划供应进行有机结合,将高校大学生培养与社会对大学生使用进行结合。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目标。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并保证专业的教育质量;同时关注对大学生“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能力的培养上狠下功夫。
3、高校应该市场需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这里说的知识又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每个大学生首先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水平的专业与他人竞争。其次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包括综合知识水平及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素质及专业外的其他技能。再者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4、高校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高校应当构建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工作体系:开设丰富、连续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构建专业化强稳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立与时俱进的就业网站。高校应该安排师资,开设就业与职业生涯课程,积极开展好就业动员工作等等。帮助毕业生同学客观认识就业现状,提供求职指导,使之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摒除好高骛远的思想,踏实工作。同时要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必须在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打造促进毕业生就业网站管理创新上下一番工夫。
(2)校企互动增强就业能力。高校要重新调整就业市场,实施中小企业战略,力促毕业生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直销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业工作。为加快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联动长效机制,学校应该提供平台,选拔了认真负责的老师作为校企联动联络员,更多的吸引企业、单位进学校和同学们进行双向洽谈,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共建人力资源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政府及社会的责任是解决就业难的保障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政府与社会既要立足当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又要放眼长远,解决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大量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失业,人们就会怀疑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这将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
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2、政府应当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包括解决专业结构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落实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管得过细、过死的状况,增强高校的自主性,提高高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在教育规划方面,应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地位,在着力办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3、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要加大力度和广度
(1)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为异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申请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如: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福建将在全省建立1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扶持1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1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
(2)为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建立“青年创业就业基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等,给予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支持。如: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等扶持政策。
(3)鼓励和引导向城乡基层就业,如:从去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
(4)采取各种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如:研究生扩招;提供入伍、“下基层”和“科研岗位”等政策性就业机会;提供困难援助;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
4、政府及社会方面应加大无偿就业服务力度
该项工作包括:全国教育系统应当迅速行动起来,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5、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平等的就业环境
就业立法是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最为常见的政府措施,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我国也不例外,劳动立法制度是规范劳动合同、减少纠纷,减少就业歧视,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保护劳工安全的基本立法保障。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建议由国务院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条例》,立法中要注意处理好政府责任、高校职责、就业工作转型及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执法检查和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问题,应当充分调动中央、地方、高校、大学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同时应该发挥媒体积极作用,无论大小媒体,都要配合国家政策,宣传典型,倡导各类企业更多的为政府、社会分担责任。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按照“市场调节就业,劳动服务就业、政府指导就业”的正确思路,解决好这一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武向荣.大学生就业风险和职业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2]马于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湖南出版社,2007,07.
[3] 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1.
[4] 徐显明.大学理念与依法治[J].中国大学教学,2005,(8).[5] Heckman,Jame.china’s investmentinhumancapital[J].NBER working,2002.
第四篇:难教孩子的成因及对策
难教孩子的成因及对策
在每个班级里都有学习困难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下面我将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梳理这一问题。
难教学生是怎么炼成的?
