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弘扬佛山岭南文化的旅游开发
关于弘扬佛山岭南文化的旅游开发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在戏曲,建筑,饮食,等的方面都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及方法,以下是关于如何弘扬佛山这座历史名城的旅游开发
祖庙 位于佛山禅城闹市的祖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原建筑于元代末年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20多次重修、扩建,最终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去到佛山没有去祖庙就等于没有来过佛山,在祖庙里,你可以实在地感受到独具一格的岭南建筑文化,如果你还是粤剧的爱好者,在这里你还可以感受一下,粤剧文化所带给你的新鲜体验,作为岭南文化中粤剧的发源地佛山,保留有最完整的一系列粤剧的资料,在祖庙的参观中你可以看到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最古老的戏台—祖庙万福台,当然也可以在参观完祖庙博物馆之后,顺便参观馆内的关于一代武林宗师的黄飞鸿博物馆,在里面有对黄飞鸿生平的详细介绍,如果你想加深对粤剧文化的了解,可以到祖庙附近的琼花粤剧博物馆继续参观,那里有最详尽的关于粤剧的介绍。
石湾南风古灶
说到岭南文化不得不提的是中国陶都—石湾的陶瓷文化,在石湾你可以参观闻名海外的南风古灶,佛山的制陶艺术有700多年历史,自古就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而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而且今年随着南风古灶的开发,政府加大投入开发,打造了1506石湾陶瓷创意产业城,在创意产业城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新与旧的相互交融,是近距离感受岭南陶艺文化和陶艺历史的好去处
梁园
说到岭南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岭南的园林文化,而佛山的梁园正是岭南园林文化的经典之作,梁园位于佛山松风路先锋古道,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独树一帜,是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佛山的美食
在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岭南的饮食文化更是形成了一道独具一格的风景线,佛山是一个美食之都,拥有不少的地道美食,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有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小吃包括:佛山盲公饼、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蹦沙、双皮奶、小凤饼、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三水狗仔鸭等等。佛山的柱侯食品和顺德的“凤城炒卖”也是声名远播,值得各位来佛山品尝一下。
第二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特色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特色
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到康梁变法,从何子渊教育革新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岭南文化是中国近代先进文化的代表和领导力量。
多年来广东一直在践行“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殊不知广东自近代以来早已是文化大省,岭南美术、岭南音乐、岭南戏剧、岭南建筑、岭南工艺、岭南粤语文化、岭南饮食文化等等,都创造了岭南特色的精彩。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广东应进一步加强岭南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特色,打造广东的文化软实力。
一、我省在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岭南文化一直被世人低估,也一直被岭南人自己低估。这一点在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显露无遗,广州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放眼羊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可是却鲜有以岭南文化特色为设计元素的标志性建筑。广州不以岭南文化特色十足的西关大屋、陈家祠、骑楼为文化标识,而以“广州塔”为代表的西式摩天大厦为城市标志。“广州塔”固然称得上丰姿绰约,但这座扭着“小蛮腰”的高塔实现的是西方建筑家的设计梦想,那种性感妖冶的姿态,怎么看也不是广州人的塔。相比台北的101塔,借鉴中国良褚文化玉琮形状,体现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天地沟通的宇宙观,其塔的形神与中国人的文化气质显然更为融合。
