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2:3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会计工作至关重要。为全面提升我省会计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会计制度

以创新制度的执行、约束和保障机制为手段,扎实做好各项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的“落地”、执行及全覆盖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一是继续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切实提高《企业会计准则》在国有企业及大型私营企业的执行率,持续提升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二是稳步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贯彻实施。按照财政部要求,分行业指导企业建立内部控制规范,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三是认真落实《小企业会计准则》。做好新旧制度衔接指导工作,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小微企业加强会计管理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四是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财政部新出台、新修订会计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及时开展宣传、培训等工作,确保新

制度落实到位,密切跟踪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反馈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做好会计人员培养与考评工作,统筹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山东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的要求,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健全会计人才考评体系,统筹推进各类会计人才发展,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多高素质会计专业人员。一是加快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步伐。探索建立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省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和市地会计骨干人才培养对接机制。健全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搭建自上而下、分层分批的会计领军人才梯队。二是继续做好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严格报考条件,严格考务管理,严明考试纪律,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学、公平、公正。三是继续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及手段,引入远程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机构的管理,保证继续教育质量。四是完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按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修订《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提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水平。按照

财政部统一部署,积极做好初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改革工作,确保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无纸化。五是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办法,努力实现全省会计人员评选表彰制度化。

三、健全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以信息化标准建设为先导,加快信息化大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一是扩大XBRL试点范围。推动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在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扩大实施。二是创新会计人员信息管理方式。开发全省会计人员管理信息大平台,涵盖会计人员基础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端会计人才选拔评价信息、继续教育信息、诚信档案信息等方面,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三是夯实会计信息化工作基础。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保障会计处理原则、处理方法、处理结果、档案保管等符合会计法规制度规定,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会计信息化管理创造扎实的基础条件。四是加快培养会计信息化管理应用人才。注重与大型财务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的协作配合,搭建研发合作平台,逐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不断壮大高层次会计信息化管理应用人才队伍。

四、强化行政监督管理,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

以加强行政审批管理为基础,规范运作、提高效能,不断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竞争力。一是完善审批程序。严格对事务所资质条件、执业人员信息、运营能力等方面的审查,确保新审批事务所规范运行。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坚决予以撤销资格,对代理记账机构进行清理规范,优化中介机构发展环境。三是拓展事务所执业范围。继续推动高校、医院、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年度财务报告需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四是研究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其他政策措施。逐步实施事务所等级评定和分类管理,推进事务所优化重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事务所“经济警察”的作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五、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绩效 以夯实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为抓手,不断健全会计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一是加强会计管理人员培训。举办全省会计管理业务骨干能力提升等业务培训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机会,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人员培训考核、会计专业资格确认、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工作依法监督检查等工作指标化、标准化,并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制度的落实,形成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客观性评价机制,推动各

项基础工作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质量。三是加强调查研究。重点从发挥会计管理作用,为财政管理和宏观调控服务;发挥会计政策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探索会计信息搜集、分析及使用新机制等方面,探索会计管理服务财政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会计管理职能作用发挥。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健全完善廉政监督体系,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以廉政促勤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会计管理干部的良好形象。

六、构筑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两会一刊一网”窗口服务作用

以会计学会、珠算协会为会计管理工作的两翼,不断探索组织工作新途径,充分发挥其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一是搞好“两会”组织建设。积极筹备学会、协会换届选举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理事、部门会员及会员作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界及广大会计人员的联系,探索会计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为有序推进总会计师协会筹建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二是搭建会计理论研究平台。通过各种研讨会、座谈会等,围绕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绩效管理年”等主题举办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集评选、开展省社科规划项目会计专项科研课题研究等会计理论研究活动,努力为会计理论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注重引导会计理论研究人员,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深化改革开放总体目标,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财税改革步伐、健全财政经济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建设等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对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学术成果。三是加强“两会”会刊管理。强化办刊宗旨,充分发挥刊物舆论导向作用,突出刊物特色,丰富栏目内容,提高刊物质量,把杂志打造成集学术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四是拓展网站服务功能。及时刊登各类会计政策法规、动态信息、公告公示、事物流程,进一步完善会计类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网上办事、会计从业资格查询等功能,搭建政府、单位和会计考试人员的沟通平台。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公司改革发展的形势,根据国家《信访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的大局,按照“热情、依法、负责、奉献”的工作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信访人员的合理诉求,依法维护信访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等文件精神,坚持属地公司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公司发展、和谐、稳定为目标,健全信访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形成与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目标任务相一致的信访工作机制;形成统一领导、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进一步推进信访工 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各级公司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及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领导责任体系

