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访工作中,如何运用法治思维
信访工作中,如何运用法治思维?
全面深化改革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7月2日,新的《广东省信访条例》正式实施,正是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为健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提供制度保障,为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进行铺垫。新的《广东省信访条例》是对过去以往信访工作经验的总结,并进一步规范了往后信访工作原则以及方法,是我省信访工作的一大创举。同时,文件明确要求信访工作者坚持法治思维,化解人民矛盾。笔者就在信访工作中,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提出看法。
运用法治思维,必须要有遵守程序的意识。坚持程序正义大于实体正义,为人民群众维权的前提是程序得到充分保障。替人民群众办事,结果是一个令群众满意,但程序瑕疵;一个基本合格,但程序正当,笔者认为,后者更有利于信访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以及创造健康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再者,信访“窗口”是接触基层的第一经手部门,如果起点不坚守程序,例如该提供的材料没有补充完整便转移业务部门,必会对业务部门解决问题带来困难。
运用法治思维,必须具备立体了解条例内涵以及逻辑的能力。法律条例,看似简单的几句条文,但不代表它本身是静态平面的,它需要信访工作者具备法学素养,能够全面立体地了解其背后的内涵与逻辑。不仅在面对人民群众的时候,信访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契机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而且在与不法分子“做斗争”的时候,法律是信访工作者有利的武器。因为有的不法分子精通法律,也懂得如何对人民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人民群众钻法律空子,煽动人民群众不利情绪,达到目的,最后还有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信访工作者必须运用法律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
运用法治思维,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法律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双方之间的行为正常运作,但法律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滞后性。法不是死规定,当法律规则确实无法解决事情的时候,那么需要信访工作者在不违背法律原则基础上,在规定的授权范围内自由裁量。切不能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因为“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第二篇:以法治思维提升信访工作水平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全会第一次把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问题放在全国改革的总体布局中进行部署,第一次把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问题纳入国家治理层面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影响深远。
《决定》出台后,如何破题和推进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各种配套改革的文件、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已经上路,势在必行。
一、信访工作法治化是信访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访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里属社会治理范畴,依法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信访工作法制化,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保护合法信访、制止违法闹访。进一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信访难题。
长期以来,信访作为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制度,在密切党群关系,反映社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任何制度都会有局限性,以往实行的信访排名、通报,给地方各级政府产生很大压力,催生出拦访截访、限制上访群众人身自由、上访人重复越级上访给地方施加压力的现象。信访工作在维稳方面缺少履职手段,职责边界模糊。同时,一些信访人员还存在着用行政救济替代司法解决的心理倾向,甚至希望通过信访渠道重启司法程序,客观上削弱了司法权威。
二、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倒逼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中央《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解决了大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拥护,凝聚了党心民心。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引发了大量信访问题。个别群众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维护个人权益,有些地方还因信访问题酿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信访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严重逼着我们问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这几年民生投入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但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仍频频发生?为什么各级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化解矛盾,新的矛盾纠纷又不断出现?为什么对信访工作重 2
视程度越来越高,下的力气越来越大,但信访问题总是居高不下,解决难度不断增加?
