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考研日语作文解析—作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考研日语专家,免费资料、免费咨询,详情见官网,或QQ群110942030,有问必答哦
2014年考研日语作文解析—作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前面分析了考研日语作文的评分规则和出题规律,这一次,明王道为大家分析一下考生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看一看你是否能对的上号呢?查缺补漏,改正自己常犯的错误,那么离高分作文就更近了一步。下面,就来看看大家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5个问题:
1.审题不准确
犹豫考试中时间有限,加之作文是试题的最后一部分,所以经常有考生留给作文写作的时间不足,结果是匆忙审题,不加思考,占卷面分数四分之一作文写作部分留出充裕时间。写作文时应该遵循
2.不会使用接续词
准确使用接续词,衔接是作文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3.用词不当
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应该是“都会生活に憧れる”而不是“”;,应该是“公園を散歩する”而不是“公園で散歩する”。
2)比如“妈妈的个子不太高”,应该说成“母は背があまり”
(国家”,就写成“”,日语中虽然有“発達”一词,但是用法与含义与汉语有一定的区别。这句话用日语表达一般表达为“日本は経済力のある国である”。
(4)“文体”混乱
近几年的作文题目考试对“体”有所要求,要求用“だ・である”体进行写作。这虽然规避了一些考生摆脱了不知道用什么体写作的困境,但是需要注意“だ・である”体的表达方式和节句方式,尤其要注意不要将书面体的“だ・である”体和礼貌体的”です・ます”体
考研日语专家,免费资料、免费咨询,详情见官网,或QQ群110942030,有问必答哦
混用,这也是作文写作中最常出现的错误之一。
(5)字迹潦草
作文是最后一题,作文应至少留出30-45分钟来写。在写之前先要列个大纲,把关键句想好。这样再往稿纸上写,才不会有大的涂改。很多同学没有这个习惯,直接往稿纸上写,出现了错误就涂涂抹抹,非常影响卷面。还有的同学最后只剩二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慌乱之余,笔走龙蛇,字都成了草体,这样的笔迹,自然不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影响。因此,空出足够时间,稳稳当当下笔,也是关键。
第二篇:公文写作常见问题解析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解析
一、容易用错写错的字词如何区辨?
1、“二”与“两”
使用“二”的地方:①自然数。②序数、小数、分数。
使用“两”的地方:①一位数的基数。如“两台机器”。②概数。如“三两天”。
2、“倍”的运用
“倍”虽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词,但在公文写作中误用的情况却是多见的。一是与“增加了”合用时的误用。“增加了”是在原数基础上,向上增加若干个原数。二是与“增加到”合用时的误用。“增加到”是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三是把“倍”用在降低、减少上。如有的公文中出现“降低×倍”或“减少×倍”的提法,这是不妥的。因为“倍”只能用于增加,不能用于降低或减少。如果说用于减少,就应该加“负”字。
3、“以上”与“以下”的运用
“以上”、“以下”等词与前面的数字连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数目概念,习惯上应包括前面的本数在内,百人以上即含百人、千人以下即含千人,不应把本数排除在外。但是,为了使界限的划分清晰准确,应注明本数是否包含在内。如:“十四岁、十四岁以上儿童不得入内。”或“十四岁以下(包括十四岁在内)儿童不得入内。”
4、“制定”与“制订”的运用
“制定”即制作、定出。公文中习惯用在较大场合,以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令等,如:“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为我们制定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总任务和政治路线。”
“制订”即制作、订立。公文中习惯用于具体规章制度的订立。如:“我们单位相继制订了防火、门卫等安全管理制度。”
5、“物质”与“物资”的运用
“物质”即能触及、能见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该词多用于哲学和物理学上的抽象概念。
“物资”即指具体的财物资源。
6、“需要”与“须要”的运用
“需要”即对“缺乏”而言,还有“要求”的意思。词性为及物动词,后可带宾语。
“须要”即说明“应当”、“必须”的意思。词性为能愿动词,修饰限制动词。
7、“截止”与“截至”的运用
“截止”即到期停止。
“截至”即到„„为止。
8、“违反”与“违犯”的运用
“违反”即不遵照,反着方向做。
“违犯”即违背,触犯。
9、“以至”与“以致”的运用
“以至”即到,直到。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或扩大。
“以致”即弄得,由此而造成,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
10、“象”与“像”的运用
在公文写作中重点要注意,当“像”作为比喻词或作为其它系动词时不能写作“象”。
11、“的”、“地”与“得”的运用
“的”、“地”、“得”是结构助词,在口语里都念“de”。“的”用在名词前,是定语的标志;“地”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是状语的标志;“得”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是补语的标志。
12、“部署”与“布置”的运用
“部署”即指全局重大工作的安排。
“布置”即指全局具体工作和事项的安排。
13、“既”与“即”的运用
“既”是并列连词,通常与“又”配对使用。
“即”相当于判断词“是”的用法。另有“即使”的含义。
14、“和”、“与”、“及”的运用
“和”口语色彩比较浓;“与”带一些文言色彩,常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及”连接的成分虽然也是并列,但表达的意思上有轻重的分别,即前重后轻。
15、“权利”与“权力” 的运用
“权利”--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和“权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不一定包括利益。
16、“急待”与“亟待 ”的运用
“急待”--紧急待办。“亟待”--极须,急迫待办。“急待”与“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
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已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17、“决不”与“绝不”的运用
“决不”--决心不。“绝不”--绝对不。“决不”与“绝不”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就本身而言,强调的是意志上的控制,多用于表决心或表示心愿;而后者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不管人的主观意志如何,虽然也适用于自身,但多适用于对普通对象作出限制规定。
