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所有的孩子都是写作的天才
找作文点训练
什么是作文点?
能构成一篇作文的事、物、观点,都是作文点。
比如说“事”: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家人之间怎样亲密友爱;路上偶遇等等,都可归于“事”的范畴。
而“物”,则可以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如山、水、石头、汽车等)、无形(如空气、电波等)的物体,另外当然还包括动、植物中的树木、猴子、牛羊猪狗、飞鸟以及我们人类自己在内。
而“观点”,可以是一句名言、一个公理,也可以是自己或别人的一个意见和看法。
仔细分析“作文点”,就知道“作文点”不仅有大有小,而且是有不同层次的。我们来具体分析:
A、自然界的(有形的)春天
A1.春风;A2.春雨;A3.春天的人;A4.春天的小街„„春B、象征性的(无形的)春天
B1.师生情;B2见义勇为的事迹;B3.父母对子女爱的奉献;B4.同窗互助„„
由此不难看出, A、A1、A2、A3、A4;B、B1、B2、B3、B4都是《春》这个作文题的“作文点”,但A与A1、A2、A3、A4之间B与B1、B2、B3、B4之间的关系是大与小的关系,也是总与分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如“A1.春风”这一“作文点”,又可分解出无数个小的“作文点”。如:早晨的春风(清新宜人)
春风初春的风(乍暖还寒)
醉人的春风(桃花林中暖风可熏得游人醉)
是不是到此就无法进一步分解了呢?不是的,既然已分解到了“早晨的春风”这一具体作文点上,也就可以再分解下去。如:
朦朦细雨中的早晨春风
晨曦中的早晨春风
早晨的春风城市里的早晨春风
乡村的早晨春风
„„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将一个“作文点”分解成无数个小“作文点”,将分解后的小“作文点”又可以无限制地分解成无数个更小的“作文点”。
这种找“作文点”训练,目的是培养我们逻辑归纳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可以说,“找作文点”是训练我们扩散思维→爆破思维的最核心环节。
找作文点当然要“更快、更多、更好”。在一次“爆破作文”训练班上,有位初二同学在短短的10分钟内,一口气找出65个关于爸爸的作文点,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找出来的作文点都新颖、独特、有意义。
经过指导数千人次的“爆破作文”训练,我总结出在我的直接讲授的情况下,只须12小 1
时就可使任何一位作文已入门但作文水平极差的学生达到40分钟以内写出良好作文的训练目标。
我在每次训练学生时,都遵循这样的程序:
第一节课:“爆破作文”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课:找、定“作文点”训练
第三节课:“爆破作文”实战训练
第一节课、第二节课的内容马上就要详细讲解,第三节课最能体现“爆破作文”训练法的独特之处,大多数学生在4次即12个小时训练之后,一见到作文题就会产生“兴奋感”,我的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找作文点”的方法对我很有效。渐渐地,我感到对作文不再头痛、生厌了,而是使我感到很好写,不费吹灰之力。它(“找作文点”)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训练我们的“爆破思维”,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如今,我已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优秀的一类文了„„
由于时间、空间的局限,我不可能对每一个阅读此书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讲授,但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这本书切身体会“爆破作文”训练法的魅力,用一位学生家长的话说就是:“爆破作文不神秘但神奇。”
但我必须重申:一定要认真地多进行“找作文点”训练,如果这一关不能顺利通过,又缺少老师的具体指导,仅有“爆破作文”的理论知识而无扎实有效的“爆破作文”实战训练,那么所有的目标都只能是一个幻影了。
做为一本以训练为主的作文教材,我对“找作文点”训练部分做出详细要求:
“找作文点”训练分三次进行:①首先请你在作文题后的空白处填上不少于10个作文点。②然后参考阅读我的学生找的作文点以及我对这些作文点优劣的详细分析,真正、彻底地了解何为“作文点”以及“找作文点”的意义。③最后,请你重新找作文点。
找作文点的原则: ①大胆 ②创新 ③合情理
“找作文点”训练
(一):
爸爸
我们要求“找作文点”时一般要用“树枝图”的形式来体现。
比如:
晚风
春风晨风有形乍暖还寒的风
春树春人
春.....信任
无形
友情
宽容
„„
由于篇幅的关系,在上图小作文点中,仅找出“春风”的数个作文点作为例子。应随时随地牢记:
同一篇作文的作文点有无数个!