2、当今岭南文化特色的“建设”,只得其皮毛,未见其精神。岭南近代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岭南文化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改革和创新的先导。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到康梁变法,从何子渊教育革新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岭南文化是中国近代先进文化的代表和领导力量。并且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实属罕有的一支,从地域上看,岭南文化涵盖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而作为岭南文化主体的广东文化,涵盖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而当今诸如广州“岭南印象园”、佛山“岭南新天地”之类,那些复古仿旧的建筑,不过是呈现了岭南文化的一些表征,而缺乏应有的岭南文化精神和内涵作为支撑。
3、岭南文化在当下是以碎片化的状态维系着生存与发展。对于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特色,最具文化辐射力的省会市广州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和主角作用。偌大的广州,没有一间专门的岭南文化博物馆,没有一间专门演出粤剧、潮剧的岭南剧场,没有一间专门演奏岭南音乐的音乐厅,没有一间专门展示岭南工艺美术的展馆,没有一间推介岭南饮食文化的饮食体验馆„„
4、岭南文化人才匮乏,尤其缺少领军人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广州、深圳已失去昔日的政策优势和吸引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州文化界人士的工资同比是内地省份的5-10倍,并且事业发展的机会很多,而现在无论工资还是事业发展的机会都未见明显优势。而由于广东迟迟没有启动京、沪、津、汉乃至川、赣、鲁多地都早已启动的文科一级教授或资深教授的遴选,不少有潜力的学者也都选择离开广东,而想回广东的著名学者却因此望而却步。
二、大力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特色的建议
1、广州的城市建设风貌应考虑以岭南文化为特色和基调。
笔者曾经撰有《海山仙馆失落是岭南文化传承之大缺憾》一文,海山仙馆是晚清时期集岭南园林艺术大成的岭南第一名园,是当时岭南文化的一个雅集之地,假设这些年广州少盖几幢摩天大楼,而把资金用在认认真真地精心修复这样一座旷世名园上,广州的岭南文化的特色定然可以突显,而且广州就有了一个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的平台和载体,岭南美术、岭南音乐、岭南戏剧、岭南建筑、岭南工艺、岭南粤语文化、岭南饮食文化等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演绎岭南文化的魅力。广州需要打造岭南文化领域里如“广州长隆”一般上规模和上档次的岭南文化传播品牌,才能形成弘扬岭南文化的影响力。
2、广州需要建设一批岭南文化的专门场馆。岭南文化的美术、音乐、戏剧、建筑、手工艺、美食等各门类,在国内都是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与国内任何其他地域文化都可媲美。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政策应倾向于岭南文化继承和弘扬方面的投入,假设存在二选一的状况,比如建芭蕾舞剧院还是建岭南戏剧院?则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不要担心没有歌剧、没有芭蕾舞,外国人就不来广州,对于光顾广州的大多数东西方人士来说,他们在广州想看的还是广州本土最精彩的文化艺术。问题不是有没有人爱看本土文化艺术,而是本土文化艺术有没有下大功夫做精彩了,不是简单地承袭老版本,而是推陈出新,古典而时尚,古老而创新,这方面韩国、日本、台湾都有很多成功案例。
3、为彰显岭南文化精神,广州可以考虑建一座在建筑上具有宏大象征意义、在内容上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岭南名人堂”。其构思设计可参考法国巴黎的“先贤祠”——国家名人祠墓,安葬着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对法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世界知名的文化名人。岭南文化历史上名人辈出,近代以来更是群星璀璨。赵佗、惠能、张九龄、吴趼人、苏曼殊、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詹天佑、孙中山„„岭南文化历史上涌现的名人巨擘难以胜数,他们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的屹立和崛起作出了卓越贡献,“岭南名人堂”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岭南文化教育基地。
4、广州要重视对高端文化人才的重用和引进。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需要高端文化人才作为领军人物,纵观岭南文化长廊,从思想界的康有为、梁启超,到文学界的吴研人、黄遵宪,到学术界的陈垣、容庚,还有人们熟知的关山月、黎雄才、马师曾、红线女、欧阳山、陈残云、秦牧等等,前贤往矣,声华长存。
岭南文化的多姿多彩,原本就是得益于其天时地利形成的开放性,南北融汇,中西合璧,历史上多次的移民大迁徙以及出入海外的便利,使广州集聚了大量具有开阔视野的文化人才,他们创造了岭南文化的精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北方的大批知识分子南下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创造了岭南文化的又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如果说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岭南文化专门场馆是硬件,建设一支以高端文化人才领军和以青年才俊为后备军的岭南文化人才队伍则是软件。广东重经济而轻文化已然呈一足强、一足弱的跛足之势,只有下决心投入真金白银去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行之更快、更远!
