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要目的,主要是传递式教学法。它强调教师的教,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这一特殊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近十年来,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明显。但是大量事实也表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1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事实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着一些偏差,并未完全脱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形式,而是要深入的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和教学相整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运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进行小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把文字(TEXT)、图形(GPQ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视讯(VIDEO)、动画(ANIMLATION)等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纳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过程动态化、情境化、具体化,形成声、像、图、文过程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主体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弱点,这样创新的教学方法使一些抽象的、静态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述应当是比较多的。如:陆天池的《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发展历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马惠平的《多媒体课件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其策略研究》从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应用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述得较多并比较透彻,而“如何根据小学学科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论述很少,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环境时所必须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也正是我校开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就是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育条件、优化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变革,而变革中出现的新的学习方法,也将存在这其优势和弊端。在本研究中,从教学方法着眼,对教学方法进行取优去弊。这样所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将会是高效的。
四、课题的研究措施、方法和手段
我们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在多媒体辅助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以公开 1
课、教研课为研究的形式,突出对公开课、教研课中新的教学方法的效率、作用、并进行集体评价与研讨。
同时实验班的教师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积累。
具体方法有:
1、资料法。搜集、阅读、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和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理论及成功的课例,从中借
鉴经验,进行积累。
2、观摩法。组织观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示范课,从中汲取经验,进行思考和创新。
3、对比法。以对比研究的形式,组织同年级教师就同一课题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上研究课,通过对比研究,形成、改进新的教学方法。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经验,概括提炼出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6.2.-2006.10.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06.10-2007.6.完成信息中心设备安装,建好网络平台,安装有关软件;利用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实施有关教学方案,追踪记录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
第三阶段(中期研究阶段):2007.6-2008.2.选择优秀教学案例,召开优秀教学经验展示现场会。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方案,同时积累材料。进行阶
段总结。
第四阶段(反思推广阶段):2008.2.-2009.10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汇报。
(一)添置设备,提供研究保障
我校的电教设备和电教研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如果要研究好课题,学校现有的设施和设备就显得不
足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更好的保障,学校在资金非常短缺的情况下,增加
电教投入,组建了信息组,建起了校园网、2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添置了与学科教学相配套的课件。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
(二)组织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利用、计算机应用能力直接关系着课题研究的成败,为此,学
校多次组织信息组成员,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能力。同时,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并进行测试。课题
组每月进行一次活动,共同学习探讨。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观摩课一至两次。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中,课
题组成员都能做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时选择信息技术环境;设计教案时研究方案;实施教学时
展示功能。并结合研究课、观摩课、等教学活动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三)找准信息技术环境的作用点,避免“装饰”的误区
近年来,信息技术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利用信息技术环
境来作秀,教学虽然方式多样,却效率不高,甚至有的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影响。或者举着信息技术的牌子,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可有可无,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仍旧是被
动的接受者,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装饰效果,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明
确“用信息技术环境干什么”,找准信息技术环境的最佳作用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1、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根据信息技术的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拉近距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变传统课堂教学“要我学”为“我要学”。
2、以“讲”变“学”,化静为动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部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为学生提
供探索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观察、演示、操作、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交流,掌握知识。
3、重视教学反馈,变“单向反馈”为“多向反馈”
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输出和交换的过程,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反馈。运用信息环境进行课堂教学反馈,可以增大课堂反馈容量,拓展反馈的深度,给每个学生提供均
等的机会,使传统学生与教师间的单向反馈,转化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向反馈,并实现
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思路。
4、呈现形式多样,兴趣提升状态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在课堂活动中,由于他们的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时选用合适的多媒体呈现
方式来刺激学生,创设新的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使他们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四)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展示”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过多展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
面、悦耳的音乐,忽视这些画面、音乐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快节奏的教学频率,使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
教师的教学节奏,课堂得益的是少数学生,荒废的却是绝大部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是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
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
化。
1、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讲解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技术手段,利用视频、图画、声音等,向学
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游戏实践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环境提供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游戏环境,把教学内容溶于游戏之
中,使学生在目标明确的游戏中进行实践,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拼音大小写字母”时,教师设计“字
母王国旅行记”的闯关游戏过程,通过闯“大小写字母手拉手”、“排排坐”、“抢球”等关,把准备练
习、新课教学、练习巩固三个教学环节都溶于游戏之中。
3、活动研讨法: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教学组织工具,给学生创设各种活动机会,让他们参与知识探索的过程,在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中,了解知识的来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寓知识体验、能力培养于
活动之中。
(五)及时处理各教学因素间的关系,避免“低效”的误区
现在的“多媒体风”,使教师在教学中过重的追求使用信息技术环境,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信息技术,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小黑板完全能够实现的。这种“杀
鸡用牛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著名的施兰姆公式说到:如果两件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