18、“检察”与“监察”的运用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监察”--监督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检察与监察的区别有三:第一,方式不同。一个是审查,一个是监督。第二,对象不同。一个是被检举的犯罪事实,一个是机关或工作人员的日常活动。第三,主体不同。一个是司法机关,一个不是司法机关。
19、“作”与“做”的运用
涉及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涉及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
如:做——做事|做声|好吃懒做|白日做梦|~工作|~好事|。
作——作案|作孽|天公作美|弄虚作假|~调查|~报告|
二、如何处理公文标题制作中的几个棘手问题
1、解决转发性通知标题冗长繁琐问题
层层转发公文,由于“过桥”机关多,很容易造成该类公文标题冗长繁琐,如“裹脚布”似的,解决此问题办法有四:
①只写转发第一次转发机关的通知;
②直接转发原文件;
③在标题中只出现上一级机关转发通知的文号;
④只用本机关发文的标题,而将其它机关的标题概括为文件。
2、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为了保持标题简炼和整洁大方,一般地尽量不用标点符号的尽可能的不用。非用不可的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可用书名号。主要用于法规、规章名称和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等。
②可用问号。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③可用引号。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
3、长标题的排列
根据标题长短,分一行、二行、三行均可,注意分割合理,布局匀称、美观,不可割裂题意,即一个词不可断开分在两行。
三、结构层次序数是如何规范的?
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在一段文字内部常使用“ 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其次、第三„„”。
四、公文中的数字运用有哪些规范要求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党的公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成文日期。不标明主送机关的普发式公文(决议、决定、条例、意见、规章等)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
年份一律使用公历年份的全称,如1978年、2003年不能略为78年、03年。同一文件中同类数量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哪些讲究?
1、并列短语中的顿号、逗号的使用。
并列短语中各成分之间如果没有显著的停顿,当中便不用顿号。如“工农业生产”不写成“工、农业生产”,“五六个”不写成“
五、六个”,“各乡镇”不写成“各乡、镇”,“青红皂白”不写成“青、红、皂、白”。
并列短语各项之间有比较长的短语或有较大的停顿,中间应用逗号。如“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晃眼的光。”
2、破折号、省略号同点号连用破折号和省略号都是标号。用在有停顿的地方,不论是句中或句末,如果本来应该用点号的,可以用了点号再加破折号或者省略号。
3、引号同点号连用
凡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末了的点号(多为句终号)放在引号之内。如: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凡是把引文作为作者一句话的一部分,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的外面。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4、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使用。
句内括号(即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紧贴在被注释部分之后,倘若正文在这里该用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括号内部可以有逗号或分号,但不能有句号,尽管已经是一个句子。如: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
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句外括号(即注释全句的)前边正文的点号用在括号之前。括号内部如果是句子,可以用句号。如:全国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万岁!(长时间的鼓掌)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全场起立。热烈的经久不息的鼓掌,转为欢呼。)
六、加盖印章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文机关印章是证明公文效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总的要求是“上不压正文,下骑年盖月”。区别不同情况有以下具体要求: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1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上。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七、怎样提炼公文的主题词?
撰写文稿时应在文中标明主题词,具体要求和做法是:
1、全面审读公文,确认公文的主题内容,即确认公文涉及了哪些事物和具体对象及问题。
2、认真进行主题分析,找出公文涉及的主要对象。弄清其性质,弄清其归属哪方面问题,形成主题概念,对关键性语句准确、精炼地进行主题概括。
3、在有关机关正式制发的《公文主题词表》中选取与公文主题概念相对应的最专指的主题词,其词形务必与词表中规定的词形相一致。
4、如在词表中没有与公文主题相对应、专指性强的主题词时,要在词表中选取与公文主题直接相关,最相邻的主题词进行相配。组配后有多义性时,应放弃组配,直
接采用反映公文主题上位概念的上位词。不能进行组配时,也采用最直接的上位词。
5、应有效把握对公文主题的标引深度,一份公文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一般不超过5个。
6、主题词的排列次序应科学合理。一般应按主题词的含义,从内容到形式排列,进行组配时应按以下次序:
主体因素,即反映公文主题的关键性概念,如对象、材料、方法、过程、条件等,文中有几个并列的主体因素时,一般按语法关系和逻辑顺序排列;
通用因素,即描述主题的一些通用概念,在主题中居次要地位,对主题起细分的作用;
位置因素,即公文所涉及的事物、对象和问题所处的空间位置属性方面的概念,包括国家名、地区名、地名以及机构名称等方面的主题词;
时间因素,即公文所涉及的事物、对象和问题存左的时间范围属性方面的概念,包括具体年份等方面的主题词;
公文类型因素,即公文种类方面的概念,如命令、指令、报告等。
第三篇:日语考研作文
「高校生活」
