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茫然心理恐慌 桂林大学生就业征程众生相

时间:2019-05-12 12: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前途茫然心理恐慌 桂林大学生就业征程众生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前途茫然心理恐慌 桂林大学生就业征程众生相》。

第一篇:前途茫然心理恐慌 桂林大学生就业征程众生相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新一轮的就业热潮又将开始,各式各样的就业问题也一一摆在毕业生的面前。记者在一场场招聘会中,深深感受到了大学生在就业征程中的无奈和烦忧。

就业压力与心理恐慌

“我现在经常睡不着,年也没过好。”广西大学中文系的小黄上个学期一直都在为前途忧心忡忡。在上个学期,小黄边准备考研边找工作。但矛盾的心理却时时让她无法集中精力:一方面怕考不上研究生,另一方面又怕因为准备考研又耽搁了找工作。“所以每场招聘会我都去,桂林的、南宁的……一场场下来,搞得头昏脑胀。晚上我常常会躺在床上偷偷流眼泪。”

小黄告诉记者,除了以痛哭来排解压力外,她也常常在网上关注每天自己的“星座运程”。而这,也是很多同学的习惯,“郁闷的时候算算,感觉还很准。”小黄表示,虽然不少大学生并不迷信,但不可否认的是,算命看星座正在悄然成为不少毕业生舒缓压力的又一方式,用小黄的话来说,就是“让自己有个方向和寄托”。

在人民网上公布的一份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有92.94%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而77.5%的学生感觉在找工作期间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而56.9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扩招带来了庞大的就业大军”,55.97%的受访者认为是“现实与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

高额学费和低收入落差

“人们都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问题才导致今天就业难的现象,我不这么认为。”在2月9日的招聘会上,来自师大的学生小韦告诉记者,现在大家似乎都把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归结为大学生自身观念的问题,这并不合理。

“父母在我们身上投资了那么多的教育经费,光是上大学就要好几万元,可现在我们找的工作有的才是几百块钱一个月。”小韦说,高额的学费和最后实际的低收入让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难以接受。“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为什么却苛刻大学生来接受?”小韦说,他一场场地接连赶好几场招聘会,热情不减,但让他受不了的是用人单位普遍人为的压低薪水,这让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感到力不从心。

记者在招聘会上对一些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不少毕业生对自己走进社会后第一年理想的月薪要求多在1000到1500之间,800元是能够接受的底线。而另一现象却是,800元是不少招聘单位的备注栏中最常出现的数字,这让很多毕业生在招聘台前犹豫不前。

没有目标前途茫然

“我也不清楚自己要找个什么工作,反正和专业相关的都行吧。”在招聘会上,桂林工学院的一名应聘学生手里还拿着四份简历,在招聘会上转了1个小时还没有投出去。在招聘会上,像这位学生这样情况的并不占少数。不少学生参加招聘会都像是在“赶集”,没目标、没准备,只是凭运气希望能遇到好的单位。而一旦发现理想的岗位却没信心,有信心的却又显得准备不足。

据人民网公布的调查显示,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只有13%,有目标但不明确的占到25%,而没有明确目标的达到了62%。不少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模糊,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找工作时茫然无措。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出于对自己前途的考虑显得越来越急进和浮躁,相应的不少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不少高校老师表示,作为一个完善的教育机构,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职业规划方面的帮助更是当务之急。大学生也应仔细衡量和考虑自己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以便在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之间能够实现良好对接,从而为找到理想工作打下基础。(孙敏)

来源:桂林日报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心理

摘 要: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 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 悔恨 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

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

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五大无奈后的茫然

当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五大无奈后的茫然

一边是高校盲目的扩招,一边是经济结构发展的失衡,再加之特权现象的参与、老板们的贪婪,使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当代中国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再者说,变化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于是2013年中国职场怪像丛生。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职场怪像左右着职场人的命运,而你,是不是也正陷入这些“怪圈”中难以自拔?