各公司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切实将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对重要信访事项要亲自推动研究解决,并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各公司分管领导对信访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分工抓好分管工作。信访工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

(二)强化责任意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各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公司领导人员对信访人员反映的信访问题,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玩忽职守、敷衍拖延、徇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或隐瞒、谎报、缓报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重大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因未到现场处置或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及其他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据《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第16号令)对有关领导人员和责任人追究责任。

三、充分发挥各方积极因素,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各公司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在信访工作中,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职工、带动职工,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作用,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切实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公司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引导职工群众依靠法律、政策,合理合法有序地反映诉求。

(二)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是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各公司在信访工作中,要通过群众组织,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宣传解释政策,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信访人员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公司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和工作,引导信访人员依法信访,合法合规表达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积极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协调与沟通 各公司要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并形成机制,定期分析信访工作问题,相互交流、沟通。出现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时,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争取指导、帮助和协调,形成合力,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对涉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 规的信访事项、人数众多的群体事项、因政策依据不足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上访老户等事项,可积极协商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听证会等方式予以终结。

四、健全工作机构,加强信访工作力量

(一)健全信访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各公司要进一步健全信访工作机构,确定信访工作归口部门,并明确信访工作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促进信访事项及时妥善处理。信访工作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受理、协调处理及督办信访事项,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信访事项的承办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落实工作任务 各公司要加强信访工作力量,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与信访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信访问题较多、工作量大及近三年出现过5人以上群体性进京上访的公司,应配备信访工作专职人员,负责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协调处理相关信访工作;信访事项相对较少的公司,应遵循有利于工作的原则,明确信访工作兼职人员或联系人员,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三)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切实履行职责 各公司要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防止因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方式不当、责任心不强引发信访问题。各公司要创造条件做好信访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人员 的职业操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信访工作人员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处理和化解复杂矛盾和问题的工作实践中提高分析、判断、化解问题的能力。集团公司定期组织对各公司信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四)坚持属地管理,妥善解决信访人员的合理诉求 各公司要把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下大力气研究信访突出问题,对信访人员反映的合理诉求,要坚持依法、按政策及时处理解决;对不合理要求,要进行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力求把信访问题妥善解决在本地、处理在基层,不将信访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同时,要着力提高基层单位化解矛盾的能力,防止因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

五、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一)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强督查督办

各公司要按照《信访条例》及《中国XXXX集团公司信访工作管理规定(暂行)》,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信访事项处理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上访事项应在《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间内,给予上访人明确答复,并积极创造条件,协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信访事项进行复查、复核。同时,要加强信访事项的督查督办工作,提高督查督办质量和效率,确保信访工作事项及时落实。

各公司对集团公司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在规定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情况报告。

(二)建立矛盾排查化解制度,从源头上做好稳定工作 各公司要建立和完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并形成制度,定期开展可能引发信访问题以及影响社会、企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的排查、化解,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化解,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变信访事项事后处理为事前排查化解,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从源头上预防,最大限度地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各省级公司每年3月1日前要定期部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6月20日前,向集团公司报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内容包括:1.排查出的问题及其原因;2.化解矛盾及落实责任的情况;3.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4.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三)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和信访突出问题应急处理机制,落实信息报送制度

