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三个重要环节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三个重要环节
作文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的改革问题不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从教学实践出发,解放思想,不断总结经验,以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使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发现法的创始者之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我国古代《学记》总结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与发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作文教学不但要用启发式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创新。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应被老框框套住。面对改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多年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重视作文的指导.批改和批评。”这说明了作文教学在命题之后有三个重要环节。
(一)指导
通常讲的“指导”是指教师除了题目之后所做的指导,又叫作前指导,作前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展开作文的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根据这一任务,作前指导一般采取四个步骤:其一,了解题意教师出题后,要把题目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要求讲清楚。这个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写作上有什么要求?是学生对写作意图有明确的印象。其二,选择材料围绕中心对要用的材料进行组织。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利用学过的课文中可以吸收的精美词句和学生平时对事物的观察进行启发,激起他们的回忆和想象。此时教师最好针对所命的题目,作一篇短小精悍的即兴口述“范文”。以便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意识。其三,安排结构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穿插写?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想出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提纲之下,把各段内容充实起来,完成初稿。检查整理初稿以后,要求学生检查一下,内容有没有空话和废话。语言是否通顺?结构上有无不衔接,重复,颠倒的地方?标点对不对?在草稿上加以修改。
当然,写作指导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有所区别。低年级的作文,内容和材料最好全班统一,写作次序和词句,最好事先研究,这是正确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经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就必须减少对学生的帮助。(比如:减少教师的口述即兴范文)以便加强学生写作的独立性,如果教师指导过细,就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思路,促使学生作文格式化。
第二篇:谈小学书法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论文
摘 要:小学教育中应该重点注意加强对学生兴趣的的培养,并且要把兴趣的培养始终放在首要位置,教师要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训练的力度,从而让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书法;培养兴趣爱好;科学方法;持之以恒
作为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小学书法教学,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许多学校已开始重视书法教育的开展,常常给学生开设书法“第二课堂”;也有家长利用假期带着孩子拜师学艺,使孩子进入学习书法行列。但书法基础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常常会因缺乏兴趣加之文化课学习紧张等因素而中途停止。因此,不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应加强对孩子学习书法兴趣的培养。
1、用名贴欣赏、参观书展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里,文化艺术品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美化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让学生多看书法作品和书展;如在假期有书展活动,家长也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去观摩学习。这对丰富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识别作品质量的能力,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在欣赏展览中提出的褒贬观点,教师或家长要加以引导、鼓励,耐心地同孩子达成共识,让少儿从中明白自己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差距等。
2、以书法艺术为人类所创造的价值来激发学习兴趣
书法艺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仅可以用币值的多少来衡量,还可以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来衡量。教师或家长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名家故事,如东汉名将班超。少时家贫,为侍奉母亲,在官府里以找写书来获取报酬;再如《王献之练字》、《颜真卿为国殉职》等;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书画家上街宣传、开展书画义卖捐赠活动,甚至把家藏的名家字画捐献给国家,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创建家园献爱心,也为国家排忧解难。总之,以书写取值或开展书法创作捐赠等活动是历代如此,屡见不鲜,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青少年对书法家的仰慕,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行,同时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学生一味地写,教师不断地订正的这种枯燥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我当小老师”这样的活动来增加学习书法的兴趣。让学生去评定其他同学的作业是否整齐干净、单个字的结构是否合理、笔画书写是否准确,然后教师进行最后小结。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在写字方面有那些不足、别人的字有那些优点。还可定期举办班级优秀作业展,选一些好作品供大家观摩。
