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2:1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

第一篇: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

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

摘 要: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了企业家既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属性, 还具有其他特点, 如高回报性。作为现代生产的一种要素投入, 企业家人力资本进入生产成本, 其获利及相应的权利已成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本质所在。不论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观念, 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 都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应归企业家个人所有。从产权的实现来看,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界定,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特点及其产权归属的分析,从产权实现的角度看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价值实现

“人,是最重要的资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的竞争。”作为真正的价值之源,人力资本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能力的资本化,是人力资本的最高级形式,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改革深化的关键,企业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因而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界定,全面准确地认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性,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上升,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也日益得到全社会范围内广泛的重视, 现代企业纷纷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经营者利润分成、管理者持股、股票期权、全员持股计划等, 这些报酬措施的安排无不体现了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 分享企业剩余的性质。当今, 与物质资本产权(非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人力资本产权,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产权形态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承认。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界定

由于我们主要探讨的是企业家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因此,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含义有必要加以界定:企业家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以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对企业战略性问题进行决策,并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负责的最高管理者。作为异质人力资本的拥有者,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其在企业中是一个责权利的统一体,承担经营风险是一种责任,从事经营管理是一种权利,取得经营收入是一种利益。

企业家人力资本有较大的价值创造功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要任务是经营决策,在企业生产中发挥特殊的组织和主导功能,给企业带来递增边际报酬,特别是对未来投入—产出的决策,决定企业的生产方向。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企业兴衰70%的责任由经营者承担。

企业家人力资本能使自身资本和物质资本增值。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趋利性、科学预见性和创造性,能更合理地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资源的质量,扩大资源的转换能力,推移或延迟非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从而使人力资本能更好增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这种价值的增值是企业家这种特殊人力资本直接作用的后果,很明显,企业家人力资本本身也实现了增值。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归属的讨论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人力资本产权, 即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是现代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投入, 是一种生产成本, 应该与非人力资本一样有权分割一部分利润, 因此, “获得利润”才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本质所在。

要想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 有必要从产权角度来讨论其实现的途径, 首先, 有必要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现代很多理论家的观点: 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应该归属企业家个人。

(1)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天然不可分性,如罗森所说,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 人的体能、智能以及经验和精神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 因此人力资本承载者成为人力资本天然所有者。

(2)根据“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这应该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 即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过程来探讨。从人力资本的形成来看, 可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而形成的, 比如教育、卫生保健等,人力的知识与许多基本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这种投入, 典型的上述企业家特质的形成有赖于这种投入, 另一类是非经济学意义的投入, 典型的上述企业家特质的形成, 主要靠个体在实践中勤奋努力, 在实践中的艰苦探讨。也有部分情商范畴中的特质是在成器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 是一个缓慢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从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内涵来看, 企业家的特质也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靠个人的努力形成, 即在非经济学意义的投入中形成的, 也即产权应当归属个人。

(3)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归属个人有利于吸纳大量投入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本扩张, 因而是有效率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异质人力资本, 比一般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4)企业有时候为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这种培训会增加受培训者身上人力资本的存量, 但这并不改变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性质。由于现代企业的产权分割经营体系, 企业家在一个企业从事经营, 实际上是将其能力租借给企业使用一个阶段(指合同期内)。如果企业家在合同期未到前提出解除合同, 企业会要求其赔付损失。因此,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属于企业所有的说法显然行不通。

(5)虽然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 但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制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人力资本投资, 这种投资的主体是国家或社会, 投资的客体是全体公民, 因而这部分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拥有, 就等于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归国家所有失去了实际意义。

(6)按照西方“天赋人权”的观点, 可就等于以认为人力资本是先天赋予的禀赋, 特别是企业家人

力资本的获取。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个人是其自身劳动能力的所有者, 企业家更多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而且比一般的劳动者担负更大的风险和责任。因此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归企业家个人所有。

综上, 我们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应归属企业家个人所有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角度讲,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的能力和技能的价值表现, 是通过在企业家身上进行投资使其获取物质收益的能力。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并非天生所有, 而是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获得的。企业家为获得人力资本必须付出的成本即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

