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检察院发布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
黑龙江检察院发布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
正文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2012年05月02日09:38
来源:中国政府网
打印字号
大|中|小
为贯彻黑龙江省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和省委深入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发展战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省检察院决定将服务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检察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着力点,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
1.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总量稳步攀升、实力显著增强、贡献日益突出的发展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活跃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检察工作服务工作大局的观念、在工作大局中开展检察工作的观念、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就是服务工作大局的观念,主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需求、管理需求和发展环境需求,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便捷的法律服务。
2.牢固树立平等服务的理念。坚持执法为民的宗旨,不断增强“亲商、助商、安商、护商”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促进对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平等保护和服务,特别要注重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同等对待、同等保护、同等服务,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引导者、服务者。
3.正确处理服务与履行检察职能的关系。全面履行预防、保护、监督、咨询、服务的职责,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工作中讲求方式方法,既要主动服务,又不能影响和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变相增加企业负担。
二、履行职能,营造促进发展的软环境
4.营造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依法快捕快诉“涉企”刑事案件。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追赃工作,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依法妥善处理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非法拘禁等“民转刑”案件。配合有关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营造稳定的外部治安环境。依法办理企业内部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结合办案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守法诚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生产、经营环境。
5.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配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适时开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专项行动,对制假售假、串通投标、非法经营、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多发易发的经济犯罪,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
6.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强化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着重监督和纠正涉及企业的案件该立不立、使用非法手段插手经济纠纷以及适用强制措施、查封扣押冻结财物不当等问题。通过量刑建议和刑事抗诉,加强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犯罪的审判监督,确保案件裁判的公平正义。重点加强对涉及企业债务纠纷、职工工资、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等案件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依法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手段,对涉及企业的生效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正确的判决和裁定,依法予以支持,并耐心细致地做好服判息诉工作。
7.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依法鼓励、支持、保护正确履行职责,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行为,依法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企业及其生产经营者索贿受贿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要严肃查办,不构成犯罪的,要运用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依法依纪处理。采取预防调查、警示宣传、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找原因、堵漏洞、设防线,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
三、延伸触角,拓宽服务的视野
8.建立联系制度。选择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检察机关的调研联系点,在联系点内开设法制宣传栏。建立联系人制度并设置联系信箱,保持联络,加强沟通,了解其对司法服务的需求,力所能及地积极帮助排忧解难。建立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及时解答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对不属于检察机关职权范围的事项,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处理解决。加强与发改委、工信委、非公经济投诉中心等相关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行业协会的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平台,加强信息互通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9.协助整章建制。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需求,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适时帮助企业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有效预防职务侵占、商业贿赂、挪用资金等妨害企业管理秩序、侵犯企业财产犯罪的发生。
10.提供法律服务。结合普法活动,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法律教育培训,定期开设法制专题讲座,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运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风险意识,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编印法律宣传和服务手册赠送企业,帮助和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规范执法,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
11.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办理涉及企业案件时,对于政策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问题,要慎重处理,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请示报告。严格区分和正确把握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合法收入与违法犯罪所得、个人犯罪与企业违规之间的界限,依法惩治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支持创业者,挽救失足者,教育失误者。
12.注意执法办案方式。在办理涉及企业的案件中,要做到不轻易传唤企业负责人,不轻易冻结企业账
户,不轻易查封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企业财产,不开警车进企业办案;主动与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法人代表沟通,慎重选择办案时机,慎重使用强制措施,必须采取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的,要落实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接续工作,避免因为办案时机选择和强制措施使用不当,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领导,保障服务措施的落实
13.加强组织领导。黑龙江省检察机关要把依法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府、政协、工商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不断提高服务措施的针对性、协调性、有效性。
14.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载体,及时宣传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工作中的思路、举措、进展和成效,营造有利于服务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15.加强调查研究。结合企业调研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每年向党委、政府提交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报告。针对检察机关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检察干警学习市场经济知识,认识经济规律,了解企业管理,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来源:黑龙江日报)
