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实施通知(定稿)
关于认真做好机关后勤单位优化人力资源调整结构的通知
公司所属机关后勤单位:
按照**发(2014)445号文件通知精神,各单位应根据文件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髓,积极对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使本单位的员工总量在2013年底在册人员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调整13%以上,为此:要求各机关后勤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1、本项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切
实领会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性,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2、根据本单位实际按比例优化人员结构,制定本单位优
化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方案,完成公司下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调整13%的任务目标。以书面方式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管理岗、工人岗分开报,附电子版。
3、制作电子表格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备注。填写真实信息,管理岗、工人岗一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附电子版。
4、以上两项务必于**年**月**号前完成。此项工作列入
本月经营考核范围。
*******人力资源部
**年**月**日
第二篇:合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合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实践调查报告
导语: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定义为: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使用的重新配置。因此,农业结构调整范畴应包括与农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同时还应包括国民产出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它是当前农业、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战略措施。在诸多因素中,生产力是决定因素,因此,农业结构调整是随着农业、农村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进行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了解近年来合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方式和成果,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从结果看成绩,从三农看合肥发展,从合肥看安徽崛起。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 合肥郊区农民及三县农民,三、调查方式
1、文献查阅: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
2、网络查阅:安徽省农业网,合肥市农业局网站,其他相关网站
3、实践查阅 :三县农村农民和相关政府机构
四、调查时间:2010年7月15日――――2010年8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合肥农业基本情况。(二)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提出合理的建议
六、调查结果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连续六年实现增产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实现增长跨千元;农村土地复垦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农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在转型(以肥东县店埠镇为例)
肥东县店埠镇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去年实现农业大丰收,畜牧业发展也上了新台阶,据统计,2009年该镇共出栏猪5.4万头,出栏家禽240万羽,产奶1320吨。
店埠镇的“一村一品”只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说,合
肥正在大力推进经营业态和理念的创新,加快农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内涵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目前,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镇突破230个,全市百亩以上苗木花卉精品园160余家、草莓种植大户85户,休闲渔业150处、面积5万多亩;全市各类涉农专业批发市场超过200家,商贸流通、货运企业507家,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1313家;现有星级农家乐121家,全国农业观光游示范点3个。2009年,乡村游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7.7%和31%。”市农委负责人如数家珍。
2、分散经营向规模发展
合肥市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抓手,正在积极探索土地集中经营、合作经营、统一服务型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2009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72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3%。
专家研究发现,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可以加快推动农作物种植机械化,有利于统一实施综合服务,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合肥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作业面积达640万亩,农机农艺结合亩均节本增效47.8元;全市建立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303个,搭建124个村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统一开展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
告别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合肥涌现出了一大批“农场主”。目前,全市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817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64家。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带动市内外农户180多万户,户均增收1650元。
3、科技种田让农业升级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合肥通过推进经营主体和要素支撑创新,把农业升级的动力寄托在科技驱动上。
“加快农业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型升级。”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正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已建立市县农业科技推广与龙头企业技术研发机构60多家。2006年以来,安排近亿元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
此外,通过深入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四大高产创建”活动,合肥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2009年,小麦平均单产由2005年的273.4公斤/亩提高到350.3公斤/亩,水稻平均单产由404公斤/亩提高到508公斤/亩,粮油优质率达96%。
4、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长丰县为例)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组织实施“江淮分水岭岗区长丰吴山南瓜生产基地”、“环巢湖流域圩区10万亩水生蔬菜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
为推进南瓜基地建设,该市引进了全国知名南瓜科研企业合肥江淮园艺研究所,推广种植黑丰、江淮大蜜本、红贝、金太阳等优新品种,建立南瓜合作社,先后同上海、陕西、河南、山东及本地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签定购销合同。市财政对基地集中连片发展规模达500亩以上的,给予最高达400元/亩的资金奖补。对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给予额外奖补。
目前长丰县吴山镇车左村集中连片冬南瓜基地规模达3000亩,延绵周边及岗集镇几个村面积近万亩。现正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龙头合作组织、强化品牌建设、发展采后保鲜加工,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5、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万亩蔬菜园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将群众一家一户的耕地整体治理,通过土地流转统一发包给农业龙头企业开发,以此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记者日前从合肥市万亩蔬菜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上以解到,我市正通过这种基地连片开发,产业块状覆盖的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万亩土地复恳新农村建设项目区,安徽绿润农业公司已通过招商引资进驻基地,从事露地蔬菜集中连片种植。远远望去,数十台大中型机械来回旋耕、覆膜,整个基地呈现出一片白色的“海洋”。
按照规划,这里将在3-5年内发展成4万亩左右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种植青刀豆、胡萝卜等优质蔬菜品种,企业年加工产值将超过亿元规模。在属于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的吴山镇车左村、北份村,当地通过引进南瓜、冬瓜等耐旱作物品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目前连片播种面积已达到1.2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
我市目前已出台相关政策,对集中连片开发的设施栽培和露地蔬菜根据规模分别给予亩均2500元、300元以上的奖补措施,大力扶持新建基地和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我市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全新格局
6、加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产品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尽快制定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标准,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抓好农业信息尤其是农产品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工作,为基层、农民、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升级、产业化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用标准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用标准化的手段培育名牌农产品,用标准化的措施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尽快完善监测手段,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尤其是对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7、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初步适应了农村二、三产业兴起和农业人口逐步向小城镇转移的需要
七、问题:(一)农业结构调整尚处在适应性结构调整阶段,与战略性结构调整目标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
1、农业产值结构:种植粮食产值比重仍然较大,瓜果蔬菜产值比重逐步提高,花鸟鱼木产值有待提高 2.对以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及市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都在搞结构调整,结构雷同现象较为普遍;都在搞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效益却不很显著。
3、农业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还不太大,加工档次较低,即使是龙头企业,其经济实力也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还不够强。
4、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科技队伍已难以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缺乏科技人员的指导和服务。
(二)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如蔬菜种籽、果树苗木、农药等尚存在混乱现象,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农产品营销、加工、农业信息等企业良莠不齐,信誉不高。农民的生产、销售活动还缺乏信息、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加工企业的有力支持,利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
(三)地方财政力量薄弱,支农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人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慢,城乡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
八、建议:
(一)农业结构调整要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
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开放型农业。首先要对本地的资源禀赋(自然、区位、经济、社会、人文等)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成本以及国内外市场深入调研论证,认识自己真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产品贸易的重点地区。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结构。在充分论证自身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微观上突出各地特色,宏观上形成合理布局和专业分工,避免结构雷同。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既要考虑适应市场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更要考虑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生产成本。否则,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就可能导致产品虽然品种、质量很好,科技含量很高,即因较高的生产成本而形不成比较优势,使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构筑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应充分发挥合肥市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把农业生产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服务,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营销等逐步分离出来,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解决非农化和城镇化滞后的问题。
(二)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对本市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应对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依据加入WTO后对本市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继续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争取本市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2、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3、与周边农业企业合作,强强联手,发挥区域的联合作用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政府的职能是支持、引导、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民往往局限在本地集贸市场狭小的市场空间,难以得到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另外,大多农民尚无资本积累,经营过于分散,也给农业信贷和技术推广带来了困难。这些都在客观上降低了农民作为主体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效果。因此,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其地位与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服务。
首先是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积极扶持。除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农业信贷、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的投入外,还应适当提高对优质适销农产品的保护价水平,实现优质优价。同时,按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政策、法规,使基层干部和农民明确调整方向,保护农民合法自主调整与经营。通过示范项目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其次,要设法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农业科研及推广应把优质高效放在首位,加速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培育、贮备和推广,尤其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品种与质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农民增收。
第三,要完善市场体系。目前农产品市场信息不足,流通环节不畅,交易不公等直接影响了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效果。一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围绕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趋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等采集、整理和筛选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传播到基层和农户。二要完善提高现有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建设一些专业批发市场,以引导和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三要进行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用标准化规范农产品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发挥农民创名牌、增效益的积极性。
(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狠抓特色农业技术服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组织参观学习,开拓农户视野。
2、举办宣传动员和科技培训。
3、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4、搞好发展规划
(本报告资料来源合肥市政府、三县农业局、中国经济网、新华网安徽频道、安徽农业网、合肥日报)
第三篇:课程结构调整优化事实性陈述材料
课程结构调整优化事实性陈述材料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大通职业技术学校 2011年6月
目 次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1
二、《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7
三、《微生物基础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总结„„„„„„„„„„„„„„„„„16
四、《饲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0
五、《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3
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6
七、《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8
八、《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总结„„„„„„„„„„„„„„„„„„„32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食品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总结„„„„„„„„„„„„„„„„„„„„„37
二、《食品微生物》课程改革总结„„„„„„„„„„„„„„„„„„„„„„39
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总结„„„„„„„„„„„„„„„„„„40
四、《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46
五、《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48
六、《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52
七、《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课程改革总结„„„„„„„„„„„„„„„„„„„54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总结„„„„„„„„„„„„„„„„„„„„„55
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57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0
四、《电工与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3
五、《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6
