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速作文的社会需求与心理探1
快速作文的社会需求与心理探讨
宁远二中游瑞卿
【摘要】 快速作文是在社会需求与社会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古老而又新鲜的课题。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作文强化训练活动。我们想,只要对高中生快速作文的实践与理论深入探讨,无疑会对推动写作教育,推动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快速作文社会需求心理素质
快速作文是在社会需求与社会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古老而又新鲜的课题。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作文强化训练活动。
宁远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将快速作文模式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最近,组织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现场快速作文比赛,题目有三,分别是:新材料作文《一杯墙上的咖啡》,命题作文《做一个“有意思“的人》和“敲门”话题作文。要求学生任选一题,任选体裁,任选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时间限制在60分钟以内。通过阅卷,我们发现参赛同学大多有较好的生活和思想的积累,他们的文章大多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没有发现“无病呻吟,硬做文章”的文章。我们想,只要对高中生快速作文的实践与理论深入探讨,无疑会对推动写作教育,推动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
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的写作史上,有捻断几根须而“一吟双泪流”的,有为觅佳句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有千锤百炼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这种精雕细刻、苦苦锤炼的千古名作,光耀了文化史册。另外,也有曹植的七步诗,袁虎的倚马作令,更有即兴而作的对联、连句、赛诗、对歌等等,哪一样不是要求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更有不少惊天地、泣鬼神的佳作,在大喜、大悲、大怒、大怨之后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的。人们历来追求文思泉涌,下笔有神。
当代社会是商品社会、信息社会、竞争社会。现代生产迅速发展,商品市场瞬息万变,生活节奏加快,观念不断更新,信息纷至沓来,传播手段更为先进,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输出都必须时效高、速度快。我们的写作教学,怎样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工作要求,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怎样使学生具有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写作能力呢?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可以说,今天探讨中学生快速作文问题,完全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
中学生快速作文,是适应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快速作文的特点就在于“快速”。它要快速地审题、快速地立意、快速地选材、快速地构思、快速地落笔成文,从而达到快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情趣的目的。这种“快速”的要求,会使人们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当然,也有可能会因“快速”二引起某些紧张,作文时起了负作用。但是只要给以必要的指导,进行正常的训练是完全可以克服紧张心理的。快速作文不会造成学生心理的失调。据心理学研
究: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连的。高中学生的脑重量已接近成人,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已达到具有作出假设,进行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能力。人脑这个结构极为复杂、机能极为灵敏的物质,是接受、综合和重现信息的器官,据估计,一个人的大脑能容纳全世界图书馆中藏书的信息量。所以,我们中学生的头脑还有广阔的天地有待开发。此其一。
其二,现代社会的中学生已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受复杂的自然条件,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丰富多样的家庭、学校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必然会在自己的实践生活中积极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譬如这次快速作文比赛,题目高度灵活,高度广泛,可以引发学生对客观世界丰富的情感形成最富创造力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这时文思恰如涨潮般涌上心头,溢于笔端,让人感到左右逢源,逸趣横生,松快灵便,手不暇书。现引《一座城的温度》的首尾,以见一斑。
假使我是文中那位流浪者,赤着双脚在冷冰冰的水泥地上迷惘的走着,会不会有人送我一双旧鞋,或是请我喝杯咖啡?一座城市的发展指标,不是那日益增长争相较量的GDP,而是一颗颗人心汇聚的温度。正是那一颗颗人心的温度,捂热了一座城冰冷的石墙。
大爱等于小爱的点滴聚集。这让我不禁想起2008年那场特大地震。那一瞬间,一座城没了,无数人无家可归。家园被毁,妻离子散,这是一件怎样的让人悲痛欲绝的灾难?当我打开电视,看见全国各地的人涌进那座小城,为那些受伤的人修筑临时房屋。于是,另一座城起了,虽然这座城没有之前的美丽繁华,可这座城是一滴滴小爱的聚集,任凭它地动山摇,用爱心筑起的城墙也不会坍塌,破碎。那一句“众志成城”响遍大江南北。而那座城,也便是有了温度的了。如今的汶川,好温暖。。。
一座城的温度,也是人们用感恩之心捂热的。格雷特在他的书作《如果我没有明天》中写道“我想到今天和明天,发现我还欠昨天一个感激”。
是的,一座城,只有人们的心是善良的,才是温热的。也只有当人们心怀感激时,才能看到一座城的善良之处。
中学生快速作文对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有益。
