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时间:2019-05-12 13:2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语言贫乏。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本文的作者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近十多年来的习作教学感受,认为抓好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二是抓住时机,有效开展习作训练;三是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训练 评价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近十多年来的习作教学感受,本人认为,抓好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二是抓住时机,有效开展习作训练;三是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一、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的境界。那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

1、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述。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抑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容 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如在学校举行的拔河、跳绳、打扫教室等活动,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注意力就会集中。之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习作,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2、开辟“作文园地”。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作文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让这些写得成功的同学自己誊写出来,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到自己作文“乐”的境界。

3、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比赛。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如“看谁的作文开头最吸引人”,“谁的作文结尾最能给人以悬念”,“谁的过渡句用得好”,“谁想象得最合理、最丰富”,“谁的描写最精彩”„„这些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不断激发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4、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生性情活跃,喜新好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单凭几篇阅读教材是不够的。平时,应不断地给学生增添新的内容,以拓宽他们的思路。读多,才会积累多;积累多,才会有内容可写。因此,要结合课文的学习,经常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及一些好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抓住时机,有效开展习作训练。

对小学生开展有效习作教学,培养了良好的习作兴趣后,更要注重 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对他们有效开展习作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我的“长生果”》一课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唯一的听众》一课,从典型事例中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篇篇课文,大处、小处;宏伟的、细腻的,大到人生哲理,小到文章的遣词造句,写得生动而又精彩。我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抓住了作为写作初学者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积累文中好词佳句作为孩子们习作积累的重要途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加强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对给定文章的词、句围绕中心加以解释和体会,包括解释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心理,学习作者用词的精确性、语句的深刻性,理解这些语句在文中突出中心的重要性,记下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妙词佳句。时间一长,词汇丰富了,写作时笔下自然就有“神”了,文章也会“生色”了。

2、利用精彩语段练习仿写。

当代小说家叶文玲曾说:“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由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十分正视语文课上阅读剖析这一环节,这样才会从中把握必然的写作体例、技巧,才会有的放矢地仿写作文。精彩语段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等。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通过一个排比句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形象的写了出来。我让孩子也仿照这种写法介绍一种事物的不同特点,于是一个个普通的不起眼的东西也变得生动了起来。如一个学生写到“池塘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小鱼;池塘的水真平啊,仿佛是一面光滑的大镜子;池塘的水真美啊,把周围的山、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鱼儿在期间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真像走进了延绵的画卷”。再例如:学习《白鹅》一课时,作者写白鹅高傲的特点,主要通过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来描写的,我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学生的构段和语言表达都比平时要好。

3、巧借文中空白练习补写。

大多的文章,作者往往都会留有令人回味的空白之处,或是某个情节的缺省,或是心理活动的空缺,或是列举事物的省略等等。让学生填补出这些空白,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又能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境,融合进文中,走入人物心中。这样的设计可谓一石三鸟。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在学习第7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孩子想象聋哑是怎样画的,画得怎么样,先同桌互说。在巡视时,我突然发现班上一位同学正看着插图呢,一边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着。本想过去制止,走到跟前才听清他说:“一位戴着眼镜教授模样的人,边看边笑眯眯地点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年轻人,好样的!比我们学院的才子们画得都好’。”一会他又模仿小孩子的声音 大叫道:“画活了!画活了!鱼儿都游到纸上了!”猛然我惊醒,是啊!画得怎么样并不一定非得就画论事啊,还可以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啊。于是,我让那位同学起立将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起初以为我是批评他,他吓惨的笑脸在我肯定的眼神下活灵活现地表演出周围人的表现。表扬了一番,其他孩子也打开自己的思维,模仿者画面上的人说话兴致勃勃地赞叹着。我让孩子大胆去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纷纷,他们赞叹着,讨论着什么?”并写出来。孩子们迅速写起来。一个小插曲,成就了一次读写结合的机会。

4、练习写好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此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写作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或直接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乌塔》等,均可在老师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学生关心学习结果的程度远高于他们关心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我都以一个“忠实的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将严格的要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相结合,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更具 人性化,凡是学生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我都加以赞赏,不以老师的语言、情感去替代儿童的语言、情感,始终以读者的意识参与其中,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