第三篇:岭南文化旅游产产品部分文献综述
岭南文化旅游产品研究综述(部分)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包含建筑、园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商业、饮食、侨乡等原生性文化;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继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1]。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发展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特点,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实利重商,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精神[2]。旅游审美文化具有大众性、多样性、综合性、怀旧意识、重视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之美)等特征,包含感知因素、想象因素、情感因素和领悟因素四大心理要素;旅游美感划分为直觉感受的悦耳悦目、审美领悟性的悦心悦意和精神升华性的悦神悦志三个层次[3]。
文化旅游是指那些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一般包括与习俗、工艺、语言、艺术、音乐、古迹、遗产、建筑、资源、技术、宗教、信仰、教育、节庆活动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等有关活动,另外也包括自然历史旅游,学习性的生态旅游,参与性的体育旅游和农业旅游等[4]。以旅游者的角度,文化旅游是指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5];以旅游业的角度,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6]。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的需求而产生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文化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7]。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的战略发展思路,应以客源地文化为背景,以鲜明的特色为文化形式,以丰厚的品位为文化内涵,以人本主义精神为文化本
[8]质,既要改进、完善现有产品,更要创新产品或项目;景观文化旅游产品是对
文化资源的表层开发;体验文化旅游产品是通过双向参与的方式实现旅游产品的消费,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其中风情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次级开发,艺术文化旅游产品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深入开发,所有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内涵是文化[9]。
以上都是别人研究结果,我给进行了归类综述,难度较大,希望好好学习,提高自己归纳总结能力。
【注释】
[1] 刘益.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J].人文地理,1997,12(01):45-48.[2] 陈泽泓.岭南文化“远儒性”说的逆命题[J].岭南文史,2010,24(02):70-75.[3] 柯汉琳..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J].岭南文史,2005,19(02):70-75.[4] 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主编.2004-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26.[5] 章采烈.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2(11):70-75.[6] 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2005,20(04):67-72.[7] 朱妹,保继刚.广东文化中的弊端对广州都市旅游的负面影响[J].岭南文史.2002,22(12):12-13.[8] Thorburn A.Marketing Cultural Heritage: Does It Work Within Europe[J].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1996,11(6):39-48.[9] 郑海燕,徐红罡,戴光全.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苏州为例[J].人文地理,2003,18(02):55-59.
第四篇: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活动方案
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活动方案
举办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同时作为“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佛山分会场,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战略目标,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促进旅游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各项筹备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确保取得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狮舞岭南,传奇佛山!
二、活动时间
2009年9月30日—11月30 日,为期2个月。
三、主要活动
(一)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暨佛山美食欢乐节开幕式
1、承办单位:佛山市旅游局。
2、活动内容:拟举办2009佛山美食欢乐节的开幕式,同时作为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的启动仪式。具体活动内容(初定):(1)“百鸟归巢汤”揭幕;
(2)“佛山十佳西餐餐饮名店”、“广佛生态健康名点”等评选活动;(3)佛山厨艺雕刻交流活动;(4)中华名小吃;(5)趣味饮食赛;(6)佛山名食府;(7)西餐美食廊;
(8)佛山生态旅游文化长廊;(9)美食一日游。
3、时间、地点:
时间:9月30日晚上20:00—10月7日;
地点:禅城区东方广场。
(二)“魅力佛山·秋色辉煌”----2009佛山秋色大巡游
1、承办单位:佛山市文广新局。
2、活动内容:拟举办5场,五区各1场,共分5晚进行(初定)。
3、时间:11月6日至8日。
4、地点(秋色巡游线路):
·禅城区:(暂定)文华公园(西门)—岭南大道北—同济东—普澜路—季华路—文华公园(西门)。全程约3.3公里;
·南海桂城:海三东路(千灯湖)—南海大道北(体育馆)—南海大道北(区政府门口); ·顺德大良:清晖路;
·高明荷城:沿江路(世纪广场)—沧江路—泰和路—文华路—沿江路(世纪广场);
·三水西南:文锋路(体校)—健力宝路—广海路(明富昌体育馆)。
(三)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体育嘉年华
1、承办单位:佛山市体育局。
2、活动内容: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初定)。(1)全市武术锦标赛;
时间:9月中旬,地点:顺德区。(2)第十四届环南中国海自行车大赛; 时间:10月中、下旬,地点:岭南明珠体育馆。(3)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拳手对抗赛; 时间:10月下旬,地点:岭南明珠体育馆。(4)四国羽毛球邀请赛;
时间:11月下旬,地点:岭南明珠体育馆。