六、《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9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创建于2002年,这三年来,在学院的正确指导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针对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专业内部优化,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提高了总体的教学水平。调整优化中我们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专业改革和建设。2003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为院级试点专业,并进行全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本专业相关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现将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改革汇编如下: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确立为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于2002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设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该专业从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着重培养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通过学生自身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充分体会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严谨性、公正性,树立献身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更要培养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相应的理论知识,毕业后立即能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还要培养较强的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自学意识及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的几项改革探索: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以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为载体,以科研和样品检测技术为纽带,在理化分析实验室开展检测项目的分析练习,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和技能培训当中。培养模式上以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为主题,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改革与探索。
1、教学方法的改革
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的特点要求严谨、准确、公正的技术人才,针对这一点,在培养学生方面,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起分层次培养人才体系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苗的各项综合素质,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有效地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研究功能和服务功能。分层次培养的管理体制是贯彻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重要实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作为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重点专业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任务。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出发,进一步研究和摸索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内容的改革方案,试图找到更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第一线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以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为载体,以科研项目和样品检测技术为纽带,在理化分析实验室开展针对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练习,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和技能培训当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各种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及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内容上细分为农产品常规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技术、饲料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农药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等。2002年我专业第一批招生时,把课程笼统地设计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总学时为16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占100学时,实验学时占62学时,理论:实验=1:0.62。该课程的讲解分三个学期完成,第三学期完成56学时,第四学期完成60学时,第五学期完成56学时。由于本专业是刚刚建立的,所以,课程的设计和理论和实验学时数的安排上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整改。2003年在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时调整了学时数,从2002年的162学时增加到240学时,突出了本课程的主导地位,调整后理论学时占80学时,实验学时占160学时,理论:实验=1:2,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的突出作用,但始终没有完成本课程的细致分化,给人一种笼统地感觉。2004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课程细化为4门课程,分别为食品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饲料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农化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和农残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即从2003年的240学时增加到320学时。总的来说,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比例达到了1:1,优化了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初步形成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的发现问题,改革和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尽快与企事业的人才需求和运行机制接轨,使我专业培养的学生广受各级企事业的认可和好评,以至成为社会各界的抢手货。
经过3年的初步改革后,我专业教师又在课程内容的讲解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食品分析技术》为例,传统的食品分析技术按检测项目内容分为: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食品中激素的测定等。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按产品项目分类,内容包括:粮食、饲料检验,肉类及水产品检验,水果及蔬菜检验,副食品检验,饮料及酒类检验,食品风味检验等。经改革后,教学模式上基本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的“产品检验按产品项目分类”的基本方针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与其它课程合理衔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有关食品检验工和饲料检验工考核内容和要求,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制定了20项综合训练内容和考核标准,并保证训练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考核方式采用单科结业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并重,突出能力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单科结业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能力考核两部分,能力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按综合技能标准进行考核,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保证学生懂理论,有能力,会应用。与此同时,适时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在毕业前拿到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真正适应各项复杂检测工作的岗位要求。
(三)、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了教学理念——“围绕学生、面向学科”进行教学
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走,无所适从,没有发言权。我们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学(服务)对象为中心,即树立了学生是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崭新的教学理念。在授课前,先向学生了解本课程与其它先期课程内容有无重复,视情况给予区别。如:哪门课已讲过相关内容,哪门课作过什么实验,从而决定略讲,或补充内容。使学生既不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也不会因缺乏预备知识而难于听懂。
2、树立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教师是灵魂的理念。如讲课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考,用“为什么”引出要讲的问题;用“是不是”引起学生的深思;用自问自答引导学生的思考等。教师用声音的高低变化、手势和身形的姿势,眼神的交换和询问,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提高。
3、打破了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组成学习研讨小组
通过竞选课代表、按十分之一人数自愿报名成立学习小组,口号是多学一点、学深一点。让学生参与教学讨论,带动多数同学去学好这门课。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学习中的难点展开讨论。鼓励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堂讨论课中报告自己的学习体会,带动一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习小组成员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满足了他们渴望深入学习的愿望,实现了因材施教。
4、教学考核采用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学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教学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激励和改进的作用。我们不是“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而是建立了从学习过程、作业练习到期末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考核帮助学生克服了应试心理,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知识”走向重“能力”。随着我国进入WTO,原有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部分内容和检验项目的分类已显陈旧,这些都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不断改革,从而更有利于高职人才的教育与培养。通过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研究性为主要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完善并优化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相关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做到综合设课,整体优化,构建了以应用型为主旨的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确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二、《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从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着重培养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
《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03~2004学年的第1学期第一次开设,经过三届学生的实践,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社会实际需要、企事业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三次改革,经过《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样品处理技术》两次更名,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样品处理技术》教改目标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培养模式上以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为主题,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样品处理技术》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拓宽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实务并重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三)、《样品处理技术》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样品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改革幅度比较大,经历三届学生,三次更名。该门课程在02级教学计划中为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开课,名称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主要内容为检测基础相关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能够利用这些原理、方法对农产品原始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的前处理工作,并能对农产品分析检测过程作出质量保证。总时数为56学时,全部为理论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两点不足:
一、缺乏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不够;
二、样品处理质量保证环节既检测数据的分析及处理部分内容太少,造成学生吃不饱,同时进行数据处理时比较困难。因此,在03级的教学计划中作了相映的改革。根据02级教学计划的问题03级教学计划将课程改为两部分上,一部分仍命名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的计量单位、基本常数、实验用水、基本试剂等基础知识;农产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样品的前处理与预处理等。课时为40,理论20,实验20,并增添了实践环节。将原来质量控制的部分改为独立的一门课:《数理统计》学时为40学时,全部理论。该门课系统的讲解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方法。经过这次改革,以前的两点缺点基本解决,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一:02级学生高考成绩高,数学底子好,学习基本不费力气,03级学生高考成绩均比较低,生源素质较差,学习数理统计时,出现一些问题听不懂,接受比较困难的情况,而04级的生源素质比03级还要差;其二: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的计量单位、基本常数、实验用水、基本试剂等基础知识与《化学分析》等其他专业课程重复,而样品处理部分学时略显不够。因此,经过教研室的多次研讨,决定在04级教学计划中对该门课进行第二次改革。
04级教学计划中,该门课第一次进行更名,更名为《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将上述两门课合并,理论为40学时,实验为20学时,同时开设实践课。主要内容为:样品中的预测组分的预分离、浓缩(富集)、纯化、衍生化等,将采集的样品转化成适合于各种分析测定的形态;数据分析内容着重于检测过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结果的表达与检验,并简要介绍了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将重复部分删去,同时减少数据处理部分学时,主要讲解常用的、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增加了该部分的实验。经过改革之后,在讲课的过程中,课程的效果改善了许多,但是随着第一批质检学生的就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发现,一:样品处理部分讲解的内容还是过少,学生走入社会出现知识不够用的状况;
二、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还是应该分开来上。因此在2005年的教学计划中进行了进一步更改。
05级教学计划中,将该门课进行第二次更名,更名为《样品处理技术》。集中主要讲解:水、农产品、食品、饲料、土壤等各种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及技术;样品的前处理与预处理方法及技术等。总学时扩展为80学时,理论为40学时,实验为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例为1:1,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作为精品课程,申报2005国家精品课程。相信经过这样的改革,该门课程的内容已经逐步完善,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适合于社会需求。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和几次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教学方法
⑴课堂讲授法: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如土壤特性、采样的方法、注意事项、样品制备、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消解方法等技术环节,采取课堂传授的方式,以教师讲课为主,辅以大量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⑵野外调查法: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土壤和水域类型、植物生长状态和分布等,由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到野外观察、调查记录,并结合查找资料,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⑶实际操作法:对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采样、风干、消煮等,在课堂上讲授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后,可利用实习实训课完成。如教师进行指导示范,学生反复练习,最后统一考核,直到学生完成掌握操作技能为止。⑷探讨互动法:针对一些与实际结合紧密的问题,如采取水样后为什么要进行冷藏或冷冻、色谱样品处理时选用哪种萃取方法等教学内容,采取提前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围绕着问题进行现场或课堂教学。以掌握理论依据、学习或改进相应技术措施为目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网上教学法: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在同一空间同时展示。在课程内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地录像为基础,我们制作了样品处理技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套课件,前者用于课堂教学,后者通过校园网系统,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图文并貌,人文、基础、专业知识并存,学生在观赏中知识得到了积累。
⑹项目教学法:以教学、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教师、学生和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落实责任到人,教师、学生参与样品处理的全过程,达到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共同提高,并取得一定效果。⑺自学辅导法:按照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要求,理论教学的比例的减小而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为保证教学进程,同时又丰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了由教师课堂上留出题目(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撰写综述,经教师批改后,在学生间开展小型的学术交流会,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文字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样品的采集、消煮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我们结合学生的毕业顶岗实训,来完成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的人、事、物在同一空间同时展示。《样品处理技术》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将过去苍白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研究理论课的现场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场所由教室、黑板向实验室,野外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真实,更直观,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高。将教学内容与检测任务紧密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将教师、学生、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边学边干,参与样品处理的全过程,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了样品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3、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
