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凡修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3期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战略举措,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文章就学校体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阐明了“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消极影响,以及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体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凡修(1973-),男,河南舞阳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与校园文化。(河南漯河462000)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5-0109-01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党中央颁布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人才。”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已被作为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这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包括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人的自然素质是先天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社会素质,即人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它是后天形成的,也可称为后天素质。两者之中,人的自然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而社会素质则是人的素质的本质特征,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我们将素质定义为:所谓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2.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其主要特征为:选拔性、淘汰性、片面性、统一规定性和被动性。
3.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基础教育。其主要特征为: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个体性、主动性和时代性。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试现象
一是学校体育只抓少数“尖子”运动选手,忽视全体学生体育教育,以竞技体育评定学校体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导致了学校轻体育教学,重运动训练;轻群众体育,重运动竞赛;轻终身效益,重急功近利等。二是只抓单纯的体育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形成和体育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三是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标而达标,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练什么,甚至平时“放羊式”教学、考试突击训练等现象普遍存在,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大纲的落实。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停留在“教什么学什么”的层面上,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五是体育教学方法上,“一刀切”和“填鸭式”教学现象依然存在,缺乏学生的“自主练”,过分重视“体育”与“练身”,而忽视“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等多方法体系。六是在课余训练中,常常重视为比赛夺奖而搞代表队的突击性的短期集训,忽视体育教学提高普及体育的作用;重视用不恰当的手段和途径引进运动员学生,忽视普及基础上选拔有运动才华的学生;在学校之间的运动竞赛中,比较注重奖牌,不注重友情和共同提高,甚至出现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不正之风。七是过分强调技评和达标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价值观、学习态度、创造能力的培养。
鉴于上述情况,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坚决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一代新人素质,已成为现在体育工作者的共识。
三、体育素质教育的作用
以往一提到教育质量,人们只是以升学率,或主要学科教学及所配备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却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质量。事实上,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
首先,通过体育素质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懂得健身与保健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等,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与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能培养感受能力、观察能力、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与学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要求完全一致。
其次,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天赋与特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多方面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再次,培养公民意识。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集体特征的教育活动,学生在练习中按照集体的共同要求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之进一步符合运动规则和集体行动需要,也使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人际关系、运动场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参与竞争、民主合作的意识为学生所感知,从而使学生的公民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1.学校领导要提高对体育素质教育的认识。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学校领导要贯彻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提高对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做到在舆论导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场地与经费等方面给予关怀和支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更新教育观念。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育人的观念,让学生树立主动发展的观念。具体来讲,要坚持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的目的观;坚持指导全体学生都能成才的人才观;坚持以学生基本素质发展水平为标准的质量观;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能力,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观。
3.努力打造一支锐意进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保证。为此,要进一步深化高师、中师体育专业改革,加强体育专业的建设。要加强体育师资基本素质的培养,强化高师、中师体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意识,加强忠诚学校教育事业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建立在职老师继续教育与考核制度,以现代教学理论、学校体育理论及体育课程教材涉及的新内容与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武装体育教师。
4.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体育场地及器材建设。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场、器材的建设,既要按统一的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进行规范建设,又要根据各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园,修旧利废,开发面向全体学生,趣味性强与锻炼身体实效性大、形式多样的体育场地与器材。
5.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巩固学生基础体育能力,增加一般健身运动知识的传授,以及设计自我锻炼处方的能力培养;重视体育骨干与体育积极分子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课外活动中,根据区别对待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引导学生选择适用于未来职业的体育活动内容,要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体育竞赛,发动学生既参加比赛,又做比赛的组织、宣传、裁判工作,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繁荣昌盛。我们要把握机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克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体系,使体育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贵仁.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3).[2]陈忠焕.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3]马振海.素质教育读本[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二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和任务也就是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由此可见,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