一、考研之后彻骨寒

麦可思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第一季度中,研究生的求职签约率低于本科生,且起步薪资也低于期望值,几乎和本科生一样。这一现状让很多硕士毕业生大失所望。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频繁曝出的研究生就业难新闻,似乎并未让学子冷静思考考研和就业的问题。

专家点评:高校不负责任的扩招,不仅摧垮了本科生的梦想,也摧垮了研究生们的梦想。中国“初加工式”的工业结构与有学历人才的迅速膨胀形成了一个极度的反差,再加之向“腐败”或“权力”要收入的社会群体心理,使中国企业的科技含金量极度低微,于是也就造就了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在中国并无用武之地的社会现实。严峻的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国高新企业少得是那样的可怜,研究生你又将去向何方?但面对现实,弥补就业力和学习力之间的差距才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们要重视的问题,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专家建议,本科大学生与其去考研,还不如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提早做好去当企业技工的心理准备也许更现实。

二、国考之路多迷茫

工作稳定、福利有保障,在体制内的工作比在任何地方都稳定靠谱,不管外界有什么风险,“金饭碗”也不会破。“与其在企业里飘摇不定的四处打工,不如老老实实当个公务员。”

然而,许多过来人却表示:他们在体制内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想跳出来,却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不得不留在体制内“混日子”。

专家点评:“公务员考试热”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社会群体行为。它是这个时代下权力干预经济,致使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资源分配失衡后的真实体现。1

于是当今社会许多人都想“坐享其成”、规避发展风险,但又不能为自身找到切实可行的出路,所以只能随大流。

专家提醒各位,在参加国考前就务必要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弄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价值观,不要在“随大流”之后又是“悔青肠子”的后悔,最终感到是在浪费生命。

三、“北上广”,想说爱你不容易

“北上广”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之地”,多少学子又不曾梦想摆脱在小城市生活的命运,转入到大都市的怀抱。

然而矛盾的是,一边想奔进来,一边想退回去。因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这样的一线城市,不论是生存的竞争,还是职业发展的竞争都尤为激烈,不少人挨不过刚去时最艰辛的三四年,便调头回家发展。此外,房价的节节攀升和空气质量的恶化,也成了让大家逃出“围城”的最大动因。

专家点评:来来去去间,很多人都付出了高昂的“折腾成本”。经过研究发现,一些北上广的职场人毅然回老家发展,但二三线城市的资源和机会有限,他们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其中一些人最后又选择了勇闯大城市;而另一方面,在小城市的职场人一窝蜂挤进一线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但由于对异地的人才市场、行业和职位信息不了解,求职成本高,且定位迷茫,屡屡失败不知所措。不管是去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到二三线城市,职业发展涉及城市变动都是重要的调整,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明确职业定位,尽可能减少换城市带来的风险和成本,要懂得舍弃,因为换城市总会有所牺牲,不可能求得两全齐美。

四、工会组织,一个虚无的天堂

中国老板界道德水准的良莠不齐,再加之社会道德的大滑坡,使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到一个具有独立与企业法人之外的工会组织的企业工作比挣钱多的企业更有保障。

专家点评:大学生对独立于企业法人之外的工会组织的需求,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可是,当今中国工会法的可操作性并不强,不得不让大学生们望“企”兴叹。

五、老板的信仰在哪里

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的小李与几位同学在北京、上海打拼三年后来到河北省

人才大厦求职时说:“一位老板的信仰对一个求职者来说很重要。因为老板信仰的不同创造出不同的企业文化,进而为求职者提供不同的就业或发展平台。就当今社会来说,我首先选择信仰基督教新教的老板,因为他们更敬畏生命,在企业中你更能感受到自由与平等。我真希望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基督教传教士,让中国人全部经受一次基督教的洗礼,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专家点评:基督教中“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子”的名言打造了基督教徒眼中“人人平等”的世界,基督教要求信徒“只能听从”上帝(而不是某一老板、官员的个人意志)的教义,使企业员工能够做到更加坚持真理,更加敢于挑战权威或权力,员工也就更加容易干出成绩,这无疑就成了一个求职者良好的自我发展平台;同时,作为企业也就更加容易找到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了。“契约文化” 就是起源于基督教,于是这样的企业老板将更加重视契约的履行,企业员工也就更加诚信,企业给予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也就更有保障。可是令人可悲的是中国信仰基督教的老板又有几人?