在学生的习作中更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不同凡响”之处,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例如:班中有位学生写《记一次义务劳动》,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学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任务提前完成。但文章内容“言之无物”。对这们的文章如果让他重写,那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的写作兴趣丧失殆尽。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长处:语句通顺,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启发他努力回想一下当时劳动的情景:大家是怎样干的?劳动最好的同学是谁?他是怎样干的?再告诉他文章应该怎样言之有物,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果这位同学没过多久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从此,写作成了这位同学的一大兴趣。

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谈起容易,做起来更需要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于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巢宗祺 温儒敏】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

让作文浸满泥土的芬芳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征文类别:教育随笔 双桥区龙滩子小学:陈遵容

摘要:广阔的农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风土人情,只要善于观察,农村小学生也不缺乏作文的素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却存在不少问题。教学中,我采用1.立足学生生活,提供习作素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立足教材,拓展习作空间,进行读写训练;3.立足成功习作体验,激发习作热情,提高习作水平等方法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正文: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农村的孩子淳朴可爱,谈起农村生活的趣事时总是滔滔不绝。但每次写作文时,他们的作文却缺乏个性,人云亦云,难得看到有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特点的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广阔的农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风土人情,只要善于观察,农村小学生也不缺乏作文的素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却存在不少问题。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干巴巴、空洞:不是对人物和事件做具体、细致的观察和描写,而是满足于说个大概意思,内容模糊,空洞无物。不能给人以具体、真实的印象。学生的作文脱离平凡的农村生活,留下的只有东

拼西凑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缺乏能写出散发泥土芬芳的作文。2.缺乏对写作目的的明确认识,言不由衷,爱说假话、大话、空话、过头话,废话连篇。学生作文应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吾手写吾心‛,怎么想怎么写,可有的学生却偏要唱高调,不加思考的写些豪言壮语,胡编乱造,虚情假意,无真情实感。

3.急于为了完成作业或应付考试,抄袭他人文章,套用或改动熟记范文,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无法彰显个性,丧失了真正的自我,更丧失了应有的朴实的乡土气息。纯朴、自然、清新的文字不见踪影。

4.作文练习局限于课内,忽略课外、社会这一大舞台;只重视习作的结果,忽视独特生活体验。不重视生活素材,语言的积累。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们的作文有了一些起色。

(一)立足生活,提供习作素材,激发习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我时刻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有感而发,落笔成文,让学生明白作文原来就是表达真情实感。

1.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刻画动物

农村的孩子从小与小动物玩耍,交朋友,养小猫,逗小狗,喂小鸡,放小鸭……情趣盎然,可以说饲养小动物是他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内容,这也是学生作文的极好素材。教学中我注重指导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组织成文。

2.教学生把手工制作过程流注笔端,丰富文章内容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生活环境为学生们的手工活动提供了天然材料。小学生会用树叶制口笛,会用竹管和桉树籽做枪炮,会取黄泥制成五花八门的‚工艺品‛,会采集树叶、花朵制作别具一格的植物标本……学生们很喜欢制作这些东西,制作起来既耐心又细致,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反复尝试,不断实践,经历了失败的沮丧,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些体会和感受对他们来说是很深刻的。我就要抓住机会适时让学生记下这些制作过程,这些感受和体会,并整理成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内容充实,有血有肉了。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帮助。3.组织游戏,记叙场面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的魅力在于它既能唤起儿童写作的热情,又能丰富写作的内容。比如,春天的农村,阳光暖暖,小河弯弯,麦苗青青,芳草芸芸,田野辽阔,树木葱茏。我就利用自然优势组织有趣的游戏,如让学生带上自制的风筝到草地上尽情玩耍,然后要求他们以‚放风筝‛为题叙述欢乐的游戏场面。引导他们在文章中要细致描写风筝的外形和凌空腾飞的情景,并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具体的描写出来。这样,作文便会言之有物了。

我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奇妙景致。今年12月,我们这里下起了难得的大雪。虽然临近期末,复习的时间很紧,但面对学校后面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我还是选择了放弃一上午的复习时间,带着孩子们去山上玩雪。看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幸福地追逐着、打闹着,快乐地堆雪人、打雪仗。我想此时孩子们获得的快乐体验对他们以后的写作会积累很好的素材。

