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行政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浅谈依法行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作者:沈世锋一、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依法行政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就业困难、腐败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农民失地和城市拆迁引起的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影响和阻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只有在制度上正确反映、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社会公平,依法保障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的功能,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制止和制裁。只有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收入分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突出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才能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二)依法行政是建立诚信政府的首要环节。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诚信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建设诚信社会,首先要从培植政府信用抓起,必须依靠依法行政取信于民,政府行为关系到国计民生,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原则,诚信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投资环境。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要将诚信摆在突出位置。政府工作要有法必依,立言立行,“言必信,行必果”,树立起政府诚信形象。没有诚信的政府就没有诚信的社会。诚信是立国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首要环节。
(三)依法行政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而只有依法保护合法收入,依法保护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多劳多得,增强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积极鼓励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达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依法行政是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尊重自由、保障权利、契约社会,着力创造安定有序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并以法治作为保障。要通过依法行政保障政治民主,实现民意充分表达。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动,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愿望和要求需要充分表达,依法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利益需求才能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行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严格依法行政,始终把控制人口、严格依法保护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夯实基础。
二、当前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依法行政观念的相对滞后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由于受封建专制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势力影响,行政者难以走出行政法即管理法,行政法是管理社会、管理公民的法,行政行为模式就是“命令-服从”的误区;规则意识淡薄,缺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崇尚法治的理念,工作主观随意性大,官僚主义、强迫命令、权力膨胀、把个人凌驾于国家政权和法律之上,忽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违法行政,滥用职权甚至堕落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不适应建设法治政府所要求的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制度建设的局限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制度建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政出多门,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制度建设结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够,围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制度不够,没有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三)依法行政实践的相对滞后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行政执法问题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行政执法受利益驱动与利益挂钩,随意提高罚款标准、跨管辖范围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较为严重,加重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经济负担;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时生搬硬套,导致不文明执法、执法扰民,滥用执法权越权执法、野蛮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措施不力,受利益驱动严重,轻事前监督,重事后监督,该监督时不监督,有了利益乱监督现象,对行政执法不作为缺乏监督现象较为突出。
三、推进依法行政助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
(一)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助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建设和谐社会要求行政者自觉坚持依法行政观念,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关于人民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力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二是在法治观念上,必须从依法治民、依法治事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转变;三是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二)提高制度质量,夯实和谐社会建设基础。提高制度建设质量,首先要注重把握制度建设的规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考虑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有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要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要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在法律制度上的平衡。其次要坚持制度建设的原则。一是坚持公平原则;二是坚持权责一致原则;三是坚持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一致原则;四是坚持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紧密结合的原则。
(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和谐社会建设体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政府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四)规范行政执法,抓好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环节。一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失职、越权和滥用权力,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四是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清廉务实、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执法犯法、欺压百姓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五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机制,奖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五)强化权力监督,创新和谐社会建设监督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执政为民,从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一是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认真实行行政复议制度;三是完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四是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
依法行政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执政党要保证长期的执政地位,不能仅靠强制力来维持,还必须依靠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对执政党的忠诚、信仰、服从提供依据、引导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在当前价值观出现多样化乃至相互冲突,不少人出现困惑、迷茫、盲从的经济转型期,更加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人们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同时,这种思想导向也是激励人们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的希望之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前进的方向和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持续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开发人们的智慧,增强认知事物的能力,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要达到共建共享,最重要的是使人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促进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构成它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方方面面,关键是要在全社会牢固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之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基础和支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的精
神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因而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占居核心和根本的地位。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思想文化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十分丰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与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取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取向,是引导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共同理想信念的内容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而达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目标。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于人民群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一共同理想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在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更加需要坚定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并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犹如社会的“粘合剂”,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集、整合在一起;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可以焕发全体人民的斗志和责任心。面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时代精神代表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反映历史进步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先进思想文化,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理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的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挤弱、公平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性精神成为广泛共识。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21世纪,我们要始终立于时代潮流的前列,紧
扣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