“3+1”考试: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平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的“3+1”考试改革。根据课程特点,或实际操作、或理论答卷,灵活采取考试形式,理论测试注重实践性,实际操作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并将考试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直观法考试:给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甚至是真实的环境,将考场设在实验室或野外,以操作为主,学生感觉不是在考试,而是在工作,考核的紧张心理解除,能力正常发挥。
4、实验课教学改革 《样品处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原先的实验课集中在理论结束后才进行,这样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增加了实验的次数。
(2)改变实验课内容的顺序,使单独的、孤立的实验串联成综合实验。(3)预习与课堂提问。
(四)、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1.同行评价
课程2003年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几处的教学实践与完善,在学院开展的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活动中受到好评,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课程内容在原有《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材的基础上,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实际情况,将上述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重新整合,同时删除了部分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了新兴的样品处理技术。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组全体成员经验丰富,专业实践能力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高,多次在院级和系级公开教学活动中获奖。自评符合精品课程评审指标A级标准。2.学生评教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野外调查、实际操作、师生互动和网上教学相结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增强了直观性和真实性,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网上教学的开展,更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集音、像、图、景于一体,听课成为一种享受,娱乐中获得了知识的积累。3.自我评价
①结合我中心承担的检测任务组合课程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结合实际检测项目,将多种样品的采集、制备、消解重新整理,方法准确,便于查找。删除了样品处理过程中的重复部分,增加了最新的处理技术。
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学生参与样品处理的全过程。样品处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伴随相应的技能操作训练,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过去的学科体制下,理论和实践自成体系,结合不够紧密。为此,我们率先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任课教师、学生和教学、科研项目结为一体,教师既负责理论授课又指导实践教学,同时也是项目的负责人。学生从课内到课外,时时处处参与样品处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缩短了学生上岗后的后熟期,毕业生普遍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好评。③通过师生互动促进教与学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使过去课堂上空洞的语言描述形象化、具体化,内容更真实,更直观。根据教材内容,融入大量实例和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图文并貌,生动贴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样品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适用于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
三、《微生物基础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生物科学的发展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无疑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于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决定了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因而《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能否培养适应下世纪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微生物基础与检测》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02~200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改目标
旨在探索一种适合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法。
(二)、《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拓宽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实务并重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三)、《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该门课程在2003、2004年的教学计划中的名称为《微生物基础》,通过两年的教学,认为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定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一些微生物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重点掌握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内容,因此2005年的教学计划将该门课程更名为《微生物基础与检测》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精选课堂讲授内容,讲清重点、分析难点,把难度不大的内容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而且从过去的总学时60学时增加到80学时,实验30学时增加到50学时。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理论教学的特点是只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的备课,结果常常发现学生没有听,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而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为提高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可采用举例的形式教学。经常给学生讲解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利一面。如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抗菌素、有机酸、酶制剂、激素以及各种酿造食品的制造等,这些现象都与微生物作用是分不开的,还可通过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可产生各种转基因产品等。也可以讲解一些有害微生物给人们带来不利一面,如引起人及动植物病害,这些都是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现象。那么如何加以控制,并消灭它们等,通过这些实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奇心。(2)提问式教学 过去只是讲课前进行提问,这学年增加了讲课中间的提问,针对上次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上次授课内容掌握情况。
(3)研讨式教学 从讲课的内容中拿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并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上讲台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走上讲台的胆量,以便将来顺利的走上讲台。(4)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学生对它的认识不如动植物,这使得《微生物学》的教学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可把在显微镜下的影像信息搬到教室中,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接受。同时也缩短教学时数。当前在学时时数压缩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教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而实际教学内容没有减少,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我们的设想是:把平时成绩20分中的15分拿来作为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实验技能考核的内容包括对微生物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具体的办法是:教师将所开设过实验制成若干个卡片,让学生抽签,将抽到的实验内容当场操作考核,根据评分标准,教师当场评分。通过上述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必可以客观体现一个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核实验操作能力。
4、实验课教学改革
《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验课是《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原先的实验课集中在理论结束后才进行,这样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增加了实验的次数。
(2)改变实验课内容的顺序,使单独的、孤立的实验串联成综合实验。(3)预习与课堂提问。
四、《饲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饲料分析技术》课程自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业对饲料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饲料分析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饲料分析技术》是在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与经典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企业生产管理、生物统计紧密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主要任务是阐明饲料原料和成品的物理性状、营养素、抗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及饲料添加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原理和方法,确定它们的组成与含量,为研究动植物体的组成和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依据和研究方法。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保证饲料原料和各种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学生从事饲料品质管理和质量检测提供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是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饲料分析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由于本专业刚刚设置,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分布及学时的分配具有不成熟性,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听取企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2.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主体方向,由于企业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其对人才的需要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对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适时进行调整。3.学校生源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背景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每届学生还存在一定差异,适时了解这种差异,对课程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小的微调也很有必要。4.在刚刚开设这门课程以后,对课程中所需的教学设备还不能了如指掌,通过一轮的教学,对计划中有但学校满足不了的内容要及时了解、上报并要求给予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三)、《饲料分析技术》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饲料分析技术》在开始设置时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是2002级《农产品质量检测》(240学时)中的一小部分,总共30学时,为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2002级质检1、2班开设的选修内容,当时并没有进行重点学习,只是作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而开设,因此学生在掌握饲料分析技术方面的知识实际上存在很大缺陷,虽然学习了相关知识,但和畜牧方面的学生不具有可比性,实际情况是市场上饲料方面的招聘企业很多,而我们学生极少的饲料检测技术知识储备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2003级的教学中,将以前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进行分割,将《饲料分析技术》单独拿出来,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共60学时,在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充实了很多内容,尤其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饲料基础知识,同时在检测内容上更突出适用性,有效解决学生专业背景知识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强了授课中内容的讲授方式,更多的将实验步骤通过图示的方法进行讲授,结合网络上的影像资料,使得饲料分析技术的授课方式更具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实践证明,这次课程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感教学时间不足。
总结上学期《饲料分析技术》课程的不足之处,在2004级的《饲料分析技术》课程中将把学时数增加到80学时,重点强化饲料基础知识,同时在2006-2007第一学期增加与《饲料分析技术》课程进行有效衔接的选修课程,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课,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2005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将《饲料分析技术》课程定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共60学时,在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为了与《饲料分析技术》进行有效衔接,在2007-2008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共40学时。针对授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对该计划中的内容和学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与企业的零对接是否成功,为了实现这种零对接,必须密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能力体系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企业为了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学校为了适应企业的变化也必须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真正将学校变成企业的练兵场。
五、《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21世纪是能源、环境、生命安全等科学的迅速发展时代,而解决发展中关键问题的手段之一是分析化学——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仪器分析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物质组成、含量、结构、物理与物理化学等性质方面的信息,而且为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探索研究工具,目前《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部分)教学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仪器分析》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02~200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仪器分析》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等的一类分析方法。它是对物质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也是许多其他学科获得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
《仪器分析》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能够利用这些仪器分析农产品营养成分、农产品中化肥、农药、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的含量。
(二)、《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由于本专业刚刚设置,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分布及学时的分配具有不成熟性,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听取企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
2、学校生源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背景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每届学生还存在一定差异,适时了解这种差异,对课程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小的微调也很有必要。
3、在刚刚开设这门课程以后,对课程中所需的教学设备还不能了如指掌,通过一轮的教学,对计划中有但学校满足不了的内容要及时了解、上报并要求给予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三)、《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2002年为我专业第一届学生制订教学计划时,把《仪器分析》课程的学时数设计为6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6学时,实验学时为20学时。理由是:因为这门课是第一次开设,所以当时部分分析仪器设备还在购买过程当中,任课教师对已购买的教学分析仪器设备还不能了如指掌。通过一轮的教学,我们初步地掌握了第一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授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对该计划中的内容和学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2003年制订教学计划时,进行调整了,使课程逐步系统化和完善。调整后的《仪器分析》课程的总学时数为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0学时,实验学时为40学时。考虑到本门课程开设的2004~2005学年的第一学期国产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没有购进来,内容分配上设计为光谱部分为50学时,色谱部分为30学时。初步的解决了教学设备不足的弊端,2004年11月份国产色谱仪器购买后,我们按照教学计划马上进行为期一周半的实践教学,弥补了《仪器分析》课程上的不足。2004年制订教学计划时,《仪器分析》课程的总学时数定为80学时,内容分配上设计为光谱部分为40学时,色谱部分为40学时,使教学内容上达到了平衡。通过三年的《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专业已初步完善和优化了本课程,构建了以应用型为主旨的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
2005年制订教学计划时,我们充分参考了02级、03级、04级以及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仪器分析》课程学时数从原先的80学时增加到10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50学时,实验学时为50学时。这与上述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教学计划相比,05级教学计划具备如下创新点,即《仪器分析》课程中增加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践证明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与仪器操作同样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与企业的零对接是否成功,为了实现这种零对接,必须密切与企事业的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能力体系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学校为了适应企业的变化也必须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真正将学校变成融入社会的前沿站。
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有机化学是质检专业的基础课,有机化学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食品检测、饲料检测、农残检测等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特对有机化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004级质检1班基础有机化学名称为《应用化学》,学时为80学时,包括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其中有机化学为50学时,生物化学为30学时。有机化学的50学时中理论占40学时,实验占10学时,主要讲授烃类、波谱学特征、醛、酮、醌、羧酸、糖等内容。