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注重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对在本校的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深有体会。现在,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做到: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从思想上、行动上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总是要受到某种教育思想的自觉指导或深刻影响。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要考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凭借体育课的特点,变相体罚学生。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建立教育过程中良好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必须坚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时时处处把“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当作自己一切行为的准则。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对教师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最集中地就体现在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
二、扎实深厚的知识和能力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博学多识,一专多能,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还应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能力。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即时化。目前,由于卫星通讯、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教师在信息和知识占有上的优势已经不明显。许多新出现的事物,教师可能还不了解。在当今时代,教师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要虚心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其次,要实施新课程改革。21世纪全世界的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实施新课程改革,要在实践中实施和理解体育课程标准,必须改进教育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要充分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在体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学校教人、家庭养人、社会用人。而现实证明对人的教育仅仅依靠一个时期、一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再次,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提的最多的教学手段,具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好处:
当学生进行学习训练时,必定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项的运动动作技术,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的初期主要靠教师的示范讲解。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由于身体素质的诸多原因,有些动作自己也不太标准。况且,任何一名教师不可能在每一个专项上的表现都非常突出。现在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多、快、好、省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提高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度。
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原因,田径队运动员在训练时,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项目的技术动作都准确、无误、及时地示范给学生。运用多媒体将那些在国际赛场上驰骋的体育健将的英姿展现在运动员眼前,既解决了教师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困难,同时亦改变了学生单一模仿教师示范动作的枯燥教学,使学生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刻苦训练。
最后,本人认为,不能忽视对学生体育理论的传授。要重视学生对体育理论的掌握,重视学生养成自觉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科学地进行体育训练的习惯。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之,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已是一个普遍趋势,人们看到体育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健康的体格,而且对他们性格和意志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组织纪律的形成,都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理应积极思考,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不断改革体育教学,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用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发展自己。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锐意改革、勇于探索,体育教学的春天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第三篇:浅谈农村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
如何开展农村小学体育课的素质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
体育课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我们国家的全民体育事业比起发达国家有一段距离,如篮球、足球和其它项目都远远地落后于有些国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对体育的意义、作用、方法作了精辟地论述,他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育也。”“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这证明了毛泽东同志对体育十分重视。
一、农村小学体育的现状。当前,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是领导不够重视,因为体育知识没有列入升学考试的范畴,所以学校只重语文、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其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没有开设,就是开设也是没有开足。还有就是有些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便成了“一堂课,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现象。当前,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多数是采取“放羊式”,特别是条件差的村小。有的村小学生小学毕业后还不会做广播体操,队列基础知识也很差。
二、如何开展体育课教学的素质教育。
1、首先有关领导及体育教师要解决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问题。体育课和其他课体育重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更为重要,也应实施素质教育。
2、其次,要上好体育课,教师是关键。农村小学上体育课的教师,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同时没有更多培训机会,更谈不上在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钻研大纲和体育课的业务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
3、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一是要使教育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比如,学生的广播体操,教师要对全体学生都指导,而不是只辅导少数学生。又如,训练学生打篮球时教师应对全体学生进行比赛规则的辅导,然后进行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教师应培养全体学生对篮球的爱好,而不是培养几个爱好者。二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的而不是平均发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教学生打乒乓球,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运动员、参加比赛,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才能达到锻炼好身体的目的。
第四篇:浅析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研究目的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和任务也就是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由此可见,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呢?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研究法、逻辑思维法。
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个既旧又新的概念,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深入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形成的,是根据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创造出来的教育学概念。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总之,素质教育具体的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可见,体育教学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析