(四)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各区活动内容 1、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陶都禅城(1)牵头单位:禅城区旅游局。(2)活动内容:(初定)①第二届万人玩陶节;
时间:10月,地点:南风古灶。
②佛山市第三届“爱在南庄,情定水乡”集体婚礼; 时间:11月;地点:南庄镇罗南村。③粤剧祖师爷华光师傅诞辰纪念活动;
时间:11月;地点:广东粤剧博物馆。2、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有为南海(1)牵头单位:南海区旅游局。(2)活动内容:(初定)
①2009年“黄飞鸿”杯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 时间:10月,地点:西樵山。②第六届康有为文化节; 时间:10月,地点:丹灶镇。3、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美食顺德(1)牵头单位:顺德区旅游局。(2)活动内容:(初定)
①第四届顺德私房菜大赛决赛并巡展;
时间:9月30日,地点:钟楼公园、区内各主要酒家。②第四届顺德岭南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
时间:9月30日----10月3日,地点:钟楼公园、区内。③清晖园状元文化节;
时间:10月国庆期间,地点:清晖园。④顺德厨艺大展示;
时间:10月国庆期间,地点:钟楼公园。
⑤《美食顺德—2009年顺德美食一本通》发行仪式; 时间:10月国庆期间,地点:钟楼公园。4、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绿色高明(1)牵头单位:高明区旅游局。(2)活动内容:
①绿色美食欢乐节暨第三届“万人濑粉节”; 时间:10月中旬,地点:荷城街道常安食街。②高明土特产风情推介; 时间:10月中旬,地点:荷城街道常安食街及各大旅游景区(点)。③“岭南山林水都”广佛同城绿色休闲生态游欢乐月; 时间:9月30日至11月30日,地点:各大旅游景区(点)。④国学经典教育游;
时间:9月30日至11月30日,地点:霭雯教育农庄。⑤“活力高明”全民健身活动; 时间:9月至10月,地点:待定。⑥高明风情及历史名剧大汇演;
时间:10月,地点:荷城街道荷城广场。5、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生态三水(1)牵头单位:三水区旅游局。(2)活动内容:
①第十届荷花文化艺术节;
时间:5月1日至10月30日,地点:荷花世界。②三水自然生态摄影大赛;
时间:5月初至10月10日,地点:荷花世界、九道谷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
③第二届瓜果欢乐节;
时间:6月至10月,地点:迳口华侨经济区、侨鑫生态园、九道谷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④首届激光野战擂台赛; 时间:10月1日至7日,地点:侨鑫生态园。⑤三水区第三届乡村游运动会;
时间:10月1日至7日,地点:荷花世界。⑥2009年全国卡丁车锦标赛(三水站);
时间:11月6日至8日,地点:三水森林赛车会。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佛山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广新局、佛山市旅游局、佛山市体育局、佛山传媒集团,各区人民政府。
(三)协办单位:各区区委宣传部,各区旅游局、文广新局、体育局等。
(四)参与单位:相关宣传策划公司、相关旅游企业。
(五)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组委会: 主
任: 麦洁华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 主 任: 汤建军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
梁炳军 禅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俞 进 南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杜镜初 顺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黄小毅 高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何国辉 三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徐东涛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佛山市文广新局局长 商学兵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粤平佛山市旅游局局长 杨振富 佛山市体育局局长 谭炽荣 佛山市公安局副局长 龚嘉明
佛山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
(六)组委会办事机构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组、项目组、市场开发组、宣传组、安保组、财务组和各区活动组等6个工作小组。
1、办公室
主 任:汤建军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
副主任:徐东涛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佛山市文广新局局长(兼)朱粤平佛山市旅游局局长(兼)杨振富 佛山市体育局局长(兼)
成 员 商学兵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谭炽荣 佛山市公安局副局长(兼)
宰建平佛山市财政局副局长 吴乃流 佛山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谢建华 佛山市旅游局副局长 张庆云 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 田 园 佛山市卫生局副局长 谷玉山 佛山市公用事业局副局长 甘绮霞 佛山市民政局副局长
龚嘉明 佛山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兼)
2、工作小组(1)综合组
组 长:汤建军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副组长:朱粤平
佛山市旅游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府办公室、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体育局、佛山传媒集团。工作职责:
①统筹组织、协调各项活动安排和情况综合; ②检查、督导各工作组、各项目承办单位工作; ③拟写领导讲话稿、相关文件和资料; ④证件的制作、发放,核发公文和印章管理; ⑤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梁云颖(2)项目组 ①第一项目组
组 长:朱粤平佛山市旅游局局长
副组长:谢建华 佛山市旅游局副局长,各区旅游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旅游局、各区旅游局和策划承办及场地相关管理单位。工作职责:
·策划、制定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暨2009佛山美食欢乐节活动方案;
·与省、各区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代拟启动议式活动领导讲话稿及有关宣传材料等工作; ·做好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的邀请和接待等工作; ·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曾飞平②第二项目组
组 长:徐东涛
佛山市文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廖之春
佛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谷玉山
佛山市公用事业局副局长
甘绮霞 佛山市民政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市文广新局、市公用事业局、市民政局、策划承办及场地相关管理单位。工作职责:
·策划、制定2009佛山秋色大巡游活动方案; ·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等各项具体工作;
