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稿)利用课堂道德感情转化学困生、激发学习动力的案例研究(初稿)
利用课堂道德感情转化学困生、激发学习动力的案例研究
金沙中学方正
学困生的教育是困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改变外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研究内因,即关注课堂道德感情,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积极的学业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出发,着重研究两种课堂道德感情(妒忌、轻蔑),通过对几位学困生的个案研究,描述并分析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进而提出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建议和方法。
一.案例背景:
1、研究对象:小刘(女),小韩(男)、小杨(男),1997年出生,户籍:上海
2、对象身份:上海市金沙中学08级学生
3、对象所处环境:
(1)校外环境:这三位学生的家位于在天宝路飞虹路交界处,属于“虹镇老街”——在上海这里就是棚户区、脏乱差的代名词,人口流动性大,居民素质偏低,房屋破旧,卫生环境极差,危房、自搭房屋比比皆是。这里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偏差的特点,而社会、家庭的各种矛盾又在其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三位学生幼时在上海张桥路小学就读,初中就近升入金沙中学,家里学习条件简陋,学习环境较吵闹。父母的文化水平均较低,且忙于生计,无暇也无方法对孩子的作业进行严格监督。作业不认真是三位学生的共同特点,区别是:小韩、小杨是典型的调皮男孩,上课坐不住,好插嘴,书写习惯差,入中学时语文和英语成绩班级垫底,但头脑灵活,数学成绩中等偏上;小刘则是大大咧咧的女孩子,上课容易走神,但英语和语文的基础相对较扎实。进入初中的第一学期以后,三人的成绩没有根本改观,属于典型的学困生。
(2)校内环境:因为地段环境的原因,金沙中学的生源中有较多的来沪务工人员的子女。刘佳玲所在班级入学时有40人,外地学生占到60%。在整个虹口区的中预年级新生摸底考试中,英语排名最后,数学排名倒数第三。班级新生中,有两位同学的小学毕业情况是肄业,没有任何学习基础,不交作业;班级同学中的单亲、离异家庭非常普遍;另有部分同学的家长管理不力,致使孩子在小学时就经常混迹于网吧、游戏机房。
尽管面对着“先天不足”,金沙中学本着“公平施教育”的大爱精神,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刘佳玲所在班级的英语、语文老师是两位长期活跃于毕业班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女教师,而数学老师则是一位从师范大学毕业不久、工作踏实的年轻小伙。班主任由该数学老师担任。就连工作繁忙的校长也“亲自挂帅”,担任该班的思想品德课老师。
二.案例描述:
以下两个案例均发生在初二年级的上学期。但针对案例中所涉及学生的转化工作,则经历了一年左右的不懈努力。
案例1:
这是一堂英语课。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薄弱的英语基础,刘佳玲的英语成绩较好,并且她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小姑娘,在口语方面优势明显。这堂课英语老师准备的也分外用心,在其中一个环节需要同学跟唱一首英语歌曲《lemon tree》。
师:“《lemon tree》是简单又好听的英文歌曲,我们来一起学唱吧!谁来起个头......” 老师环顾教室,发现只有刘佳玲高高的举起了手,仿佛在说:“就是我了!”
老师向刘佳玲示以微笑,但并没有喊她,而是叫了最近刚刚当上英语课代表的钟同学——一位安静乖巧的女生,正对老师忽闪忽闪的眨着大眼睛,似乎因为胆怯而没敢举手,但她的眼神分明表示出回应老师的渴望。
师:“好,钟xx,就由你来为大家试唱一遍这首好听的lemon tree吧!”同时老师向全班做出了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
歌声响起,嘴里还喃喃的念叨着什么,并且在随后的合唱中闷声不响。
在这堂课接下来的的教学中,老师还有几个互动提问,刘佳玲都反应不积极,原本应该拿手的问题回答得吞吞吐吐,支离破碎。
一下课,英语老师就将这件事反映给了班主任。在班主任与刘佳玲随后的一次谈话中,刘:“我知道,钟xx不但长得讨人喜欢,学习上也认认真真,英语她更是全班第一,可我唱歌还是不错的啊!不就是我有点疯么,老师就不喜欢我,连回答问题的机会也不给我”......“我天生就是这个性格,就是经常粗心,平时好动,有什么办法啦!一定要像钟xx这样才叫好学生吗?”
