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

时间:2019-05-12 12:1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篇: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李 清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10期

第二篇: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摘要: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只有优化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会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所倡议的课程模式,包括三个部分:(1)技巧;(2)知识;(3)专业操守,这个模式已为北美很多学校所采纳。在会计教育较发达的香港,一些会计教育研究人士建议,应建立一套最低的共同知识体系(CBOK),以此作为各个学校构建和修订会计课程体系的指南和准则。CBOK包括五个部分:(1)必修工商管理科目;(2)必修会计科目;(3)选修会计科目;(4)通识教育科目;(5)自由选修科目。

我国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对会计学专业提供了一套主干课程,基本类似于美国的知识类科目和香港的必修工商管理类科目和必修会计类科目,这其实可以看作是我国会计学专业的最低共同知识体系。在这个前提下,各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具体方向、课程联系与衔接、扩展与拓深、课时安排、实践环节等都可以自主确定,这就为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在改革会计教学模式下,我国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和优化会计课程体系

1.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参加工作后面对新事物时,不仅知其然,而且能够探索其所以然,并且有不断更新知识和增强发现新知、创造新知的才千,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会具有较强的适应科技知识更新的专业转换的能力。美国半个世纪来一直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基础课,减少专业课,改善知识结构。其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20世年50年代为20%,70年代增加到70%,而专业课的比重却逐年下降,20世年50年代为45%,70年代己下降到20%。这是实施“通才”教育的结果。当然,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是走极端,忽视专业课程同样是错误的。目前美国一般性大学已有向专业教育回归的趋势,各地的文理学院又开始减少基础课程。

2.按照会计“通才”教育的要求,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在高等教育中的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各专业教育之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均相互渗透,互相关联。创新往往产生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处。因此,开设综合性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可开设诸如“比较会计”、“比较财务管理”等综合性课程。

3.从会计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出发,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应开设较多的选修课程。目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各个学校相差很大,选修课多则占40%甚至40%以上,少则在10%以下。各高校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与教师的特长,适当地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并使之兼容并蓄,百花齐放;要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使之确实反映本专业的基本规格与要求。为了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设置模块式课程体系,将选修科目分成几个较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根据会计学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加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教学的科目设置应符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融入整个会计课程体系。既要追踪课程内容的更新,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内实验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两个方面。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应该开设课内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集中性实践教学除安排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学年论文、专业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必修环节外,还可开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实验、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实验等选修课程。要按照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主干专业课实验和专业选修课实验四大实验模块,形成基本专业能力训练、核心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决策与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二、增设素质教育课程和学术讲座课程

1.根据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的要求,开设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和方法论课程,如会计研究方法等。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始终处于知识的前沿,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此,可开设诸如学习方法论等选修课程或讲座,以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消化、理解、吸收和分析运用能力,使他们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大胆地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为崭新的创新型会计人才。

2.适应会计学生的就业需要,开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已是不争的现实。如何提高会计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进行创业教育非常重要。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在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大就业的观念,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学生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做贡献,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3.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开设学生自学课程。通过开设自学课程,除了可以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扩大学生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南京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设置了必读课和选读课,必读课有农业概论和美学概论;选读课是一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包括红楼梦、老子、论语、孟子、齐民要术、三国演义、尚书、诗经、社会契约论、史记、孙子兵法等20多门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或需要在指定的选读书目中选读一些课程。这两种课程的学习方式都是以自学为主,但要通过考核获得规定的学分。必读课和选读课旨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其课程内容既强调了加强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突出了农业大学的教育特色。在建立会计课程体系时,可以借鉴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

4.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开设一些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课程。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如何让学生及时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开设学术讲座课程是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许多选修课程都可以采用讲座这种形式,既节省课时,又增加了教学容量。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例如,1993年以来,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不断出台,不断修订。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却很难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学生不能及时了解会计改革的最新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开设反映会计改革动态的课程尤为必要,课程名称可以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该课程比较适合采用讲座的形式跨学期授课,在毕业前进行统一考试。此外,还可开设新兴会计专题、财务管理专题等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课程。