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及时处理各教学因素间的关系,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益。
1、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代表信息技术有着较多优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着自身的特色,而且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当能用“一支粉笔”、“一幅挂图”、“一次简单实验”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要为追求时髦而使用信息技术。
2、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信息技术中的硬件与软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部分。学校在添置硬件和软件时,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做到量力、实用和功效的结合,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使用水平和软件制作技术,使他们能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教学软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功效。
3、处理好信息技术“用来干什么”与“怎么用”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清楚信息技术“用来干什么”,才能根据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制作相关的教学软件;接着要明确“怎么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4、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针对现成的课件多、不适合自己的教学与自己制作的课件好、但化时间精力较多的矛盾,教师要学会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
六、研究的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由原来的“为信息技术而运用”转向“为优化教学方法而运用”,使教师由原来的“为创新教学方法而创新”转向“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创新教学方法”并初步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创新教学方法使知识形象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彩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这样创新出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创新教学方法使难点简单化:信息技术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演示,将问题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图形、影片,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教学难点由复杂变为简单,便于学生的学习。
3、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进程自由化: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计算机对话,按着自己的速度学习和练习,遇到难题向计算机求教,使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进程“自由化”,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4、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探索化: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本身都要求教学要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知识的探索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活动,掌握知识。
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进行了总结。
1、语文教学方面
小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让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包容性十分强,因此信息技术可以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还可为写作教
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的实现渠道和更有效的交流方式,更可以使“生生”、“师生”、校内与校外、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更为快捷。
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创新的教学方法有: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抓住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课前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
(2)、利用网络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筛选处理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是否具有索取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供学生学习时自由查阅。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3)、利用计算机工具,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创作设计,把软件应用融入到课件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
信息技术环境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语文教学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闹,而要讲究实际效果,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
2、数学方面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觉得有趣、有用,但又觉得很难。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数学学习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引导观察,联系实际,及时归纳,循序渐进,深入思考,加深理解,举一反三,能够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虚拟生动逼真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实生活的体验,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3、音乐教学方面
能够结合教学,升华创造性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与通感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想象也不断地升化,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欣赏音乐作品,都要引导学生往广处想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对音乐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地促进各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信息技术环境的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与此同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
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就认识到,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问题,二是切实提高师生掌握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教育技术的能力。在有了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我校把此次课题研究活动作为培养提高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骨干教师,探索信息时代全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宣传开展整合课题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年轻肯钻研的研究队伍,成员集中了我校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教师,他们工作认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借助网络、图书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信息化教育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进程;学校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开研究课涉及4个学科;制作完成了学校主页、课题网页,并且,课题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掌握应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四)积累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资料
在课题的研究中,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较好地处理了教学新旧方法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各要素间的关系,做到了创新更要有效。为信息技术环境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方法课程的成功案例和课件。
七、课题研究反思
1、在教学上我们工作做得很多,但理论学习不够,今后要加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研究理论学习,使研究工作有指导、有方向,少走弯路。继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深入扎实的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
2、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资料积累很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在保存的过程中有所遗失,今后要加强资料的归类管理,做好便捷检索工作,使现有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作用。
3、通过课题研究,要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整合研究的有力推动者,更好的帮助其他教师参与到建设学习型、信息化的校园文化中去。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由于条件限制,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推广开来,如何将这些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推广是我们以后继续要做。
第二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结题报告
吴
岫
蒲城县电力学校
2015.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属于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使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学成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国内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始了研究,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如“支架式教学”、“探索式学习”、“项目研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应用于课前及课后,而较少在课堂上去进行认真研究,纵观国际国内尤其是我省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缺少有效的、可操作性的适合我省学生的教学理论和范例。我们拟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对此项研究作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办法。如今,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使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信息化融入教学,一改传统教育抽象、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形象而生动的情景中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静止、封闭、模式化的东西变为“虚拟现实”、“开放的”、“参与式”、“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让学生有了“思维实验室”与“理想空间”。