2005级工程3班有机化学课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20学时。除了在课时上增加外,在内容上也有变化,增加了食品化学中的“水分”这一章,因为在第三学期会涉及到食品营养与卫生、检验方面的知识,其中很多内容与水分活度等息息相关,而且食品化学中的脂肪、糖等内容在有机化学中都已经涵盖,在讲授过程中,结合食品化学,使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有机化学方面的内容,又可以同时学习到食品化学中的内容,使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学生除掌握检测技术外,还可以掌握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变化。使其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对今后的就业也会有所帮助。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
2.1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① 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的教学方法,即实行先用演绎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后用归纳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了“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教学中强调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而不是化学资料的占有,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必讲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自学内容(描述性内容)和备查内容(化学数据),突出必讲内容,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包括网络)查阅收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采取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如在“脂环烃”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重点讲解三环烃、四环烃、五环烃、六环烃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然后让学生通过这些反应归纳总结出脂环烃稳定性的规律。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组织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②改革考查、考试方法,注重个性教育
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因人而异地阅读不同的参考书,选做不同的习题。改革单一的考查考试方法,采用课后练习与课堂提问、笔试与实验相结合、闭卷考试为主、注重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2.2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硬件投入:学校在各教学大楼普遍装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学院建设了多间多功能教室,并在部分实验间配置了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技术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目前95%以上的教师都具备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使用效果:教师积极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授课,课件质量不断提高,授课效果获得好评。
七、《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新兴学科、重点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研究解决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阐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法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以及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较深入的知识,将会在今后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将重新定位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运用知识的视野和角度,可以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当代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学工作应不断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根据我校实际,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重案例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渗透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一)、开发课程资源
以前环境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就是“环境保护”的教材。随着对环境保护概念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才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功能还包括素材性资源。这一认识的提高,大大拓展了环境保护课程研究的视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设计时,都应注意在环境课程资源开发上进行各种尝试,特别是网络的、新闻媒体的、课外阅读资料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资源开发上,教师应大量引用有关环境保护的视频材料、图表和动画,开阔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各种环境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在独立完成手抄的基础上,用问题讨论式参与教学,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学习氛围。
(二)、创设适合环境教育的环境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丰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和交流,加强教师们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的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科技含量。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这种学习环境,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共同创设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探讨环境保护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环境教育的现实情景中,学生应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增强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举办 “环境专题小品”、“英语环保短句”、“绿色网页制作”等活动,拓展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带动一大批教师结合他们专业课程的实际,探索与环境相关的研究课题,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四)、探讨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
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酸雨测定活动。教师认真宣传、组织和实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培训相关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酸雨进行跟踪检测,统计分析检测数据,并写出有关防治酸雨的小论文。学生们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锻炼了专业实践技能,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和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环境观和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也用实际行动,为本地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把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
备课要备大纲,根据大纲把握知识的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上好一堂课;备教材,通览教材,找出个知识点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时,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要找准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找准知识的能力点、生长点及教育点,对常常出现的错误、课堂上偶尔发生的事情等等,都要有所准备,最后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来决定有时一节课可用多种方法结合地,效果更佳。
3、深化课堂教学 深化课堂教学是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认真锤炼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在清楚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速度与音调。教师讲解知识的速度要做到快慢适中,说话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亲切感。
(2)坡度。在新旧知识之间与处理练习的同时,要架设桥梁,减缓知识的坡度。(3)密度。即授课不能过紧过密。我们所说的加大知识的密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4)广度。讲课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点面结合。
(5)深度。在一节课中,难点并不一定要重点,大纲中要求了解的常识性的知识多作为知识的拓宽内容,并不要求人人都会。
(6)难度。教学中的难度不要求太大,也不要求太小,做到易中有难,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能做。
(7)力度。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4、严格进行检测
每讲完一单元,都要进行一次测验,对成绩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成绩差的学生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补充。
5、重视情感教育 以上是我本人对《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和想法,由于本人刚刚从事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实践认识有限,经验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八、《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生物科学的发展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无疑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于生物对生命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决定了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因而《生物学基础》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能否培养适应下世纪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素质教育决不仅仅等于政治、马列主义、文学艺术,任何知识学习本身都含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尤其生物学教育可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少大学都在一年级向全校非生物学专业开设生物学课,这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使学生们了解了人的自身,人与环境的联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还有利学生建立现代健康意识和增强心理素质,因而能最好的体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教育思想。本专业面向学生开设生物学课,具有战略性意义,“要让那些今后可能成为国家领导人和企业家的人多懂一些生物学知识”。《生物学基础》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选修课。本课程在2002~200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生物学基础》教改目标
旨在探索一种适合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法。
(二)《生物学基础》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拓宽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实践并重原则;强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三)《生物学基础》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该门课程名称为《生物学基础》,学时为50学时,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内容。通过2003、2004两年的教学,认为遗传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生物界的延续规律非常重要,因此2005年的教学计划将遗传学的内容加入,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精选课堂讲授内容,讲清重点、分析难点,把难度不大的内容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理论教学的特点是只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的备课,结果常常发现学生没有听,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而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为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可采用举例的形式教学。经常给学生讲解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利一面。如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抗菌素、有机酸、酶制剂、激素以及各种酿造食品的制造等,这些现象都与生物作用是分不开的,还可通过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可产生各种转基因产品等。也可以讲解一些有害生物给人们带来不利一面。那么如何加以控制,并消灭它们等,通过这些实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2)提问式教学 过去只是讲课前进行提问,这学年增加了讲课中间的提问,针对上次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上次授课内容掌握情况。
(3)研讨式教学 从讲课的内容中拿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并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上讲台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走上讲台的胆量,以便将来顺利的走上讲台。(4)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硬件投入:学校在各教学大楼普遍装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学院建设了多间多功能教室,并在部分实验间配置了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技术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目前95%以上的教师都具备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使用效果:教师积极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授课,课件质量不断提高,授课效果获得好评。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丰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和交流,加强教师们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的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科技含量。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这种学习环境,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共同创设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3、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因人而异地阅读不同的参考书,选做不同的习题。改革单一的考查考试方法,采用课后练习与课堂提问、笔试与实验相结合、闭卷考试为主、注重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4、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设计时,都应注意在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上进行各种尝试,特别是网络的、新闻媒体的、课外阅读资料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资源开发上,教师应大量引用有关生物的视频材料、图表和动画,开阔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各种生物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在独立完成手抄的基础上,用问题讨论式参与教学,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学习氛围。
以上是我本人对《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和想法,由于本人刚刚从事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实践认识有限,经验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原名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是1988年设置的专业,当时我们针对我省食品加工和农产品贮藏的形势,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相对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满足吃饱,更主要的是食品要有营养价值和食品的色、香、味及安全、卫生。食品企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而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2002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为院级试点专业,并进行全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本专业相关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现将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改革汇编如下:
一、《食品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总结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
2003-2004年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教学计划设计食品化学66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26学时。2004年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将原《食品化学》66学时增加到84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30学时,将内容调整后,学生不仅学习起来感到轻松易学,同时更加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的学习应首先要了解和掌握食品中的各类成分及性质。内容进行调整,突出食品化学教学内容的特色。将食品化学水分一章中,水的三态、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结构与水分子的氢键缔合部分在无机化学中讲,本章重点介绍食品中水的类型、水和溶质间相互作用、水分活度与食品腐败、吸湿等温线、水的理化性质对食品加工和品质的影响等。食品的冻结保藏放到专业选修课食品速冻、保鲜中讲授。由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这三章内容在有机化学中不作为重点,学生有一粗浅的认识,因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这三章内容作为重点。食品化学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他们是食品的组成微量成分,其结构和性质应在食品化学中讲述,但作为必需营养因子又是食品营养学所涉及的内容,二者重复,因此在食品化学中重点讲述维生素、矿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而食品营养重点讲授其生理功能,缺乏症,膳食来源等,使两门课互相补充各有侧重。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食品化学特点
食品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收集食品化学理论在食品加工、贮藏中应用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将来从事食品行业的生产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碳水化合物部分增加功能性低聚糖内容。功能性低聚糖是功能性食品配料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主要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等。其中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产品已广泛的作为“双歧因子”而应用与食品的各个领域。这部分重点讲述几种常见功能性低聚糖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及市场开发前景。
(三)调整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现在使用的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中的内容与食品分析与检验内容有一些重复,如食品化学实验中食品六大成分含量的测定及理化性质实验,在食品分析与检验中也出现。两门课程重复的内容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将重点放在食品成分的性质、功能和应用方面进行安排实验。如碳水化合物的理化特性、蛋白质的特殊反应性质、食品物性测定等。