高校の時、私は毎朝7時20分に家を出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した。けれども、遅刻しそうになって走ったこともありました。帰りは、友達と偶に寄り道をして、ケーキ屋さんや本屋さんへ行きました。校則では禁止されていたので、何となくスリルがあって、ドキドキしたことを今でも懐かしく思い出します。
私は3年間ずっと合唱【がっしょう】部でした。練習はつらくもあり、また楽しくもあまりました。1年に1度の発表会の前は、練習で帰りがおそくなることがよくありました。暗い道を、友達と駅へ向かう途中、悩みを相談し合ったり、10年後の自分たちについて、話したりしたりものです。今から思えば、このおしゃべりが、毎日の生活の楽しみだったのかもしれません。私が高校生活で得た一番大きなものは、友情だと思います。
「趣味」
私の趣味は書道【しょどう】です。休日はいつも午前から筆 【ひつ】と硯【すずり】を出して。夕方まで習字をしてすごします。でも、この習慣は日本に来てから始めたものです。もちろん私の国中国でも子供の時から、みんな習字を習います。しかし、国ではそれは趣味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日本では何でも非常にお金がかかります。ですから始めの頃、私は暇な時でも何もしないで一日中部屋にいました。でも日本語学校で習字のクラスが始まったので、私もやってみることにしました。漢字は私の国でも書きましたが、ひらがなを筆で書くのは初めての経験でした。その時私は筆で書くひらがなの美しさにとても感動しました。今、私はひらがなの練習に夢中になっています。
それに習字をやっている、国のこと、特に高校生のころを思い出して、とてもなつかしい気持ちになります。習字は孤独【こどく】な趣味です。友達は「もっと外に出て遊んだ方がいいでしょう」と言いますが、私は習字をやっていると本当に時間をわすれてしまうのです。实用日本语资料下载
「ストア」
最近、私が住んでいるアパートのとなりに ストア が出来た。ストアには、パンやおにぎりなどの食料品から、洗劑,などの雑貨まで、生活に必要なものはたいていそろっている。その上、24時間あいているので、いつでも必要な時間に買い物ができる。この店ができたおかげで、夜遅くお帰ってきたときでも買い物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た。
私のような一人暮らしの男性だけでなく、仕事で帰りが遅くなった女性も弁当を買っている。この店では、毎月の電気代や電話代を払うこともできる。それに、コピー機もあるので、たいへん便利だ。
このように、ストアのおかけで生活は便利になったが、よいことばかりではない。夜、車で買い物に来る人が増えたために、うるさくて勉強ができ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エンジンを止めないで店に入ったり、店の外で大声でおしゃべりをしたりする人がいる。また、いぜんより道が汚くなった。
ストアを利用する人は、近所の人たちのことをよく考えてほしい。
第四篇:2014年考研日语作文解析—作文出题规律解析
考研日语专家,免费资料、免费咨询,详情见官网,或QQ群110942030,有问必答哦
2014年考研日语作文解析—作文出题规律解析
虽然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应能写出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以及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等”,但纵观历年的作文考题,不难发现作文试题的出题形式都是议论文、感想文的形式。掌握好作文出题规律,当然就能更好地写出高分作文。下面,就由明王道为大家分析作文试题的出题规律。
1.作文试题的试题形式
目前作文试题主要有两种试题形式:
(1)“命题作文”(2005,、2006年、2012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命题作文可以细分为题目给定(例如:「),题材给定(例如:「いちばん感謝したい人」)和立意给定。(2)“提示作文”(2004年、2007年、20082013,定,基本采用的都是提示作文
2.作文试题的写作体裁
记叙文、描写文、说和议论文,但文章(9篇,占
它不同于记述文以辑性。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作为高层次的日语水
3.近10年作文试题中,关注社会和校园热点问题的题材较多,其中社会话题有5篇,分别是防灾减灾(2004年)、女性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2009年)、垃圾分类(2010)、网络购物(2011年)、宠物饲养(2013年),占50%;校园话题有3篇,分别是大学毕业后的去向(2006年)、如何处理打工与学习的关系(2008年)、比赛与声援(2012年),占30%;人生哲理话题有2篇,分别是最想感谢的人(2005年)、如何与人交往(2007年),占20%。
作文测试的难易度与考生对该话题的认知熟悉度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根据我们熟
考研日语专家,免费资料、免费咨询,详情见官网,或QQ群110942030,有问必答哦
悉的信息给出的作文题目,比根据我们不熟悉的信息给出的作文题目要容易写一些。认知熟悉度包括对话题的了解程度和对写作内容的可预测程度。话题越不熟悉,写作内容的可预测性就越低,写作时对注意力的要求就越高,考生认知负担就越重,写作也会越复杂;反之,对话题越熟悉,认知负担越轻,写作任务也就越简单。从近10年日语作文试题的反馈情况来看,2004年的作文题目“防灾减灾”认知熟悉度较差,应试者作文平均得分最低,而2009年的作文题目“女性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认知熟悉度较好,应试者作文平均分最高。这也再次验证了应试者的认知熟悉度与作文测试难易度之间的关系。
很多同学在临考前喜欢押题,题了,年的命题规律来看,、看了这些分析,
第五篇: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解析
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解析
公文写作是要求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说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工作总结、计划,活动通知、会议纪要、请示、报告、领导讲话等。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写作要求极具规范性,国家也专门出台了《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归档、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规范要求。我单位也进行过相关的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还是有许多拿捏不准的地方,近几天,我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现将学习心得和各位作以交流。今天,我将和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文中的称谓;二是公文中的简称使用;三是公文中数字的用法;四是常用词语辨析。
一、公文中的称谓
正确使用称谓语是交际深入进行的重要环节,惟有‚名正‛,才能‚言顺‛。在公文写作中,由于受语言简约性要求的制约,行文中的称谓语常常隐匿于‚抬头‛和‚落款‛之中,使全篇的语句成为‚无主句‛。且不足以表现双方的微妙关系,因此,在强调发文的主体、发文的受体,或语意转折时,称谓语就被凸现出来。这时,表述者就要斟酌选择称谓用语,使行文得体。