现代心理学: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兴趣以及兴趣的动机虽然不是直接承担认知任务,却是动力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而利用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究,使师生课堂互动,无疑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走向自主创新的学习之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我们将研究如何集合教学实际,探索并总结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新模式。具体形成以下三个目标:
1)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进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探索出符合中小学实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新方法。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形成重视学习的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等相结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①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②选择、确立实验教师和班级。③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0月)
自2014年5月起,在实验班级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的实验研究教学并接受课题组的评估。
3、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3月)① 扩大实验规模,进行具有验证性的实验班级第二阶段实验研究教学。
② 实验教师分学科进行实验总结。
4.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① 课题组进行实验研究工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② 汇编实验教师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设计的优秀教案、撰写的论文,汇编自制教学课件等。
③结合实验教师的教学案例,完成该课题的教学案例分析。
八、课题研究成果
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使教师、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和培养能力,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 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创新教学方法使知识形象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彩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这样创新出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初三化学中的“氢气爆炸实验” “电解水的微观图解”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其动态的变化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初中数学中,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使难点简单化: 信息技术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演示,将问题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图形、影片,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教学难点由复杂变为简单,便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轴对称”概念的教学中,老师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
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样的例子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很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进程自由化: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进程“自由化”,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个体差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又各不相同。这样使得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讲解法很难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特别容易形成“满堂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在分层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八年级教学《变化的鱼》时,书本上举了一些例子,有一些图片,但看上去苍白无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学光盘查找到更多的图形变化的素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用多媒体
播放照哈哈镜的动画片,一会儿人变得像长丝瓜一样的细长人,一会儿又变成熊猫一样的胖墩,一会儿又变成高大无比的巨人,一会却变成矮小的侏儒。让学生在欣赏哈哈镜的同时,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又如:在九年级教学《结识抛物线》时,课堂上一开始用电脑播放美军用炮弹轰炸伊拉克阵地的新闻画面,然后用Flash动画模拟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炮弹的运行轨迹(抛物线),炮弹飞行的最高点(顶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接着告诉同学,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些问题都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得以充分解决。课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使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开拓学生思维。
同样在其他学科中,利用课件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顾及到每位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探索化: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本身都要求教学要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知识的探索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活动,掌握知识。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有些药品或生成物本身有毒或有腐蚀性,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例如:2.1《空气的成分》中,用红磷测定空气的成分。因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酸性氧化物,具有强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触摸,也不可直接闻气味。此实验探究不能在教室里做演示实验,需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教师用相关微课视频代替实验,使学生不仅同样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安全,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又如,5.1《洁净的燃料—氢气》中“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探究中,氢气的爆炸实验,现象震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氢气爆炸很容易伤着学生,在教室里做此演示实验很不安全。此时链接相关实验视频,不仅安全,效果也很好。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信息技术环境的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与此同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中实时查询提供了方便。在讲解《走进图形世界》单元时,教学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展开研究图形的形状、构成、特征和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丰富的想象能力。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利用网络查找各种几何图形。上课时,教师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学生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
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通过实时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
(三)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
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初,首先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问题,二是切实提高师生掌握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教育技术的能力。我校借此契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微课的开发和模式研究,通过对学校教师进行知识讲座、计算机能力培训等活动,培养提高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骨干教师,探索信息时代全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宣传开展整合课题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年轻肯钻研的研究队伍。我们经过努力探索,研究出适合我们农村学校的两种微课模式,视频模式和PPT模式,给信息技术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
(四)积累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资料
在课题的研究中,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较好地处理了教学新旧方法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各要素间的关系,做到了创新更要有效。为信息技术环境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方法课程的成功案例和课件。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我校的微课资源库。
(五)、开展对比性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传统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信息,合理高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得出了如下结果:
1、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课程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
2、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激发。
3、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中的几点思考(1)、用幕布代替黑板,摒弃黑板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就意味着实行“无板化”教学,那还用黑板干什么。因此他们在讲课时就把所有内容全部用现代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脑)来显示,把幕布当成黑板,而如果