(四)、成绩考核
学生成绩的评定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成绩制定了评分标准,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理论教学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这一部分包括每10学时测验一次和课堂提问给的成绩,测验认真批改、讲评和讨论)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两部分组成。
二、《食品微生物》课程改革总结
(一)、根据需要《食品微生物》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习均增加了学时数,02级为66学时(理论40+实验26),实习1周;03级为68学时(理论48+实验20),实习1.5周;04级为78学时(理论50+实验28),实习1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在课程内容上也相应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与腐败变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方面的内容。实验、实习的安排也力求学生从准备工作做起,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操作,为将来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微生物个体微小,不借助显微镜看不到其形态,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述的同时播放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更好地理解所讲内容。同时也弥补了实验课的不足,因为实验课上所观察的微生物种类毕竟有限。
(三)、实验、实习与食品检验工种、社会需求相结合,安排实验、实习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实习中也安排一些重要的实验内容,反复训练,是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常规检测方法烦琐、时间长,现在各企业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我们也相应增加了此检测项目;与国际接轨,有些食品不仅需要大肠菌群的检测而且需要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实习中也安排了此检测项目;牛乳中微生物的检测不仅采用标准平板计数细菌法还增加了还原酶测定法,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牛奶的质量,并比较牛奶消毒前后细菌数目的变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实习从准备工作做起(包括实习用具的清洗),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为将来上为将来独立完成食品微生物检测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实习,给学生再一次学习的机会。理论课不懂或不明确的,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得以掌握,巩固了理论知识。
为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实习内容,实习后严格考核,做到逐人逐项考核,虽然很费时间,但很有成效,学生都能认真操作,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今后,我们将在系领导和企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大教学改革,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总结
(一)、课程改革工作的回顾
按照学院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实用性人才的规定,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淡化过深理论知识的探索。经过食品加工教研室和系领导共同讨论决定,将原《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改革为一门课程,为《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农产品加工教研室组织讲授过本门课程的相关教师对课程组合进行论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大纲。着重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所肩负的课改实验任务,提高加强学习、认真搞好课改实验的自觉性。在课改正式启动之前,我们的教研思路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用好自然教材,试教高职教材,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新课改的实施做好准备。”我们根据《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理念,先后对《食品工程原理》与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内容进行整合,并容入《食品机械原理与设计》、第一章内容:“食品机械的分类,食品机械设备的材料”内容,考虑到我院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删除掉《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内容,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进行改革性探索。由于缺乏高职教材,并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材内容进行整编,打破传统专科时期“老三段”,按职业能力要求重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素质教育体系,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岗位需求,围绕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安排主讲教师勇开先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打破了按照“械设备的功能分类”固定讲课的传统模式,改成以按原料或生产产品生产线分类的崭新讲课模式,为该课程改革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二)、新课改带来可喜的变化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虽然刚刚实验了3年,但是呈现出两个可喜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教材及评价制度等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基本处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态。通过课程内容改革,我教授的专业课课堂基本上成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学堂。告别了乏味的讲述,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基本上做到了以下四个“凡是”。
(1)凡是课上需要探究的问题,无论是课的起始阶段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生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探究,防止越俎代庖。
(2)凡是学生能进行的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而是提前与学生一起参观食品加工设备,动手拆卸设备,甚至自己进行食品加工操作。让学生对食品加工设备结构有足够多的教学用具,以保证全体学生能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总结失败的教训。并多次带学生到辽宁雨润食品有限公司、锦州塞维食品有限公司、沈阳榆园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习锻炼,加深对食品加工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使用和操作等注意学习。同时组织学生在食品加工厂进行乳品设备现场实习演练。
(3)凡是归纳总结活动,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汇报交流,耐心倾听,并且与同学们交流。让学生认真写实习总结,不仅让他们说结论,还要说说得出结论的根据,谈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课堂上的设备结构,经常安排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凡是课上教学评价,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畅谈收获(多方面),并且进行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自评、互评)。彻底改变教师总结和评判的习惯做法。使同学们上机械设备课程再也不沉闷和枯燥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加工设备课程的兴趣,并主动学习。
2、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发展自己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受教师指挥,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完成好新课改实验任务,我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1)教师备课,不再一味地考虑自己该如何教,而是思考学生会怎样学。教学方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来设计,课前查找大量设备结构的图片,设备的工作视频录象等等,争取做出一流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考虑教材与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努力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
(3)教师上课,不再过多地采用讲述、演示等教学方式,而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尤其要学会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灵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4)课后总结,不仅考虑教法的改进,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研究排除的方法,探索探究学习的规律。
(三)、新课改中的体会与感受
三年来,在院、系以及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教学改革,我的感受有以下三点。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并且使其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我们深切体验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决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学习、领会,不断反思、对照,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时学习。为此,我们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不放松,时时宣传不懈怠。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断地用新理念分析认识教学中的问题。
2、用现代教育理论是指导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先立后破”。课改充分证明:教师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并且指导课改实践,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如前所述完成好课改实验任务。我们感受到,许多教学中凸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理念尚未更新所造成的。因此,学以致用就成为搞好课改实验的关键。对于教师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解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思考去分析,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行为。
3、以实践调研为先导,搞好《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观念彻底转变的深刻变革。课改中的许多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项目仅靠教师自己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系领导、教师与担负教研、指导和服务职责的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才行。
(四)、存在的差距与反思
我们的《食品加工机械设备》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我们虽然作了些努力,也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其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编改革教材工作发展不平衡。重视不够,由于缺乏资金,至今没有编写印刷出版,只好定一些参考教材给学生,浪费同学资金,加大同学记笔记的难度。
2、教学内容不够精练,还需要提高,否则影响教学计划制定。今后,我们将在学院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跟上全国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完成课改任务。
欢迎领导,专家及同事们批评指正。
四、《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教学时数的变化情况
在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粮油加工部分是6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30学时,教学实习1周。在2003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粮油加工部分是6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30学时,教学实习1周。2004级将《粮油加工技术》的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到74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34学时,专业实训14,教学实习1周。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达到5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1、教学条件的更新
2002年根据教研室进行教学改革讨论,根据粮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引进,以及对粮油制品企业的密切接触,我们经过讨论研究,报系,院领导批准,经过到沈阳市场调研,企业考察,决定对加工厂进行粮油焙烤制品生产线建设,并先后引进了打蛋机,和面机,烤炉以及醒箱,烤盘等设备和器具。使食品加工厂第一次有了模拟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条焙烤制品加工生产线。
2、教学内容的改进
2002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理论课内容,并逐渐在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次数,使同学们能够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生产需求,学习粮油加工技能。不仅安排实验,和实训,还安排学生组建粮油加工兴趣小组,老师课后指导,在全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增加焙烤食品内容课程的比例,增加油脂加工部分比例,减少淀粉深加工比例,逐渐向职业技术技能型上转化。
3、教学手段的改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带同学到企业现场生产操作,顶岗实践锻炼,使同学收获很大。同时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播放企业生产录象,参观实习录象,照片展示等,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课后作业灵活安排
引导同学到图书馆进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加深理论联系实践,并开展粮油加工协会和兴趣小组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和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建立粮油人才梯队
我专业引进粮油专业硕士2名,在读博士1名,新培养代课硕士教师1名,并外聘锦州焙烤食品加工糕点师1名,具有懂得焙烤企业生产技术人员1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我专业粮油加工课程是2002年才新开设,以前是外聘沈阳农大专家上课的,因此实验室没有配套实践设备,我们在加工厂上了中试实验设备,满足了日常实验,实训的要求,但距离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加强和校外企业合作,先后带2个班级到沈阳庆泰食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并取得很好效果。同时聘请锦州来至企业的糕点师现场指导实践教学,效果显著。粮油方面需求单位有营口渤海油脂有限公司,沈阳庆泰有限公司,沈阳阿美利卡有限公司,辽阳富虹油脂有限公司,锦中外合资沈阳康富食品有限公司,沈阳东大面粉厂等。
根据社会对粮油加工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粮油制品加工技术内容比例,为同学们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议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五、《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在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果蔬加工部分是5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20学时,专业实训28学时,教学实习两周。2003级将《软饮料工艺技术》的内容精简后整合到《果蔬加工技术》课程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来讲授,学时增加到7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20学时,专业实训30学时,教学实习两周。(2004级、2005级果蔬加工技术目前还没有上)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远远超过5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果蔬加工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果类产品加工工技能考试的范围进行调整。淘汰过时的加工方法,及时补充新技术。
如:授课中增添了超高压杀菌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果蔬加工中的运用的内容。再如:在2004年果类产品加工工的技能考试中发现(考试的对象是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学生),学生对加工用水的处理这一部分的内容印象不深,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本学期的上课对象是2003级农工1班的学生)把加工用水处理这部分内容单独立节讲述,并且安排了一次实训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另外,2005年上半年,本人在果蔬加工企业实践中发现,HACCP系统在企业已被建立并使用,因此,在本学期的授课中加入了HACCP在罐头生产中的应用和HACCP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教学手段的改进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效果和质量提高了。首先是课件制作水平提高了。果蔬加工技术已从2002年起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最初的多媒体教学,仅局限于制作幻灯片式的CAI课件,课件文字多,图片少,其实就是黑板搬家,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发挥不够。目前,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大大丰富;课件制作风格多样化,课件文字少,图片多,做到图文并茂,在布局、色彩搭配上较以往也有明显提高,给人以美的享受;课件应用与教学内容的相适应性、统一性和有效性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其次是全方位的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数码相机、录像机把工厂实际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设备等拍片和录像,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更加贴近。三是通过电子邮箱,进行答疑。使学生觉得老师随时都在身边。
3、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协调运用与有效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不但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而且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等的长处,做到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直观、形象,由感性再到理性,符合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发展创新。
4、课后作业不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一些综述性的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论文打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果蔬加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伴随相应的技能操作训练,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1、实践教学的条件有所改善
新购置了一些教学设备,象真空包装机、封罐机、过滤机,软包装设备等。
2、实践教学的方法得到改进
以改过去那种墨守成规的实践方式,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原料的选购到加工一直到产品的销售,全程参与,有头有尾。使学生毕业后,离开了老师这个拐棍,照样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实践教学中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加强实验课的分组训练,实施随机抽查考核,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技能考核标准,并且规定:实践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使学生重视并强化技能训练。
(四)、良好教学效果的表现 1.学生满意率高。2.督导组评价高。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高。
对2004级(加工12班)毕业生跟踪调查,有50%的毕业生在果蔬加工的企业实习并就业,从事的均为技术性工作(产品开发、车间品管等)。并且公司领导的认可度高。2002级的毕业生已有走上领导岗位。如:孙薇已是大连托福万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兼生产部长等。
(五)、今后的打算
1、积极吸收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并使学生提早收集素材,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准备。
