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任务促学 以视频促助教 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以任务促学 以视频助教 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马恩辉单位:滁州市南谯区大柳初级中学
2008.6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初年农远工程在我区实施,我区各农村初中都因此机遇在4月份新开了信息技术课,我和绝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一样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按常规的教学法教了近三个月,我发现学生越来越不愿学了,只想上网听音乐或玩小游戏。我对我市其他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情况做了了解,知道其他学校有着和我校同样的情况。我此时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独特性,不能按照常规的讲授教学法进行教学。
究竟怎样教呢?联想我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的经历,我是2002年接触电脑的,而我一拿到电脑就为学校制试卷、制表格,为同事制家谱等。当时我校没有人会使用电脑,我身边的人不能给我提供帮助,在任务的驱动下,我只得查书籍,看帮助,从网上搜索软件使用文章、下载电脑操作视频一边学一边做,特别是“电脑操作视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结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精通了办公软件的使用。同样凭着任务的驱动和借助网上下载的信息技术教学视频,我从电脑维修到网络组建,从办公软件到图像动画软件的使用,从课件制作到组建网站,从软件应用到编程……,无一不会,甚至精通。我想我的信息技术学习之路,也应适用于学生。可以用来摆脱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出现的学生只想上网听音乐或玩小游戏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产生了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想。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来探讨“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是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信息技术教学法的实施,找到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及实施这种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并且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分述如下:
第一阶段(2006年4月—5月):分析学生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制定出研究方案。
1、确定课题组人员名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为了得到学校在这一课题研究中的支持,我把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向校领导作了汇报,并邀请分管教学的校长王国柱和教导主任储成俊担任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我本人任课题研究小组组长。
2、调查分析学生把信息课当作消遣课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把信息课当作消遣课的主要原因有:①95%的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没有操作过电脑,有75%学生手笨拙得无法通过双击打开一个文档或文件夹。要让电脑基础如此差的学生完成我省非零起点课本上的学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在困难面前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②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足够的探索问题的勇气。③网络对学生的诱惑实在太大,面对网络就想上网听音乐或玩小游戏。④应试教育的压力太大,每个班级每个星期只有一节信息课,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就连这一节课也不能保证,学生非常想利用这堂课的机会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理论和充分调查分析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写出了课题设计方案,制定了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06年4月—2007年4月):分步试点逐步推广
1、我根据教材内容编写教学计划,每一堂课拟定一个要求学生完成的实践任务,并制作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辅导视频。
2、为了保证新的教学法实施的效果,我们首先从一年级三个班中每班级挑选出12人,组成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小组,再由这36人组成一个实验班,按强弱搭配原则每3人组成1个“任务行动小组”,利用2006年4月—2006年7月间的10个星期天下午的4:00—4:45时间段给他们上课,每节课我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再简要地做一下示范,随后把自制的“帮助视频”下发给学生(学生机都配有耳机)。到此时就轮到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了,学生每3人组成一个“任务行动小组”去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会时,则观看“帮助视频”或组内探讨解决,在学生问到“帮助视频”中没有介绍到的内容时,我才适当给与指导。这个特殊班级因学生领悟能力较强,“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显得非常成功,每个“任务行动小组”都能顺利地完成富有创意的作品,为了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更高,我还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自评互评作品好在何处。
3、在试验班取得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从2006年9月到2007年12月,在七年级一班中推广实施“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在实施中我发现有的小组电脑操作能力实在太低,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根据学生基础差的实际状况,我适时地降低了任务的最低标准,并要求学生开展组与组这间的合作学习,结果每个小组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基本任务。
4、收集数据,对比实验前与实验后七年级一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我们发现“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是非常成功。从2007年12月至今,我们在全校所有的班级均采用了“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现在学生不再觉得学不好信息技术了,也不再上课只想听听音乐玩玩游戏了。
第三阶段(2007年9月—至今):全面总结
五、结论与分析
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我们认为“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教学法是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法,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主动、全面的发展,能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摆脱学生只想玩不想学的尴尬局面,也能使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从繁重的个别辅导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从整体上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法也有其理论依据。
首先,“以任务促学”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认识论,建构主义主张建立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永恒的构造过程,主体(学生)是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的中心,唯物认识论认为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量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其次,“以视频助教”不但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相适应,也有利于解决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缺乏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具有
很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许多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教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制作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帮助的“视频”。教学“帮助视频”形象直观,让学生仿效“视频”完成“任务”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通过“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非常理想的教学法。通过“任务驱动和仿效视频”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主动、全面的发展。
经过三年的研究可以看到,“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改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信息技术课不再是学生用来听音乐、玩小游戏,以排解应试教学紧张学习压力的消遣课。
五、实施策略
为了确保“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教学法成功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1、把好任务设计关
“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材内容,制定出学生感到既适用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在“任务”面前想学且不畏学。
2、把好视频制作关
信息技术学科直观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效仿“视频”学习有其他教学法无法相比的优越性,教师要精心制作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帮助的“视频”,使学生看了视频后,能清楚地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操作技能的关键所在,能使学生理解“为是么”。这样才能使“视频”成为很好的随堂“个别辅导的教师”,让“视频助教”与“任务促学”相得益彰。
3、把好教学组织关
