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概况
摘 要: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活力。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信息产业开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我们应该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与发展信息产业。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态势
一、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概况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对外贸易增势平稳。2007 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 万亿元,增长18.0%;增加值13000 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务收入5800 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多数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产品产销衔接良好,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出口较快的主要是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二者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2.8 和10.8 个百分点。
2.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布局日益集中,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日趋深入。信息产业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 万亿元,日益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 亿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4%,其中有11 家企业比例已超过6%,海尔、华为等研发投均超过50 亿元。九个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实现收入超过3 万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并发挥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40 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别在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合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 以上。
3.产业优势逐渐突出:如能源消耗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程度较高,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竞争优势突出。而从能源产品看,电力、原煤、燃料油、柴油占据前四位,分别占全行业能源消耗量的49%、15%、11%、10%。互联网用户达到2.1 亿人,比上年增长7000 万人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 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 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占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企业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电子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占营业额的比重达40%。
另外,电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2007 年,我国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降幅较上年增加了0.7 个百分点,比全国CPI 低19.6 个百分点。其中微型计算机价格指数为85,笔记本价格指数80,液晶电视机价格指数78,CRT 电视机价格指数为95,手机价格指数85,数码相机80,激光视盘机价格指数96.5,音响价格指数98.5。电子信息产品价格下降平抑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0.53 个百分点。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链条不完善,没有低成本的配套能力。在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中,产业化既是创新的目的,又是整个创新链的归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链形态,包括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核心部件、生产线以及规模产能配套条件等在内的完整形态。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上述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与合力,导致技术发明人、投资人和政府部门出现产业投资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专利实施少、生产规模小的现象。特别是在专用设备、装备、材料、测试仪器仪表等基础环节薄弱,更是影响产业化持久发展的基础。
2.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过度依赖外资企业。我国信息产业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没有迅速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某些关键环节非常薄弱。尤其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整机产品所需的关键集成电路和重要材料基本依赖进口。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的后果之一,就是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对内带动不够,缺乏主动权。
3.投资前景不容乐观
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将影响投资的增长。目前,国家在2008 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同时在土地供应上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工业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因此产业投资增速受此影响可能有所减缓。但是,如果能争取国家在投资上对信息产业予以倾斜,并引导地方将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调控措施对产业投资的冲击将有所弱化。
另一方面,加工生产的成本比较优势弱化,将进一步导致外资转移的扩大。目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调整,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加快、两税并轨正式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等,国内生产制造的成本逐步上升,原有比较优势有所弱化。2008 年外资企业开始将部分投资外移转向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种现象可能有扩大的趋向。相比而言,对外投资前景看好。目前,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通过对外投资调整结构的趋动力日益增强,部分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开始走向正轨;国家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出台了鼓励对外投资的措施意见,这些都为电子信息企业对外投资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4.内外资企业呈现不同发展格局。从往年看,三资企业一直是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2007 年内资企业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三资企业。从规模看,三资企业仍占较大份额,比重达到78%,但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内资企业,其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为19%,分别比内资企业(24%、25%)低了5 和6 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42%,税金增长23%,分别比三资企业(15%、8%)高了27 和15 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内资企业增长35%,比三资企业(25%)高了10 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38%,比三资企业(21%)高了17 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速仅为7%。从创新看,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比三资企业高了2 个百分点以上。
5.技术升级带来的结构和市场变化十分突出。2007 年信息技术转型对产业和市场结构影响特别明显。一方面,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整机更换效应尤为明显,高低端市场呈