要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时,就不停地切换内容,造成学生的反应跟不上上课节奏,使听课变成负担,降低了学习效果。
(2)、课件的合理选择设计和使用
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存在着误区,有许多教师不适当地追求“多媒体”,只注重课件的“外在美”,忽视“内在美”,一些用简单的投影或Powerpoint就可以方便解决的问题,非得用Authorware来做。还有的老师不喜欢用几何画板,说是做出的课件没有Authorware来得漂亮。课件做得漂亮华丽,却少了科学性和实效性,况且课件的色彩过分鲜艳亮丽,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思考,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3)、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有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时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忙于将更多东西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节时,用电脑出示了课本上的一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例子及解题的每一个步骤,从分析到示范解法,前后不到5分钟,例子讲解就结束了。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反映也不错,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
4、解决的对策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各个学科的思维特点。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难点教学问题,因而应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节课不是非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可,有些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不如传统手段教学的实际效果好。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适度使用课件。
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者从旧知识的复习、问题的引入、问题的探究、知识的归纳、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小结等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使用课件。从教学的结构形式上看,不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从学生的生理特点上看,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
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研究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优势互补,其实质是一种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整合对接的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互补,其本质与内涵就是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结合、借鉴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和经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产生“聚焦效应”,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为了一堂公开课,极少数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固然有目前相关软件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缺少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思想和意识。
2、学校配制的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等需要加强硬件建设
3、教师的课件制作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等
今后我们课题组成员,一如既往地进行课题的完善工作,首先,取得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继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其次,在课件、视频等制作方面,我们可以发动教师,采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方
式,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由学识水平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较为熟练的教师负责编制教学软件。另外,更可借助于网络这一信息化手段,这样倘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011版
2、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3、《电化教育研究》
4、陈松 《有关多媒体教学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
5、《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出版
6、《中国电脑教育报》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单位: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研究背景
教育能否经受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正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要面对和回答的时代命题。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认识到它给教育从目的、内容到形式、方法及组织上可能带来的全面变革,才能使自己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担负起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的任务。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点,虽然刚刚走进课堂,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片全新的天空,其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表征着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个性化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和有效。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静止、封闭、模式化的东西变为“虚拟现实”、“开放的”、“参与式”、“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让学生有了“思维实验室”与“理想空间”。
现代心理学: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兴趣以及兴趣的动机虽然不是直接承担认知任务,却是动力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而利用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究,使师生课堂互动,无疑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走向自主创新的学习之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教学过程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积极探索开放教学的新路,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课堂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授与探索的关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努力运用信息技术的网络使师生互动,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形成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信息,探究课堂教学的互动型模式。
2、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角色与地位的转变。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学生“被动”为“主动”,媒体由“教具”为“学具”,教学过程由“描述”为“流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下的网络,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突出的交互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主
体的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改革传统教育形式,实现教育的根本改革,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创设主动学习情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
2.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使分层教学的思想真正得以落实。
3.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4.研究在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操作。
5.研究在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之际,如何保持原来学科的特点。
6.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规律、方法、手段。
五、研究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素质、信息技术素养
我校课题组成立后,全体成员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和培训。系统地学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论著《教育科研: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及《行动研究法》、《关于教育叙事方法之研究》等理论文章,使课题组成员掌握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为课题组成员推荐课题站点,各种相关杂志,让课题组成员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状况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动态。通过学习,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保证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培训。大多数成员自学并掌握了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等应用软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不断健全完善课题研究组织结构和网络
课题立项后,我们在学校范围内介绍了课题研究情况,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参与此项研究工作。同时,由于工作调动,根据实际情况,课题组及时作了部分主要人员调整和分工。
(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电教馆对课题的实施有效的指导与管理
本课题开题以来,市电教馆、县电教站十分关注,对课题研究工作加强了指导和管理。县电教站也经常深入到我校检查督促课题研究工作及上级要求的落实
情况。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帮助我们澄清了课题研究中对有关概念的模糊认识,推动了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组织落实、任务明确、人员到位并且经费有保障。
(四)、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改善课题研究的硬环境
在学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大资金投入,使我校教育的信息化环境不断改善。2009年学校被评为“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校实验学校”。2009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学校添置了24台实物投影仪,建立了2个多媒体教室。到目前为止。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学校学校建有2个可容50位学生上课的网络教室,建有一个电子阅览室,校园100M宽带上网。硬件条件的改善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五)、加强过程管理,课题研究过程具体化