各公司要进一步加强预警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把信访突出问题应急机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有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要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报送网络,对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信息,按照《中国XXXX集团公司维护稳定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提前做好相关处置预案,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如果发生进京群体性上访、缠诉缠访及影响稳定的突 发事件,相关公司应及时指派有关领导带领工作组进京,协助集团公司进行劝返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影响首都稳定。

各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落实报送维护稳定“季度报告制度”及“情况专报制度”要求,内未按要求报送相关报告两次(含)以上的,集团公司予以通报。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意见

日期:2011-04-22 10:51:00

发稿人:基层财政管理局

索引号:SJ012-D0114-2011-003

【 字体:大 中 小 】

为更好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我省乡镇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工作体系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省乡镇财政日益壮大,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省城乡统筹发展和公共财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乡镇财政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工作对全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在思想认识、职能定位、机构队伍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必须看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省乡镇财政在服务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财政政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我省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升财政工作的整体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服务发展能力,更好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目标。按照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立足我省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围绕加强“两基”建设任务和“抓指导、促改革、重管理、强监督、建机制、带队伍”的工作思路,争取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公共财政管理要求,与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建立乡镇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与城乡结合型财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建立起以财政收支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理财能力、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机构队伍、工作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健全。全面提升乡镇财政服务发展的能力,推动我省乡镇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基本原则。一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解决与乡镇财政改革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二是改革创新,规范管理。以改革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转变乡镇财政职能,创新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乡镇财政工作与时俱进,推动乡镇财政管理规范化。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省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乡镇财政管理模式也各具特色,在坚持统一管理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在具体管理模式、措施和要求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 7

三、着力加强乡镇财政职能建设

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围绕有利于服务乡镇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保障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强化乡镇财政职能。要完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为民理财职能、资金监管职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职能、服务发展职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乡镇财政主要职能是:

收入管理职能。组织财源建设,培植乡镇财源;组织协调乡镇财政收入管理,组织协税护税工作;负责乡镇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资产资源性收入等征收工作,管理财政票据。

分配资金职能。统筹分配乡镇财政性资金,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负责编制财政预决算草案,组织执行乡镇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组织制订本级经费开支标准定额;批复部门单位的预决算;参与上级安排乡村项目的组织申报和资金分配;对乡镇财力进行综合平衡。

监督管理职能。负责监督管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监督检查各项财税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负责乡镇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监督管理;负责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监督管理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资金;参与监督管理由上级管理但在乡镇区域内实施的专项资金;组织对公益项目的检查;监督管理乡镇资产;监督管理乡镇政府性债权债务;监督管理村级组织运转资金;协助监督管理乡镇范围内的会计工作。

落实政策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度;负责或协助各项涉农补贴补助政策的落实;负责或协助各项民生财政政策的落实;负责或协助相关资金管理。

服务发展职能。参与制订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运用财税政策工具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负责财税政策咨询辅导,指导单位申报政策扶持项目资金;组织或协助财政扶持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负责调查统计乡镇区域内公共产品供需情况,向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提供政策建议;负责组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负责会计培训、财务辅导。

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特点,做好其他财政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四、切实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一)健全乡镇财政机构队伍。乡镇财政机构队伍要与新形势下履行职能的要求相适应,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适应。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健全乡镇财政机构,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乡镇人口、财政收支规模等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机构模式、人员编制,配置和充实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机构、岗位不健全或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人员偏少和结构老化等问题。

(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的管理体制,由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事业发展、工作开展和人员管理的原则确定。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乡镇财

/ 7

政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镇财政人员调配机制、准入机制、交流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在定期组织专项政策业务培训工作的同时,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乡镇财政干部三年培训规划,通过省、市、县(市、区,以下简称县)三级共同努力,力争达到每三年时间对全省乡镇财政干部轮训一遍。要根据财政“六五”普法要求,制订实施乡镇财政干部“六五”法制培训规划。全面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政策理论、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

