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

时间:2019-05-12 14:5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

第一篇: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

二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高考题

1、(2013年天津卷,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旨在让学生辨别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一系列措施或带来的影响是否恰当。从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措施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基础,①入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措施,②入选;从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带来的影响看,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必然要求,③正确;④说法本身错误,因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答案:A2、(2013年海南卷,4)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 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该题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②错误;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③错误;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农产品补贴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这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①④正确,该题选B。【答案】B

第二篇:2010-2011学年高一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基础复习(一)

2010-2011学年高一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基础复习

(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人民当家作主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

3、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8、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9、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10、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11、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科学执政。()

13、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1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15、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假如你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广大农民共同关注的“新农合”医疗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大代表的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全国人大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的所有法律法规都由全国人大制定

C.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D.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全国人大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院报告。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下设机构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人民通过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6.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1

成就。这一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

A.能够全面履行政府的各项职能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D.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历史条件决定的7.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C.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D.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8.共中央就大政方针等问题举行民主协商会,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形成制度。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依法执政B.民主执政C.科学执政D.依法行政

9.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①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②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③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④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关系⑤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10.中央作出决策,凡是关系国家事务、要求公民共同遵守的,都先提出建议或者通过“一府两院”提出议案,再提交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或者通过有关决定、决议。这表明

A.中共中央是国家决策机关B.公民正确行使立法权

C.“一府两院”具有提案权D.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11.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引起巨大反响和如潮好评。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意,坚持以人为本B.中国共产党履行职能,维护人民利益

C.国家机构自觉接受人民监督D.人民可以通过新闻舆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11.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看法,你赞同的是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为了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B.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教,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就是依法管理宗教,保护宗教活动

“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作为政协委员绝不能“挂名不议政”,更不能“要荣誉不要责任”。据此回答28—29题。

12.政协是舞台”,强调的是

A.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B.人民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人民政协是联系广泛的权力机关D.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13.“委员是演员”,强调的是

A.政协委员具有人民代表的同等权力B.政协委员是政协职能的履行者

C.政协委员是各民主党派的代表D.政协委员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14.2010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3周年纪念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全面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5.每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总是向大会提交许多的议案。代表们之所以向“两会”提交议案,且十分注重议案的质量,是因为

①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

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③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只有在两会期间才能得到解决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为民办实事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 ②③

16.3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2011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根据这一调整方案,中央财政将从今年起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受灾地区恢复重建。基金安排使用情况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A.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B.决定权和监督权

C.最高立法权和最高监督权D.立法权和监督权

17.年的3月份“两会”都会在北京联袂召开。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D.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18.列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9.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人大代表审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行使了审议权和表决权②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④人大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之所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

A.它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C.它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的政体D.它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

21.一位从事几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①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②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队性质的需要 ③是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④是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三、简答题1、2010年3月5日~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的议案。表决通过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李东生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1)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怎样肩负人民的重托。

2、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一年来,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检查3部法律实施情况……把修改选举法作为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形成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每次常委会会议都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立法、监督、代表和对外交往等工作。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这一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你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

一、判断题:1-15 BBBBB ABBBB BBABA

二、选择题:1-10 ABACC BCBAD 11-20 CABBC BDCDC21-24 DDAB

三、简答题

1、(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是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决定权的体现;听取和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是行使最高监督权的体现 ;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的议案是行使最高立法权的体现;表决通过关于接受李东生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是行使最高任免权的体现。

(2)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③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正确审议、表决各项议案,积极行使提案权、质询权。④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以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2、(1)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分)②“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将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体现了在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分)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1分)④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体现了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1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分)。

第三篇:201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精品学案 新人教必修3

必修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考点要求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知识综合

(一)知识体系构建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主干知识提取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在许多方面。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也表现在许多方面。A、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用心

爱心

专心

(2)关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A、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B、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5)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新篇章。

(三)易混易错点例题剖析

1、(2010年高考江苏卷)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③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直流

用心

爱心

专心

传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④当选。“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亦即它们既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又具有中华文化共性,①当选;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②当选。因此选C。【答案】 C

2、(2010年高考江苏卷)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②错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片面。①③正确说明了爱国主义的意义和作用,符合题意,当选。因此答案为B。【答案】 B

(四)重点、热点研析

热点: 沟通互信交流 推动两岸良性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共同繁荣,以“把握契机,开创新局”为主题的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5月6日在台北举行。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与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出席了开幕式。蔡武在致辞中表示,延绵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峡连杆中国人最牢固的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人们共同的血脉。他说,虽然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文化交流还存在一些壁垒和障碍,需要两岸同胞共同作出不懈努力,努力营造鼓励和支持两岸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围,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蔡武在致辞中最后表示,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句1:

延绵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峡两岸中国人最牢固的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人们共同的血脉。

涉及主要知识点:

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 问题设计:

利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两岸关系今天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的原因

关键词句2:

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

涉及主要知识点:

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问题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解析:首先应该抓住中华文化的特征,即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然后将甲同学的材料分成两大部分进行分析。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体现源远流长的特征,安徽馆的民间艺术展示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等不同地域文化的资料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四、整合训练

训练1.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主要传播中华文化。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训练2.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

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有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当怎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五、模拟演练 1.“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高考资源网

9下列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是 ①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新华网2011年2月12日电.目前山东正经历着6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据统计,旱情发生以来.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旱情,取得了显著效果。

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中的 “脊梁”是指什么?(2)你觉得应该怎样继续挺直 “我们的脊梁”?

12在2010年“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幅《富春山居图》的古画,这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5000年中华文化的共鸣。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一幅画为什么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13、2010年11月12日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市海心沙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奥运会、亚运会历史上首次走出体育场举行的开幕式。开幕式以“水”为主题,全力打进水文化。整场开幕式文艺表演从“一滴水”开始,在充满童年记忆的广东民谣《落雨大》优美的歌声中,从一滴水到汪洋大海,从一叶扁舟到巨型帆船,从一汪清水到滔天巨浪。开幕式采用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使得开幕式表演精彩纷呈。《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邀》四大部分或浪漫刺激、或气势磅礴、或如梦如幻,谱出了一曲和谐、友谊、欢乐的乐章,使人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水乡特色,领略深入骨髓的岭南文化。用“放鞭炮”这种中国人传统节日常见的形式点燃火炬,非常中国风。

以上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附:整合训练、模拟演练参考答案

1整合训练1答案.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内容上极为丰富;表现在地域上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表现在各民族的文化上异彩纷呈。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教学反思)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许缨

【教学对象】

针对本校高一新生的存在问题:对如何学习历史、整理历史知识,以及如何答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缺乏相关知识与学习方法。本课尝试给予一些方法和思路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设计理念】

1、学法指导: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纵横组织知识进行复习。纵向了解认识西方民主法治政治制度发展简史,横向了解认识近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异同点,洞察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比较方法,提炼信息,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运用所学方法和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A、通过师生讨论分析,理解认识17-19世纪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B、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复习,理解认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异同,以及与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的联系,洞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C、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检查反馈所学知识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

2、情感信念价值观:

A、通过课堂学习和个人实践,学习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B、通过分析美国制宪过程中的多元历史材料,认识人类对建构更完善政治体制的理性追求,领悟其中的政治智慧,获得历史启示。

【教学过程】略 【实践反思】

上课结束,本科组刘晖龙老师给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主题,怎样实施?二是讲练结合,如何练习到位?刚好问到我的死穴。

重新看课堂实录,倾听老师们对我课堂的评述,发现本节课我的长处是教学理念较好,注意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重要概念的解释与知识讲解;短处是教学实施尚不到位,讲练分离,结合材料进行方法的指导性训练不足,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探究性,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有设计没效率。

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较好,上课时即提出本单元复习是运用纵横比较法学习历史,并进行简单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历史基本方法。可惜后来的练习没有针对性训练,没能落实。

2、关于历史概念“立宪”与“共和”的解释:

“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老师指出当时不仅用宪法限制君权,还可以维护君权,如德国。

“共和制”是根据宪法国家权力是“共”(共有、共享、共治)的,根据宪法参与政治事务和处理政治纠纷的方式是“和”(和平、和睦、和谐)的。根据权力中心所在而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老师认为这种解释通俗易懂,应该给学生说明。

3、关于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的分析:

如何归纳四国政治制度特点,使学生能够简明扼要把握其核心?我的方法是给予学生思路提示:

1)由哪些制度、哪些机构组成?

