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感受
孩子,你会作文吗?
小学生作文教学反思
黎英
小学生的作文写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东西,但我们翻开学生的作文本、考试作文、平时的作业作业,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语言的表达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1、语句表达不流畅。学生习作中的语病首先表现为语句不通顺,意思不明确。如前后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句式杂糅等。在学生的习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洋槐树的枝像小树苗一样翠绿,河边一些花草,就像在小草原上一样,既美丽又漂亮。”文中“枝像小树苗”用同一种事物作比本身不合规范,加上“枝”的特点为“翠绿”就更不符事实。下一句“花草”“就像在小草原上”意思表达明显不通畅,“美丽漂亮”同义词连用重复累赘。其次是句与句之间承接不自然,意思不连贯。例如“过山车慢慢地出发了,耳边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和尖叫声。”这两分句之间至少得加上“爬到最高点时突然飞速而下,这时”,这样才显得承接自然,意思连贯。
2、描写事物无顺序。一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写出了这样一段话:“走进果园就会看到很多水果,走出果园就是我家的厨房。那里还有广播电视塔,也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只要你过那条小河,就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了。”这里写到了自己的家、果园、电视塔、小河,可这几样景物分别在哪个方位,它们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叫人看了很不清楚,主要问题是这位学生没按一定的顺序来写。重点内容不具体。学校庆“六一”开展了活动,按理说,学生对于亲身经历的事应该能写得头头是道。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我早上起来,吃完早餐,早饭有什么什么,我到了学校,上午看了什么,接下来吃了中餐,做了午睡,看了下午的活动,这一天,我过得很快乐。”这是典型的“记账式”作文,对于每一项活动的具体过程缺乏描写,活动的趣味得不到显现。
第二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受
作文教学的点滴感受
周公渡中学 束冠兰
新大纲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实施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灵感,让他们写出激情飞扬、文采斐然的好作文。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构思巧妙,内容新颖的好作文,这就要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下面我就将本人的点滴感受简单写出来,与同行商榷。
首先,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在每次写作文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生活,欣赏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结果学生的作文真实感人。
第二,要表现作文个性化。作为个性化,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其他的干扰和限制。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当然,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规律性,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写作的有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技能。
第三,应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作文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反馈慢。学生将自己精心构思,认真写作的文章交给老师,希望尽快得到老师的肯定性评价,而老师批改总需两个星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希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二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敲击学生心旋的力量。即使认真地讲评,由于教师唱的是独角戏,被表扬的学生有兴趣,而多数学生则漠不关心,写作差的学生,害怕成为反面典型而忐忑不安。因此,教师要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自改,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批改。
让学生修改作文,要有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第一步,按照写作要求,教师示范批改,让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教师在统观全班作文以后,选出好、中、差各一篇,通读后,先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手,研究体裁是否正确,立意是否积极,选材是否得当,然后再从小处审视,语言是否准确,用词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随后用标准批改符号标出。第二步,让学生集体修改。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批改要求和评分方法,让学生分别讨论,推荐出好的,在全班作为范文宣读。第三步,学生互批,小组互批,平行班之间互批等。要求学生批改后认真写好评语,并签名以示负责,然后教师抽查,肯定批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最后让学生再批一遍,吸取同学的意见,这样以来,学生既扩大了同篇作文的阅读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三篇: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
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
作文,长久以来都是困挠师生的一个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以下是“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两年多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例如一个学生在《美丽的公鸡》作文中写道“公鸡非常的可爱。它身上毛的颜色很多,很亮。它的眼睛黑黑的,我轻轻一碰,它的眼珠会动。”作文时,尽管学生抓住公鸡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但是,描写时,没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或修辞进行描写,使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活鸡”,沦落为呆头呆脑的“死鸡”,自然,这样的公鸡也就谈不上可爱。如此的描写既没有生活美,也缺乏语言美,导致了作文的了无情趣。学生作文内容上千篇一律,对于“题材新颖”的要求差之甚远。比如有一次布置写“妈妈的爱”这个主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的都是“生病时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晚上又在我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醒来了妈妈却累的倒下了。”……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假话多、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还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作文教学非常感兴趣,同时也在进行探索,就我个人认为提高以下几点做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所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拔河比赛、“六一”汇演,我们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讲故事比赛”,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春游、秋游活动,等等,使他们接受教育,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为作文积累素材。在有活动进行之前,提示观察要点,提出写作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亲身体验。例如有一次写家乡景色的作文,我就带领学生一起参观了家乡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和阳广场、北关公园、六和塔,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这样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真实,思路清晰。总之,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让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让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样作文课会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不在厌烦作文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言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千头万绪,也难得片言只语。大凡会写作文的学生也都是喜爱读书的。通过读读背背,让学生把作品中的一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并进行背诵,积累里面的好词好句。所以,在那个单元要求写秋天景色的习作中学生们都写的很好。有好多孩子还进行了仿写,如“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哪翻哪,翻来了硕果的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哪招哪,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有几个孩子还在习作中运用了诗句来赞美秋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可见平时积累优美语言好处多多。
