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纪检监察部门在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切入点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纪检监察部门在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切入点
作者:王绍洁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8期
【摘要】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有效监督,促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准确定位,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主动性,把指导思想定位在“服务服从”上,把地位和作用定位在“组织协调”上。摆正方向,拓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监督,用创新的思想指导工作,监督的定位要调整,监督的方式方法需要改进,监督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规范管理,用制度建设推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关键词】纪检监察;供电企业;经营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生产力发展与上层建筑相互矛盾相互促进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期,各行各业的管理都在为发展作调整,我们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要在潮流中加强和巩固,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强调,要更加科学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有效监督,促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一、找准定位,把握工作的主动性
面对当前形势,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必须从以下两点找准纪检监察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把思想定位在“服务服从”上。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不能脱离企业中心工作,因此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摆正位置,履行职能。加强监督,惩治腐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促进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与增值。
二是把作用和地位定位在“组织协调”上。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职工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这个定位,更要广泛宣传、贯彻落实好这个定位,要坚定不移地担负起“组织协调”的职责。通过全面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各个职能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并认真指导,搞好监督,督促落实。
二、摆正方向,拓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正确分析形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思想、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的渗透,国外一些腐朽的思想可能对电力企业职工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市场规则的不完善和法
律、制度的相对滞后,可能会引发一些腐败现象。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腐败程度的升级,往往是随着经济的过速增长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形成的,我们电力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
供电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规则与非市场经济规则并存,电力垄断的意识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一些违纪问题与非违纪问题还很难界定。主要体现是:在改革发展中的失误与失职、渎职难以界定;在经济交往中正常的业务招待与受贿行贿、大吃大喝、送礼请客难以界定;在企业改革和管理中,领导干部正常行使职权与侵犯职工利益难以界定;对一些“合情合理”但不“合规合法”的问题难以处理。如“小金库”、帐外帐等问题,虽国家和电力企业明令禁止,但在现实工作中,确实存在这种问题。这些方面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
三、加强监督,用创新的思想指导工作
(一)监督的定位要调整
如对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成绩的衡量标准,要调整。衡量一个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成果,仅仅看查结了多少案件,处理了多少人是不行的,还要看为企业挽回了多少损失,发现和堵塞了多少漏洞,完善了多少规章制度,企业的管理是否增强了,滋生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发案率是否降低了。
(二)监督的方法需改进
我们现在进行的监督,大量的是事后监督,但如何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实现关口前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高智能化、高技术化,要应对这些变化,纪检监察工作的手段也要创新,要借鉴和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监督水平。
(三)监督的体制机制需完善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逐步深化,企业的组织机构更加科学,人员结构更加精干,电力企业纪检监察队伍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和发挥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职能部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自律作用。加强纪检监察部门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监督合力;在监督形式上,做到超前和有重点防范。如依照我们制定的《领导干部三项谈话制度》,每年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对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进行日常廉政谈话,这项制度的建设既体现了组织对领导干部在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缩短了干群之间的心理距离,进一步调动了干群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强大合力。
四、规范管理,用制度建设推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认识到,当前供电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是要尽快进入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并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这几个环节的经营管理行为。
(一)建立健全决策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提高民主决策程度
切实做到凡是涉及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企业重大项目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问题”及职工密切关注的企业招工分配等工作,都要坚持集体民主决策。坚持少数服从多数,防止个人决策的主观随意性,避免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管理
我们电力企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但问题在于有的执行不好,落实不够;有的因形势的发展与变化而不合时宜,我们要认真梳理,将其及时废除。对于有些制度,如用电业扩管理、干部管理、财务管理等,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修改、充实和完善。对于不健全而又必须建立的制度,加快制订和实施。
(三)要强化依法治企的思想意识,认真履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合同条款,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下功夫,对企业投入的项目定期进行评估,使企业能真正做到诚信经营、诚信服务。
五、与时俱进,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企业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改革的新形势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了预防各种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努力为本企业建立起一个好的机制。