现不同的格局。由于结构升级,主要产品增幅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高端产品增长很快。[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全球化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1.全球产业链分工和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跨国公司日益专注核心技术和业务,产业链的分工与整合日趋深入。首先是制造环节代工化。以台湾地区企业为代表的代工企业基于成本和规模优势,不断介入整机制造领域,在产业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甚至出现产品制造通吃的苗头,使产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调整变化。其次是非核心业务外包化。近年来,印度、爱尔兰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正是大力发展面向欧美跨国公司的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所致。第三是业务外包的整合化。由于国内企业的业务相对单一,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面临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亟需加强资源整合,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从产业链条入手,避免产业化过程中的单点突进。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创新的终端是市场的回报,加强官、产、学、研、商的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产业化的具体实施中,要加强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与衔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将政府支持、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建立标准、组织生产和工程化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支持和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在产业化的链式突破过程中,短期内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化,是不现实的,应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以提高自主创新产业化的起点。而且,要利用在集成创新中积累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快速内化到自主创新的体系中,为今后的技术跨越进行储备。
2.伴随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产品更新加快,部分产品售后服务(如平板电视机等)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问题日益突出,基础产品标准不统一也对市场规范和环境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国内法制建设并未健全,导致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其三是代工业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许多无品牌但功能齐全的电子产品,对企业营销思路和行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另外,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加快,大型运营商和渠道商不断介入制造业,基于增值服务的产品定制步伐加快,渠道商开始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都使国内品牌企业面临与市场关系割裂的格局。
3.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求日益迫切,对我国的挑战极大信息产业兴起一股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热潮。最为典型的代表来自欧盟,近几年先后颁布了ROHS、WEEE、REACH指令,EUP 指令(用能产品的生态化设计要求),这些指令针对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用能产品,在设计阶段,对其生命周期涉及的节能、环保要求,提出全面的框架性指令,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是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理念。企业要从设计源头重视产品的生态发展,建立生态参数档案,并将生态评估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二是出口面临新的壁垒。我出口企业的成本也将大大增加,企业将因原材料、设备更换以及内部机构调整
和设计生产流程变革而增加生产成本,相关的检测成本也将提高,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成本优势是一个新的挑战。
面临着产品的升级与产业的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政府或者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现有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努力保持适当的人才流动性,争取达到人才流动“ 溢出效应”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能够在稳定的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竞争力。
中国“的 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毫无疑问,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显著性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进程中,实现这个目标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度过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地实施信息产业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正确引导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结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步伐。[论文网]
参考文献
[1] 胡玉梅,戚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2] 别秀梅,李玉文.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5.[3] 罗文.全球产业趋势[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 娄勤俭,苟仲文.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演进论[J].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我09.6月为在农村的父亲买了台家电下乡的西门子冰箱,买来里面的配件就是坏的,连西门子售后服务人员都说,家电下乡产品质量不好,价格还高。有的刚买回家就坏了,国家难道对下乡产品质量问题不负责
第二篇: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报告专题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发作为,整体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增速保持领先、结构调整加快、创新能力提升、辐射带动增强,行业的新基础、新引擎和新动能特性不断凸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运行情况与特点
(一)规模稳步扩大,结构调整深化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合计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12.2万亿元,增长9.3%;软件业实现收入4.9万亿元,增长14.9%。从行业结构看,软件业收入比重持续提高,软硬比例更趋协调。在电子制造业中,内销市场与内资企业贡献度提升,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在软件业中,服务化趋势日趋深化,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重达到51.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看,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趋势凸显,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国产品牌的高端彩电、手机和路由器加快涌现;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以及无人机等新
11注:本文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除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还包括其他大类中与此相关的小行业。***0140000120000亿元电子制造业收入软件业收入*********02000002012年***011***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图1 2012-2016年电子信息行业收入规模情况
兴产品加快成长。
(二)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不断完善
2016年,围绕产业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重点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攻关,有效增强了产业体系化创新能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6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十强中,华为、中兴、京东方、腾讯、联想、华虹宏力等六家电子信息类企业入围。在基础电子领域,短板和空白不断被克服。如:全部采用国产CPU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采用国产芯片的IGBT模块实现量产;功率型硅衬底LED器件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下游应用领域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如:量子点电视、OLED电视、激光电视等新技术产品加速涌现;国产智能电视SoC芯片装机达到800万颗;采用国产芯片的支持北斗导航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800万部;国产YunOS系统,开始从手机操作系统向万 物互联操作系统转变,完成了大到汽车、家居,小到手机、手表的产品覆盖。在标准制定方面,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我国主导制定的12项电子信息领域国际标准正式颁布;我国颁布的超高清标准AVS2编码效率超越国际标准;我国主推的极化码(Polar码)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为5G新的控制信道标准方案,有望成为5G时代的“领军者”。
(三)投资快速增长,资源有序整合
2016年,电子信息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尤其是在政策取向和技术趋势的引导下,财政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不断凸显,保障了武汉存储器、华虹“909”二期、成都中电熊猫、成都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除增量投资外,电子信息领域存量资源的整合也在有序推进。如:由紫光集团、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27家重点企业、院校和研究院所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高端芯片联盟”,致力于打造涵盖“架构-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此外,相继成立了“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不断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方面的沟通协作,对于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外需市场疲软,龙头逆势成长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 ***000400020000亿元21.0累计投资累计增速%25.020.015.813.411.28.77.79.811.811.512.710.015.014.75.0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16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7.7-10.05.61.2-1.15.00.0-5.07807698011.9亿美元出口额7897增速78117210%20.015.010.0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图3 2012-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情况