从我省看,信访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城镇房屋拆迁和安置、劳动和社会保障、国有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问题,表现形式为集体访多、越级访多、重复访多,需要引起重视。
信访问题成因复杂,许多信访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仅靠原有的信访工作手段,不能化解所有矛盾。必须通过经济、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切实改变目前过多依赖行政救济手段解决信访问题的状况,逐步过渡到侧重司法救济,依法维权,依法终结。
三、把握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良机,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
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目的是革除积弊,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制度,探索信访工作走向法治、善治的路径,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信访工作走向法治化的基本前提是科学立法、公正执法、办事依法、全民守法。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加强源头治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办事、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
畅通信访渠道。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开展部门联合接访,大力推行“网络问政”、“网上信访”,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机制、统筹督查督办信访事项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群众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工作机制。
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信访工作基层组织网络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常态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
建立上访甄别机制。重点解决信访问题的“入口”和“出口”问题,不能无原则地将上访成本转嫁给政府。明晰信访受理的层级和范围,对没有政策依据并已穷尽一切化解办法的信访问题,实行依法终结,有序退出。通过建立上访甄别机制,让上访制度回归法治,切实解决信访渠道系统拥堵和系统运转困难问题。
加快信访立法进程。要推动立法进程,不能只是片面强调上访人的权利和主张,忽略上访人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依法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打击违法信访,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第三篇:法治思维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对***一案的审理充分表明,惩治贪污腐败,我们有党纪之严,更有国法之束。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用制度约束权力,使权力正确规范地行使;在法治框架下查处腐败,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近期查处的一系列大案要案都表明,对于贪污腐败,不管涉及谁,不管涉及哪一级,我们都会坚持一切皆断于法。这种对法治的共识,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每一步,体现在反腐倡廉的每一个环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我们就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能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特权思想、预防权力腐败、维护法律尊严。
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廉洁性,始终做到思想不变质、信仰不改变、信念不动摇;必须保持组织纯洁,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以自身努力保持党的队伍纯洁;必须保持作风纯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始终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保持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良好的执政道德形象取信于民,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节制私欲、坚守公正,拒绝各种诱惑、清白做人,安守节操、洁身自好,做到为政清廉。党员干部必须保持自律性。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让党纪国法内生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纯洁性、廉洁性和自律性的有机统一。要以每名党员保持自律性,推动党员干部保持廉洁性;以党员干部操守廉洁性,确保党始终保持纯洁性。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不仅要在大是大非上把握好自己,还要在小事小节上谨慎处理。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四篇: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以云南省大理监狱为例
【摘要】: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长期的依法执行刑罚活动中形成的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文艺等内容。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监狱的具体表现,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法治思维建设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探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的内涵素质,推动监狱工作全面转型、跨域发展,进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法律至上;监狱人民警察精神;职业道德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监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八个方面的监狱执法理念”,深入推进监狱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监狱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群众的期盼相比,思想认识和工作上仍然还有差距,必须进一步以法治思维为指导,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 建设。
一、以法治思维指导、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监狱的具体表现,警察是监狱的主体,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法治思维建设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因此,法治思维是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学习和修养的基本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思维是一个文化范畴。广义的法治文化包含了精神、制度乃至物质等不同方面,而法治思维则属于精神方面的文化要素。法治思维要求监狱警察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日常事务标准的思维。这是一种理性思维,它以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和出发点。第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不享有特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二,坚持走科学规范程序,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办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三,坚持责任思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第四,坚持按照规则办事,不能突破规则,没有例外。