3.1 体育教学是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落实身体素质教育,采用以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为主,以达标为辅的两翼战略,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次,正确把握分寸,不断改进教法和学习方法。学生的特点是精力充沛、灵活性好、接受能力强,比较活跃、好动、多变、直爽、争胜好奇、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光靠强制性的练习,学生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赛、娱乐等兴趣教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俗话说:学习有法,教无定法。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引趣”,因为“引趣”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趣”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球类练习等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这种情绪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是“学习”和“练习”中进行练习指导,并采用一定的身体素质强化手段,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进行大强度、大运动的素质练习,既提高学生体能,而又使学生不觉疲劳和枯燥。
3.2 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强社会功能,以顺应未来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能对未来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专业工作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具有一定的抗耐力强度、抗力量强度的能力及克服困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思维能力、快速判断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针对未来工作实践需要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增加一些具有一定强度,一定运动量,一定难度,而经过努力能达到的项目内容和练习方法。
3.3 身体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有强健体魄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生活需要的人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但是学生身心发育存在着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发育程度的身体素质,有的甚至相差悬殊。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分具体对象,采用“千篇一律”、“一视同仁”的相同内容,相同强度,同等运动量的要求和方法,要完成身体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3.4 积极了解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发育的差异并以次为依据,认真探索和研究符合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分类要求、全面挖潜、扬长避短、各显其能”的施教策略。保障优秀学生正常发展,让“体格健壮者”吃饱,防止为强调面向全体一刀切,尽量满足他们发展需要;提高中等生的现有水平,让“中等生”吃好,并鼓励争先,赶超体格健壮者、要努力转变弱体格生的现状,对“弱体格生”给予热情关注,耐心指导,多加表扬、鼓励,激发他们上进,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强化练习,提高他们的发展速度。只要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就能帮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5 认真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重点,变“学生适应教学”为“教学适应学生”,以提高教学效果。
3.6 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仅依靠第一课堂的教学,毕竟时间有限,而这个时间既要学习知识、技术,又要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效果不会很明显,只有通过对课外活动两操时间的充分利用,才有效果。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应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外活动,开展多方面、多能力的素质培养,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3.7 体育教学在进行身体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德育功能。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得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本身包含着德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观看奥运等项目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荣誉感;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风尚;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以发扬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通过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武术、体操等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高尚的情操和民族精神。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第五篇: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目前,学校体育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均衡发展。但学校体育在很多地方和学校还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有家庭的,有学校本身的,也有
政策导向性的等等。但究其实质根到底,还是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存在偏见:重智轻体,自古
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一些家长宁愿对孩子智力开发上不惜血本,但不舍得花时间
花本钱投资在增强体质上。总感觉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就影响学习,影响了学习就影响了升学,影响了升学就进不了好学校,导致毕业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等等,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逻辑
和想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等等。本文从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
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谨与广大同仁商榷。目的在于提示学校教育要充分认
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作用
前言:
所谓的素质是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按社会
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重开
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其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
1、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1、1“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但对“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我国先秦时期就已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并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样
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道理。这种运动的朴素观念是古代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
出的宝贵经验。
1、2为了研究运动与人的健康的关系,国外一些学者,曾做过限制人运动的科学实验:将
若干20~30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被试者每天躺着,不许起坐、站立,第二组
被使这也接受同样的规定,不同的是允许该组被试者每天躺着时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
次。20天后,第一组被试者感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心慌气短、肌肉酸痛和不想吃饭。
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得少,生命力就脆弱。
要保持键看和生命力,就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2、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智育开发作用。
2、1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经常参加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而健全的精神来源于健全的身体,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的厚度。有的科学家用老鼠进行过
试验,一组老鼠从幼鼠就关在笼子中不让运动,另一组将老鼠装入一特制笼子中让其经常跑
动爬高,到长大时杀掉后分别称其大脑重量和测量皮层厚度,结果是经常运动的老鼠大脑重,皮层厚,而且脑神经细胞的树突多。这充分证实了运动锻炼能为勤奋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
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2、2体育锻炼可使脑获得营养和氧气有助于提高思维力、记忆力。有的科学家经过对北大
附中、北京123中等学校500人次以上的实验测定,发现上体育科教文化课后智力活动效率
有明显提高,且发现课间操后的第三节课往往呈现智力活动的高潮。
2、3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大脑神经细胞反应速度较快,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也较
强。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又是右脑。体育运动正是开发右脑的有利工具。曾有人对学生关于体育项目的爱好及兴趣做过统计分析,大多数学生很喜欢球类
运动和常有游戏性的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体育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灵活性、多变
性,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具有反应敏捷,观察、判断准确,想象丰富的特点。这对