2、多参与校企合作,及时了解企业需求的人才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尽多将教学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使毕业生能直接上岗。
3、通过组建“果蔬加工协会”、开放实验室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六、《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在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畜产加工部分是3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教学实习1周。2003级将《畜产品加工技术》的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到74学时,实验20学时,教学实习2周。2004级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到132学时,其中实践实习90学时,专业实训20学时,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远远达到5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2002年根据教研室进行教学改革讨论,根据畜产品企业对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仅北京雨润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就吸收加工11班学生8名,都稳定就业,发展良好。同时辽宁开原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与我院签定校企合作协议书,订单培养协议书,根据市场需求,因此开设《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并初步安排30学时,为加工13班学生上课,并有15学时安排在企业顶岗实践学习,在主管蒋院长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4年根据市场需求,营口傲源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提出用人需求,因此我们在肉制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乳品加工技术内容。并包括一部分蛋品加工技术,并将学时数增加到74学时,为2003级农工1班加工专业学生上课,同时安排学生1周的实习,到锦州塞维肉食品有限公司实习,并安排学生1周乳品实习,进行生产酸奶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2、教学手段的改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带同学到企业现场生产操作,顶岗实践锻炼,使同学收获很大。同时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播放企业生产录象,参观实习录象,照片展示等,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也使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3、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督导室和院系领导以及教研室同事的帮助下,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做到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直观、形象,由感性再到理性,符合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发展创新。
4、课后作业灵活安排
引导同学到图书馆进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加深理论联系实践,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我专业本课程是新兴课程,因此实验室没有配套实践设备,企业又缺少这样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大量实践教学安排的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并取得很好效果。
畜产专业需求单位有辽宁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沈阳重工食品有限公司,锦州塞维肉食品有限公司,营口傲源乳品有限公司,沈阳辉山乳品有限公司等。
根据社会对畜产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肉制品加工技术内容比例,加大乳制品加工技术内容的比例,为同学们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由于蛋制品行业的萎缩,因此2005~2006学年将缩小蛋制品加工技术课程内容,做到突出重点。
(四)、建议
1、因缺少畜产实验室设备,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畜产实验室建设;
2、我们将在系领导和企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学改革,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七、《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根据本专业办学重点的变化,《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习学时数均进行了调整,02级为64学时(理论44+实验20),实习2周;03级为60学时(理论50+实验10),实习2周。在课程内容上也相应进行了优化,调整。
(二)、《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课容量增加了,并且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内容。
(三)、充分利用我院地处辽南果区的地理优势,《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实习到各果品、蔬菜贮藏公司实习,不仅学到了相关贮藏技术,而且可以了解各种果蔬贮藏方式的特点、结构性能、管理技术和贮藏效果,以及贮藏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果蔬贮藏动态趋势,学习新技术。及时了解对果蔬贮藏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调整课程体系。
今后,我们将在系领导和企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学改革,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机械制图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1999年开始到2004年已开设了五个循环,近两年来,主要从如何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对本门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强调方法、手段改革的实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绘图练习、师生互动和网上教学相结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增强了直观性和真实性。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网上教学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考试方法的改革
以前的考试模式就是期末统考。我们考虑到该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以往的考试方法虽然延续数年,但并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如果把考场搬到测绘室,利用实物设计出考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技能考试(考核方案见附表)。学生成绩的评定由原来的单纯闭卷理论考试,改变为技能考试,并制定了技能考核标准。技能考核成绩由平时绘图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期末技能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两部分组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课程整合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相关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以够用、实用为度,2005年,将《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金属工艺学》、《液压与液力传动》等整合为《汽车机械基础》,总学时为120学时,在两学期授课。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便于“通识”教育和学生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重点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入手,着重培养具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检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本课程自从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汽车服务业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目标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重视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的改革
2001年,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将汽车底盘构造课程和汽车修理课程进行整合,变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这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最主要的是我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同时,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删减,增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与生产实践一线相结合,设置课程内容。
2002级开始,我们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实践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总体由原来的以货车底盘为主向以轿车底盘为主转变,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内容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主要精力和学时安排到现代汽车底盘结构、原理与维修上来。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内容,普遍加入汽车底盘电控内容;传统的汽车底盘维修技术普遍被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取代。课程内容整合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共120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40学时。这些内容的转变,使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更是高职教育与社会接轨的重要保证。
(四)《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去研究,发现,设计更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也很重要。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多媒体教室,并且进行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我们首先在《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上进行多媒体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就是图片多,结构图复杂,传统的教学挂图数量有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使这门课程讲起来得心应手。我们又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收集了大量生产一线所使用的维修资料和图片,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起来更加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将每次实验课的考核成绩累积,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20%—40%,具体比例根据课程的实验课所占比例决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已经在2004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这一做法,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的学习积极性。使实验实训课程的上课效率大大提高。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重点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入手,着重培养具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检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本课程自从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汽车服务业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目标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重视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的改革
2001年,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将汽车构造课程和汽车修理课程进行整合,变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这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名称的改变,最主要的是我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同时,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删减,增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与生产实践一线相结合,设置课程内容。2002级开始,我们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实践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总体由原来的以货车为主向以轿车为主转变,传统的汽车构造内容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主要精力和学时安排到现代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与维修上来。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被电控发动机取代,传统的汽车构造内容,普遍加入汽车电控内容;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普遍被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取代。课程内容整合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共120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40学时。这些内容的转变,使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更是高职教育与社会接轨的重要保证。
(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去研究,发现,设计更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也很重要。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多媒体教室,并且进行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我们首先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上进行多媒体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就是图片多,结构图复杂,传统的教学挂图数量有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使这门课程讲起来得心应手。我们又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收集了大量生产一线所使用的维修资料和图片,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起来更加直观、易懂、容易掌握。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将每次实验课的考核成绩累积,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20%——40%,具体比例根据课程的实验课所占比例决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已经在2004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这一做法,直接刺激了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的学习积极性。使实验实训课程的上课效率大大提高。
(六)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重新整合,同时删除了部分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院开展的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活动中,学生的认可程度高,学习效果好,同时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四、《电工与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电工与电子学》是机动车运用与修理(后更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讲授《电工与电子学》共四年,亲自参与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从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来看,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课程内容比例逐渐增大。01级教学大纲中总学时为90学时,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比为8比1,05级教学大纲中总学时为100学时,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比为6比4,加上实训课,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之比能达到1比1。教学条件
自编了一些教材和辅导书。自编《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任务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附实验指导》。
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在电工与电子实训室完成。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学生的迫切需要,编写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习题库等辅助材料;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综合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社会带来的对教学的冲击使教师的作用发生相应转变,教师的权威作用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地知识积累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应是知识的生产者,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如何构造以学为主的教学环境,如何引导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些问题,又如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与探讨。
实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教学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点讲授为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课内、外信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融“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程教学和课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门课程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重点研究和实践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信息量的有效方案、优化课堂讲授内容、协调好基础与新技术的关系,并交叉使用讲授与自由讨论两种方式。所以,一方面应适当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材的内容来实施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其他教学辅导材料,用以支持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我们主要编制了《电工与电子技术》 CAI课件,利用视频展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先进的教学内容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受教育者主动吸收和理解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还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编写并使用电子教案。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当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教学改革,相信教学改革的效果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五、《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课程主要学习现代汽车电器的结构、原理、分类、组成以及汽车电器的安装与调试,常见汽车电路组成特点与故障排除方法;学习汽车各系统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技术。当今社会,随着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工业上并且不断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人亲自参与了此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从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来看,教学改革还处在发展阶段上。下面简述一下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程。教学内容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重点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入手,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课程内容比例逐渐增大。01级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之比不足1比1,05级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比为2比1,加上实训课,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之比达到4比5。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选用的新教材,对汽车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特点,删除了课程中书本知识中一些陈旧内容和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内容,根据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增加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结合教学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对汽车电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一些常用的电器工作原理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能够对故障进行一些简单地判断和分析,由于汽车电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汽车修理行业的一项专门技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电路的原理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要深入地进行研究。教学条件