首先,能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
快速作文立意、选材、构思、遣词造句的过程,是作者运用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进行扩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的过程。拿到作文题后,人们就会调度记忆的仓库,有关材料骤然涌现出来,头脑不断进行分析、综合。有时还要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把思维扩散开去,“海阔天空”,“异想天开”,使材料不断丰富。有时又要运用集中思维,将材料筛选、组合以求得表现主题的最佳方案。在写作中这种种思维过程,原本是高速运动的。在快速作文中,人们将有意识地促使它保持高速运动的状态。这无疑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所以,快速作文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这种思维品质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也是写好快速作文的重要保证。
通过调查以及和一些参赛同学的直接对话,我发现参赛同学有许多像初唐的年轻才子王勃那样善打腹稿,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当年王勃应邀到滕王阁赴宴,其实也是一次快速作文竞赛。当时有不少名士参加。结果王勃当场挥毫写出了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其他名士都自愧不如,以为王勃是“天才”。其实,王勃只是从小养成了腹稿的习惯。这次参赛的同学,也不是什么“天才”但他们将思维高速运动,深思熟虑,然后一气呵成。我认为,这些同学的成功经验,对在学生中开展快速作文训练是有启迪的。
其次,能提高中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快速作文的时限短,拿到作文题后,心理活动必须立即指向和集中到作文题上来,把作文题作为自己思考研究的对象,并
且专心致志地进行思考和研究。根据“注意”的选择功能,“注意”就会把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跟踪一个信息线索。这对作文立意、选材、构思、确定文章思路有意义。根据“注意”的心理监督功能,可以相当迅速地进行分析、综合。中学生要快速作文,就要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第三,能增强中学生的意志力。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目的心理过程。根据题目快速作文,落笔要快。面对题目,优柔寡断,既想写这个,又想写那个;既想这样写,又想那样写。主题不能确定,材料无法取舍,文章思路杂乱,归根结底是没有力量克服矛盾的思想和情感,不能把思想、情感引上某种明确的轨道。而面对题目草率决定,这又是懒于思考的轻举妄动。写到中途,材料不符,思路阻塞,难以为继,导致快速作文失败。这两种情况都是意志薄弱的不同表现,也是快速作文的大忌。
综上所述,中学生快速作文是社会的需求,适应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对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有益,它必定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心理学》1992版 主编韩永昌
【2】《心理学》2000版 主编蔡笑岳
第二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
材料工程类属于理工科类,是研究有机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专业。材料工程科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到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气、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由于高分子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所以申请这个专业的人数也稍微偏多,竞争相对激烈。在就业方面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很不错。所以美国大学的录取要求相对别的专业都会有所提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今,高分子材料又向着尖端领域发展,新的特殊性能高分子功能材料不断出现,前景十分的广阔.市场对高分子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无论是在日常化工,还是在高精尖端科技,高分子人才都备受欢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社会需求一直处于化学、材料类专业的前列.随着国际国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印刷包装领域也在不断改进材料,如环保型印刷材料、环保型包装材料和新型数字印刷材料等都是产业发展方向,相信经过四年的学习,在印刷包装材料领域一定大有可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高分子材料人才可以在绝大多数工业领域取得发展,因为需要高分子材料的行业多得超乎你的想像.学任何专业,如果立志于毕业后干本行业,专业课是必须要学好的,另外英语也能成为你的一把利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语言、近代化学基础(包括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工程力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及模具基础、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及计算机设计、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模具工程设计、模具CAD/CAE、聚合物成型机械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的基本原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共混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择业面很宽,适应能力强.适合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复合材料、橡胶、塑料及纤维制品等的生产企业以及研究单位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主要面向化工、建材、汽车、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电子、家电、包装以及造船等行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当今国内应用广泛,是研究天然及生物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是众多专业发展前景好的专业之一.