作为教师、家长要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听音乐,让他们欣赏艺术之美;去郊外野炊,让他们体会野趣之美;走访名山大川,让他们感受自然之美……,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发现、学会观察;让他们从小炼就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常见的熟悉的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来。写出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作文来。例如我们班有个孩子在作文《父母的爱》中这样写道:
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每次写完作业,只要爸爸有空,我们就会把屋子当做“战场”来回“冲杀”。有时候我着急了,会把拖鞋当成“炸弹”扔向爸爸,惹得妈妈大声训斥我们:“别闹了!”我和爸爸就立刻撤回卧室,偷偷地笑起来。假期里爸爸总会带我出去玩,让我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增长知识。
妈妈的爱像一条溪流,每天滋润着我;爸爸的爱像一座高山,为我遮风挡雨。他们都深深地爱着我,我也爱着他们,我要让自己变得坚强懂事,让他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多平实的语言,多有情趣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情感。信手拈来的材料却活脱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写照!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灵魂。如果对所写的人物缺乏真切情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好文章是有感而发,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呢?关键是要情动辞发,而不能为文造情,要重视情感的积累与表达。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陶冶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感,养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习惯,这样才能写就情感充沛,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去年春天我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话题。那节课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找写作素材,写真实的事情。我采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让孩子们先口头叙述,他们兴趣特别高,有个小姑娘在讲述自己看到清洁工辛勤工作的情景,眼里竟然噙满了泪花。那次习作学生们都能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虽然有的篇幅并不长,但读起来却感人至深。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写作就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育学生读好书,从好书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要确保阅读时间,教师应创造条件,每天给学生挤出自主阅读的时间。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见解,今后还要多下功夫。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喜欢作文,并尽快地投入到写作中。
第四篇:浅谈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
浅谈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
作文,长久以来都是困挠师生的一个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两年多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困惑一:学生厌烦写作的情绪严重
每次一上作文课,就会看到有许多学生皱着眉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毫无兴趣,一节课下来只写了寥寥几笔,拖到最后草草上交,应付老师。学生并非出于自愿,似乎都是老师“逼”出来的。比如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老师们在开之前就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为写作文做准备。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影响了写作的兴趣。
困惑二: 多数学生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写作要求,很多同学迟迟不肯动笔,问其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作文题目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却感觉无内容可写,更有甚者天马行空,胡说八道,乱写一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篇观察日记,提前一周我就布置学生认真观察一种植物。上课时,我花了很长时间把写作的顺序,注意事项板书了一黑板,结果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十分简单,一看就知道是瞎写的,没有进行认真观察。
困惑三: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例如一个学生在《美丽的公鸡》作文中写道“公鸡非常的可爱。它身上毛的颜色很多,很亮。它的眼睛黑黑的,我轻轻一碰,它的眼珠会动。”作文时,尽管学生抓住公鸡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但是,描写时,没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或修辞进行描写,使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活鸡”,沦落为呆头呆脑的“死鸡”,自然,这样的公鸡也就谈不上可爱。如此的描写既没有生活美,也缺乏语言美,导致了作文的了无情趣。学生作文内容上千篇一律,对于“题材新颖”的要求差之甚远。比如有一次布置写“妈妈的爱”这个主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的都是“生病时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晚上又在我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醒来了妈妈却累的倒下了。”„„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假话多、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还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作文教学非常感兴趣,同时也在进行探索,就我个人认为提高以下几点做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所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拔河比赛、“六一”汇演,我们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讲故事比赛”,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春游、秋游活动,等等,使他们接受教育,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为作文积累素材。在有活动进行之前,提示观察要点,提出写作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亲身体验。例如有一次写家乡景色的作文,我就带领学生一起参观了家乡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和阳广场、北关公园、六和塔,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这样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真实,思路清晰。总之,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让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让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样作文课会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不在厌烦作文课。
二、加强朗读背诵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言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千头万绪,也难得片言只语。大凡会写作文的学生也都是喜爱读书的。通过读读背背,让学生把作品中的一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并进行背诵,积累里面的好词好句。所以,在那个单元要求写秋天景色的习作中学生们都写的很好。有好多孩子还进行了仿写,如“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哪翻哪,翻来了硕果的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哪招哪,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有几个孩子还在习作中运用了诗句来赞美秋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可见平时积累优美语言好处多多。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作为教师、家长要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听音乐,让他们欣赏艺术之美;去郊外野炊,让他们体会野趣之美;走访名山大川,让他们感受自然之美„„,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发现、学会观察;让他们从小炼就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常见的熟悉的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来。写出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作文来。例如我们班有个孩子在作文《父母的爱》中这样写道:
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每次写完作业,只要爸爸有空,我们就会把屋子当做“战场”来回“冲杀”。有时候我着急了,会把拖鞋当成“炸弹”扔向爸爸,惹得妈妈大声训斥我们:“别闹了!”我和爸爸就立刻撤回卧室,偷偷地笑起来。假期里爸爸总会带我出去玩,让我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增长知识。
妈妈的爱像一条溪流,每天滋润着我;爸爸的爱像一座高山,为我遮风挡雨。他们都深深地爱着我,我也爱着他们,我要让自己变得坚强懂事,让他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多平实的语言,多有情趣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情感。信手拈来的材料却活脱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写照!