工作贯穿了人生的2/3,每当面临抉择,面临换挡时刻时,难免心生犹豫,踟蹰不前。专家认为,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关键在于充分分析中国经济调整的方向,认清自我,量力而行,这样就不会陷入职场怪像之中。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2012年公务员考试热点申论范文

发表日期:2011-07-30 13:47

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作为高校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分析目前贫困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经济贫困生。根据教育部的统计,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占大学生总人数比例20%左右。目前,全球还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中,这也给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解决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他们本人和家庭成员生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与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感觉不足的地方就越容易敏感。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但是贫困却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由于贫困无法及时购置个人需要的书籍和其它学习用品,甚至有些同学大部分时间用来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综合水平弱。此外,那些来自较为贫困的地区的贫困生,由于在中学时代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直接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他们或感觉成绩不佳,或感觉能力欠缺等,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2.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由于深知家庭经济的困难和父母的艰辛,知道上学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贫困生虽然身在学校,却始终惦记在远方的家庭,总为家里担心。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走上社会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面对就业,他们经常考虑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如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 忧虑、彷徨随之而来。他们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贫困的生活,为家里减轻负担,然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读书的成本和就业的预期收入产生很大矛盾,因此他们心理上产生很大负担。诸如此类问题,使他们容易产生对个人的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持续的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甚至产生对就业的恐惧感。

3.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下一个人容易从认识上扭曲自己与现实的关系,头脑中会出现否定自己的消极暗示,甚至对客观事实颠倒黑白,对处境感到无能为力、无望、可怜、孤独自责,严重的会进入抑郁怪圈。挑战困难与憧憬未来是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线。在择业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现状,他们既有想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考虑,又有对找工作不抱希望的担忧。一方面渴望竞争,寻找到理想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害怕竞争,害怕竞争中的失败,害怕选择带来的风险。这种压力长期存在,再加上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大学生各种社会关系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客观上会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并不是太好,然而毕业之后却能依靠父母的关系找到不错的工作,容易使他们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思想,从而产生抑郁心理。[论文格式]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1.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建立就业自信心

贫困是引起贫困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不少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带来的失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当他们感觉到自卑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努力,放弃与别人交流,封闭自己,甚至自暴自弃。高校应对贫困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对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疏导,尤其应注意对贫困生进行日常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要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必须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贫困生不应该只看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磨难,还应该看到贫困给就业带来的帮助,树立就业信心。事实上,有很多就业单位很喜欢招收贫困大学生。在他们看来,贫困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比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等。贫困生应把少年时所遭受的挫折当作一笔人生财富,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贫困毕业生树立了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才会更加顺利。

2.提供临时性过渡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时间性比较强的活动,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在这段时期求职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实际上就等同于失业,这将给他们家庭造成非常重的负担,给贫困生个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他们的家庭减轻负担,也为了帮助贫困生解决个人生活问题,政府应提供一些临时性的过渡岗位给他们。对这种临时性的工作,贫困生不需要考虑人职是否匹配,仅仅是先稳定下来,有了生活收入,贫困生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正式的工作。如果这项政策能在全国推广,将大大有助于缓解“快毕业了,但还没找到工作”给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3.免费进行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就业不同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照顾”贫困生,降低门槛是不现实的。因此,帮助贫困生就业还必须注意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贫困生在校时如果有机会接受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就必然会增加就业筹码,减轻就业压力。大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