二、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书法基础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学习书法不能搞速成针对家长都希望孩子早点学和早出成果这一心理,有不少培训机构为了赚钱,开办了与书法相关的各种“速成函授”、“速成班”、“速成讲座”等等,有的厂家还推出了“书法魔具”,并在报纸、电台大做广告,让很多家长上当受骗。
书法基本功的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决定的。刘江在《中国书法教育的奠基者——陆维钊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初探》一文中曾提及“他(指陆维钊)在《书法欣赏=》的提纲中,将书法开始阶段是文学发展,逐渐衍化为书法艺术分为三个阶段:即符号明确能看懂意思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求美观,即整齐、匀称、统一,以达到更好的宣传交际效果;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再加工、艺术因素更丰富,可比之为有生命的东西的姿态、活动、精神、品性的美。”
2、学书法应以楷书为范本,先从临摹人手
学生学习书法从何种书体人手?对这一问题,自晋代始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都是从楷书人手。只是在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先学楷书,有的说先学隶书,还有的说可以先学行书。明代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学规矩老不如少,思运则少不如老。”少儿学书法就是要学规矩,先学楷书。因为楷书是汉字由隶书演变转化而来的,又是行书与草书的根基,而且楷书笔法规范、严整,实用性很强。
经过长期的楷书练习,学生会感到乏味、疲劳而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可适当讲解行书,让学生变换练习,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状态来调节其情绪,做到以楷为主,楷行结合,不但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对楷书的用笔打下良好的基础。
陆维钊先生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人手”。陆先生还说:“临帖就是要人帖,通过临摹,才可能逐步深入地认识临写的碑帖字的优缺点与长处”。但临
第三篇:《名人传》中三个外貌描写
贝多芬
外貌: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场黄色的阔脸庞......额头突起、宽大......双眼闪烁著一种神奇的力量,是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性格:桀骜不驯、普通乖僻、不幸孤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米开朗琪罗
外貌: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悲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性格:慈祥、博爱、善良、机智、聪明、多疑、懦弱、有毅力、身体力行,具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屈服于教皇势力 托尔斯泰
外貌: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著,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著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 性格:博爱、敏锐、诚实、自我完善、倔强,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
第四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
赵紫阳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1-04-12发表评论>>
(一九八四年九月九日)
耀邦、小平、先念、陈云同志:
去年八月六日,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了十个需要调查研究的题目。向政治局常委报告后,常委各同志都有指示,肯定了进行调查研究的必要,也肯定了提出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按照小平同志批示“希望如期实行”的精神,一年来,各专门小组和有关部委就上述十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也议过多次。除电子工业发展纲要尚待进一步组织讨论外,其他九题都已理出一些头绪。
具体的进展情况是:(1)引进人才工作正在逐步开展。(2)建筑建材业和食品饲料业的发展纲要,已有一些初步设想,拟通过编制“七五”规划,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落实。(3)在讨论提高企业素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十条规定,已于今年五月公布实施。(4)利改税,去年已实行第一步,第二步也有了实施方案,待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即可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面推行。(5)计划工作改革(第一步),价格改革(今明两年),外贸体制改革,劳动工资改革已有初步设想;机关工资改革正在草拟具体方案。(6)除了以上十个问题以外,在此期间,还讨论了建筑行业体制改革、机械行业体制改革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分别形成了一些文件,正在付诸实施。
一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是从提高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出发的。以利改税作为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有利于解决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关系,使国营企业逐步做到自负盈亏,也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得以稳定增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可能避免大的社会震荡,较为平稳地顺利推开。
下一步,是要具体落实“扩权十条”和其他业已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由于经济体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看来,有以下三个原则问题需要进一步确定,以便在统一的方向下,使各项改革配起套来,互相协调,尽量做到同步进行。
第一个问题:计划体制问题