形成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包含形成一般人力资本所必须的投资, 包括教育培训支出、卫生保健支出、生活福利支出、安全保护措施支出、移民入境支出等, 还应包括为取得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所支付的费用, 如为掌握专业知识与提高能力而支付的教育费用、培训费用、咨询费用等;另外,企业家人力资本还包括经营所花费的货币费用和时间费用的机会成本, 因为企业家从事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 当然也是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 在此过程中个人所花费的时间以及货币费用均无法再投资于其它领域, 因而其机会成本也构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对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归类, 属于知识和能力部分, 即智力范畴, 其可以用货币计量投入形成。但是,作为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另一部分, 属情商范围以及部分特殊能力的形成, 无法用货币费用量投入来解释,即使诸如“洞察力”等,虽属智力范围,其养成与提高也无法简单地用教育费用投入来解释。

对此可以这样证明, 是同一个班、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 个体之间产出却很不相同, 真正能形成企业家特殊能力只是部分人。深刻洞察力、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强烈的进取心、乐于接受风险与挑战, 这些企业家特质的形成, 都不是用货币投资所能得到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许多能力与素质是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与阿罗“干中学”的模型一致。在实践中, 有非个人投入和

大量的个人投入, 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个人在实践中的勤奋努力。

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了企业家除了具有一般人力资本所具有的属性如私有性、积累性、时效性、外部性等之外, 还有它自己所具有的特性, 包括(1)专用性;(2)稀缺性;(3)不可视性;(4)作为异质的企业重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5)时滞性;(6)完整性;(7)自立性;(8)高收益性。研究表明, 一般人力资本使用效率提高1% , 生产提高0.75%;而企业家人力资本使用效率提高1% , 生产提高

1.8% , 可见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本具有特殊性和高回报性。

很多理论家分析了中外成功企业家所具有的共性, 奈特以“风险与不可靠性”来论述企业家, 能发现并能充分利用“时机”, 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特质之所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每个环节都充满风险, 因此, 必须要靠企业家运作来减少和克服不确定性, 以保证各类要素实现合同规定的收入。奈特把企业家的能力具体分为四类。彭罗斯揭示企业家特质具有多面性, 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其中最根本的是预见未来和发现生产机会的能力, 即对市场的洞察力。

在竞争越来越残酷的市场中, 除了对企业家有更高的能力要求外, 对企业家的情商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很强的进取意识、充满冒险精神, 以及能够承受巨大挫折的心理素质是中外成功企业家的共性,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类, 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归为两类, 一是智力, 反映种种特殊能力, 如洞察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二是属于情商范围,如上面所提到的进取意识和冒险精神等。

四、从产权实现的角度看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现代企业作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结合, 企业家人力资源作为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作为特殊人力资本拥有者, 也是企业的部分出资者, 理所当然地应当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

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途径的特殊性和其所具有的特性, 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也具有可交易性和可分割性,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可以为企业家主体提供强大动力,使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真正担负起历史责任;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性资本”, 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当限制企业家人力资本流动的障碍被逐步取消时, 其人力资本自然由市场力量的配置到更能实现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地方去, 优秀管理人才“由国企流向私企,由私企流向外企”的现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1.物质上保证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按出资资本分配股权”, 并且同股同权, 同股同利, 那么企业家人力资本直接作价入股, 取得被广泛认同的出资人地位, 是一种较理想的实现途径。同时实行经营者年薪制以及相关的福利体系设计等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精神鼓励方面使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得以实现

理论界所说的精神激励指的是对企业的控制权、社会尊崇、在寻找配偶和教育子女方面的优势都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而同时优越的办公条件, 各种福利保险尽管可以从货币形式计入收入, 通常也从非货币收益的方面进行考虑。

理论界所指的精神激励包括:(1)岗位竞争激励, 从本质上来说是成功的需要;(2)业绩目标激励, 可以对企业家产生一种挑战性和激发自身潜能的动力;(3)信任授权激励, 信任是对人的一种很高的精神激励;(4)社会地位激励, 企业家社会地位由企业家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和职业地位等构成。经济地位一般用收入衡量;政治地位是用权力或地位的发挥来体现;文化地位则用从事这一行业所需的文化教育程度体现, 职业声望也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同时, 有必要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体系来确保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其一, 监督。所谓监督, 即监视、监察之意。由于现代企业是两权分离的,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 因而监督是必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对企业家行为的监督机制主要有两类:(1)直接监督, 包括企业管理机构的监督、监督人的监督等,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指股东和董事会的监督、监事会的监督;同时, 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行监督。(2)间接监督, 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监督。

