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13: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学设计

卢龙县燕河营镇花台中学花台中学张小稳

教学目标

1、理解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步骤。

2、通过点评上次同学的作文(材料作文),使学生明白:审题立意准确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文章开头要短小精美;文章主体部分要内容丰富、充实;写议论文引用故事、事例后,要有恰当的分析议论,揭示所写事情蕴含的意义;文章结尾要简练生动,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3、通过点评,使一部分同学的努力得到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励多数同学认真作文。

教学重点

点评同学作文,明确作文要求,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教学设想

被选作例文点评的有3位同学的作文,另外有段落写得好的7位同学,有一句话写得好的2位同学,提名表扬同学若干,尽量使点评面向全体同学。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哪些步骤?

讨论明确:

1、把作文的材料和要求看一遍,认真的看完,不要漏掉一个字。

2、弄清楚写作要求,尤其是体裁的要求。

3、再读材料,找到能给你立意的一些关键语句,划上线,写下立意的话语。

4、立意的角度是多方的,可以从不同的对象或层面立意。

5、比较立意的角度,选择适合你自己的立意,立意的话语要简洁,表达要明确。

二、点评上次作文

(一)回顾上次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

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

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二)根据上次作文题目和要求,应怎样审题立意?

学生讨论明确:

1、是根据感悟作文。

2、文体不限,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从同学们的作文看,多数写的是议论文。)

3、关键句:“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这个关键句就是作文的正确立意。

结合材料理解这句话,可以解释为父亲的成才观。在他看来,不管什么树都会变成有用之材,至于生长的过程,无优劣之分,也无快慢之别,更不应苛求一律。联系现实,我们时下的教育,是否需要学学这位父亲,让那些成绩平平、失去信心的“小树”,也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眼里的“银杏”呢?我们这群孩子,其实就是大人心中的银杏,慢慢成长,弥足珍贵。

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绝技的慢慢形成;一种好品质的慢慢形成;一种好习惯的慢慢形成;一种名贵物品的慢慢形成;再引申,对某种珍贵事物内涵的慢慢领悟过程……

(三)点评同学作文

(同学读自己的作文或段落,其他同学点评,老师引导、概括总结)

刘佳伟:读全文

题目:人才是怎样铸成的(提出问题)

论点:人才是通过多年磨练慢慢铸就出来的。(立意正确,高远。)

论据:太上老君炼丹;古人“拔苗助长”;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当),我们成长中的风风雨雨,也会给予我们意外的礼物。(前两个切合主题,后一个牵强)

精彩论证:“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风风雨雨,也会给予我们意外的礼物。这会使我们吸收的精华更多。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人的成长和植物的生长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成才,就得吸收更多的营养,经历更多风雨。”“珍贵的东西慢慢成长,只有经过了风雨荆棘的磨练,才能铸成精华;也只有吸收了人生坎坷带给我们的力量,才能塑出金身。”

(富有哲理,紧扣材料,突出中心)

得分:27+23=50

肖月娇:读全文

题目:Romeisn`tbuiltinaday!(英文谚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与“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尽量不要用英文,如果一定要用,最好加汉语注释)

材料:刷子李从师的故事早晨从山下往山上观察一直到中午,下午右手拿着

最重的刷子立于门口。日复一日,重复练习。(《刷子李》是冯骥才的一篇小小说,是一位俗世奇人;好像小学课本有这篇课文;刷子李从师的故事却没有听说过。)

语言:记叙语言简洁生动:“……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白纸黑字,令刷子李心灵为之震撼!师傅将布授予刷子李,刷子李伸手接布,无意间,他感觉到师傅的手与众不同。他仔细观察了师傅的手心,几颗黄豆大的硬茧均匀地分布在手心之间,宛若平原上凸起的丘陵。刷子李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刷子李苦练技艺,终于练就旷古烁今的本事。”

分析材料:“刷子李师傅的本事,令人为之兴叹。然而这样的本事并不是一朝便能练就的,日积月累,刻苦练习,方能技艺成熟。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难道不是吗?坚硬的老茧,不经磨练,无法形成;名贵的灵芝、人参,不经千年,难成大器;急于求成,终难成正果。罗马非一日建成,让我们平稳自己的心态,接受时间和毅力的考验!