针对刘佳玲同学出现的这种状况,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及时沟通,采取的是任命刘佳玲为“副”英语课代表,帮忙分担一些课代表的工作,在平时的课堂也多关注她,把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她。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以后,刘和钟居然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放学上学都是同来同往,互相交流补足。终于,刘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平时测验中屡次达到全班第一,从此她学习英语的劲头越来越足。
案例2:
每周一的早读时间称为“晨会课”。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晨会课,为了不让同学们有所松懈,班主任特地要在这个时间当检查每个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然而,经检查后发现,这个周末刘佳玲的作业除了在课堂已经完成的那么一丁点以外,回家几乎没做,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老师的重点批评对象。
刘佳玲起初还抱有侥幸心理,说:“我的笔忘带回家了......我的xx作业要求没听清楚......”班主任一方面限定刘佳玲利用当天的课余时间把作业补完,另一方面联系了家长。家长很配合的在放学后来到学校,与老师共同对女儿进行教育。家长揭穿了谎言(忘带笔、忘带作业等等),道出了真实原因——看电视、去姐姐家玩了,等到礼拜天晚上想写作业时已经没有心思了。
终于,在老师家长的共同耐心的教育下,刘佳玲承诺:回家以后除了将当天的作业按时完成以外,还会保证质量,同时写一份深刻检查,明天在全班同学面前当场读出来。
第二天,刘佳玲没有食言。将写好的检讨给班主任看过后,她走上讲台,认真的读完了“傻子”“她小学
时就这样了”“才不会改呢”......而绝大多数同学则选择了沉默。这时,刘佳玲的头低得更厉害了。
这次检讨后,刘佳玲的作业基本能够按时完成,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学习上的不自信,如课堂不能积极参与、作业考试中遇到大题难题常常会自我放弃,等等。
首先,针对刘佳玲的不自信,班主任老师进行了积极的改变:让刘佳玲帮老师批改部分课堂作业,如默写等,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起到老师的小助手的作用,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堂中,特意将思考题交给刘佳玲,请她来讲述思路,并给予肯定的回答。渐渐的,刘佳玲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各位老师也都发现了刘佳玲思维活跃、口齿伶俐的特点,愿意叫她到办公室个别辅导。逐渐的,刘佳玲重新恢复了自信,在原本弱势的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显示了很高的积极性。
随后,班主任也对小韩、小杨同学的“轻蔑”行为提出了批评,指出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比刘佳玲好到哪里去,却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感兴趣的课非常起劲,抢着回答问题,但基础较差的课上就“躺倒不干”了,同时遇到自己早已掌握而老师仍然在反复强调的问题,就爱听不听,或者在一旁做小动作——这样下去在弱势学科上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但同时,随着年段的增长,小韩、小杨在理科上的优势日渐明显,毫不费力,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仍然是有优势的——班主任便及时指出,要想继续进步必须克服英语、语文上的短板。经过不厌其烦的交流、督促,班主任惊喜的发现,这两个原本轻视别人、目空一切的男生,逐渐变成了班内的“热心人”:脏活累活抢着干,甚至对待比自己学习成绩差得多的学生也愿意热忱耐心的辅导;最最薄弱的英语学科在初三第一学期已经达到了合格。
三.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体现出了目前学生在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两种道德情感:当老师将课堂表现的机会留给了比自己更聪明更讨人喜爱的钟xx;当刘在同学面前读。
“道德感情” [1]一词的由来可追溯到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的巨著《道德情感论》。其核心思想是:若第三方或他人能通过想象的情景转换(imaginary change of situation),对行为者的某种行为赞同和支持(go along with),从而理解行为者的行为,则这样的行为才会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被社会认为是“合适的”,即这种得到社会认可的“合适”行为就是社会的“善”。而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行为,不管其出自行为者的利他心还是利己心,都是不受欢迎的,在道义上是不正当的,因而也不能被第三方所认可。
与行为一样,感情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主要是从感情所引发的行为来判断的。比如,同情引发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包括帮助(正向),妒忌和轻蔑会引发相反的道德行为(反向),而羞愧引发退缩行为(逃避指向)。[2]
从诱发因素看,妒忌、轻蔑、羞愧都具有不可控性,是和能力相关的。比如,妒忌发生在当一个人渴求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优势时(聪明、漂亮、才干);轻蔑也是指向他人的,包含了一种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一个人感觉自己比他人更强壮、更聪明、更文明或更在某些方面优越”时,就会引发轻蔑;羞愧指向自我,暗含着这样的信念“自我具有不可控制的缺陷,而且这种性格方面的不足也已在他人面前展示出来了”。
四.对策与观察:
著名心理学家维纳第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外界事物所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的情感归因模式所决定。有一个例子可以生动的说明这个问题。
在美国有兄弟两人,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的悲观。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等了一个小时,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看见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又擦鼻涕又抹眼泪地哭泣,非常伤心,原来他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挨父母的责骂。当他们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时,看见那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铲马粪,看到走进来的父母,如发现奇迹般地嚷道:“爸爸,看这儿有这么多的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
可见,如何正确的对待这三种道德感情,使之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业情绪,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归因。如果把妒忌、轻蔑、羞愧统统归结为“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否认人为的主观的影响,那就会造成信心的丧失,或者是嫉恨在心不可自拔,久而久之甚至造成心理疾病。相反,如果进行积极的归因,从中找出可以改变的因素,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则很容易在“逆境”中成长。