其二, 约束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使用有积极作用。由于企业的两权分离, 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问题”, 即在一个资源稀缺的环境中, 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双方作为不同要素的所有者, 他们的利益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对市场及企业运行信息占有的非对称性, 因而企业家可能凭借其占有的信息优势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这就有必要对企业家行为加以约束。他们的利益目标对企业家的约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是文化、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有机结合体, 能够对企业家的约束达到合情、合理与合法, 是自律、他律与物律的有机结合。

(1)文化层面的约束, 主要包括建立道德秩序, 营造良好的信誉文化;塑造责任意识, 提高企业家的使命感;提倡敬业精神, 颂扬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等, 使企业家自觉地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去行动。文化层面的约束是无形的, 可靠性也比较低, 但其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2)制度层面的约束,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等。制度层面的约束其可靠性居于中等程度, 这主要取决于制度制定得是否科学规范, 制度执行程度等因素。制度既是文化的具体化, 又是技术的可操作化。制度应该体现文化的特色,制度所内涵的思想应该与社会提倡的主流文化一致, 与颂扬的伦理道德相协调;否则, 制度就会与文化道德相抵触,达不到制度预期的目的, 降低了制度的有效性。

(3)技术层面的约束, 主要是指保证制度有效操作和实施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确定性、可靠性、强制性和刚性的特点。制度必须有技术的支持, 不可操作的制度往往是无效的。所以说制度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密切相联的。文化层面与制度层面主要解决约束目标问题, 而技术层面主要解决约束能力问题。如果说, 文化层面的约束使企业家不愿违规,那么可以说, 制度使企业家不能违规, 技术使企业家不敢违规。另外, 从约束的内容看, 可包括道德约束、责任约束、法律约束和有限责任约束。

只有建立完善而且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体系, 才能保证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更好地得到体现。

五、结论

以上就是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特性及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 即投资等方面对人力资本中最特殊的一类, 也就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进行的理论上的探讨。随着人力资本价值在我国企业日益受到重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它的实现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其价值的实现, 也必将对生产带来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小宁:《源资本化的若干问题就》,《中国工业经济》[J], 2003年第2期

[2] 申小林:《业家寻租行为及特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J], 2004年4期

[3] 曹丰:《美国总经理的收入看管理人员激励》,《管理现代化》[J], 2006年5期

[4] 周三多:《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5] 陈勇勤:《理思维导论》[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6] 齐善鸿:《人力资源管理原理》[M],海口: 海天出版社, 1999年

[7] 朱舟:《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8] 程承坪,明侠:《业家人力资本开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年

第二篇: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作者:张丽丽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现有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根据对人力资本价值构成要素的研究选取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企业家 人力资本 价值评估

在现代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企业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不仅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维持企业的生产运作,为企业创造了收入来源和丰厚的利润,同时企业家决策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其战略眼光和知识在企业的经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创造了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其本身就可能成为企业市场价值的组成部分。那么该如何体现和衡量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呢?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其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具体见公式(1),试图在实践上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式中:P-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值;α-行业加权系数;β-分成率,即企业家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程度;EVAt-第t年预期经济增加值;i-折现率;n-企业家可工作年限。模型中有关参数解析

(一)行业加权系数α

行业加权系数α的设立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的作用不同;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积淀过程中所支付成本的资本化的外在表现。α系数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α可由专家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综合加权评定。

(二)分成率的β确定

分成率β是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贡献比例。分成率的确定是企业家价值评估的关键,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在现实生活中,对企业家在企业中贡献率的判断只是一种合理的预期,即数学期望,但这种贡献的发挥效果及程度如何还要受企业家自身内部因素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前面的假设条件中,假设外界环境对企业贡献效能的发挥影响极小,可以不予考虑;但企业家个人的努力程度难以量化,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家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进而对企业家的贡献分成率β进行修正。

(2)

式中:β-修正后的企业家贡献分成率;β′-企业家对企业的平均贡献率;W-起修正作用的企业家综合素质修正系数。

1.β′:企业家对企业的平均贡献率的确定。企业的预期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四大类:资本、技术、劳动、管理,这也体现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基本精髓。企业家的贡献价值归属于管理要素的贡献,要想确定企业家的贡献比率,必须先确定管理要素在企业中的贡献系数。管理要素贡献系数的确定可采用剩余法。