1、开展行动研究,上好研究课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严格做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严格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螺旋式上升的顺序开设每一节教学研究课。
首先,在研究课教学前,上课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提出研究问题,设计教学方案;
接着,在研究课教学过程中,上课教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中要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课题组其他听课教师仔细观察实施效果,认真记录;
最后,在研究课教学后,教师听取学生意见,认真进行总结并且与课题研究组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概括出研究的结果,形成教学反思,引发新的问题,使研究具有动态性。
当然,研究课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我们坚持信息技术和传统教育方法优势互补的教学原则,我们追求的是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适度与优化。
2.研讨制度化,加强横向联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讨论,还定期举行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研究专题讨论,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横向联系。
此外,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其他学校联系,交流课题研究情况。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并借鉴到一些有益的课题研究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立项之后,我们于2006年9月,组织了一批科研热情高、教学能力强的年轻人组成了课题组,明确了方向,分配了任务。课题组内的计算机老师主要负责理论和技术培训,其他学科的老师则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在师生互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收到理想的成效。为了提高课题教师的信
息技术水平,2006年至2007年我们组织了5期相关教师的技术培训。2008年9月我们开始对教师进行网络基础知识、浏览网页、搜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网络知识的培训。2008年10月开始在校园网上逐步开设了相关专题的网页。并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组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需求,开发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博客网站。开题至今,我们组织过15次公开课教学,开展了10次针对教学的专题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整合整体与个体研究以“求实”
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多次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组织分管领导、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认真学习课题方案,广泛讨论,建立了3个小组。每位教师可以自主确定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目标和阶段研究内容,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或探索。从而显现出自主性研究、小组性研究、群体性研究三位一体的良好氛围,逐步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四种意识:(1)树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利于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意识。(2)树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利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的意识。(3)树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利于我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的意识。(4)树立各项研究活动要成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并努力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整合多种研究方法以“求明”
从某种程度上讲,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和有机整合,决定着课题研究目标的有效达成。
1、专题研讨
进行课题专题研讨,有助于促进教师现代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助于在互动研讨中通过促发教师思维碰撞,共同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难、提供研究经验、从而使教师们对课题研究的方向更明确,研究方法更明晰,研究过程更理性,并且富有实效。至今我们已针对研究中困惑组织了两次全体研讨,内容包括如:如何把握学习过程中互动的质量、频率?如何进行合作小组成员间同质与异质的搭配,任务的分工与执行?教学中,学生操作技术要求与学生能力的缺失之间的矛盾,教师如何解决?等实际问题进行研讨,教师们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有效地促进了课题向前发展。
2、调查研究
自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实验教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从中了解我校学生家庭信息技术运用氛围、学习方式和教师现有网络知识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同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理由是:(1)网上有丰富多彩的资源,声情并茂。(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主题,为自主学习提供可能。(3)强大的交互性为学生与资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整合研究与教学以“求真”
从本课题开题以来,本校教师上了20节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师生共同利用网络、多媒体上丰富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验中我们重点对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
(1)合作式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让同学们各自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同一主题。利用网络做为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在讲授信息技术课中《信息获取》一章时,安排了“运用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协作式学习”这一环节:即在学生了解课本上的基本内容后,根据教材中的要求列出一些主题供学生选择,主题确定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各自的主题,上网搜查各种相关资料。
(2)情景探究型互动模式。让学生深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进行网上参观、导游、表演,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既张扬了个性,又感受到运用网络交际的乐趣,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这种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自主式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活动模式中,学习者可自己安排时间,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实现个别化教学。例如: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内网中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优秀生选择一些综合能力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探究题库的内容进行学习;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实践运用题库的学习内容,对一次弄不明白且尝试错误的试题,在计算机的提示下可重复操作再做一遍,直至做对再进入下一道题的学习„„这样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并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从而较好地解决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矛盾,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的自主化。
(4)师生互动学习模式。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师生通过交互机制展开讨论与协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互动活动中教师常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例如: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收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映。又如,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拥有自己的一个博客,当孩子们碰到学业上的困难,或有悄悄话想对老师倾诉,孩子们都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中或者博客中。学校的网页上还设置了心理咨询网站和名师辅导网站,老师们在网上及时地队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辅导,批改和解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育德性、交互性、生动性。
(四)、整合校内外环境资源以“求善”
1、丰富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
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校园网站的开通,更加方便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之间的联系,带动家长转变观念,优化学生赖以成长的家庭环境,让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3、“跳”出课本学习。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在学校摄取的知识或信息相对缺乏且狭窄的,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跳出课本来学习或者说把学习从课内延伸
到课外,比如设计开放型作业,还可围绕某个主题让学生依靠课外阅读、上网开展调查研究、搜索资料。
主要阶段成果
经过近4年多的实验研究,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体现在:
1、促进了师生教育学习观念的更新,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加快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根本转变的实现。广大教师通过实验、反思、再实验,写出了一篇篇有质量的课题论文。近3年来,我校共有实验研究论文六十多篇,其中四十多篇在评比中发表或获奖。
2、促进了教学结构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在数字化平台上增设了课题专项网页,课题组成员建立了个人主页、博客,自制和收集的课件众多,为学生学习架设了有益的桥梁。自制课件上百个(放至数字化平台,全体教师共享资源),下载课件上百个。
4、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在后期的研究中继续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钻研。在参与研究、体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搞教科研的艰辛,有困难,有压力,但我们坚信只要多思考多实践多寻求帮助,教学研究定有收获!