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们道德取向的多元化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一定冲击,尤为迫切需要倡导正确的荣辱观,作为引领文明道德风尚的标杆,以凝聚社会道德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认识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念是矛盾统一的有机体。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通过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和谐。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价值观念之间既有“一元统领”、“协调有序”,又有“兼容共生”、“和而不同”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宽容性的统一,就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是更为重要的。在当前矛盾突显和风险多发的时期,情况错综复杂,噪音、杂音增多,各种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严峻挑战。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不到应有的主导和统领作用,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混乱。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和谐思想文化氛围。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为此,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统一的指导思想是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必须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要加大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力度,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地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拓展理论宣传的内容、对象和渠道,做到面向基层、下移重心、延伸触角,切实提高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社会共同价值信念的构筑关键在加强教育。要开展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大力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光辉历程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励人民。倡导和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辉煌成就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励人民。要组织关于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解惑释疑工作,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来引导人民。要处理好理想信念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做好扩大共识的工作,用万众一心、共创伟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景鼓舞人民。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深入人心,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普及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道德共识。精心组织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培育明辨荣辱的现代公民。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日常礼仪、公共秩序、社会诚信、旅游出行和网上信息传播等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有明显改善。在荣辱观建设过程中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创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形成相互关爱、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注重建章立制,发挥法律法规对荣辱观建设的保障作用,形成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第四,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唱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的主旋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的主流舆论。精心组织有关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大力宣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气象,大力宣传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精神的思想观念,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认真把握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着眼于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和谐、维护稳定。强化阵地意识,发挥好主流媒体的主导功能,掌控好对各类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管理,坚决抵制西方反动腐朽文化及有害信息的渗透,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第三篇:对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
对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
周燕
摘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路径;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新中国六十年的建设,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中华民族站在了一个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存在褚多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克服和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路
径。
新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得到了切实推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第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贫富悬殊而引起的不和谐。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表现为个人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个人收入差距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居民基尼系数2005年为0.468,2007年达到了0.48。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显著的社会贫富差距。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见: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从不同经济类型:职业和行业的收入差距看,烟草、金融、石油、石化、保险等行业的收入过高,一般加工制造业收入较低,国有垄断企业职工收入较高,非公企业职工收入较低。从地区间收入差距看: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步拉大,2008年上海人均GDP为95049元,贵州人均GDP 为7264元,差距 1
高达13倍。
第二,社会不公平和贪污腐败而产生的不和谐。社会不公平主要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起点和机会的不均等、规则的不公平和过程的不公平。贪污腐败目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贪污腐败、钱权交易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发生动摇,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社会是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社会,社会的和谐便缺乏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
第三,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不和谐主要表现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脱贫的速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相差甚远;农村贫困人口仍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全国约有4007万;农村贫困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多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农村返贫率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
第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人与自然不和谐主要是人们为了当前的短期利益而导致资源环境的过度受损。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较低,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比较严重,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一些流域城市水和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自然环境呈恶化的趋势。
此外,还有在城市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农村土地征用等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也导致了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加。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增加,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正是社会不和谐的具体表现。
在当前,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支持和物质基础。二是通过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逐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
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既是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是直接影响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新中国建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积极化解和应对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民生为先。要把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把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尤其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务,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又要重视全民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线是民生为根。广大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构建和谐社会要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坚持民生为根,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民需、民利为根。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民生为重。从和谐社会的近期目
标看,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作为着力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必须突出国计民生为重的取向。即一切制度安排、一切政策制定、一切改革措施以及推进各项工作,都必须从民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并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尺度是民生为准。以民生为准,就是把
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的目的就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构建和谐社会更是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三、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为和
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任何一个社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尤其是切身的物质利益是
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基本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状态,是一件社会成员最为看重的事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社会各个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意识在不断增强,利益主体呈现出
一种多元化的状态,而且其诉求渠道和方式也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被确认,因而其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和民主意识在迅速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在利益诉求方面的要求从以往的隐形层面浮现到显形层面上来;而且又由于其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成员越来越懂得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维权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动力。同时也我们应当看到,如果社会利益关系没有理顺,那么,客观上容易引发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会直接且大面积地影响社会的和谐局面。显然,为了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按照十七的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六个
方面,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建设六个方面的内容,其基
本着眼点仍然是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要理顺的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利益关系问题,体现和促进教育公平。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中,明确要求要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种在劳动和就业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是在就业和劳动关系上协调和理顺社会不同阶层在劳动和就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在收入分配上协调和理顺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表明党和政府已经开始协调和理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上的利益关系。至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方面协调和理顺国家、医疗机构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可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协调和理顺社会不同阶层在各个方面的不同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社会保障关系亿万国民的切身利益,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
制度安排。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明确提出了“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当前,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要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待遇水平,切实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上述政策和措施,可以基本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周 燕,昆明学院讲师(云南 昆明,650200)
第四篇: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作为中国著名大学——天津大学的一名大三的学生,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结合自身将要面临的一些问题,试着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这些将要面对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之基。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是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一、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幸福劳动的基本条件,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创新。在这场变革中,生产关系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劳动关系是重要的社会生产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使劳动者和企业各自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实现包容性增长,这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有利于激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惟有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获得持久动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劳动关系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没有规范、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稳定、体面的就业,也就难以实现民生的根本改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不断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劳动报酬,使劳动者更好分享企业发展成效、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根本上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完善国家