为了求证这几种道德感情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我将措施和观察的结果总结如下:
(1)妒忌:一旦产生了妒忌心理,就会弥漫着由种种焦虑、猜疑、敌意、怨恨与不服气等混合而成的不愉快的情绪。在案例1中,刘佳玲因为妒忌比自己更有优势的钟xx,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大不如前,同时在课间活动中与钟同学产生过数次矛盾。英语老师采取的是任命刘佳玲为“副”英语 课代表,帮忙分担一些课代表的工作,在平时的课堂也多关注她,把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她。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以后,刘和钟居然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放学上学都是同来同往,并且刘的英语成绩甚至在平时测验中屡次达到全班第一,从此她学习英语的劲头越来越足。
(2)轻蔑:轻蔑意味着他人的“无能”。着重观察对刘佳玲持轻蔑态度的几个学生,可以发现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非常差。他们的听课存在两极性:感兴趣的课非常起劲,抢着回答问题,但基础较差的课上就“躺倒不干”了,同时遇到自己早已掌握而老师仍然在反复强调的问题,就爱听不听,或者在一旁做小动作。从成绩上看,这几个学生起伏很小,但始终也只能保持在原来的水平,弱势学科上很难取得一点点进步。
但是从初二年级开始,这几个学生有了明显变化。这一学年增加了物理学科,因为在这门学科上的优势,同时也因为物理老师是一个富有亲和力、注重研究学生心理的年轻女教师,这几个学生的总成绩明显上升,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仍然是有优势的、可以进步的。这时班主任就适时指出,要想继续进步必须克服英语学科的短板。到了初三,因为化学学科的加入,这部分男生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把更多的力气花在了弱势学科的学习上。
通过这样一个外部引导加上内部自省的、渐进的教育过程,班主任惊喜的发现,这几个
原本轻视别人、目空一切的男生,逐渐变成了班内的“热心人”:脏活累活抢着干,甚至对待比自己学习成绩差得多的学生也愿意热忱耐心的辅导。
(3)羞愧:刘佳玲在检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保持了一段时间作业的按时完成,但在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上有明显下降,不能积极的参与课堂,作业的数量够了但质量不高。这说明了羞愧的心理已经对她的自信心造成了打击。这时,班主任老师进行了积极的疗法:让刘佳玲帮老师批改英语课的部分课堂作业,如默写等,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起到老师的小助手的作用。英语老师也逐渐发现了刘佳玲在这门课上的天赋,让她当“副”课代表。逐渐的,刘佳玲重新恢复了自信,积极的投入到正常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案例反思:
虽然刘佳玲同学的成绩仍然有一定的波动,但到初三第一学期已经逐步稳定,在区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每一门课都达到了合格线;到了初三第二学期,成绩稳中有升,尤其是数学、语文、英语的成绩已经名列班级前列。
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有很多,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作为教师,就应该敏锐的观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表露出的道德感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是显性的如谈话反思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如在某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的、适当的归因——既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怨天尤人;既不能粗枝大叶,也不能耿耿于怀;既要看到客观因素,更要看到主观努力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又培养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2](美)Bernard Weiner《课堂感情多样性调查:道德情感的归因理论》
第二篇:结合课堂道德感情,转化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结合课堂道德感情,转化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关于妒忌和轻蔑
上海市金沙中学 方正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是困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改变外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研究内因,即结合课堂道德感情,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积极的学业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转化学习态度。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出发,着重研究两种课堂道德感情(妒忌、轻蔑),通过对几位学困生的个案研究,描述并分析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进而提出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道德感情课堂道德感情学困生学习态度妒忌轻蔑
一、道德感情、课堂道德感情、学困生和学习态度
(一)道德感情与课堂道德感情
“道德感情”一词的由来可追溯到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的巨著《道德情感论》。其核心思想是:若第三方或他人能通过想象的情景转换(imaginary change of situation),对行为者的某种行为赞同和支持(go along with),从而理解行为者的行为,则这样的行为才会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被社会认为是“合适的”,即这种得到社会认可的“合适”行为就是社会的“善”。而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行为,不管其出自行为者的利他心还是利己心,都是不受欢迎的,在道义上是不正当的,因而也不能被第三方所认可。
课堂道德感情是受教育情境限制的一种感情,是“教育世界的活动者对教育人、事的好恶体验”,如愤慨、后悔、幸灾乐祸、妒忌、猜疑、内疚、同情、轻蔑、感激、羡慕、生气、羞愧......等等,在课堂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此起彼伏。在课堂情境中学生和教师都有着强烈的感情体验,这些感情体验又在师生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以及教师的个人成长。
本文着重研究的课堂道德感情有:当一个渴求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机会或优势时,就会产生妒忌。这种机会或优势可能是物质方面的,也有可能是精神方面的,这种渴求的机会或优势常常具有不可控性。妒忌往往会产生厌恶情绪,因为他人拥有自己渴望却无法拥有的机会或优势。类似于妒忌,轻蔑也是一种指向他人的消极的道德感情。轻蔑或轻视,意味着他人的“无能”,因此,它包含了一种向下的学习比较,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比他人更聪明、成绩更好或在某些方面优越时,就会引发轻蔑,伤害也随之产生。
(二)学困生
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有必要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他们的学习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可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及格水平。