1、可追溯到孩子的童年,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或者由不懂教育的父母带大。这些孩子的抚养者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少,特别是没有用儿歌、故事浸润孩子的童年;这些孩子的抚养者没有教会孩子观察的能力,因此智力没有发展起来(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父母培养的);这些孩子在幼年阶段没有和同龄的孩子交往。
2、小学阶段,关键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而这些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工具)。这些“关键知识”指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第一套大纲,以语文为例,核心知识就是一套语文知识和技能体系(语文技能往往包括在语文知识内或者说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形成语文技能),涵盖字词句短篇语法、修辞、逻辑等。“基本技能”指的是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自动化读的能力(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用关注字是不是认识)和自动化写的能力(学生写字是不用考虑哪个字该怎么写)。
3、中学阶段是由于学生缺乏课外阅读、教师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把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入,对关键知识缺乏结构感。
4、由于家庭的变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让孩子自暴自弃,丧失了进取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
主要是应该补充第二套大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先明白以下连个概念:
什么是第一套大纲?这里所说的“关键知识”,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这些知识抽象性概括性强。学生不容易一下子把握。
什么是第二套大纲呢?就是为更好地学习核心知识的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比如观察、实验、谈话内容、视频等)来源。第二套大纲是形象的、便于理解的、便于引起学生兴趣的。
第二套大纲和第一套大纲,说的是同一个知识,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说。前者用形象的语言说,用浅易的感性的语言说,或者停留于现象;后者用更精确的语言说,虽提供例子,但其旨在概括了的知识本身。可以说,第二套大纲,是第一套大纲的经验基础,二者只有概括或抽象化程度的差异。第二套大纲是盐水,第一套大纲是食盐。
对于以上第一种情况,教师和父母要大量补充儿歌、绘本、故事等,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积累背诵一部分。上课时尽量用幻灯片和实物,在抽象词语和词语表示的事物、动作间建立联系。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补充“思维课”。
对自动化读写差的孩子。父母或老师要加大孩子的阅读量,进行有一定速度的阅读训练和概括训练、复述训练及其他书写方面的训练。阿莫纳斯维利曾这样训练一个不愿阅读的孩子:先给他推荐一个好的故事让她在全班学生面前读,然后偷偷辅导她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偷偷告诉班里的学生,当这个学生读完后要给她鼓掌。这个孩子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接着给这个学生推荐一些有趣的童话让她读,让父母和她一起读。
对中学阶段的后进生,要给他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特别是数理化差的学生。苏活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第四种情况,就不是本文所谈的内容了。
第五篇: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
文章标题: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
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之所在,是信息工作永恒的要求。只有真实的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据此作出正确、科学的决策。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就要做到喜忧兼报,有喜报喜,有忧报忧。表面看来,这似乎比较容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实话、报实情就行了。但具体从事信
息工作的人员普遍感到信息工作报喜容易报忧难,并且报忧难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信息工作发展的瓶颈。报忧难问题的形成是由一系列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成因,一是真实情况难掌握。信息工作人员难以经常抽身到基层调查研究,有的虽然“身子”下去了,但没有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去,仅限于看一看、听一听,看到的是典型样板,听到的是喜多忧少。有的即使了解到一些问题,想搞个明白,但基层的同志怕日后抓“把柄”,借“事因不明”、“正在查处”来推脱。二是层层把关难通过。少数人对信息工作存在偏见,唯恐报忧会影响政绩,只报喜不报忧。对非报不可的事件,“修理”得面目全非,抱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对事件遮遮掩掩。三是实情实报难为人。一些信息工作者也想如实报“忧”,但担心“忧”的发源地有关单位和人员加以指责,于是只好报喜不报忧,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成绩、隐瞒问题。
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处于连实话都不能说、忧信息都不能报的境地,那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等等各种要求是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问题不摆到桌面上来,就会长期不得解决,甚至一拖几年”,结果是贻误了党的事业,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信息的问题性越强,对领导决策、推动工作的价值就越高。社会是复杂的,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是成绩,你不报也跑不了;是问题,你不报照样捂不住。要科学地认识问题,正确地对待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还要有正确的机制。一个社会如果假话盛行,则一定存在令说假者的收益大于说实话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有个很生动的故事:幼儿园老师问孩子甲,你要大苹果还是小苹果,甲说要大的。老师批评他自私,给了只小苹果;又问孩子乙,乙说要小的,老师表扬了他,分给他一只大苹果。这样一来,其他孩子纷纷效法,“我要小苹果。”作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如果在上者喜闻赞颂而厌听批评,在下者又每每报喜得喜、报忧得忧,我想无论怎样提倡说实话都是枉然。要解决不说实话、“报忧难”的问题,除了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外,还必须努力创造说真话者的收益大于说假话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机制,让愿意说实话、敢说实话的干部得到肯定和褒奖,防止那些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善于吹吹拍拍的人钻空子,更不能让说大话、说假话的人得到重用。只要建立了正确的长效机制,“报忧难”的问题就会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就一定能得到更好地发扬。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