各项改革都牵涉到计划体制,这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关于这个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有原则规定,现在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化。根据多年和这一段的实践,反复考虑,建议把我国的计划体制概括为以下四层意思:
(一)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二)自发地盲目地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生产和交换,只限于小商品、三类农副产品和服务修理行业,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
(三)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现代化手段不发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编制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不
仅不可能,而且有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方针应该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
划,扩大指导性计划。
(四)指导性计划主要用经济手段调节,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考虑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
续沿用。应该如实地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看来,明确以上四条,可以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既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相区别,又不与
旧的模式雷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旧的模式清规戒律太盛,把企业捆得死死的,使
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企业失去了活力。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企业有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的计划经济,应该是自觉依据并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
经济。
第二个问题:价格改革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同计划体制改革配合起来考察。放,决不是撒手不管。价格是最重要的经济
调节手段,比计划指标灵得多,这已为多年来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价格不合理,必然给人们
以错误的信息,引导企业走上错误的方向,过去“一放就乱”的症结正在于此。今后要做到
活而不乱,关键是要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因此,计划体制改革的步子到底迈多大,也不能以
主观愿望为转移,而应取决于价格改革的进程。
现在价格体系极不合理。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同类商品内部,质量有优有劣,差价没
有拉开。这个问题对社会效益影响极大,但不难解决。完全可以在稳定该类商品总的价格水
平的前提下,积极拉开档次。第二个层次是不同商品之间比价不合理,特别是煤炭、生铁、木材等初级产品(同时也是短线产品)与加工产品的比价不合理。第三个层次是同类商品的购销价格倒挂,主要是粮食和油料。第四个层次是房租等公用设施收费过低,使这些本应成为经济支柱的产业无法发展,甚至趋于萎缩。后三类问题比较复杂,但都必须解决,也有办
法解决。现在正在进行论证,年底以前有可能提出改革的方案和大体的步骤。
除了调整价格体系以外,还有一个改革价格管理体制的问题。现在小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
粮棉除了集市贸易价格以外,计划收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已合并为一种价格(比例价格)。燃
料和原材料过去是一种价格,现在已出现多种价格(国家规定的价格和企业超产自销的价
格)。将来的趋势很可能是:(1)国家定价的范围逐步缩小,放开的比重逐步扩大;(2)国
家规定的价格,通过调整,逐步向市场价格靠拢。这种趋势,大体上将同计划体制的改革相
适应。
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调整价格,主要是由于商品的比价不合理,而不是由于财政性发行,因此,它是结构性的调整物价,而不是通货贬值。在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条件下,国民党
时代那种恶性货币膨胀的现象是完全有可能防止的。当然,在调整物价时,一定要积极慎重,采取负责态度,把工作做细,把生活指数算准,以便同时对工资、社会救济金、储蓄利率等
进行相应的调整,务必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仅不降低,而且尽可能有所提
高。
理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价格改革难度最大,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一条是计划体制改革,一条是价格改革,这两条奏了效,对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将是
又一次大解放,很可能要引起一次飞跃。近几年来,国外许多不同学派的经济专家,都建议
我们在适当时候进行价格改革。他们认为,改革价格最好选在经济发展较顺利、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较快的时候。现在中国有此条件,正处在改革价格的黄金时代。这个论点值得重视。
第三个问题: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问题
这也是一个大问题。计划体制的改革,价值规律的运用,都要求国家的经济职能产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方面,近期改革的主要内容应是政企分开。各级政府主管经济的部门,都要逐步
简政放权,逐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来进行宏观控制。这也
需要一个过程。准备从外贸商业系统和机械行业开始。实行利改税,加上政企分开,发展经
济上的横向联系,条块分割等一系列的老大难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
与此联系的一个问题是公司的体制。这几年成立了许多公司。有的办得好,有的办得不好。
经验是两条:(1)公司必须是企业性的,不应是行政性的。(2)全国性的公司也不应垄断;
而且一般不宜过“实”,不应把所属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权收上来。主要的经济实体应
是大企业,应以大企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中心,在互有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企业之间的横向联
系,进行改组联合,可以是紧密的联合,也可以是松散的联合。不符合这两条的,要进一步
改革。
以上三个问题,都涉及方向、原则,对今后改革关系较大。现将一些看法报告如上,当否,请指示!