比下降6.4%;其中出口7210亿美元,下降7.7%;进口5035亿美元,下降4.6%。外需市场低迷倒逼行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年,电子信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2%,增速超过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手机、数码相机、路由器、自动柜员机、液晶面板等产品的出口均价比上年均有所提升。需求疲软导致竞争加剧,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苦练内功,直面挑战,助推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华为2016年收入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60%以上来自海外市场,成为全球第一电信设备供应商;联想入选世界品牌百强企业,笔记本电脑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京东方液晶面板出货量已经跃升至全球第二;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使市场占有率跃居至全球第五位。
(五)效益水平提高,支撑作用增强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约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软件业利润总额6021亿元,同比增长14.9%,行业利润率超过10%。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与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0.6%和9.4%,分别比上年提高0.6和1个百分点。除直接经济贡献外,电子信息行业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年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1.8%,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8.2%;异地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的研发生产组织模式不断涌现。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水电燃气等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基于安全可靠软硬件的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和推广应用逐步展开。电子信息技术还在国防和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和“墨子号”等前沿科技实践中,中电科等一批电子信 息企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体来看,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进中有难。“稳”是指,电子信息行业在工业经济疲软背景下保持了较快增长,带动作用突出。“进”是指,电子信息行业结构调整深化,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难”是指,电子信息行业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旧增长动力正在切换,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和基础产品供给相对不足,整体实力仍有待提升。
二、行业运行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下行压力较大,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相互叠加,短期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体形势较为复杂。具体到电子信息行业来看:
国际方面,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美国新一届政府内外政策尚不明朗;英国脱欧影响继续发酵,对欧盟政治、经济等方面冲击将进一步显现;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进入选举年,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抬头;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速预计将有所加快,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信息产业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高端回流”与“中低端分流”现象并存。这些因素将给我国高度外向型的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内方面,2017年我国工业和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但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仍较多,如长期性、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受市场环境偏紧 和经营成本较高双重挤压,实体经济发展仍较为困难;新兴产业领域成长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政策制约仍较多。在这种形势下,对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电子信息行业而言,防风险和稳增长的有效结合,全面推进深层次、市场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任重道远,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当然,在承受压力和挑战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作用日益得到广泛认同;《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硬件”等发展战略全面部署和产业政策相继推出,都将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空间。
2017年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电子信息行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行业将保持中速增长,引领、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三、问题和困难
虽然电子信息行业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但行业发展仍面临不少的挑战,如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国际竞争加剧,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严峻,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为稳定和促进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一)自主创新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我国在芯片、显示面板、系统集成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集成创新能力,仍远远落后于美、德、日等先进国家,核心技术缺失依然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在共性关键技术、底层软硬件和核心基础元器件领域的基础仍较薄弱,产业价值链高端和发展制高点被国外企业把持;应用基础技术供给不足,国内总体上以跟随式发展为主;创新体系不健全,在产业创新模式由传统的依靠单点技术和单一产品,向多技术融合的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的大背景下,对主要创新要素的跨界整合能力不足;创新人才不足,极具全球化视野、企业家精神的领军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整体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仍不协调,终端产品比重大,基础产品占比低,对外依存度偏高,外需市场占比接近50%,产品出口以加工、代工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发展态势分化,大型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抵御风险能力较强,能够在逆境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而提供配套产品的部分小微型企业,受到需求与成本的双重挤压,已出现众多倒闭案例。区域失衡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扭转,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尽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国占比稳步提升,但东部地区在增速下降形势下利用资本、人才等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十三五”期间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可能再度拉大。
(三)产业增长动力处换挡期
以出口和人力资源优势为主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传统增长动力在“十二五”后期明显减弱,随着国内外电子市场日趋饱和,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传统产品规模接近天花板。我国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全球组装加工制造向更具人力资源优势的中南亚、南美等地区加速转移。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模式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技术和市场驱动作用愈加凸显,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核心技术薄弱、长期采用跟随发展路径,尚未形成以技术和市场驱动的新增长动力,产业发展后续风险不容小视。
(四)走出去面临多方面挑战