(很好地揭示了故事蕴含的意义,再次点题,并用老茧、灵芝、人参佐证观点,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结尾恰到好处,收束有力。)

得分:28+23=51

王雨琦:全文读

题目:成功没有时间表(凝练,包含了文章中心)

材料:

1、教授有两个儿子,一个从小优秀,一个调皮捣蛋;教授不为周围的人影响,对待两个儿子态度一样,十年后,优秀的儿子仍然优秀,调皮的儿子成为年轻有为的领导者。

——成才没有时间表(材料能很好地表达主题思想)

2、拔苗助长古人拔苗,现实中家长的做法,一样的效果。(联系实际,深化了主题)

语言:“春天,大地上开满了桃花;夏天,池塘里漂流着荷花;秋天,丛草中盛放着菊花;冬天,枝头上屹立着梅花。尽管他们绽放的时间不同,但最终都为这个世界添加了色彩!人也如此!”(开头,运用排比,句式整齐,暗扣主题)

“教授说„没有什么可诧异的,他们从小都是树苗,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较快,一个较慢,这没有什么分别,最终还不是一样成材料吗?成材本来就没有时价表。(通过教授的话,揭示事例的意义,点题。)

“为什么家长就不能不这么心急,让这些苗儿能够按照正常的规律成长呢?”(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成材是不能着急的,有些苗儿像白杨那样生长迅速,有些苗儿像银杏那样生长缓慢,但最终都是有用之材。(点材料,好。但白杨和银杏还是不一样的,银杏更珍贵。)

(要写一下二儿子慢慢努力的过程,“没有时间表”,但是要有努力的过程,成才不是偶然的。)

得分:25+22+45

陈浩:读段落(结尾)

“如果你现在仍在无名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你不要灰心);如果你是匹千里马依旧没有遇到伯乐,(你不要失望);如果你现在只是一条小溪,千万不要急着成为汪洋大海;如果你现在只是一棵树苗,千万不要急着成为一株古树;如果你现在只是一朵小花,千万不要急着成为一束牡丹……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经历过痛苦与磨难后,才可能真正辉煌。”

(排比,语言优美;结尾点题,语言简练)

张亚群:读段落

写一个青年在成长过程中走了弯路,终于明白青春的珍贵,发奋读书成才。最后几段通过母子对话,揭示主题:

现在,他已经是年薪几十万的软件开发师,有一次过年回家,与母亲闲聊时,他问母亲:“妈,我在少管所时,你为什么没有对我失望呢?”

妈妈缓缓说道:“孩子,檀木是木材中非常名贵的品种,它的成长需要很长时间。可一旦成材,它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你的那段经历,也只是过程而已。” “过程?”

“ 是的。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其中的艰辛和困难,是必须经历的。而我能做的,就是等着你长大啊。”

他突然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

他知道,他已经长大了。

当然,母亲也知道。

谢添:结尾好。“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然而成长的道路是艰辛、困苦的。这样我们才能用心品味,欣赏着身边的一切,努力着,奋斗着,永不放弃。”(结尾点题,干净利落,——豹尾)

张静:结尾好“成长是漫长的,漫长的过程是难耐的,但难耐的时间却是造就精品的。”

高畅:举了琥珀、钻石、珍珠的例子,都是经过漫长的演变,时间的洗礼,才形成的。然后分析到:“原来,任何一件(珍贵)的物品都是经历了岁月的雕琢,经历了成长的坎坷,慢慢吸取天地的精华、日月的光辉而形成的。”(举例后分析,揭示例子所含的意义,点明主题)

王杰:读段落(两个小段)“我只能告诉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信心的人,也许那属于你的精彩还没有出现。”“平凡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你身上那一块宝石还没有被发现。神童毕竟是少数的,一步一个脚印,你所种下的所有种子都会在某一刻发芽,长出累累硕果。”

(在记叙中插入分析,和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

张萌:结尾好“作为老师或家长,应该怀有一颗乐于等待的心,去给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们一个机会,一个后来居上的机会,一个厚积薄发的机会,让他们拥有足够的独立发展空间,让他们的人生不要怀有遗憾,让珍贵的东西慢慢成长。”

(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板书设计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步骤写文章需要

看材料开头:短小精美

明要求结尾:简练生动,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标关键句中间:内容丰富、充实;容量大

多层面立意引用事例:要有恰当的分析议论,揭示所写事情蕴含的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立意

第二篇:点评课教案《水母》

一、教学时间:10月19日

授课教师:崔云巧

二、教学班级:大班

三、教学科目:创意美劳DIY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通过画、剪、贴、捏等动作,对生活中的废物再次利用,制作水母。

六、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体会对生活中废品再次利用的快乐。

2、让幼儿通过画、剪、贴、捏等动作,锻炼幼儿手臂小肌肉和手、眼、脑的协调性。

3、幼儿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步骤制作出水母,并了解什么是废物利用。

七、教学难点:幼儿分析探讨如何根据现有材料制作水母,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

八、教学准备:材料包13#

小剪刀

双面胶

九、教学过程:

(一)、感知发现(结合教学一体机)

1、通过课件“感知发现”环节的儿歌动画,感知水母的基本特征,对于没有见过水母的幼儿做好铺垫。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水母的基本特征,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小朋友,你喜欢动画里面的水母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水母长什么样子的?