(四)增加乡镇财政机构经费投入。要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机构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乡镇财政机构建设,保障乡镇财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财政要增加对乡镇财政机构建设的投入,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建设经费,合理配置办公用房和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乡镇财政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五)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财政服务大厅建设。每个乡镇财政机构都要设立财政服务大厅,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乡财县管、会计集中核算、为农服务事项和财税法规政策咨询等有机整合到财政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要不断改善服务大厅的办公条件,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将乡镇财政服务大厅打造成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平台。

五、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

(一)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统一性。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财政性资金,并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全面实行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加快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工作。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安排支出预算。全面推进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要以县为单位,统一乡镇公共财政预算的编制政策、编制要求和编制格式。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逐步推进财政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资产配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经济相对薄弱地区,要以民生政策落实和基本运转保障为重点,完善预算共编机制,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二)细化预算编制。预算编制要从单位开始,逐级编报。对支出规模相对较大或涉及多个支出科目的单位,必须按单位分科目编制。预算编制要全部细化到款级以下。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探索将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性预算分开编制的办法,对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要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三)规范预算执行。要健全预算执行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加强收入预算执行的组织协调和分析监测,既要确保应收尽收,也要防止和杜绝吸税、引税、垫税、空转等现象。县级财政部门要在月度终了后及时向乡镇财政部门提供财政收入报表。要规范预算调整。乡镇财政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不得随意调整,预算支出的追加(减),要按规定程序办理,乡财县管地区要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要规范预算支出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地区,全面实行支出预算用款计划制度,加强月度用款计划的审核管理,凡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一律不得支付。对人员经费等支出可以采取均衡用款办法,对项目预算支出要按项目进度用款。资金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要逐步扩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完善财政直接支

/ 7

付制度和授权支付制度,健全支付审批制度,加强支付的审核管理。乡财县管地区,要完善县对乡镇的集中支付机制,完善乡镇财政申报、县级财政审核拨付、县乡共同监管的机制,具备条件的地区,要推进支出预算用款计划制度。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县乡财政部门要科学调度库款,保障资金均衡支付。

(四)加强财政决算编制。完整、真实、准确地编制财政决算。规范年终清理、年终结算和年终结账工作,加强决算审核汇总工作,维护财政决算的严肃性。

六、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

(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本级的各项财政性资金和上级下达资金以及村级组织运转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上级下达资金,包括上级下达并纳入本级预算管理的资金以及由上级直接管理但用于乡镇辖区内的资金。

(二)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机制。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财政账户体系管理,严格收付方式和收付程序,严格内控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严禁库外设库、账外设账、坐收坐支及违规大额提现等。要进一步规范财政代管资金管理,县级财政要研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三)完善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管机制。所有财政资金必须纳入单一账户体系或乡财县管账户体系管理,要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运行的跟踪监管机制,研究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四)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机制。根据财政资金的类型和特点,实行分类监管。财政涉农补贴补助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平台管理;纳入乡镇本级预算管理的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平台、乡财县管平台、会计集中核算平台管理;研究建立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和监管平台;村级组织运转资金,要进一步加强专户管理制度,完善财政直接支付制度。

(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管机制。要建立健全对专项资金全过程监管机制。乡镇财政要从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全程参与监管。建立健全项目进度台账制度、按月监管制度、决算审核制度等,项目资金的支付实行县级财政或乡镇财政直接支付制度。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逐步推进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由上级直接管理但用于乡镇辖区内的专项资金监管工作。要建立县乡联动机制,县级财政部门是主体,乡镇财政部门是关键,省、市、县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指导、督促。各市、县要选择部分项目开展监管试点,争取用2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县级财政部门要做好信息送达、公开公示等工作,在项目申报、资金下达、项目实施、资金支付和项目实施绩效统计评价等环节,建立起有利于发挥乡镇财政监管作用的机制。乡镇财政要做好巡查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建立项目跟踪监管台账,定期统计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实施效果等。