当然,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藏猫猫,老鹰捉小鸡……只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即可。这些内容都是农村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为了给学生提供习作素材,激发习作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把学生喜欢的游戏或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观察活动中,掌握知识,强化听说,发展能力。比如有一次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贴鼻子游戏,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写成作文。没想到这次写出的作文内容都很具体,描写也很细致。有位学生这样写道:‚终于轮到我贴了,老师用布把我的眼睛蒙上,我立刻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我双脚试探着往前挪动步子,双手伸开不停地向前摸索着,好不容易摸到黑板了。到底贴在哪呢?我用手上下比划比划,最后确定就贴在中间了。我的手刚拿开,场下立刻传来了同学们‘哈哈’的笑声。我把眼上的布打开一看,哎呀,我把鼻子贴到人的嘴巴下边了,多有意思呀,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瞧,这种以游戏形式进行的习作教学,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愿说。当然,这些游戏和活动一定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小孩的天性,也是儿童的特权。

(二)立足教材,拓展习作空间,进行读写训练

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有很多课文给我们留有习作练习的广阔空间,如果我们好好地挖掘、利用这些教材资源,根据阅读教学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既可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习作训练,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很多:

1、仿写

学完儿童诗《假如》后,我让学生们仿照课文也写一写。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要给那些盲人们,画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们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看不到绿色的树叶,鲜艳的花朵,还有明媚的阳光……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要给生病的奶奶,画一瓶神奇的药。她再也不用躺在床上,因为病痛而呻吟……多么真挚的情感呀,我读了特别受感动。这样的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能将习作方法的指导渗透于其中,从而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2、改写

在学了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后,我指导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改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写成一篇写景的小习作。这种做法,学生既得到了习作的训练,又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3、续写

很多课文言虽尽,韵味却无穷,给人余音缭绕、三日不绝的美感。这时,指导学生把这些‚余音‛写一写,学生往往热情高涨。如学了《鹬蚌相争》,我让学生续写结尾,鹬和蚌被渔夫捉去后,它们会怎

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有的同学写:鹬和蚌不再争执了,它们互相帮助,从渔夫家逃跑了;有的写:鹬和蚌继续争执,它们都被渔夫吃了,临死前它们两个后悔不已;还有的写:鹬和蚌团结协作,共同惩治了渔夫,它们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习作训练,既训练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又使学生们在习作中受到了人文教育。

4、扩写

有的课文在关键情节处用词语点明后并没有做细致描述,此时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恰好可以利用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扩写。如《笋芽儿》一课中只写到‚笋芽儿央求妈妈快让她到地面上去‛,对于笋芽儿到底怎么央求妈妈的却并没有描写。教学中我抓住‚央求‛一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这株小笋芽儿,你打算怎样央求竹妈妈?师生之间进行一番对话表演后,课下我让学生们把这段人物对话写出来,学生们写得特别生动,有的写的是笋芽儿撒着娇央求妈妈,有的写的是笋芽儿生着气央求妈妈,还有的写的是笋芽儿任性地央求妈妈……同样是央求,但央求的内容和语气各不相同,这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5、想象作文

善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从课文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让学生写《假如我是……》,选材很宽泛,学生可以进行大胆想象,自由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学生在写这些作文时,兴趣盎然,再也没有以往那种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的样子了。可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意识地拓

展习作空间,必然会引发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从而具有书面表达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习作效果。

(三)立足成功习作体验,激发习作热情,提高习作水平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的独立意识急剧增长,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参与意识强。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开辟了一块名曰:‚优秀习作.榜上有名‛的作文展示区,并改变了以往只让优秀生的作文上榜的做法,而是向全班宣布:习作上榜人人都有机会,只要作文有进步,即可优先上榜。这样一来,全体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作文热情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生活,融入生活,参加各种活动,体验各种情感;然后把捕捉到的精彩镜头及时写到日记中;接着把自己认为最为成功的一篇日记进行一番润饰写成周记;最后进行周记交流,互评互学创造精彩:每周一节周记交流课,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阅读到四人小组中的其他三篇周记,然后集体对其中的一篇进行书面点评,既要标出优美词句,又要写出评语,同时必须注明点评者,最后四人小组中的‚最佳作品‛和‚进步最大‛将上榜展示,评语和点评者姓名也被一起展示。这样一来,每位同学为了赢得点评者的好评,学生就要认真写周记;点评者为了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也必然非常仔细阅读同学的周记。

长此以往,孩子们便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的作品,懂得了用欣赏的方法去评价同学的作品,如标出好词好句、找出比喻句、同题不同材等,并能积极向同学和老师推荐。特别是能感受到同学的文章中有创新思维的时候,能真诚地向他们学习,并在学习中相互借鉴。班上有几位原来总是害怕作文的同学自从自己的作文‚上榜‛后,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个永远迈不过去的坎。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利用现有的条件,认真琢磨科学的指导方法,适时地给学生营造适合其乐于表达的作文平台,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愉悦的情感,足够的勇气与信心去直面书面表达。相信孩子们浸满泥土芬芳的作文定能给当前程式化的作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贵州省凤冈县绥阳镇砚台完小王秀琴