劳动标准体系,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有利于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尽可能地化解影响民生改善的突出矛盾。这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社会和谐,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关系领域矛盾和纠纷上升的情况下,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能够引导和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有利于缓解社会管理压力。加快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有利于加强对流动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劳动关系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有利于化解劳动纠纷,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这是推动社会管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健全社会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二、准确把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各种经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更加多样,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的形势。
(一)就业方式更加多样化。近年来,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不同区域就业、不同群体就业等都在快速增长,就业市场越来越活跃,各种临时性、季节性以及劳务派遣等新型就业方式不断涌现。劳动合同短期化,灵活就业、流动就业人数大量增加,给劳动关系协调和管理带来更大压力,也对建立平等就业制度、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和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二)职工诉求更加多元化。职工利益诉求逐步从原来的争取基本劳动权益,向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实现体面劳动转变。劳动争议重点从传统的开除、辞退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等问题,逐渐扩大到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工伤赔偿、经济补偿、同工同酬等权利性纠纷,劳动关系利益调处难度明显加
大,对健全职工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提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劳资关系更加复杂化。当前,企业忽视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和流动性较大行业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部分企业没有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标准,一些企业未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使用劳务派遣工,个别高危等特殊行业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等,由此引发的劳动纠纷持续多发,对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升劳动保障执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坚持就业优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互动发展。
第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国际劳工组织1998年通过的《基本劳工权利原则宣言》,主要是从工作机会、工作条件等方面,引导促进体面劳动、提升就业质量、规范劳动关系。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努力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压力。同时,要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着力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形成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二,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以理顺分配关系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达国家普遍将健全集体谈判机制、理顺工资分配关系,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着力点。比较典型的是瑞典等北欧国家,通过加强集体谈判,健全企业和职工利益协商机制,促进了劳动关系稳定。我国应以理顺工资分配关系为重点来规范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健全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
率提高等相挂钩的正常增长制度,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
第三,坚持同工同酬原则,以农民工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同工同酬是劳动者平等就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各国对此普遍重视,如印度针对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在1979年通过的《邦之间流动农民工法案》中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假期、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以及其他服务条件,不低于当地劳动者平均水平。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促进同工同酬、规范劳动关系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民工。到2011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3亿人,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其平均工资只有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左右。为此,应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为重点,引导更多农民工加入工会,加强集体协商,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第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向城乡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据调查,80%左右的县、乡缺少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就业信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全国联网。约40%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无固定服务场所,部分涉及劳动关系的投诉举报和争议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职业技能培训设施十分短缺,一些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必须加强公共就业、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等服务设施建设,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水平,增强劳动关系服务和调节能力。
第五,完善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健全法律法规,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在上世纪初就颁布了劳动环境、就业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美国于1935年实施了《全国劳动关系法案》。为夯实劳动关系工作的法律基础,我国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快研究出台《工资条例》等法律法规,适
时修订完善劳动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特殊保护等规章制度,依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第五篇: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海关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梦想所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其中,构建和谐单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单位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和谐,首先单位必须要和谐。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参与国家执法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政府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是保障社会法治、市场公平、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责无旁贷地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全面加强和谐海关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是海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海关的成败。下面,笔者试从依法行政在构建和谐海关中的作用以及应如何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海关两方面作一探讨,供参考。
一、依法行政在构建和谐海关中的作用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海关的基本工作方针,也是海关一切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其本质是要做到职权法定、程序法定、严格执法、接受监督。构建和谐海关必须健全法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依法行政的落实,就不可能保证海关事业的顺利发展,构建和谐海关也就无从谈起。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和谐海关的标志,法律的贯彻实施则是和谐海关的重要内容。海关的行政权力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海关能否正确行使行政权力直接关系到海关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以及对外贸易秩序是否健康有序。实践证明,只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才能维护正常进出口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守法者提供最大的便利,对违法企业坚决采取制裁措施甚至绳之以法,营造健康有序的进出口环境。因此,海关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这是构建和谐海关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海关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近年来,海关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海关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如:海关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海关执法腐败隐患依然存在等等。这些不和谐现象直接影响到海关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没有严格地依法办事上,有的是因为漠视法制、法律意识淡漠,有的是因为法律知识欠缺导致执法水平不高。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构建和谐海关,必须健全海关法制,落实依法行政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海关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采取措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海关
(一)进一步完善海关立法,为构建和谐海关提供保障
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而依法行政则是和谐海关的基础与保障。建设和谐海关,必须首先完善海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充分体现民意的法制体系。完善行政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我们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抓紧制定完善有关海关法律、法规,真正保证有法可依。
近年来,国家从维护法制统一的角度出发,陆续颁布了《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重新修改并颁布了《海关法》和《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条例》,海关总署对一些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相互之间矛盾的规章予以了集中、统一清理。海关执法依据不断规范,海关法律体系趋于不断完善。为构建和谐海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但现实社会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可见,仅仅有了法律规定还不行,关键要严格依法行政。
(二)更新理念,严格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
依法行政和构建和谐海关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层面。我们要彻底否定陈旧的行政思维定式,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契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牢固树立起以下理念:一是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提高全体关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氛围。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是海关一切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是海关工作的生命线,是评价海关工作功过是非的原则标准,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和立关之本。海关无论是履行职责任务、维护国家利益,还是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二是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海关既是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执法机关,也是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促进先进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服务机关,海关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海关的一切权力也应服务于人民,牢固树立起执法为民的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真心实意地为广大进出口企业和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树立海关队伍廉洁公正、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三是牢固树立起诚信意识,自觉做到诚实信用、互助友爱。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海关只有建立在诚信友爱的基础之上,才能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民主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律才能得到普遍遵守,创造活动才能得到维护,公正才能得到实现,人和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各项工作才能协调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