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与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
击与影响的文献综述
姓名:胡雅诗
班级:会计1003班
学号:1608100820
二〇一四年四月
一、前言
21世纪意味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和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为企业管理高效运作提供实时充足的信息。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变化,它更代表一种会计改革的理念和发展变化趋势。但会计信息化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带来冲击和影响的同时,仍须对一些基本会计理论问题加以肯定并赋于其新的含义和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概述
目前在中国,会计信息化不同于新的想法,如何准确地把握它的意义,是会计行业现行发现的的主要问题。研究中,不同的专家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计信息化可以表示为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派生的概念。早在1999年,即辛教授在《湖南金融会计》,11号文件中就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提出了相关的解释,会计信息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会计信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将传统会计模式的重建,重建的现代会计模型通过会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使用,建立高度的会计集成技术和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环境,提高会计信息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是国家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这个定义强调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使用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的会计信息系统,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种观点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一致的。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3.1 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目标是指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会计要求和标准要共同实现;会计目标是会计确定的发展方向,是最终的,所需实现的会计目的。目标是特定会计函数,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也会相应改变,会计的具体功能也将进一步发展。在会计信息发展阶段,会计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目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我们的目标是为企业和经济实体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然而,由于会计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的本质,会计信息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集成,是一个开发的过程,所以会计信息的目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题,会计理论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信息和管理决策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的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中,会计信息更容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企业经济,它超出了企业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网络和系统在数据库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支持的会计信息处理自动化技术,甚至他们使用的信息由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和决策,这样决策更容易,预测更准确。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相反,它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会计市场经济体制,导才能更好的发展服务。如果他们偏离目标,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提供支持,都是与会计目标大相径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3.2 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实体,是指一个特定单位的会计服务。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会计主题很明确,能够反应独立核算的一般性能、业务会计核算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会计信息的条件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技术不仅对会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还增加了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外部虚拟展示的不确定性。网络交易的发展,导致模糊了会计的界限主题,但高科技企业,和所谓的“虚拟企业”是很难区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信息是大大扩展了会计的主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的媒体空间。然而,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管会计主体和存在的外部表现媒体如何变化,未来仍是以会计服务的对象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和它的目标存在或商业惯例的或事项作为会计信息的处理唯一的方法。
3.3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定性的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的决策直接相关性,必须反映真正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些原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是一个常见需求,是总会计的一般规律和总结。会计信息的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在商业管理控制层,更有利于反映会计的一般原则,它不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加快决策效率,在体现会计元素上有一定的突破。如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的原则。传统的工业经济要求企业会计衡量会计要素,一般应该用历史成本,并确定数量。然而,在会计信息的会计要求,测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历史基于成本、公允价值、市场价值、重置价值和其他测量方法的方法,它与多元化的测量为互补模型,因此会计信息反映的历史成本,也反映了当前值。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价值成本和报告的基础系统来测量,公允价值的金融成本管理系统,以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来达到并发挥更加良好的效果。
四、小结
会计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合法性检查,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检查和审计。经济活动的检查会计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后监督,会计和会计分析是一个必要的补充。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序和网络媒体,企业将使用互联网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的处理,简化工作流和易于管理。生产组织部门的数据将直接通过网络来处理会计系统,每个员工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和会计信息监督检查。商业领袖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引起的,治疗。然而,由于会计问题由电脑自动显示为处理程序,如果系统应用程序错误或非法篡改计算机程序错误只会给出相同的方式来处理所有事宜会计,系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嵌入非法欺诈计划,罪犯可以使用很多贪污挪用公司的房地产项目。系统处理合规、合法,安全可靠,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一个直接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确定会计检查的内容增加了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功能的评估。条件下的会计信息来防范计算机欺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改变,新的会计组织体系的建立。会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努力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功能,以确认它的合法性加工、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张芳蓉,张芳霞.浅议网络会计的发展[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C].2011
2)黄玉英.会计信息化浅探[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
3)国内事业部西二线东段EPC项目部财务部张茜.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N].石油管道报.2011-03-24
4)晏恒.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探索[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C].2002
5)袁丽梅.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
第二篇:公允价值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二、公允价值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1.与资产、负债的定义及持续经营假设有冲突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强调了公允价值是通过双方的交易来确定的。既然交易了.也就说明企业对这项资产或负债已经不打 算继续持有或承担.准备将其变现或清偿。在现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中均强调了预期.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和预期会导 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但在交易之后,原有的权利和义务已经终止.又何谈预期。这显然是与资产.负债的定义相冲突的。从 实际情况来看.上述定义中所指的交易应该是假定的.但是在所有公允价值定义都没有说明交易是否为假定。我国学者谢诗芬认为其是假 定的.笔者比较赞同她的观点。
2.从静态计量到动态计量
相对于在传统会计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成本原则的静态计量而言.公允价值是一种动态计量。与历史威本一威不变的静态计量不 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认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在账面上反映的 资产的价值(价格)也应顺应这种变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动态的调整可以通过确认由于市价变动所带来的利得和损失来实现。