(三)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对学习的态度,即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
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学习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着学生对学习的价值的认识,它是学习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学生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对学习的喜欢或厌恶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学习作出某种反应。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转化的现状
学困生的成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内因主要有:情感障碍,如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障碍,如缺乏自信心,较多的否定自我;方法障碍,如基本功不扎实,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外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在出现暂时的学习困难时,由于老师、家长的过失,或者是班级现状和学生自我调控的不恰当,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应有的压力,使这些学生“雪上加霜”。
学困生的转化是困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的一个难题。为帮助他们及早摆脱困境,已有丰富的研究和针对性策略。
有人践行了“生生互助”的策略。考虑到学困生一般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学习兴趣,所以遇到困难往往不会主动去请教。教师不但主动关心帮助他们,还要发动优秀生和班干部也主动去帮助他们,并且随时提醒和督促学困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也有人使用了心理策略,力图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建议教师及时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亲切,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课堂道德感情,转化学困生学习态度的策略
本文着重从课堂道德感情的角度出发,研究内因,即结合课堂道德感情,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积极的学业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转化学习态度。具体策略如下:
1.针对课堂上“妒忌”感情的出现,我采取了给予信任、拉近师生距离的做法。因为妒忌的感情中隐藏着一种“不甘心”,体现了学生的强烈自尊和一定的进取心。所以不宜急于公开否定妒忌者的言行,而是放手让妒忌者挑战自己、提升自己,激发其挑战欲,最终达到自省,将妒忌的心态转化为自身能力的提高。
2.针对课堂上“轻蔑”感情的出现,我着重引导学生打开心结,正视自己的缺点,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同时,放低姿态与同学取长补短。因为轻蔑者普遍包含了一种“由上到下的比较”,自认为高人一等,对自己的缺点则遮遮掩掩,不思悔改。要纠正轻蔑并化解影响,关键是心理疏导,一旦轻蔑者融入了集体,将人际交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便会自然的消除轻蔑感情,克服“短板”学科,全面发展。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案例背景
1.研究对象:小刘(女),小韩(男)、小杨(男),1997年出生,户籍:上海
2.对象身份:上海市金沙中学08级学生
3.对象所处环境:
(1)校外环境:这三位学生的家位于在天宝路飞虹路交界处,属于“虹镇老街”——在上海这里就是棚户区、脏乱差的代名词,人口流动性大,居民素质偏低,房屋破旧,卫生环境极差,危房、自搭房屋比比皆是。这里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偏差的特点,而社会、家庭的各种矛盾又在其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三位学生幼时在上海张桥路小学就读,初中就近升入金沙中学,家里学习条件简陋,学习环境较吵闹。父母的文化水平均较低,且忙于生计,无暇也无方法对孩子的作业进行严格监督。作业不认真是三位学生的共同特点,区别是:小韩、小杨是典型的调皮男孩,上课坐不住,好插嘴,书写习惯差,入中学时语文和英语成绩班级垫底,但头脑灵活,数学成绩中等偏上;小刘则是大大咧咧的女孩子,上课容易走神,但英语和语文的基础相对较扎实。进入初中的第一学期以后,三人的成绩没有根本改观,属于典型的学困生。
(2)校内环境:因为地段环境的原因,金沙中学的生源中有较多的来沪务工人员的子女。三人所在班级入学时有40人,外地学生占到60%。在整个虹口区的中预年级新生摸底考试中,英语排名最后,数学排名倒数第三。班级新生中,有两位同学的小学毕业情况是肄业,没有任何学习基础,不交作业;班级同学中的单亲、离异家庭非常普遍;另有部分同学的家长管理不力,致使孩子在小学时就经常混迹于网吧、游戏机房。
尽管面对着“先天不足”,金沙中学本着“公平施教育”的大爱精神,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三人所在班级的英语、语文老师是两位长期活跃于毕业班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女教师,而数学老师则是一位从师范大学毕业不久、工作踏实的年轻小伙。班主任由该数学老师担任。就连工作繁忙的校长也“亲自挂帅”,担任该班的思想品德课老师。
以下两个案例均发生在初二年级的上学期。但针对案例中所涉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则经历了一年左右的不懈努力。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1.关于“将妒忌心态转化为自身能力提高”策略的案例描述和分析
(1)案例描述
这是一堂英语课。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薄弱的英语基础,小刘的英语成绩较好,并且她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小姑娘,在口语方面优势明显。这堂课英语老师准备的也分外用心,在其中一个环节需要同学跟唱一首英语歌曲《lemon tree》。
师:“《lemon tree》是简单又好听的英文歌曲,我们来一起学唱吧!谁来起个头......” 老师环顾教室,发现只有小刘高高的举起了手,仿佛在说:“就是我了!”
老师向小刘示以微笑,但并没有喊她,而是叫了最近刚刚当上英语课代表的钟同学——一位安静乖巧的女生,正对老师忽闪忽闪的眨着大眼睛,似乎因为胆怯而没敢举手,但她的眼神分明表示出回应老师的渴望。
师:“好,钟xx,就由你来为大家试唱一遍这首好听的lemon tree吧!”同时老师向全班做出了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
歌声响起,嘴里还喃喃的念叨着什么,并且在随后的合唱中闷声不响。
在这堂课接下来的的教学中,老师还有几个互动提问,小刘都反应不积极,原本应该拿手的问题回答得吞吞吐吐,支离破碎。
一下课,英语老师就将这件事反映给了班主任。在班主任与小刘随后的一次谈话中,她
小刘:不但长得讨人喜欢,学习上也认认真真,英语她更是全班第一,可我唱歌还是不错的啊!不就是我有点疯么,老师就不喜欢我,连回答问题的机会也不给我”......“我天生就是这个性格,就是经常粗心,平时好动,有什么办法啦!一定要像钟xx这样才叫好学生吗?”
(2)案例分析