(一)决策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凡重大决策、重要项目的立项、大笔资金的使用、职工福利等事项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这既可避免决策的失误,又可从政治上保护干部。纵观许多违法违纪的案例,其中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少数主要领导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独断说了算,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满足私欲的工具。在企业中目前实行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厂务公开等形式都是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须认真地加以贯彻。
(二)重点部位轮换制
例如企业中的发展策划、生产技术、物资采购、营销管理等权力相对集中且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可在一定的时间实行人员交流、岗位轮换的办法,这对企业、对个人都有好
处。在这些部门干长了,有意无意形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在各种诱惑和不规范的竞争手段面前,很难保证不出问题,等出了问题来处理,不如过程中间来避免。我公司也在研究制定重要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做好上岗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廉政风险的警示教育和监控防范。
(三)签订合同会审制
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这几年公司规定所有订货合同,必须经计划、生技、物资、审计、法制等部门人员共同来审议把关,互相监督,以避免合同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中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与领导的重视和企业严格有序的管理是分不开的,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努力。“有为才有位”,以前纪检监察人员在职工的心目中就是办案人员,“消防队员”,出了事,发了案才去调查处理,这固然需要,但更主要的要在事情的源头上、过程中发挥宣传、教育、监督的作用,因此日常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廉洁自律,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对物资、工程、营销、财务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效能监察,来信来访的接待,案件查处等等,要通过自身主动扎实的工作,使纪检监察部门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和威信,赢得企业领导和职工的肯定。
近几年,我们面临着电力体制改革、城农网建设、电网发展、营销管理等大量繁重的任务。由于我们在管理中,加大纪检监察工作的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闭环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能动性,不仅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而且加强了企业管理。事实证明只有把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认识明确、思想统一,措施得力,就会实现两者的“双赢”,就会保证企业各项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第二篇:风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浅析
内容摘要:
第二作者简介:张长贵(1980,9),男,籍贯: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大专,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华能五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五台峨岭风电场场长,从事水电运行、风电基建、风电运检工作11年。
风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浅析
贾 震 华能原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张长贵 华能五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摘 要:文章根据目前风电行业发展迅猛,但管理经验和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对风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生产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和观点。
关键词:风电管理;运营模式;制度建设;人力资源
一、生产管理方面
(一)生产管理模式
风电场的生产管理模式不应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客观条件区别对待,采用更适合实际情况的模式。可根据风电场规模、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周边城市群的距离、设备质保周期的长短、外委队伍市场情况、风场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分别采用运检合一、运检分开、集约化运行等模式。
1.运检合一模式。适合风机在质保期内且质保周期较长,出质保期后仍然计划委托厂家进行维护,缺少风电运行检修工作经验的风电场。该模式基本依赖风机设备厂家完成设备维护工作,运营单位人员只需负责运行维护和简单的故障处理,并对厂家维护质量进行监管和验收。2.运检分离模式。适合风机质保期较短,计划在设备出质保期后由业主自行完成检修工作,具备一定的检修维护水平的风电场。该模式下可建立运行组、检验组等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运行班组负责升压站内电气一、二次设备等运行操作,检修班组负责做好风机保养和维护。
上述两种模式也可以作为两个阶段,在风机质保期内作为采用运检合一模式的阶段,在风机质保到期后为采用运检分离模式的阶段。在运检合一的阶段应通过技术培训、配合厂家人员进行风机消缺等方式,使员工尽快掌握风机消缺检修技能,培养出能够独立进行风机检修的专业队伍,为转入运检分离阶段打好基础,并根据质保周期和人员情况,逐步由运检合一到运检交叉,最终实现运检分离。
3.集约化模式。适合区域公司有若干个风电场的情况。通过统筹考虑区域内风电资源分布、开发潜力和进度以及人力资源等情况,设立集约化机构,对各风电场进行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检修。采用本部+直属机构、集控中心+风场的管理模式,本部作为管理中心,直属机构包括集控中心、检修中心、技术中心等,风场负责现场日常巡检工作。通过进行区域化集约化整合,精简机构、控制人员数量,实现风电项目在区域内的资源集中、管理统一,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该模式能够实现对不同控制系统的风机在同一平台下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和调度,使风电场效率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风电发电效率。同时通过提高风电生产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集中专业技术人才于集控中心、检修中心和技术中心,能够有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专业人才潜力,为风电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从长期来看,区域集约化管理的模式是今后风电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提高风电企业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检修管理工作
二、制度建设方面
现有的风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受火电管理模式的影响较大,结合风电实际进行深度总结和提炼的程度不够,安全生产管理流程、管理规范制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制度体系建设中,应改变以往直接将火电的管理制度照搬到风电企业使用的方法,敢于废弃不适用于风电企业的制度,按照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的要求,创新适合风电场、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通过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模式,逐步达到统一管理,建立起一套符合风电特色的管理制度,为风电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一)风电建设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时造成风电专业人才稀缺,火电企业一般采用传、帮、带的培养模式,但由于风电企业普遍缺少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师傅少、领路人少,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存在实际困难,人员成长比较慢。可以采取依托设备厂家进行培训的方法,通过派出人员参与设备厂家的调试和检修工作,促使其快速掌握专业技能,再通过派出人员返回后进行技术授课,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逐步培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一般火电的专业性比较强,人员配备较为齐全,而风电综合性比较强,组织机构相对简单,人员数量较少,也就要求员工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业务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要保证风电场各项工作科学高效开展,风电企业应着力建立一岗多能的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达到机构精干、指挥有力、工作高效的状态。