三、优化整合会计教学内容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好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1.要适应会计改革与发展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和优化会计教学内容。会计是与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经济政策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变革等,都会给会计工作带来冲击,进而引起会计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学内容的“非稳定结构”表现得尤为突出。

会计教学内容的“非稳定结构”,客观上要求会计教师紧跟会计改革步伐,充分掌握改革的动态与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即教学内容要以经济发展及会计改革为导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培养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探索能力。特别是要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先进性。要广泛吸收当前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中的新成果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密切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新情况,使学生了解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例如,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反映我国会计改革的最新情况,在会计理论等课程中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3)层次性。教学内容要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和层次分明的整体,这个整体既要保持各学科自身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同时又要体现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协调和统一。(4)启迪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般内容可删繁就简,关键问题要阐述透彻,有理论深度。讲授时不是平铺直叙地将现成结论一下子推到学生面前,而要把产生这些结论的过程交待清楚,向学生展示学习、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2.要根据系统科学原则,整合会计教学内容。目前,有些会计学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重复现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例如,关于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上是基本业务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属于高级财务会计,但哪些业务属于特殊业务,认识不一,分歧很大。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为例,其性质就难以准确认定。有的学校借鉴了原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的做法,将它们分别作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尝试,可以较好地避免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或推诱情况。另外,在目前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整合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有的高校分别开设了《施工企业会计》、《旅游企业会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等选修课程,占用了大量课时,其实完全可以将其合并为《特殊行业会计》一门课程,或者开设《行业会计比较》课程。

四、总结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反映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充分吸收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性应用型会计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耀宇: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7.[2] 许华丽 刘 毅: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贸, 2006,(04).[3] 孟祥霞:论教学型大学的会计教育改革[J]会计之友, 2005,(04).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与ERP

会计电算化与erp的整合是以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和通信技术、大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为网络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技术体系。

一、erp系统的内涵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行及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企业本身、分销网络以及客户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联接,其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从而确立企业之竞争优势。erp系统则以业务为中心,根据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连续运动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边界,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erp因而体现了先进的计划、控制和决策思想,其会计子系统的功能目标是生成企业所有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erp的内涵不断充实,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企业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令管理者做出最好的决策并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所需要。

二、erp的发展历程

erp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尽管直到70年代才一从一个概念转换为一个确定的模型。erp既包括传统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也包括一些新的功能模块,例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会计电算化等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erp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erp的形成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基本mrp阶段、闭环mrp阶段、mrp-ii阶段和erp的大致形成阶段。erp理论的形成是随着产品复杂性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三、会计电算化与erp不可分割

erp系统着重于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与物流管理也密切相关。而财务软件之选择亦要真正地实现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决策支持,财务监控的一体化。

(一)erp的财务会计电算化

erp系统在定义企业财务系统的框架和流程时考虑了制造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和流程,而且不仅是从财务部门立场出发,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着眼,管理之起点是企业而不是凭证,erp着重于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会计电算化子系统一方面从其它子系统获得有关基础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其系统的定义和流程来实现对制造和供应链业务的控制。

(二)erp的管理会计电算化

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会计电算化思想,反映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这些计划功能和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电算化核算科目和核算方式,使系统在处理事务的同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用户可以根据资金状况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企业实行事中控制并实时做出决策;另一方面,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erp系统遵循整体预算架构,传统整体预算根据销售预测来拟订生产计划,erp系统更多地采用客户订单来启动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强调成本预算(标准成本的确定)、成本控制与分析、责任成本管理等。典型的erp系统成本管理涉及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会计电算化、订单和项目会计电算化、获利能力分析、利润中心会计电算化以及辅助管理决策的执行信息系统。成本中心会计电算化包括标准成本的确定、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比、成本报告与分析。订单和项目会计电算化用于归集某一订单或项目的实际成本,并将其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以实现对订单或项目的监控。获利能力分析可以回答哪一类产品或市场会产生最好的效益,一份特定订单的利润是怎样构成的等问题。

erp系统由于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而将整个系统连成了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erp系统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而且反映非货币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和成本管理,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因此,它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三)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