关于党政分开
赵紫阳
来源:人民网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党政分开的问题。因为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
这次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十三大报告》有这个内容,《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也有这个内容。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领导体制改革。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政治体制改革都无从展开。在全会讨论两个文件之前,我想作几点说明。
现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讲政治体制改革。所有搞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无例外地都提出要克服党政不分的弊端,要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作用。看来,在社会 主义各国,党政分开是个大的潮流。这项改革,非搞不可,或迟或早,总得进行。还需要指出一点,就是在党政不分的程度上,在社会 主义国家中,我们是搞得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撇开中央一级、地方各级的情况不说,至少在基层,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多少年来一直是搞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事业单位的党委则同我们的机关党委差不多,行使保证监督的职能。而我们,除了在解放初期,在东北和其他某些地区,曾经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实行过一段厂长负责制以外,从五十年代后期起,一直是强调党委对企事业单位的一元化领导,甚至把是否承认这种体制作为拥护还是反对党的领导的标志之一。每搞一次运动,这种体制就强化一次,以致使党委包揽了许多行政事务,并且相应地建立了
相当庞大的办事机构,配备了许多脱产干部。所以,对我们的同志来说,从一元化领导到党政分开,这个弯是拐得相当大的。对此,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现在提出党政分开,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体制的一大改革。党政分开,有中央、地方、基层等几个层次的内容。(1)党中央,要对各方面工作实行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内政、外交、经济、国防等重大决策方面实行领导,并向中央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2)省、市、县各级地方党委,应在执行党中央统一路线和国家统一政令的前提下,在本地区实行政治领导,具体规定了五条职责。〔1〕(3)乡镇一级的党政分开,打算有意识地推到县一级关系理顺后再加考虑。(4)企业党委,一律起监督保证作用;事业单位的党委,随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执行,逐步转变职能,起监督保证作用。看来,中央一级,困难不大。现在党中央并没有什么与政府对口的工业部、财贸部、文教部等,今后要做的,是把政府各部的党组逐步撤销,国务院提请政治局或政治局常委决策的议题不再经过中央书记处“过滤”,同时注意改进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地方各级,过去设立了一些与政府对口的机构,而且,还配了一些工业书记、农业书记、财贸常委、文教常委等等,包揽政府的工作比中央多,实行党政分开的工作量就比中央大。但是,既然中央一级可以实行党政分开,地方上就不应该有什么党政分不开的理由。问题在于基层,过去配了那么多的专职党务干部,包揽了那么多的行政事务,要转过来,就得有很坚决的态度,做很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转变过去那种党委包揽一切的***惯、老传统。在步骤上,企业党委应该坚决地、主动地转到执行保证监督的职能方面来,以配合经济体制改革,保证厂长负责制和经理负责制的顺利推行,不能犹犹豫豫,动动摇摇;学校、研究所党委的职能转变,步子应该稳妥,但方向也必须明确。
我们许多同志在党政分开问题上之所以存有某些顾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党政分开的好处没有多少体会。好处讲多了,顾虑就会减少。希望大家在全会上多议一议党政分开的好处。我在这里也着重讲一下党政分开的好处。我想至少可以讲四条:
第一,党政不分不是提高或加强了党的领导,而是降低、削弱了党的领导,党政分开才能真正提高并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政治领导的水平。领导者直接包揽被领导者的事情,是把自己降低到被领导者的地位。党委包揽政府事务,就把自己变成了政府;包揽企业事务,就把自己变成了企业。党是政治领导者,应当做政治领导的工作。分钱,分物,定项目,批条子,这些都应该是政府部门的日常事务,党委直接出面干预,不仅不能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且也使自己放弃了自己应起的作用。领导,一定要很冷静,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不能陷到事务堆里。成天陷在琐细的事务之中,不可能真正成为好的领导。这里有个放心不放心的问题。有人认为把工作交给政府不放心,怕抓不好,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许多同志今天当书记,明天当市长,不是照样抓了工作?如果书记不管具体事务,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倒是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屁股坐在具体事务堆上,看问题就有局限性。
第二,党政不分使党顾不上抓党的建设,党政分开才能真正做到“党要管党”。要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党委就应该把自身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就必须善于摆脱各种繁杂事务的干扰。别的方面的工作,有政府,有人大,有各种社会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在做,应当把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党的工作、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委责无旁贷,其他各种组织无法替代。在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使我们党胜任愉快地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如何使我们党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何使党在群众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是一个崭新的重大课题。