(三)由于风电场建设场址一般较为偏远,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很难吸引人才和稳定人员,风电企业应着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努力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吸引人、留住人。
四、结束语
风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一套模式用到底,而应按照符合客观条件、区别化对待的方式,创新出符合风电实际、有风电特色的经营管理思路。通过推动风电生产经验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整个风电行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水平,确保风电场稳定、高效运营,实现风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摘 要: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之本,良好的传统和习惯是企业发展动力之源。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不仅承担企业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还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具体来讲包括以监督主业督促防范、以执纪主业教育引导、以问责主业训勉警示。本文主要从纪检监察部门职能职责、工作优势等方面对其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企业发展已正式告别过去物质缺乏年代,进入精品打造年代,与此同时大企业、大集团模式逐渐形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因素,造成部分政治思想不纯、党性原则不强等问题。因此,应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发挥其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本领过关的优秀队伍。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
企业主要任务在于发展,核心工作在于业务创新和拓展,然而,无论是发展还是业务拓展,其均需要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能力过硬的职工队伍。对于企业而言,纪检监察部门与政工部门虽然主要业务存在一定的差别,但都是企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核心组成部门。正因如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两个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其不仅要负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查出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和职工,还应承担企业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中的负面“敲打”工作,即在党员干部违纪后,及时通过提醒卡等方式,警示党员干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价值观。此外,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行自身职责时,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员内部监督的执纪机构,更多的是通过教育引导和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和线索。比如,在查办某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为尽快查明事实,弄清问题根源,在人力和技术有限的背景下,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往往都是通过与违纪人员的沟通交流和思想教育,来纠正违纪人员的违纪认识,让其正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从而主动向组织交代违纪事实,以此查明真相。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不可或缺的重要
工具。
二、纪检监察对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一)人员构成方面
纪检监察部门一般都是由党员领导干部组成,在党性认识、政策水平以及对党规法纪理解方面要更加熟悉,且多数干部来自企业一线,具有足够的威信和工作经验,能够镇得住场面,压得住问题,能够打开情面,发现不足,提出问题,并真刀真枪的处理违纪人员,或教育干部职工,这些都为其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便和基础条件。
(二)部门地位方面
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往往都是企业管理层组成成员,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呼声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此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目前而言,纪检监察部门属于企业的核心部门,在推进作风、提高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份职责和地位为纪检监察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人事影响方面
纪检监察部门虽然不像政工部门,能够以人事方面的决定权为工具开展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其能够通过查处干部的职能,在企业原有干部职工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经颁布,明年将正式施行,从中能够看出,虽然纪检监察部门无法决定谁是优秀,但是其能够通过违纪查处,影响企业干部职工的评先评优和职务任免,乃至影响一个科室或单位的年底考核。
三、纪检监察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纪检监察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与政工部门存在较大差别,前者主要针对思想堕落、作风腐败、消极懒散的干部职工,后者则主要针对全部干部职工,或者大多数干部职工;前者主要通过警示、处分达到深刻的教育,后者多是依靠批评教育、调整职务等方式进行教育,两种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一)教育引导
在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中,通过组织企业党员干部学习党规党纪,学习党的主要领导的讲话和批示,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听取各项处分决定等方式,教育企业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观,了解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该做,从而约束其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桥梁纽带
通过群众来信来访,了解本企业在某地经营管理情况,及时掌握群众对本企业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本企业班子队伍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从而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服务效能,营造出良好的发展外部环境。
(三)督促防范
通过监督检查、效能监察和执法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单位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达到防微杜渐。
(四)诫勉警示
通过调查查办案件,帮助被举报对象澄清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处理违纪党员干部,教育一人,警示一片。
四、结束语
纪检监察部门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机构之一,也是重要的管理中枢,其作用在企业的后续发展中十分重要,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自身优势,能够在教育引导、群众沟通、督促防范、诫勉警示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士春,杨彦荣,徐立旭.思想政治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关系探析[J].发展,2014,05:76+107.[2]黄仕浩.浅谈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43-44.