近年来,电子信息企业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随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也不断增多。发达经济体频繁利用反补贴反倾销(双反)、国家安全等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阻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新兴经济体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所设置的壁垒也不断增多。此外,由于产业技术标准体系落后,缺乏国际话语权,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技术壁垒。另外,中资企业在海外大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导致发现市场机会后,企业间出现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他国同行企业渔翁得利的局面。
(五)产业安全面临严峻威胁
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仍相对落后,部分关键环节 对外依存度较高,供应链较为脆弱,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集成电路领域,我国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工艺相差1-2代,年进口额超过万亿元;显示面板领域,在制造装备、驱动芯片、配套材料等上游配套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国内面板企业关键材料和设备的本土配套率低于30%。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也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发展风险,使得我国原有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积累不再适用,面临新的洗牌危机。
四、相关建议
结合当前行业运行情况,按照稳增长、调结构、降本增效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强化自主创新支持力度
国家应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协调,集中资金、资源,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产品的供给能力。建议采取鼓励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投入强度的税收政策;将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政策延伸到核心元件、新型显示器件和智能硬件等领域;国企采购自主创新电子设备、系统软件和基础材料的,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和风险补偿;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大型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向高附加环节的垂直整合。
(二)扩大内外需市场空间
内需市场方面:一是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快速扩大工业电子的市场规模,切实发挥现有两化融合等专项资金的作用,树立并支持一批电子信息技术支撑智能化改造的示范标杆;二是提 升信息消费内容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网络、电视内容服务的市场化进程,提供高清化、智能化服务,促进手机、彩电等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外需市场方面: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电子信息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建议通过专项资金等方式为优质电子信息企业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提供融资和担保支持;金融机构为电子信息企业在海外的贸易伙伴提供买方信贷;建议选择代表性生产领域,在“一路一带”的相关国家设立研发、制造和商贸综合园区,便于国内企业协作发展,同时也可以发挥品牌宣传的作用。
(三)降低企业成本税费压力
建议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差别税率,对鼓励发展的领域(核心元器件、基础材料、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等)施行普惠制降税措施;加快落实国发4号文中的各项退免税措施,针对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融合度日益加深的现状,建议改变现有管理模式,给予统一的优惠税率;切实降低企业费用,减少强制性的工资标准调整,使工资回归市场化;降低电子废弃基金征收标准,削减不必要的费用项目,同时提高费用使用的透明度。
(四)完善政策与竞争环境
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简化对电子信息企业跨领域经营和新产品入市的审批和检验流程,促进效率提升;在环保方面,对有能力自行处理或循环利用危废的企业,可通过评估、监管等方式,予以许可。在产业服务方面,建议搭建专利公共服务平台,提高 产学研对接效率。在热点领域投资方面,加强规划引导,避免出现盲目投资。在恶性竞争方面,建议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打击低于成本价的产品倾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议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提高企业维权便利性。
文稿提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第三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概况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99年3月成立的电子信息工程系,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高,综合实力逐渐增强。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科、学生管理科(团委)、电子信息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筹建)、电子信息基础教研室、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实验中心、信息与控制研究所等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7人,讲师(工程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1人。学院现在校本科大学生近2000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4个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于2009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与特色建设专业,于2011年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于2007年评为学校重点与特色建设专业。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于2007年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于2009年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评为学校精品课程。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近几年科教研成果突出,开展科、教研项目120余项,项目合同总金额近千万元。出版教材和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SCI、EI、ISTP检索论文50余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办学理念
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院党委、行政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质量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学定位: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安全科技为特色,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自动化技术为依托,培养信息与控制领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将我院建设成为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河北省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单位,为国家安全生产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统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生产实践、生产管理、产品开发、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院训:求实创新、厚德载物。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路理论、低频电子电路、高频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号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信息技术与编码等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信号的传递与处理、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及应用等基本能力。毕业后可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自动化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交直流调速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智能建筑与楼宇自
动化技术等课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获得一般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毕业后可从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智能建筑自动化等系统的研发、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通信工程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电路、计算机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网络与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微波与天线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通信工程、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及通信网络的理论知识。毕业后可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房屋建筑基础、建筑设备、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通讯网络工程、智能建筑基础及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等课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智能化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毕业后能够从事信息科学与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及楼宇自动化等领域有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奖情况