——水母都有哪些颜色的?

3、进入“快乐欣赏”环节,欣赏生活中真实的水母照片,并总结水母的基本特征,让幼儿对水母有更多的了解。

(二)DIY创作

1、通过课件“DIY创作”环节,出示材料包,介绍要用到的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画面定格在成品展示图页面,引起幼儿的注意。请幼儿分析并师幼共同探讨这个水母是怎么制作成的?

——咦?谁知道这个有大大脑袋和很多触手的家伙是什么?

——哦,原来是水母,请仔细观察材料包,猜一猜怎么才能做出这样的水母?

3、幼儿说出很多种想法,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总结。

4、教师播放DIY创作环节中的制作步骤和动画步骤,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并进行活动的安全提示和技巧引导(比如:不要拿着剪刀打闹,以免划伤;先在纸盘上用铅笔画线再剪,剪纸盘时两个盘子叠在一起,以免剪坏或剪完两个纸盘形状不同,影响效果等)。

(三)自评分享

1、幼儿自评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制作过程中发生的事

——你喜欢你制作的水母吗?请给它取一个名字吧?

——你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四)游戏碰碰碰

通过游戏环节,巩固了解水母的特征,提醒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十、教学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学生作文及点评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建平中学 14级4班廖莹

人的一生中,因有酸甜苦辣而精彩;人的一生中因有困难挫折而更有味。人生中,哪有一路都是顺风的,不经历挫折,怎么成长?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有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增长智慧和经验,从失败走向成功;而有的人却是一败涂地,我想,他怎么就不能坚持一下呢?无论是为了朋友,为了家人,还是为了自己,都必须做到永不言见,永不放弃。

美国总统林肯一生中经历的挫折比我们经协的挫折要多得多。比如,他31岁,经商失败;32岁,竞选议员失败;34岁,经商再次失败;35岁,深爱的恋人死亡;36岁,神经受损伤;38岁,竞选议员又一次失败„„他正是在这些挫折中磨炼了自己,他勇于战胜困难,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才成就了他后来的成功。而这一连串的挫折是我们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可是林肯承受住了,并且战胜了挫折,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多么大的自信来坚持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52岁时竞选美国总统成功。这就告诉我们,经历的挫折越多,自己就会变得越成熟,就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曾经有人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

脚石,让你却让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它是砥砺石,使人的意志更坚强。对强者来说,挫折又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

高。”失败虽然为我们带来了挫折,但是也为我们提供了总

结和改进的机会。面对挫折,如果我们不灰心,不气馁,吸

取教训,总结经验,能坚持不懈地努力,那我们的事业何得

而不成功!常言道,不经一番寒彻寒,哪得梅花扑鼻香。不

经风雨,怎得见彩虹。

此文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观点明确,语句铿锵有力,富有

一定的哲理性。大量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更加强了文章的感情力度;引用诗句和例举林肯事例更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这

是一篇内容丰富的习作,展示了作者较强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长生果——花生

建平中学 14级4班李玉文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你知道谜底

是什么吗?对,是花生。

花生又称落花生,也叫长生果。花生是草本植物,其茎

杆上长出毛茸茸的花生叶子,成卵形趴在地上,而花生茎上

那些黄花显得平凡而粗俗。你如果以为这些黄花落了之后,就可以结果,那你就错了。花偷偷地开了,你别看这其貌不

扬的小黄花,可大有文章呢!大约一两天后,每朵花里都会

钻出大头针那样粗细的一颗花针来,接着花针便扎入地下,再过两三天后,便可在松软的土壤里慢慢地结出花生果来。不过还得过两三个月的生长发育,这些果才能成熟。原来,由于它是在花落之后才结果的,怪不得人们叫它落花生呢!

花生是一种蔓生植物,一般5月播种,8月即可收获,有时,一颗种子就可以结出二三十颗果子。它把果实埋在地下,外表无色,也无香味,把浓厚的油包藏在最中心。

花生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它们真的有的像弯腰的老头,弯得像一张弓,有的像有志气的少年,挺着胸膛,雄赳赳、气昂昂;有的像小家碧玉,亭亭玉立;有的像葫芦„„真是千姿百态,看得你眼花缭乱。这时,你把那“麻屋子”条开,再剥去“红帐子”,就可以看到一个个“白胖子”啦!