七、加强乡镇财政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全面落实加强法治财政建设要求,以乡镇财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明确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责、规范执法流程、强化执法责任,推进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

/ 7

(二)加强基础数据库和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全面掌握预算单位基础数据信息。加强乡镇财政决算和月报、季报工作,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健全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推进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研究建立资产配备标准等基础制度。

(三)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控制度建设等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做好收支管理工作,健全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严格岗位制衡。要进一步健全票据管理、印鉴管理、网络管理、定期对账、定期互审等制度,保障乡镇财政人员和资金“双安全”。

(四)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以县为单位,统一会计账簿设置,规范科目使用,规范会计核算。要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五)建立健全乡镇资产管理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职能。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资产实施具体管理,承担资产安全完整、规范使用和有效运转的责任。要研究制定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

(六)规范乡镇财政档案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建立档案管理达标和创优机制。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具体标准和操作办法,促进乡镇财政档案规范管理。

(七)加强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支撑,要纳入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我省“金财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财政内部局域网建设和县乡财政内网连结工作,乡镇财政的所有业务工作要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要在2012年前实现县乡内网联结,逐步构建县乡一体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具备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建立乡镇财政与同级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网运行工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要加强信息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八、深化乡镇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一)深化乡镇财政改革。要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深入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苏南地区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要求,全面建立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苏中地区要扩大改革实施面,2011年底前全面到位,实现乡镇全覆盖。苏北等地区要深化乡财县管改革,探索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乡财县管的有效实现形式,合理配置县乡财政职能,改进县对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轨。继续推进乡镇财政非税收入征管改革,规范征缴行为。加大乡镇财政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改革力度,积极推进乡镇财政政府采购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改革。

/ 7

(二)健全乡镇财源建设管理机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乡镇经济和财政的长远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好财政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支持和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全面推进协税护税、综合治税工作,特别是个体及零散税收征收。及时了解掌握税源企业的相关信息,建立健全税源台账,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个体及零散税收委托代征工作。

(三)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和保障机制。要根据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和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乡镇财政体制,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要在合理界定县乡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规范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收入范围,统筹县域财力,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对经济薄弱乡镇的转移支付,要保障乡镇基本运转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需求。保障水平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要进一步减轻乡镇对上级下达项目的配套压力。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以奖代补。要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和绩效管理等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乡镇财政保障水平。

(四)健全乡镇债务监管机制。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乡镇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要完善控制和化解乡镇债务的政策制度,探索清理化解乡镇债务的有效措施。要加强对乡镇债务的监管,研究制订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等制度,加强对债务的会计核算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九、强化措施,确保乡镇财政工作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将这项工作作为强基工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及时安排部署,确保全面实施。市、县级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局(处、科)牵头,预算、国库、综合、监督、人教、信息中心等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市、县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省厅备案。

(二)加强工作指导,健全管理指导体系。各市、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乡镇财政管理的指导力度,指导辖区内乡镇财政按照本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工作。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体制,各省辖市财政部门组织辖区内各县的乡镇财政管理指导工作,各县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乡镇财政的管理指导。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指导体系。乡镇财政作为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基层一级财政,工作上有特殊性,在管理指导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县及县以上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有管理指导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赋予相应职能。要完善乡镇财政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联系点工作机制,发挥好联系点的作用。

(三)加强检查督促,务求取得实效。各地要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力度。要抓好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发挥好典型引导作用。要加大激励力度,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行动迟缓、消极应付的给予批评;对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把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进行考核,6 / 7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加强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保持乡镇财政干部的廉洁性。乡镇财政干部工作在基层第一线,掌握一定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权,各地要把乡镇财政干部的廉洁自律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经常不断地开展廉洁教育,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加强道德修养,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倡导廉洁、文明、务实、高效的良好风尚,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勤政廉洁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

已被浏览:569次

/ 7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关于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日期:2009-9-24

