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3:0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

第一篇: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

来源: anylunwen.com

一、学生自我价值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内涵要了解学生自我价值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内涵,首先要明确体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常表现为教学方法(竞训法、体育游戏法、身体示范法等)的特殊性、教学途径(以身体示范为主要途径)的特殊性、教学内容(除了教授体育教材,还要教授体育技能和心理知识)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以上种种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具体内涵有其自身的独特属性。体育教学中自我价值感的具体内涵也因此具有如下特征:不仅是一种从属于体育范畴中的情感体验,而且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我感知和体验为准绳;以学生期望达到的体育水准为评价标杆;以其他体育人的态度或评价为参照物。

二、学生自我价值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结构体育课堂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它是动态、复杂的课堂。体育课堂融合诸多元素,其中包含生理、心理、思想、人际交往等等,这些元素相互之间发生着化学反应,掌控着学生自我价值观的改变。这些改变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生理、心理、思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此外,体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层次性也决定了学生自我价值感呈层次性发展,这也印证了黄希庭等专家学者提出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自我价值感结构。黄希庭等专家学者提出的自我价值感的结构内容主要有:自我价值感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主要涉及两个维度: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主要关乎生理、心理、道德、人际和家庭五大要素。另外,上文提到过由于体育学科的种种特性决定了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生理、心理、思想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上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三、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具体培养策略

1.以科学的体育价值观作为引导自我价值感,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以自己的理想为准绳,对自己做出的判断与评价。然而理想是受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不同的个体,价值观自然会不同。价值观对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它的形成与发展。价值观指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评价。价值观犹如标尺,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准绳,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对外界的认知与看法。在体育课程领域,学生在对自己的体育行为进行评判时,主要受自身的价值观支配,尤其是受自身的体育价值观的支配。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科学灌输很是必要。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正确把握自我、科学评判自我以及塑造自我等等。

现代体育早已不再仅仅涵盖身体教学方面的内容,而是拓展到了身体、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可以说,现代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了涵盖身体、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立体体育。体育,究其本质,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地超越自我。体育传达给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彰显的是人类最本真的东西。因此,体育的科学价值在于追求自然,追求本真,追求自由精神。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在此基础上追求超越,教师应在课上或课下广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促成学生科学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经科学研究表明,能动性是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构成之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四种:(1)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任其发挥主观能动性;(2)对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3)对学生的认可、关心和爱护要恰当地外显出来;(4)对学生采取宽松的管理形式。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认可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认可、关心和爱护,给予学生宽松的管理环境,让其自由发展。

3.不断积累成功体验自我价值感的提升需要成功体验的不断积累做铺垫。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美好的成功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提升。Bill&Melean认为自我价值感主要取决于真实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其积累成功体验,并切实地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形成一种心理优势来达成。因此,若想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帮助其积累成功体验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情境。例如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等级的竞赛,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但是,创设成功情境有一个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准。成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需要实实在在的功底作为根基,成功源于实践且又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要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实现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双丰收。

帮助学生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帮助其积累成功经验的一个重要举措。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达成的一些体育学习目标,这就会大大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几率。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施以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施以简单的教学目标,让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机会;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施以难度高一点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成功的快感。

4.正确归因詹姆斯指出:“自我价值感不仅取决于个体所获得的实际结果,更取决于个体对所获结果的认知过程”。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成功的同时,必然也会遭遇失败,那么学生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呢?此时,如何进行正确归因显得尤为重要。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来看,关乎成功与失败的无外乎就是能力水平、努力程度、任务难易和幸运指数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又可以表现为三个维度:可控与否、内向与否和稳定与否。这其中,可控的、内向的稳定的是构成个体自我价值感形成的主要归因因素。基于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归因逐渐朝可控、内向、稳定的方向靠拢,进而形成科学的自我价值感。

5.积极反馈自我价值感除了是自身对自身的评价之外,还应包含有他人对自己的评判。因为,自我价值感是一种社会的构成,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判。经实践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密切相连。

因此,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予以积极的反馈,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欣赏、相互肯定,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形成与提升。与此同时,评价要客观,要适度,切不可进行毫无根据的虚夸和奉承。

6.科学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究其实质,就是个体对个体自身进行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自我价值感形成的科学与否。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科学指引。