针对小刘同学的不自信又时不时的妒忌心理,班主任老师进行了积极的改变:任命小刘为“副”英语课代表,帮助老师批改部分课堂作业,如默写等,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起到老师的小助手的作用,既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又督促了自己;在课堂中,老师有意识的将思考题交给小刘,请她来讲述思路,并给予肯定的回答。渐渐的,小刘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各位老师也都发现了小刘思维活跃、口齿伶俐的特点,愿意叫她到办公室个别辅导。小刘重新恢复了自信,不但英语成绩在班级中开始名列前茅,在原本弱势的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显示了很高的积极性。
2.关于“引导轻蔑学生克服短板学科”策略的案例描述和分析
(1)案例描述:
每周一的早读时间称为“晨会课”。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晨会课,为了不让同学们有所松懈,班主任特地要在这个时间当检查每个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然而,经检查后发现,这个周末小刘的作业除了在课堂已经完成的那么一丁点以外,回家几乎没做,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老师的重点批评对象。在老师家长的共同耐心的教育下,她承诺:回家以后除了将当天的作业按时完成以外,还会保证质量,同时写一份深刻检查,明天在全班同学面前当场读出来。
第二天,小刘没有食言。将写好的检讨给班主任看过后,她走上讲台,认真的读完了检“傻子”“她小学时就这样了”“才不会改呢”......小刘的头低得更厉害了。
这次检讨后,小刘的作业基本能够按时完成,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学习上的不自信,如课堂不能积极参与、作业考试中遇到大题难题常常会自我放弃,等等。
(2)案例分析:
班主任也对小韩、小杨同学的“轻蔑”行为提出了批评,指出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己并不比小刘好到哪里去,却认为“高人一等”;感兴趣的课非常起劲,抢着回答问题,但基础较差的课上就“躺倒不干”了,同时遇到自己早已掌握而老师仍然在反复强调的问题,就爱听不听,或者在一旁做小动作——这样下去在弱势学科上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
与此同时,进入初二以来,小韩、小杨在理科上的优势日渐明显,作业、考试都毫不费力,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仍然是有优势的——班主任便及时指出,要想继续进步,必须下大力气克服英语、语文上的短板。
为了弥补弱势学科的不足,老师一方面加强了课外辅导,增加对这两位同学的关注;另一方面安排几名文科较好、理科一般的女同学与他们“结对子”,既达到了学习上的优势,又克服了两位轻蔑学生的交往障碍,促使他们尽快的融入集体。
经过不厌其烦的交流、督促,班主任惊喜的发现,这两个原本轻视别人、目空一切的男生,变得大度而成熟起来,极少与同学发生矛盾,变成了班级里公认的“热心人”:脏活累活抢着干,文体活动冲锋陷阵,甚至对待比自己学习成绩差得多的后进生也主动辅导,充满了热忱和耐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韩、小杨的最最薄弱的英语学科在初三第一学期已经达到了合格。
(三)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体现出了目前学生在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两种道德感情:当老师将课堂表现的机会留给了比自己更聪明更讨人喜爱的钟xx;当刘在同学面前读。,就会弥漫着由种种焦虑、猜疑、敌意、怨恨与不服气等混合而成的不愉快的情绪;而轻蔑意味着他人的“无能”。在案例1中,小刘因为妒忌比自己更有优势的钟xx,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大不如前,同时在课间活动中与钟同学产生过数次矛盾。而案例2中的小韩、小杨的轻蔑行为,不但伤害到了小刘的自尊,更使自己走进了泥潭:嘲笑别人,自己却在弱势学科上无所作为。
在主题班会中,为教育学生,我屡次提到了著名心理学家维纳第所举的美国总统里根的例子:人们对外界事物所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的情感归因模式所决定。
里根出奇的乐观,而他的弟弟则非常的悲观。父母想改变他们的性格,于是就把里根锁进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弟弟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意外的是,一个小时后,弟弟因为怕弄坏了玩具挨父母的责骂而伤心异常,里根则冲着爸爸嚷道:“看!这儿有这么多的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同样,面对学困生出现的负面感情,教师要尤其关注:既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归因,使之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业情绪,又要避免操之过急,在学困生已有的伤口上撒一把盐。如果把妒忌、轻蔑统统归结为“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否认人为的主观的影响,那就会造成信心的丧失,或者是嫉恨在心不可自拔,久而久之甚至造成心理疾病。相反,如果进行积极的归因,从中找出可以改变的因素,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则很容易在“逆境”中成长。
五.小结
课堂中的道德感情有很多,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作为教师,就应该敏锐的观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表露出的道德感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是显性的如谈话反思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如在某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的、适当的归因——既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怨天尤人;既不能粗枝大叶,也不能耿耿于怀;既要看到客观因素,更要看到主观努力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又培养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本文的着眼点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课堂道德感情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积极的归因、坚持不懈的师生沟通和鼓励,帮助学生经历一个外部引导加上内部自省的、渐进的教育过程。
在当今中国的义务教育中,面对学困生的转化,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什么方法,都需要教育工作者首先从自身入手,苦练内功,学习心理学,并用好心理学。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1日
2.(美)Bernard Weiner《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M]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年12月
第三篇:构建绿色课堂 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动力
“构建绿色课堂 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动力”心得体会