花生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性喜沙土,不怕热旱,病虫害,也不需要用过多的肥料去照顾,如果“营养”过多,反而会荒叶无果。

花生的品种常分为大小花生籽两种。小籽成熟得快,含油多;大籽则相反,花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很健康的食用油来源之一。枝、叶、果、皮都可以做家畜的饲料,果实极为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如花生仁、花生酱花生糖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要不,人们怎么会叫它长生果呢?

该文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活泼,表现手法多样。文章从猜谜引入介绍对象,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

接下来分别从花生的别名、形态、生命力、品种入手,把花生的特点介绍得清楚明了。文章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优美力。总的来说,该文不失为一篇优秀习作。

第四篇:点评课模板

《美国内战》评析

政史地教研组组长 汪丽萍

张艳老师在工作中一直脚踏实地的深入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学历史趣味课堂、高效课堂、互动课堂。本课的亮点1.突出一个“新”字。一是理念新,该教师能深入理解和运用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渗透,通过重新整合教材,分为三个篇章,且三个篇章环环相扣;二是拓展材料新,拜登上台首次对台军售,落实家国情怀;三是作业设计新,跳出教材,创设情境,围绕2021年美国160周年热点,让学生为南北战争邮票设计邮票推荐语,作业形式新颖又再次巩固本课重点知识。2.围绕一个“趣”字。本课通过新课导入、教育戏剧的运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战况、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的设计吸引学生兴趣、保持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3.注重一个“活”字。一是教材用活,教师立足教材而又大胆整合取舍,补充大量图片信息和文字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二是教法灵活,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历史情境的创设、课本剧的表演、内战概况的现场新闻播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悟。4.达成一个“实”字。一是内容充实,本课课堂容量较大,教师补充了大量的史料和素材,但是,借助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并不感觉枯燥反而兴趣盎然;二是训练扎实,在完成知识的讲授后,教师结合中考,设计了适量针对性的训练,检验学生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反馈;三是目标落实,课堂最后,教师对本课进行有效拓展,由美国统一联系到台湾问题。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强化学习目标,突出了历史教学的史鉴功能和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教学建议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对多媒体的依赖而忽视平时板书等基本功的锤炼;2.师生互动需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3.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强化课堂学生自学、小组互学、代表展学,小组合作要适时、适度,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美国内战》教学反思

张艳

《美国内战》本课的教学内容很明确。一个主题:美国内战;一个人物:林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据课标要求,我在本课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意体现课堂的活力与创造力,注重师生的共知、共享和共进,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密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旁引导,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与问题为学生们构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此外,我还注意将历史课堂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从美国内战历史中感悟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并联系美国对台军售的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节课优点在于:1、目标明确,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2、课堂有一定的开放度,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注重历史情境的创设,学生自导自演历史剧“美国南北矛盾”,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突破难点,理解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不可协调的矛盾是内战根本原因;3、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如内战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完全交给学生,设计“美国内战战况我来播”活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理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内战中的作用和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意义这两个重点时,贯彻史料教学的方式,所选史料典型,符合历史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其中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有梯度,循循善诱突破重难点。4、注重开发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课堂最后以史为鉴,回顾美国的发展历程,感悟统一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保障。同时联系时政热点美国对台军售,升华学生的情感,认识到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绝不允许他国干涉,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培养学生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共创民族复兴大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5、作业的形式新颖有趣又巩固本课的重点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在整节课中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尤其“内战战况我来播”耗时较长,让后面拓展问题缺少发言的时间;老师在语言方面还要继续锤炼,教态有点拘谨,本打算课堂小结部分再板书,由于时间问题没板书以后应该边讲边板书。

努力的方向:对于课程的结构还可以多方面的思考,寻求最理想的模式。课堂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落实历史学科素养。还需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更充分发挥其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五篇:最小公倍数练习课教案及点评

最小公倍数练习课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张璟芝设计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张敏铃点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1页例3 本课设计的背景:

本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概念、掌握了求两数最小公倍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单项练习课。如何设计本节课,使得既能夯实学生的双基,又能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为学习通分做好准备呢?本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力图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深化求两数最小公倍数的技巧。

教学目标:

1.引导观察数字间的关系,发现求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培养良好的数感。2.运用简便方法求最小公倍数,使计算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进一步深化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

4、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分组进行)第一组:[3,6],[7,5],[9,21] 第二组:[8,2],[5,6],[14,4] 第三组:[9,27],[4,5],[8,10] 第四组:[4,24],[1,9],[16,20] 小结:求最小公倍数一般方法:列举法和大数翻倍法

