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稳定工作新做法
农村稳定工作新做法
——黄土庄镇初探
良好的责任意识,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黄土庄镇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本着“树立一个意识,筑牢一道防线,健全一套机制,实现三个确保”的总体思路,扎扎实实地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1、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责任意识。要求全体镇村干部把“稳定压倒一切”的责任意识贯穿于每项工作的细节之中,做到干事之前想稳定,干事之中保稳定,成事之后促稳定。不利于稳定的话不说,不利于稳定的事不做。将“稳定压倒一切”的要求作为一条铁的纪律严格贯彻执行。
2、筑牢信访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村街是信访稳定工作的最前沿,村干部是维护好信访稳定的基础。因此,我们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作为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筑牢这一防线,首先要教育和引导村干部做到“心正、身正、口正”。“心正”,即提升思想境界、端正工作态度,心系群众冷暖;“身正”,即依法依规办事,严守廉政准则,不与民争利;“口正”,即提高自身修养,改善工作方法,不与民争气。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村务公开的新方式,特别是在村级财务管理、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村集体债权债务等方面全面实行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强化群众 1
对干部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通过上述两项措施,从主观上,从源头上最大限度的减少信访隐患的诱发因素,提高村干部的威信,发挥村级组织吸附化解信访问题的前线作用。
3、健全一套机制。即建立健全十项制度,一是矛盾排查制度。
(一)片上日排查:掌握信访第一手资料,并建立台账;镇里周分析:针对易发问题的点及重点工作的推进,班子每周召开信访例会,进行分析研判,找出不可避免的问题点。
(二)落实信息通报员:各村明确一名信访信息员,寻找信访苗头,及时掌握动态,第一时间上报。通过及早发现,实现抓早抓小,超前化解。二是接访约访制度。班子成员坚持每天轮流接访,在醒目位置公开接访人姓名和职务,公示信访受理范围,信访举报归口办理指南。同时,对重点案件的重点人员,由镇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根据群众上访的激烈程度,分别主动进行预约接访,增强信任感,提高办事效率,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三是首问负责制度。来访人员最先咨询的机关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接访时要做到态度和蔼、热情诚恳、文明礼貌,要第一时间将上访人员引领到信访接待室或片长办公室,确保将信访人吸附在镇里。四是领导包案制度。对于一般信访案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属系统,定牵头领导、定直接责任人、定具体办案人、定结果和汇报时间。分包领导要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五是“集体会诊”制度。对于上级交办的重点案件、集体访、重复上访和其它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单靠包案领导很难解决,则拿到每周一次的信访例会上“集体会诊”。信访例会由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通过集思广益,逐一研究分析,商讨处置对策,及时化解矛盾。六是“能人化解”制度。在案件化解上,我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利用黄土庄镇的经济能人和社会能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人缘和地缘优势,参与信访案件的化解,真正达到稳控和解决问题的效果。七是风险评估制度。对于重要时期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由镇党委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民意调查,进行分析论证,对可能发生信访矛盾隐患的坚决暂缓实施,减少特殊时期信访隐患的发生。八是稳控监控制度。在政治敏感时期,包村干部全天驻村,安排人员对摸排出的重点人员实施24小时监控,分时点上报监控情况。一旦有异常动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稳控。九是应急处置制度。凡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镇主要领导带队并协同派出所所长及干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就地稳控化解,赢得工作主动。十是考核奖惩制度。每年与各村进行签订信访工作责任状,将信访工作作为村干部年终评比的一项重点内容,与评优,特别是年终奖金挂钩。年内如果发生群体性上访的,按上访级别相应扣分、扣奖金,对发生越级上访案件的村,坚决落实“一票否决”。
4、实现三个确保。我镇将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力争使全镇的矛盾纠纷吸附在镇村,化解在初发阶段。确保
不发生市级集体访,确保不发生越级访,确保不发生进京非访。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经过以上的意识的树立、方法的创新,黄土庄镇新的信访量逐月下降,老的信访案件得到了有效的化解,稳定工作取得了另人满意的效果。
第二篇:教师评价工作的几点新做法
教师评价工作的几点新做法
作者:卢德芹文章来源:学前教育点击数:721更新时间:2007-3-20
以往,管理者往往重视评价手段的使用及内容的确定,而忽视评价过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深感要想让评价工作真正成为提高保教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手段,管理者首先必须思考评价能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变革。
1.变“背对背”式考核为“击鼓传花”式考核
在一年一度的期末教师工作考核中,我们打破过去“背对背”的考核评价方式,调整为面对面“击鼓传花”的形式。
我们的办法是让全体教师围圈而坐,给每位教师发一张附有考核评价要求的纸,纸上姓名处空白。教师在纸上写好自己的名字,管理者重申评价要求后,击鼓明示考核活动开始。教师先将写有自己名字的考核纸传给右边的教师,再接过左边教师传来的考核纸,根据纸上的姓名,写上自己认为该教师在德、能、勤、绩诸方面表现最突出的一条优点后,再传给右边教师,右边教师将根据前一位老师对该教师的评价,再继续挖掘该教师与所写不同的优点填好后继续向下传,直至考核表回到本人手里为止。此时,每位教师的评价表都已经由一张白纸变为了满满的被别人认可的“优点集”了。然后,教师根据大家的评价,对照自身的工作,公正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后,将整个评价内容读给所有教师听。
教师将自己的评价内容念完后,考核工作并没结束,管理者还要根据本人自评的不足结合其平日工作表现,对其自评能力进行评价。重视“教师对自己评价把握的准确性,而不是评价内容本身”,使教师清楚有缺点、不足不怕,关键的是要能看准自己的不足、积极地面对不足,并努力调整。
这种评价方式激发了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师没了思想包袱,能公正地看待他人,积极地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教师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同时,这也给了教师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这种评价体制的激励下,教师对自身的不足敢于深挖,避重就轻、冠冕堂皇的话不见了。有的老师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些该做的事,却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一定争取把今年的不足变为明年的成绩!”