·做好秋色道具(扎作、彩车、宫灯等秋色艺术等道具)及巡游队伍的筛(调)选工作;
·印制相关资料的制作和发放;
·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做好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的邀请和宣传、接待等工作;
·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张倩明 ③第三项目组 组 长:杨振富 佛山市体育局局长 副组长:魏启文 佛山市体育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武术协会、市岭南明珠体育馆广场。工作职责:
·策划、制定2009年佛山旅游文化节----体育嘉年华活动方案; ·与相关单位做好沟通、协调,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印制节目演出单和相关资料,做好宣传、接待工作;
·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做好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的邀请和宣传、接待等工作;
·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络员:张倩明(3)市场开发组
组 长:龚嘉明 佛山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张庆云 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佛山传媒集团、市经贸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工作职责:
①运用市场运作方式,筹集解决除政府拨款外所需的活动经费; ②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卢少波(4)宣传组 组 长:商学兵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龚嘉明 佛山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体育局、佛山传媒集团。工作职责:
①负责旅游文化节总体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各项目组的宣传工作;
②策划与实施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旅游文化节的专题节目和专题报道;
③对外宣传口径的把关和宣传标语、口号的拟定和宣传稿件的审查; ④做好海内外记者的邀请、接待、安排采访以及新闻记者的管理工作; ⑤印制和发放记者接待手册以及其他宣传资料; ⑥发布旅游文化节相关信息; ⑦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汝百乐(5)安保组
组 长:谭炽荣 佛山市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吴乃流 佛山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田 园 佛山市卫生局副局长 杨 舜 佛山市公安消防局处长
成员单位: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卫生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旅游局、各策划承办及活动场地管理单位。工作职责:
①负责各项活动现场的安全保卫(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②负责各项活动的交通指挥、协调的安排落实工作; ③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叶鑑桐(6)财务组
组 长:董小明 佛山市旅游局纪检组长 副组长:叶鑑桐 佛山市旅游局科长 总 监:邹 峰 佛山市财政局
成员单位: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工作职责:
①申请旅游文化节所需经费,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②对各工作小组及大型项目单位申报的预算进行审核;
③管理旅游文化节总帐户,对各相关单位的经费预算、主要费用的支付、结算,进行监督审查;
④统筹集资广告、赞助费和集资实物的收集和管理; ⑤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络员:叶鑑桐
(7)五区活动组(待报)联络员:梁云颖
五、经费预算
(一)市政府财政拨款500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魅力佛山·秋色辉煌”----2009佛山秋色大巡游财政拨款330万元; 2、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体育嘉年华”活动财政拨款80万元;3、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佛山花车、花船费、宣传推广费等财政拨款60万元;
4、组委会办公费、嘉宾接待费、安全卫生费、不可预见费等财政拨款30万元。
(二)组委会办公室市场开发组和相关活动牵头(承办)单位筹款320万元。其中:
1、“魅力佛山·秋色辉煌”----2009佛山秋色大巡游150万元。其中由市传媒集团负责100万元、市经贸局负责50万元; 2、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体育嘉年华”,市体育局负责市场开发筹集50万元; 3、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暨佛山美食欢乐节开幕式,市旅游局负责市场开发筹集120万元。
(三)各区政府解决本区活动所需经费(含2009佛山秋色大巡游在各区活动的安保和后勤保障费用)。
六、工作进度
(一)7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全市动员大会,各区政府、组委会办公室各工作组开展各项工作。
(二)7月份开始,各区、各工作组每月向组委会办公室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三)9月初组委会领导检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9月中旬完成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
(五)9月下旬各项活动正式展开,各工作组落实具体工作。
(六)活动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第五篇: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
摘要: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热,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加入旅游开发的行列。目前,全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划之中。而保护区中出现的“旅游热”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植被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景区内人工痕迹过多等等。面对这种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发生的矛盾,自然保护区该何去何从?本文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入手,针对保护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并倡导生态旅游的开发。笔者希冀本文能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的协调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旅游开发 反思