照常理讲,农村孩子和城镇学生相比,有更多时间与大自然接触,作文起步时有很多富有乡土气息的写作材料,但是他们依然感到起步难。剖析其中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突破,以达到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有效化。

一、疏通语言关。

农村儿童习惯于讲方言,而一些教师教学也常用方言或方言与普通话夹杂着讲课。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是“土话”连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方词汇代替普通话词汇。如:把“找柴火”,写成“割茅”。其二是用方言土话表达不符合语法规范,例如:“我先去吃饭。”写成“我去吃饭先。”等。问题在哪?我想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平时没有提倡、推广普通话,没有训练学生规范化作为内部语言进行思维,因而写作时,总会出现这里不通,那里不顺的情况。

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提倡推广普通话,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坚持用普通话学,坚持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维,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其次,老师可用课文示范,要求学生象课文那样用规范化语言叙述一件事,使学生从中知道,原来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好作文。从而打破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规范语言,例如课文的好句好段表达,模仿各种句

式,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说具体、说得有条理等。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方言的影响,使其语言规范化。

二、注意观察,不断积累。

农村学生作文难,还表现在不知道写什么。人在许许多多的材料里,却不知写作材料在何处。比如在写《我学会了一种本领》这一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写学会做饭、骑自行车等,极少数的学生会写学会种菜、锄草、割稻谷之类本是很有切身体会而又取之不尽、富有乡土气息的素材。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平日中应该由教师指导他们去注意周围事物,注意观察,不断积累。为了让学生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我认为可以不定期地结合班会课、或作文课,让学生体验后,讲讲自己的所得,也可以让学生写成日记,随时积累好的素材和写作题材,观察得多了,积累厚实了,那么,到与作时,总有许多话想倾吐出来,甚至会达到不吐不快的境地。

三、读中悟方法,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叙述事情等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作文中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读是获得写作知识、经验、方法的重要途径。显然,作文就是靠多读多写,教师应向学生强调,不但要多读语文书上的名言、名句、名著,还需要广泛地阅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对好的文章要多读、多背、多摘抄,读得多了,积累也丰富了,以达到读中悟法,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要引领农村小学生走出写作难的这一峡谷,教师就必须妥善处理好看、读、写、练习关系,要不作文的有效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内容摘要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语言贫乏。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本文的作者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近十多年来的习作教学感受,认为抓好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二是抓住时机,有效开展习作训练;三是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训练

评价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近十多年来的习作教学感受,本人认为,抓好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二是抓住时机,有效开展习作训练;三是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一、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的境界。那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

1、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述。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抑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如在学校举行的拔河、跳绳、打扫教室等活动,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注意力就会集中。之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习作,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2、开辟“作文园地”。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作文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让这些写得成功的同学自己誊写出来,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到自己作文“乐”的境界。

3、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比赛。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如“看谁的作文开头最吸引人”,“谁的作文结尾最能给人以悬念”,“谁的过渡句用得好”,“谁想象得最合理、最丰富”,“谁的描写最精彩”„„这些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不断激发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4、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生性情活跃,喜新好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单凭几篇阅读教材是不够的。平时,应不断地给学生增添新的内容,以拓宽他们的思路。读多,才会积累多;积累多,才会有内容可写。因此,要结合课文的学习,经常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及一些好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抓住时机,有效开展习作训练。

对小学生开展有效习作教学,培养了良好的习作兴趣后,更要注重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对他们有效开展习作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我的“长生果”》一课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唯一的听众》一课,从典型事例中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篇篇课文,大处、小处;宏伟的、细腻的,大到人生哲理,小到文章的遣词造句,写得生动而又精彩。我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抓住了作为写作初学者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积累文中好词佳句作为孩子们习作积累的重要途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加强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对给定文章的词、句围绕中心加以解释和体会,包括解释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心理,学习作者用词的精确性、语句的深刻性,理解这些语句在文中突出中心的重要性,记下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妙词佳句。时间一长,词汇丰富了,写作时笔下自然就有“神”了,文章也会“生色”了。