[点评:复习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在每组练习中设计了有倍数关系与互质关系的数。为下一环节找到比列举法和大数翻倍法更快的方法提供充足的素材。]

2.探索规律。

(1)小组讨论:每组中的两数有什么特殊关系,两数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何联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小组汇报,归纳总结。

两数有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大的数。

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3)通过规律,深化理解概念。

质疑1:为什么有倍数关系的两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大的数? 生:用列举法求3和6的最小公倍数 3的倍数:3,6,9,12,15,18….6的倍数:6,9,12,15,18….3和6的公倍数:6,9,12,15,18….6的倍数包含了所有3的倍数,它们的公倍数其实是6的倍数,而6是最小的一个。质疑2:为什么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

生: 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7×5=35,35既是7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3.总结解题策略。

在求两数最上公倍数时,先观察数字间的关系。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的,大的数就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数最大公因数是1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两数的乘积;如果两数是一般关系的,就用列举法和大数翻倍法这些“万能”的方法。

[点评:突出优选法和普遍法,使学生在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出哪种方法最好,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成了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了学生足够的探讨空间去体验、去领悟,把主导和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其方法是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生成的,达到了真正理解的目的。]

二、运用规律分层巧练,深化理解概念。1.直接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36],[13,3],[24,12],[9,10],[4,9],[32,96] [点评:本设计是直接运用规律的基本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数字特征,直接运用规律解题,提高找最小公倍数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审题习惯。] 2.填一填。

[3,□]=12 [15,□]=15 [2,3,□]=6 [点评:该练习是规律的逆向运用,以变换练习的形式,采用“形变质不变”来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把握与灵活运用。

3.写出两个分数中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9317591315和 和 和 和 1154824121578 [点评:从找整数的最小公倍数过渡到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换了问题的呈现形式,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为沟通后面“通分”知识的联系,使知识得到延伸,让学生体会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有存在的。] 4.辨析练习。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积。(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乙数。(4)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点评:用文字表述的方式对找公倍数的方法作辨析,在一定程度上比具体例子更抽象,使学生对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更清晰,进而提高计算技能。]

5、生活应用。

(1)有一堆糖,平均分给小朋友。无论分给8个小朋友还是分给16个小朋友,都正好分完。这堆糖至少有多少颗?

(2)有一堆糖,平均分给小朋友。无论分给11个小朋友还是分给7个小朋友,都剩下3颗。这堆糖至少有多少颗?

(3)小明房间的地面是一个正方形,现在要铺地砖。不论选择边长是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还是选择边长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都正好铺满。小明房间的地面至少是多少平方米?

[点评:在生活情景中进一步运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全课总结,作业布置。课后总评:

数学练习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建立知识网络,使之能对后续的学习起到迁移及举一反三的功用,本课在这一点处理上尤为突出。本节设计的思路首先是让学生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列举法、大数翻倍法,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找求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存在特殊关系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通过相应的练习沟通倍数、互质、最小公倍数之间的联系,及时建立关于两数间关系的知识网络。本课编排的练习,凸显出教师对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每一层次练什么——练习目的;

每层练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建立知识网络,活学活用; 怎样练——独立练、讨论、辩论……,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的状况,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发挥练习最大的功效是思维深度的数学课。

下载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作文点评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大全)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精选15篇)八年级语文评课稿1今天聆听《三峡》。厉老师基本功好,字正腔圆,上课从容,对教材总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常令人耳目一新。厉益老师试图以朗读指导为突破......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

    梁世秋先生在梁荣聪先生的演讲,一篇文章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讲座,让人兴奋的手舞,舞蹈的国学硕士形象。之所以任任荣先生的演讲,经过多年记忆深刻的灵魂,我认为最大的原因不仅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春酒》教案 反思 点评(大全5篇)

    《春酒》教案反思点评 教学目标: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4.联系生活体验,寻找每个......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

    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 科目:语文 学生年级:八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罗丽红一、教材内容总分析 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观沧海”课例点评1792范文大全

    “观沧海”课例点评 教学实录----执教人/陈郁 一、教学目标 : 1、在对情和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感悟《观沧海》雄浑阔大的意境。 2、通过对具体诗歌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生......

    八年级起始课教案

    【学习目标】 1.互相交流假期的情况(口语训练);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学生介绍自己语文学习状况(口语训练);3.通读本册教材,明确本学期学习任务,协商本学期语文学习计划、措施、形式......

    八年级写字课教案

    八年级写字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写字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手好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