第四篇:纪检监察部门在两权监督中应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加强对“两权”的监督制约是各级税务机关的一项长期任务,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制约作用,是使“两权”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切实转变作风,坚持与时俱进,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推进“两权”监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两权”运行过程中的弹性和人为随意性,防止以权谋私、以税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推动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下面,我就纪检监察部门在“两权”监督运行中应如何发挥职能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要有认真的态度。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把“两权”监督制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很重要的一条是认真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监督者要狠抓落实。
二是要敢于碰硬。“两权”监督从其本质上来说是权力的制约,权力的制衡。这种挑战式的监督制约必然会受到一些阻力。因此,要把“两权”监督制约落到实处,纪检监察部门能否敢于碰硬是至关重要的一条。
三是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落实中抓创新,在创新中抓落实,不断丰富“两权”监督制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在实施“两权”监督工作进程中,不断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新措施,把“两权”监督制约工作真正引向深入。
二、切实发挥四种作用
一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加大“两权”监督的工作力度。“两权”监督是关系着税收中心工作的完成和税务机关的全面建设。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专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门,一定要尽职尽责当好党组的参谋助手。一是做好承上启下工作。及时向党组汇报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反映基层抓“两权”监督工作的情况和问题,防止出现“中梗阻”。二是适时提出建议,使“两权”监督工作融入到以收入为中心的各项税收工作之中,力争使纪检监察部门的建议成为局党组的决策依据,保证“两权”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工作争取主动。羸得党组的信任和支持,将“两权”监督工作纳入全系统工作重点和规范化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中,并与平时的各项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两权”监督工作与税收工作同步并进,扎实到位。
二是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两权”监督工作的强劲合力。“两权”监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相关部门的参与和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要积极主动联系,及时沟通信息,搞好组织协调。在政务公开、行风建设、财务管理、经费核算、政府采购等诸多工作的监管中,要主动与征管、计财、法规、稽查、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要做到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当好配角不越位;在案件查处、责任追究、教育防范等工作中,要做到履行职责,当好主角不缺位。
三是发挥教育防范作用,促使“两权”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树立清正廉明、公正执法、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地税新形象,是促进“两权”监督工作深入开展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勤政廉政意识。围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每年突出一个重点开展主题教育。二是开展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三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四是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确保“两权”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督查,确保监督工作规定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是纪检监察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一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好的“一把手”可以带好班子、带好队伍,能促进“两权”监督工作整体效能的显现。要通过领导干部述廉、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等形式,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以及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等重大问题上。二是强化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和特邀监察员的作用,开展不同形式的内部、专项、重点、阶段性监督检查和政风、行风整顿工作。强化监督职能,对过程监控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形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研究处理、责任追究、限期整改五位一体的“两权”监督制约工作运行流程,确保“两权”监督工作的落实。三是强化重点执法环节的行政监察。每年确定一到两个项目作为“两权”监督、行政监察的重点,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四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强化外部监督。从提高税收服务质量入手,按照服务项目设立窗口,使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宜都能在办税厅内完成;公开廉政规定和工作纪律,公开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开处罚依据和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实行着装上岗,挂牌服务,主动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加强与检察机关的联系与配合,通过与当地检察院签订预防职务犯罪责任书、积极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五篇:律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律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律师在为企业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律师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社会以及法律意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律师业在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律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律师的执业权利缺乏有力的保障以及律师的业务范围过于狭窄等。在成都地区,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为律师拓展业务范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律师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方面的开展还是不尽人意。据成都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04年底,我市共有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91393个。在这么多的法人当中,聘请法律顾问的单位是少之又少,担当法律顾问的律师为顾问单位提供的服务也主要集中在顾问单位的涉诉案件。而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的律师更是凤毛麟角。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没有不涉及法律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依靠完善的制度来保障的。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又要根据实践,不断的细化、完善自身的相关规定。经营管理部门应与法律服务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律师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要从企业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着手,立足现有法律,制定一系列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的规章制度,而且保持与法律的一致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存在的薄弱环节。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格信任原因:
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商业秘密。如果企业主对律师的人格缺乏信任基础,律师就很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就是很多企业为什么宁愿在事发之后,聘请律师进行诉讼活动而不让律师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原因。