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是十分重要的就业准备,学校里有很多种职业能力培训和资格证书的考试,如各种语言等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导游证等证书考试和思科、NIIT等企业认证。但是目前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大部分是需要个人花费比较大的费用才能进行的,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承受高额的学费支持他们就读已属不易,有的贫困生还是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接受这方面的培训不大可能,如果政府制订相关的政策,动员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对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进行免费的培训和帮助,则对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4.贫困生个人应注重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如果贫困生一心希望各方面的帮助,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仍然不可能真正实现就业,这也违背我们希望就业公平的初衷。因此,贫困生在大学阶段就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完善和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毕业时有竞争的资本,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由于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视的,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竞争条件,因此,贫困大学生应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贫困生也应注意积极主动地获取就业信息,因为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更是大学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直接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信息越广泛,求职的视野便越宽阔;就业信息质量越高,求职的把握性越大;就业信息运用得越好,求职成功率越高。在求职过程中,机遇可遇不可求,贫困大学生应注意提高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的能力。贫困大学生还应注意提升推销自己的能力,把自身的各种资本、能力的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了解自己的价值。把所拥有的能力通过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传达给市场需要较出色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贫困生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找机会锻炼自己,比如上课时在大家面前发言,积极参加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多参加求职技巧、模拟招聘、职前演习等各方面的训练。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西安财经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有关

于大学生就业心理

班级:行政1203班

成员:张徐、张也

许文垚、崔愉慧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一、前言摘要

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

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

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

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

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

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二的学生,两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二、调查目的大学生就业既是个人问题,又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新闻上一直在报道大学

生就业压力之大,专家也表示“将有六成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大学生面

对就业又是怎样认识的呢?从此次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略窥大学生的就业心

理。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

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三、调查内容方式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周边专科本科及研究生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靠什么就业”、“去哪儿就业”、“如何

就业”、对薪资要求收获和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靠什么就业”

大学生想要就业,自身必须具备满足就业要求的条件,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

业最为根本的所在。我们分别对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实习经历、考试证书这几

方面做出调查。结果显示,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36.7%、36.7%和9.9%。这

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大学生心中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是能促进就业的重要方面,而学习成绩和所取得的考试证书则影响相对较弱。

同时,询问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时,也有36.7%的人认为是缺乏经验,其余有23.3%的人认为是择业观的影响,26.75的人认为是就业信息不全和16.7%的人认为是机制不健全所影响的。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目中社会经验不足

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巨大瓶颈,大学生因初入社会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就业心

理负担较重。

(二)大学生“去哪儿就业”

清楚了大学生心中“靠什么就业”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大学生心中就业的理想“地方”,这里主要分为就业区域和就业行业。

1、大学生“去哪儿就业”之就业区域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差距显而易见,其中北上广超大城

市,沿海发达地区,中部中小城市及港澳台地区经济层次分布明显,他们所占比

例分别为:32.6%,51.2%,7%,9.3%,而选择这些地区的原因中,生活条件好,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创业环境这三个方面,则以37%,34.8%,26.1%的比例成为

众人选择的热点。

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北上广经济最为发达,但却不是众人的首选,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竞争及消费都高于沿海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地

区却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并且能够支付得起。

2、大学生“去哪儿就业”之就业行业

毕业了想干嘛?去企业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还是自主创业?这些都是临近

大学毕业的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因此这也是本次调查的一个重中之重。调查显

示,有33.3%的人会去企业工作,有30%的人想进入事业单位,有13.3% 的人选

择报考公务员,也有20%的人希望可也自主创业。

这项调查显示,虽然公务员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但在巨大的竞争压力

下绝大多说人还是放弃了这个传说中的“铁饭碗”从而进入企事业单位,以谋求

更好的发展,而各大企业单位则是大学生角逐的重要场所,事业单位则是以其

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福利位居大学生求职去处榜首。

(三)大学生“如何就业”

大学生进入社会将会“如何就业”则是对大学生就业渠道的调查,对于就

业渠道,我们例举了人才网、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亲友帮助及媒体这几个

方面。通过调查显示,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15.6%、39.1%、34.4%、4.7%、6.2%。

