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试论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摘要】该文用文献综述法介绍了国内外心理健康的定义和主要的心理健康标准,从智能发展、情绪控制、提高自我知觉、消除疲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疾病这六个方面讨论了体育运动对于改善心理健康的效益,尝试性探讨了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机制,指出目前关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推测和实证出发,很少有明确的结论。生理与心理相互影响的机制仍不清楚。
【关键字】心理健康;应激反应;自我效能;内啡肽假说;胺假说
一、引言
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全方位的提高自身能力,谋求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更具备竞争力。健康的心理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先决条件。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现代人不仅要具备高智商条件,还要有非常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个体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犯罪率的上升,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与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备受关注,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体育运动作为多种干预手段之一,有相当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国外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问题已有研究,但是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的发展变迁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并没有确定的说法。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好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早在1930 年的一份白宫会议报告中就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界说为个体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个体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能对社会作出良好适应,充分发挥身心潜能的心理状态。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操作性定义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等人提出了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西方心理学家雅荷达提出六大要素,以帮助我们衡量心理是否健康,分别从个体的自我认识、人格、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述[1]。祝蓓里与季浏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是: 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2]。毛志雄和王则珊提出心理健康包含四个维度: 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3]。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含义,虽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是深化了我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1.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机制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在他的名作《体育颂》中曾满腔热情地歌颂道:体育是“勇气”,是“乐趣”,它能使人“内心充满欢喜”、“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也有着良好的作用。体育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一种体育过程。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证明,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发展身体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是任何文化活动都不能取代的。德国的K.Bos与 F.Grobe(1991)统计73个相关实验的研究结论(其中30%是实验研究,其余是准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形成共识,即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水平相辅相承。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显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而且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功能有促进作用[4]。
2.体育运动能促进智能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试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运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4]。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皮质反应的灵活性,激活脑细胞的功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3.体育锻炼改善情绪控制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不适宜的紧张表现。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律的数目或敏感性,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应激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和体育运动是最为突出的两个因素。心理学家指出,与习惯坐着的人比较,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6]。如果有应激反应,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Long(1993)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意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以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式训练的被试者)处理应急情景的能力强[4]。Roth关于有氧健身运动与心理应激和紧张的研究显示,有氧运动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试验组参加持续25 分钟的,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而控制组是观看电视。报告结果发现运动后积极情绪增多,消极情绪减少,持续30 分钟左右的一次性身体活动可产生如下短期情绪效益: 可改善心境状态,可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活动中可产生一些良好情绪体验;研究发现,坚持每周2-4 次的运动锻炼,持续8-10 周以上,可产生长期情绪效益,主要表现在它与心理自我良好感觉相关,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有治疗作用[7]。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常常受到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的刺激。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多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以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张弛适度,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
4.体育锻炼提高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运动能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增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观念,有助于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个体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参加体育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个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Albinso,Wheeler的研究认为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7,8]。Schuele,Young,Adame等学者的测量研究发现体质好的人比体质差的人倾向于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躯体概念[9,10,11]。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中学生调查研究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心。在美国,许多成名的大企业家或多或少都有体育经历。体育锻炼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Selfconcept among adolescent females [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and Physical Fitness,1985,(25):144-150.[11]Adame D D,Johnson T C,Cole S P et al.Physical fitness in relation to amount of physical exercise,body image,and locus of control among college men and women [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0,(70):1347-1350.[12]Ryan A J.Exercise is medicine [J].The Ps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1983,(10):11.[13]North T C McCullagh P,Tran Z V.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 [J].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90,(18):379-415.[14]贺玉强.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J].养生大世界,2007,10:48.[15]Dunn A L,Dishman R K.Exercise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J].Exerc Sport Sci Rev,1991,19: 41-98.[16]Bandura A.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Rev,1977,84: 191-215.[17]Nicoloff G,Schwenk T S.Using exercise toward off depression[J].Physician
SportsMed,1995,23(9):54-58.