近年来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均在6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5%,毕业生深受国内各行业的青睐;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除每年招收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学校英才班学习,与国际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以外,还与国外多个知名高校合作,选送优秀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专业拥有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功能高分子实验室和多家企业联合实验室;拥有现代化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合成、表面改性及性能分析测试与表征仪器,保证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使用的实验基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新材料的一个分支,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宽,适应性强,可在石油化工、勘探设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汽车、家电、建筑、教育等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业单位遍及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三资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可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贸易销售、行政等工作。
——部分毕业生就业单位
1、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分公司
3、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
4、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
5、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6、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7、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8、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
9、北京市食品及酿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
10、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1、北京航立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14、威格拉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5、佳施加德士(廊坊)塑料有限公司
16、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18、19、20、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富迪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 北京聚菱燕塑料有限公司
21、北京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2、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23、北京航空工艺地毯有限公司
24、北京建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25、26、27、28、29、30、31、32、33、34、3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新疆石油局独山子石化总厂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解析司法职业化与司法的社会需求
司法职业化与司法的社会需求
朱苏力
【摘要】中国整体的司法改革,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确实存在法律缺失的问题。但是就现在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比如说在基层调解是解决纠纷的很重要的方式,你有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法律知识。很多当事人看到判决书,不会去看里面的法律论证是什么,用了什么法律理论,他们只会去看判决,到底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拿许霆案来说,第一审判决书写得很好,但是老百姓不满意;而二审判决书不过是说了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最终的判决却能够让老百姓满意。道理谁都知道,但是道理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很高兴来到西安交大。因为是傍晚来的没有看到校园,所以我不敢说是不是美丽的校园。美丽不美丽不重要,西安交大在全国的名声是非常响亮的,是一所很有名气的院校。尽管法学院才刚刚成立,但是在单院长和许多老师的努力下,正在蒸蒸日上,今天能够应聘担任西安交大法学院的兼职教授也是我的荣耀,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来西安交大做这次讲座。因为作为兼职老师首要的职责就是教书,所以接下来我就进入今天的正题。谈一下中国的司法职业化与司法的社会需求。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司法、法制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司法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从99年开始,从最高法院提出了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事实上更早,在90年代中后期,从中世纪开始,就开始了司法改革,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司法改革一些困境,具体的问题在哪里,可能除了学习法律的一些人,其他人很难注意到。对近来中央的一些重要决策,比如说强调三个至上,强调司法的密集性,强调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也关注甚少。为什么说要强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对司法改革并不满意,不管你司法怎么改革,如果老百姓意见很大,不能理解并体会到司法改革的好处,也是没
