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信息技术的思考和体会
学习信息技术的思考和体会
在当今这个“疯狂信息化”的计算机时代,信息技术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志。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课堂,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在电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做为一名教师,对电脑的应用应该更加精通。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给我在以后的教学上带来了很多收获,我们体育的教学要经常出示一些课件和课上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而这些我自己都能解决,动手制作。
运用ppt教学,可以动可以静,生动活泼,能获得普通教学无法产生的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然而,做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要不断的实践,掌握电脑的技巧。通过现在学习的信息技术,以后工作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来展现教材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入境入情,也活跃了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通过这几周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我深切的体会到“要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道理,做为一名教师以后在工作中要让学生满意、社会满意,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不断去学习,探索新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这门课的学习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没有现成的教学规律可循,但是学习了这门课,使我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利用网络的优势,不荒废时光,化荣誉为压力,为今后教育教学多积累宝贵知识财富。
第二篇:学习思考调研体会
把学习当作一种坚守
前些日子,网络上的一句话引起网友热议:人活着,就得学习!初看过于绝对,细想确实如此。人从呱呱坠地,先学爬,再学走路、说话。随后上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是博士都在学校度过。走上工作岗位,又开始钻技术、练文笔、学交际,哪怕是退休了,还得看看新闻报纸,为的是和孩子们有点共同语言,带带孙子,更能预防老年痴呆
。总之,如果人生是一顿五味俱全的大餐,学习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当然,学习是件难事,“十年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佐证。大家应该有注意到,“学习不够”成为各类反思、总结、民主生活会最热门的一句话。为什么呢?分析有这么几种心态:一是有些人越学越感到学习的博大精深,认为要学的东西太多,越觉得能力恐慌。二是有些人在故意表现谦虚。三是由于工作忙,应酬多,不爱学,确实学习不够。“学习不够是光荣的缺点”想必也是第三种人中广为流传的吧。学习不够是因为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说明工作忙,工作忙说明非常敬业。由此,学习不够成了光荣的缺点。究其原因,首先是对学习没有足够重视。第二是怕吃苦,有懒惰情绪。第三是没有发现学习的妙处,没能把学习当作乐趣。我认为读书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学,一直学到现在,每天不自觉地在反复学习中成长。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学习是被动的,硬着头皮,甚至比较反感,还没有体会到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乐趣和妙处。这是缺陷,缺什么呢?缺的是主动学习、缺的是系统性的学习、缺的是业务技能学习、缺的是哲学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学哲学,它会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最直接的帮助,一旦学进去会感觉到乐趣无穷。可能有些人一听哲学就头大,其实很简单,就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那几个观点: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把这几个观点弄通,无论做什么决策、分析什么问题,都将是手到擒来。还有些人老说别人点子多,这只有一个办法多看书多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最后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要用重视学习的精神、勤于学习的责任、善于学习的能力、乐于学习的境界、持久学习的恒心来武装我们自己,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不断开拓事业新局面。
把思考当作一种习惯
提到思考不得不说思想。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播种思考,才能收获思想。窃以为,思考是思想的先导、思想解放的开关。我们一直在推进解放思想,思想要解放,思考就必须活跃,就必须习惯于思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思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不愿思考,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比如:工作中,我们常被繁重的事务缠身;生活中,我们常被众多的娱乐方式诱惑,总是感觉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除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外的事情,被一种力不从心的假象所蒙蔽,囚禁住我们那颗敏感睿智的灵魂,渐渐脑子成为一潭死水。如何培养思考的习惯,个人认为有三点:一是要乐于思考。可能不止一个人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但牛顿却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可能不止一个人发现开会时,职工10分钟就容易瞌睡,但我们却总结出了研究人性特点。这些都验证了“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因此,创新创造是留给那些乐于思考的人。二是要善于思考。结合矿山实际,就是坚持反思常态化。谈到反思,有些同志肯定要说,又玩虚的,我们这么忙,烦不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反思的益处,没有从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差距问题的出发点看反思。反思一种进步,如果我们把它作为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交流经验教训,这就是把它干实了。正确反思,定时回头看,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改进不足,发扬成绩,总结规律。三是要勤于思考。有则谚语:“一个匆匆赶路的人突然停下来,旁边人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不管再忙,都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一天工作结束后,想一想今天的工作、包括你的言行,是否对得起你的领导、工友、同事、朋友。想想第二天上班需要从哪里改进。
我们的思想是一片天,马克思理论不占有我们的思想,很可能被法轮功思想占领。因此,我们的思考必须是科学的,如果整天胡思乱想,除了浪费脑细胞之外,别无益处。再如每天想着消极的事,那么思想必然会暗淡无光。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思考方法或是科学思维模式。什么是科学的思考思维?个人以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思维模式。哲学可概括为五个观点:
1、辩证的观点,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有利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告诉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权衡利弊。
2、联系的观点。看清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搞清楚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发展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任何真理、任何理论、任何法律制度都有的它的历史局限性,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我们今天坚持的一些理论,坚持的一些做法,到明天或到后天就过时了,就很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一些禁锢。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鼓
励我们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就是所说的与时俱进。
4、历史的观点。今天都是历史的重演,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中都能找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学历史,照镜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路子。