第二篇: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首先,体育运动能改善情绪。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
其次,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体育运动能使人际关系和谐。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
第四,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
第五,体育运动促进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最后,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
评论(7)|14
打乒乓球是一种全身运动。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健身,一些肌肉长期不参加运动就会出问题。乒乓球要求步伐、腰肌力量、速度和爆发力,肢体运动的方向、形式、力量又各有不同,因此,可以较大范围的调用人身上几乎所有的肢体肌肉,是一种全身的运动。
二、是场地要求简单,随处可以找到,容易,方便。乒乓球台在几乎每个单位,每所学校都有。国家体委把普及乒乓球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举措确实深得人心。
三、是不受天气影响,持之以恒有保障。科学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运动才能最大限度的有益健康。因为乒乓球大都是在室内运动,刮风下雨全没有关系,高温低温也不受什么影响,是一种全天候的运动项目,比较容易坚持。
四、是乒乓球的竞技性挑战充满乐趣。面对不同的对手,你必须不断调动身体潜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战胜对手。特别是实力相当的对垒,更是全神贯注,你来我往,不相上下,物我两忘,其乐融融。
五、是运动量适应人群最为广泛。乒乓球运动弹性很大,有力可以泰山压顶,拉弧圈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力小可以四两拨千斤,把千钧之力化为绕指柔。更有
高手利用落点变化,将对手调的满场飞奔,找不到发力机会。乒乓球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长期锻炼,对人的心肺功能具有极大的好处。在乒乓室里汗流浃背,也是最好的皮肤清洁排毒过程。
六、是乒乓球技巧无边,魅力无穷。乒乓球只有2.7克重,但要控制好确实是需要技巧的,同样是为了把乒乓球击打过网,就有各种各样诸如抽、拉、冲、挂、撕、带、划、撇、劈、拧、挑、弹、砸、扣等多种技能、技巧。落点、速度、力量、旋转四要素使得乒乓球具有无穷的变化,配之以站位、重心、臂弯、手腕、手指的用力方向和击球时机,把乒乓球推到球类运动技巧之王的地位。虽然说乒乓球容易入门,中国人几乎都会来几下,但要把水平提高到非常高却非常困难。技巧性高,永远就有琢磨不完的技术,为爱好者提供了无限的探讨,研究,努力的空间。
七、是乒乓球运动能够很好地锻炼人体的协调性。经常锻炼可以保持正常的平衡协调能力。乒乓球对人的反应、灵敏、平衡、协调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攻球的过程中,每一板球都需要调动从脚掌、腿、腰、大臂、小臂、手腕乃至手指,次序着力,也有人的重心转换、拍型控制、挥臂速度变化等。这些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机能的协调性,所以,经常打乒乓球的人一般都能做到反应灵敏、动作协调,充满美感。
八、是乒乓球对眼睛颈椎的锻炼最适合现代人的需要。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各种资讯纷至沓来,不可回避,报刊、书籍看不完,电视、手机信息、电脑面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这些长时间、定距离的用眼的结果,只能使得我们的眼睛疲惫不堪,颈椎腰椎病痛的人与日俱增。参加乒乓球运动,眼睛跟着乒乓小球不断调解距离,很好地缓解了眼睛肌肉的僵硬不适。在眼感觉疲劳时打上一盘乒乓球,眼睛比点了润洁感觉清爽,还没有副作用。颈椎、腰椎也随着乒乓拍的挥舞,得到锻炼,因此乒乓球运动对最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几大病症都具有针对性的效果,并且立杆见影。
九、是乒乓球是脑力体力结合的运动。要想在乒乓球竞争中坚取得主动,不仅要基本技术好,打球还要不断地观察分析,观察对方的站位,分析对手的球路,特长和漏洞。你看那高水平球员,发球前不仅两眼紧紧盯着对手,还不断变化着手上的动作,控制球的落点。把球打到对方最难受的地方,寻找创造杀机,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作出应对。他们的脑海里就是一幅幅路线图,常常听见电视解说员说的“算计对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乒乓球是聪明、留下热情带走垃圾。观看比赛时不要随手乱扔垃圾,自带垃圾袋,或在比赛间歇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
2、慎用电子设备。如今观看比赛,许多观众举起相机,想留住美好瞬间,不过这种良好的愿望可能成为不文明的行为。因为拍照时的闪光灯,会把选手的注意力带走。一般来说小球项目,观众是不能使用闪光灯的。
3、不喝倒彩,胜负都精彩。比赛总有胜负,观众也有倾向,但作为文明的民中人观看比赛应该注意把握分寸,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切忌不要向客队喝倒彩,不要因裁判的误判而起哄,不要用过激的语言攻击客队队员,不要将垃圾、矿泉水瓶等扔进赛场。前不久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女排大赛中,现场观众的文明表现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日本队领先,赢球,还是更多地处于输球,比分落后之际,观众始终热情不减、始终如一地为自己热爱的球队加油,并在“偏爱”主队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为其他国家运动员的精湛表演鼓掌。当出现争议判罚时,听不到起哄、喝彩的杂音。这种文明观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尤其是我们高一高二同学,不要在教室里、走廊过道上高声喧哗。其实观众的喝彩声、掌声,也是一种文明程度的测试剂,希望全体同学能在测试中合格。
4、服从组委会的安排,不进入比赛场地观赛。尤其是观看篮球比赛时,全体同学要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只能站在跑道上和场地外观看,不要进入比赛场地,以免影响运动员和裁判的发挥。同时也希望全体同学在比赛结束时,向双方运动员鼓掌致意,这既是对运动员的尊重,也是对运动员场上表现的一种肯定。无论自己支持的球队或运动员是否正常发挥水平、比赛是否取胜,都要鼓励。只有观众更多的支持和鼓劲,运动员才有更多的训练和比赛激情,下次才会有更好的水平发挥。
提问者评价
谢谢,不过真的好长~