3.弱化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其具体表现 为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主张资产负债表观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弱化了谨慎性原则。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下,企业不仅要公允计量资产减值所带来的损失.而且要公允计量资产增值所带来的利得。这种公允能够更为 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可以更为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状况。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公允价值并不意味着 放弃谨慎性原则.而是为了要更加准确地反应企业的相关信息。
4.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强调决策有用观
受托贵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
在受托责任观下.强调的更多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决策有用观下.强调的更多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 企业的所有权已经十分分散.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决定是否继续对该公司进行投资.所以他们需要的是有助于 他们做出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所以相应的,此时的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应为决策有用。如上述所言.公允价值突破了传统会计对成本一 成不变的计量和只提供过去信息的局限。
5.更为精确的配比原则
传统会计理论中的配比原则要求在确认某笔收入时应该同时确认与取得该笔收入相关的各项成本.费用。在这种配比之下,收入和成 本.费用都选择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在这个方面二者之间是配比的。但是在计量属性方面并没有实现匹配.收入采用现行市 价计价,成本和费用却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这种不配比在币值发生波动时会更明显。
而在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收入按现行市价确认.而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使用的也在是面向市场的基础之上进行调整过的现行成本. 因此二者不仅在名义货币这个计量单位上是配比的.而且在计量属性上也是配比的.遵循了更为精确的匹配原则。
第三篇: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09-2班
塔小荣
0868100146
摘要: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
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传统会计;影响
一、对会计职能产生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会计职能除了传统的核算与监督之外,更重要的分析与控制更显突出。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集成的现代管理工具。例如:ERP使得企业信息共享,财务人员将随时知道当前的各种财务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加强控制有效提高公司效益将更加重要。同时财务人员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会计信息化将对会计职能产生重大影响。
二、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产生影响
1、对会计主体的影响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有经济实体的现实单位,但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可以支持“网上企业”、“虚拟公司”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2、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加剧,风险增大,并购成为趋势,企业可按市场的需要借助互联网适时介入、退出和转化,一旦完成某项交易立即解散。这种临时性的网络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将十分普遍,使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对它们不再适用。
3、对会计分期的影响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显然,这一假设的提出对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这样将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就更为合理,同样会计分期已无存在的必要,因为不会产生成本费用的跨期分配问题,从而使收益等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
4、对货币计量产生的影响
目前纵观世界各国,一般都以本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随着“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以“观念中的货币”作为计量基础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网上交易的经营期极短,因此币值变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再者,随着信息化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三、对会计流程的影响
从会计核算的流程上来讲:传统模式以记录为基础,记录与报告、分析、决策之间的时差较大,而借助反馈信息控制环节必须在记录之后完成。而对于会计信息化的ERP模式,会计数据收集、提取、分析速度大大提高,决策与记录的时差缩短记录、判断、控制环节也可同时并列进行。
四、对会计报告产生的影响
提供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基本目标,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比网络环境下将会更好地实现会计的目标。主要表现在:首先,互联网是电子联机实时报告成为可能。其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既可以按约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供会计信息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工生成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交流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联机实时的报告输出方式,还在增加会计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会计信息提供的成本。ERP环境下会计报告能得到更好的表达。
五、结论与对策
1、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金安彦关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研究。
目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只是利用电脑处理会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工作,仍采用手工操作,很多单位因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使财务管理成为空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无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2、迎接信息时代的会计革命
手工、电算化时代的很多理论和模式、程序将受到极大挑战。信息技术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会计模式。因为很多的理论在网络环境中将受到挑战。首先是会计核算程序的改变和会计与业务的集成。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影响。
3、确立电子数据的合法地位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证、账、表不可能再象传统手工会计那样以纸介质传递,会计数据可以在系统内外直接获取,业务与财务完全可以协同处理。因此,电子数据如果不能合法化,如果不具法律效力,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需要法律上的支持,电子数据需要取得合法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福胜 艾文国著《计算机会计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1997.2 [2]杨宝刚主编《会计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3] 刘语城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勇 孙海波“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信息技术2002.6 [5] 杨周南.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金安彦 关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7] 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J]会计研究 1997(11)
[8] 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9] 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10] 许晓林主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
第四篇:论信息化时代背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论信息化时代背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理论如何实现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必然加速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而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将首当其冲地面临信息化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信息化对会计计量和会计基本假设,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的影响,以期使会计理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会计理论 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环境决定了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具备新的能力。而会计作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作为经济核算、监督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方法必然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革和发展。
一、信息化和会计理论的相关概念
信息化主要是指人们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它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由信息化驱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会计理论是由具有一定客观逻辑关系的会计理论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系统化的有机整体。我国的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是以会计目标为理论起点,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和会计应用理论为内容的有机整体。会计应用理论是以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于财务会计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方法性的理论,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各项会计实务规范,是引导和制约会计工作的标准、评价会计工作的依据。传统会计应用理论主要有基本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计量等层次。
二、信息化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
