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应用
云梦县隔蒲潭中心小学胡艳林
摘要: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自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得以广泛开展。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当今社会已处于信息高度发达时代,目前,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把人和信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与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正在创造出各种高水平,高效益的崭新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同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必将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 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⑤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 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
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
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四、三种整合模式的区别和实践
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有时候,三种模式可以利用同一个任务进行驱动,使我们从表象上不能马上就区分出它属于哪一类课程。但是,由于三种模式的课程定位不同,导致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的必备技能等都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要求学生用Word或PowerPoint完成作品)作为相同的整合任务,举例说明三种模式的区别。教学概述:
学生从网络上(或实地调查)搜集有关杭州西湖的资料,或者有关“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再用Word或PowerPoint以作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作业,最后大家相互研究讨论。
主要区别: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学生必备技能
课前准备
评价重点
模式一
信息技术课程
1.从互联网下载资料。
2.引用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资料。
3. 信息加工、整理的能力。
1. 基本写作技能。
2. 从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3. 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教师提供有关杭州、西湖的网站地址。
作品内容与学习目标相吻合,布局设计精美,有自己的风格。
模式二
语文(作文课)
1.懂得围绕要表达的意思选材、剪裁。
2.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安排材料。
3.根据所选材料组织成文,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1.会浏览网页。
2.Word的使用。
3.会清楚通顺、流畅地表达内容。
教师提供“杭州西湖”网页。
1. 文章的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2. 观察仔细,思路开阔,内容具体。
3. 组织材料地能力。
模式三
研究型课程
1.在任务引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 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处理。
3.分析杭州让人难忘的原因,写出考察体会或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
4.体会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1. 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基本的写作技能。
4.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1.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一般不为学生准备材料。
2.除了任务布置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
1. 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2. 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
3. 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创新性。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模式一(信息技术课程)中选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任务,则与模式二的教学过程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两种模式教学目标和必备知识的相对应,以及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在模式一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目标(未知),写作技能作为必备技能(已知),相应的评价重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而模式二中,写作技能作为主要训练项目,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必备技能,评价重点也转到习作要求上。而模式三中,侧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能力的培养。对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一般要求是必备技能(已知),或者能够自学的知识。
五、结束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慈利第二中学杨丽
摘要:新课程在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中实践前行,并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信息技术教科书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涉及到许多学科知识,并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式综合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实践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新课程改革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21世纪世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发展趋于数字化、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相关的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能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了科学精神,强化了人文精神。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打造其终生学习的平台,必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的妙用,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心态由 “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我想学”,这便积极营造了一种主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信息课堂教学中,合理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上《信息及其特征》这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生活在信息社会”,并让学生完成任务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又比如,在上《日新月异》这一课时,利用计算机播放有关机器人的视频,从而吸引学生对神奇的信息智能处理产生兴趣等等,由此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浓厚了。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不是简单的传授,因此教给学生思想是最主要的,养成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要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要
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把检索语文、数学、外语或生活中遇到问题作为学生的练习,任务驱动要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要求的任务。
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网络化的成长环境。学生随时都可以浏览信息技术学习专题网站,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专题学习网站,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学习文本加工的基础知识,通过观看学习支持里的动画教程获得学习帮助,针对操作水平程度较高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任务要求,开拓其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亲身探究,改变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网站中开设了交流版块,进行教学效果反馈,让学生陈述自己对问题的不同想法,从而达到他们分享经验、共享信息的目的。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评价