2、利用精彩语段练习仿写。

当代小说家叶文玲曾说:“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由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十分正视语文课上阅读剖析这一环节,这样才会从中把握必然的写作体例、技巧,才会有的放矢地仿写作文。

精彩语段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等。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通过一个排比句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形象的写了出来。我让孩子也仿照这种写法介绍一种事物的不同特点,于是一个个普通的不起眼的东西也变得生动了起来。如一个学生写到“池塘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小鱼;池塘的水真平啊,仿佛是一面光滑的大镜子;池塘的水真美啊,把周围的山、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鱼儿在期间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真像走进了延绵的画卷”。再例如:学习《白鹅》一课时,作者写白鹅高傲的特点,主要通过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来描写的,我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学生的构段和语言表达都比平时要好。

3、巧借文中空白练习补写。

大多的文章,作者往往都会留有令人回味的空白之处,或是某个情节的缺省,或是心理活动的空缺,或是列举事物的省略等等。让学生填补出这些空白,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又能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境,融合进文中,走入人物心中。这样的设计可谓一石三鸟。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在学习第7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孩子想象聋哑是怎样画的,画得怎么样,先同桌互说。在巡视时,我突然发现班上一位同学正看着插图呢,一边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着。本想过去制止,走到跟前才听清他说:“一位戴着眼镜教授模样的人,边看边笑眯眯地点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年轻人,好样的!比我们学院的才子们画得都好’。”一会他又模仿小孩子的声音

大叫道:“画活了!画活了!鱼儿都游到纸上了!”猛然我惊醒,是啊!画得怎么样并不一定非得就画论事啊,还可以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啊。于是,我让那位同学起立将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起初以为我是批评他,他吓惨的笑脸在我肯定的眼神下活灵活现地表演出周围人的表现。表扬了一番,其他孩子也打开自己的思维,模仿者画面上的人说话兴致勃勃地赞叹着。我让孩子大胆去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纷纷,他们赞叹着,讨论着什么?”并写出来。孩子们迅速写起来。一个小插曲,成就了一次读写结合的机会。

4、练习写好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此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写作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或直接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乌塔》等,均可在老师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学生关心学习结果的程度远高于他们关心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我都以一个“忠实的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将严格的要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相结合,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更具

大叫道:“画活了!画活了!鱼儿都游到纸上了!”猛然我惊醒,是啊!画得怎么样并不一定非得就画论事啊,还可以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啊。于是,我让那位同学起立将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起初以为我是批评他,他吓惨的笑脸在我肯定的眼神下活灵活现地表演出周围人的表现。表扬了一番,其他孩子也打开自己的思维,模仿者画面上的人说话兴致勃勃地赞叹着。我让孩子大胆去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纷纷,他们赞叹着,讨论着什么?”并写出来。孩子们迅速写起来。一个小插曲,成就了一次读写结合的机会。

4、练习写好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此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写作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或直接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乌塔》等,均可在老师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评价激励,促进学生乐于表达。

学生关心学习结果的程度远高于他们关心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我都以一个“忠实的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将严格的要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相结合,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更具

人性化,凡是学生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我都加以赞赏,不以老师的语言、情感去替代儿童的语言、情感,始终以读者的意识参与其中,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

在学生的习作中更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不同凡响”之处,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例如:班中有位学生写《记一次义务劳动》,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学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任务提前完成。但文章内容“言之无物”。对这们的文章如果让他重写,那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的写作兴趣丧失殆尽。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长处:语句通顺,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启发他努力回想一下当时劳动的情景:大家是怎样干的?劳动最好的同学是谁?他是怎样干的?再告诉他文章应该怎样言之有物,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果这位同学没过多久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从此,写作成了这位同学的一大兴趣。

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谈起容易,做起来更需要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于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巢宗祺 温儒敏】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作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长期在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深熟他们的习作水平、深知他们的习作能力,对此深表担忧,并对其普遍存在的现象做了个分析、研究,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对习作产生恐惧感。虽然早已提倡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还是以应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以卷面成绩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一周10节的语文课本来就少了,而还要兼顾小科课程,所以每周又减少了一两节;加之语文课内容又如此丰富,从而使得其任课教师“熊掌与鱼翅岂能兼得”?为了让学生学完所有课程而只顾了赶课,没时间进行习作训练。小学低年段口头说话(用词造句)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基本的“用一个词”都没能说一句通顺的话);到中年段又没能很好的辅导他们说话(写作)的基本技巧(方法),所以中年段的训练又从何说起?高年段篇的训练就更不用说了。长期如此,学生一看到“习作”俩字就已胆战心惊了,如何让他们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所以,我觉得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首当其任是不但让小学的语文教师深熟小学各年段的知识点、熟识小学各年段的课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段的教学重难点,而且一定要让他们围绕内容、根据要求结合重难点展开教学设计;不要低年段的课设计成高年段的、高年段的才去尼补过错。从低年段的会说过渡到中年段的练写,当学生进入高年段时就不会害怕了。只要把好这一关,并常抓不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下的现状就能得到很好的改观。

