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1年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年度总结报告
关于2011年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
计量及节能改造年度总结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积极稳妥推进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和辽宁省建设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辽建发„2009‟25号)有关规定,我市现已完成2011年度城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现将具体改造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既有居住建筑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供暖总面积2744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现有供暖面积206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510万平方米,非居民住宅550万平方米。供热单位141家,大小热源222处,到2008年底,百分之百实现分户供暖。既有居住建筑以1980年以后建成的建筑为主,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为主,其中非节能建筑能耗高。建筑采暖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主,建筑室内采暖系统以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为主,没有热计量设备。
二、我市2011年度改造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承担的年度改造任务
目前,我市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400万平方米,已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但没有安装热计量设施的建筑有220万平米。
针对具有改造价值的4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工序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40万平方米。针对已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但没有安装热计量节能改造的22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我市将在2015年前分批进行,完成“十二五”期间改造工作目标。
(二)2011年任务开工建设及完成情况
今年7月份,市政府采购办、供暖办组织相关人员专家对2011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对多个生产热计量表的厂家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选取适合朝阳特点的热计量表,并在义美家园进行[1] [2]
[3]改10.4万平方米,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
三、配套措施
(一)组织机构设置
今年4月份,为切实加强对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朝阳市供热计量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程质量管理情况
在工程施工的每一分部、分项过程中: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程的检查。检查中严把质量关,对需要整改的地方,一经提出,便立即认真整改,整改后监理方进行复查验收,达到标准后,才能进入下
道工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施工,配合各参建单位完成了本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严格按照监理大纲、监理程序做,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技术、标准体系及材料使用情况
依据•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和•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在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承受能力及城市建设规划,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年限、供热质量及方式、群众参与积极性和试点区域代表性等因素,编制我市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规划,确保实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符合四个方面要求:一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建设的、房屋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结构完好、符合安全要求的既有居住建筑;二是供热质量相对稳定,供热企业信誉好、参与改造积极性较高,基本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集中供热区域范围内的既有居住建筑;三是位于群众认知程度高,节能改造愿望迫切、参与意识较强的区域;四是位于城市重要景观区域,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既有居住建筑。根据上述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确定分类改造的范围和级别,统一规划、科学实施改造。
四、明年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及省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规定‣、•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
知‣和辽宁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我市制定明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的任务。
第二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附件1: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提出的工作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创新改造模式,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推动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确保完成国务院确定的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实现节约1600万吨标准煤。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逐级分解国务院确定的改造任务,落实具体项目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将国家分解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到所辖各市(区、县),并将分解结果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备案。
2、各地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具体改造项目,确定项目时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按照《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建筑能耗数据 1 采集标准》要求,对本辖区内既有建筑信息和能耗信息进行调查,优先将节能潜力大的项目确定为改造对象。
(2)采取入户调查、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产权单位、供热单位等对实施改造及投资改造的意见,优先将各方主体改造意愿统一、改造资金落实的建筑确定为改造对象。
(3)应以热源或热力站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的供热系统、建筑围护结构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同步实施改造。
(4)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抗震、结构、防火安全评估,对不能保证继续安全使用20年的建筑,不宜开展建筑节能改造,或者对此类建筑同步开展安全和节能改造。
(5)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应力求与城市旧城区改造、建筑物修缮、城市及区域性热源改造等相结合进行。属于城市拆迁范围内的居住建筑不得列为改造对象。
(二)确定城市改造实施方案
1、各地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制定落实本地区改造任务的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1),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报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备案。
2、各地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在所辖市(区、县)制订的实施方案基础上,填写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汇总表(附件2)及项目基本情况表(附件3),报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财政部备案。
(三)组织实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1、灵活选择融资模式