2003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北赛区三等奖。2004年获河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展三等奖。2005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河北赛区一等奖和三等奖。2005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北赛区三等奖。2006年获河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二等奖。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北赛区三等奖。2007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河北赛区二等奖。2008年获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河北赛区二等奖。2008年获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三等奖。2009年获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河北赛区二等奖。2009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河北赛区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10年获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1年获第六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东北赛区一等奖3项、优秀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河北省二等奖2项。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河北赛区一等奖1项。
第四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专业级别:本科所属专业门类:电气信息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操作系统(linux)、微机原理等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与工程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方向:从事计算机硬件或IT产品的研发,计算机管理及运用的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从事艺术设计或工具研究等。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第五篇:游戏行业概况
一、行业概况
1、行业规模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从 2007 年的 78.97 亿美元增长至 2011 年的 167.96 亿美元,增长了 1.1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0.76%,未来几年全球网络游戏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预计 2016 年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 313.94 亿美元。
2、发展速度
全球网络游戏市场高速增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预计2014-2020年,我国网游将仍保持22%-30%的较快增速,2020年网游市场或达4500亿元左右。
2010-202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营业收入及利润水平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0点,2016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网络游戏行业共有11家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9.97亿元;净利润达81.97亿元。
营业收入排名:三七互娱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8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恺英网络和昆仑万维分别以12.90亿元和12.25亿元,分列二三位。
净利润排名:2016年上半年网络游戏行业的11家上市公司均盈利。其中,三七互娱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达4.86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掌趣科技和顺网科技分别以4.18亿元和2.50亿元,分列二三位。
2016年上半年网络游戏行业11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一览:
4、主要厂商
腾讯 网易 盛大 搜狐畅游等
二、外部影响
1、网络游戏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宏观产业政策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提出将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作为重点任务,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动漫游戏等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民族品牌。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信息消费需求,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
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逐步成为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历经多年发展,我国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建设、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生活娱乐的新型平台和变革力量,推动着我国向信息社会发展。规划还提出了互联网行业发展和管理的六大问题和矛盾,以及“十二五”期间的七项目标。
2012年4月 工信部公布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超过2.5万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0%。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求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
2011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该通知承接《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财税政策方面,包括对我国境内新办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以及继续实施软件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等;投融资政策方面,规定国家大力支持重要的软件和集成电路项目建设,鼓励、支持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可对符合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范围、条件的软件和集成电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等;此外,在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均有相关规定;并规定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均可享受前述政策。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要求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
2008年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
提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将扶持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专利、计算机软件版权等相关产业发展作为专项任务;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运用等方面的战略措施
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规定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为软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税收政策支持,在我国境内设立的软件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创业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以及实施软件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等;产业技术政策支持,支持开发重大共性软件和基础软件,支持国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外国企业联合设立研究与开发中心;收入分配政策、人才吸引与培养政策和采购政策支持等。
(2)关于网络游戏经营
2011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公安部、工信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机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将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作为切实履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所有在线使用的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