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的群众工作,必须由各级党委亲自抓,而且必须认真抓好,千万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第三,党政不分使党委处于行政工作第一线,甚至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党政分开,可以使党处在超脱的、驾驭矛盾和总揽全局的地位,从而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各种社会成员当然具有共同的利益,但决不能无视它们的特殊利益。有矛盾,就要协调。政府固然要协调各种利益、各种矛盾;党委更要善于做协调工作。地方党委的五条职责中,就有一条叫做“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党委自己包办了政府的工作,又包办了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工作,什么都是党委自己决定、自己执行,就使党委变成了当事人的一方,毫无回旋余地,实际上使自己丧失了本来应该具有的协调矛盾的资格。
第四,党政不分使党委自己成了执行者,党政分开才能使党委真正具有监督的职能。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强化行政系统,但也唯其如此,必须加强监督。自己不能监督自己。你自己包揽了行政工作,就失掉了监督行政的资格。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中,克服官僚主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党委包办行政工作,自己就会成为滋长官僚主义的温床;相反,党政分开以后,党委不管日常行政工作,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力量。
我就讲这四条道理。这四条道理,都说明了一点:党政分开的方向必须明确。为了不降低党的领导作用,为了使党委具有协调各方和监督行政的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都必须实行党政职能分开。至于具体的形式、方法,那是技术性的问题,应该在实际中探索。干部配备,那是根据党政工作的具体特点如何适当调整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党政不分的理由。如果从上到下,大家都认识到党政必须分开的道理,都认真地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转变,党政分开是可以较为顺利而又平稳地付诸实施的。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各项措施也就能够较为顺利而又平稳地逐步展开。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当然,对党政不分这种状况,要作历史的分析,不能简单化。过去采用这种体制,有过去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这种体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是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强化的,是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的。现在情况不同了。现代化建设需要发挥各种组织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把各种组织的正常秩序建立起来。战争年代的体制不能适应和平时期的需要,群众运动的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度集中的体制适应不了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形势、任务起了变化,领导体制就不能固守原来的那种方式,这是历史条件决定的,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实行党政分开,也要讲清这方面的道理,千万不要把做党的工作的同志搞得灰溜溜的,好象犯了什么“错误”。千万不能这样。相反,要使大家认识到,所以必须实行党政分开,是因为形势发展了,党的事业发展了,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自觉地、积极地、高高兴兴地投入这场改革,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 这是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预备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注释
〔1〕省、市、县地方党委的五条职责是:(1)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2)保证国务院和上级政府指示在本地区的实施;(3)对地方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4)向地方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5)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
第五篇:赛达作文考试中三个常见问题分析(精选)
SAT作文考试中三个常见问题分析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谈一谈三个关于SAT作文的常见问题,这是小马过河留学的老师通过对参加SAT考试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所以很具有参考价值,在SAT作文写作的时候很多朋友大都会有以下几点觉得比较棘手。小马过河国际教育
1.觉得时间不够用
不知道以前听过哪位高人说过,MIT的教授发现SAT作文长度与实际得分成正比关系。虽说这话对于想考出学生智商来说的SAT考试来说很有讽刺意味,不过现实中我们却无法阻止这种倾向的存在。
2.觉得词语的运用过于简单
记得自己刚开始看OG上的范文的时候被里面的词汇吓到了,那时自己虽说还没正式开始背过单词,但是里面的词汇到现在为止自己看都还有很多看不懂(可能是我单词量实在太小?汗!),很多peers也许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
3.觉得例子不够鲜活
见过无数个帖子问作文中使用外国的还是中国的例子好,自己也曾听从过培训班老师的教诲:对于barron’s里面作文讲的X大最常见话题(貌似 有:obstacle, courage,equality等),每个方面找10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于是自己开始疯狂地寻找例子的历程,结果过去了一个月,例子找到10来个有力的(离要求还差很远),但是在写作中就是运用不上去。
可见,在SAT作文的常见问题中,时间、词语的运用、举例这三个问题是同学们最为关心的,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