受不同行文的语体规范及称谓语的语用效果制约,公文行文中的称谓语运用有极强的习惯性。习惯性就是规律性。
1、下行文的称谓习惯。
下行文自称一般用发文机关名称,显其庄严肃穆,而不用带第一人称代词的称谓,如‚我(们)‛、‚我(本)市‛等。一般来说,用第一人称表述,表述者臵身事内,显得真实、亲切、富有人情味;用第三人称表述,表述者臵身事外,显得客观、冷穆。用本机关名称作自称,形成第三人称表述,切合下行文或庄重严肃,或严谨缜密,或威严果断的语体规。
下行文对称一般用‚你(们)‛、‚你县‛等,而不用受文机关名称,有叮咛嘱咐、严而可亲之感。
2、上行文的称谓习惯。上行文自称一般用带第一人称
代词的称谓,如‚我(们)‛、‚我(本)市‛等,而不用发文机关名称,有真实、恳切之感;对称用‚上级、领导‛或受文机关名称,而不用‚你(们)‛、‚你部‛、‚你省‛等,有尊重、避讳之意。上行文的自称和对称与下行文正好来了个换位,这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不同的表意功能有关。任何一个上级机关都希望下级机关为自己提供真实、准确的情况,因此,上行文在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事项时,自称宜用‚我(们)‛、‚我省‛、‚我市‛、‚我部‛、‚我局‛等带‚我‛字的称谓,形成第一人称表述,以示真实、准确。若用本机关名称作自称,变成第三人称表述,则有臵身事外,事不关己之感,且语气生硬。对称用‚上级、领导‛或受文机关名称,有尊重、避讳之意;若用‚你(们)‛、‚你部‛、‚你省‛、‚你市‛、‚你县‛等,则有吩咐、指点、督促之
3、平行文的称谓习惯。平行文自称一般用‚我(们)‛、‚我市‛等,对称用‚你(们)‛、‚你部‛、‚你市‛等,显得亲切平易,不打官腔。平行文的语体规范是亲切平易,相互尊重。以商洽的口气说话,不能因有求于人而屈膝卑躬,曲意奉承,也不能因人有求于我而趾高气扬。
4、领导的职务称谓。在公文中介绍领导的时候会经常出现,该怎么介绍呢?咱们拿介绍刘主席为例。现在我有两种介绍方法,大家分别听一下。副主席刘毅和刘毅副主席。大家同意前一个的请举手,同意后一个的举手。一个是职务在前、姓名在后,一个是姓名在前、职务在后。两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些区别:前者是客观性表述,后者则含有敬意(敬称)。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即客观性表述;当然,如果介绍上级领导,也可使用敬称。
介绍离职领导经常用到‚原‛字,‚原‛的位臵也有讲究。例如,‚原科协副主席李恒宝‛和‚科协原副主席李恒宝‛,前者表示科协已不存在,当然李恒宝也不是副主席了;后者表示虽然副主席换了,但科协仍然存在。所以大家一定要甄别使用。与此类似的还有‚前‛字,如‚前苏联‛。但是‚前‛只用于国家、政党及其政要等,我们的‚级别‛不够,只能用‚原‛而不能用‚前‛。
采用客观性表述时,很多人习惯在职务和姓名之后加上‚同志‛二字,如‚副主席刘毅同志‛。其实,这是口语的习惯说法,书面语中这个‚同志‛是多余的。
公文使用‚同志‛一词还需注意两点。①这个词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干部任免文件中,如果是党委任免干部,被任免人姓名之后要加‚同志‛二字,这里的‚同志‛特指党内干部,是‚党内互称同志‛的体现;如果是行政任免,一般不加‚同志‛,因为行政干部不一定都是党员。以上是特指的例子;而领导讲话或工作报告里的‚同志们‛则是泛指。②主送本系统、本单位的公文,对于众所熟知的领导,可以仅用‚同志‛称谓而不必冠以职衔。例如印发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康捷在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可拟为《关于印发康捷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这样既节约用字,又淡化‚官位‛意识。
二、公文中的简称使用
简称又称缩略语,它是事物的名称或固定词组简化了的称谓。简称不单纯是全称在数量上的减少,而是全称的科学概括和浓缩。使用简称以后,丝毫不影响全称的特定含义。在公文写作中,为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富于概括性和表现力,往往要使用简称。特别是那些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公文,诸如会议纪要、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综合性简报等,更是如此。
(一)单位名称
公文中要经常涉及机关单位名称的表述问题,不仅版头部分用,发文字号中用,公文标题、落款(发文机关署名)以及印章中也要用。至于正文部分的写作,使用得就更多。但在表述时究竟是用其全称还是规范化简称,并无硬性规定,一般情况下二者是通用的。但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视行文关系而定。下行文的版式中,发文机关名称既可用全称,也可用简称,但上行文版式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只能使用全称。以党委名义所发的文件,如系采用《中共××文件》形式的版头,例如《中共中央文件》其发文机 3
关名称可以使用简称。但如系采用《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形式的版头,其发文机关名称则需用全称,以示郑重。
2、视文字繁简而定。例如公文版头、标题、发文机关署名(落款)中所涉及的发文机关名称,究竟以使用全称还是简称为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酌定。一般而言,如果机关名称字数较多,为简洁起见,则通常应当使用简称,以使行文趋于简洁,并求得文面布局的醒目、匀称、美观。但需要注意的是,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必须是简称,而且是高度浓缩了的称谓;印章中的发文机关名称则应使用全称,以示庄重、严肃。
3、视内容性质而定。就一般而言,对于系统或机关单位内部运行的公文,其发文机关名称可以使用简称,既不会令人费解,又会使行文显得简练,便于接受;但对于那些政策性、规定性较强的公文以及会议性公文,如公报、决议、会议纪要等,则应以使用全称为宜,以体现行文的庄重性和严肃性。
4、要注意讲究规范。根据公文处理法规的规定,在公文写作中第一次使用机关名称时应当使用全称并用括号注明简称,下文再出现相同名称时,则始可用简称。
(二)简称形式
一般来讲,公文写作中使用的简称,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数概括。这种简称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总的特点是由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词组这样两部分组成,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简称为‚三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简称为‚四项基本原则‛等;在这一总的特点之下又可将其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单重式。这种标数概括简称通常由一个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词组构成,例如‚两个务必‛、‚五条禁令‛、‚三个代表‛等;二是双重式,即由两个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词组构成,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双增双减‛、‚一国两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荣八耻‛等;三是多重式,即由三个或