所谓“绿色课堂”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充满勃勃生机,体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让学生真正地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生长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新标准、新教材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实质性的变革,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绿色课堂”教学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绿色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发展的过程。绿色和谐的数学课堂上要建立起师爱生、生敬师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充满感情,课堂才能变得轻松,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轻松自由地学;正因为师生之间充满感情,彼此才会互相尊重与理解。课堂上,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教师不会将目光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当老师一句“有眼不识平行线”的自嘲赢得满堂炽热、敬重的目光时,师生的友情更加浓重了。在教师的关心下,在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中,学生的紧张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如何学好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体验。让他们了解学习就在自己的身边,可以用知识和各种有效的方法探索和解决周围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对学生抱以欣赏的态度,多发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就能促进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相互理解的新型关系的形成。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师生间彼此的尊重和信赖,学生都能够以较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四篇:利用自主学习转化七年级后进生案例
利用自主学习转化七年级后进生案例
一、案例的具体表现:
1、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朱师炎 性别:男 年龄:12岁 年级:七(1)班 开朗、活泼、外向、阳光,好动却不主动,守信却不自信。在学校表现较好,和同学相处融洽,上课虽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但比较遵守纪律,一般不会捣乱。
2、个案的背景资料:
朱师炎同学父母文化程度不高,都是农民,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靠爷爷奶奶照顾,应为是独生子,所以在家很受宠爱。父母由于工作都很忙,所以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其言行缺少正确的引导,学习上只是过问一下,根本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3、从智力因素来谈:
朱师炎注意力不够集中,相对注意学习以外的事物较多;观察题目时,思维不够变通,似乎在被动地期待外界力量的帮助;知识点记忆不牢固,混淆机械,缺乏灵活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思维过程中,由于知识底蕴不够稳固、扎实,思路经常受阻,做题效率低。
4、从非智力因素来谈:
朱师炎同学是个活泼、开朗、外向、阳光的孩子,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在审题、思考时缺乏自信,面对自己会的题不敢下手,不敢说出原由,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导致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在空想、空等而无结果。
二、原因的分析
个人因素:家庭条件致使学生没有生活的压力也没有学习的动力,自我约束力差,聪明机灵但没有正确地用在学习上。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欠妥,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度不够,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
学校因素:对朱师炎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任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帮扶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帮扶关系。作为朱师炎同学的语文老师,为了帮他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先试一个月(辅导时间:中午放学12:30—1:00)辅导过程中,尽量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休息时间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其好动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扶关系中,无论是教知识还是生活的情感,我都是以诚恳、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教师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让朱师炎同学理解老师的善意和良苦用心。
2、提供学习榜样。我总是给朱师炎同学讲一些身边的例子:告诉朱师炎同学这某些学生曾经也和他一样,通过自身努力,现在个个都很优秀,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没有什么做不到,只要立志、克己、改过,一切皆有可能!从而让他切切实实感受榜样的力量。
3、激励法。在辅导中,多用奖励、鼓励的方法激励他。如奖给他学习用具、小奖状,鼓励他主动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同时也鼓励他当小老师,给别的学生讲题。除此以外,我还让他在学生面前大胆发言,让他建立自信,以此来激发学习的兴趣。
4、换位思维法。我觉得这是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说明老师很在乎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和重视,别的同学老师还没注意他呢。在辅导过程中我常用这种方法开导教育他,我发现朱师炎同学渐渐的也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了,当然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辅导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精心辅导,朱师炎同学的变化非常大,科任老师反馈信息说,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安静静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也比以前强多了,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作业也能按时上交,而且能主动结交学习好的学生了。朱师炎同学的父母也高兴的向我反馈,孩子的表现变化很大,在家能主动干家务,学习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可以看得出来,朱师炎同学正在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非常可喜的!
五、引出思考: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
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自主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案例一:将“自主学习”当成“自由学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起长大的玩具》这篇课文,同学们自己先读一次课文。大家喜欢用什么形式读,就用什么形式读,自己读可以,找人讨论也可以。