教师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的考试评价方式,要尊重、关爱学生,让后进生树立自信,扭转师生不平等关系,课程的评价要转变评价功能,注重发展性评价,改变评价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新课程评价体系,在学生在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学生把创作的电子作品如:电子板报、多媒体作品等上传到学习评价系统中,其他的学生可以进行客观性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进行评语认定。这样就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随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视和自我反思,能够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在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绘本课程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绘本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给幼儿园的教学和游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加吸引了热爱绘本的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走进了神话般的世界,那它在应用的过程中它是怎样展现它的优点的呢?本文客观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绘本教学的益处,从而提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幼儿园,教学,绘本,益处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有: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载体。现代教育技术包括PPT,MP3,视频,图片,光碟,投影仪,各种播放器等等。运用现代科技所兴起的教育方式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它信息量大,能够带来更直观的效果,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教学功能逐渐深人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它提高了幼儿园的教育效率,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怎样在幼儿园绘本课程中发挥作用的呢,我结合自己从事幼教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什么是幼儿园绘本课程
绘本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使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绘本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绘本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从结构的角度看,绘本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绘本课程可以: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书本的一种感 悟能力;培养儿童观察图示和以图示进行判断推理的 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学习行为;得到相关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经验;培养幼儿的图画和文学的审美情操;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幼儿爱书的习惯;让孩子懂得什么是互动学习。
二、绘本课程的传统教学
绘本教学与常规的看图讲故事教学相通而不相同。关键就在于它的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的表达。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未普及之前,在进行时绘本教学时,教师常常拿着几张图片,翻来覆去讲故事,提几个小问题,识几个字,而忽略绘本本身的意义,有时甚至把绘本教学变成对故事内容的死记硬背,限制了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绘本课程中的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在绘本课程中的应用中的优点(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扩展幼儿思维的空间
多媒体生动形象、多彩变换的特点能更好地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引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创设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扩展[1]。
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普及之前,老师们会通过图片给小朋友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大兔子之前谁爱谁多的故事,爱听故事的孩子们也许会跟着老师的描述讲故事认真听完,不爱听的小朋友可能就是爱理不理。有了现代教育技术,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描绘出小兔子和大兔子比较的画面,例如,小兔子说:“我爱你,就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大兔子说:“我爱你,就像划过小河,在翻过山丘。”多媒体可以展现出小路到小河,再过山丘这段路程的动态画面,可以展现出大兔子和小兔子向对方表现自己的爱的神气,幼儿能牢记于心。再如小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大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然后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多媒体能让孩子们感受从地面到月亮是很远很远的,让孩子们很容易地接受基础的科学知识。这些潜移默化的知识我相信只有多媒体能让孩子们轻松牢固的铭记在心。(2)完整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我们知道,绘本中的画面知识一个一个的画面,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往往是只是记住绘本的一个片段。而多媒体能给小朋友展现出一段完整的画面。
如《可爱的鼠小弟——鼠小妹的圣诞树》,绘本中呈现了各种小动物和圣诞树的画面,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他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可他们对各种动物和圣诞树的大小比例的概念很是抽象,小动物为什么会纷纷嘲笑好朋友的圣诞树太小了,后来小动物们是怎样再次成为好朋友的等等一系列情节,小朋友只是知道那个画面,思维永远定格在那个情节。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小动物们的表情和声音等动态动作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将一个个片段融合在一起,使幼儿更加融入绘本情节中。
(3)发展幼儿的开拓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们思维活跃,犹如天马行空。他们喜欢思考,想出新意。特别是当老师给出一幅画面、一种声音、一个表情„„的时候,他们都会各抒己见,滔滔不绝。
如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当我将黑夜的幻灯片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时,孩子们议论纷纷这到底是什么,有的孩子说这是在海底最深处、有的孩子说这是在要快放电影了、有的孩子说小朋友把眼睛比起来就是这样„„,当我播放小老鼠听到的各种声音的时候,孩子们更是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想到了各种动物、交通工具甚至自己亲人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还不禁模仿了起来,完全进入了绘本的意境。让幼儿转换角色,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关心自己的的孩子,让幼儿明白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爱我们的,以达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2、现代教育技术在绘本课程中的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处理好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的关系。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媒体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发挥幼儿的各种感官,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2]。
(2)、制作符合幼儿特点的课件。幼儿园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谓是音乐动听,画面优美,演示逼真,但往往容易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外在的形式而非实质的内容,所以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师时,要采用美观生动的屏幕来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删除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影像,帮助幼儿。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的各项领域特别是绘本课程中发挥了重大,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所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成为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
第四篇:BIM技术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建筑职业教育实践性要求的提高,如何做好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育者采用了BIM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信息模拟技术的应用,是我们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BIM技术 建筑构造与识图 信息模型 实践教学