2.设立“发现闪光点”记录册,张扬教师的优势
在我园各班的家长园地中,都挂着三本“发现闪光点”记录册。其目的是让教师、家长、幼儿参与“发现闪光点”,变表扬为动力,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办法是班级教师人手一本“发现闪光点”记录册,在封面贴上自己的照片,以便大家有针对性地取放书写。任何人看到某位教师有优点和进步,看到其在教育中的好方法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时,都可以随时记录在该教师的闪光册上。此册与教师同行,教师升到哪班,闪光册随至哪班。每个人的优点不同,家长和教师的反馈角度也不同,这样更促进了教师个性发展的优势互补,形成了有效的互学效果。如,在闪光册上,有的记录了A教师与家长沟通时方法多样,有的记录了教师对待体弱儿特别心细,有的则记录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注重与家长共同商讨等。所有这些。既是对教师们的优势的张扬,也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最好信息;既能鼓舞受表扬的老师,又能使教师间的竞争和相互学习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自然产生。
“发现闪光点”记录册包括三部分:教师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以及幼儿图表评价。其中,幼儿图表评价每月开展一次,由园领导或家长委员会负责采集,每次按出勤表选取10名左右幼儿参与评价,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幼儿都能有机会对本班教师进行评价。如,根据图表内容向幼儿询问“老师喜欢你吗”、“你是怎么知道老师喜欢你的”、“她经常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吗”、“你愿意给她个大拇指奖吗”等,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以此督促老师为幼儿创设愉悦的生活学习环境,不断自觉地改进工作。幼儿对教师的评价,一方面是通过图画式的评价表格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通过组织幼儿谈话、用盖小红印章来实现的,最后,由组织者填上参加评价的幼儿的姓名,使评价更具真实性。
3.开展教师月工作质量自我评价工作
在我园,我们非常注重根据多方面的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评价标准,调控评价过程。比如,在我园的月工作考核中,我们为教师设立了自评项目。每月25日,教师根据月初所发的“教师月工作质量评价单”上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标准进行自我总结和分析。“教师月工作质量评价单”中的评价内容一方面结合月工作重点确定,另一方面根据教师共有的不足或共性的发展需要设定,既有常规性评价内容,又有重点评价内容。每月由园领导统一制定、调整各月评价内容。这种方式属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
自评项目中有评分形式的自评。其中,教师自我反思出来的当月问题以及据此而制定的改进措施在月考核中占有相当比重。其目的就是通过月考核让教师主动反思自己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他人评价包括班长和园领导的评价。对于教师在月考核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给他们改正、调整的机会,以服务、指导的态度帮助教师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下个月的工作重点,而不是以处罚为最终目的。这样,通过正向接纳教师工作中的弱点,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敢于反思、乐于反思、主动发展的空间,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评价工作中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评价工作中所形成的宽容、理解、激励的氛围也延伸到了师生间、家园间,使幼儿园的氛围更加融洽、温馨了。
在评价中,我们采取奖分而不是扣分的方式,让教师根据评价条目给自己奖分,这样,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此外,在每月考核结束后,保教主任都会将了解到的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制定为下月考核内容,与教师共勉。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能认真反思分析并有措施者,当月工作暂不与工资挂钩,看下月调整情况。
第三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市局文件)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第15期
邯郸市公安局 2012年8月3日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馆陶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魏江海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立足辖区治安形势,先后开展了命案侦破、严打整治、社会治安整治、清网追逃等多项专项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农村刑事犯罪活动,积极推进了农村警务室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虽然我们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不容忽视,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下面,笔者结合馆陶县2011年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一、馆陶县基本情况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全县总面积456.3平房公里,人口34万,有8个乡镇、277个行政村,其中,有7个农村乡镇,263个农村村庄,2011年农村人口27.5万人、流动人口2780人、农村平均收入5747元。馆陶是邯郸市的东大门,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隔卫运河相望,西距邯郸市75公里,东距山东省聊城市65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阳市95公里,106、309两条国道交汇于此,邯济铁路横贯东西,青兰高速穿境而过,交通特别便利,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馆陶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化工、机械制造、轴承加工、蛋鸡养殖等产业以来,使人、财、物流通急速增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给农村治安形势也带来了严峻考验。
二、当前农村存在的治安主要问题
(一)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增多。随着农村利益格局的完善和调整,社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上,如征地拆迁、道路建设、环境污染、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已从对话协商向越级上访甚至围门堵路转化。这些事件起因复杂,涉及面广,人数众多,反复性大,对抗性强,解决难度相当大,稍有不慎都将激化矛盾,往往引发群体上访、堵塞交通、暴力抗法、哄抢甚至围堵党政机关等违法行为。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虽然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但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5起,占全县涉法涉诉总数的85%;发生非正常访18起,占全县非正常访的90%,这些上访案件的处理非常棘手,牵扯了很多精力。
(二)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农村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影响不和谐的因素增多。从命案发生的情况归纳分析看,由邻里土地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因家庭矛盾激化、情感问题引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恶性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绝大部分命案发生在农村。2011年农村地区刑事案件389起,占全县刑事案件42%;农村八类严重暴力案件87起,占全县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的59%,这些案件的发生为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