第四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信息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最灵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听课、搜集资料、请教问题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限制,使教育形式更加开发化。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学习的内容及顺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选择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等。这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从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比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了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
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在我校“十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成功结题的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课题研究,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1、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出现代先进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3、研究学校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师生创设条件,营造氛围,以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不断深入。
4、结合我校实际和已有特色,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心灵艺术教育”、“数字化校园”有机结合。
三、研究目标:
1、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我校创建市级名校、省级名校。
2、通过课题论证,制定课题方案,组织科学实施,初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通过课题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获取、分析、利用和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4、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课改实验,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年级班组,获得初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学生普遍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全新的学习习
惯,在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
5、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出版相关专著,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涌现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教师,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四、理论的指导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有成熟的理论基础,符合一定的教育理念。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据现代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
1、现代信息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信息获得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以信息形式存在,教师是唯一的信源,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模式,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全方位地获得信息,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建立教师、媒体、学生三者间立体、交互的传递,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成功体验、和谐发展。
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它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获得的主体。从此理论来看,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形成意义建构。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能促进意义建构。
3、现代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在人脑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类比,把人脑看作为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人对外部或内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把人脑看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人类是怎样获取信息,存储、操作和使用信息的。而“信息获得模式”正是从这点出发,把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视为信息获得、加工的过程,通过接收、存储、处理、检索、传送等环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信息获得的能力。
五、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思路:
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二)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3、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4、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三)创新程度
本课题的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需要。
1、具有革新性,强调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革新。
2、具有系统性,要求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强调软件和硬件的整合,技术和课程的整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容易被教师掌握,并能具体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从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彰显人文精神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工具和手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本文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在网络环境下提出一种新的主体性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自主探究学习、基于情境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过程
随着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应抛弃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提倡“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 体现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把握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 为之创设的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信息资源以及有组织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环境中,利用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策略,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使他 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为前提,以个人独立学习结合小组合作 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而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
1、该模式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指导与监控阶段、重点讲授 阶段和组织评价阶段。
(1)、在实践研究中论述了“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围绕“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学习,是一种教师与网络、学生与 网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元互动、教与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研究阶段采用了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不同研 究方法,其中行动研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正近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有效 的教研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品质。
(2)、具体来说,就是学校采取“靠教研打基础、以科研为路标”的教育研究策略,鼓励 教师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当中,并从研究问题发展到研究课题,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新思路、制定新方法,直至出现新成果。现将我校教研中的具体做法“问题 式听课评课”、“专题式教研活动”、“说评式集体备课”、“驱动式课题研究”、“教师自主学习”、“教师互动反思”作简要阐述、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完全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服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使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需求,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这样的整合模式正好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任务驱动式是其基本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1)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 学生与老师之间和同学之间进行顺畅坦诚的交流。在网上参与交流学习体会,可以使平时比较内向不敢发言,表现欲较低的同学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地看法,通过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
(2)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举例讲解后,设立一个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创作。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活动。
(3)分组合作,把全班分几个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布置一些较平时难的作业,让每个小组内部成员间配合完成。每个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一样,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分工,有的负责上网收集资料,有的文本输入,有的负责图片处理等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4)把学生完成的比较出色的各类作品在网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利用学生的自豪心理,培养学生对该教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同学优秀的作品,从同学中学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积极构建多向互动的学习活动流程。(1)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有关课件,或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制课件,并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和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2)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学习方法指导。
(3)教师通过媒体授课或指引学生利用媒体学习,师生与媒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学生通过网络自学,自创,教师巡回辅导,因材施教;必要时,教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指导,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个别自学结合起来,把个别指导与群体指导结合起来。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讨论,还可以进行形成性练习和自测自评,开展反馈——矫正活动。
(4)归纳,总结,并提出课外自学要求。
二、研究效果
1、通过研究,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成了学习的方式,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2、通过研究,初步建构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得到不断提高;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断养成。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会了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等。
4、在玩游戏中上好信息技术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乐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走进了许多孩子的课余生活,得到了很多孩子的青睐。在当今社会下,也只有兴趣才是促使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让电脑课的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能够“寓学习于游戏”,从游戏中开始,把电脑操作的技能训练寓于游戏当中,使小学生从电脑游戏中熟悉电脑键盘操作,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真正使电脑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5、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以课题教学为主线的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育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