在当前的建筑职业教育过程中,利用专业教育工作优势为建筑行业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是我们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程实践教育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既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创新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我们在实践教育研究中结合BIM技术的实际特点与主要功能,以及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教育实践研究。这一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展,可以保证BIM技术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为建筑技术职业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提高利用有力帮助。
一、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在建筑设计技术研究中,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模式。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可视化:BIM技术作为一项模型技术,虽然是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在计算机界面完成,但是依然拥有良好的可视性特点。特别是是这一技术采用了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保证了立体化的可视效果,以及对视图中各个部分的细化观察效果。
(二)协调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协调性是我们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只有确保建筑设计整体协调性,才能真正保证建筑设计质量。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对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如管道、电力系统等进行综合性考察,对于其中不协调的因素及时调整。
(三)模拟性:BIM技术采用了信息化模拟技术,这就使得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模拟技术,对设计结果进行现实模拟展示,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展示,保证了设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现。
(四)可出图性:BIM技术因其采用的是计算机图像技术内容,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在设计完成后,将设计好的三维图像进行处理,得出管线综合图、预留线路图等这类综合类立体图纸。这就为建筑施工程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工作。
二、BIM技术在课程中的主要应用研究
在实际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我们结合BIM技术以上的特点,根据课程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了实践教育研究,利用BIM技术提高课程的教育质量。
(一)提高学生对建筑结构全面认识
在建筑结构与识图教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建筑结构图纸与实际的建筑结构结合起来,对建筑结构形成立体化的印象,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重要的实际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学生建筑结全面意识,特别是立体化意识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首先使学生形成整体结构认识。BIM技术是一项三维立体化技术,这就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利用三维视图,对于建筑结构的构成特点形成立体化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结构图纸或普通模型难以体现的内容(如建筑内部布局、细节内容等),BIM技术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其次可以实现多角度观察。因为BIM技术采用的是新型化模拟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多角度的移动、缩放等功能。这就使的学生可以对建筑结构实现多角度的整体观察,实现其对建筑整体结构的认识。最后提高了学生对结构细节的认识。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细节化处理对于整体建筑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在建筑结构学习中可以很好地观察建筑结构中的细节内容,对其形成直接的感官认识,提高建筑结构学习的质量。
(二)便于实践工作教育的开展
作为建筑结构与识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做好职业实践教育,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虽然也会开展实践考察工作,对建筑结构进行实地考察,是学生形成实践认识。但是这种实践考察工作受到安全问题、场地问题等各类因素影响,难以全面开展。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对信息模型的实践观察,可以起到与建筑实地考察类似的实践作用。同时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可以实现重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BIM与实地观察性比较,虚拟模型观察不用考虑安全以及对工程进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学生可以进行重复观察,而不用考虑其他问题。这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完成实践观察学习过程。二是可以对隐藏结构进行实践观察。在工地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管道内部、电力系统构成等隐藏性的结构难以开展观察。但是BIM技术的虚拟性与可出图性特点,是我们可以对于这些隐藏性结构进行分解观察,保证了实践观察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利用学生纠错教学的开展
在建筑结构与识图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作业与考核的完成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实践作业中的错误难以全面理解,即使是修改完成也对其错误原因难以形成正确认识。在这一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实际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实践作用与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利用模拟技术进行再现,利用立体化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自身的错误有了较为详细与直观的了解。之后教育者利用BIM的协调性特点,对模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进行现场的修改与展现。这就使学生对于自身错误原因以及修改过程与结果有了整体性了解,提高了其对错误的认识与应对水平。
三、结束语
为了确实提高建筑职业教育中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的工作质量,保证这一课程教师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BIM技术,利用信息模型开展教学工作。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学生在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学习中的全面结构认识的产生、实践观察课程的开展以及实践作业与考核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现林; 贾俊礼; 赵志平.基于BIM虚拟建造技术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6).[2]李建成.适应BIM时代的建筑教育对策[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06).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和娱乐中的应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结课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中的应用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院: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中的应用
前言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和娱乐领域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在娱乐方面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人们可以自己通过数码相机并且在家里打印出来;而且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玩游戏;还可以与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视频聊天;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与他们玩对战游戏、欣赏音乐、观看高清度电影等活动来进行娱乐。本文概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优势和一些主要模式以及在娱乐方面的几个应用。
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多媒体在我国也有自己的定义,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介)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近几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微机上就可以实现许多传统模拟的数字化。使得视频、音频、图像、动画和图形文字一起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所处理和表达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从而为多媒体计算机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首先,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最有前途、令人振奋的发展领域。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急剧增加和人口的膨胀,急需训练有素、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更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既深又远。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与人工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