自编了一些教材和辅导书。自编《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附实验指导》,供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参考。
目前汽车电器实验在汽车构造实训室完成,汽车电器实训室正在建设中。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学生的迫切需要,编写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习题库等辅助材料;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综合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一些电器的实物,多媒体教学光盘、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汽车电器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这一段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一)专业知识的教学是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基础课一定要给学生打一个很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时,能够很好地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否则就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已经在教学计划中把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要求,只有这样,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的时候,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够比较好的发挥专业特长,比较方便地进行继续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并较快地掌握专业知识,胜任本职工作。
(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目前专业出版的适合于高职高专学校进行教学使用的教材仍然不能满足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另外新出版的教材部分内容比较陈旧,新技术新器材的应用这方面的介绍比较缺乏,不能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一些新的技术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但是由于教材的适应性不能满足要求,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感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已经自编了一些辅导材料和习题库供学生选用,从目前来看,信息资料还不足,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工作。
(三)汽车电器的教学是应该紧密结合现场实际工作,但是由于我们目前的教学实习基地的面积小,器材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还做的很欠缺,学校和系里已经在这方面的加大投入。同时也需要任课教师和现场的修理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学的教师技能上能解决汽车电器修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做到学生真正掌握修理技能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自学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计划在校外实习基地长期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会培养出一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本课程自从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实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六、《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自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业对汽车运用技术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该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液压传动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液压元件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的安装、使用和故障诊断。
(二)《液压与液力传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听取企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
2、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主体方向,由于企业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其对人才的需要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对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适时进行调整。
3、学校生源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背景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每届学生还存在一定差异,适时了解这种差异,对课程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小的微调也很有必要。
(三)《液压与液力传动》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教学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强调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同时力求反映我国液压传动发展的最新情况。
2、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3、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与企业的零对接是否成功,为了实现这种零对接,必须密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能力体系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企业为了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学校为了适应企业的变化也必须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真正将学校变成企业的练兵场。
第四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省政府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09〕102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 省政府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和优化升级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9〕6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确保完成《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职责分工。《实施意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由省各责任部门负责合力推进,确保按序时进度完成(具体职责分工见附件)。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协调省联席会议确定的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分解目标任务。2009-2012年每年年初,省联席会议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和进度要求,研究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省各有关部门。省各责任部门负责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市相应部门,并提出进度计划下达各市分别落实推进,同时抄报省政府办公厅。
三、加强督促检查。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后,省各责任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掌握进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扎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省联席会议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有关部门、地区的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督查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每年年中和年底,省各责任部门、各市政府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报省政府办公厅。
四、实施考核评价。省联席会议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实施办法,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对省各责任部门、各市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采取情况数据分析与实地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得出综合考核评价意见。每年年初,省联席会议按照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依据省各责任部门、各市上的工作推
进落实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结合督查、考核实际,得出考核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工作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省有关部门和市给予表彰。
附件: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分工方案
二○○九年八月十七日
附件: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主要目标
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分工方案
一、主要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2%。
(省科技厅)
2.高端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达到54%。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万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2万亿元,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达到9000亿元、6000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35%。(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11万件、授权量达到4.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万件以上、授权量达到3000件以上;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以上。
(省科技厅)
5.中国世界名牌产品6个,中国名牌产品500个,江苏名牌
产品2000个。
6.江苏省出口名牌150个。
(省质监局)(省商务厅)
7.中国驰名商标200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500件。(省工商局)
二、重点任务
1.组织实施“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力争到2012年,突破800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抓好400项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培育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
(省科技厅)
2.推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39条重点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到2012年,重点产业链的优势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3.建设40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实施500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
(省科技厅)
4.建成南京高新区“三创”载体、苏州工业园区科教创新区、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无锡高新区太湖国际科技园、常州高新区创意产业基地等5个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区,全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00家,孵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中小企业达到1.5万家。
(省科技厅)
5.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到201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80%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000家。
(省科技厅)
6.每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5 —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100家以上。到2012年,省级以上各类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0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
(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7.组织实施创新工程,完成2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培育2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省科技厅)
8.加快实施百家企业信息化示范带动工程、千家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和万家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到2012年,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比例超过95%,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超过35%,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其中20%以上的企业达到中高级信息化应用水平。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9.加快实施万亿元级产业培育工程。到2012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万亿元、4.5万亿元和1.4万亿元;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环保等四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500亿元、4000亿元、2500亿元和2500亿元;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四大传统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万亿元、1.3万亿元、1.3万亿元和3500亿元。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10.建成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8个20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及15个1000亿元级工业园区。
(省商务厅)
11.培育发展徐州工程机械、昆山模具制造、无锡工业设计、常熟服装、南通家纺、淮安盐化工、宜兴电线电缆、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杭集日化、戴南不锈钢制品等100个特色产业集群。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12.抓好南京软件、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泰州生物医药、连云港新材料等10个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13.大力发展新型显示、现代通讯、光纤光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风电设备、光伏设备、半导体照明、环保设备、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新医药及生物技术等100个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14.加快实施百亿元级企业培育工程。到2012年,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88家,其中超500亿元企业16家,超千亿元企业6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15.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到2012年,全省工业企业国内注册商标年均新增1.5万件,国际注册商标年均增长20%以上。
(省工商局)
16.加强质量、标准、认证等公共平台建设。到2012年,新建国家级检测中心和计量中心12个、省级检测中心和计量中心
25个;新设立国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2个,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和工作组70个。
(省质监局)
17.对列入国家和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的单位,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监督检查。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行业选择重点企业,组织实施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保厅)
18.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每年对500个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到2012年,纳入强制审核范围的重点排污企业分期分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太湖、淮河、南水北调东线、沿江、沿海等重点流域的工业企业普遍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保厅)
20.以炼铁高炉、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和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等为重点,加快推进节能改造工程。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1.在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等10大节能减排重点技术领域,加快攻克10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开发推广100项潜力大、应用广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育扶持100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保厅)
22.开展太湖流域、淮河流域工业污染防治专项整治。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保厅)
23.推进第二轮小化工整治工作。
三、保障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保厅)
1.省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每年对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和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与党政干部工作考核挂钩。
(省政府办公厅)
2.设立省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创建、重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
(省财政厅)
3.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社会资本入股、财政投入等渠道,扩大资本规模,形成覆盖全省的担保网络。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厅、金融办)
4.对符合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的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技术进步项目,所需用地指标给予优先安排,环评实施高效审批。
(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厅)
5.实施我省重点产业千名高端、百名世界级人才引进工程。为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型人才和团队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有特殊贡献的高科技人才实行重奖。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技厅)