剩余法的基本思路:先确定资本、技术、劳动三项要素的贡献率,剩下的就是管理要素的贡献率。其中,资本贡献率可以根据企业资本平均收益率来确定;技术贡献率可以依据企业拥有各项技术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行业公认的技术贡献率指标加以合理确定(技术分成率指标不同行业已有较统一的比例标度);劳动贡献率,则要根据本企业实际工资水平占企业总收益水平的比例来加以确定(假定工资水平能真实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因此,应用

剩余法可以得到管理要素的贡献比率,具体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作为管理要素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家作用系数。

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其他层次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从管理要素中分离出企业家的作用系数,则要根据企业具体的层次职位设置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管理层按决策层、普通管理层进行归位,并根据企业具体管理决策的实施过程以及管理人员权限的划分,由最具有经验的专家,采用综合评判方法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作用加以评判,并最终确定企业家在管理要素中的作用系数。

2.企业家综合素质系数W的确定。企业家综合素质素数W是指对企业家综合素质的评价值,素质系数W的确定要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确定综合素质系数W,得出企业家效能发挥系数,从而对企业家效能期望值加以修正。

对企业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首先应建立企业家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测算,选取了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经营业绩、身心健康状况等五个方面来对企业家个体素质进行考核,具体评判指标见图1。

企业家综合素质模糊评判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评判对象集。包括一级指标(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经营业绩、身心状况)和二级指标(见图1)。第二步,权数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可采用德尔菲法、AHP法或模糊Borda数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分解的各项指标以咨询表的方式分送给20位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并将加收的咨询表整理,得到各级指标权重。第三步,设立评语集。将企业家评语集设立为“好”、“较好”、“一般”、“低”四等,对应分值分别为4,3,2,1。第四步,分值计量。建立由对象集到评语集的模糊映射,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配率统计,运用模糊矩阵运算计算其分值。第五步,隶属度计算。根据计算的分值,确定其隶属度。假设一名企业家的全部人力资本价值以百分之百计量,通过测定企业家综合隶属度来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程度。

(三)企业家工作年限n的确定

企业家工作年限是企业家的有效工作时间。一般来讲,确定工作年限应根据企业家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来估算,但由于现实生活中人才流动频繁,各种离职跳槽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对工作年限的确定可假定企业家离职流动的概率较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足够长,也就是企业家在该企业任职的工作时间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是可以测算的。

(四)折现率i的确定

折现率i即企业家人力资本成本,可按股本资本成本来计算。企业家以其自身人力资本“入股”,要求与其他股东共享企业剩余收益,从性质上讲,都可以看作股本,并且,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涨跌是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反映,它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家经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因此,可按股本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企业家资本成本率,但应当考虑企业股本成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即1单位股本成本相当于多少企业家人力资本。

由于在企业家人力资本成本确定上,数据获取较困难,因此在适当考虑企业家自身特殊风险的基础上,可参照资本市场股票成本的确定方式来加以确定,即:

i=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3)

无风险报酬率可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来计算,风险报酬的确定,应在考虑企业家所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一般来讲,企业家经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由于企业家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环境越复杂,企业家的风险就越大;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外界环境风险。包括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多项政策的影响以及外界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使企业面临风险;企业家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老化导致企业家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同样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依据公式(3)最终确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成本。

对模型的评价

(一)优点

现有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大多是以现金流量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新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中用EVA来衡量企业价值。EVA优于自由现金流量之处在于,经济增加值对于了解公司在任何单一的经营情况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衡量尺度。自由现金流量则不行,因为任何单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都会受到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的影响,而经济增加值不考虑投资的现金流量只考虑投资资金的成本,所以不会受到由于当年投资造成自由现金流量下降的影响,经济增加值每年的变化比较平缓,可以有效地考核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且便于进行统计分析。EVA价值评估表明,其价值的更大部分出现在较早年份,而现金流贴现则出现在终值部分,使其重要数据的预测不可靠。EVA将用于投资的现金支出正确地视为资本而不是当期费用。使我们得以理解价值创造的模式而不仅仅是得到现值。