自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757处。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对象,但同时也是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资本。目前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备。但与这热潮相对应的是却出现了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遭破坏、动物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规律受到人类干涉等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初衷相违背的后果。据“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表明:全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甚至出现旅游资源退化1。既然如此,还要不要在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保护区发展建设上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自然保护区应提倡生态旅游的开发
1、开展旅游项目可以有效解决保护区资金紧张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区内保护功能的发挥。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后代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按照国外的经验,保护区费用应纳入中央政府财政总预算,自然保护区实行垂直管理,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拨款,保护区的开发、保护资金也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基金。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 而资料显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40%位于西部地区。截止1997年,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183个县共拥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保护区228个。发达国家在自然保护区上的投入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到157美元,而我国却仅为52.7美元,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几乎是最低的。2002年的夏天,许智宏、阳含熙、李文华等22位两院院士给中央写信,呼吁中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2但我们必须清楚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资金需求,因而只能在现有的格局下努力改善。因此,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靠保护区自身积极寻求发展资金,走以区养区的道路。
2、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带动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保护区保护功能的实现。
世界上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保护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当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否则,自然保护往往只能是句空话。
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部分都位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设立保护区、林场等形式的保护机制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发展进一步受到限制,无形中加大了这些地区同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差距的压力和外界资源需求的激增,使地方居民在致富热情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合法或不合法手段利用和消耗现有资源,不能考虑生态保护的长远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贫穷,而非贫穷者,才是自然保护区的敌人。3 因此,帮助当地居民脱贫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发展旅游业却可以充分发挥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为保护区自身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绝大多数是以保护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正是散发旅游魅力的核心。旅游开发不但可以给保护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保护区所在的当地提供了可观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为保护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应该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濒危、珍稀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不应因“保护”而剥夺了人们欣赏独特自然景观的权利。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的机会越多,才能越自觉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保护区适当地开展旅游活动更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的魅力产生直观的宣传、教育作用,使人们更加热爱我们生存的这个环境。
在保护区开展旅游本身也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开展何种形式的旅游?人们已经注意到旅游已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上认为的“无烟产业”,游客的大量涌入、任意丢弃产生的垃圾、排放的废气等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保护区的资源又尤其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至少具有一定范围内的独特性和相当程度的珍稀性,是属于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因此,这种利用必须置于“保护第一”的原则下,这在保护区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保护区要提倡的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根据1992年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的定义,是促进保护的旅行。为了避免传统旅游所带来的负效应,生态旅游是一种低投入,计划性强的旅游活动,对于游客的性质,游客量以及活动路线和安排等都有严格的限制。这就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做出能充分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计划,严格控制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旅游区超负荷运载;不以人为的方式去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能在景区盲目地建盖与环境和地方文化不协调的设施。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要采用新型的、无公害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旅游商品而言,其使用过程要尽量节约原料和能源。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扮演当地生态环境的欣赏者和保护者这双重角色,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消费者。