2、能力信任原因: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有系统的知识储备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律师想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除了具备法律知识,还应该具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税收、会计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经验。由于绝大多数律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和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企业主很难相信律师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的能力,这就是律师难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
3、创业环境原因:
成都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遇事必找关系,而不是依靠法律和制度加以解决,这在成都民营企业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人脉的作用在成都民营企业初期的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从企业的资本运作到经营管理,从企业的信用体系到制度建设无不体现着熟人社会的特点即排除“外人”的参与。这样一个狭窄封闭的创业环境使得律师难以进入到企业的管理核心。
4、认识上存在误区:
绝大多数的企业家认为律师的业务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打官司”,把律师定位为“讼师”。对律师在其他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律师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投资风险评估与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所具有的专业能力。
5、沟通途径缺乏:
企业家缺乏了解律师专业特长的有效途径,而律师在宣传自身的特长方面缺乏技巧和主动性。打开众多律师事务所的网站,几乎所有律师的自我介绍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全能冠军”,擅长民事、刑事、经济等各领域的诉讼业务,对非诉领域的业务同样是无所不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出于生存的考虑,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多数律师在向社会推介自己时缺乏技巧,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基于以上几点,现阶段我市律师无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良好、到位的法律服务,并为企业带来积极、正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其中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造成的局限性有关联,也和我市律师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律师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过硬的法律方面的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而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律师应该具有综合素质,在我们成都地区就缺少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二、律师服务的内涵
要想充分认识律师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与地位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律师都干些什么。止纷息讼,稳定社会是律师的天职,但不是全部。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是法律禁止或自然行为无法做到的,律师基本上都可以参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律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律师服务项目已经从七十年代末的诉讼单一业务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律师在企业跨国并购、投融资等企业重大经营战略计划和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大律师兢兢业业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分力量。律师业务的分类有很多种,主要有诉讼和非诉讼业务两大类。按律师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产生的效益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律师的常规业务、律师的法律控制业务、律师的法律策划业务以及法律延伸业务。
1、律师的常规业务主要是指诉讼业务,是一种司法救济服务,即传统意义上的“打官司”。它是指律师依法通过参加各类诉讼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达到止纷息讼的目的。律师为诉讼案件提供服务都是在纠纷发生以后,属于事后补救手段,所以,此时律师能做的只能是将诉讼案件给当事人和社会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为社会和当事人产生一种减损效益。
2、律师的法律控制业务,是一种对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比如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时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咨询、法律意见、法律方案、合同的起草和审查等业务,是一种事前预防手段。由于法律控制业务在事前已经预料到法律风险并为之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由此给社会和当事人带来的是一种防损效益。
3、律师的法律策划业务,就是要求律师将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与其他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为委托人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的方案或设计一种赢利模式,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赢利。为企业带来的是一种增值效益。
4、律师的法律延伸业务,这是一种跨行业的综合业务,主要是指律师和会计师等相关专业部门通力合作,根据企业家或投资商的要求,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完成委托的事项,使委托人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最佳的成果,从而产生综合效益。
根据律师服务的分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律师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经营决策提供相对应的服务,而且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经营规模的壮大,律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三、律师服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要对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首先,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之一,但不是管理者本身。这就要求律师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既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又要有独立性的一面。既要发挥参谋作用,又要站在监督者的立场审视一切。如果缺乏对自身的明确定位,以自己为中心,那么再完善的计划和方案都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价值将无从体现。
其次,律师与企业主之间既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律师应该服务并相对独立于企业之外,又是一种新型的朋友关系。律师应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法律保障。企业主在得到律师服务所带来的成果时,应该信任并尊重律师为此付出的劳动,使律师服务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
第三,诚如前面所言,律师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员之一,服务并独立于企业之外,这就要求律师服务企业的时候,应该要到位但不越位,应该参与企业的决策但不作出决策。律师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首先应该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一些外在的决策参数。诸如法律法规、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现行的社会制度所构成的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并由律师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估,使决策者能在作出决策时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判断;其次,律师应该综合各种决策参数,制定多种决策方案,分析利弊,供决策者选择。
四、律师服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目标。要使企业的经营利润最大化,就要实现三个目标,即销售收益最大化、管理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增长最大化。律师为企业提供的法律服务能为企业在实现这三大目标发挥作用,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第一、合同是建立在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律师能为企业提供起草合同、审查合同、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服务。起到规范合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的作用,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将因合同纠纷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以实现销售收益的最大化。