(三)侵财型案件居高不下。主要为盗窃和诈骗案件,对象是现金、家电、金银手饰、摩托车等便于携带和价值较高的物品,尤其是盗窃电动车、摩托车案件较多。同时,电信诈骗、以婚骗财、利用封建迷信手段骗取钱财等诈骗案件较前几年也有所上升。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两抢一盗案件272起,占全县两抢一盗案件37%,这些案件的发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四)民间纠纷及引起的伤害案件仍然较突出。当前农村邻里、乡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因田边地角、宅基林木、瓜果青苗、鸡鸭猪犬等小事纷争和家庭积怨、婚恋纠葛、经济纠纷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而且量大面广。而为此引发的打架斗殴、恶性伤害案件的暴力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与过去“拳头加木棍”伤害方式相比,犯罪手段更为凶狠残忍,动辄使用菜刀、铁锹、锄头、斧头、尖刀等杀伤性工具,伤人不计后果。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共发生治安案件424起,占全县治安案件的43%;农村矛盾纠纷136起,占全县矛盾纠纷的51%,民转刑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五)农村留守人群逐步成为问题人群的现象日益凸显。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留下了大批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成为“留守人群”。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生活负担沉重、家庭功能失衡、情感缺失、自我保护防范应对能力弱、大多数青壮年都已外出打工等原因,“留守人群”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强奸、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在农村时有发生。这样的弱势群体,在违法犯罪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直接危及了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造成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警务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农村治安防范工作面广、量大、线长、分散,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与农村面临的复杂治安形势相比,农村警务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警力少,民警沉不下去,警务信息上不来,警民关系还不够融洽,实施治安管理还处于被动状态。我局现有编制141人,实有在职在编民警110人;农村派出所7个,农村辖区刑警中队3个,共有警力3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四二,占全县总警力的36%。由于警力紧缺,不能完全通过定点、定人、定时入户走访、召开民情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反馈有价值信息,派出所行使打击、管理、防范、服务等职能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措施未能完全落实到位。目前,基层乡镇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上,对如何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基层乡镇党委政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匮乏,甚至还存在社会治安就是公安机关一家抓的思想认识误区,对治安工作停留在表面上,贯彻落实在会议文件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措施未能充分落实到位。
三是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治安防控机制不健全。一些农村政权组织对群众干预和控制能力大为减弱,村干部失去了以往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村级财务收入没有保障,导致有的村功能组织处于不健全或半瘫痪状态,群众干预和控制能力弱化,凝聚力和公信力减弱,民调组织工作力度不够,许多民事纠纷调解不到位,矛盾化解不及时。同时,少数农村干部作风漂浮,群众基础差,工作方法简单,对一些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四是一些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较差。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个体地位得到极大突显,集体主义思想在一些村民头脑中逐渐丧失,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较严重,群众参与治安活动的积极性差,自我防范意识又不强,物防、技防更是薄弱。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男女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多为妇女、老人和儿童,这个群体自我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较差,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五是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滞后,一些群众法律知识淡薄。由于农村普法工作落后,以前的普法工作又不深入、不到位,大多数群众的法律水平还谈不上“有法必依”,导致一些群众遇事冲动、意气行事,受到不法侵害时不能用法律手段解决,往往采取报复、伤害、闹事等过激行为,而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群众受到不法侵害后,不及时报案,甚至私了,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少数文化素质偏低、又不知法、辨别是非能力差的群众,容易受人挑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四、公安机关针对农村治安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大力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农村派出所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县级公安机关要紧紧抓住最为重要、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下大力气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农村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出成效。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目标,切实把“能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民警选拔到派出所领导位置上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派出所长。通过苦练基本功,使农村派出所民警真正达到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会网上作战。切实加强对农村派出所的保障,努力解决派出所硬件建设和办公办案经费等问题,为派出所配备必要的武器装备、防护器材和办公设施。通过夯实基层基础,真正实现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切实筑牢以派出所为主体的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