2010年8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从事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一)单位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二)确定的网络游戏经营范围;(三)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业人员;(四)不低于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第十九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兑换自身提供的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不得用于支付、购买实物或者兑换其它单位的产品和服务;(二)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不得以恶意占用用户预付资金为目的;(三)保存网络游戏用户的购买记录。保存期限自用户最后一次接受服务之日起,不得少于180日;(四)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种类、价格、总量等情况按规定报送注册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2010年7月,文化部发布《关于贯彻实施〈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管理对象,规范主体审批;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监管;通过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公开信息、加强进口网络游戏内容审查、规范国产网络游戏备案、加强网络游戏动态监管的方式强化网络游戏内容管理。
2010年6月,文化部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49号),规定受该办法约束范围为从事网络游戏研发生产、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形式的经营活动。根据该办法,从事网络游戏的经营单位须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并通过文化行政部门审核与社会公告,其产品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内容并须通过内容审查。
2009年11月,文化部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9]46号),要求网络游戏经营单位通过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改进游戏规则、调整产品结构、专设机构人员负责产品内容自身自查、健全企业负责人培训考核制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要求管理单位完善网络游戏内容的监管制度,进一步强化网络游戏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
2009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定”规定>和中央编办有关解释,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通知对网络游戏、进口网络游戏进行了定义,规定将网络游戏内容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在线交互使用或下载等运营服务是网络游戏出版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履行前置审批,禁止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从事网络游戏运营服务,变相控制和参与网络游戏运营业务。
2009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对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新出厅字[2009]266号),规范网络游戏出版服务的前置审批和对境外着作权人授权的网络游戏作品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规范与进口网络游戏相关的会展交易活动。
2009年6月,文化部、商务部下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9]20号)规定,文化行政部门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提供主体的管理;同一企业不得同时经营以上两项业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虚拟货币总量等情况,须按季度报送企业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
2009年4月,文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进口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申报工作的公告》,要求从事进口网络游戏产品运营的企业严格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4]14号)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审,报审的进口网络游戏产品,须为开发完全、与正式运营(或公测)版本一致的产品。
2007年4月,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总署及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该系统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所有网络游戏中开发设置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严格按照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加以实施。
2007年2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4家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7]10号)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要严格限制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发行虚拟货币的总量以及单个网络游戏消费者的购买额;严格区分虚拟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实物交易,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发行的虚拟货币不能用于购买实物产品,只能用于购买自身提供的网络游戏等虚拟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如需将虚拟货币赎回为法定货币,其金额不得超过原购买金额。
2007年1月,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经营秩序查禁利用网络游戏赌博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规范网络游戏经营秩序、查禁利用网络游戏赌博。
2005年7月,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分析了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现状,并强调支持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以及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秩序。
2004年5月,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了文化部对在中国境内在线传播或者移动传播的外国网络游戏产品的审查职权,并规定了报审申请的材料和审查程序。(3)关于互联网信息及互联网安全
2015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该规定自2015年3月1日施行。《规定》就账号的名称、头像和简介等,对互联网企业、用户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涉及在博客、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跟帖评论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注册使用的所有账号。
2013年6月,工信部审议通过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规范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活动。同时,该规定也进一步明确了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2012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主要提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时应遵循的规则和禁止的事项。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主要提出了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经济发展信息化水平,加快社会领域信息化,推进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实现信息强农惠农,健全安全防护和管理,保障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加快能力建设,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和完善政策措施。
2011年12月,工信部通过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明确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行为准则,服务规则和行为边界,明确了禁止实施的侵犯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权益的行为,规范了互联网“评测”活动,明确了禁止实施的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了在用户终端上安装、运行或者捆绑软件的行为,规范了广告窗口弹出行为,强化了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2011年2月,文化部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化部令第51号,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定义、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审批要求并明确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
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废止了原信息产业部2001年12月26日公布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该办法继续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经营电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经营许可证的规定,接受、配合电信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同时按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电信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
2007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申报指南》,明确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申报条件,规定申报材料的内容,并进一步对申报流程及时间进行了说明。