四、注重学生个人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灵魂。如果对所写的人物缺乏真切情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好文章是有感而发,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呢?关键是要情动辞发,而不能为文造情,要重视情感的积累与表达。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陶冶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感,养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习惯,这样才能写就情感充沛,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去年春天我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话题。那节课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找写作素材,写真实的事情。我采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让孩子们先口头叙述,他们兴趣特别高,有个小姑娘在讲述自己看到清洁工辛勤工作的情景,眼里竟然噙满了泪花。那次习作学生们都能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虽然有的篇幅并不长,但读起来却感人至深。
五、指导学生热爱阅读,营造读书氛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写作就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育学生读好书,从好书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要确保阅读时间,教师应创造条件,每天给学生挤出自主阅读的时间。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见解,今后还要多下功夫。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喜欢作文,并尽快地投入到写作中。
第五篇:比教学 感受
我思“比教学”
丁艳玉
大冶二中
“课内比教学”活动,不仅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而且给我们教师缔造了一个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课堂。
听课和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放眼比赛课堂,它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运用与展示,更是教学理念的交流与传播。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了政治学科教学的妙不可言,睹视了政治课堂的绚丽多彩。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真的很感谢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它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更有让我反思和感悟的东西。下面略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注意课堂亮点的呈现。
具有“亮点”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因为有亮点,才有吸引力。调控运用教学技巧,实现与学生的灵动交互。在这次比赛活动中,课堂亮点纷呈,具体表现在:
(一)课堂导入,别具一格。
在这次比赛中,很多同行们都在导学案中设有教学目标、学法辅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测评等环节,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精彩的导学案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
(二)赏识学生,人文关怀。
在政治学科“比教学”的课堂上,我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的是课堂上的用语。对于学生的表现,更多得体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真正地折射出了素质教育。“你真聪明!”、“你真有想象力。”、“相信你们努力了一定行的!”……这些激励性的话语,在课堂上并不鲜闻,这也成了比赛课堂里的一道绚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思想的传递,更是幸福的品尝。
(三)效果反馈,指标新颖。
不再单纯以考试为目的灌输理论知识,而是以思想的交流为宗旨传授学科理论。在这次的政治“比教学”课堂上,教师们不再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只是把它视为一种考核手段,作为一种效果评估的方式而已。中国的现代教育,正在努力寻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契合点,而新课标改革正是一大尝试与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开放、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机制,刺激他们的脑细胞,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次比赛的课堂,反映了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理念。
二、锁定职业幸福感的追求。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因为,一届届的学生在这里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年华,每一段岁月,永远没有孤独感,也没有陈旧感可言。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让我感觉自己永远活在年轻中。
都说,老师是工程师,是园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意把我的青春献给这三尺讲台,因为我幸福。纵观这次教学比赛,同行们都是在压力和动力并存的状态下进行赛前准备的,虽然辛苦,但他们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成功过后,他们的内心充盈着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只因为,他们的职业。
三、把握新课标理念的解读。
新《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树立“教学相长”的理念,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这次比教学的活动中、我们政治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一味的理论灌输,而是课堂研讨式的教学;它既有自主思考、更有合作交流;既有个体的智慧,也有集体的思想;既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又关注后进生的提高。这,也是新课标改革的初衷所在。
四、重视教学艺术的展示。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教学空间。现代的教学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而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教学,它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致,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且,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学差距,体现教育公平。
五、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课堂,理应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因为有反思,才有进步。在这次活动中,政治学科的教师们都能很好地抓住这一环节,这与素质教育“教学相长”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这次“比教学”活动,让我收获很大,但也有值得我反思之处。赛课活动中,仍有些不足,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明显。
在政治这门学科的“比教学”课堂上,教师们仍然没有甩掉传统的尾巴,理论知识与实践检验的衔接不够明显,学生理解知识起来太过于抽象,所以显得有些乏味,缺乏趣味性的交流与互动。要努力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毕竟,真正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45分钟,它更是课堂的延伸,生活的实践。
二、价值取向的选取有所偏差。
很显然,有些政治老师的价值取向有所偏差。也许是旧的教学理念,让其仍然将考试分数作为绩效衡量标准,所以过分地倾向于优秀学生的栽培,忽视了后进生的培养。这,当然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不符合。自然,也与新《标准》的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有某些程度上的背离。
三、课堂教学的表达亟待提升。
在政治学科赛课的课堂上,有些老师的语言表达措辞不当,肢体表达过于死板或丰富。应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注意专业术语的运用;肢体表达要适度,优秀的课堂是能够调动学生的趣味细胞与思维细胞的课堂。
四、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不够合理。
在政治学科“比教学”的课堂上,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过于频繁。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摆脱粉笔字的板书;课堂现场的板书,能让学生更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多媒体,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一些技术。技术性的操作,更能打造课堂的艺术性。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摸索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拓展的交轨点,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争做政治学科教学领域的“排头兵”、“领头羊”。我坚信,明天的政治课堂更精彩,更夺目,更耀眼!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通讯地址:湖北省大冶市第二高级中学 邮编:435119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5214887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