《爸爸》的作文点,你找出了多少个?
先请看参加由我主讲的“爆破作文”训练班的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找的作文点:
戴眼镜
外貌
过早地有了几根白发
爸爸的鼻子又大又红
眉毛粗
爸爸
心软
尊敬老人
为人热爱工作
爱看书报
朴素,那件毛背心穿了6年
这位小同学在8分钟内写出9个关于《爸爸》的作文点,表现非常出色。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知道,类似“爸爸”、“妈妈”、“我的老师”等等作文题,范围非常的具体和狭窄,是“找作文点”训练中最初级的层次。惟有从易到难、由简入繁,我们才可以完全掌握好如何来找作文点。
只要在作文题规定的范围内找出来的作文点,不存在对与错,只存在出色与低劣,所以我们应多寻找“精品”作文点,少找“一般”作文点,不找“较差”作文点,坚决摒弃“垃圾”作文点。
如找《桥》的作文点,“赵州桥”、“卢沟桥”这些已被写烂的作文点就可以称之为“垃圾”作文点,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亲情”、“互联网”则可以被称为“精品”作文点等。
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位同学所找作文点的得失。
总体来说,这位10岁的小朋友找的作文点是出色的,基本上符合了找作文点的三条原则(大胆、创新、合情理)。
首先,既然作文题是《爸爸》,顾名思义,一般是要作者写自己的爸爸,那么找出来的作文点也应该紧扣“自己的”,不能找太多毫无特色、放在任何人爸爸身上都可以的作文点。我们来看:“热爱工作”,是大多数爸爸都具备的品质,“爱看书报”则也不能被看作是爸爸一个人具有的特点。而最与众人不同、最能体现爸爸个人品质的是“朴素”,“那件毛背心穿了6年”,这是一个“闪光点”,不仅将爸爸的勤俭质朴反映了出来,同时也体现一个10岁小朋友对爸爸的观察是如此细致入微,一下子让人感受到那股强烈的父子情深。综评如下:
戴眼镜(一般)
外貌
过早地有了几根白发(精品)
爸爸的鼻子又大又红(精品)
眉毛粗(一般)
爸爸
心软(一般)
尊敬老人(一般)
为人热爱工作(一般)
爱看书报(一般)
朴素,那件毛背心穿了6年(精品)
补充一句,“爸爸的鼻子又大又红”做为作文点为什么也被我评为“精品”呢?因为这是最具有特色的外貌描写了。试想,满大街走的“爸爸”当中,又有几个可称得上是“鼻子又大又红”呢?这至少符合了“大胆”这一条原则。
为便于大家透彻理解“找作文点”的原则,真正领会“找作文点”的意义所在,我再提供一份一位同学所找的《爸爸》作文点。
爱喝酒
爱睡觉
爸爸
不爱干家务
爸爸长得又瘦又高,象根棍儿
爸爸长得象个小偷
爱打麻将
上面是一位初二年级的男同学所找的《爸爸》作文点。
首先我再次重申:
同一道作文题的作文点有无数个。
其次我还要强调:
只要没有偏离题意,所找的作文点就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而只有“精品”、“一“一般”、“较差”、“垃圾”之分。
我们可以想到,找非常多的作文点一方面是训练我们的扩散思维,最终达到“爆破思维”,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写好作文服务的。那这位同学的爸爸会给人们什么感觉呢?一共6个作文点,没有一个是正面的,倒有5个是反面的,只有“爸爸长得又瘦又高,象根棍儿”算是一个中性的描述,但由于这位“爸爸”一无是处,这个有关外貌的作文点倒更应证了“爸爸长得象个小偷”了。
我们找作文点“大胆”、“创新”是需要的,但“合情理”是前提。综评如下:
爱喝酒(一般)
爱睡觉(较差)
爸爸
不爱干家务(较差)
爸爸长得又瘦又高,象根棍儿(一般)
爸爸长得象个小偷(垃圾)
爱打麻将(垃圾)
那么,有人会问:难道凡是找作文点,都不能找反面的、批评性或揭露性的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评判一个作文点的优劣,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文题密切相联系然后再加以评判。如果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对其父亲的描写尽是“爱喝酒”、“象小偷”之类的内容,那至少说明这位学生对其父母缺少最起码的爱意与敬意,思想意识也不能说是健康。在找作文点训练中,我一再强调:
找作文点的原则:①大胆②创新③合情理。
为了证明“大胆”、“创新”、“合情理”不是互相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和谐统一的,我再列举一位小女孩所找的《爸爸》作文点,这也是我较为欣赏的一组《爸爸》作文点:海马的爸爸生孩子
宇宙是地球的爸爸
爸爸
作者是书的爸爸
爸爸有很多朋友,交际广
爸爸工作时衣服划了个大口子,取来针线自己默默将它缝上
爸爸脸上有许多岁月的痕迹
请仔细体会这6个作文点,是否都符合了“大胆”、“创新”、“合情理”的原则了呢? 我认为是的。请看“海马的爸爸生孩子”,多么丰富的联想能力!这难道不是“大胆”的联想、“创新”的思维、“合情理”的论断吗?再看“宇宙是地球的爸爸”、“作者是书的爸爸”,同样令我惊喜。
而另3个,则是关于这位女同学自己爸爸的具体作文点了。她能准确地找出自己的爸爸与别人爸爸截然不同的特点来,同时在这多个作文点中表露了深深的父女情。最让我感动的是“爸爸工作时衣服划了个大口子,取来针线自己默默将它缝上”、“爸爸脸上有许多岁月的痕迹”,多么可亲可敬的爸爸,多么细心体贴的女儿,这些如果写进作文难道还不能感人至深吗?
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同感!综评如下:
海马的爸爸生孩子(精品)
宇宙是地球的爸爸(精品)
爸爸
作者是书的爸爸(精品)
爸爸有很多朋友,交际广(一般)
爸爸工作时衣服划了个大口子,取来针线自己默默将它缝上(精品)爸爸脸上有许多岁月的痕迹(精品)
透过三位同学寻找《爸爸》作文点的实例,以及我对其优劣的讲评,相信大家能对什么是“精品”作文点、什么是“一般”、“较差”的甚至是“垃圾”作文点以及“同一道作文题作文点有无数个”有了一定认识。
我们只需换一个角度,就能找出一大串新的作文点来。
在“找作文点”训练中,我们自然而然会训练成扩散思维最终达到“爆破思维”的境界,到那时,你的“爆破作文”也就大功告成了。但训练到此还只能说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请你合上书本,闭上双眼,快速思考,然后打开书本,在下面快速填写10个作文点。当然前面已出现的作文点你不能再重复,大胆、大胆、再大胆,创新、创新、再创新!要自信,因为你的思维在这世界上是惟一的!你不再人云亦云,你就能找出更多的“精品”作文点!
有个古代故事叫“运斤成风”,那故事写道——
有个极善于玩斧头的人,常在大街上当众表演他的绝活。他先在助手的鼻子尖上搽上白粉,然后举斧砍去,总能一斧头砍掉那鼻尖上的白粉——绝不要再来第二斧,而且决不会损伤 助手的鼻子。这太让人佩服了!出神入化只要一斧头,还决不会伤及助手的鼻子!自然,这就 是“巨匠”!
那么,巨匠何能?请听歌德的名言。歌德的那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此言的确深刻至极:全无限制的发挥不能叫本事——那太随意,也太容易!只有在极严格 的限制中大显身手才叫鬼斧神工呢!
于是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次,画家碰到一个奇怪的考题:“请画一幅花香图,但绝对不许 出现花朵。”这难不倒画家,只见他挥笔画出,一个骑马者从春天的原野归来,马蹄高抬,美丽的蝴蝶正围着那马蹄翩翩飞舞。天!连马蹄都成了香的,想必原野开满了鲜花!
瞧!“不画花”也“有花”!这就叫“在限制中表现自己”。
还有个真人真事。一次,友人曾让齐白石老人画一幅画,题曰《蛙声十里出山泉 》,细想 此题很难,因为“蛙的叫声”既无形状也无色彩,的确虚幻之极!但这难不住白石老人,他 淡淡几笔勾勒出山石与清泉,清泉中还游动着几个极活泼的蝌蚪。妙!今天的蝌蚪的确意味 着明天的蛙鸣,如此出色的想象,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吗?