2)权力中心和机构运作方式(各机构权限、权利来源及相互关系)? 3)注意联系各国当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归纳解决方案。以此思路,由我归纳出四国政体基本特点:

 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统而不治”;议会主权,分权内阁(首相),组织和监督其行政。

 美国总统共和制:宪法至上;三权分立,制约平衡;总统权力相对较大。 法国议会共和制:议会主权,分权总统和内阁,监督其行政。

 德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集权,议会有名无实,立法权与行政权未分开。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应用史实加以说明各国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的老师持不同意见,建议用表格列出主要机构,对它们的权力来源、地位、关系就可一目了然。我个人认为表格列举固然好,但语言归纳更精炼概括易记。

不足之处:问不到位,练没到位,讲没讲透。

1、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教学方法单一,表现为“

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一是指对学生情况掌握不清,没有针对性地点名回答,点评过于简单(“好”、“对”、“加分”);二是问同一个学生问题过多,耗时过长,其他同学被晾在一边,没有及时调动“群众”资源;三是问题琐碎不精炼不明确,随口就问,缺乏精心准备设计,问答效率低。

教学讲解练习重复琐碎。比如英美政体内容讲练过多而且重复,法德讲解欠缺。对个别细节过于纠缠,主次不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反思对策,教学方式应灵活多变。前提是根据课文确定重难点,然后精选材料,设计分步小问题,用分组轮流回答、点名回答、男女竞答、互相提名回答等形式去丰富学习方式,调动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教学实施不到位,讲练分离。表现为: 一是材料缺乏精选,教学形式单一。“学以致用”提供的英美材料的练习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没有起到方法培养的目的;而且材料过多,仅是单一的问答式解决,容易让学生疲累生闷。

二是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引入部分“基础回顾”让学生看书填表写出各国体制名称和确立标志用时太长,与方法训练无关的练习占时过多,导致教学节奏前松后紧,重点比较的题型没有时间展开,课堂效率不高。

3、重点应该讲的内容没有讲到位。表现为:一是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二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这两点我都没有深入说明,但蕴涵的智慧却可以让学生一通百通。

用历史教研员朱全红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问题讲少讲透!”老师们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

关于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收集老师们的意见后我的认识是:

一是经济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各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新的政治体制中新旧因素所占比例,以此理解英、德为什么保留君主制,为什么德意志帝国的封建色彩如此浓厚,为什么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为什么能够在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二是国情历史。没有封建专制传统包袱、对新大陆创造新生活的执着理想、欧洲启蒙思 2 想中追求民主法制理性的影响,都是美国制度创新的源泉。而英国的君主专制与议会限权的传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保王派势均力敌的现实,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的历史,渴望政坛稳定的现实愿望,德意志通过武力战争结束长期分裂,渴望巩固统一强化皇权对外扩张的需要,都使它们的政治体制打上时代烙印。

关于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本校庞作珍老师提出她的看法: 英国是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通过反封建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斗争),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创新。美国是通过反对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了维持独立和统一,确立共和制,既是创新,也发展了民主制。

以此我的联想:法国共和制是在对外普法战争失败,第三共和国成立,国内共和派与反共和派斗争激烈的情况下,在法律上确立的,而其真正确立和巩固,是在宪法颁布后通过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艰苦斗争而获得的。而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则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以此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及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道路依然曲折。

总结来看,有好的教学理念,未必有好的教学设计,有好的教学设计,未必有好的教学实践。说与做,讲与练,是两码事。练要练到位,讲要讲透彻,这中间还有很多值得我研究实践和改善的地方。

【教学重构】思路:

1、指导方法

1)提出学法,举例说明 2)精选材料,实操应用

2、精讲知识

1)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

2)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

3、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获得历史感悟

第五篇:政治总复习必修一

7、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都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 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 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质技术基础;

④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⑤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怎样发展生产力?

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改革生产力,调整深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遵循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它适合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怎样遵循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公司如何成功经营?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吃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兼并或强强联合形成规模效益;⑤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10、为什么重视就业?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②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取得报酬并获得生活来源;④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⑤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⑥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⑦就业信息不畅通。

劳动者如何实现就业?

①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②树立自主择业观;③树立竞争就业观;④树立职业平等观

⑤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积极的自主创业。

11、劳动者如何实现维权?

①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②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而不

能采用非法手段;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好法律意识。

下载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高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小结

    历史学考复习资料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权利法案》的制定 1、时间、......

    2010届高考政治二轮热点复习7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七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 【学法导航】 一、其他学科多角度思考 (一)地理学科: 1.熟悉港、澳、台地区的......

    201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2010高考二轮复习试题政 治第二部分:热点专题专题七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专题考案】一、选择题(共60分) 1.2009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载着19......

    201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 2010高考二轮复习试题政 治第二部分:热点专题专题七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专题考案......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必修3)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繁荣 【单元知识网络】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网络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原因历......

    2014年山东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2、......

    必修一政治期中简答复习

    第一二课 国家的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根本属性:阶级性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

    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政治必修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