有用的。比方说我朱苏力教书教得好,但是你听完他的讲座之后觉得他讲得不怎么样,甚至说不如张三,不如李四讲得好,那你会觉得凭什么朱苏力是北大的教授,不过是滥得虚名。而所谓改革也是一样,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当然我们不能说老百姓的期待全都对,因为这个社会在发展所以老百姓的预期会比较高,或者说我们当年提出社会主义法制改革的时候提得太高,比如实现正义。因此我有任何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我就会觉得这个改革是没有用处的。
但是不仅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说司法的腐败问题,我们以前可能觉得司法不公,或者说司法出了什么问题是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是过去不重视法制,是左倾思想的影响。有这些因素但是我们发现并不全是这些因素。有很多法官现在贪污腐败恰恰是知法犯法。拿最高法院的副院长某某XXX为例,都已经到那么高的位置了,什么博士生导师啊,博士学位都拥有,但是据说在受管制的时候还一次性接受了300万的贿赂,而这个贿赂人是他同学。他自己给自己订了条规矩,我不收其他人的礼金,只收同学钱。但是收同学的钱,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反而更大,因为这当中有很多都是律师行业的,当然最后出卖某某XXX的也是他的这些同学。这还不仅仅如此,改革十年以来,全国国历届的高院院长,一共有7任都出了事情,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这个比例能够占到了四分之一。为什么说很多人现在怀念毛泽东时代,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贪污腐败,社会相对比较平整,但是大家也都很贫穷。中国的富强靠的就是这三十年改革开放,但是你出现的这些问题,最后极有可能会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毁了中国。如果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干部没有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民自然不会满意。
这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法官也不满意。法官不满意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在过去五年当中,据我们最高法院副院长讲,法官流失了上万名。所谓流失,就是因为觉得这个工作已经不值得我干,就象你为什么会从大学里流失出去,可能就是因为你觉得大学里收入太低,工作太累,所以就会去其他部门寻求更好的工作。那么这个法官的流失就意味着法官对这个工作的不满。如果说改革了,人民没得到好处,法官没得到好处,而且又出现腐败问题。还有更严重的是我们现在中西部法官的断层现象剧烈,这是2003年在推动司法考试进行改革的时候,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国5年之后法官群当中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就象陕西这样的法律教育大省,每年至少有30名法学本硕博的毕业生,但是在陕西有20多个县法院里面没有一
个法学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而这种情况在80年代之前却是有的,虽然那个时候法制教育不发达,但是一些院校还是可以向基层输送人才的。现在的情况却是不仅基层法院,一些中级法院也存在这样人才缺失的现象。陕西在西部来说已经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大省了,虽然现在还不能跟江苏,浙江相比,但是在周边,你与甘肃相比,与新疆相比已经算是政治文化发达的地区,而在那些地区的情况更为糟糕。如果中国的法律体制最后建设成基层没有法官的情况,那么要司法改革,要法官职业化,专业化就失去了前提。而另一方面我们都了解,在城市地区聚集着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当中排名倒数第二,仅仅达到百分之六十。这也体现了法制教育,司法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要全盘否定,而是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改革的成绩,成绩固然要看到,也要看到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的途径。那么究竟是哪些地方出的问题呢?这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这些问题本身并不是法律教育的问题,不是司法本身的问题,而是说司法要满足的社会需求,要适应的国情跟实际情况不吻合。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别人都觉得他们很好,他们也想好起来,但就是好不起来。而许多包办婚姻也是这样,两个人没有人觉得不好,都是觉得天造地设的一对,但两个人就是好不了。就象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大家都觉得两个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贾宝玉偏偏最喜欢的是林黛玉。当然他也喜欢薛宝钗,但那只是男孩子的一种习惯而已。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不要只看司法当中的一些问题,而是要看中国的国情中哪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司法改革不能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需求。那么中国到底存在着哪些因素呢,简单一点讲就是说中国是大国,大国就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大国意味着有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意味着民族的多元化;而中国的情况跟美国又不相同,美国的话简单描述就是在大街上走的有美国人,有亚洲人,又有非洲人这样的情形;而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中国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在某个地方可能全部是汉族,某个地方全部是蒙古族。美国所存在的仅仅是肤色上的差距,但是他们的文化是一致的。而许多时候这种文化上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那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讲,中国的每一个省每一个自治区单独拿出来放到世界上都不能算是一个小国,最起码也是一个大国。它的一亿多人口,巨大的外贸总值在世界