(二)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及建设的意义
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长期的刑罚执行活动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基础。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组织机制、装备设施等为内容。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本文着眼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特质及实践,将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基本构 成概括为: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文艺。探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建设监狱人民警察文化,从而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的职业素质、推动监狱工作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素质,进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二、法治思维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关系
(一)“法律至上”是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的实质 监狱人民警察精神是监狱人民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品质的提炼和浓缩。是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群体共同的意志支撑、理念取向和宗旨追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依法执政”等,是监狱警察的根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体现在每一位执法人员的内心和精神面貌上。这样的警察精神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核心和导向。
(二)“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构成了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立场坚定,爱憎分明;顾全大局,服从命令;执法不阿,处事公正;言教身范。以理服人;讲究人道,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勇于奉献等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忠于职守,公正执法,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在职业道德中,监狱警察应当具有执法意识和大局观念,因此,公正执法是监狱人民警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二是严明纪律、服从指挥。监狱人民警察是一支执法、着装、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队伍,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强大责任。
(三)“全民学法、守法”,就是扎牢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监管改造工作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知识,监狱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警察是执法者,理所当然要熟悉和掌握诸如宪法、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监狱法、警察法等基本的法律知识。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才能做到依法治监,依法办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法制教育。二是监狱的规章制度。制度高于一切,只有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才能保证公正执法,规范执法。三是监管改造方面知识。它包括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产管理、生活卫生等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灵活运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体系和狱犯情预警机制。要求监狱警察通过多方法、多渠道透彻了解狱犯情,准确分析犯犯情,采取有效教育管理措施,确保监管安全防范链的牢固。二是能熟练掌握点名、“四知道”、讲评、谈话、队列指挥等基本功,并能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三是能正确使用武器、警戒具和现代通讯工具。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指挥中心的“十项职能”;能熟练掌握擒拿格斗技能、狱内侦查技能、防暴处突技能等。四是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化解矛盾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四)监狱人民警察文艺体育须以“法治”作为指导,并 反映“法治”思维
监狱人民警察文艺体育是展现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最重要的手段,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生活的一个直观缩影,是“忠于职守,公正司法”的直观表现,其包括监狱警察的文化艺术作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组织、文化艺术设施以及体育活动和比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艺术作品是宣传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鲜活广告,也是社会了解“法治监狱”的窗口,具体包括以监狱警察生活为题材和监狱警察创作的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监狱警察撰写的理论研究作品、专著、文集,以及监狱警察主办的报纸杂志期刊和网站、博客、微信平台等。
三、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现状 大理监狱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法治”化进程中,以“依法治监”为基本方略,科学地运用“法治”思维,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法治”标准来考量,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初步塑造了监狱人民警察精神,但传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依然存在。在省、州、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监狱抓住布局调整机遇,实现了整体转移,更好的履行了职能,促进社会了稳定,为大理监狱在大理群众中和整个云南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大理监狱团委在监狱团员青年中倡导雷锋精神,提倡青年警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雷锋的四种精神: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三是甘愿作平凡工作的“螺丝钉”精神;四是艰苦奋斗精神。监狱警察 在改革奋进的监狱工作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老一代监狱警察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传统精神。形成了今天“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不畏艰难、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监狱警察精神。但现代法治社会所要求的“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仍不是主流,在某些警察身上仍存留浓重的“官僚主义”等与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
