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访工作经验材料:坚持积极预防的方针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办事处在信访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提出了“三重、三心、三结合”的工作思路(全年工作重预防,月季工作重排查;突发信访重源头、热心接待上访群众,耐心听取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诚心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接待上访与主动下访相结合,思想教育疏导与提高群众法治观念相结合,依法果断处治上访~与积极处理上访案件相结合)。建立了长效信访工作机制,立足疏导,防患于未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了经济发展,确保了辖区社会稳定。近年来实现了无越级上访的目标,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七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其主要做法是“四个注重”。注重组织建设,确保信访稳定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好组织建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信访工作走向标本兼治的良性轨道。南环路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始终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上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把它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我区形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提高基层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切实加强领导。我们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班子建设作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配强支部书记,配齐配好支部委员,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信访稳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实行了村财务由办事处统一管理,重大开支经村两委会研究、理财小组审核、村民代表讨论通过,方可使用。不断提高了村政务、财务的透明度,避免了群众对村干部作风不民主和村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上访。同时,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跃华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辖区企业设立了信访稳定办公室。各村、社区也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信访工作小组,形成了党委统揽,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牵头,班子成员分包村(社区、企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注重预防排查,建立反映灵敏、处置及时的预防体系。建立健全预防体系,有效地把可能上访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超前做好政策、法规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群众的对立情绪。一是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预测不安定因素和矛盾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同时,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不安定苗头,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二是健全预警网络体系。在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分别明确了1——3名精干的信访信息员,并在辖区居民中聘请了一批政治觉悟高、自身素质强的群众担任信访联络员,上下联动,发现信访苗头及时上报办事处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的预警网络体系对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我辖区两居民因争夺南仓路煤球厂生意而准备大打出手,牛庄村信访员高保成及时把这一情况上报办事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仅用一天时间就解决了矛盾纠纷,避免了一场恶性事件的发生。三是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坚持信访工作的领导接待日、信访稳定联席会、填报《不安定因素登记表》、信访立案登记卡、每月两次由包村、包社区干部现场办理为群众排扰解难活动等制度,及时了解社情~,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有200余条,为预防和化解矛盾提供了重要依据。注重及时调解,尽可能避免纠纷,减少上访。做好调解化解工作,关键是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已经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牛庄村民反映回流移民安置等问题,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非常重视,成立了以武装部长郑清广为组长,抽调民政、土地等部门人员组成工作组,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拿出了正确的处理意见,确定9人可享受村民待遇,11人不能享受村民待遇,针对李秀梅身有残疾,由村委会安排其适当的工作,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年夏天,正值三伏酷暑,处于用电高峰期,程庄村因电路改造没能用上电,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群众反映强烈,出现了信访苗头。办事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得知这一情况后,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带队,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并到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稳定了群众情绪,受到了群众称赞。办事处在处理华丰宾馆拖欠职工工资、河滨公园北门早市收费纠纷和牛庄村民强占他人土地等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时,都突出“领导重视、处置迅速、措施有力、解决有效”的原则,及时、就地、有效地稳定了群众情绪,化解了社会矛盾,确保了辖区社会大局稳定。注重突出重点,以扎实的作风,做好稳控工作。信访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特别是抓住重点部位、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带动其它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生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理清纠葛,调解得当,把矛盾解决在初发阶段,化解在基层。在日常工作中,信访工作人员坚持一快二细,发生矛盾时不推诿不扯皮,立即受理调解,注重做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稳定情绪,清除隔阂。凡发现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我们都主动帮助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无群体性上访、重复上访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如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和抗美援朝、二十一核基地、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军人的稳定工作。我们认真落实层层分包责任制,与辖区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领导责任,并主动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对个别思想有波动的人员进行稳控,随时掌握其动态,做好稳控工作,使辖区196名企业军转干部、8名21核基地、38名抗美援朝和20名自卫反击战退伍军人无一人赴京、省、市、区上访。网友刘选启 郑清广
第二篇: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调查