第二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余心声:论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一
前不久,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大力推进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环境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营造良好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要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大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是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准确把握我省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环境立省”战略的具体落实,是站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高度,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明确要求。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全会精神上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
当今,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发展环境,已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生产要素是流动的。哪里发展环境好,“梧桐树”长势喜人,哪里就对各种资源吸引力强,就能聚集更多资本、技术、人才,就会持续“有凤来仪”,迎来“百鸟争鸣”。
可以说,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环境则起着催化剂作用。环境越好,发展越快;反之,则越慢。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决定发展;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
只有明媚的阳光才能哺育争奇斗艳的百花,只有宽松的氛围才能催生卓尔不群的思想。同样,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在贵州高原涌流,让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勃勃的活力。
三
发展环境,是影响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
硬环境,是区位、是交通、是能源、是资源、是生态„„是影响发展的一切外部物质条件;软环境,是政策、是服务、是效率、是公正、是秩序„„是影响发展的所有人文社会因素。
硬环境与软环境,本身也同为发展的内容。硬环境是发展的基础,软环境是发展的关键。当硬环境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软环境之优劣,就会对经济发展进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样的硬环境,匹配不同的软环境,综合环境质量便相迥异。谁能营造更好的软环境,谁的硬环境就能加快改善,优势就能得到更充分发挥。软环境不尽如人意,硬环境建设就会受到拖累,硬环境优势就会被打折扣。
在硬环境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软环境尤显重要。硬件不足软件补。我们在以后来居上的态势,超常规地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更应重视软环境建设。
四
实践一再证明,公有制经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家安全,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民众生计、关系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发展的生力军。二者比翼齐飞、双轮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势不可挡、一路笑傲。
放眼神州,一个普遍现象是:举凡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几乎都是非公有制经济比较活跃、非公有制经济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较高的地区。
毋庸置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大发展;不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就难以做大做强全省经济;只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更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环境经济、政策经济,兴衰皆在于环境。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就像阳光对生命体一样宝贵。
扎扎实实改善环境、提升竞争力,从而赢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机,上海、深圳、苏州„„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颗颗璀璨明珠,莫不因此放射夺目光芒。
五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一瓶小小贵州辣椒酱的辉煌,折射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由小逐渐变大、由弱逐渐走强的历程。
这一历程,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一直以来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也更印证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上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创建“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率先大胆探索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到90年代省委、省政府推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五不限”政策;从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省经济的突破口”,到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出台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从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生态立省”战略,进而提升为“环境立省”战略,我省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发展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思路更为清晰,措施日益有力。
——改善硬环境
我省紧抓各种机遇,强力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跨越发展,水利建设高歌猛进。随着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全省各市(州、地)、周边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形成,我省将再次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硬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优化软环境
全省上下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改善法制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成效明显。“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及“四在农家”、“整脏治乱”、“满意在贵州”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使贵州的文化影响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多彩贵州”、“生态贵州”、“信用贵州”„„日渐成为人们对贵州的新认知。
“有一点阳光就会灿烂,有一点土壤就会发芽”。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造就了老干妈、神奇、百灵、益佰、同济堂、华城科技等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我省竞争性行业主力军,壮大了全省经济总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推动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营造环境,我们已经尝到“甜头”。
六
纵比的成绩,不能遮蔽我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与发达省份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2008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而云南为38.5%,陕西为47%,四川为51.3%,江西为53%,湖南为56%,重庆为57%,全国平均为65%,沿海发达省份则普遍在80%以上。
数据的对比,引人深省,催人奋进,昭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营造,尚大有可为,须奋力而为。我省深处内陆,山岭纵横,过去长时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经济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欠账不少。硬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尤显突出。主要表现为:
有的职能部门存在“疑私、防私、怕私”的思想倾向,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冷淡消极、瞻前顾后,“设高门槛”、“装玻璃门”。
有的职能部门执法观念陈旧,“官”、“管”意识严重,在如何管住、卡住上办法多,在呵护、扶持上用心少,在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上措施欠缺。
有的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缺乏责任心、主动性,衙门习气十足,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推诿、塞责等现象。
有的不讲诚信,只“承诺”不“践诺”,说了就算做了,引进来了就算交差,个别的甚至“开门招商、关门诈商”,令投资者心寒。
有的为政不廉,徇私枉法,把公权当特权,把企业当“唐僧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
上述现象虽属少数,但如同带刺的篱笆墙,隔离了党委、政府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地方信誉,给发展环境造成道道硬伤。
各级党委、政府倘不下硬功夫实现软环境大改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这,绝非危言耸听!