上都能够排到前位。象江苏浙江至少也有八九千万,而陕西就算只有五千万,也就是比法国稍微小一点。就比如说你做一个小秤杆子很容易,但是你要做一个一百米多长的秤杆子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又象是一个家庭,一个三口之家和一个五口之家是不一样的,一个小企业和一个大企业是不一样的,西安交大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也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大学。为什么说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之后不愿意同父母住在一起,不是说他们不孝顺,只是所多两个人是一样的,在做决定的时候你也要多考虑两个人的意见。如果我们两个人是夫妻,今天晚上要出去看电影,那么提前就要告知两个人,考虑这两个人的意见。如果一个七口之家,一个十机口之家就会七嘴八舌。人多好办事,但是人多难决策。众口难调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你只在上海实行改革,那会不会很难。新加坡是个法治成功的国家,但是新加坡只有四千万人口,相当于半个西安市。香港治理得很好,但是香港只有600多万人口,相当于半个深圳。有些东西看上去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面临很大的困难。不要以为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国情,强调中国特色,是没有意义的概念,恰恰这些是有意义的。人口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先讲城市与农村的问题,我们知道法律更多的是适用于陌生人中间的。今天单院长请我来做讲座我们没有签合同;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要请你来做讲座,你很可能要到外面请一个人来见证合同。你们同学之间会借钱,你们不会签合同。但是今天我向你借钱的话你肯定要写个借条,如果说不好意思的话,也会找个同学来证明一下。如果今天来得不是朱苏力,而是北大的一个同学要跟你借钱,你肯定也要写个字据。就是说法律更多的是处理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城市的关系。为什么说大量的律师聚集在城市,因为在城市里,你做生意,要跟许多的陌生人打交道,你们之间的交易,需要一个法律使这种关系稳定下来,提供一个保障,从而使自己不至于会吃亏。因此说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律师,或者说法律事务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很少有律师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一个乡镇里你几乎很少能够见到律师,因为它不需要。但是在城市里面,象国际贸易,知识产权,反托拉斯之类,甚至刑事案件都需要法律,需要律师。想一下我在来到这里之前,也就认识单院长和某个老师,我们就是陌生人。法律更多就是为陌生人为城市生活服务的。虽然说中国在迅速的城市化商业化,但是中国的法制并没有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中国的法制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社会关系而慢慢改变的。在三十年以前中过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是农村人口,而现在中国大概每年以一个百分比的速度,农村
人口在减少,城市人口在增加。因此我们现在有百分之五十的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十的城市人口,虽然只是个乐观的数据,但按照这种速度下去,再过几年中国大概会有百分之八十的城市人口,所以法律是必须要发展的。
而从另一方面讲,法律也是城市人才能够消费地起的,城市人的收入比较高,包括贪官污吏,是更能花得起钱的。法律有时候可以说是富家子弟,富家子弟往往心肠比较好,说是要为穷人打官司,但是你骨子里还是富家子弟。法律是想帮助穷人,但却没有帮助穷人,因为是穷人消费不起的。大概在几年前,深圳律师的收费就是300块一个小时;北京是500美金一个小时。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我们学法律不是要学得多深入,而最主要的是学会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了解现实法律是什么样子的。而这种真实的现实社会不容易改变,哪怕你个人想要改变,也很难改变。商人就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就能够花几百万去请一个律师,我们能把这些律师都派到农村去吗?不能,这就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也不符合人才的自由流动原则。而农村为什么不需要律师呢,主要是它是熟人社会。熟人之间是不敢做坏事的,而陌生人之间骗钱就骗了。但是熟人之间不同,比如我借了单老师钱不还,单老师就有可能提着菜刀来找我了。或者说对我的声誉有影响,别人说我借钱不还,以后不要借钱给他,那我以后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借宋丹丹的话来说就是:以后怎么在演艺圈混?拿小时候为例子,比如说你要借我变形金刚玩,我不借给你,那你说我不跟你玩了,这句话就会让我把玩具给你的。因为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是害怕被疏远,被孤立的。所以说这是在熟人之间很有力的砝码。而且在熟人之间我们知根知底,你知道我借钱不还,那你可以找个借口不借给我。但是陌生人就不一样了,比如我现在捅你一刀明天就回北京了,我也不会管你怎么样的。所以有陌生人之间更需要这样的法律保障。中国有一句话叫救急不救贫,这跟银行贷款是一个道理,你资金很紧张,银行可以借给你,但是你说你根本还不起贷款,银行自然不会贷款给你。
在农业社会当中,信息收集是相当方便的,甚至在农村大家都不怎么用大名,用什么山柱啊,秋菊啊,但是大家相互都很熟悉。当然在农村也是有纠纷的,不过都是小纠纷而已。拿秋菊打官司为例,秋菊与村长的关系被破坏了,应该怎么解决,这就引出了现代法律理念与旧时期的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矛盾和碰撞。