本刊记者李茂管王传志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在60年代初,创造了“在党的领导下,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改革开放以来,枫桥的干部群众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预防化解了一大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使枫桥出现了“矛盾少、治安好、发展快、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5.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150元,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一、立足预防,完善机制
枫桥镇的领导同志认为,在现阶段,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因素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可预见、可疏导,只要主动预防,及时化解,一般不会酿成大的事端。为此,他们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化解纠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来抓,采取“四前”工作法,建立了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一是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理。建立全镇综合治理办公机构,由一名分管政法的 1
副书记抓综合治理工作。重视村、企业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做到网络健全,力量精干。目前,全镇共有治保调解组织152个,治保调解人员484名,还有一支212人的治安信息员队伍,以确保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理。在加强治保调解组织建设中,治保调解主任一般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对治保调解干部业务上加强指导,由公安、司法等部门针对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开展业务指导和法律辅导,提高治保调解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调解水平;生活上关心治保调解干部,对连续担任治保调解干部10年以上的发给荣誉证书,由镇、村投保养老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建立反应灵敏、能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预警体系。镇党委、政府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政法部门联席会议,同时,组织各部门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及时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分析预测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规律,以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信访工作“五个一”工作法,即一日(群众接待日)、一会(维护稳定联席会)、一表(填报《不安定因素排查登记表》)、一卡(信访个案登记卡)、一活动(每月11、12日,镇机关包村的干部下村现场办公,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了解民情社情。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有200余条,为预防和化解矛盾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枫桥的干部认为,预防纠纷,关键是要抓好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工作做到矛盾产生前。例如,枫桥织机遍布千家万户后,用电量猛增,村民对保证用电和电价问题十分关心。镇党委、政府和电管部门及时对农村电网建设作出规划,扩充了一批变压器容量,定期对用电情况进行检查,整顿村级电工队伍,有效减少了用电纠纷。注意抓好重点季节纠纷预防工作。每年“双抢”大忙来临之前,村干部都要集体检查一遍电线、沟渠、机耕路和山塘水库,该修补的修补,该抢建的抢建,防止村民因争水、争电、争路发生矛盾和冲突。四是调解工
作走在矛盾激化前,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枫桥的干部认为,发生纠纷并不可怕,关键是理清纠葛,调解得法,把纠纷解决在初发阶段,解决在基层。他们在开展调解工作中,坚持一快二细,就是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干部不拖不推,立即受理调处,注重做过细的说服教育工作,理顺情绪,消除隔阂。1998年8月,有两个村因用电发生纠纷,双方都准备好了拖拉机准备集体上访。治安信息员将情况迅速报告后,镇党委、政府负责人立即带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治保调解人员到两边做工作,及时制止了双方的行动,并妥善解决了矛盾。近五年来,全镇共发生各类纠纷1766起,调解处理成功1706起,成功率达到96.6%,其中88%的纠纷在村一级得到及时化解,没有一起矛盾激化,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强化教育,提高素质
枫桥的干部认为,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关键在于教育。为此,他们通过建立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外来人口教育等全方位立体式教育网络,大力加强农村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镇机关专门成立了宣传中心,建立了一个宣传长廊、一个广电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和一个教育培训中心;各村、企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一块黑板报、一个阅报栏、一个活动室,主动出击,先声夺人,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每年都要开展大型的主题教育。不少村组织村民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充实村民的闲暇生活。全镇广泛开展了“创文明村、文明户,做文明人”活动,80%以上的村达到了文明村标准。工青妇组织及敬老协会、禁赌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和公益劳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增强
了群众的公益意识。每年对镇、村、企业干部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干部依法办事水平。广泛开展“送法进村”、“送法进厂”、“送法进校”、上法制课等活动,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和普法教育,大大增强了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减少了纠纷的产生和矛盾的激化。
三、实行民主,依法治理
枫桥镇以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为突破口,切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大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密切了干群关系,为消除纠纷、有效地化解矛盾提供了根本的前提和保证。他们通过完善村级民主选举制度,让村民自主选出村委会班子,使民情、民意、民智真正在决策和管理中得到体现。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制定简单明了、具体实用的村规民约,充分依靠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全面推行村务公开,规定每年3月28日为村务公开日,村级财务情况每月向村民公布,对其他集体项目投标、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水电费收缴等村民比较关心的内容分月分季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镇、村干部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把各项活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治保调解干部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同样坚持合法、合情、合理原则,讲事实,讲证据,讲法律,依法调解。这些不仅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而且在解决问题、调解处理纠纷时,干部依法照章办事便于说话,群众心里明白易于接受。
四、加强领导,强固核心
枫桥之所以能把绝大部分矛盾化解在基层,关键在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干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曾