各地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供热企业、能源服务公司、产权单位、居民个人及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力量,通过企业自筹、受益居民投入、财政支持等方式筹措资金,进行热源及管网热平衡、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薄弱环节等方面的改造。总结国内外实施改造的经验,改造的投资主体和回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类:
(1)供热企业改造模式。供热企业投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通过降低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成本,收取新增用户的入网费和采暖费实现投资回报。
(2)节能服务公司改造模式。节能服务公司投资改造,可从与供热企业协议的热费价差及改造后节省的能源费用作为收益回报。
(3)单一产权主体改造模式。产权单位投资改造,可通过改造后节省的能源费用实现回报。
(4)居民自发改造模式。居民个人参与投资改造,可通过实施热计量收费降低热费支出获得收益,同时可改善居住环境。
(5)国际合作项目改造模式。改造主体通过申请国际政府间贷款、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等,获得改造资金。
(6)组合改造模式。以上几种模式的不同组合,例如供热企业、能源服务公司、居民在政府支持和协调下共同实施节能改造,供热企业负责一次管网的改造投资,能源服务公司负责室内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的投资,居民负责门窗等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投资。
2、实施节能改造
各地应参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另发)制定改造技术方案,并经必要的技术论证,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改造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建筑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热计量方式,应优先实行热源计量和楼栋计量。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以温度调控和热计量为手段、实现建筑节能为目的,不应仅局限于热量收费。改造应采用合理可行、投资经济、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特别注意应根据既有室内采暖系统现状选择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既要满足室温可调和分户计量的要求,又要满足运行和管理控制的要求。改造的供热采暖系统,必须明确一处供热企业和终端用户之间的热费决算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安装热量表。
(2)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热源的节能改造方案应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锅炉、热力站所采用的调节手段应与改
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相适应。锅炉房、热力站应对燃料消耗量、供热量、补水量、耗电量进行计量,动力用电、水泵用电、照明用电宜分别计量。燃气锅炉改造时应优先考虑设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室外供热管网改造前,应对管道及其保温质量进行检查和检修,及时更换损坏的管道阀门及部件。室外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当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达不到要求时,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可根据建筑所处的气候区、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构造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改造前应首先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厚度,以及相关的构造措施和节点做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应优先选用对居民干扰小、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安装工艺便捷的围护结构改造技术。应首先考虑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鼓励业主以参与投资的方式更换原有品质差的门窗。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必须确保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安全、防火和主要使用功能。
4、开展全过程监管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应对改造的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对实施主体结构节能改造的项目,应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照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优化选择施
工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部分必须满足现行强制性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当地建设主管应对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四)加强节能改造考核
各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应委托能效测评机构对所辖地区改造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及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汇总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将委托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对节能改造项目实际节能量和供热计量实施情况进行抽样复评,对达不到预期节能目标的项目,分析原因,限期由责任方完成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预期目标的,不给予该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奖励。
三、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核定
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 957号)文件要求,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核定将以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为基本依据。
(一)关于改造工作量的核定。节能改造的内容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三项,对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60%、30%、10%。其中:
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内容包括建筑外墙、门窗、屋面、地面及楼梯间等。改造后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门窗气密性应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地方标准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应满足地方标准要求)。
2、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既有建筑采暖系统的计量改造,在楼前加装热计量装置,室内采暖系统应根据实际系统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形式及温度调控改造方式。改造后应具备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的条件,达到用户可以自行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3、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包括热源、热力站、管网安装计量装置和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变频等调控装置。此项改造为适应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室内供热系统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对热源及管网热力、水力工况造成的影响而进行,其改造工作量按对应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室内供热系统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进行折算。
(二)关于节能效果的核定。节能效果根据实施改造后的节能量确定。
1、改造前建筑采暖能耗基线的确定。计划2008年采暖期前实施改造的项目,其能耗基线可依据同类型、同种供热形式的建筑能耗统计数据确定。计划2008年采暖期之后实施改造的项目,应在采暖季开始之前,在其对应的热源、热力站、改造建筑及小 7 区内其他非改造建筑楼前安装热计量装置,通过计量确定改造对象在改造前与改造后的采暖耗能。
2、在保证相同室内温度的前提下,以热源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的供热系统、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的,热源端的节能效果高于3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2,节能量高于2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节能量高于15%的,节能效果系数为0.8;以热力站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的供热系统、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的,热力站节能量高于4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2;节能量高于3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节能量高于2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0.8。