该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资本,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要素理论,更能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行业加权系数α的引入强调了不同行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不同,考虑了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和价值增值方式的不同。此参数的引入使新的模型能更全面的反映企业家价值,符合全面的原则。

根据企业家素质对分成率的修正将企业家的个人努力程度与对企业的管理贡献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分离出企业家在企业价值中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因为EVA评价指标本身包含了无形资产的因素,所以新模型中考虑了企业家在经营期间企业品牌价值、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增加值,体现了企业家的个人魅力给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增量。

(二)不足

行业转换系数的引入虽然使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家的真实价值,但是,α参数值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以往的数据资料来得到,并且应该随着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保持动态的特征,不断进行调整。单个企业一般无法完成如此大量繁杂的工作,必须考虑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企业家综合素质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主观因素。尽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但是新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还是避免了传统模型的一些缺陷,使得企业家的评估值更真实合理,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

2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

53.王新华,孙剑平.国内外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

3(8)

4.郭玉林.隐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J].中国工业经济,2002(7)

5.程承坪,刘小平.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10)

6.张广科,黄瑞芹.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J].财经科学,2002(5)

7.陈鹏飞.现代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定价浅探[J].经济前沿,2003(6)

8.陈玲,陶亚民.EVA:一种新的业绩评估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5)

9.杜兴强,黄良文.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模型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10.隋静,王力.EVA:企业价值评价的全新视角[J].会计之友,2004(5)

11.潘赛.EVA价值评估模型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3(6)

12.胡建军,刘又礼.用EVA一经济增加值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3)

13.孙琳.基于管理贡献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J].财经研究,2003(11)

第三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精神激励机制的探讨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精神激励机制的探讨

来源:互联网络/网友投搞转载日期:2011.04.27作者:焦永梅,王晓

我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着外国企业激烈的竞争,争夺人力资本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人力资本,就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能影响未来收益的价值存量。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家的经营才能和创新能力,它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人力资本的产权特点是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周其仁,1996)。企业家人力资本当然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探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精神激励机制问题。这里的企业家包括企业经理人。

一、精神激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谓精神激励就是通过成效的认可、表彰、授予荣誉称号、提级升职等手段,满足人的社交、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的积极性(陈爽英,2005)。心理学家曾这样描述精神激励的作用: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能力的50%—80%,在得到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能力发挥至80%—100%,甚至超过100%。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各种激励理论从多种视角强调了精神激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斯洛(1943)的需要层次论中后三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交需要(归属感)、尊重需要(含地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含荣誉),主要是通过精神激励来满足的。赫茨伯格(1959)的双因素理

1论中的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感、认同感、工作的挑战性、所负责任的提高、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强调的就是精神激励的作用。麦格雷戈(1960)把有关当事人的自尊的需要和声望的需要视为人的自我需要,并认为满足这种精神需要对管理层最具有意义。麦克里兰(1969)则认为,经理人的主要需要有成就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无疑这三种

需要都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他还指出,“经理人”把成就需要等精神方面满足和激励看得

比金钱更重要,对“经理人”这方面的追求给予激励与满足,能够激发出“经理人”的工作热情,促使其努力地把企业经营好,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培顿根据经理人的需要,确定的对其产生激励的6个因素中除金钱外,其他激励因素都与精神激励有关。美国学者波特和劳勒(1967)把报酬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两种。内在报酬所指的是工作内在条件产生的报酬,就是尊重、自我实现等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4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一般价值取向方面,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更看重的是品质,强调人在精神追求、良心、助人和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价值;在职业目标价值取向方面,企业经营者首选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希望得到社会承认、实现人生理想;在职业角色的价值取向方面,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十分热爱从事的事业,认为诚信、守法和创新是“经理

人”最重要的优秀特征。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家有着强烈的精神需要,渴望着真正的精神激励。因此,重视企业管理中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精神激励势在必行。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精神激励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方法单

一、陈旧,甚至有些空洞,所起的激励作用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常用两种方法:进行主人翁精神教育和授予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由于年年如此,轮流坐庄,时间一长,大家对这些激励方法不再认同,也就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激励作用,褚时健、于志安等人在获得各种荣誉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是很好的例证。