来源: 工信部网站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纺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纺织行业是充分竞争性行业,99.6%的企业为中小企业,95%为非公有制企业。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普遍加强了内部管理,涌现出一批管理好、效益好的先进企业。但是从总体上看,纺织企业管理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部分纺织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明晰,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产供销衔接不够合理等问题。企业管理水平已成为制约提高企业竞争力、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

加强纺织工业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方向,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经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权责,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治理架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根据纺织工业工艺流程长、劳动用工多、品种变化快等特点,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企业定位。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加强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先进管理体系。

三、加强基础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工艺管理、操作管理、原料管理、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准确、规范、及时、到位,并向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加强设备管理。对主机、辅机和仪表等纺织设备,从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等做好台帐记录;坚持设备维修制度,做好日常检修(保养)。

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和要求,对工艺参数、工艺路线、工艺纪律、工艺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积极开展工艺创新,推进新产品开发。

加强操作管理。制定并执行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及时对操作方法进行总结和提高。

加强原料管理。对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料的采购、运输、入库、出库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检验检查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配棉、配毛等方案。

加强现场管理。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使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生产均衡”的要求,实现文明生产。

加强安全管理。认真贯彻《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检查和劳动保护。加强消防管理工作,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防范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料以及纱、布、服装等制成品的火灾事故发生。

四、加强质量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性、紧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迫性,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质量第一”的观念。

按照《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09]180号)的要求,加强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质量发展目标,完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认证;建立健全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运销售、技术服务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制造工艺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品种更新和质量水平提升。

进一步健全质量标准,严格执行产品标准,杜绝无标准制造。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促进产品的质量、安全、能耗、物耗、环保等特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

增强质量诚信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售后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加强售后服务、质量追朔和质量诚信管理,积极履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承诺,严格落实产品质量责任。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制定企业品牌发展规划,以品质为基础,加强品牌管理。服装、家纺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做好自主品牌建设各项工作。

五、加强营销管理

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理念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意识。注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市场开发。不断完善营销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加强营销服务。

认真研究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开发新品种,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扩大国内消费,服装、家纺生产企业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对边远乡村的销售,便利农民消费;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发交通、水利、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医疗等应用领域的用户;产品外销企业应“走出去”,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在具备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在主销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

做好营销整体策划,制定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营销计划,加强营销人员和营销团队建设,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对营销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降低销售风险。

制定和完善价格决策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程度和营销目标、营销策略以及产品成本,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有效运用价格决策机制,扩大产品销售。

加强客户管理,建立科学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有效开发潜在客户,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及时了解客户意见和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科学设计规划销售网络,优化物流配送。服装、家纺等企业应注重实施以品牌为主导推动市场拓展的策略,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六、加强财务资金管理

根据纺织企业资金需求大、周转快的特点,全面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对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保障资金安全。

严格资金审批制度和程序,做到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问责与考核,资金的预算、控制、分析、考核落实到位。重大的资金支出要加强可行性分析,完善资金项目决策责任制。

切实强化企业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管理,高度重视货款回收工作,落实催收责任,加强存货占用资金的核算,防止和减少坏账、贬值和损失,杜绝侵占和浪费。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和决策程序。合理运用金融工具,严格按照市场监管要求开展交易活动,杜绝金融衍生品投机行为,有效控制金融产品投资风险;加强外汇资产管理,减少汇兑损失;健全企业担保业务审批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从严控制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抵押、质押等业务。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防范为主转变,对重点业务、重点部位,对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对控制薄弱环节和管理中关注的重要事项要进行重点审计。

七、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各项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的约束力,实现成本费用有效控制。做好成本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健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建立跟踪市场价格的内部核算体系。

推广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强化消耗定额管理。构成纺织品成本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染化料、燃料、包装料、低值易耗品、设备平修、机物料消耗等生产耗费都应纳入定额管理。科学制定企业生产计划,对工艺流程、生产进度、过程质量、库存与在制品等进行全面控制,把目标成本分解到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成本指标,提高流程效率和优质产品率。