四、进度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2008年6月1日前将分解到所辖各市(区、县)的工作任务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备案。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2008年6月15日前,将所辖各市(区、县)第一批和第二批启动的改造项目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备案。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于2008年6月30日之前,制定完成改造实施方案,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2008年采暖期开始前完成第一批改造项目,完成第二批项目供热计量装置安装。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各地应加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协调机制,统一研究、协调、部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可委托当地墙改节能办、供热办等机构负责。
(二)经济激励机制。中央财政已设立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对实施改造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各地财政应按照国发[2007]15号文件规定,对该项工作予以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研究针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经济政策,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各地应依托当地技术能力强的大专院校、建筑科研机构等,为节能改造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完善适应本地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政策措施、技术标准、实施指南等。
(四)考核评价
1、国家层面考核。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将纳入全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考核范围,重点审定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任务完成进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检查结果将向社会公示。财政部将检查各省级财政主管部门对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2、省级层面考核。各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应建立领导责任考核机制,将节能改造目标及任务落实到各级管理机构及人员工作绩效考核中。应对所辖承担改造任务的市(区)工作任务完成进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市级财政对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
3、城市层面考核。各承担改造任务的市(区)建设、财政主管部门考核改造项目工作量、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每年要定期公布各改造项目的进展情况。
附:
1、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汇总表
3、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1: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编写提纲)
一、城市既有居住建筑基本情况及能耗情况
二、城市承担的改造任务、改造规划及改造计划
三、改造项目技术方案综述
四、改造项目融资模式综述
五、节能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六、保障措施情况,包括组织保障体系、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技术及标准配套情况、改造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等。
第三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总结报告编制大纲
附件1: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
总结报告编写大纲
一、改造进展情况
(一)任务指标分解、开工建设及完工情况,涉及追加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明确追加任务分解、开工及完工情况;
(二)改造资金落实情况,包括中央财政资金、省级、市级、县级资金配套情况以及社会资金利用情况;
(三)如实填写2012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完成情况表(附1-1),2012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追加任务情况表(附1-2)。
二、推进方式及措施
(一)组织机构设置
(二)任务分解及落实方式
(三)融资模式、资金使用方式
(四)工程组织方式
(五)质量管理方式
(六)标准规范情况
(七)验收考核方式
(八)宣传培训等
三、供热计量情况
(一)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供热计量方式种类及对应的计量面积;
(二)供热计量收费情况。
四、材料使用情况
包括使用保温材料、门窗、供热计量及调控装置等材料的等级要求,采购方式、质量控制或准入方式,材料成本与效果等,特别说明对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要求。
五、成本及效益分析
(一)测算主要改造内容的改造成本,包括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不同改造类型的成本;
(二)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产业拉动与就业、节能环保效益、民生效益以及改造投资回收期等。
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建议,并上报2013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需求表(附1-3)
七、模式与案例
(一)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5个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模式有代表性市、县,对推进模式和效果进行总结(编写大纲见附1-4),特别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供热企业参与或主导以及其他市场化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模式的案例。
(二)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10个项目,实事求是的填写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案例调查表(附1-5)
八、“节能暖房”重点市、县情况
“节能暖房”重点市、县要依据本大纲一至六条单独编写工作总结报告,作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的附件一并上报
九、实事求是填写如下信息统计表,与总结报告一并上报
附1-1:2012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完成情况表
附1-2:2012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追加任务情况表
附1-3:2013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需求表
附1-4: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模式总结编写大纲
附1-5: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案例调查表
第四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验收办法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项目验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提出的工作任务,做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验收工作,制定本验收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国家“十一五”1.5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计划的项目验收。
第三条
2007年10月1日后竣工的既有居住建筑不得列为改造对象。
第四条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分户热计量改造必须同步实施,并率先实行供热计量收费。不进行分户热计量改造、不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不得通过验收,不得拨付中央奖励资金。
第二章
验收依据
第五条
验收工作的主要依据: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 1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957号);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科[2008]126号);
(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验收办法>的通知》(建城[2008]211号);
(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科[2008]118号);
(六)《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第三章