2.职务激励利弊共在。在我国,许多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完全分离,企业经理人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公司治理结构尚存在不少问题,精神激励机制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职务和权力是重要的精神激励资源,但在职务激励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存在扶贫心理,上级主管部门为了使一些辖内业绩较差的企业脱困,往往调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家去管理,使许多经营者不能干得太好,又不能干得太差。二是对企业家的精神追求目标引导上存在着激励错位现象。经理人这一职位给予有成就且追求企业发展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精神激励。但是,如果把权力和职位授予了那些并不像追求经营企业成功而一心只想去“官场仕途”的人,就会发生职位授予对象错位,进而造成激励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一方面,一个具有企业管理才干的人,并非只能

做或只愿做企业经理人,但形成的“管而优则仕”的模式不能说不是对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一种浪费。而当企业家为了仕途而粉饰太多,往往引起短期行为而违背了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更应该注重长期发展的基本要求。

3.声誉和道德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市场经济时代的企业家而言,一般都非常重视自己长期职业生涯中的声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声誉。而我国由于企业经理人不完善的选拔机制和不流动流动的非市场性,导致市场难以形成对经理人声誉的有效评价。另外,对企业家的道德激励资源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道德也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激励资源,它会对企业经理人产生发自内心的持久的激励力。目前对企业家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忽视了对企业家道德等社会价值评价这部分内容,如果人们按照一定道德价值取向,对企业家道德进行评价,并给予道德品质高尚的企业家以崇高评价,那么企业家的道德需要就会得到强化,道德激励的作用就会大大提高。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精神激励机制的改进和优化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精神激励,应从业绩目标激励、工作过程激励和社会地位激励三个方面进行。

1.业绩目标激励。德鲁克(1988)指出:“任何组织都需要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有强烈成就感的企业家来说,一定的目标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一定的动力,激发自身的潜能。挑战性的业绩目标具有筛选功能,它能区别有能力的企业家和无能力的企业家。但是,业绩目标的设置不能过高或过低。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工作绩效与压力水平呈相关关系,两者的关系图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在抛物线的顶点处,压力水平激发最优的工作绩效。根据美国心理学教授洛克(1968)著名的目标激励理论,一个目标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刻画: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度和目标的可接受性。因此,业绩目标激励方案的设计要找到最优的压力水平,以使得激励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2.工作过程激励。这是指对企业家工作本身给予的激励。按哈克曼和奥尔德姆的工作特征理论,要激发企业家的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满意感,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家必须体验到他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企业家必须体验到他对工作结果负有个人责任;三是让企业家时了解工作的结果。而要让企业家体验他对工作其结果负个人责任,则必须改变行政任命机制为市场化机制,达到岗位竞争激励目的,使企业家对企业而不是对上级负责;企业家经营企业面临市场变幻的不确定性,需要灵活地根据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决策,应赋予企业家自主经营决策权,让他体验个人责任;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使之与承担的责任相对应;时对企业家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有利于企业家感知其工作的艰难和快乐,从而激励他努力工作。

第四篇: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超产权激励机制探讨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超产权激励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谢志宇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通过契约方式而组成的经济组织,其区别于市场契约的根本特征在于企业包含人力资本的使用。罗森(Rosen,1985)认为,在自由社会中,人力资本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人。而巴泽尔(Barzel,1977)对奴隶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撤去“自由社会”的局限条件,人力资本只属于个人的结论仍然成立。周其仁(1996)也从“人力资本与个人不可分割”性出发,提出人力资本所有权只能属于其载体。“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是整个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张维迎,1996),但这种不可分割性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本的载体个人就必然拥有该人力资本的全部产权。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甚至荡然无存。但人力资本会自发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市场。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人力资产天然归属于个人;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会立刻贬值;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市场。

我国企业家激励现状

我国企业家的成长存在一系列的制度环境缺陷,如儒家思想、“官本位”文化思想及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家行政任命制度,影响企业家的形成。但目前缺少对企业家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没有形成产权和法律上的认可。激励的内容不明晰,非货币化现象严重,在不可交易的产权安排下,经营者通过增加在职消费和自身人力资本的提升而削弱了企业经营绩效;同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企业家权力过度集中,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家的形成和发展。