三个以上的数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构成,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两参一改三结合‛、‚五有六定七不准‛等
2、取前舍后。如‚清华大学‛简称为‚清华‛、‚蹲点调查‛简称为‚蹲点‛;‚蹲坑守候‛简称为‚蹲坑‛、‚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等。
3、舍前取后。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为‚解放军‛、‚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为‚禽流感‛等。
4、选取全称中有代表性的语素或词。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为‚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为‚国家语委‛,‚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调查研究‛简称为‚调研‛、‚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等。
5、合并相同成分。亦即省略两个词中的一个相同的语素,如‚企业、事业‛简称为‚企事业‛,‚离休、退休干部‛简称为‚离退休于部‛,‚复员军人、转业军人、退伍军人‛简称为‚复转退军人‛;‚病害、虫害‛简称为‚病虫害‛等。
6、标义概括。例如1987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简称为‚一百二十条‛,它没有从表面上将其简称为‚规定‛,而是根据该法规的条款数目(共计120条)而进行归纳,此即所谓‚标义概括‛。
7、取全称首尾。亦即将全称的首字和尾字保留,省略其余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扫除文盲‛简称‚扫盲‛,‚归国华侨‛简称‚归侨‛,‚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整顿党风‛简称‚整风‛,‚外交部长‛简称‚外长‛、‚军人家属‛简称‚军属‛等。
8、舍全称首尾。例如‚中央企业‛简称‚央企‛,‚快速记录‛简称‚速记‛,‚物理化学‛简称‚理化‛,‚历史地理‛简称‚史地‛,‚人民警察‛简称‚民警‛等。
(三)注意事项
1、要有可接受性。亦即所使用的简称必须是已经约定俗成或者为公众所认可的,否则不宜使用。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调查研究‛简称‚调研‛。
2、新创简称应力求表意准确、清晰,切忌含糊隐约,生僻晦涩,令人难解其意。例如‚整办‛,究竟指‚整党办公室‛,还是‚整顿市容办公室‛,令人费解。
据报载,‚文革‛时期,哈尔滨市一机构的门前挂有‚三两办‛的牌子,‚三两办‛所指究竟为何,让人莫名其妙。后经询查,方知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斗争办公室‛。这种含混模糊的简称,还是以不用为好。
3、使用简称,尤其是新创或较少使用的简称,除‚知名度‛较高者如‚一国两制‛、‚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外,必须先用全称,并用括号标注说明。对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六项已作出明确规定。如不予标注说明,就会给人以突兀之感,不知所指。
如有一篇会议纪要写道:‚五月份除搞好选举和开好人代会外,集中精力,认真抓好经济工作<包括县、乡、镇企业,两户一体和农业)。县四大部门及咨询处的领导同志分片深入下去,直接听取乡、厂长的汇报。重点抓新建厂、大厂、亏损厂、倒退厂和第一季度进展不大的地区。看责任制和‘三权、‛三制’是否落实。要开展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超半的竞赛活动,对好的单位要进行表彰。‛这段简短的文字,总计使用了‚两户一体‛、‚四大部门‛、‚三权‛、‚三制‛等四个简称。这些简称,其具体含义究竟为何,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如不作出必要的说明,往往容易造成文势不通,前后阻滞,给阅者准确理解和把握公文内容带来困难。
4、要尽量避免使人产生歧义。例如将‚上海市测绘研究所‛简称‚上测所‛,‚人造肉加工厂‛简称‚人肉厂‛,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办公室‛简称‚打经办‛等,应当坚决加以避免。
三、公文中数字的用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了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阿拉伯数字是指‚0、1、2、3、4、5、6、7、8、9‛等。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秒,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221年、20世纪80年代、1949年10月l日、15时20分45秒等。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 1980—1995年不能写作1980—95年、2005年,不应简写成05年。
2、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例如:1302,1/16,4.5倍,34%,3∶1,45万元,500多种、60多万斤等。
3、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300kg、l5cm、35℃等。如果是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换行。非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35元,11个月、l00名。但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表示。如:200kg(200千克)。
4、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例如:92493部队、葫科协发“2010”号文件、T37/T38次快车,HP—3000型电子计算机、90号汽油、维生素B1等。
5、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要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表示数字的范围也有写法的讲究。例如:3万~8万,不能写成 ‚3~8万‛;5%~15%不能写成‚5~15%‛。
应用时还要注意:第一,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一、二……九)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四种产品,六条意见,重复三遍。第二,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一般不得以