学生:(有几个学生开始自己读,后来变成几个人齐读;有的学生边读边记;有的几个在讨论;可是一会儿似乎聊到题外去了;有个别学生好像在思考,又像是在开小差……)
教师:你们读完了没有? 学生:读完了。
教师:现在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
教学反思:教师认为新课标应给学生充分自由,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自主学习”变成了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自由活动。
自主学习,要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都说明了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出发来组织教学。
案例二:将小组合作学习当成形式主义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起长大的玩具》的第二段,前后座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时间5分钟。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开始很小声,后来慢慢变得闹哄哄,不少学生甚至用书本开始打闹。(五分钟过后)
教师:时间到,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
学生:你推我,我推你,无人应答,最后不得不由教师点名回答。在这种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常常还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这种名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设的,在这种缺少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我们说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进行合作学习,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形式。有时一个不能解决的事,大家分工合作很有必要。如仍由教师“独断专行”,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了。
反思上面两则失败的案例,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中,应认真、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髓。
1、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我们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情,备学法: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课堂讲解要学法示范,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自主、自学”。
2、创设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了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并不断优化,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选择理解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选择展示自我的权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及时把自己的特长爱好随时展示给同伴得到别人的赞赏,尝到成功的喜悦。甚至要让学生
有选择参与评价的权利,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作出评价,发展他们的个性与智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指导课后预习复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学习,还包括他们在课外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钻研教科书,可以进一步巩固、扩展和深化所学知识,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做好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后进生做好预复习工作,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在预习方面,教师可利用辅导课帮助后进生预习。和后进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花时间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复习方面,教师应督促后进生加强课后复习。对后进生的作业可采取面批的方式,让他们及时订正自己的错误,并让他们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
综上所述,转化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需要教师有“三心“即耐心、爱心和热心:需要教师弃“三心”即偏心、烦心及漠视之心。只要教师对后进生付出真心,针对他们的后进成因制订合理的教育方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重新燃起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逐渐取得进步,赶上其他同学。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加强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差生,科学转化差生,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结题报告
《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类学生其他各门功课在班上处于中上,有一门功课偏差,我们称之为“瘸腿”现象。他们往往用这门功课的时间来学习其他功课,导之这门功课雪上加霜,严重偏科,从而沦为这门学科的学困生。面对这样的现象,如何唤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带着这个问题,我选择“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子课题来进行研究。
物理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物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类型的学生上物理课时表现为意志力差,耐心不足,在物理学习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来维持学习活动。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学困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可以引起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达到规定的目标。因此,帮助学困生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研究对象:
本班10名左右学困生,重点是杨宇同学。该同学物理基础薄弱,学习物理自觉性较差。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题选题并制定具体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通过对这一类型的学困生谈话,跟踪调查研究学困生对物理学习动机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理论假设,撰写教学反思和个案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经验。
四、研究过程:
㈠调查了解学困生的情况