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以及与客户、供货商等在价值链每一节发生的各类业务活动过程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信息,各种信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票据流等,而这些“流”的有效整合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要使这些“流”有效整合,就应实现各种信息的最大程度共享。所以,企业就必须及时将这些信息并行送入财务系统进行处理并将产生的结果反馈给业务系统,保证财务业务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票据流中协同处理并集成各种管理信息。

(四)会计电算化是erp的重要部分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企业财务部利用计算机先进的技术功能,将传统的手工会计电算化变为自动操作,而erp系统中也包含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将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获得的数据信息通过应有的程序运行加以分析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erp系统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其它子系统,使企业管理更加全面、有效,可行。

四、会计电算化与会计的整合“整合”是从企业管理学中借用的一个名词,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合并、撤消或增加一些业务部门,包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会计电算化与gp的整合需要与业务流程重组相配合。同时,也要求应用软件各模块的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在实现两者整合时,erp方面应优先考虑采购、生产计划、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等与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的模块;会计电算化方面应考虑网站管理、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网上资金收付等模块,把这些模块集成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应用系统,即为整合系统,整合系统要为今后模块的扩充留有接口。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传统销售模式和网上销售模式都必须能够为市场需求和供应分析提供依据、两种模式可以共享现有的和未来的数据库、两种模式下的资金收入与支出都应该反映到财务分析中,在两种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如果制造业的会计电算化与erp不进行整合,就很难保证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也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完整性和准确性。

总之,把会计电算化和企业资源计划的整合系统引入企业,既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也是一种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而有效的网上业务辅助支持,而整合的目的是:会计与业务协调(协同处理):会计支持网上支付,并直接处理网上往来的电子凭证。

第四篇:会计实习与会计电算化

会计实习与会计电算化

——关于实习生对企业核算型会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探

会计实习,既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尤其是实习生对企业会计软件的二次开发,更能使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同时又可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解决现有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不足,以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完善与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念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发展的结果,它是会计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产生的综合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算化会计”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用现代科技与方法对传统会计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的应用型学科。从会计学的分类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总称。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只有20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20多年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历了由起步、探索到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用化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一直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目前会计软件行业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我国会计软件已经完成了核算型会计软件的开发。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尤其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市场上大同小异的各种核算型会计软件,已远不能满足企业应用需求,因此,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既是当代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更是即将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同学们所必须关注的课题。

三、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的必然性 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整个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其功能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决定了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电算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会计软件亦日臻完善。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完善,只是针对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核算功能来说的,也就是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所进行的事后的分类与汇总,基本上是传统手工会计核算过程的一种模拟和再现,我们把这种软件只能称为会计核算软件。然而,会计的职能不仅仅是核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要求会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为决策者提供管理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会计软件仅仅完成事后的核算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必须在现有会计软件中增加财务及企业各方面的管理要素,使财务人员能够在核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核算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准确分析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辅助企业的决策层进行决策,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为企业提供预测与决策信息。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这些理念都需要复杂的数据模型和知识库、方法论的支持。同时,企业自身的业务量也比以前明显的增加,这些因素都不是核算型会计软件所能解决的,这必然要促使会计软件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跨越。作为即将参加工作的实习生,必须对此有高度的认知。

四、管理型会计软件的特征

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充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纵向的、横向的、标准的、系统的分析与比较,为企业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管理和辅助决策信息的会计软件,它的主要特征是:

1、功能综合化,技术集成化

管理型会计电算化软件,以预测、决策为核心,包括有事前的预测、决策,事中的控制、管理,事后的核算、分析功能。为了让企业高效、方便地使用软件,必须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把这种综合化的功能系统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2、数据量大型化,数据结构多维化