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等作单位(千克、千米、千瓦等法定计量单位不在此列)。如:34000可以改写为3.4万。第三,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二)应当使用汉字的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汉语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
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例如:‚十二五‛规划、一律、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三世界、相差十万八千里、三心二意、四平八稳、五星红旗、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国联军、九死一生、十万火急、零点方案、星期
五、第三季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十六届四中全会等。
2、邻近的多个数字(一、二……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连用的多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例如七八十种、一千七八百元、五六万套、三四天、五六米、七八个、十五六岁、三四百里、四十五六岁。
3、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三。
4、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等,均使用汉字。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十月十八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五等。有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可以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等。
5、行政机关公文和军队系统公文成文时间用汉语数字。但党委系统公文成文日期应按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
6、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用汉字数字。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避免歧义,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外加引号。如: ‚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月)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一般来说,知名度高的事件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不需外加引号,而‚五二○‛声明、‚九一三‛事件就需要外加引号加以说明。
7、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语数字。如:几千年、百多次、十余年、八万左右、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该省从机动财政中拿出近20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公文中常用词语辨析
用词准确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但是达到这个要求有时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往往是对一些词语的词义及用法不甚了解。笔者根据工作实际,挑出公文中容易用错的一些词语试加辨析。
1、主管、分管
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但在词性上有区别。‚分管‛是动词,‚主管‛兼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常用词组如‚财务主管‛、‚一级主管‛,‚主管‛都是名词;作为动词,主管的意思是‚负主要责任管理(某一方面)‛,口语中用得较多。
起草班子成员分工的文件,应使用动词‚分管‛,如‚副主席刘毅分管学会部和科技馆‛。
2、出席、列席、参加
出席和列席都是参加,区别在于:法定成员参加本组织的会议叫做出席,其他人员(上级领导除外)参加叫做列席。例如召开局党委会议,局党委委员出席会议,非党委成员——哪怕是局领导——只能列席。原则上,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等。
上级领导参加会议也叫出席,不能‚降格‛为列席,尽管上级领导并不参与表决。这种‚出席‛,姑且算做特例
3.制订、制定
前者强调过程,后者侧重结果(含有确定下来的意思)。两者在词义上难以区分,基本可以通用。
‚制定‛即制作、定出。公文中习惯用在较大场合,以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令等,如:‚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为我们制定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总任务和政治路线。‛
‚制订‛即制作、订立。公文中习惯用于具体规章制度的订立。如:‚我们单位相继制订了防火、门卫等安全管理制度。‛
4.施行、实施
词义十分接近。对于法令、政策和规章制度,既可施行,也可实施。只不过在习惯上,‚本条例(规定、办法等)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用‚施行‛;而条例‚施行‛之后,还可以制订‚实施‛细则。
同‚制订‛、‚制定‛一样,笔者认为‚施行‛、‚实施‛的使用只有习惯上的区别,而没有对错之分。语言中的‚习惯势力‛非常强大,有些用法单从语法上、逻辑上很难判定谁是谁非。例如,纪要是把会议、会谈的情况‚记‛下来,但习惯上写成‚纪要‛而不是‚记要‛;‚年轻(人)‛、‚年青‛和‚青年‛,分清他们之间的差别很伤脑筋。还有极难区分的‚作‛和‚做‛。‚写作‛、‚作文‛、‚作报告‛都用‚作‛,‚做文章‛却用‚做‛;‚做人‛用‚做‛,‚作为……的人‛却用‚作‛;‚当做‛、‚叫做‛只用‚做‛,而‚做客‛和‚作客‛、‚做成‛和‚作成‛、‚做法‛和‚作法‛的用法都是规范的……如此等等,连语言学家也为之头疼。诸如此类解释不清的问题,只好归为‚习惯用法‛。掌握习惯用法,只有‚不讲道理‛地死记硬背,舍此似无更好的办法。
‚施行‚付诸实施,执行。多用于法规性文件‚附则‛的末尾,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文件的时效。例: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多用于发布令的结尾,例:《物业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5月28日国务院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5、其他、其它 其它‛仅指事物,‚其他‛既可指物、指事也可指人(《词典》第1070页)。‚他‛用于指物并不鲜见,如:他乡、他日、他山之石。笔者意见,一律使用‚其他‛而不用‚其它‛,似乎更加保险。
‚他‛也不仅限于指代男性。古汉语没有‚她‛字,‚她‛是‚五四‛时期刘半农先生发明的,所以古典小说里无论男女一律都用‚他‛作代词;现代汉语中,‚他‛同样可以用
做不分性别的泛指,例如指称有男有女的若干人时,用‚他们‛而不用‚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6、权利、权力