而要素所有者的收益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剩余控制权意味着企业家有权支配企业资源去从事决策性的工作,剩余索取权意味着分配和享用企业创造的剩余。但是以现金支付形式导致企业家的贡献和回报不对称,企业家收益不因决策能力弱化或预期不良而改变,易出现企业家的短期行为倾向,如“59岁现象”。以资产所有权形式支付,企业家本人可能不愿意接受“股权”代替“控制权”,因为控制权是积极货币的持有者,货币化的股权持有的却是消极货币,因为其股权是否增值还得依靠现任企业家的能力。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家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报酬很难直接定价。

超越产权的企业家激励

物质资本的承诺是可信的,人力资本却较容易逃避企业失败的风险。在有限责任的产权制度下,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使物质资本所有者在转移经营和管理权时保留了对资本使用的监督权。由于人力资产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在企业契约签订之后逐渐具有承担风险的资本,所以要建立超越产权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促使企业家职业化。建立企业家市场,实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定价。让企业家职业化,根据市场对企业家的需求信息和企业家自身的能力素质对企业家实行市场化定价,有利于企业家的成长和供给。企业家的职业化可以提高企业家的供给价格,使企业家更愿意提供。

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企业家市场的充分信息可以使企业家的能力与努力程度的信息充分公开,从而使企业家得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同时产品市场的竞争将直接把高效率的企业筛选出来,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家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最后资本市场竞争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如接管等形式,也可以促使企业家努力提高经营绩效,避免企业被接管。

培育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家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产权制度理论不同,企业文化着重从精神方面理解企业家治理。经济理性、法律理性是有边界的,利已主义对利已主义的最后结果只能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在企业治理中,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精神文化,使所有者、企业家、职工共同为企业成功而自豪,共同分担企业的困难,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方竹兰.人力资本产权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2

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2000

4.[美]哈罗德?德姆赛茨著,粱小民译.企业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丁栋虹.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胡乐明,张建伟,朱富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7.黄泰岩,杨万东.中国经济热点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人力资本的现代价值——基于管理的角度

人力资本的现代价值——基于管理的视角

内容摘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人力资本的现代价值等。关键字

人力资本、企业管理、现代价值等。

正文

首先,我们想问的是: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即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在工业社会时期和知识经济社会时期,人力资本比其他的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因为作为“活资本”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开放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许多企业。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支出也占企业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活资本,而世间其他物力资本和自然资源都是死的资源,其本身并不会自行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必须要有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获得效益。因此,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是最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是科学技术得以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使得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发挥自身能力的功能,而且具有吸收、消化等功能。比如那些具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企业,不但具有巨大的内在创造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消化外来技术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改造自身技术和推进其发展,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企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最小的成本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现代管理中,人力资本具有知识效应,包括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等。其中需求效应不仅能够促进物质资本的技术革命,提高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出,而且能够促进社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收入效应能够促进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产出的增长;替代效应则能够克服或缓解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本的稀缺与不足,进而能够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并且这种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是多元性的。首先,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专业化知识能够使其他要素投入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其次,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提升投资者自身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影响到投资者周围的人,促使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再次,人力资本投资在加快社会技术与信息传播、提高人力资源市场运作效率、改善劳动者健康状况、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降低社会犯罪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假若一个企业拥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本,那么,如何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冲破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约束,不再把人看作是一种技术要素,而是把人看作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因素,看作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不再把人置于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之下,而是为他们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不再容忍人才的浪费和滥用权力造成的士气破坏,而应像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爱护自然资源一样珍惜爱护人力资源。要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企业为了发展,管理者必须学会怎么样发现具有潜质的人才,同时,还要留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利的人才。因为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科技的发明创造者,是先进科技的运用者和传播者。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才就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特殊要素。人才不仅是再生型资源、可持续资源,而且是资本性资源。在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人才作为资源进行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有计划的人才资源开发,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达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德才上岗、凭业绩取酬、按需要培训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人力资本的目标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企业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以人才资源开发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具体来说,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快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起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要围绕高素质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四支队伍建设,建立各具特色的分类管理制度,重视抓好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

2、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企业要利用培训和教育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应采取高科技和高投入措施,使企业人才资本不断增值。加大对人才培训教育的投资,既能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人才对职业生涯开发及个人能力提高的渴求,这种投资会获得比物质更高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具有长效性和超成本性。