为满足管理型会计软件在预测、决策、控制、管理、核算、分析等多方面的需求,不仅需要企业本单位的内部数据,也需要外部数据,不仅需要当前数据,也需要历史数据,不仅需要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也需要市场、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数据。为便于对这些数据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进行归类分析,其数据结构必然是多维的,因此,数据的分析与观察工具也不同于以往的单纯核算型会计软件。

3、模块多样化,数据共享化

管理型会计软件,为企业提供的是综合全面的管理信息,如果只依靠财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的生产、营销、采购、人事、设备等部门的不同模块与管理型会计软件建立紧密的接口,使基础数据通过共享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会计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以管理型会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系统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网上银行,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全球范围内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这一切构筑在基于网络应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此外,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到来,影响经济变化的因素愈来愈复杂,愈来愈难以把握,因此,在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决策时,还应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搜集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利用模型库、知识库、推理机制、神经网络技术等,实现决策过程智能化。

五、学生实习时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应怎样做 基于我们实习的目的及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管理型会计软件的特征,要对现有的核算型电算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以利二次开发。

熟悉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首先要熟练操作企业所使用的核算型会计软件的各功能模块,分析核算型会计软件的数据流程,掌握其数据接口转出转入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类

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与原核算型会计软件进行数据共享及业务的无缝对接。

2、熟悉业务流程,做好系统分析

软件设计首先要从系统分析着手,其目的在于了解业务流程,广泛收集必要的数据,对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入细致、完整透彻,体现了设计人员对将要进行的工作的了解程度,也体现着基础工作准备的是否充分,这关系到整个软件系统开发的成败。

系统分析的具体步骤:

(1)在所在企业的帮助下成立顾问小组,其成员应包括:所实习企业的总会计师、相关部门经理、系统管理员、系统使用者等。为您的业务咨询及软件开发做好准备。

(2)熟悉业务流程,明确基本事项及二次开发所要引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了解具体要完成哪些预测、分析事项,确定设计哪些功能模块。

(3)调查清楚对各功能模块的具体要求,包括明确给出系统的规模,系统应能完成哪些工作,系统工作的步骤和方法,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新系统应达到何种质量、水平等。

(4)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包括各部门间及同部门内的业务分工、业务量、业务处理方法、各类报表输出结果的时间、顺序、数据储存的要求等。

(5)认真编写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把整个业务过程用图示和文字说明表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它是系统开发中程序编码的基础,是管理型会计系统中整个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业务流程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成败。因此,必须切实做好业务流程图的编制工作。

业务流程图的编制需广泛征求意见,其间应重点听取总会计师及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的意见,重视具体操作者的建议,尽可能满足各部门一线业务的需求。在心中要时刻铭记,只有方便实用的软件,才能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业务流程图的编制必须同时采用文字说明、图形描述两

种形式来相互补充,有关说明、描述必须详细、周密、完善。凡是业务触及到的细节都应详细说明、准确标出,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基础。

(6)编制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是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通过图示、符号的方法表示出来,它直观地反映了程序设计的构思过程,体现了整个程序运行的思路,是程序设计的关键一步,直接决定着程序设计质量的高低。同时绘制好程序流程图有利于系统的整体控制。

(7)对上述的基础准备工作进行严格审核。管理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是以各项优良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前提的,基础工作极为重要。因此,在编写程序代码前必须认真、全面、细致地审查有关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禁边准备、边设计、边补漏。

3、在程序设计阶段,采用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程序,分割成若干个功能不同而又相互独立、并能单独运行的若干程序模块,而这各功能模块组合在一起,又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已在现代程序设计中被广泛的采纳和应用。

模块化设计方法它有着明显的优点:

(1)便于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的设计质量。系统设计时,可以把要做的工作,分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功能块,然后分配给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单位各自研发。因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程序的设计质量。