二、阅读能理能力差、作文跑题。还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许多老师注重“灌输式教育”,认为只要短时间内记住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而不必多花心思去思考、寻找解题并掌握方法;并且运用“题海战术”,以为题做多了就可以“稳坐泰山”了,更没有让学生从题海中抽身出来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或没能抓住——“分析解题、寻找方法、再次训练”!殊不知,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没了信心、对老师就产生了依赖心理;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不可能独自解决问题,所以当学生遇到自己没有做过的题就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不知该怎样解决,不是乱说一气就是干脆放弃!如在期末复习时一个学生听老师说“这次期末考试作文题目可能是《xxx老师,我想对你说》”,并让他们写了一次,这位学生写的确实不错;结果期末时作文题却是写“读后感”,没想到这位学生鬼使神差地把原先自己写的“《xxx老师,我想对你说》”一字不漏的写了下来!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如此说,记住答案不是不应该,“熟能生巧”也没有错,但我觉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来的更好,并且“精讲精炼”也远强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不注重积累、语言匮乏。这里的学生大多数讲壮话的多,造成了学生口头表达使用本族语言,书面交流需用汉语言的独特现象。这自然给学生学习语文带来诸多不便。从事多年的作文教学和批改作文中,经常发现,学生写作的词汇混乱,比如“毛巾”写成“手帕”、“我妈”写成“妈我”等等,学生在写作时常用上壮族习惯用 语。因此,给老师作文教学带来困难。目前,有些地方,农村文化生活缺乏、学生见识狭窄,掌握词汇量较少,有些老师不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和运用词汇,习作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久而久之,使得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黎族学生的作文语病多、表达不够通顺、逻辑混乱、语句重复啰嗦。针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应该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常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其次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对词语、经典语句进行积累,要求学生无论在哪个场所都用上普通话进行交流。

四、写作技巧。相机让学生认识到“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更让学生体会“会说不代表能写”,让学生一定要把口头语言转换成书面言语;另外,习作时也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直奔主题,要教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如:写作提纲、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过度等等),认识修辞方法的生动性,体会标点符号的好处;只要能常写多练,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会日新月异的。

五、提高习作水平的补充。

1、增加阅读量、提高理解能力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学生了解了基本的习作技能后,多读一些课外书,不但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时又能吸取别人的写作精华,何乐而不为呢?

2、深入生活、拓宽视野,光读书还不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宋 刘彝《画旨》)!我们要让学生从书中走出来,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作文是生活是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叶圣陶)。

3、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与此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所谓的习作就是把平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这样,也只有这样才有内容可写,所写的内容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也才更感人;而不是单纯的复制别人的作品或在那里凭空捏造。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导了学生平时要“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激情体验,并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写下来”了!这样的作文能空洞、乏味吗?能不打动读者的心灵吗?

4、习作修改。“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鲁迅)!让学生认识到修改习作不单是老师的职责,更是自己该锻炼的一种技能。这样,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怎么能不用呢? 总之,我们只要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并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仔细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刻苦钻研教材,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并能持之以恒又灵活应用,相信,农村小学生作文质量差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随谈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随谈 一、发挥潜在优势,强化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常常表现出问长问短,爱听也爱说等特点。这说明孩子有着强烈的表达愿望和语文表达的潜能。当老师......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如果你想飞出去,我来给你做翅膀 ——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摘要: 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弱,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他们作文时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莱西市院上中心小学课题组 [摘要]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是我校从200......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农村特色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农村特色 摘要:农村中小学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农村小学的写作教学要贴近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小学生喜于......

    浅谈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点滴感受

    浅谈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点滴感受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上......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

    对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有感

    教学随笔 对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有感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烦最难的一块,作文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5篇范例)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甘肃省康县铜钱九年一贯制学校范红梅746510) 注:这篇收货地址还是我的 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做好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