(二)以排查调处纠纷为出发点,及时消除农村不安定因素。在当前因征地、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众性上访事件增多的情况下,做为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维护农村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农村群体性上访事件,要做到信息快、预案早、慎行动。各派出所要大力发挥治安管理员作用,密切注视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农村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做到耳聪目明,及时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严防酿成民转刑案件及群体性械斗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农村中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可能发生,做为公安机关要及早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在人、财、物、车上做好充分准备。一旦遇有上访事件,要及时处置,并按照“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讲究策略,把握时机,科学处置,防止因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影响警民关系。坚持慎用警力,警械、武警和强制措施的原则,对一般不明真相的群众要采取说明、教育、劝解的方法,冷静稳妥地处置。对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的群体性事件,采取断然措施,依法严惩。
(三)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认识,在开展经常性严打的同时,要抓住影响稳定大局的“敏感点”,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把社会治安控制在群众可以承受的常态水平之内,从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关注。关注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精心组织因地施策。农村派出所要针对本辖区一段时期以来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要按照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专项行动,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关注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公安机关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适时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和严打专项行动,将影响农民安全感和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侵农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快侦快破,严厉打击盗窃机动车、破坏电力设备、通讯设施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坚决打击农村涉黑涉恶犯罪,严厉打击关系农民切实利益和破坏生产经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坑农、害农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关注农村中存在的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专项治理。要针对当前农村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采取查源头,抓现行,捣窝点,除危害的方法,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的路边店、旅店等公共场所的清查整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空气。
(四)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派出所要针对农村中安全事故多发的现象,及时搞好农村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落实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三个加强。加强危爆物品的管理,减少和杜绝治安灾害的发生。我县现有涉爆单位馆陶县喜庆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涉剧毒及化学品单位瑞森药业和信德有限公司,虽然这些单位没有发生过大的涉爆涉毒治安案(事)件,但仍存在治安隐患苗头和漏洞。治安大队和派出所要加强对危险爆炸物的销售、使用的每一个环节的检查督促工作,对使用危爆物品的要严格掌握,并落实责任,做到万无一失,坚决遏制涉枪涉爆案件和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强消防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共发生火灾事故24起,占全县的46%,并呈明显上升趋势。消防大队和派出所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及时加强对农贸市场、农民居住区和农资、农产品仓库的消防管理,要帮助农民组建业务消防队,并进行防火、灭火知识教育,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加强交通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2011年底,我县农村地区机动车保有量2.6万余辆,占全县的66%;农村地区发生交通事故22起,占全县的68%。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会越来越多,而随之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会越来越多,交警大队和派出所要经常对广大农民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维护好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坚决制止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发生,并要管住农村的车辆,制止无牌无证摩托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
(五)发挥治安管理员作用,使其成为维护农村地区稳定的“桥头堡”。2011年12月份,我县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每村一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一名治安管理员”的标准,在全县27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高标准的警务室,落实了治安管理员,为他们全部配备了警用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并通过岗前培训、跟踪指导、“轮值轮训”等形式,使治安管理员明白了“干什么、怎么干”,使其真正的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基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成为工作的“明白人”。通过对治安管理员的业务知识和“轮值轮训”培训,切实提高他们业务基础知识和实战应用能力,使他们尽快成工作中的行家里手。成为群众的“勤务兵”。通过他们掌握辖区社情民意、摸排化解矛盾纠纷、搞好治安防范,并开展救济、优抚、代办户口等各项便民服务,增强警民鱼水情,提高群众满意度。当好群众的“守护神
”。治安管理员工作在农村社区一线,在服务群众的同时,还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当好矛盾纠纷的“化解人”。治安管理员在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的原则,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采取预警在先、控制得当、回访及时等有效方法,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做好法制教育的“宣传员”。广大治安管理员要结合日常工作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提醒群众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使他们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制的途径解决问题。
文章出处:调研处
文章作者:dyc