第二,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警察职业道德体系,但实际中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仍有距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理监狱要求每一位警察都要以此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警察形象,但在实际学习和修养中,由于个人的差异,很难做到24个字的全部要求,只能部分或方面的做到。
第三,基本掌握了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判断、组织协调、化解矛盾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仍有欠缺。为了做到“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监狱党委十分重视警察的业务技能培训。如每年定期举办警体技能培训,狱政管理、刑罚执行及狱内侦查工作业务培训等。监狱虽如此重视培训,但在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上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干警对新问题、新事物、新情况的认知和适应。
第四,组织了大量的、精彩的监狱警察人民文艺和体育活动,但以“法治”为主题的活动有待进一步增加。2015年9月,监狱组织警察职工参加云南省监狱系统文艺汇演,弘扬了监狱 正能量;监狱每年定期开展警察职工运动会并组织警察职工代表队参加大理州政法杯运动会;监狱团委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讲堂,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监狱警察人民文艺和体育活动虽精彩纷呈,但作为刑罚执法机关的监狱活动中“法治”理念却呈现得不够丰富。
四、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大力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一)以制度塑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警察精神
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要求监狱警察树立“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新警察精神。近些年来,许多监狱都非常重视警察文化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和弘扬监狱警察精神。如:江苏南京监狱“公正、团结、笃行、卓越”的警察精神。江苏龙潭监狱“步步踏实、着着领先”的警察精神。江苏南通女子监狱“热烈奋进。从容淡定”的警察精神。江苏镇江监狱“求正、求实。创安、创优”的警察精神。这些监狱的警察精神各具特色。侧重不一,但“法治”的思维精神体现得较少,工作作风方面谈得较多。结合大理监狱工作转型发展要求,围绕“安全第一,改造罪犯”这个总纲领,建立涵盖刑罚执行、狱政管理、狱内侦查、教育改造、生活卫生、劳动改造、队伍建设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完备、科学合理、衔接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以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效,彰显监狱法治精神、体现公平正义价值追求、规范监狱执法程序内容、固化岗位职责要求,使警察职工队伍在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树立法治信仰、训练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实现 警察职工队伍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与监狱工作发展要求相适应、相契合。
(二)组织领导和教育引导,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道德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组织广大警察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特征、理论特征、实践特征、时代特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二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警察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三是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践行省局提出的“八个方面的监狱执法理念”,确保警察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增强抵制干扰的定力,打牢严格执法的思想根基。四是筑牢监狱转型发展理念。要认真组织警察职工学习监狱工作转型发展的理念、措施和要求,筑牢监狱工作转型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改造罪犯”这个总纲领,协调推进“管理、教育、文化、科技、队伍”五项系统工程,以思想观念更新促进监狱工作转型跨域发展。
(三)构建“全民学法、守法”机制,夯实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切实抓好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使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好文化设施的作用。如:经常举办法律、法规、政策的讲座、讨论、培训,要充分利用警察教育训练中心、警示教育基地、发展陈列室、射击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场所,定期组织警察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强警察职工的身体素质和警体技能。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加强自办报纸的建设与管理,为警察职工搭建文化平台。创办内部刊物《大理监狱》杂志,充分利用自办刊物,传播党的理论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传播法治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进程,传播监狱工作的理论方针和发展要求,引领警察职工为实现监狱工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时,办好现有的《大理监狱》,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及时传播监狱工作动态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弘扬时代精神。二是加强集群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布正面信息,利用互联网做好监狱工作形势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重点宣传,展现监狱文化建设的成就,积极创造有利于监狱工作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三是加强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四是充分利用大理监狱微信平台,及时宣传监狱动态。要充分运用电子显示屏,实行实时滚动宣传、展示,节约办公成本,及时传递信息,增添文化科技含量。管好用好宣传栏,把握宣传主旨和内容,及时更新反映监狱工作,凝聚警察职工思想。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抓人才、人才抓”,发挥好现有文化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培育人才,保护和调动好文化、艺术、体育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使人才有用 武之地,使人才用当其所、用其所长。