第一,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要把单一的、最终的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参照物,而是要以自身提高的体育水平作为考量。

第二,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比较。在没有具体参照物的条件下,人们往往通过和别人进行比较,从而形成一种对自己的认知与评判。通常情况下,以别人为参照物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向上比较。即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水平比较。即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比较;向下比较。即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显然,水平比较是最为科学合理的,它既避免了向上比较带来的自卑,同时也避免了向下比较带来的盲目。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采取“水平比较”这一科学的比较方法,让学生在平和的心态中健康成长。

第三,应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价。客观的自我评价既包含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还包含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要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相一致。所谓的客观,就是要求

学生要基于现实,从实际出发。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深入的今天,体育教学的作用受到学校普遍的重视。学生良好的体制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指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衡量,是学生自学科中的体现。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影响

一、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由于不少地方和学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坚决,推进素质教育不得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依然严重,社会和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在这些地方和学校,体育工作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同时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教育部于2005年组织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二十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教育部国家体 1

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注人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休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做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在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的3售;某高校对4009名中青年教师,在一次健康普查中发现75%以上的人患有顽疾,l99l年对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材料揭示60%以上的人患有疾病,平均寿命为58.52岁。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少10岁。北京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在1994年竟下降到53.31岁。着名学者英年早逝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不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愿

望,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和精神面貌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健康素质和精神面貌,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是当务之急,是非常必要的。

三、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

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中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刺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离不开青少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教师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教体艺[2006]5号)文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Z].2006年12月23日.【2】、郑道海、谈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l995.590.【3】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5日.【4】、齐占霞.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2.【5】温安生,成守允,肖成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与高校体育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90-91.

第三篇: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凤县双石铺中学:张木兰

论文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而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高校体育界以及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注人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

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休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做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最后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要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不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3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中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刺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结束语。

教师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第四篇: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射阳湖镇中心小学童春广

摘 要: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更应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全面培养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个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各种有利条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把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体需要全面和谐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除了注重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要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全面培养。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l,启发引导,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所谓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就是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承认自我的价值是自身观念积极发展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中,不注重因材施教,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容易造成一些学生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主要是由于自我观念消极,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例如,教学练习中老是达不到教师要求;游戏比赛中经常给小组拖后腿;教师对他不闻不问,同学对他疏而远之等等,造成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总感到孤立伤惶;在练习时,自感能力不定而不敢表现才能;在游戏竞赛中唯恐失败而推辞躲避等等。由于经常把这种自我否定的评价理解为应得的和不可挽回的,久而久之便形成“我不好”。“我不行”等自我否定的意识。

针对种种消极的自我观念,体育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首先,应帮助他们全面地评价自我,使人人形成“人家好,我也好”,“‘我一定能赶上并超过他们”等自我肯定的意识。其次,要尽可能地提供一定的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如比赛中对体育基础差的指派他们出任先发阵容,并将其安排在最有利于发挥其长处的位置;安排与水平接近的同学比赛,体验成功感;练习时经常指派他们保护或帮助其他同学;对体育基础较好而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委任其为分组练习的小组长等等。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良好表现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引导他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促进交往,培养正确的社群心理

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离不开活动和交往。体育教学中同学间的频繁接触与交往,相互的帮助与竞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群体意识,克服娇纵、迁就、孤僻、忧郁等不良心理倾向,形成接纳、宽容、互助、利他等良好的社群心理。

体育教师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和评价学生。因为一个团结健康的集体形成与教师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经常采取排斥的态度;轻视他的能力,低估其动作表现,并动辄处之以惩罚,久而久之,学生集体也会对其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公众场合对每个同学,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交往的环境。例如有意识地安排性格孤僻的和性格开朗的,技术掌握较好的和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共同练习,或合作游戏,使他们形成行为上相互依赖的小群体,在交往中促进学生的相互体谅、平等待人、友好相处。

3.体验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

人生的征途中,总难免碰到困难和障碍,也会遇到挫折与失败。教育者既要帮助学生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又要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经受起挫折的考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事技能学习和身体练习,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必然伴随着成功和挫折的体验,更有利于提高心理承受力。