第二、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各种制度间的协调和配套也需要律师的参与。立足现有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践经验,制定完善的、人性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同样,制定一种完善、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在各部门合理分配职权和资源,能使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互相配合,密切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的生产目标。促进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和谐统一,使整个企业的运作更加顺畅,实现管理效用的最大化。
第三、企业的发展和品牌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企业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来自市场经营和融资投资等方面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律师为企业提供的法律服务包括资信调查、市场调研、法律意见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能为企业最大限度的减轻因市场经营和融资投资所带来的法律风险。法律意见书是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重要文书之一。一份形式严谨、结构缜密、分析准确、论证精当的法律意见书是建立在对相关事实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深入掌握,同时对不同的法律渊源、不同效力等级、不同适用范围的相关法律文件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的。从而为企业解决核心法律问题提供正确的分析意见,出具最优的操作方案供企业的领导者作出决策。同样,律师的资信调查,能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被调查者的主体资格、经济状况、商业信誉等信息,提高交易的成功率,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律师的法律服务是企业的一道防火墙,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安全保障,使企业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实现企业增长最大化。
第四、此外,律师还能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显露无遗。为了能使我国的经济尽快地跟国际接轨,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发展壮大依靠资金的运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加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以及原产地的登记等方面,律师可以发挥核心的作用。在我国,尤其在成都地区,假冒商标、仿造技术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后果不但直接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还给成都的民营企业在外界的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保护商标和专利技术,打击假冒商标和仿造专利技术的违法行为不仅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加强执法力度,更需要律师的积极参与。为企业献言献策,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尽快的跟国际接轨铺平道路。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创造条件。
总之,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百利而无一害,在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增加经营效益、防范经营风险、提供安全保障、提升企业品牌、创造和谐环境,律师均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五、律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成都民营企业和律师行业之间合作不理想的现状,为了能让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律师的应有效应,发展壮大成都民营经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企业家以及管理者和律师首先要建立起一种朋友般的信任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这是律师发挥作用的基础。律师与企业家的合作是基于一种合同关系,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要想让律师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需要在律师与企业主之间建立起一种更为稳定、更为持久的信任关系。这就要求企业主采取一种开放的经营管理的模式,给律师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空间。同时也要求律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专业的服务,专注的职业精神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取得企业主的信任。律师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法律监督的同时,要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健康、友好的工作关系,通力合作,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第二、律师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时候,应该做到主动、高效、优质、保密。主动是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前提,主动积极的宣传自己,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高效是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保障,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下,不断的发展壮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律师服务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才能得到企业主的认可和尊重;优质是律师服务的基础,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具有在复杂的法律关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防范于未然,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律师的执业道德和执业素养要求律师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时候,要为企业在服务过程所知悉的有关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息保密。保密性要一直贯穿于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第三、企业家和管理者应当树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法制理念,站在创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效益、规范企业管理的高度来正确看待律师服务的作用。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所产生的效益有两种,既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又有间接的管理效益。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有形的,直接带来企业经济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带来的管理效益则是无形的,它优化了资源组合,完善了管理制度,理顺了企业的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全面提升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律师行业的发展应该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律师应该是一个既精通法律知识又善于从事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律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律师主管部门和律师行业组织应该加强引导,规范律师的执业纪律,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既懂法律,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骨干律师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结 语
“当今世界,经营环境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过度竞争时代,如今的商业运作步履维艰”,“全球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的做法和熟悉的管理办法已经不再灵验,新的商业环境和时代特征要求企业必须转变以往的商业模式,进行根本性的转型”。
成都民营经济通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原始积累和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迎接挑战,抢占先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该有质的创新。当然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应该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优化组合,寻找一条适合各自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无论作出何种选择,本人认为律师的服务应该作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信律师的服务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的决策安全保障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使成都民营经济能够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同时成都律师行业也能从服务中壮大,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