(四)举办以“法治“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 在组织的文体活动中,应重点体现“以人为本、人权保障“的精神,包括以监狱警察生活为题材和监狱警察创作的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监狱警察撰写的理论研究作品、专著、文集,以及监狱警察主办的报纸杂志期刊和网站、博客等。丰富多彩的监狱警察的文化艺术活动。既丰富监狱警察精神生活。又能引导激励监狱警察不断进行法治文化创新和弘扬先进的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常见的监狱警察文艺活动有监狱长论坛、青年民警论坛、学术研讨会、网络论坛、演讲比赛、各类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监狱理论调研:举办集体、个人书画摄影等作品展览,经常性的棋牌、球类运动和文艺汇演:开展的各种文艺培训、讲座等。监狱文化艺术组织是监狱警察进行业务探讨和文化交流的阵地,充分发挥监狱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监狱学会分会、监狱理论研究中心、活动协会、兴趣小组等作用。
参考文献:
[1]缪文海.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初探[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01);[2]刘海涛.监狱警察文化的建构思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3]蒋华.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思考.江苏法制报.2013-11-18;[4]于荣中.社会平安所必要的一种文化建设--简议构建监狱警察文化[J].群众.2010(05);[5]张亿家.我国监狱管理文化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 2008;[6]缪文海.试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基本构成[A].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6);[7]束昊俊.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浅议[N].江苏法制报.2010-10-22(005)。
第五篇:浅谈开放教育招生工作中的思维运用(发表定稿)
浅谈开放教育招生工作中的思维运用
□范晓伟
(邯郸广播电视大学 招生办,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当前全国电大系统面临转型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市场存在竞争激烈。学校成人教育的竞争,首先是招生的竞争。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工作,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的工作,需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建立并运用三个层面的良性招生思维,从招生乃至学校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全方位布局谋划。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并实现学校招生工作科学、和谐、快速发展。
关键词:需求 良性思维 开放教育招生
清代学者陈澹然曾经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由此联系到电大开放教育招生,由于招生工作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做招生工作就必须建立并运用良性思维,谋学校长远,顾招生全局。
一、第一层面的良性思维——建立需求
(一)招生关系就是一种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招生,招生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参与到招生关系中的社会主体就是招生主体,可以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直接主体包括:学校(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个体(教育服务的接受者)、招生部门及人员(建立招生关系的媒介);间接主体包括:社会(招生主体的存在环境)、教育管理部门、社会个体的工作单位和家庭、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体(影响招生主体的各种社会元素)。认识到招生关系中存在的各种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特征,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判断它们价值和作用,这是建立并运用良性招生思维的起点。
(二)建立招生关系就是建立供需关系。从营销学理论分析招生,招生工作的实质就是在招生主体之间建立起确定的供需关系。通过分析,搞清楚社会个体需求什么?学校能够提供什么?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又是什么?社会个体的需求是建立招生关系的核心,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怎样依托需求确立学校与社会个体之间的供需关系,这是建立并运用良性招生思维的重点。
1、一拍即合型的需求。分析社会个体的需求,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教育服务,二是文凭,三是两者兼得。作为媒介的招生部门及人员,首先要迅速分析判断社会个体的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亮出学校的所有,通过合理的语言沟通,使社会个体形成心理确信,从而在学校和社会个体之间建立起通畅的供需桥梁。这种情形的典型特征是社会个体的需求比较强烈,对招生部门及人员的要求则是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反应和表达能力。
2、启发诱导型的需求。在实际招生工作中,许多社会个体因信息闭塞或思想认识偏差,需求并不明显,要经过一定的心理辅导才能逐步显现。招生部门及人员则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通过精心组织的招生宣传,给它们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或为他们纠正思想认识的偏差。首先要对学校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例如有经验的招生人员总结出“在招生接待中需熟记的8大基本问题”和“在招生宣传中需解释的22个技术问题”等;其次要学习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例如若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为他们“引领方向”、“谋划人生”,就不仅能顺利招生,更重要的是开展了一定的人生教育,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3、外力帮助型的需求。如果社会个体的人生态度消极,自身对学习乃至学历根本没有需求,此时招生工作就更应该讲求艺术性和策略性。直接招生主体不能相互吸引发生作用,就要利用各种间接主体开展工作。例如: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时调整招生专业;促使相关单位制定学费补贴、提职门槛、差别待遇等相关政策;利用家长的需求做工作;利用朋友、同事的攀比心理或公众的社会认同等。这要求招生人员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毅力恒心。
二、第二层面的良性思维——正视需求
(一)招生中的需求与其它社会因素存在矛盾。在第一层面的思维运用中,重点是招生部门及人员如何发现、诱导、培养并建立需求。但这种需求与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方向、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如果社会个体的需求是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与上述三个方面没有矛盾,仅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办学条件有矛盾,这就超越了招生,上升为学校统筹发展的事情。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包括电大开放教育在内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对象,他们的需求更倾向于文凭,一种情形是仅要“形式”(文凭)而不问“过程”(教育),另一种情形是刚性需求要“形式”,柔性需求要“过程”。