5、矛盾的观点。世间万物皆矛盾。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结合到工作中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楚轻重缓急,急事缓办,缓事急办。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都可以拿这五个观点套一下。
我们矿党政已经在哲学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科学思维方法来推进解放思想:干工作要坚持把让企业收获点什么、党员干部感悟点什么、职工群众得到点什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性;我们推行的“管理六步曲”:确定工作目标、找准出发点、研究工作对象、端正工作态度、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这是解放思想的操作性;我们倡导的“八字方针”是解放思想的执行性;我们提出的“把工作当事业来干,当幸福追求”是解放思想的引领性。这些理念也好方法也好,对目前的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把调研当作一种常态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引起社会良好反响,全国不少地方和行业纷纷开展了干部下基层、干部住村等活动。今年也是我们的三基强化年,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基层。但辩证地看,之所以倡导下基层,就说明之前存在不接地气的现象。结合我们实际,多多少少存在着不善于调查研究的现象。就拿自己来说,往往把眼睛只盯在具体的工作事务上、琐碎的杂事上,感觉没有时间去调研。于是就把了解情况、撰写材料的任务放到了看看基层汇报材料、上上网络、看看报纸上面。感觉信息时代到来了,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基层动态了。
对此,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这种现象作了严厉的批判和修正,使我受益匪浅,感悟有三: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项工作规划的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事先到基层去征求意见、到基层去充分论证、到基层去实践检验。各种讲话、材料,必须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刨根问底,捞活鱼。唯有如此,出台的政策才能符合基层实际,才能顺应民意;讲话材料才能不闹笑话,对得起职工群众,对得起良心。二是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基层的情况最复杂、最具体,群众的诉求最真实、最细小,唯有把基层的情况摸透熟知,才能切中要害,“拨乱反正”,以真正推动工作。三是调查的技术。真正听出问题,还要注意下基层的方式方法。要有的放矢。定调研提纲,带着问题下去,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注重方法。明察暗访,化有形为无形,坚持正常的督导,同时,在公车上、菜市场、吃饭闲谈等和职工交流的机会,有意识的收集问题。
第三篇: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体会
二十一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全新社会,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又是一门有难度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由老师教学生学(被动接受),后来发展为我要学——我会学——自主学——互相交流学,这也是教学的必然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学生的指名、轮流转化为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课堂教学更民主化,学生有了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它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我认为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时候用,讨论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绝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学出现“浮躁与虚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结果却为低效”等现象。教学工作也是脚踏实地、不断革新的艰辛尝试与实践,绝不能使“有效教学”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妆品。
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让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爱心和睿智去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虽然很早以前就参加过课标、教材的培训,但是以前在很多时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并没有真正走进研究与探索中去。现在我校要在开学初对所有的教师要进行专业的测试,我发现我对新课标认识还很肤浅,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对新的体制我在理解新课标时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新课标,从而也有了更新的体会。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新”“实”“活”的特点。新主要表现在选材新、结构新;实主要表现在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强调实际运用、更突出实用效果;活主要表现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处理和开发、教法学法要活泼、为生活化学习提供范例。这样既拉近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更体现了信息技术本身的个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与生活更贴近了。
使学生愿学乐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新教材体现“新” “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新”“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尤其是在课堂上,如何使一节课鲜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曾尝试这样做: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在探索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景创设的形式力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最好是能够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感情体验的过程。老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剥夺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权利,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体验是个体生命独有的心理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允许有差异,不要把专家的实践操作体验强加给学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讲对操作的了解,对结果的理解,对不同问题的见解。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忘我的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也使得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与活力。
努力做到上课使人喜闻乐见,下课使人回味无穷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四篇:学习第四卷思考体会发言
学习第四卷思考体会发言
按照学习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简要谈谈学习《》第四卷的心得体会。
一、搞懂“为什么学”
《》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干部群众学懂弄通思想的“理论宝典”、“营养套餐”,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针”和“方法论”。
一是有利于把握发展形势。
通过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题的学习,深刻认识当前发展环境所面临的复杂变化,进一步认清形势、顺应大势、发挥优势,科学谋划推进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助推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是有利于树牢为民宗旨。
人民至上是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和实践原点,也是《》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三是有利于找到前进方向。