为了解学困生对学习物理的看法,我与多名学生进行谈话,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大部分学生人认为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比较贴近生活,实验丰富且有趣。少部分学生为了求知进取和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结果说明我们的中学生对学习物理还是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然而,杨宇同学对物理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对做实验还是挺感兴趣的,初学时认为学不学好它无所谓对自己没多大影响,就这样,日复一日,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下课见物理作业就抄,感觉物理越来越难,没有信心学好他,从而沦为学困生。但是我了解他的其他学科如数学在班上却属于中上水平。由此可见,这类物理学困生并不是智商低下,而是由于当时认知不当,缺乏学习物理动机,导致物理课上常常心不由己。有以上调查作为基础,我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㈡探索相应的转化策略: 1.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 学习目的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所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动机作为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力,就是以某种学习目的为出发点。学习目的作为产生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中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2.增强课堂学习的动机
在学生产生了学习需要以后,要利用课堂把学习需要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这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每上一节课就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即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也就是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系。最后还应该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应用,指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2)利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使用新奇的知识补充单调的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展现单调无趣的教学内容,这些都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 ①引用物理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②运用实验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的可视性、动手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③联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用课堂所学的原理、规律加以解释,并揭示出物理原理,学生会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
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形象地表现人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现象。
3、放低起点、注重成功教育
所谓成功教育是指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诸如成功方面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遵循“起点低、步子小、活动多、反馈快”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困生的认知结构,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努力一下就可能掌握,跳一跳就摘到“果子”的感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4.优化师生情感 提出发展目标
俗话说“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在课间、课后,我常常同学困生进行交谈,了解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困难以此来培养师生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问题出在哪,然后有针对性的同他们讲些关于名人成名的故事,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并不断的强化这个学习目标。然后我再通过对他们课上以及放学后的辅导,提出 “今天要比明天好,明天更比今天强”的目标。常考不及格的同学就会对自己设定了个恰当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希望下次能考及格,并且他们都能在我的鼓励与自己的努力下达到这个目标,然后再一步步的向上提高要求,确定更高的目标,从而向自己定下的最高的学习目标前进。
5.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一直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五、研究成效
㈠课题研究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物理的动机
我班学困生上课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们的学习物理的动机在不断增强,上课能看到他们积极的表现了,课后能看到一些学困生与别人讨论问题了。
㈡课题研究让我的科研水平有了提高。
在课题推进会上,蔡主任、王宁华等老师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基础上,我结合所任班级的学困生情况,不断反思实践,写出了多篇教学反思。课题研究让我学会了反思自己,学会理性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一次反思,都是对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实践的促进。课题研究让我从一个埋头苦干型教师,变成了一个正在研究中的教师。
㈢课题研究让我更新了观念,融洽了师生关系。
以前,对待学困生的教育有些简单,甚至粗暴,搞得师生关系有时紧张。参加该课题研究以来,通过不断学习,我时刻告诉自己,要按教育规律办事,要放平心态,学会了躬身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了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不断鼓励他们,采用一切可能方法改变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体现教育的公平。
六、课题反思
对待学困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学困生一般都具备两差:基础差,习惯差。要想对他们有所改变,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因为他们积习难改,做不下去,必然会出现行为上的反复,言行上的不一致。我认为教师要强调“坚持”二字,相信教师只有坚持下去,必定会有许多学困生因老师的努力而改变。
七、附件:
1.《教师个人课题申请表》 2.一份《个案研究记录表》 3.《谈话记录表》6份 4.一份课题研究课教案
5.《“学困生”的归因与转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