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在保证人们享受大自然,游览观光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态系统不受破坏。而且,生态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也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5—1/4。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投入从另一角度也相当于增加了保护区的收益。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川九寨沟景区为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景物的破坏,实行游客限量,规定最大接待量为每天1.2万人等,但总体看来在旅游得开发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我们要做的努力也还有很多。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保护,在一些地区,保护区内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极其严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发展旅游业,竟违反河道管理规定,在二道白河上游河段拦河修建综合旅游馆,迫使河流改道、造成水质污染,导致水土流失。这种违反规划,盲目兴建的旅游设施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其它保护区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
1、多头管理,导致权责不清。
据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李忠介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海洋、自然遗迹、古生物遗迹等9 大类型,前5种属林业部门主管,数量最多,达1538处,国家级的164处,后4种类型中,草原归属农业部,海洋属于国家海洋局,而自然遗迹、古生物遗迹的行政管理权则属于地矿部门。四大行政管理部门之外,又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综合协调,往往导致权力交叉、责任不清。
保护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业务指导与实际管理权的分离。目前,自然保护区较为普遍的管理体制是业务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行政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管理,实行业务与行政分离的管理体制。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区的人员组成、工资待遇、经费开支等,全由地方政府承担,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等中央行政主管部门,只对保护区进行业务指导。这种管理体制往往导致了当地方利益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时,保护向开发妥协的结果。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被青海省视作发展旅游的两张王牌之一后,在处理旅游与保护的关系上,省里明显有旅游第一、保护第二的倾向。不仅将自然保护区的人力、财力主要投入到旅游开发中,还建设了敞开式的观景台,游客可直至正在孵化产卵的鸟近前10m左右的地方。
2、对保护区的开发经营权缺少限制和监督,致使保护区内的旅游活动普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具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的黄山上,现有常住人口六千多人。西海景区海拔2100米处,有宾馆和招待所21处,床位近万张。为了满足供水需求,就地拦截山泉溪流修筑水库;北海景区的万松林,大部分已被酒店、商店、职工公寓和宿舍所取代而成为百松林;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及职工的生活区就建在桃花溪上,从党政军、文教卫生、工商税务、邮政通讯、交通金融、学校医院到电视台、水电站、变电所、垃圾处理厂等等一应俱全,俨然成为一座小城市。据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大都存在这一现象。不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部门为了满足旅游需求,都以经济收益为中心,热衷于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和兴建桑拿、舞厅之类一应俱全的星级宾馆、饭店,导致景区“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风光。
3、保护区的开发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但目前更为关键的问题却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对于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内的人为破坏,地方政府及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相关法律对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的保护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在经济利益优先的情况下,都被公然违反。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观景台就设立在其核心区内,而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本应严禁游客进入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竟也成了旅游的特区。近10年内鸟岛上的鸟种群数量下降70%的理由的也就不足为奇了。2003年破土动工的天门山索道工程部分也位于被当地旅游部门称作“空中原始花园”的天门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而且这种滥建滥造的现象大量存在于各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因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其他特别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内及外围保护地带修筑有关建设项目时,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试问,这些人工设施建设之前是否真正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明明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工程项目又是如何能一路过关斩将?地方政府及相关的主管部门对此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三、协调好开发与保护之间关系的对策和措施
1、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加强规划与管理。