人的运动一.乒乓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教学和比赛中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乒乓球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能动性。近年来意识一词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例;树立首都意识或树立奥运意识,这里所说的意识和乒乓球中所说的意识是一致的。意识又可以理解为一个思路和观点。它只是直觉的叫你想这个问题。以判断意识为例它只是叫运动员想着判断球,注意区别来的球的不同特点。至于怎样判断球,那是技术方法的问题,那不属于意识的范畴。要是有人打球时不看对方打的什么球,只是愣头愣脑的抽,结果失误频频。这是缺乏判断意识的典型表现。另一人懂得判断对方来球,实践中也紧紧盯着对方来球,但由于对方发球质量过高,结果还?quot;吃“了,这就不是判断意识的问题,而是未掌握好接发球的方法。
2.苦练和巧练相结合的意识,没有一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不是苦练出来的。但不是所有苦练者都可以成为优秀。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当只有人们的行动符合其规律时,才能获得成功。探索规律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这就是巧,所以谁要想打好乒乓球,就必需苦练和巧练相结合,没有巧练的苦练是傻练,甚至是白练,没有苦练做基础的巧练,也称不上是巧,因为它违反了训练的最基本规律。
3.立志意识,志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大的意志和毅力。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志向总是同毅力相伴而型,一名运动员没有坚定的志向,就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少儿学打乒乓球,一般多从兴趣开始,而教练员应从其不断进步中培养他们立志的意识,否则就想是古人所云:”立不志,天下无可成之事"。
4.科学意识,一般人都能打乒乓球,但不是谁都能打好,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欲打好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和心理符合乒乓球的客观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采用时代可能提供的先进方法和思想和技术手段),不断的探索乒乓球的运动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5.表现意识,明确训练是为了比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就应该有一种在比赛中强烈表现自己的欲望。这如同演员,排练节目就是为了上台表演,不但要上台还要演的呱呱叫,平时 这种意识强烈,演出时才能发挥出色。当运动员也是同样的道理。点都不假。
第三篇:青春期心理生理讲座
——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指导
中学阶段是人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发展得黄金期,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得关键时期,而且还是个体身心发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面对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得身体和心理得变化,并要给予及时、全面、人性化的帮助,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危机期”。
第一讲: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从年龄特征上来说,中学生处在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变化急剧。
1、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都在加速增长。以身高体重为例,中学生的身高每年少则增长6-8厘米,多则增长10-11厘米;体重一般每年增加5-6公斤,突出的可增加8-10公斤。第二性征的出现是中学生外形剧变的又一表现。所谓第二性征是指性发育的外部特征。如男孩子开始出现上唇生须、喉结增大、声音变粗或嘶哑、腋毛、第一次遗精等,女孩子出现乳头突起,声调变高、第一次月经出现。
2、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中学生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步趋向成熟。以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为例,在青春发育前期,大脑重量和体积的增加较前减少,但内部结构复杂起来,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和神经元细胞已经完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步平衡,特别是内抑制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到青春发育后期,第二信号系统不仅已据优势地位,而且在概括和调节功能上也有显著发展。青春发育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成熟为中学生心理的渐趋成熟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但中学生毕竟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脑和神经系统尚有待进一步锻炼。
3、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在中学生中,女性从十一、二岁左右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至十三、四岁出现月经初潮,这标志着女性发育的即将成熟;男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比女性要晚,到十五岁时,男性睾丸的重量才接近成人,十六岁左右出现首次遗精,首次遗精意味着男性性机能的成熟。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它刺激了中学生成熟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给中学生带来很多异性交往和性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第二讲: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人生当中最富有特色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特别是中学生的性机能发育成熟导致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心理特征。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发展。
1、认知的发展
在感知方面,在注意方面,在记忆方面,在思维方面,在想象方面,在言语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2、情感的发展