其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现在的教学媒体种类很多,其性能和特点各异,在教学内容上的表现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单一的媒体都不可能很好地面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有多个基本教学活动组成,当一种媒体的传递不能满足要求时,其他媒体可以进行补充。因此,需要对性能各异的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交互应用,协调统一教学效果。总之,应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教师的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使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各展其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再次,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优势。第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进行积极思维活动,探究事物真谛的动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画面、直观生动的影像和灵活多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在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内心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第二,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而后小组讨论,共同提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思维训练,必须依靠学生独立思考的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思考的甘苦,探索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进而逐步形成一定的能力。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动态显示,图文并貌、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理解接受,让学生尤如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第三,利用人机交互功能,获得迅速直接的教学反馈。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效果如何,只有经过教学反馈才能得知。通过计算机软件及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人机交互功能,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随时都能获得教学反馈,得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主要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第一,多媒体投影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学就是将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作为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引入传统的教学中,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优化的现代教学模式之一。在该模式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设备将有关教学内容采用动画、图像、声音的形式编制成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解,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第二,多媒体交互教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是在多媒体投影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构建的一个现代化多功能计算机局域网络教学系统。在该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由网络联系起来的工作站,教师可以做到讲、演、练三位一体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地使用学生机器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做到讲、演、练三位一体化的同步教学,实现了教与学、学与用的最佳结合。
综上所述, 多媒体教学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另一方面,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
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多媒体技术及产品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成为当今世界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上升,娱乐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个性化娱乐成为了众多人的迫切需求。以下为娱乐方面的几个应用: 第一、家庭娱乐方面
以前,人们经常为选台而烦恼。本来学习、工作了一天,看电视的时间就不多,身体也比较疲惫,再加上一个一个电视频道慢慢去换,这样的选台方式实在是太麻烦。多媒体技术家庭娱乐产品的电视墙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烦恼,他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电视台窗口,让人们轻松愉快并迅速的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当你与家人一起正在欣赏电影大片和津津有趣的球赛时,忽然来个电话等突然事件,让你们措手不及,精彩的画面常常被错过,留下遗憾,这种时间在以往的家庭娱乐产品中出现已经屡见不鲜了。而新生的多媒体技术家庭娱乐产品则可以轻松解决用户的烦恼。当你接电话前,只要轻轻一按遥控器,画面立时禁止,接完电话后,再次轻按遥控器,继续观看,不会错过一个精彩镜头。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妙处,家人争夺电视遥控器的历史从此被终结。轻松、娱乐、和谐、温馨尽在其中,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录制下来,以便有空闲时欣赏。第二、VOD和交互电视
它是根据用户要求播放节目的视频点播系统,具有提供给单个用户对大范围的影片、视频节目、游戏、信息等进行几乎同时访问的能力。对于用户而言,只需配备响应的多媒体电脑终端或者一台电视机和机顶盒,一个视频点播遥控器,“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用户和被访问的资料之间高度的交互性使它区别于传统的视频节目的接收方式。它是多媒体数据压缩解压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视技术的一门综个技术。
在这些VOD应用技术的支持和推动下,网络在线视频、在线音乐、网上直播为主要项目的网上休闲娱乐、新闻传播等服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大电视台、广播媒体和娱乐业公司纷纷推出其网上节目,虽然目前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视频传输的效果还远不能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满意程度,还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VOD和交互电视(ITV)系统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视频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第三、军事游戏娱乐方面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档的军事型电子游戏光盘软件纷纷出现。操纵各种战斗机的空战、驾驭舰艇的海上大战、反空袭的地空大战、两军对峙的坦克大战等,栩栩如生的画面、绘声绘色的场景使人们在消闲中学到了现代军事技术和知识。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将多媒体的应用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从多媒体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模式来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终端用户方式的应用;二是开发式应用模式;三是为面向军事应用而进行的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的研究。
当前,军事系统各部门、各专业都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为本部门学习和应用高新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这种应用的成果也最直接、最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要注意应用系统的开发策略与总体规划的研究,避免盲目性。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设备和资金合理投入,所研制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升级性,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互联性强。多媒体应用系统是一个资金与技术投入均较高的工作,各单位主管部门均要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多媒体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在高速的进步,时代的脚步越走越快,推进多媒体技术也成了社会迫切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也不断的创新扩展,引领数码的发展方向,开创新的娱乐方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媒体技术让教育和娱乐充满生机,让教育和娱乐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