多头领导、条块分割,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机制,是长期以来阻碍自然保护区开发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的重要原因。为此,自然保护区应建立起统一的纵向分级管理体制。以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林业局管理,省级自然保护区由省(区)级林业厅(局)管理,县级自然保护区由县级林业局管理。国家局仅管理总体规划、一级保护对象、核心区的审批;省级主管部门负责二级保护对象、缓冲区的审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省级保护对象、实验区的审批,并且各自有一定范围的林地审批权。同时由省级主管部门监督实施总体规划,直接管理包括规划、审核、计划、投资、评价、人事、考核、培训等内容。
在开发时,应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与布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教育、资源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等关系。规划一经审批,要分、分项目“按部就班”地实施,一项一项地落实,年年积累,循序渐进,而不能敷衍了事,监督部门也应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权责分明才能使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落到实处。
2、经营权从管理权中分离出来,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既然要对保护区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某种程度上讲就要将保护的主体推向市场,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那么,其经营运作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又不同于市场上一般的资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与管理。这样,就要求将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经营权从管理权中剥离出来,将经营权交给有经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如黄山旅游股份公司成立后,其保护费投入由原来一年的200万飙升至上市之后2500万。而保护区管理机构由于专注于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也强化了管理职责,加大了保护力度。原先管理机构同时拥有开发和保护两项职权,在开发过程中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当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本该以保护为第一天职却因考虑到眼前利益而舍弃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出让景区经营权并不一定造成资源破坏,而真正的破坏往往是规划不周、认识不足、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我国目前对景区经营权的转让问题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通常的做法是企业与景区所在地方主管部门签订开发经营协议,其他利益主体并未参与协议的商定,这样一来,很容易引发生态资源利益受损或寻租行为。因此,首先要根据各保护区的不同情况,确定哪些可以转让。在转让时,应让各方利益主体都参与进来,对经营者的资质要科学审核,合同中也应对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应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比如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景区保护;合同期满后,景区保护水平必须不低于一定的指标;经营期间,应严格遵守景区总体规划,应根据环境承载力来合理确定客流量;在项目增设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且必须经过国家有关方面及专家的严格论证等。
3、建立起相关的政策引导机制。
在保护区的投资开发上,政府的投资应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及民间资本不愿意介入的公益性领域,而经营性投资则可以由民间资本来实现。民间资本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可以通过利益机制的引导,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充分发挥其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方面。从一些用景区资源上市的公司经营报告中可以发现,获得经营权的公司要上交营业税和所得税,而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又必须尽早赢利以回报股东们,因此公司不得不把资金投向最能并且最快赢利的领域,主要是宾馆、游乐场等。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又要求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的痕迹。对此,相关部门应当赋予开发经营主体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拉动和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如银行贷款、减免税费、技术辅导等。
而在控制污染方面,则可以通过环境经济政策迫使企业减少污染以及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就是对涉及到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征收排污费。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保护区内废物的循环利用,最大地减少废物产生,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废物回收再利用者也应给予政策优惠或资金奖励。据经合组织(OECD,1996)统计,OECD国家押金—退款制度主要应用于饮料包装方面,返还率介于40%-100%,平均返还率近80%。5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区基本还没有推广押金制,可见其发展空间还很大。
结束语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及独特的自然风貌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给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应该肯定的说,旅游资源要开发,但如何开发以及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保护区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尤其注重保护,必须走生态旅游的路线。由于我国目前保护区的旅游产业无论从开发上还是运作上都远远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标准,因此,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机制,建立起完善适用的法规体系就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1、全华,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5
2、刘代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6
3、李江玲,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