Copyright © 2003 邯郸市公安局调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四篇:关于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关于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维稳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找准位置,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说只有切实抓好农村稳定工作,才能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加快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下面,我就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干部要具备应用的素质
1、要有公心。就是要有一颗甘当公仆、执政为民之心。要少存私心,先公后私,坚持无私奉献做表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是最拥护那些有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心里总想着群众的领头人。要有大局观念,以大局为重,不因一时之利而起贪欲,不因一己之私而失去理智。
2、要有实心。坚持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与他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特别是要大力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排扰解难,切实为他们解决好实际问题。如在发放救灾救济款物、解决低保等问题上给予大力倾斜。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并告知当事人具体情况。
3、要有恒心。农村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会一劳永逸。只要人与人相处,总会有磕磕碰碰,总会有不同的、新的矛盾出现,所以我们基层干部必须持之以恒,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要常抓不懈。在调处具体矛盾纠纷时,要具备足够的耐心,注意倾听,并且耐心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促使矛盾化解。
二、基层干部要讲究做事、调处矛盾的原则
1、要依法办事,不能以权代法。调处矛盾纠纷,必须坚持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
2、要依规办事。村务、政务公开要及时、彻底,把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制度落到实处,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突出矛盾和问题。
3、要依民就事。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要高居于群众之上。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相信群众中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依靠群众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基层干部要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1、要宜早不宜迟。就是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的疾苦,了解存在问题,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对掌握了的不稳定因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调解,坚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样,矛盾纠纷刚一出现就进行化解,既轻松,又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2、要宜细不宜粗。调处矛盾纠纷时,要弄清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不能粗枝大叶,草率了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工作。
3、要宜软不宜硬。调处矛盾纠纷要以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为主,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不能以势压人,更不能高高在上,我行我素,独断专横。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矛盾纠纷,要果断坚决调处,当断则断,不要推,以免矛盾激化,酿成大的祸端。
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1、要积极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2、要加强村级组织廉政建设,严惩腐败,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争得群众的信任;
3、要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办事水平,讲究工作方法,做到让群众满意,还干部清白,增强干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防止和减少因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和激化矛盾。
4、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裁体,加大对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就业新渠道,让农民有事可为,有钱可挣。农民因勤而乐,因富而安,富乐生和谐,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第五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
农村信访工作更多的是要凭经验、凭知识、凭感情、凭定力。凭经验就是靠经验办事,用经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凭知识就是多学习相关的法律、规章,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学习,提高接访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凭感情就是和信访人搞好关系,在包村过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打好群众基础。凭定力就是不要有埋怨情绪,要按照上级要求,把工作干好、干实。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信访工作的沟通交流,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要有一个规范的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排查情况到落实情况逐一汇报交流,逐一分析,研究措施、确定责任人,抓好落实,逐步减少信访案件。另一方面在信访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即群众利益第一,来访群众设定有理,争取多数、孤立少数。要站在群众的一面想问题,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要理性地接待来访群众,公正、公平地处理矛盾纠纷;在一些群体性上访案件中,必须坚持争取大多数上访群众站在党的一面。最后是建立排查制度。排查就是为了排查隐患,对信访案件有一个准确的预判,尽可能减少非正常访和越级访。排查工作要有办法、开动脑筋想办法,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要积极发挥村级综治联络员的作用,同时在每个村发展1-2名“暗线”,及时掌握重点村、重点户的动向。
二是分口把关。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划分类别,按类别成立专门的对口化访组织,分口把关,分头调度,集中精力攻破重点、难点案件。在分口把关、对口接待中要注重方法的研究,对典型的、先进的、有实效的经验做法要进行及时总结,做好各分口组织间的经验交流,并向全县推广,推动全县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态度问题。解决信访问题,态度很重要。在接访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热情、热心,认真倾听上访群众的苦衷,深入分析案情的原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与上访群众发生冲突,使矛盾有个缓冲,给上访群众满意的答复。四是程序问题。接访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程序,按程序办事。对涉及县直部门的,要及时与县直部门沟通,做到低调沟通。对能拿出书面意见的要给予书面答复,要深入研究答复意见,把案子办成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