(2)便于维护、维修,增强通用性、易读性。

(3)增强模块的独立性,降低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即使有某些部分出了故障,也不至于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4)能设计出可绕过障碍区运行的高质量软件——这是模块化设计的最大优点。由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所以即使出现某些非关键性故障,系统依然能安全运行。

4、程序编码的试运行

系统完成后必须反复测试,证明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交付使用,不能边检测、边使用、边修改。

5、加强对管理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前审查。

管理型财务系统和核算型财务系统一样,必须确保正确才能投入使用,这是确保财务数据安全的关键所在。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应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严格的审查、从严检测,并实地模拟运行。只有证明正确无误,该系统方可投入使用。

六、实习生在开发管理型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数据接口的多值性,以利导出导入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

管理型会计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本企业历史数据的存储类型,还要充分考虑到与银行、税务及其它中介机构间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所以在设计数据接口时必须兼顾到不同数据库类型间的数据交换。

2、系统设计要有扩展性,以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

管理型会计系统的设计要预计到企业各类业务的发展,在服务器上为各数据库要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业务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就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为企业设计出生命周期较长的管理软件。

3、友好的用户界面。

管理型会计系统的最终用户是企业的员工,严谨的口令设置,使他们有安全感;亲切地界面问候使他们倍感轻松、愉悦;简洁明了的页面设置使他们一目了然。因此,友好的用户界面是软件设计对设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今天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再由管理型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

第五篇:理实结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典型案例

理实结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一、实施背景

在“国示”建设中,我校着力解决目前会计电算化培养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综合职业能力低、部分教学内容滞后行业要求等,我们首先从课程体系改革这个关键点着手,着力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1.专业课程模块化

我们通过科学划分会计电算化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模块,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在注重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个体发展需求。2.技能教学任务化

我们坚持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一致性,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灵活实施“会计、任务驱动” 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等多种应岗能力。3.校本教材规范化

专业教材和实训教材是课程体系建设重要的内容载体,规划教材固然好,但由于针对性不强,与本地区行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校本教材做为教学补充,校本教材针对性强,便于及时更新,也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需要对教学项目进行及时调整,使之更能服务于教学,利于学生发展。通过建设有本校特色的专业课和实训课教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贯彻根据岗位需求培养人才,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适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三、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1.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划分课程模块

我校从会计岗位分析入手,以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为导向,立足于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三个专业方向为主线,将多门课程知识整合,将理论知识与职业活动经验有机结合,将职业技能、工作过程、职业态度融合其中,开发《基础会计与实训》、《财务会计与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尽快适应会计类工作岗位。2.以任务教学带动教学改革

会计主张师生的双向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实践活动中的知识建构者。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此激发出自主学习热情。

会计的推行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两年来,我校共选派4名专业老师到庆阳市百佳商贸有限公司、庆阳市正行德集团、庆阳中信会计师事务所、庆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庆阳西电电机有限公司、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规模企业挂职锻炼或在职锻炼学习。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本专业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知识、新理念;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通过顶岗实践,也将行业上的一些真实项目带回到教学中,形成各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项目,以此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3.以顶岗实习强化校企合作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根据专业对能力的要求,设置对应的课程实践项目,做到“证”“教”合一。我校要求会计电算化学生在毕业时,至少考取一个专业技能证书。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渠道,通过与企业对接合作,吸收利用其资源,并融入到专业技能课程和整周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使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和拓展,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进一步扩大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近两年来,以顶岗实习为依托,实行“三模块”分段实践模式,即初期实习(认知实习)、中期实习(岗位实习)、后期实习(预就业实习)。从进校后每年寒暑假要求学生最少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的初期实习(认知实习)、中期实习(岗位实习),从第三年开始学生必须进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后期实习(预就业实习)。经跟踪调查和意见反馈,已经有500余次参加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实践锻炼,实践岗位涵盖财务、出纳、工资等。实践地点本地外地兼有,推进了“理实交替、分段教学”的教学理念纵深实施。4.以校本教材为补充深化课程建设 ①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实战课程