通过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专题的学习,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和强军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并对标查找我县在生态环境、武装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总之,我们要深入学习《》第四卷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感悟作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强大战略定力、高超治理能力、深邃政治智慧,准确把握“中国之路”的伟大创举、“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中国之理”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全力推动思想在鸡东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二、明确“如何贯彻”
学习贯彻《》第四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是在学*悟*上下功夫。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作为领导干部,要把《》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贯通学习,并与巩固扩大学习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即将召开党的*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对黑龙江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式,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学出坚定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二是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学习《》第四卷与“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责任担当和斗争精神,坚决克服形*主义、官*主义,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全力抓好分管战线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廉政教育,灵活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定期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做到风险隐患打早打小,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筑牢廉政思想防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大胜利召开。三是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把学习《》第四卷与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相结合,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惠民生、谋发展、防风险,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从中找方法、找对策、找答案,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第五篇:高中学习考察思考体会
高中学习考察思考体会
为促进我校拔尖人才培养、开阔教师视野,X年X月X至X日,我校竞赛教练员及诚毅书院班主任在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前往X二中学习考察。此次考察活动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在考察学习之余,我深有所感。
煌煌杏坛灼灼其华。X省X第二中学于X年建校,已有X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省内顶尖、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华名校,是X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首批“一级重点中学”、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
X二中以“立志、努力、为公”为校训,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卓越素养和精英气质。为追求高品质教育,学校成立了奥林匹克学院和未来科创学院,从师资、课程、训练、管理等多方面指导学生开展各种高水平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了深厚的学科基础、卓越的素养品质、强劲的创新意识。
在学科竞赛方面,近六年来,学校共取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及以上共计X余人次,共有X人进入集训队,共十余次斩获国际奥林匹克金牌,成绩斐然,是名副其实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强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参观学习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X二中奥林匹克学院校长、金牌教练陈钧为我们分享、解读了X二中的竞赛情况和培养的模式。陈校长介绍了学校为促进竞赛培养专门成立的奥林匹克学院的基本情况。学院下设五个学科中心,打造了强大的师资队伍,其中金牌教练X人,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制定了包括日常培训、假期封闭集训、外聘专家培训等特色教学训练,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并给与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教练员带着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优秀的学生在自学的同时也在开展朋辈学习。
通过学院机制,专门指导,因材施教,学校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杭二学生特点并且兼顾中长期和短期的培养模式,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信赖。在介绍中,陈校长特别谈到竞赛的目标不是单纯为了获奖,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发展,使学生通过竞赛,提高领袖意识和团队意识,可以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学生从竞赛中学到的包括执行能力、自学能力、纠错能力、应试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等,都将是获益终身的。
随后,我校化学竞赛教练员和X二中的金牌教练员代表方文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方教练就杭二的化学学科竞赛的规模、成绩做了简单介绍,分享了宝贵的竞赛培养经验。方教练特别提到利用任务模式和互学模式,即教练通过指导竞赛生的学习规划,布置关键节点的任务栏目,引导学生互教互助,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等,使学生在化竞之路上有明确的学习节奏,并且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整改,学生始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交流结束后,在校方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考察团参观了杭二的校园、实验室等,并同实验人员进行了交流。
秉承诚毅敢于卓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考察学习活动,感触颇深。想要取得好的竞赛成绩,首先要有从大局着眼的管理和配套,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教练和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打造合作的教练团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入更高层次的教学资源,都会为竞赛之路打开更大的空间。
在交流中,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学生没法解答,怎么办?”杭二的方教练给的回答是“学生之间基本都能搞定,就算他们自己不行,可以联系学长学姐求助,老师也可以参与或者帮助查找资料。”学生在这样的后备支持下,自然就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也就有更大的几率可以成功。
考察学习的另一个感触是对于竞赛培养更要有人文关怀和教育。虽然竞赛生常在逻辑思维、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更有特长,但是竞赛生的培养同样也是教育,也需要人文教育,需要教练的悉心呵护,有时还需要一颗等待花开的耐心。对于竞赛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依然需要时间,需要效率,需要灵感的来源,竞赛教练能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上的指导,更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更加认识到竞赛之路不是一条康庄大道,竞赛本身是高品质学习的一个侧面,它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教练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建立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由此,除了可能赢得的奖牌,竞赛参与者还将会收获更宝贵的精神食粮,滋养人生,也就能从高品质的学习中寻得高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