于是想起命题作文——一种“在限制中表现自己”的写作样式。难道不是吗?写作不能离 题,必须体现题目规定的种种要求,此即“限制”;不因“限制”而缩手缩脚却写得从容舒展,此即“表现”。
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具体的分析。有个作文题叫《秋天,在我的窗前》,此题的“限制 ”的确苛刻,即写作者只能从“窗前”这一特定的角度去写,但这却难不住会想象的同 学。为什么?因为观察角度虽已定死,但窗前有何景象却尽可以想象,尽可以大显身手!果然,有个同学极聪明,他从从容容地写道:我的窗前有一条从农村通往城市的公路,改革之 前,每当灾年的秋天,农民们总要沿着这条路进城乞讨。改革之后的秋天,“路上 却天天 洋溢着笑声”,丰收的农民总是开着自己崭新的拖拉机由这条路进城,去时卖的是丰收的余 粮,归时买回来的是冰箱与彩电,“车上满载着欢乐与阳光,满载着永远拉不完的笑声,这 丰收沉甸甸,这秋色亮晶晶,在我的窗前定格成一幅生动无比的图画……”试想,如此巧妙 的构思与表达,不正是“在限制中表现自己”且表现得很出色吗?
既然如此,努力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吧!正如上文提及的画家,如果他们全无想象力和 创新意识,能在极严格的“限制”中“表现”得如此美不胜收吗?
第二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1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从一出生起就是一张白纸,长大后长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两个大人。
一个是父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是比较大的。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都不是龙,却对孩子要求比较高,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其教育结果可想而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在教育投资上花费所占收入比重并无明显差别,其差别主要在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和教育方法的差别。中国的父母应该抛弃原有的“只投钱不投时间”以及“黑白脸”的教育方式,应该通过增加交流时间、以身作则、兴趣引导等方面进行教育。
一个是教师,说我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师,其实我们是孩子灵魂的引导者。在学校里,我们喜欢的往往是听话的、学习好和聪明的孩子,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那些孩子们也丧失了自主性:习惯听别人安排、习惯了毫无主见,抛弃兴趣爱好只知学习,当步入社会以后,他们才发现他们所失去的都是对人生最重要的——这是多么可怕!而我们的社会不可能需要的都是科学家,我们也需要商人、工程师、作家、艺术家……培养孩子的多重爱好,引导他们的兴趣,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教师应该做的。
只要适当引导,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都能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2寒假期间看了这么一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讲述了美国一位教师罗琳新接手了一个差班,可她却在开学第一天误把学生储物箱的号码140、142、160……当成了学生们的智商数据(在美国,一般学生入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入学智商测试,便于老师因材施教)。她惊叹这些学生的智商怎么会这样高?罗琳开始为能接手这个班而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到了压力。整个学期,罗琳不断地提醒孩子们,不要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无论哪一个孩子,罗琳最后都会对他说:“凭你的聪明才智,你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我相信,只要你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一半来,就可以取得很优秀的成绩。”果然,期末统考,这个班的孩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优异成绩。
其实,孩子们成功的背后是罗老师相信他们真的智商超群,并给以了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希冀。所以,你把孩子当天才,他才能成为天才。即使确实不是天才,一个相信自己是天才的孩子,也有着更高的自我期望值、更远大的`理想、更充分的信心,即使最终不可能有天才的表现,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相信孩子是天才,我们的心态就会平和些,就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和他们相处。他们调皮,是因为他们智商高,脑子活络,有许多奇思妙想,故而容易制造事端;他们一时没学好,那时因为他们还没尽力或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终有一天他会爆发潜力。他们需要的是信任和鼓励。
相信孩子是天才,我们就能多份耐心和宽容,和孩子的交流就能做到言语温和,脸色悦人。他们犯错,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他们偷懒,或许世界上的许多发明正是因为人类想“偷懒”而发明的,只要愿意在某一方面勤奋,没准能出一名发明家。我们要做的是信任和鼓励。