于提高闹反应速度,发挥脑的潜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2、4经常运动可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大脑皮层对人体的各种
活动时有分工的。有的区管脑力活动,有的区关体力活动,根据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规
律,运动时管体力活动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加快了管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抑制过程,使之
得到休息,运动后由于脑力活动的中枢的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3.1 磨炼意志,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体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
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是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而且要经过一个不断反复的练习过
程。这样,某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就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磨炼与升华。如球类能
够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冷静、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及集体协作精神;武术对学生的目的性、坚定性、自制性、勇敢等意志性格特征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中
长跑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及战胜困难的决心,等等。特别
是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存在着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进行,在这种不断反复的交替中,学生不断忍受失败的痛苦,尝试成功的喜悦,胜不骄;败不馁,用成功酿造自信,在逆境中
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不断磨炼,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对挫折的耐受力,提高
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2 渲泄情绪,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学生负担过重、社会及家庭的期望值过高、升学
及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生理负担和心理紧张。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不好时,就去打一场篮球或踢一场足球或进行远足就会感觉好受些,这实际
上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转移情绪的方法缓解了紧张的心情。当人在从事运
动时,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兴奋性加强,主管学习的那部分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则处于相对抑
制的状态而得到了积极的休息。同时,运动时引起血浆中某些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的水平
下降或不变或不再升高,使精神刺激大大减小,从而使高度紧张的大脑神经得到了松驰,缓
解了精神压力。
3.3 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体育锻炼的突出特点就是强烈的实践性,在这
里,每个学生都懂得只有通过自身主动自觉的活动,才能将运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
识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个
性得以优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4 自我调控,增强对行为的责任能力。体育教学因其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有着较为特
殊的课堂常规来要求全体学生遵照执行;游戏、教学比赛等形式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则规定以
保证学生在公平、合理、合法、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竞争;形式多样的分组练习、比赛等明确
了个人在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并要求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等等,使学生在游戏
娱乐的同时养成了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了自我调控能力及对自己行为的责
任能力。
3.5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美在运动中,体育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因素,一次漂亮的投篮、一记强劲的射门、一次成功的过杆飞越、一段优美流畅的舞蹈、一趟纯熟的武术套
路等,无一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快乐。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遵循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节律等特有的要求,而且还能运用和谐、对称、统一、节奏和造型等形
式美的法则,做到造型优美、技巧娴熟、柔中有刚、动作舒展而有节奏,使学生沉浸在力与
美、乐与舞的熏陶之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
美观,提高其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4、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作用4、1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
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
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
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
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
质。
4、2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人道德素质的每况愈下,道德沦丧
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道德问题又往往是与利益的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
提供这样的机会,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
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自觉地
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如足球竞赛中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协作,队员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要正确对待比赛,要正确对待胜负等等,所有这些都使队员自
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
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上下
一片欢腾,为运动健儿的胜利更为祖国的荣誉欢呼雀跃,无处不体现了体育的德育功能。通
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
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
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
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5、具有素质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功能。
5、1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
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现代人也许不必再去和猛兽或自
然环境抗争,但却要去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免被淘汰,还要预防运动不足导致的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寿命延长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
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
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适
应以后竞争日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识品质,实现了学校的生存教
育的功能。
5、2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质量,终身体育
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在学生走上社会加以运用之前,都只能是“经院文化”,而对学生而言是难以使之
立足即融入生活的,体育则不是,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说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看到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
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作为生活教育的体育也许不能直接培养出引发产
业革命的旷世奇才,但却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代人。
6、具有素质教育的劳动素质培育作用。
6.1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
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
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
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
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结论: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
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2)《论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者:岳贵有体育教师网
(3)《体育教学》2006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