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依附于财务会计的账务体系,难以及时、准确和真实地提供用于管理决策的相关成本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下,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弱,历史成本又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它对临时性公司经营业绩的反映是滞后的,甚至是失真的。所以在信息化进程中,会计计量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会计发展的契机,它必将给传统会计带来强烈的冲击,把会计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三、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出发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就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之上的,信息化进程给这四项会计假设带来了诸多影响。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企业,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但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呈现外在的不确定虚拟化状态。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使企业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又称虚拟公司),虚拟公司以高速发达的通信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合作与竞争,在网络空间中迅速组成与解散,这便导致了会计主体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传统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地经营下去,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才能以历史成本而非清算价格来确认。在网络时代,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竞争激烈、风险大,会计主体面临的是信息更新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终止。企业生命周期的缩短趋势,显示出了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如“网上公司”的出现,其外部的虚拟化常常掩盖了其发生真正交易或事项的行为,经营活动常呈现“短暂性”,它们适时的介入、联合、退出与转换其网上交易的游离性和随机性难以控制。在这
种经营方式下,就要求我们从市场空间的角度来确定企业的经营是否连续。因此,必须以会计主体为基础,用发展的、联系的思想解释这种经营现象。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是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该假设是建立在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但是,这一假设的提出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其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如人为地划分区间和待摊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在信息经济时代,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必须高效率,从而要求及时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分期的假设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无须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及时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才可获得,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否规定会计期间也不再重要。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在使用货币计量时,必须同时附带两个假设:一是货币的币值不变(或稳定);二是币种的唯一性假设。在传统会计中,货币计量是会计系统产出所依据的尺度约定。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价尺度是要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货币本身并不是一种尺度,而是一种商品。在传统企业当中,绝大部分有形资产可以用货币衡量,这就为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依据。而在网络时代,大多数资源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如人力资源成本的问题,知识产权、企业环境等信息,“电子银行”、“网上货币”使会计所使用的货币将只是一串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而不再是实际的货币。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网络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进行交易和记录,也丰富了货币计量的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重新审视成为必然,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必须要不断地优化、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信息使用者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提供条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用更相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张瑞君.会计信息系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何日胜.会计信息化产生的背景及对会计实务的冲击.财会研究,2005
[3] 王宗台,刘中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财务会计,2002
[4] 尤建勇.基本会计准则修订前后的比较及改进建议.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
[5] 龚炳铮.信息化的含义与分类的探讨.中国信息界.2005年
[6] 谢诗芬.会计信息化:21世纪会计革命的催化剂.中国财经报,2000
第五篇:论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影响
随着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代写论文。
电子商务,即EB或EC,它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商贸或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在企业、客户、供应商、销售商等商业链条中铺设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把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以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使用户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赢得新经济中的竞争优势。据一项调查显示,截止到2000年3月底,我国已有消费类电子商务网站1100多家,交易额达4亿元。据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电子商务贸易额将占到全球贸易额的1/4.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在‘98国际电子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认为国民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也正在建立企业与外部联结的网络化信息系统,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活动,这就意味着企业大多数的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完全电子化和无纸化,这必将给传统会计带来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这四个假设是适应传统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检验,证明了其合理性的。但是,在互联网走进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充斥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时,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四个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只有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了空间归属。这个个体是有形的实体。而网络公司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固定的空间范围。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网络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指假定会计主体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存在清算和破产的可能。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会计主体变化频繁,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在网络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建新的会计体系或方法,是必须予以明确的问题。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会计分期假设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向信息的需求者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把经营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在网络环境下,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而无法成立。与此相应,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的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在网络会计中的必要性有多大,值得进一步探讨。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在网络经济下,虚拟公司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不在使用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是采用电子货币成为网上支付的主要方式。电子货币的出现,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币种惟一,使资金在企业、银行间高速运转,资本决策可瞬息完成,加大了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稳定,动摇了货币计量假设。
电子商务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它动摇了许多传统的会计原则。
1.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在电子商务时代,虚拟企业属于临时性的结盟组织,依靠网络实现统一经营,交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所以,采用现行市价法或变现价值法作为计价基础会更好地反映企业会计要素的现实质量状况,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现行会计制度中,收入与费用的确定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在电子商务时代,虚拟公司存续的短暂性,决定了它不存在费用的跨期摊配问题,也不需要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因此,采用收付实现制相对权责发生制更为合理。
3.对配比原则的影响。传统的配比原则要求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对比,互相配合;而在电子商务时代的配比原则,不是要求各期间收入与支出的配比,而是要求组成虚拟公司的合作各方在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合理分配。
4.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企业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报表的生成将呈现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信息的披露更加充分,信息使用者队伍更加壮大,信息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已经冲击了传统会计模式,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也要进行内部改革,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必将实现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