6.培育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到2012年,培养重点骨干企业领军人才1000名、企业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才10000名。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7.加快推进《节约能源条例》、《企业技术进步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的修订与制定。
(省法制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8.制定并实施《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民政厅、法制办)
主题词:工业 结构调整△ 优化升级 分解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8月18日印发
第五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鲁政发[1998]55号 【发布日期】1998-09-01 【生效日期】1998-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鲁政发[1998]55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
“八五”以来,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牧渔业份额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林业由偏重社会效益向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畜牧业逐步由耗粮型、高成本的猪饲养为主向节粮型、低成本、高效益、综合饲养的方向发展;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渔业为主、多业发展的格局,海洋捕捞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业拓展,实现了以养为主的转变。
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显著改善,但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林牧渔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业、渔业在四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优势不突出。二是各地结构调整大而全,小而全,趋同现象严重。农户信息不灵,盲目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各地没有形成较大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经济带、经济区,缺乏竞争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三是品种结构中优质品种率低,产品质量不高;果品生产中,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苹果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亟待改善,传统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水产养殖和蔬菜生产产品档次不高,大宗常规品种产量高效益较低,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珍、稀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四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滞后。在全国领先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数尚少,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流通渠道不畅,产销信息不灵,市场体系不完善。五是有些农产品生产大起大落,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现就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综合发展农林牧渔各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基础产业,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加速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任何时候都不放松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发展可持续农业,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要注意农业内部各业及品种之间、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地区之间结构的关系,使各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地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把依靠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吸纳、接受国内外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素质。
二、二、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目标和区域布局
(一)农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农林牧渔四业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2370亿元(1995年当年价,下同),2010年3500亿元;2000年农林牧渔四业结构调整为40∶2∶38∶20,2010年调整到30∶2∶45∶23,畜牧、水产两业比重达到68%以上。建设胶东沿海、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区三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区。
(二)种植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稳妥发展饲料作物,使种植业结构逐步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值比2000年调整到40∶60,2010年调整到30∶70。
粮食,2000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180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4500万吨,2010年总产达到5000万吨。
棉花,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花生,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
蔬菜,占地面积控制在1000万亩左右。
果品,面积控制在1500万亩左右。
种植业总体布局大体分为四大区域: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区。在确保粮油、水果等农产品重要产区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人才、技术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使之成为全省外向型农业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区。二是黄淮海平原开发区。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形成以粮棉、畜牧、蔬菜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基地。三是鲁中南山区。要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山区丘陵多、名特优稀产品资源多的优势,建设成为富有山区特色的粮食、花生、果品、烤烟等农产品重点产区。四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要通过全面开发,综合利用,充分挖掘其巨大潜力,建设成为国家农牧渔重要基地和三元种植示范基地。
(三)林业结构。以营林为基础,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重点建设好沂蒙山区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沿黄防护林、治沙造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济南保泉绿化、黄河三角洲造林绿化及沿京九林业带等九大生态工程,形成山区、平原、沿海、城镇四个绿化体系,建成经济林、速生用材林两个基地。到2000年全省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森林覆盖率达到25%,2010年达到30%。在布局上,山区优先发展干杂果,积极抓好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平原以营造农田林网、防风固沙林为中心,发展林粮间作和四旁植树。沿海和岛屿要因害设防,以防风、防沙、防雾、保护农田和沿岸设施为重点,建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城镇搞好大环境绿化、市区环境美化。
(四)畜牧业结构。加快品种改良,稳步发展猪、鸡生产,大力发展食草型、节粮型畜禽,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0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2010年达到45%。2000年肉类总产达到700万吨,2010年1000万吨。2000年工业饮料产量550万吨,2010年600万吨。要全面加快牛、羊、猪、鸡等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加强肉蛋奶等基地建设。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促进全面发展。加快饲料工业的发展,积极推广青贮氨化、生物发酵技术,提高作物秸秆转化率,发展草食畜禽。发挥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积极发展高起点、深加工、外向型畜牧业。
(五)渔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加快发展远洋捕捞,搞好水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到2000年,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0%,2010年提高到23%以上。2000年水产品总产达到710万吨,2010年910万吨。在布局上,淡水渔业以沿黄、湖泊和大中型水库、坑塘涝洼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三网”养殖及能够形成自然种群品种的移植增殖。海水增养殖要坚持鱼虾贝藻并举,重点突破海水养鱼。半岛北部沿海重点发展海藻和海水鱼增养殖,其它沿海重点发展虾贝类的增养殖。远洋捕捞继续抓好西非、南北太平洋开发,向印尼、南美和大洋州等海域推进。
三、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发展名、特、优、稀、珍品种。全省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是:
(一)种植业。粮食:小麦、玉米、大豆、稻谷、优质小杂粮;优质薯类;油料:优质花生;蔬菜:品质好、耐储藏、加工兼用型、无公害、设施栽培和出口创汇蔬菜和食用菌;饲料作物:青贮玉米、苜蓿、籽粒苋等高蛋白饲草;优质水果。
(二)林业。优质干杂果品;花卉、盆景;森林食品、药材、香料;野生动植物保护、种植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营林;森林旅游;木片、人造板及木浆造纸等综合精深加工利用。
(三)畜牧。优质高产肉牛、肉羊、奶牛、奶羊、肉鸡、肉免、肉鸭、瘦肉型猪等畜禽及产品;牛羊猪的良种改良;特种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原料、预混料、浓缩料生产;高效低毒、无残留兽药产品、微生物制剂。
(四)水产业。外海和远洋捕捞,开发南北太平洋资源,并积极开拓南美、南大洋;高效创汇水产品养殖增值;水产苗种及鱼用饲料生产。水产品精深加工、保健食品及药用品的开发生产。
(五)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蔬菜、果品、畜牧、水产、林业、粮油等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一批资产负债率低、产品市场好、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
限制和控制发展的产业产品是:
种植业,稳定蔬菜面积,提高蔬菜单产,限制占用耕地扩大蔬菜面积,控制大路菜生产。
林业,限制劣质干杂果品及其它林产品,严格控制木材采伐和小规模人造板企业生产。
畜牧业,限制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狭窄的畜禽产品;限制发展低效、高残留兽药。
水产业,降低近海捕捞强度;适当控制低值鱼类的繁育和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限制低效益、低技术含量、污染重、耗费资源高的项目。
四、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把粮棉油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市地自求平衡,省内自给有余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2.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粮田面积。采取最严厉措施保护耕地,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少于1亿亩;不断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省划定的800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得随意侵占。
3.抓好农业开发示范区和商品基地建设。(1)在荣成、桓台等已实现小康的8个县(市),进行农业现代化试点,探索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路子,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2)新建立一批农业商品基地。继续抓好32个商品粮、34个优质棉基地县和67个粮棉大县建设。“九五”期间把商品粮贡献量达5000万公斤、棉花产量15万担以上的53个县全部建成基地县,使全省商品粮、优质棉县分别达到75个、44个,商品粮、棉的贡献量达到全省的75%以上。
4.提高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切实搞好传统产业的品种更新改造。下决心压缩那些产量高、但质量差的品种,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积极推广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模式,扩大饲料饲草资源,推动畜牧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坚持养殖、捕捞、加工并举,以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加快浅海滩涂和内陆水域开发,加快发展淡水渔业和远洋渔业。当前,要以劣质果改造、优质菜上市和优质肉牛、肉羊、瘦肉型猪繁育,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切实抓好。
(二)大力扶持名牌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水平。要像工业部门抓名牌那样,抓好农产品名牌的扶持。各地要将当地的名、优、特产品排出名单,制定具体政策,给予扶持培植,重点在畜牧、果品、蔬菜、水产四大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发展保护地栽培、反季节生产,促进大众产品高档化,名特优产品优质化,使之升级上档次,形成规模优势,成为省内外的名牌产品,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出口创汇水平。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进一步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走专业化、名优化之路。要通过几年时间,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经济带。
2.抓好产业化龙头企业布局,在建设重点龙头企业上有突破。要围绕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对原有企业改组、改制、改造,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起来,防止一哄而起,盲目铺新摊子,搞重复建设。省里切实抓好50家省级龙头企业,组织大型产业集团。各地按照规划,重点抓好500家区域性龙头企业建设。
3.不断健全产业化运行机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契约制、合作制、会员制、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4.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推广莱阳、莱芜、宁津等地发展合作经济的经验,力争到2000年在全省初步构建起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框架。
(四)大力培育和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1.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建立健全一批辐射全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鲁南、鲁西蔬菜集散地发展和扩建一批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资金、劳务、信息、技术、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强交通、仓储、冷藏等市场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网络。
2.搞好农村流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民联合运销组织和队伍,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国有商业系统和供销社,要积极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在城乡建立销售网点,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3.加强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各地要尽可能采用先进通讯手段,尽快建立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确定生产经营。
4.切实搞好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省计委安排一定基本建设经费,健全完善全省信息服务网络,把农业结构调整纳入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轨道上来,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销售过程的信息化。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增加农业科技储备,抓好良种产业化工程。省里继续安排专款,用于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研制、引进、示范。完善首席专家负责制,确保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肉牛、瘦肉猪、水产、林果等十大攻关示范样板工程顺利实施。重视和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增强科技储备,为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泛推广间作套种、冬季农业、旱作农业、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配方施肥、组培脱毒、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先进农业机械等适用技术。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科技服务网络。认真落实“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抓好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3.把发展持续农业提到重要位置。按照国家规定,采取综合措施,杜绝农业污染和海洋污染,防止农业生态的恶化,保护好农业的土地、水利、品种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4.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切实抓好农科教结合,广泛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科技教育工程和百万农机手培训,对农民进行一技一训,一业一训,实现“九五”期间把全省青壮年农民普遍培训一遍的目标。
(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以治水为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兴利和除害两手抓,单项治理和综合开发相结合,抓好抗旱、防涝、蓄水、引水、节水,全面提高水利设施建设的综合效益。
2.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棉提高效益为中心,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实施两大跨世纪工程(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抓好黄淮海平原和黄河滩区农业开发,南四湖、东平湖开发。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开发区基本建成现代化农业样板区。
3.以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新技术,继续发展高效适用的农业机械,特别是注重发展集体与合作所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的科学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搞好农艺农机结合,使我省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到2000年实现机械化作业。
(七)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1.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大多数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价格下滑,农民增收减缓的新形势,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结构调整当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振兴农村经济,确保农产品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措施来抓。2.改革旧的农业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强化市场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结构调整是一动态过程,要引导农民和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使产品和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
3.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各地要增强全局意识,自觉服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求和统一规划,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科学决策,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要立足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县级,因地制宜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
4.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通过信息引导和政策引导,搞好试验和示范,依靠典型带动农民自觉地进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综合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