权力总与职务相关联,有职才能有权(力),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普通人享有的是‚权利‛,如公民的权利、党员的权利等,当然领导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党员的时候,这些权利同样享有。权利同义务相对应,具有法定性。公文中使用‚权利‛的场合比‚权力‛要多一些。‚权力‛即可以管辖、统治、支配别人的权柄,受其管辖者必须服从。权利‛即指一定的人被规定赋予的可以享受的权益。如:‚公民有监督公共权力正确行使的权利。‛
‚权力‘在职权范围内的支配和管理指挥的力量。有的是强制力,如国家权力;有的是支配力量,如大会主席权力。例: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例:依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和人格不受侵犯的权利;批评、建议、检举、申诉的权利;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以及受教育的权利等。‚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权力,着重于‚力量‛上,带有某种权威性;权利,着重于‚权益‛上,具有某种享有性。
7、莅临、光临
光临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莅临是来到、来临的意思。特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后者是强调上级对下级的关系的。
8、按照、根据
它们是近义词,侧重点不同。按照一般来说不必有自己的意见,别人如何说如何做你照做说行。同依照、遵循、遵照。它们均可用作动词,都有‚以某事物为依据、依照‛的意思。‚按照‛可用于上级的指示、精神、命令等外,还可用于情况、季节、次序、时间、道理等,适用范围更大,是中性词。
例:我一定按照你说的去做。
根据是在别人的意见上加以评判采纳。同依据,证据,它们都有‚作为行动、言论的凭据‛的意思。‚依据‛侧重指‚结论或言行的凭据‛。
例:这一理论没有事实根据。
9、当前、目前
当前和目前都是现在的意思,当前比较紧急重要,目前是比较平缓的,没有紧迫性。
10、担纲、担任
‚担纲‛不只是‚担任‛,而是担任主角或主力。‚担纲‛不能及物,不能说‚担纲主角(主力)‛,因为用词重叠;‚担任‛则可用‚担任主角(主力)‛。句中既无所谓‚主角(主力)‛之说,又不好说‚承担重任‛,故‚担纲‛改为‚担任‛为好。
11、罚款、罚金 看一则报道:《南京16起涉毒案昨集中宣判无业男制毒被判12年半》:‚(倪某)2003年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罚款1万元。‛‚……对戴某……判处有期徒刑8年,罚款6000元……‛
‚罚款‛,是指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者缴纳一定数量的钱,是一种行政处罚;‚罚金‛,是指司法机关强制罪犯缴纳一定数量的钱,是一种刑事处罚,常作为附加刑使用。文中的‚罚款‛应改为‚罚金‛。
12、嘱托、嘱咐
嘱托,有托付的意思,托人之意,而嘱咐,则是吩咐,对对象的口气要降下来一些。
13、游览、游历
‚游览‛是玩、观光;‚游历‛不仅去观光,还要学习一些东西。
14、条例、规定、办法
“条例”与“规定”和“办法”相比,主要特点是所涉及事物和问题的性质更重要,范围比较宽;内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广阔,稳定性强;对制定与发布机关的地位有较严格限制,如行政系统只有国务院有权使用,“国务院
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见1987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党的系统也只限”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见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一般属于”自主的“规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创造新的规则。
”规定“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泛,对制定和发布机关的地位无严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问题不如条例重大,范围相对窄一些;内容详尽具体,针对性强;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规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补充的“规范性公文(内容为依法或根据授权补充其他规范性公文的内容,对其加以细化和完善),也可以是”执行的“规范性公文(直接为有效执行其他规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创造新的规则,只是对这些公文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做出具体规定,对有关概念和问题做出精细的解释说明)。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规定更适合作为”自主的“和”补充的“规范性公文。
”办法“比”规定“所涉及的事物和问题的规模要更小一些,性质也相对轻一些;针对性更强,内容也更加详尽、具体而精细,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为”执行的“规范性公文,如各种”实施办法"即均具备这种性质。
15、起草、草拟
‚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等的拟定。‚起草‛多指方针、政策、法令、决定、规章制度等文件的拟稿。一般重大的国家法令的起草,要成立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
16、合计、总计
我个人学习体会是这样的:如果只有一个总和,那么那一栏就是‚合计‛。如果在合计的基础上再汇总,那么就是‚总计‛。
‚合计‛与‚总计‛不能随便对调位臵。因为‚合计‛是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团体而言,如六年级男、女生人数和,而总计是跨团体而言,如一至六年级所有男生的和。
没见过专门的规定,但一般同时使用时,合计所包含的范围小,总计的范围大。
17、部署、布臵
‚部署‛即指全局重大工作的安排。布臵‛即指全局具体工作和事项的安排。
例:关于‚两气东送‛管线的安全维护工作已经做了布臵。使用‚布臵‛要注意与‚部署‛的区别,前者多用于具体事宜,后者侧重于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安排。例:关于我省经济振兴工作,已按国家东北振兴本地经济的战略部署做了具体布臵。
18、以至、以致
以至为即到,直到。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或扩大。以致即弄得,由此而造成,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面的结果是由上述原因所带来的。例:该人由于不断赌博,不听劝告,以致家庭不和,爱人与其离婚。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上的延伸或扩大。例:XX市反贪局局长李某变得很快,由‚反腐精英‛堕落成一个贪污犯,满打满算没过半年,以至许多人感到惊讶不已。
19、物质、物资