针对纺织原料在纺织品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高的状况,加强原料采购、储运、配用等环节管理与控制,合理选择公开招标采购、集中采购、比价采购和电子商务采购等方式,科学合理制定采购品种、采购批量、采购频率和采购地点,降低采购成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切实降低原料消耗水平。

严格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开支;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运作与管理成本,提高物流专业化管理水平;规范企业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

坚持月度资产盘存,严格产品费用划分,准确成本核算,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合理安排生产、增收节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八、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与淘汰落后相结合,坚持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降耗。

开发、采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开发节能、高效率、连续化、自动化、差别化和绿色环保的纺织机械。印染、化纤等企业应注重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耗能多、耗水大的落后设备。

建立完善节能降耗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按基本生产用能、辅助生产用能分解落实管理责任,对制冷、制热、制汽,节能照明、回水利用、污水处理等要有专人负责。重点用能单位应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建立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大力推进能源、用水三级计量管理,推广采用中水、热能回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达标排放。

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鼓励废水梯级利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用和废热回收综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纺织企业,建立面向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信息系统,促进业务流程和生产过程的优化。加快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行业性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企业资源高效配置。

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管理自动化、营销服务信息化、财务管理规范化。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系统资源,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益,实现应用系统集成化,促进管理决策智能化。

生产终端消费品的服装、家纺等企业要整合内部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大规模定制,改变传统的设计、制造、营销方式,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聘用职业经理,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强化生产定员管理,加强工艺生产用工测定,根据不同产品不同工艺及时调整工时定额和生产用工。做好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确定每个工作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技工、技师队伍建设,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能。

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发展规划与员工发展计划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员工的各种利益与需求,促进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规范的员工招聘、培训、留用、晋升、退出、奖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员工队伍。努力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员配置。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十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制定符合纺织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构建企业核心文化内涵,逐步普及、深化、规范企业文化建设。针对纺织行业女工多、青工多、农民工多的特点,积极引导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通过企业文化把企业、员工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创建和谐企业。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各项管理制度和员工的行为规范之中,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广实施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规范竞争秩序,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促进企业发展。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和国资委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公司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做强做大的内在需要;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公司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三色文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在凝聚力量、提升管理、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面对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帮助职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目前,公司发展规模、管理幅度不断扩大,战略定位、产业结构、管理体系优化调整,新并购企业增多,多种资源优化配置,内外部环境发生新的深刻变化。顺应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建设既规范统一、又包含多样、个性鲜明的“三色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促进公司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增强综合实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中的积极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要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华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以促进公司发展为中心,以培育公司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既有行业特点、兼具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三色文化”,不断增强公司的“软实力”,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源集团提供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3.总体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符合华能发展战略、体现员工根本利益的“三色文化”体系,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公司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

总体分工:

──集团公司负责企业文化战略规划体系建设。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核心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形象识别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本框架,提高集团文化的战略性、主导性,促进集团文化的本质统一和个性化发展。

──区域公司、产业公司负责企业文化实施体系建设。根据产业定位、区域特色、经营范围、文化传统和发展战略等实际情况,依据“三色文化”的基本内涵,系统规划建设企业文化实施体系,构建具有特色又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

──基层企业负责企业文化执行体系建设。根据各自企业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在保证集团文化核心要素统一的前提下,在各自区域公司、产业公司企业文化实施体系框架内,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三、基本原则

4.融入中心、促进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企业价值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渗透于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以服务求加强,以融入促发展。5.统分结合、突出特色。坚持企业核心理念和企业形象识别的规范性、统一性。倡导和鼓励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对集团文化进行细化、具体化,培育和创造更具操作性和适应性的特色文化,为集团文化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6.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先进文化引导人,用美好愿景鼓舞人,用宏伟事业凝聚人,用科学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环境熏陶人,营造宽厚包容、公平正义、同心同德、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促使员工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7.注重传承、不断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华能新的历史使命。