从中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中学生的情绪高亢强烈,充满热情和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二是情感的两极性明显,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同中学生主客观矛盾的增多和青春期生理发育有关。三是情感内容的社会性越来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愈益丰富和提高。四是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中学生,其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五是中学生的友谊感迅速增强,并且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这种情况若引导得当,可促进其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发展,但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一些中学生的哥儿们义气,拉帮结伙,早恋或两性关系上的“劣迹”形为,对些应引起高度重视。
3、意志的发展
中学阶段学习活动的范围和难度的增加,以及青春发展期生理上的剧变和情感的波动,要求中学生大力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这种客观需要推动了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使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学生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他们对外界或成人指令的依赖性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根据目的任务自觉作出意志决定的水平则随年级升高而递增;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这同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力有很大关系;中学生的其他意志品质,如果断性和自制力,在良好教育的培养下也有很大发展,不过在初中阶段,轻率、冲动的现象还经常可以看到,这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引导和帮助。特别需要把意志的培养和情感的调控结合起来,以情炼意,以意制情,在控制情感的过程中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
4、个性的发展
就中学生意识倾向性的发展来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并逐渐接近成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等愈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不过在初中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中学生的兴趣沿着方向日渐明确,个人兴趣不断扩展和分化、男生一般偏“理”,女生大多重“文”的趋势向前发展,这种情况在中学生兴趣发展的指导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中学生的理想在其形式上,是按照形象、综合形象和概括性理想的水平向前发展的,中学生理想的发展还具有现实性随年级增高越来越强,稳定性随年级增长越来越大的特点;中学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随年级增高而水平上升,但总的来说,中学生的世界观可塑性很大,尚需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磨炼和发展。
就中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来看,集中反映在良好性格特征的锤炼和性格品质的发展上。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意志特征之间的密切程度,随年级增高而加深;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在初中阶段可塑性较大,到高中一、二年级时便趋于成熟或基本定型;在良好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化的积极结果在学生性格的发展上越来越得到明显的反映。因此,抓紧中学生性格成熟或定型前的锤炼或“塑造”工作,是促进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总之,中学生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幼稚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有时由于体形身高的变化被看成是大人,有时又由于不懂人情世故,缺乏生活常识而被当作孩子对待。在挫折面前,他们自己也会感到是处在既不是大人又不是孩子的时期,是哪边也靠不上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上不上,下不下”的极不稳定的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结果在这一时期,中学生出现了三大心理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
第三讲: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指导 针对前述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含突出,从近年来我们在咨询活动和实际操作中了解到的情况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围绕学习产生的心理矛盾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老师学校期望也比较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前来咨询时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不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考试焦虑问题,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瘭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来访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们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大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其二、是与成年人的畸恋问题,如,非婚同居,介入婚外恋,同性恋等。这在中学生中虽不普遍,但也不罕见,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有位高三的女生,学习很好,人也很聪明,学校还想保送她上大学,可她却与一个比她大10岁,且已有家室的男子同居了,而且说到她这么做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感情”。