在中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这种情况很比较复杂。在东部沿海地区,即使是农村也是很商业化,很现代化,而在西部地区,即使是城市,有时候也相当于是半个农村。就象是陕西的一些县城基本上也是熟人社会,你一回到家,你所有的同学朋友都遍布在县城的各个角落里,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几乎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正是这种不平衡性,它影响了对法律的需要,也影响了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的问题。我们在学校学的国际法,反垄断法,国际贸易法,拿到县城去根本不会用得上。这跟自然科学不一样,科学技术越发达越有实用性,而法律越先进,到基层越不能够被应用。这就是为什么北大的学生为什么都不到基层,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在基层没有办法被应用,只适合留在城市当中。再提到中国的古代教育,是学成之后先出去,然后慢慢得落叶归根,再回到家乡做一些事情。但是中国的现代教育模式的结果是,你在城市接受教育之后,你就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你所学到的知识在农村是没有用的。
另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各民族的语言,这也是导致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原因。比如说你在新疆维族自治区招考法官,要考英语,那么当地人就会觉得自己连汉语都不会讲,学英语有什么用?你在一个讲维语的地区想着普及英语与国际接轨,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呢?就是说不是是知识就有用,要看对什么人,用在什么地区才可以。你到西藏,你要考海商法,那当地人就会觉得我们这辈子能看到海吗?考这个能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如果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国的法学家们关注的只是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一些法制发展,同国际接轨,那就不是在解决中国问题,而只是在作秀。如果你到宝鸡,咸阳的县里,你学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用得上,而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你所关注的只是申请出国,去哪去哪,不关心中国的这些基层问题,那真的是很让人心痛的。
中国整体的司法改革,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确实存在法律缺失的问题,在外商投资,引入外资的状况下,相关国际贸易法,海商法的缺失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是就现在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就象是有很多的法律知识是学校里学不了的,你要到法院,到基层才能学到。比如说在基层调解是解决纠纷的很重要的方式,你有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法律知识。我们学法的人可能会觉得调解是个比较落后的解
决途径,但对老百姓来说,他不在乎你是用先进还是落后的解决方法,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我们的纠纷有没有解决。很多当事人看到判决书,不会去看里面的法律论证是什么,用了什么法律理论,他们只会去看判决,到底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拿许霆案来说,第一审判决书写得很好,但是老百姓不满意;而二审判决书不过是说了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最终的判决却能够让老百姓满意。道理谁都知道,但是道理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我们要去农村解决纠纷的时候,就不一定要靠法律,就需要调解。调解不仅仅是对法律知识有所理解,调解要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当事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调解人必须要有威严,有权威,资历上的权威和年龄上的权威。一个刚毕业的法学毕业生去调解,就比较难让当事人接受。所以我们看一般解决纠纷的一般都是长者,并不是说这个长者就要比15,6岁的年轻人知识积累多,聪明,但是社会倾向于接受长辈的调解。而法律上把人际关系都看成陌生人的关系,涉及利益的时候就很难分清。有很多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农村出现的问题,比如说一对年轻夫妇,男方进城打工,几年下来成为一个小富翁,有了一定的资产积累,也有了小蜜,就想回来跟女方离婚。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去依法办事,这是不公平的。当然你不能说男方错了,环境变了,心理变了,自然生活也想发生变化。如果这是在城市,很正常,双方都经济独立,感情破裂之后分开很正常。不过发生在农村,情况就会不同,你出去打工,女方帮男方把孩子抚养大,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如果法官直接根据法律判决,对女方是不公平的。这就涉及到了你到底应该使用判决还是调解来解决问题。而你不能因为在城市用大量的判决,你就一直使用判决,包括在农村。这其实涉及到法律利益集团的问题,我们学法律的人,更擅长审判,我们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所谓的调解,一个转业军人的调解能力并不比一个法律本科生差,这就造成了对法律知识分子的一种利益侵犯。
当我们社会的法制改革仅仅是在关注城市小部分人的形式化的时候,它实际上就脱离了大多数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脱离了中国中西布地区广大人民的需要,注重法理,注重法律变更程序,条文形式,但是这些方面的改革并不能说服人民。他们只关注结果。
这都是中国法律改革面临的实际。所以我们今天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在学习法律的时候,要意识到这些,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而且中国是大国,不管你将来在哪里,许许多多的法律问题都会存在。举个例子,电影《色戒》,有人会说色戒在中国是删减版,而没有完整版,从而提倡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但是我们注意到各大电影院线都是在大城市,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也有差别,很难制定统一的标准。另外在中国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与家人,一大堆人一起去。我们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去看《建国大业》,但不能说一起去看《色戒》,这些小事情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又比如一个村子一起组织看电影,你看什么电影,也会间接影响村民之间的交往。如果法律人对这些小问题都不思考,只是照搬人家的,解决不了问题。