(二)合理做法是在明确职责基础上守住底线。在许多情况下,社会个体的需求与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矛盾,这给招生工作增加了难度。作为招生部门及人员,就不能为了建立需求而一味纵容迎合,必须要认真对待、正确审视和科学处理社会个体的矛盾性需求。较为合理的做法应当是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守住底线。明确职责是指,招生部门及人员的任务首先是招来学生,但这仅是工作职责定位,并不是最终原则。守住底线是指,既要招来学生,又不放弃原则,实现和谐双赢。对于招生部门及人员,怎样进行选择性让步,又怎样固守底线,就成了建立并运用良性招生思维的核心与关键。
1、办学不是办证。在开放教育招生过程中,当社会个体提出“快速出证”、“交钱拿证”等这一类问题时,这就触及到了招生的底线,不可逾越。可以用“学制年限”、“国家一类考试规则”等道理进行合理解释。当社会个体提出“别的办学机构为什么可以”时,规范性语言应该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但不好说,需要给你解释清楚的是,国家办学不搞这一套。在招生过程中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着专科毕业证来报名上本科,但是他们的专科证书在国家教育部学历信息网上没有注册,无法查询。这样的语言中存在许多心理暗示,社会个体在它的作用下,一般会自动取消不合理想法,步入正常求学轨道。若暂无反应,需要给他们时间,若无效,这样的社会个体就是应当放弃的招生对象。
2、帮助不是承诺。在开放教育招生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问关于“考试”、“过关”或“拿证”的相关问题,例如:“考试难吗?”、“好过关吗?”或者有的更加直白:“考试包过吗?”、“能确保我拿到毕业证吗?”。对于这种情况,招生人员的合理做法应当是——不做或少做承诺,有选择性地进行帮助。因为一旦承诺就成了义务,是义务就必须完成,不履行的义务,就转化成了责任,在一个个的责任面前,招生人员会被搞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何况这些所谓的“义务”本身就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法律法规,自己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形成了“害了别人,苦了自己,招生越多,自己越难”的恶性循环,难到一定程度,就会谈“招”色变,对招生工作本身也会形成较大伤害。所以,过度承诺是招生中严重的不良思维。
相反,如果定性为帮助,自己就有了主动权,不仅免去了义务或责任的束缚,而且是否实施帮助行为还要依据学生品质、学习基础性表现等情况。许多情况下,被帮助的学生还会心怀感恩之情,在招生数量与招生人员的心理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维持了招生人员的招生热情,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招生态势。
3、招生不是营销。招生虽然有时需要采取一些营销策略,但招生毕竟不是营销,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商品经营销等手段流通出去之后,商品的使用者或所有者,与商品的提供者之间,不会有太多的沟通交流。而招生则不同,普通社会个体经“招生”过程,身份就转变为学校的学生,招生人员及其同事的身份则转变成了老师,相互之间形成了师生关系。通俗地讲,“招生”前是招生人员(老师)的地位相对低,社会个体(学生)的地位相对高;“招生”后是老师(原招生人员)的地位相对高,学生(原社会个体)的地位相对低。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虽然现今的师生关系,大多已达不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程度,但师生毕竟不是一个辈分或等级。如果在招生时,招生人员的言行地位过分“谦卑”,就会给事后身份的自然转变带来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招生人员在招生时,内心固守一个信念,目标去除一个利益。前者是指,招生和教学都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招生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了社会发展,从小的方面讲是为了个人进步。招生不仅是招生人员的职责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成就学生人生事业的重要手段。所以,招生不必过分“谦卑”。后者是指,招生工作肯定涉及经济利益,但利益也只能是其目标体系的一部分,做招生工作不能只顾及利益,影响到招生乃至教育的形象,最后反而影响到经济利益。所以,招生要懂得适当“矜持”。
4、奖励不是优惠。为做好招生工作,学校一般都要制定相应激励约束机制,根据招生人员的招生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资金,但对这项资金的定性却不一定科学。许多学校将其称为“招生奖励”,可总有招生人员讲:“这个钱实际上得不到,都补给自己所招的学生了”,这是混淆了“奖励”和“优惠”的概念。奖励的对象是招生人员,优惠的对象才是学生,既然不是优惠,为什么要补给学生呢?可想而知,招生过程很辛苦,招生后又要给学生以帮助,有负担,招生奖励还得补给学生,这样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吗?所以,必须给这项资金进行科学定性。
其实,“招生奖励”并不是最科学的定性,因为是“奖励”就有“利益”之嫌,是“利益”就可以让给学生,不让利给学生似乎倒成了老师的不仁义。相反,如果定性为“招生成本补贴”,境况就大为改观,“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生人员的经济投入,重点是宣传、交通、通讯、误餐等方面的支出;二是招生人员的身心投入,重点是时间、精力、体力、健康等方面的消耗。先有了损失,才给的弥补,与学生无关。这样定性,才不会引发学生与招生人员争利,才更加科学合理表达出这项资金的真实“用意”,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第三层次的良性思维——驾驭需求
(一)招生人员自身的需求应当保持一致。在招生关系中,学校、社会个体、招生部门及人员三个直接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固然重要,但作为三者核心和纽带的招生部门及人员的内部关系更需要协调一致。管理学上“木桶原理”的主要内容
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一块。在这里“招生”的语境下,理解这一原理,就是要求每一个招生工作的“木块”都不能“放水”,以全体招生部门及招生人员完整一致的自身需求,来驾驭招生关系中的社会个体的复杂需求。
(二)应当对招生人员自身需求进行统一规划约束。《中庸》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招生工作也是这样,要使招生人员自身的需求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作为直接主体和招生工作管理者的学校,就应该对招生部门及人员的自身需求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约束。一是从学校层面制定出台统一的《招生规划运作方案》,详细规定招生策略、招生原则、招生用语、招生纪律等,有了统一的规矩,才便于大家执行。二是在制定科学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对外团结竞争,对内竞争团结”的良性竞争氛围。三是培养积极、向上、和谐、合作的招生工作理念,提倡招生部门及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招生工作能力,实现完成事业、提高收入、增进团结的复合发展目标。
谋划招生工作,就像是下一盘大棋,怎样“落子”,如何“布局”,考量的关键是,是否有利于招生乃至学校工作的长远发展大局。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用现代语言理解,就是“懂得取舍,敢于放弃”。这也正道出了招生思维的真谛,在这样心态指引下的招生,才是一种良性的招生,共赢的招生,无隐患的招生,可持续的招生。
参考文献:
[1]许峰.社会心理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2]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济南:齐鲁书社,2004.[3]韦耀波,谭智雄.论高校招生中的行为失范[J].高教论坛,2006,(1).[4]王德清.现代管理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杨媛.市场营销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