虽然,从理智上讲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日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还有位学生恋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英语老师,明知没有结果,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喜欢他,整日就想见到对方,与对方呆在一起。当对方不接受这种情感时,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此外,还有一些恋你妒母,喜欢同性成人伙伴等畸恋现象,这充分说明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并不简单。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头况,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三)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四)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睦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潜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象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咨询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帅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咨询失效。
(五)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心理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总之,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出发,国家教委提出“九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门新生学科。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尊重异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地使生理需要服从社会需要,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今天的中学生将是我们新世纪的主人。而21世纪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现在必须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样,才能成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第四篇: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
第十二课 青春期的生理的心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青春期的发展有初步的认识 2.了解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标准 3.学会应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重点与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青春期,进入青春期会出现哪些变化,以及出现这些变化后该怎样对;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最终能顺利的度过青春期。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有人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春天,但它也是一个沉重的,不无苦涩的春天。它有灿烂的花期,也有绵绵的雨季。面对众多的压力和冲突,面对逐渐失调的心理,作为青少年,我们应通过自身的能力,来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2.教学程序: 1).什么是青春期
是指由儿童发育到成人这一过渡时期。进入青春期后人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人体外形的变化,也有生理、生化、内分泌的变化,还有心理、智力和行为的变化。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变化,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接踵而至的男生首次遗精、女生月经初潮,由此而引发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例:认识到自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
2).人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理上成长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哪些变化?
生理变化: A 身体外形的改变;B 内脏机能的健全; C 性生理发育的成熟。心理变化: A 认识能力; B 情感; C 社会性; D 性心理;
一是困惑感。由于生殖系统的发育,他们对遗精、月经及第二性症的发育感到困惑或难堪,羞于和异性在一起。与此同时,又喜欢与异性交往,因此而出现焦虑、害怕、害羞和困惑等复杂的心理变化。二是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由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和逐渐扩大的社会交往,青少年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开始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外边的世界,开始自己主宰自己,而且这种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开始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开始不愿适应,不愿事事受父母、老师的指挥。但在经济上,他们仍需要依靠父母,他们必须与父母住在一起,受家庭的约束。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常会使青少年的情绪不愉快,不稳定,甚至形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出现焦虑、抑郁等。
三是追求新奇。由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且对社会认识能力不够强,经常在思考问题上表现出直观易感性。常常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对事物的本质没有清楚的认识,支配他们的是事物的新奇性、趣味性等。
四是追求成熟感。由于对事物本质缺乏深刻了解,不易辨别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自豪”与“自傲”、“羡慕”与“妒嫉”、“鲁莽”与“勇敢”、善与恶、真与伪的区别。他们会不加思考的效仿、模仿成人,如认为吸烟可显示出魅力、成熟的表现。3).我们该怎样应对这样的变化?