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68号),规定每个机构或每位个别人士,除相关法律或法规另有规定者外,透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第三者的着作、作品、录音或录像产品,须向该等产品的合法版权拥有人取得许可,并向其支付赔偿,相关法例或法规另有规定者除外。合法版权拥有人可采取技术性措施,以保护其透过信息网络进行传播的权利,除相关法律或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任何机构或个别人士不能有意逃避、破坏或以其他方法协助他人逃避该保护措施,唯法例许可者除外。
2002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联合公布《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信息产业部令第17号),明确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并规定了互联网出版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2000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对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以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进行了行为规范,定义了对危害互联网安全的行为与处罚措施。
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对中国境内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进行规范,将互联网信息服务界定为通过互联网向网上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并分类为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规定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按该办法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文件,规定其不得发布传播法律及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
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对中国境内电信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将电信界定为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广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受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将电信业务分类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按照该条例,全国电信业务运营商须取得信息产业部或省级通信管理局合法的经营许可证,并接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4)关于软件产品
2012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作出了规定,包括:我国境内新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在2010年12月31日前,依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规定,经认定并可享受原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可在本通知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9号),将软件产品界定为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者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者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对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活动进行了规范。根据该办法,国产软件产品应当由该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单位申请登记和备案,并接受所在地的软件产品登记机构的审查与监督管理。
2002年2月,国家版权局发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办法》(国家版权局令第1号),规定了软件登记的范围包括软件着作权登记、软件着作权专有许可合同和转让合同登记,规定软件着作权登记申请人应为该软件的着作权人以及通过继承、受让或者承受软件着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001年12月,国务院颁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39号),明确保护中国公民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人的利益。软件开发者享有软件着作权,并享有软件着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的权利。
2000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共同发布《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规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软件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可在2010年底以前即征即退,所退税款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创办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企业所得税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2000年10月,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软件企业认定工作,并规定了软件企业认定机构的条件和职责,软件企业的认定标准,以及申请认定软件企业的所需提交的材料和程序。
(5)关于游戏场所经营
2008年7月,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网吧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向各地执法总队提出对网吧管理工作的要求,包括:狠抓严格执法,推进网吧连锁,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内容管理,完善法制体系,深化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2007年2月,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网吧监管,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管理力度,实施预防、干预、控制网络成瘾的系统工程。
2004年2月,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财政部、法制办、中央文明办以及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展开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保护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出了专项治理方案打击上网服务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2002年9月,国务院发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3号),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者在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与经营过程中的行为。
2000年6月,文化部、国家经贸委、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加强对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经营场所的依法规范经营,明确规定经营场所所应具备的条件,并说明依法追究违法经营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2、国外成功的行业管路模式分析
国外普遍运用法律规范干预网络游戏,事实上,世界各国均在干预网络游戏,别国政府出于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控制种族仇视,限制上也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考虑,将对网络游戏控制与管理是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最普遍的做法是:纷纷修改原有的互联网法规以囊括互联网游戏的管理,或者干脆出台新的游戏法规。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也是网络游戏最发达的地方,对网络游戏的管理主要通过执行有关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来实现。
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外网络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网络游戏中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对青少年的侵害。为此,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在线法律或采用保护青少年的普遍性法律进行管制。
建立严格的网络游戏评级制度。网络游戏作为普遍的娱乐之一,其内容已经对用户的价值观以及生活行为产生影响,这一点对于青少年尤为突出。在游戏娱乐业较发达的北美、日本以及欧洲等地区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游戏分级标准。目前国际上的分级制度中,以北美的ESRB、欧洲的PEGI以及日本的CERO尤为流行。
国外网络游戏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就功能而言,国外网络游戏的管理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经济型管理;二是社会型管理。经济型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各种经济关系的协调。社会型管理侧重于对社会效益的控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他们较早的走上了市场化发展道路,市场运作机制趋于成熟,因此他们更多的呼吁通过市场调节与行业自律来对网络游戏的内容进行管制。
国外网络游戏管理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游戏发展从起步到成熟,在管理方式上也经历着艰难的探索。在国外,目前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网络游戏管理方式有4种: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用户等自律;市场规律的自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