四、重点任务

8.健全“母子文化”体系。建设强大的集团公司,必须建设强有力的集团文化。要按照公司三级管理体系明确“母子文化”定位,构建“三色文化”运行模式。公司系统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企业标识。集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总体规划,规范核心理念,加强理念宣贯,抓好指导考评和典型示范。区域公司、产业公司要深入挖掘企业文化资源,努力建设与企业特点相符合、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特色文化,同时要负责对所属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监督与考核;基层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通过积极努力,构建一个兼容并蓄、优势互补的“母子文化”体系,做到基因相同、一脉相承,深度融合、特色鲜明。

9.丰富发展理念体系。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三色文化”核心理念是公司把握方向、凝聚力量、激励斗志、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柱。集团公司要结合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核心理念体系,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表述更加凝练。公司总部各部门要根据业务特点,总结提炼安全理念、廉洁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发展理念、创新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等基本理念,逐步使“三色文化”理念体系更加完整。区域公司、产业公司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深入开展各项子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理念与管理深度融合,不断丰富管理内涵,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经营范围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企业,要加强跨文化研究,重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积极培育共同的价值观。

10.完善行为规范体系。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动态体现。要把公司核心理念内化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处理内外关系的经营准则、经营思想和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文化自觉。区域公司、产业公司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岗位规范和行为规范,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使制度文化形成一种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习惯意识;要在激励与约束方面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引导员工深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忠诚事业、务实进取,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严于律己、遵章守纪。

11.优化形象识别体系。企业形象识别体系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要进一步优化公司视觉识别系统,规范使用标识,进一步提升华能整体品牌形象。要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手册》,规范企业标识、企业旗帜、标准色、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环境设计、员工服装等。华能控股企业必须在办公场所显要位置统一使用“中国华能”标识,标识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之庄重、醒目。

12.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考核管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要研究制定考核标准,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建绩效考核内容,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要逐级对所属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督查,集团公司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对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授予“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13.构建文化活动载体。活动载体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公司系统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企业新闻媒体、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和途径,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注重利用互联网络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加强对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活跃职工生活,展示职工才华,满足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五、保障措施

1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自觉做企业文化的策划者、推动者、实践者,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健全由企业主要领导负责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主管部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领导干部带头推进,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兼)职人员具体落实,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区域公司、产业公司要根据本指导意见,制订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保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

15.强化宣贯、典型示范。各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确保“三色文化”理念得到广大员工广泛认知认同,内化于心。要建立企业文化培训机制,优化培训资源,改革培训模式,使企业文化培训成为一项常态工作,通过学习、培训、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扩大培训的覆盖面,特别是要加强对新招聘员工、新加盟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经验,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

16.分类指导、推广成果。集团公司要针对公司系统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比较成熟的单位,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文化,使广大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自觉践行者;初步建立企业文化体系框架的单位,要加大推进力度,通过学习培训,使员工能够加快认同和践行“三色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尚未起步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快建设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尽快缩小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新并购企业,要大力推进文化融合与再造,积极践行“三色文化”。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研讨活动、课题研究,申报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示范和深入推进。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荐5篇)

    XXXXXXXXXXXXXXX公司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指导意见 基层建设是涉及基层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对于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公司“......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卫生部关于 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卫妇社发[2006]4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 妇女儿童占我国总人口三分之二,妇女......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水建管[2009]115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为......

    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卷宗质量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 步加强案 件卷宗质 量的指导 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卷宗质量的 指导意见第一条 为更好规范我院卷宗装订及整理,实现卷宗内容全面、形式美观、简便实用的目的,根据本......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定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表日期: 2011-10-17 文章来源: 崆峒区人大 浏览次数: 24 各乡镇人大、人大街道联络处: 为了全面贯彻全区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红十字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红总字„2010‟7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级 红十字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 加强市、县级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是发展中......

    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1-07-21 09:19:17 为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建立和完善更科学、更完备、更有效的审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