有段时间,一些地方存在的矛盾纠纷始终没有调处成功,甚至个别还扩大激化。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工作不力,而深层的原因却在于这些村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枫桥镇的领导认为,把一个地方治理好、发展好,关键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切实加强领导。他们及时从单一抓治保调解组织建设转到抓整个基层组织建设上来,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配套建设作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配齐配好党支部成员,配强支部书记,选好领头雁。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组织报告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外出考察等,提高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增强依法治村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在维护农村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钟瑛村党支部一班人,10多年来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穿梭于村民中间,“磨破嘴皮,跑穿鞋底”,及时化解矛盾,晚上轮流值班,带领护村队员开展治安巡逻,确保了辖区的社会稳定。该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命名为“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在整个枫桥农村,已牢牢筑起了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治保会、共青团、妇联和民兵等组织相配套的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群众“有纠纷找调解,有矛盾找组织”已成为时尚。
第三篇:创新矛盾排查机制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创新矛盾排查机制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在创建平安乡镇进程中,从维护社会稳定入手,创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一方百姓平安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成立了党委、政府领导下的镇、村及各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立了以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人民调解组织为主的调解中心;村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点;村民组设有1至2人的矛盾纠纷排查信息员。形成了以镇综治办为龙头的镇、村、组三级信息网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追究、督查和协作制度。把工作内容量化,制定考核标准,与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干部政绩和报酬挂钩,对因违反政策,不作为而出现矛盾激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是充分发挥矛盾排查调处站的作用。为了密切关注本镇改革、发展形势,深入研究各种改革措施出台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及时掌握社会动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对策,他们坚持每周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镇党委书记主持,综治、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对近期内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出矛盾和纠纷进行排查。重大节假日组织得力人员深入重点村组、单位了解情况,重点排查。他们还组织了由一名副镇长牵头、司法、土地、公安等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小分队,常年深入村组、单位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四是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全镇**个村普遍建立了“党员维护社会稳定岗”,使广大农民党员从“无职”变为“有责”丰富了综治网络的内涵。利用党员熟悉民情、村情的优势,宣传法律、法规,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矛盾问题。使党员教育由过去的“空对空”变为现在的“实打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预防为主 依法处理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省经验交流材料)
好范文原创投稿
预防为主 依法处理 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鄂州市人事局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西邻省会武汉。1983年8月被批准设立省辖市,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长港4个县级区。国土面积1504平方公里,人口102万。
近几年来,在信访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提出了“三重、三心、三结合”的工作思路(全年工作重预防、月季工作重排查、突发信访重源头;热心接待上访群众、耐心听取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诚心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接待上访与主动下访相结合、思想教育疏导与提高群众法治观念相结合、依法果断处治上访闹事与积极处理上访案件相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局系统信访维稳网络,完善各项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立足疏导,防患于未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鄂州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实现了无越级上访的目标,连续几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特别是军转干部稳定工作更是受到省信访维稳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组织建设,确保信访稳定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抓好组织建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信访工作走向标本兼治的良性轨道。多年来,局党组始终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上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把它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为此,我们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军转办主任为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维稳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每年初局党组与各科室及下属二级单位签订信访维稳责任状,明确各自的维稳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局领导还经常提醒机关人员:在办理信访时,必须做到情为民所系,必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决不做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的蠢事,切实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班子领导经常研究带倾向性的信访问题,以及信访工作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措施,整个信访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落实。所有来信来访材料局长亲自过目把关后,批转给分管领导或承办科室,承办科室再具体做好答复工作,群众来访坚持谁接待谁负责,接待人再根据来访情况移交业务科室,重大情况由分管领导或局长出面处理,局机关人人都是信访接待员。从而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相关科室全力配合,局机关干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二、注重制度建设,规范信访工作程序