验收条件
第六条
项目需达到以下条件,方可验收:
(一)2009年7月1日前开始实施改造的项目,技术方案应满足《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要求;2009年7月1日后确定改造技术方案或2009年10月1日后竣工的项目,应满足《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要求。
(二)项目按照经批准的技术方案完成相应改造内容,改造项目质量符合要求,并由建设单位完成了自查自验;
(三)改造工程资料完整(包括技术档案、施工管理资料、主 2 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产品、计量及调控装置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财务决算文件等);
(四)建设资金按计划执行,配套资金按规定比例及时足额到位,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改造项目已安装分户供热计量和温度调控装置,并实施供热计量收费。
第四章
验收内容
第七条
验收内容包括:
(一)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完成情况;
(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量评估;
(三)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节能效果评估;
(四)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情况;
(五)改造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六)改造工程资料情况;
(七)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情况。
第五章
验收程序
第八条 项目实施单位完成改造任务后,组织自检,确定达到验收条件后,向项目所在地市(区)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报告,验收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改造项目基本概况(包括工程位置、建筑面积、围护结构 形式、采暖系统形式、改造前能耗情况、项目实施进度等);
(二)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及技术要点;
(三)改造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工程建设质量情况;
(四)改造项目管理情况(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等);
(五)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情况;
(六)施工图图纸及有关附件;
(七)改造项目技术经济及节能效果分析(包括项目投入产出、节能效果、室内热舒适度改善等)。
第九条 市(区)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后,组织能效测评机构及有关专家,共同组成验收工作组,对改造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审查项目单位提交的验收申请报告;
(二)检查项目建设资料;
(三)检查改造工程,对工程质量验收工作进行核对和抽查,对改造工作量、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四)验收组对项目情况进行评议,形成项目验收意见。验收意见应有验收工作组全部成员签字认可;
(五)对验收合格的项目,验收工作组应该出具验收合格意见。对未能通过验收的项目,应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条件具备时重 4 新组织验收。
第十条 验收合格的项目,市(区)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应将项目验收有关资料报送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审查。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抽样复验,原则上承担改造任务的市(区)应全部抽验,抽验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少于每个市(区)改造项目的30%。
第十一条 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对本地区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汇总,填写《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验收合格项目备案表》(附件2),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
第十二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组织国家级能效测评机构对各地项目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检,对项目的验收情况进行审核。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1、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核算方法说明
2、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验收合格项目备案表
第五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验收办法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验收
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的工作任务,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作,根据《供热计量技术导则》、《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是指对既有居住建筑中不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供热系统按照供热计量收费的要求进行改造。包括户内采暖系统改造和管网、热源的改造。
第三条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竣工后必须实行按照用热量收取热费,否则工程不予验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国家“十一五”1.5亿平方米改造计划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
第二章 验收依据
第五条验收工作的主要依据: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建城[2008]106号);
(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建科[2008]126号)。
(三)财政部《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957号);
(四)经城市建设(供热)等有关部门批准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规划、实施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及经城市建设(供热)等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文件。
第三章 验收内容
第六条验收内容包括:
(一)供热计量改造工程完成情况;
(二)改造工程资料(包括:项目计划、设计施工方案以及热计量装置、温控装置等产品说明书、合同等文件资料);
(三)技术方案和节能效益评估情况;
(四)财务决算资料(包括:投资计划、融资方案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
(五)运行管理情况(包括:供热运行管理单位、责任人和计量管理制度方面的情况)。
第四章 验收组织
第七条城市建设(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工作组,负责供热计量改造工程验收工作。
第八条验收工作组应组织专家或委托具备条件的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对改造项目设计、施工资料、改造工作量、节能效果等进行评价,提交评价报告。
第九条工程项目法人(项目实施单位)及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单位人员列席验收工作组会议,负责解答验收工作组成员的质疑。
第五章 验收准备与程序
第十条工程项目法人(项目实施单位)准备供热计量改造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一)供热计量改造项目概况;
(二)改造项目设计(技术方案)要点;
(三)项目实施方案;
(四)工程质量;
(五)完工决算;
(六)施工图纸及有关附件;
(七)建设监理工作报告。
第十一条由项目法人(项目实施单位)向城市建设(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报送“验收申请报告”。
验收申请报告内容包括:
(一)供热计量改造项目完成情况;
(二)建议组织验收参加单位、人员;
(三)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第十二条城市建设(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后,组成验收工作组,根据建筑能效测评机构或专家组的评价报告确定验收日期、地点及参加单位等有关事宜。
第十三条验收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听取项目法人(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二)听取监理单位“项目监理工作报告”;
(三)检查工程:改造工程必须符合分户计量、实行按照用热量收取热费的要求,并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对工程量、节能效果系数、进度系数进行核定。
(四)检查项目建设资料和财务决算资料;
(五)听取专家组或节能测评机构评价报告;
(六)验收工作组讨论并拟定“验收意见书”;
(七)宣读“验收意见书”。
第六章 验收备案
第十四条验收合格的项目,城市建设(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验收意见书”及有关资料分别报省级建设(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七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