孩子学得快一些,慢一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为孩子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所以我们要记住:孩子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我们也就可以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真正做到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新学期开学之际,愿我们都能像罗琳老师学习,改变态度。给了学生一份信任和鼓励的同时,也就给了自己一片师生和谐、共同发展的天空。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3罗林老师个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意味深长,尤其在任教数学的这两个月来,只要孩子们和老师都端人态度,任何事情都可以解决,每个小孩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有很多人往往会掉进所谓的“负向心理循环”的轮子,比如说,数学考试碰到一道难题,其实对大家都很难。可是你想了一会儿没有结论,马上加强了对自己的成见:‘我就知道我数学不行,做不出来。’于是,本来再努力一下就有希望作出来的题,就真作不出来了。等考试成绩下来,就更灰心丧气:‘咳,我就不是这块料。实在没有办法。’如果哪次考试不留神考得不错,你则心里暗喜:‘今天走了邪运了!连我也几乎满分’。就这样自动地把相反的证据排除在你的推理之外,并不会因为成功而对自己的才能更有信心。长此以往,你不仅尽心竭力地在生活中寻找一切可能的证据,证明你不是数学的材料,你还会不自觉地创造证据,比如在明明可以成功的考试中失败,结果更加坚信了自己是如何不可救要。这是一个恶性的或者说是负向的心理循环:失败的信念不断制造失败的事实;失败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失败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最后就真变得无可救要了。”
但是,除了这一“负向心理循环”外,还有另外一个轮子,制造的是“正向心理循环”。具体而言,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数学天才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天才;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也努力为自己创造证据。比如有的学生,理工科很强,很相信自己“是这块料”。于是当他碰到一个物理题,怎么也解不出来。换了其他人早放弃了。可是他说:“这题我要是解不出来,谁能解得出来呀?”结果他苦思苦想几天,有一天豁然开朗,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报喜,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概。他就这样创造了自己是天才的证据。在这种“正向心理循环”中,成功的信念制造了成功的事实;成功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了成功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此人就真成了天才。
其实是不是天才,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态度,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可以的,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下去,直到自己做到。对于我们老师而言,需要把每个孩子都当成是天才,用自己的耐心,真心来教导他们,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善于思考,相信自己的能力。
第三篇:天才就是孩子美文
二战期间,有一个美国人正在给他的小女儿拍照,小女儿问父亲他们为什么必须等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照片。这个问题有些天真奇怪,但它却引起了父亲的兴趣。
小女孩的父亲名叫埃德文·H·兰德,是个发明家,他对照相机已经做了改进。女儿直率的问题让他开始认真考虑。他是这样思考的:如果一位顾客买了一条裤子,一辆车,或者其他的商品,他当然希望买到商品后立刻就能用。那么照相机为什么就不一样呢?能否在一个很小的封闭空间内用几秒钟洗出相片呢?而不必在专业的暗房里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兰德在科学界的朋友都认为兰德的计划是不可行的,甚至是愚蠢的。
但在女儿问到这个天真问题的六个月后,兰德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1948年11月26日,第一架60秒拍立得照相机在波士顿上市销售。商店刚一开张,顾客便蜂拥而至,希望买到一架这样的照相机。
小女孩天真的问题最终成就了拍立得照相机的诞生。也许,离真理最近的,是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并没有偏见和事先预定的概念,所以他们能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在理智的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中发现可能性。实际上,天才通常被认为是“重返童年”,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偏见的影子。
第四篇:所有经典爱情故事都是悲剧00
所有经典爱情故事都是悲剧
关键词:经典 爱情 悲剧
摘要:“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中最美好的情感,向来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当我们仔细考量中西这两部享誉世界文苑的悲剧之时,即可发现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异同之处。
第一个交叉点:爱情国度的自由追求
爱情是幸福的起点,是生命的延续,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两部作品故事的发生就都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
2345-
第五篇:祝福所有孩子
祝福所有的孩子 ——“六一”感言 作者:高昌
祝福所有的花朵 和花朵般美丽的笑容
祝福所有的露珠 和露珠般纯洁的心灵
祝福所有的翅膀 和翅膀般飞动的梦境
祝福所有的嫩芽 和嫩芽般新鲜的萌动
世界翘起了拇指 悄悄睁大惊奇的眼睛
生活张开了臂膀 紧紧拥抱彩色的黎明
多么美好的节日 每一滴泪珠都是水晶
多么快乐的时光 每一声呼唤都是深情
海上或许有涡旋 但是浪花却都在奔涌
路上或许有风雨 但是脚步却都很坚定
一颗一颗的汗珠 变成一粒一粒的花种
一段一段的记忆 变成一畦一畦的风景
有灿烂的彩虹啊 有彩虹般灿烂的前程
有晴朗的阳光啊
有阳光般晴朗的人生
祝福所有的孩子 用春天最明媚的表情
祝福所有的孩子 用夏天最热烈的歌声
祝福所有的孩子 用秋天最甜蜜的憧憬
祝福所有的孩子
用冬天最温暖的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