①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可以使自己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兴奋无比的一门艺术或文化学科,把它当作自己的兴趣或爱好)
②锻炼身体(对健康的知识的了解,特别是青春期方面的)③多看书籍
④多思考,多交朋友(交心的不必太多,即能在思想上对你真正有促进作用的人,不排除父母亲人)
⑤树立自信心,提升心理承受力(关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知识)
⑥培养自己对人和事物的一些判断能力,学会自我保护意识(有困惑的时候要跟亲人和老师、同学倾诉)
这些应对只是作为参考,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的不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应对的方法和方式。
4).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均臻良好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质健壮。5).健康的标准: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②、遇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6)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7)心理健康的标准: 充分的安全感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限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教学后记: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第五篇: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
人的健康指的是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包括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的心理特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心理指标来衡量。那种把健康仅仅理解为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健康不仅仅指生理因素方面,还必须包括心理因素方面,是两大方面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国际上的“全面健康”观。
少年儿童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期,在这期间,集体要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发到成人阶段。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期又分为童年期和青春发育期。童年期是儿童从6-7岁到11-12岁之间,这一时期神经系统迅速发育,抑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显著加强,动作协调性显著改善;言语的发展也很快,能掌握多种多样的言语形式;记忆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抽象思维;情感逐渐稳定,意志力加强,但控制能力还不够强,有好动、好问的特点,想象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占人类生长期的一半或更多一些。一般女孩从10-12岁起到17-19岁至,男孩平均晚两年左右,这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制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青春发育期又分为青春初期、青春中期和青春后期三个阶段。此期的特征表现为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以及心理、智力、行为的巨变,其中最突出的是生殖系统的发育,这种广泛、巨大的突变,是一生中其他年龄阶段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生理、心理和教育各方面有着不同于童年期和成年期的特殊问题。教师面对的学生正是处在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期。所以,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发育期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成长。避免人们往往只片面强调“IQ”即智商,却忽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倾向。
对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身体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有近于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就更要多加关心,青春期是人生身心发育的第一次重大转折期和“多事之秋”,可能在身心两方面遭受数不清的磨难、挫折、苦恼,并且敏感的反映到的精神生活里,一旦酿成事端,破坏性就会很强。
这一时期生理发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生殖器官的成熟,所以一定要段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的教育。
要教学生关于生理发育的知识,关于性的知识,还包括关于防治性病的知识。这后一条,比前两条还难以让人接受,但是事实证明,当前的青春期教育,确实需要这一部分的内容,据报道,南京一家医院泌尿科接待的中学生性病患者,一年达到了二三十个。由于学生生理上的早熟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性自由生活方式的影响,不良大众传媒文化的熏陶,学生过早发生性行为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感染性病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性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会增加传染的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更严重的后遗症。何况现在还有一个头号杀手“艾滋病”,它的传播渠道更多(不仅仅是通过性关系传染),潜伏期更长(可达十年),而且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如今全世界的艾滋病患者近于几何级数的增长,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有出现。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他已经不是一件遥远的事,而是近在咫尺的危险。
关于心理学,我们再将教育理论时体懂啊了有教育心理学。但教育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学校教育者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对于一个教室来说,只有教育心理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也在生活和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总是多方面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出来的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真正能手。”赫尔巴特也说,“教育者的首要科学,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上网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的陈述了”青春期的各种心理障碍,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和身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症状为,常感到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常伴有头痛等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学校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生活,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常见的心理疾病还有癔症、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精神病和病态人格等。教师应该根据心理学知识,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对学生中心理障碍及时进行早期发现和疏导,为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做法和措施
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上,我们不仅要注意个人的心理疾病,有时也要注意到群体性心理疾病。有一则报道说,有一个女孩子因为长得比较胖,受到班上同学故意的孤立、谩骂和人格上的侮辱,她无法忍受下去,以至于服毒自杀。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有人认为是这个女孩子心里素质不好,太脆弱,没有成受挫折的能力,提出加强学生心里素质教育,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但事实上真正的心理问题应该是出在那个欺辱人的学生群体上,对于死者我们应该同情,不要忘了一个长期被侮辱的人到底能承受多少无法抗争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