我们以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各专业项目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设计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聘请行业精英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进行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开发,选择了体现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基础会计与实训》、《财务会计与实训》、《会计电算化》3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同时重点进行了配套的案例资源库的建设。通过上述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职业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载体,带动了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各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共享资源的进一步改革,从而带动其他主干专业课程建设。

在课程实施方案建设中,我们按照“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等过程组织教学,用于“相对简单,周期短、重复性强”的学习任务的教学,如《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交待项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实施计划,最后学生和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价。

此外,学校还开发了《基础会计与实训》、《财务会计与实训》、《会计电算化》、《税收基础》四本校本教材。在核心课程、校本教材、案例资源库及实训指导书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与行业专家沟通交流,一方面也注重在教学试点中的学生反馈。在四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注意融入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教育,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业精神,提高职业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

②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

我校参加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并拟定了符合我校本学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有18位老师参与了精品课程建设。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条件保障:

1、经费保障: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需求,“国示校”项目办拨付一定的建设经费,通过设立专项建设经费,保证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加上学校的校企合作已经初具规模,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经费上的保障。

2、制度保障:成立由学校领导、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相关专家组建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落实具体工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双方互派人员参与对方工作,共同参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师培训工作等。

五、课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经过多次论证,形成了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参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蓝本设计项目的教学内容,以企业业务流程为线索组织项目的活动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5%以上,毕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工作认真、能吃苦、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部分优秀学生自主创业,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高。

作为重点专业,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发挥了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和示范辐射作用。学校主持制定了庆阳市2012年、2013年、2014年会计技能竞赛方案,对各参赛学校进行了竞赛规程和竞赛要求的培训,连续 3 年承办了全市会计技能大赛,学生在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3 次,个人一等奖 9人次,二等奖 6人次。自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我校张兴锁、田峰、佘占发、曾艳丽、李怀宝、贾战锋等老师先后为我市环县、庆城、华池、正宁、镇原、西峰,平凉市华亭、崇信、泾川、灵台等财会人员培训达1515人次,在平凉、庆阳两市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充分显示了本专业实力,扩大了社会影响。

六、体会与思考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深感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差异较大。企业培训针对有职业经验的人员;而学校学生没有职场经历,学校教学要兼顾每一个学生。这样就导致有较大比例的学生跟不上企业老师的教学进度,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管理方式不同。企业培训关注点的内容与学校教学要求不完全符合,对课堂纪律不做太多要求,学校教育是注重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要求学生上课时不随意走动、说话;学校是以课来划分时间,而企业不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冲突。这些还需要进行一步与企业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逐步找出学校、企业都能认可的教育切入点。

展望未来,我们将遵照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将行业认证标准分解到课程,建立每一门课程完善的、合理的评价标准,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试题库和实训考核平台,理论与实训测试二者结合,来客观评估学生的能力;还要对课程体系的模块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致力于形成系列化的会计资源库,进一步修订校本教材,使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缩短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期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

下载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算化改革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内容: 以现在企业实际运行的会计流程为导向,改革现在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模式。成立模拟内部财务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代理记账、......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范文大全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1.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总结与体会

    会计电算化总结与体会院系:会计与贸易系 班级:会计A1104 姓名:王静 学号:0305110418这学期,我们新学了一门专业课程《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通过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后,应该达到......

    会计电算化与审计 第一章

    1.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包括哪些? 包括信息源,信息服务,信息系统 2.理解系统的特征?系统可以分为哪些类别?简述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具有某种目标或特定功能而选定......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作者:张利平杨玲丁 薛国庆 王桂芹【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

    浅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合集五篇]

    浅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张小红,吴平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财经管理系,重庆市 400052)摘要: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严重脱节,其主要原......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建设方案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建设方案 为了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农学类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农学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周可金,常成 安徽农业大学 农学院,合肥 230036摘要:□□□□□□□□□□□□□□□□□□□□□□□□□(五号宋体)农学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