数据告诉我们,招聘会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渠道,无论是校园内还是社

会上的,都会引起毕业生们的重视,而网络和媒体也成为一个重要渠道,大学生

们也有一定的关注,而亲友的帮助也为大学生就业减轻了压力。

(四)薪酬要求及收获

大学生为了生活最终进入社会,并要逐步承担起生活的重担,那么,薪酬

工资就成为大学生选择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一个

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中有46.6%的人对薪资的要求是3500元以上,而有30%的人认为薪资应在2500到3000元之间,16.7%的人则认为薪资水平介于3000元

到3500元之间,有6.7%的人则认为薪资在2000和2500元之间比较符合实际。

虽然在如今经济形势下3500元的工资已非常普遍,但是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

来说,这份工资得来的将不会是那么容易,这也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努力

奋斗的一个目标。

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出入社会,要想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份能够支撑起生

活的工资,同时获得从业经验、良好的专业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广泛的人际

关系、到海外工作的机会也是诸多大学生的重要目的。为此我们也针对此进行了

调查,同时也得出了结论。20.9%的人希望获得从业经验,25.4%的人希望获得

良好的专业技术,而希望获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广泛的人际关系的人分别为

23.3%,同时也有7.1%的人希望获得到海外工作的机会。这些都告诉我们大学生

在初入社会时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薪资,更多的则是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和提升

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大学生心中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毕业人数逐年大幅增多,越来越

多的人也清楚的意识到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态势下,广大大学毕业生

对目前求职形势的看法是什么呢?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只有10%的人持乐观态

度,36.7%的人觉得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而53.3%的人保持着平常心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

从大学生的这种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给在校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还是有绝大部

分的人以平常心或乐观的心态对待就业这一问题。

五、总结报告

大学生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是我们为缓解严峻就业形势所不能忽视。本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心理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在大学生的心中,社会经验是他们

最终走向就业岗位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而他们也更倾向于去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也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去企事业单位追逐他们的梦想。在就业渠道方面,他们会更

多地关注校园和社会上的招聘会这种促进就业的重要形式。而在薪资上,大学生

们也有自己不同的要求,他们更多的是在关注砸就业中能否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

力,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他们个更长远的目标。最重

要的是,在如今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绝大多数的人以积极正确的心态来面

对这种形势,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求职和未来。

2014年5月5日

附录: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学长(姐)您好:院的学生,为

我们是西安财经学了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帮助更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

观,特做一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此次调查是不记名的,对于您的回答我们将

严格保密,调查结果只用于课题研究,因此不会给您带来任何麻烦,希望您能坦

率表达您的看法。谢谢合作!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所获得的学历是()

A专科B本科C研究生D其他

3.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C实习经历D考试证书

4.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择业观B缺乏经验C就业信息D机制不健全

5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

A企业单位B事业单位C考公务员D自主创业E、其他

6如果你进入该企业,你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多选)()

A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术C先进的管理模式D广泛的人际关系E到海外工作的机会F其他

7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多选)()

A北京、上海、广州B沿海发达地区C其他中小城市D港澳台地区

8您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多选)()

A生活条件好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C创业环境好D回报家乡E其他

9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C坚决不接受D无所谓

10您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是?()

A求职B考研C出国

11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是?()

A、1500-2000B2000-2500C2500-3000D3000-3500E3500以上

12您对求职形势的看法是?()

A乐观B一般C不乐观

13您对求职渠道的选择是(多选)?()

A人才网B校园招聘会C社会招聘会D朋友E媒体

下载前途茫然心理恐慌 桂林大学生就业征程众生相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前途茫然心理恐慌 桂林大学生就业征程众生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探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困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而造成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好范文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72081012汪月圆前一段时间,我在我哥的帮助下,在我市淮安市师范大学,就一些大学生做了有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问卷调查。调查 问卷部分是 1.你所在学校(......

    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一、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1. 择业期望值过高的心理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高职生择业的期望值过高是普遍的心态。90%以上的高职生希望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更......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供求数量、供求结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论文针对这些矛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