首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立一些挫折环境,使学生在反复的失败中体验挫折。如山羊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较高的山羊上练习。当然学生反复出现技术困难后,教师还应用较低的山羊进行练习。对于技术水平较好自信心较强的同学,教师有时可以有意识地给予“不公正”的批评。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不平等的比赛,有意识造成挫折环境。

其次,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挫折反应进行启发诱导。不良的挫折反应的反复有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挫折后的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屈从和压抑行为等,尤其是后进生的挫折反应更要及时予以引导。如平时检查后有些学生成绩不理想,于是颓废沮丧,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提出新的行为目标或者帮助他们找到考试结果以外的长处,使他们冷静地接受现实,提高心理承受力。

4.巧设良机,提高个性表现力

体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时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想象,“一个教师一言堂”,“内容满堂灌”,“要求无区别”,“学生一个凋”的课堂是不可能培养出良好个性的。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出所有学生积极思维、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和充分展示才华的良好机会。例如足球教学比赛中,过去往往是几个技术好的在前面尽显风采,其余的则在球门口看家护门。输球看家的责任,赢球前锋的功劳。为了给所有学生表现机会,可在球场四周设多个球门,每个学生既是前锋又是后卫,都有机会进球建功,也都为看家守

门承担职责,所有同学都会积极主动地表现个人能力。

另外,在技术动作规范和要求上,也要区别对待,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练习内容和方式,形成个人风格,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如篮球比赛中尽量设立高低不同的篮圈,跳马也可设立不同高度器械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思维,以使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总之,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分析,引导学生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思想,创造性地、合理地、有效地发展其个性,帮助学生对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思想予以改正和克服。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夏正盛.学校课程标准读本[M].武汉: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赵立.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唐晓明.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6

4.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首都体育学报2000(1):1-11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车小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生健康地成长。分析发现影响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与学,运动项目及体能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1、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内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这种动机的产生,它的选择和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大纲中,学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耐力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

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安排活动性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所学的技术。如在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单纯叫学生做50m弯道跑,学生兴趣不大,而结合圆周接力跑游戏。这样不仅运用了弯道跑技术,发展了速度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有易到难的规律。虽然学生在以前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动作,但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如在一堂课中前滚翻的技术学好了,就可以在下节课中教前滚翻分腿起的教材了。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教师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2.1多用激励的语言

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约,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

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温暖、情谊和教诲。教师的用语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体育的竞技性特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失败时,拍拍他们的肩,对他们说声“失败为成功之母!”;在他们为失败而痛苦时,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声“废铁之所以能成为钢,是因为它们能经得起痛苦的磨练!”;成功时,微笑着他们说声“付出的过程有点苦,可它结的果是甜的,不是吗?”,骄傲时,严肃对他们说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对有过运动损伤的学生,见面后轻轻地问声“你的伤完全恢复了吗?”会使他们心灵上感到温暖。对运动中摔倒的学生拉他一把,说声“摔倒的是躯体,不倒的是胜利的信念!”相信你不用再多说什么,他一定会振奋精神地继续跑下去。教师讲话的语气,对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影响,因为语气能给学生以直接的感情和感染力。能唤起学生的联想,学生喜欢听关切的、赞许的、鼓舞、肯定之类的语气;而不愿意听责备的、命令的、批评的语气。学生最反感的是讽刺的、挖苦的、鄙视的语气,所以教师的语气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2.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

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2.3参与到学生中

积极性差的和好学生不同,好的学生一个篮球就可以玩的满头大汗,而积极性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对于动作较好的学生,要不断提出要求。在练习中提倡技术好的学生都和技术差的学生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学生,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而动作好的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的技术必须要提高。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是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下载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对策[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愈来愈被社会所重视,逐步形容全民体育,而学校体育教育则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本文研究的内容,即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原则 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觉得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精选合集)

    浅谈体育教学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霍林郭勒市第五中 张晓静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结合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而形成的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个性特点等的看法和评估。自我评价以自我概念为基......

    小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数感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数学事实,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和运算的......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定稿]

    参评论文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钟山县回龙镇中学 陶得定 *** 摘要: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

    浅析农村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 策 略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紧要。那么如何在教学......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摘要】体育活动不仅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能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坚强的人格品质,在学习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