建立并落实好各项信访工作制度,是做好信访工作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依据《信访条例》,重点建立落实了五项制度。
一是维稳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局维稳领导小组定期召集各科室负责人,共同分析信访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点信访案件的处理方案。例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二是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实行每月15日领导接待日制,每个接待日都有一名局领导到信访接待室值班,接待上访群众。同时建立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每月底报送局主要领导阅示。并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性质,由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接访,提高了现场接待、解决信访问题的效率。对接待后的问题,实行“首问责任制”,接待后一抓到底,直至问题的彻底解决。
三是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坚持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汇总梳理工作制度,在重要敏感期实行每天一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实现了信访隐患的超前介入、超前稳控和超前化解。
四是信访交办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由办公室登记送经局长批示后及时交办相关科室处理,并要求及时上报处理结果,强化了业务科室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的意识,促进了职能作用的发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五是重大信访信息反馈报告制度和预警应急制度。为增强信访稳控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我们先后制定了《企业军转干部非正常上访应急预案》和《市人事局重大纠纷处理应急预案》,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对于突发性事件力争“发现得早、稳控得住、化解得了、处理得好”,为及时处理群体性事件奠定了基础。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我局的信访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信访秩序更加井然有序,信访渠道更加畅通,推动了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注重解决问题,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做好信访工作,根本在于扎实有效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千方百计解决了大量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坚持以情感人,做到热心周到服务,着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来访群众,总是笑脸相迎,坦诚相待,坚持从一人一事、一言一行做起,从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群众积怨入手,把“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信访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人民群众心坎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是否合理,都坚持深入调查核实,只要是政策允许的,就克服困难,多方联系协商,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就做好耐心说服,把事实调查清楚,把政策解释透,尽量消除群众的误解。例如:
二是强化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四个一”的解决办法,即:一个局领导包案,一个科长负责牵头,一个责任专班调处,一个处理方案解决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层有任务,人人有压力,确定化解时限,妥善给予解决。
通过以上措施,今年元至六月,我局共受理信访案件 63件次,比去年下降了 11。5%,按分级处理原则转各区局处理5 件,已办结 58件,其中市级领导批办、督办的16
件,已办结15 件。
人事编制信访工作地位重要,任务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作法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把信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篇: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初始
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初始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首都稳、全国稳”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初始,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他们的做法是:创新理念,在把握规律上下功夫。多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研究社会矛盾运行规律,积极探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用理念创新推动工作创新。一是牢固树立了“四个理念”。即用群众工作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理念;化解重点矛盾带动一般矛盾解决的理念;既关注群众长远利益,更注重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的理念;统筹协调多元利益关系的理念。二是着力提升了“三个意识”。即主动作为的意识,积极排查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困难;和贵包容的意识,尊重群众、理解群众、服务群众;标本兼治的意识,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治标”的同时向“治本”转变。三是探索形成了“四个方法”。即群众工作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利益分析的方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向纵深发展。
夯实基础,在重心下移上下功夫。一是强化工作力量。各区县分别成立了接待、办理、答复一体化的社会矛盾调处中心,328个街道乡镇全部成立了信访办和社会矛盾调处分中心。二是推进精细管理。把信访工作融入社区网格化、农村社区化建设,在各类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商务楼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消除工作盲点和死角。三是加强工作指导。适应形势任务要求,每月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判形势、会商解决重要问题。在全市推广“信访代理制”、“一单式”工作法、“连民心恳谈室”等经验,引导基层提高化解能力,基层一线矛盾化解率达95%以上。
整体推进,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强化风险评估,源头预防。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将信访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融为一体,防范涉众性重大矛盾隐患。2009年以来,全市200余个项目经信访评估后被叫停和缓行,及时避免了涉众性矛盾隐患的发生。推动涉及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的15项政策出台。二是强化动态排查,及时化解。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时期排查相结合,固化经验、形成制度。5年来,排查矛盾纠纷3万多件,化解率达98.6%。三是强化综合协调,多方联动。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逐件明确责任主体和化解责任,全部实行领导包案。市领导对分管领域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每季度研究协调,指导解决。2008年以来共投入150余亿元,化解了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北京市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负责、社会多方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11年全市信访总量件次和人次较2007年分别下降43.5%和29.7%,信访形势不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