七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思想要先行。思想认识上种种障碍的破除,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发展至上的理念。在“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是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环境就是抓吸引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等认识上,应形成高度一致。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平等相待的理念。非歧视待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
济,以平等的条件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用法律、政策上的平等保护形成经济上的平等竞争,各种所有制经济就能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悉心服务的理念。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对非公有制企业,多支持少干预,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设卡,多协调少掣肘。
我们还需要牢固树立不拘一格的理念。提倡开动脑筋做加法,反对思想僵化做减法。只要是法律、法规无禁止性规定的事情,就要鼓励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
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公正的法治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发展环境的营造,重在多管齐下、综合推进。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安全、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难掀全民创业之潮。必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废、改、立,完善法律体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执法,减少行政干预,严格收费纪律,严控各类检查,严禁“吃拿卡要”;必须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挠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
政策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前提,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经济难活;政策有多开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会有多顺畅。我们要按照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的要求,抓紧出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消除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打破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在国企和外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格局,取消歧视性限制规定,破除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凡是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国企的扶持措施,都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以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平等市场主体的地位。
舆论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激励政策,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贡献,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消顾虑、强信心,理直气壮创造财富,使全社会形成重商、亲商、爱商、惠商、护商的氛围,形成时时、处处、人人都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九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要有硬举措、敢于动真格,确保思想认识、领导力量、工作责任、政策措施、纪律约束“五到位”。
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不断形成改善发展环境的新思路、开辟新空间,出实招、见实效。
抓环境建设,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敢于、善于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亲自过问、迅速处理重要投诉,决不推诿。
环境建设涉及面广,相关部门需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各级党政领导抓、纪检监察部门查、企业和群众评、新闻媒体等监督的工作机制。要明确责任机构、责任人,使环境建设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要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使环境建设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环境建设的好政策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要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做到政令统一、令行禁止,消除“肠梗阻”,取信于民、取信于商。
对破坏软环境的行为,无论涉及到哪个部门、涉及到谁,都要“谁碰谁触电”、严肃追究责任,并曝光典型案件,达到查一案、规范一线、教育一面的目的。
十
非一朝一夕之事,当只争朝夕而为。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路在脚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越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越需要加强环境建设,努力实现促进环境优化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无缝契合。
一个创造源泉涌流、活力迸发的发展环境,将使贵州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沃土、干事创业者的乐园,呈现万商云集、万众创业的繁荣图景。
我们信心百倍期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第三篇: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截至2012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4549户和350户,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7亿元和12.5亿元,从业人员分别达到6877人和1342人。其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47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65户。一类行业有170家(包括批发零售、仓储邮政、食宿餐饮、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二类行业有157家(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和体育娱乐),三类行业有23家(包括采矿业)。
二、非公有制企业总体经营发展情况
从总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为增强我县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贡献税收,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活跃市场,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
三、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是非公经济规模偏小、质量有待提高。我县非公经济在现有的经济格局中还处于劣势,具体表现在:企业规模偏
小,有很大一部分非公企业才刚刚起步,在探索前进阶段,规模上不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缺少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综合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是非公经济实体自身素质偏低。我县非公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家族式管理模式,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创新理念没有纳入企业管理体制,再加没有参加过各级培训,故而大部分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是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融资渠道狭窄,贷款困难是非公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大力营造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三是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难题。建议加强政府的协调指导作用,简化贷款的抵押和担保条件。可通过政府出资担保、企业互相联保、龙头企业出资担保等多种途径成立担保公司和建立担保资金。
四是努力提升民营企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五是加快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与大专院校联合,促进专业对口人才的培养,提升经营者的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企业需要的外向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第四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
(二)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
(三)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四)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
(六)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八)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四)鼓励金融服务创新。
(五)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三、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一)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
(二)积极开展创业服务。
(三)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
(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
(五)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六)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四、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五)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
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一)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三)完善企业组织制度。
(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六)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一)改进监管方式。
(二)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
(三)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一)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
(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第五篇:检察院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检察院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2011年,我院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理念。坚持把打击刑事犯罪、倡导反腐倡廉、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立足检察职能,努力探索检察环节服务经济建设的新举措,为虞城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我院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紧密配合,坚持“严打”方针,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监所检察等职能,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盗窃、抢劫、聚众哄抢、绑架、伤害、敲诈勒索企业投资经营者等刑事犯罪,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积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为构建诚信虞城做出应有的贡献,重点打击偷税骗税、金融诈骗、制假售假、非法经营、走私、传销等犯罪案件,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2011年以来,我院制定了“严惩职务犯罪,加大预防力度”的工作方针,查办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激化社会
矛盾,引发上访,影响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严肃查办和预防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贿赂犯罪;加大力度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及专利、销售侵权复制品、侵犯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护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重点查办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经济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执法司法等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破坏市场法治环境,侵害投资经营者权益,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犯罪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政,为外商提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诉讼监督,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把“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准确监督”贯穿始终,以监督保障公平。我院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加强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有罪不究、以及滥用刑事追诉手段插手经济纠纷、违法立案等问题监督,坚决纠正严重违反程序、滥用和随意改变强制措施、违法冻结、查封、扣押款物、违法取证、违法立案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同时加强对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判无罪案件的抗诉,强化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中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权和诉讼权利等问题的监督,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四、妥善处理涉检信访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创建“文明接待室”活动,热情接待,妥善处理来
信来访,实行了预约接待和涉检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对于信访案件,做“六清楚”,即上访原因清楚、上访问题性质清楚、归属部门清楚、处理方法步骤清楚、解决进展程度清楚、息诉期限清楚;逐步建立完善了控诉下访工作机制,探索信访督察专员制度,完善了双向承诺、视频接访、联合接访等制度,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反问题、表达诉求,今年以来息访息诉55人次,拨付救助被害人专项资金10万元。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