另外有一个几年前的例子,有一个民警看到一对夫妻在家看黄碟,就把它没收了,这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按理来说,警察不能没收,但是警察也是接到电话之后才去干预的,你可以说看黄碟是不正当的,但是你不能说警察接到举报去干预是不正当的。有些人看黄碟就跟有些人写论文一样仅仅是一种爱好,别人是没有干涉的理由。你可以说看黄碟是不正当的,但你不能说你让民警去干涉是不正当的。比如说你是在农村,门窗没有关,声音影像都影响到了别人,如果刚好隔壁有小孩,那会影响到更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警察的干涉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司法制度偏向于法律这边,而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思维习惯和传统,那么法律就真正得与社会脱了节。但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社会舆论的导向全都偏向于看黄碟这边,却没有考虑到小孩的感觉,女性的感觉,父母的感觉,这就与大众的正常思维相抵触。当然你可以看黄碟,这中间要有一个界限,就是你不会影响到别人,这在城市很容易实现。但是这个案子是发生在农村,就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形。就是说有些问题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是环境而言的。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价值问题,我们现在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创新主义,我们提倡个人的创新,但这种创新是以不对社会产生反面影响为前提的。
如果说司法改革考虑不到这些具体的问题,一味得与现实社会脱节,那么这样的改革终究是很难成功的。刚刚提到的中西部法律人才缺失问题,其实不只在西部存在,在东部,广州的一些小地方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要招大量的转业军人到基层去,因为没有大学生去。虽然要求我们现在的大
学生要有一种胸怀和精神,但并不要求全部人都要有这种理想主义,也要有现实主义,但这种理想主义是必须的。只有这种理想主义的存在才能使中国的法制和司法改革产生变化。没有一个国家在贫穷落后的情况下建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法制社会。很多国家和地区法制健全,也是因为法官收入比较高,律师收入比较高,才存在一个法制完善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法制的变化也是首先基于中国的变化。
虽然今天我讲的并不是什么很专业的问题,但都是放在中国具体的国情下让大家去思考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要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要经常去想我们的父母会怎么去想,不要认为某个老师讲过,波斯纳讲过,就是对的,要去想自己的父亲母亲会怎么想,自己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会怎么想,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法律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且为中国的法律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与制造高职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填写日期:年月日)
单位名称所在地区通讯地址 邮编联系电话请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答案前的□中打√。
1、单位性质:
□个体、民营□集体□国有控股□国有
□股份合作□股份制□外商港澳台独资□外商港澳台投资
2、单位规模:
□年产值500万以下□年产值500~5000万□年产值0.5~2亿□年产值2亿~10亿□年产值10亿以上
3、主要设备技术状况 :
2000年前□国内□国外;2000~2005年□国内□国外;
2006~2010年□国内□国外;2010以后□国内□国外。
4、本单位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本单位现有该专业技术人员数();
本单位目前尚缺该专业技术人数();
预计本企业近5年内该专业人员需求数();
预计本企业近10年内该专业人员需求数()。
5、对本地区该专业人才需求量:
对本地区目前该专业人才需求量的预测数();
对本地区近5年内该专业人才需求量的预测数();
对本地区近10年内该专业人才需求量的预数()。
6、本专业人才可能的工作岗位:
□机床的操作□数控编程□设备技术改造
□工艺工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的装配
其它(请注明)
第五篇:设计与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设计与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一某类产品阐述产品设计与使用之间的关系
设计无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小到一根针大到一栋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在现在这个物流横飞的信息大爆炸时代,设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无形的膨胀,设计在商业竞争中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
着眼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购物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常规活动,在购物中人们摆脱不了价值的左右正如无论如何价值规律依然存在于市场机制中一样。众所周知价值由物品本身的货币价值和使用价值构成,它们影响我们将为一件商品付出多少;货币价值由产品的固有属性决定,人为改变不大;而使用价值更具有主观性对于消费者,通过产品在使用中对产品进行“升值”。其中最有效也是最普及的办法---------设计,用相同的材料制造出不一样的产品,进而占据市场。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相同材料生产的产品,设计就自然而然成为消费者购买依据;综上所说即证明设计的重要性。
放眼于中国的服装演变,从为了劳作方便而当时的人们一致选择宽松的服装,再到民国,女性为了体现自己的曲线而设计了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