3、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激励是现代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人才资源的潜能能否发挥和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才的激励力度。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中要积极研究个人需求和制度对个人需求满足感的影响以及能产生各种激励作用的机制,制定人才队伍收入待遇及其岗位责任和业绩、贡献挂钩的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付酬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双丰收。

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从最简单的方面分析,良好的人力资本能改进效率,使其对企业的收入、利润增长有贡献。然而,传统上企业的员工往往被看成是成本,人事管理的职能在于使之最小化,以便成为效率的潜在来源,很少有人会认为人力资本也创造价值。众所周知,劳动力成本在很多组织内依然是最大的运作成本,在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时,减少员工人数依然是企业重构战略的一个主要方面,目的在于降低这项成本。从较复杂的方面分析,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战略杠杆能有效地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人力资本(职能和系统)应直接进入于公司战略目标和运作之中去。人力资本新的战略作用已在许多研究

专题中引起注意,它超越了传统的人力资本研究的狭窄范围。事实上,要形成这样的战略性影响,很可能要求对整个系统加以关注,以及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本运作(内部适应)和战略目标(外部适应)两者间相互结合的重视,这种结合必然促进了人事经理与直线经理间更紧密的工作关系。

近年来,企业战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了人力资本在形成竞争优势方面的显著地位。根据公司基础资源的观点,公司可以仅仅通过以一种少见并且竞争者难以模仿的方式来创造价值,进而发展竞争优势。尽管传统的竞争优势来源,例如自然资源、技术、规模经济等等也创造价值,但是基础资源观点认为这些来源越来越容易被模仿,特别是与企业内部员工聘用系统这样复杂的社会结构相比较而言。如果上述说法是正确的话,那么人力资源很可能成为支持竞争优势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来源。

人力资源系统应是企业战略资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战略资产是“蕴含于公司竞争优势中难于交易和模仿的、稀有的、特定的一套资源和能力”。与资本投资、经济规模或专利有所区别的是:一个发展良好的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当它深入地渗透到组织的运作系统中能够增加企业的实力时,它就能够创造价值。

为什么要模仿已渗透到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可能会相当困难呢?首先,要把握住人力资本实施和企业政策所带来的价值两者相互间作用所依赖的具体机制是困难的,要想模仿一个复杂的机制,就必须明白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绩效是附加的还是倍增的?或者它们之间是否包含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企业经营者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明白这些相互作用的真正性质。如果不明白人力资资本是如何运作的,那么就不可能去模仿它。对于一个竞争对手来说,要靠挖走一个或几个高级主管来达到仿制一个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就更加困难了,这是因为对资本的理解可认为是一种遍布于公司许多人(而不仅仅是几个人)中的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现代社会看人力资本》等。

下载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初探[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价值生产五要素和价值生产五阶层及人力资本五篇范文

    价值生产五要素和价值生产五阶层及人力资本 一、价值生产主要投入以下五种要素 1、资本 2、土地 3、劳动 4、技术 5、信息 其中土地经常被资本化,如股东经常将土地折合成资本投资......

    当代中国人力资本的价值提升机制探析

    当代中国人力资本的价值提升机制探析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杨文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本。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对......

    互联网时代,重解人力资本价值管理5篇

    我们的确到了这样一个时代,需要顺势而为,改变价值管理的理念,对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价值管理进行新的思考,并且要在实践中探索如何通过这种理念去驱动员工创造价值,使中国企业的转......

    浅谈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及泛性构架思考

    浅谈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及泛性构架思考 摘要:人力资本是在现今社会作为一种价值系统而存在的,它也是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中不断演变的。它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社会关系,而其实质......

    浅析企业人力资本

    提纲 前言:人力资本的意义 一、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及其区别 (一)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 (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产权 二、人力资本的内涵与价值基础 三、企业......

    人力资本理论

    第4章人力资本理论一、单项选择1、人力资源管理之父是()A、亚当斯密B、马歇尔 C、舒尔茨D、贝克尔2、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A、亚当斯密B、马歇尔 C、舒尔茨D、贝克尔3、......

    改写“富豪榜”从“社会价值”评判民营企业家

    改写“富豪榜”从“社会价值”评判民营企业家此文档由中鞋网()整理并发布谈到企业家价值,人们往往只会联想到个人财富、企业规模等归属经济价值范畴的概念。创造财富是企业家价......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摘要: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