‚物质‛即能触及、能见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该词多用于哲学和物理学上的抽象概念。物资‛即指具体的财物资源。
20、必须、必需
‚必须‛表示事实上、道理上的必要,带有命令语气,一般用于下行文所讲主张、所提要求部分。例:‚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对经济投机诈骗犯罪活动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例:组织现岗的文书工作人员系统学习公文处理知识是加强文书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在使用指令性语气时,应用‚必须‛而不要用‚必需‛。
21、鉴于、基于
‚鉴于‛考虑到,觉察到。多用于引出事情的情况、原因、理由等。例:鉴于今年财务较紧,修建海河二号大桥的项目,拟待财政状况稍宽裕后再行安排。
‚基于‛常用于承接上文理由、原因、情况等,以引起下文对主观意见的表述。例:基于上述理由,来函所提的意见需重新考虑。
22、予以、给予
‚予以‛给予。例:根据乡、镇各自的人员配备情况,县里在可能条件下对乡镇的人口普查工作将予以帮助。‚给予‛给予通常作一个动词用,带动词宾语。例:上述开支应给予报销。
23、公布、发布
‚公布‛公开发布、公开宣布,对象多指法规、规章和其他需要大家周知的事项,一种程式性用语。例: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精神公布后,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发布‛公开宣布。侧重于法规、指示、通知文件的发布用语。例:2004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4、切忌、切记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例:要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切忌片面性。
‚切记‛牢牢记住。例:切记历史教训,不能再犯错。
25、申述、申诉
‚申述‘详细说明。例:这就有必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作如下申述。
‚申诉‚说明或提出自己的意见。用于国家工作人员和党、政、团体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表示自己意见的一种举动。例:党员有权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予负责的答复。
26、呈报、呈请
‚呈报‛向上级呈送报告、总结之类的文件。例:兹呈报我局《二○一一年工作总结》一式三份,请查收。
‚呈请‛向上级呈送请求批准性的文件及事宜。例:此题事关重大,将我们的意见呈请上级批准后再作答复。
27、拟定、拟订
‚拟定‛①起草制定,跟‚拟订‛不同,‚拟订‛指正在起草、拟议的过程中,用于进行体;‚拟定‛指‚拟订‛的过程已经结束,用于完成体。例:拟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草案。②打算、想要。例:拟定15日出发赴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参观学习。
28、审定、审订
‚审订‛审阅修订。例:我市城市整体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尚待邀请专家协助审订。
‚审议‛审查讨论。对象多指计划、提案、报告等。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了 2003年的决算报告和2004年的预算草案。
‚审定‛审查决定。对象多指计划、提案、方案、设计等。例:工作计划一经审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29、亟待、亟须
‚亟待‛急迫地等待。例:社会生活中,腐败现象有所滋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亟须‛急迫须要。例:违章施工,问题严重,亟须立即纠正。
30、采纳、采用
‚采纳‛认为合适而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例:厂长已经采纳了我们的合理化建议。
‚采用‛认为合适而加以利用。例:汉语拼音方案历史发展的另外一个方面,即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已经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
31、责成、责令
‚责成‛要求某人或某机关办成某事。多用于上级对下级行文。例:房改问题应责成专人负责,迅速落实各项措施,不能拖拖拉拉,‚空打雷、不下雨‛。
‚责令‛指定某人或某机构办某事,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行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例:对贩卖假烟的商版,除没收
其假烟和非法所得,处以罚款外,并责令停止营业,吊销执照。
32、务虚、务实
‚务虚‚在公务活动中,主要是指进行某项工作之前,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思想、政策上进行研究讨论,它与‚务实‛相对。
‚务实‚在公务活动中,主要是指按照领导的决策要求,实实在在地去完成。有时也含有对这一项工作在技术、设备、人力、物力、办法、措施上如何具体组织进行所做的讨论研究,所以,在这一点上,它与‚务虚‛是相对的。
33、隶属于、隶属
有人习惯在‚隶属‛后面加上介词‚于‛,如‚总局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隶属是‚(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的意思,这个词本身就是带有被动含义的及物动词。所以,上句话应改为‚总局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二字也删去。
顺带提一句:‚从属‛是不及物动词,后面要加‚于‛。
34、‚凯旋‛不要‚归来‛
‚凯旋归来‛在公文中很常见,可惜用得不对。凯旋是‚胜利‛和‚归来‛的组合,‚旋‛的本意就是返回、归来。‚凯旋‛词条的例句‚欢迎凯旋的体育健儿‛,初读起来可能不太顺口,但是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后,就会慢慢习惯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悬殊‛。悬殊形容‚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如‚贫富悬殊‛、‚双方力量悬殊‛的用法都是正确的。在‚悬殊‛前面加上‚相差‛或者在后面加上‚很大‛,都是不规范的。
35、慎用‚接见‛
某单位公文中有句话,大意是某月某日局长接见了几名上访职工。显然,这里的‚接见‛应改为‚接待‛。‚接见‛一词‚官味‛较浓,说局长‚接见‛职工,难免招致‚领导高高在上‛的非议。领导亲自处理职工来访原本是件好事,然而用词不当却伤害了原意的表达。
后面我讲了几个用词不当而产生的笑话和误解,有时还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公文写作中,要严格遵守行文
格式和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不仅体现个人素质,而是代表的单位形象、甚至是利益问题。
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祝工作愉快,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