“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要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组织和引导是这一教学法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需要教师进一步研究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变化,调整教学方式,掌握教学中的技巧,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成为弱势科目,有相当多的学校就连一个星期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还被其他科目挤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生存现状:我们赋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大的历史使命,却忽视了承担这一使命的脆弱的弱势人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由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影响了其任课教师的收入和职称评定,信息技术教师探索和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3、一些落后的观点和世俗偏见影响着“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的实施。如很多学校领导从骨子里认为信息技术课可有可无,更不可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支持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又如很多学生家长认为教师没有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教学,就是在耽误学生的时间。如何才能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力量,共同支持并开展好“以任务促学、以视频助教”的信息技术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令所有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感到困惑的事。
参考文献:
①2007英特尔公司《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
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③史春华《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浙江教育网
④倪慧玲《透视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安徽教育装备网
第二篇:以课题研究引领促学校特色发展
以课题研究引领 促学校特色发展
[日期:2014-10-20]
来源:《丰台教育》 作者:丰台一小 殷楠、张红英
[字体:大 中 小]
学校科研工作秉持科研先导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校本科研培训为主线。学校坚持以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强课题实施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制度保障,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管理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科研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初讨论学校的科研计划,并将科研计划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之中。学校明确副校长负责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有负责的科研课题。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都明确了一名业务组长负责科研工作,为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校课题研究进行分层管理:对区级及以上课题,每学年在学校做一次研讨活动。过程中课题组定期展开课题负责人交流,了解并调控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实行干部分块(按管辖组别相应负责)引导监督管理。
(二)依靠制度,保证学校科研顺利开展
学校制定了《丰台一小科研工作制度》、《丰台一小教研室组织机构名单及科研室职责》、《丰台一小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意见》、《科研工作管理手册》等相关的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教师个人获奖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之中,作为奖励的项目之一,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
(三)拓展渠道,促进学校科研开展
建立研究档案。学校给课题负责人配发了档案盒。按照科研计划总结、教师的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搜集、课题研究成果的汇集、科研工作记录等几方面规范文本随时归档入盒,并不断进行增补和充实。
开展研讨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活动。研讨、交流活动是教师思想碰撞,科研信息共享,提高教师认识,是进行科研培训的重要渠道。因此,近三年来,我校抓住科研课题研讨活动的契机,宣传普及教育理论,推广科研成果,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校先后组织多次市、区、校级研讨活动。
教学开放活动。学校坚持课题引领—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教研方式,每学期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开放课活动,即教学研究向组内教师开放,向全校教师开放,向家长开放。结合研究课题,选择教学内容,确定研究课。在研究主题的带动下,组内教师共同合作研究。同时,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及时发布信息,以便更多的教师能够根据研究需求,及时参与,共同研究。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信息沟通,扩大了信息容量,增强教师间情感交流,形成了学校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用课题引领,全面推进公民教育进程
(一)构建具有公民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特点,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构建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如下图),倾力打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1.显性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我们积极挖掘学校、教师、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在选择中懂得珍视,并付诸行动,逐渐形成独立、自主、自律、持之以恒的个性品质。我们开设了选修类校本课程。
经过学生选报与教师选择的双选方式,最终确定了热带观赏鱼养殖、建筑模型、十字绣、数码摄影、小学生急救、英语戏剧表演、篮球、学习心理辅导、趣味语文等58门校本选修课程。
在学生通过选课单进行选课时,学生慎重地写下了选择的顺序,这种体验、这种感悟的价值可能会远远大于孩子在选修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对他的影响。有了选择的经历,孩子才会懂得选择的重要,才会面对问题做出慎重的思考,独立的人格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同样,教师自己设计的课程也经历了被学生选择或教师选择录取学生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对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及内容怎样贴近学生实际)及怎样宣传课程等相关感悟。这也是教师经历的一种选择,教师的感悟为后续课程如何更好的设计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这也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2.隐性课程:包含每月一节、典礼仪式、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按照课程开发的方式,进行细致安排,以便更好的发挥校园活动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建立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
① 学校开展每月一节活动:
结合学校和市区开展的活动,每月组织一项主题节活动。活动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总的原则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活动展示中找到自信,快乐成长,发展其公民素养。
② 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旗活动,渗透公民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③ 以课题研究为带动,通过主题活动,拓宽公民教育的途径。
学做志愿者活动:2011年1月我校成为“学做志愿者”小学生志愿者手册实验项目的实验校。借助这一实验项目引导学生传承志愿精神,争做“六小”公民。通过一系列志愿活动,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精神有哪些?如何做一个校园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我奉献 我快乐”这是同学们参与活动后真实的感受。同学们的公民素养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学做志愿者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拓宽了我校的公民教育的途径。
学校在教师中开展《讲述我和学生间故事》的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中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建立。渐渐地公民教育的理念已经在教师心中扎根,并对教师的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探索具有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以《创“互动课堂”,探索具有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为引领,开展全员性的课堂教学研究,经历了全员学习研讨,初步理解互动——人人课堂实践,研究中感悟互动——教研组展示交流,呈现研究成果——分层梳理提升,分享研究智慧的四个研究阶段后,初步梳理清晰了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内涵。我们公民教育内涵课堂倡导的是“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提升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互动应在教师教学的重点上、在学生学习的障碍点上、在学生思维的创新点上。初步形成六种互动课堂的策略,初步明确了互动课堂的特征:放、引、悟、效。
这样的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改变。教师从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转变,加强了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精神状态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完善具有公民教育特点的学校评价方案
在学校大课题《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子课题《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师生公民素养的研究》,围绕学校提出的公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主动参与、学会尊重、勇担责任,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建立民主意识。坚持民主与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学校的一日生活制度评比进行了调整。由百分制的评比改为等级制的评比,特别是对优级的评定也放宽了尺度,这一改变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尊重。由学生检查评价改为教师抽查为主,校园志愿者提醒为辅,体现了评价的目的不在结果,而在于学生行为的真正改善。由公布评价结果改为公示评价过程,用贴笑脸、哭脸的方式把每周检查的结果在班级门上公布出来,体现出评价结果对学生行为的导引作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立足实际,使规则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规则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所有规范都是对权利和义务的约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发言要按次序进行,不无理地打断别人的发言;平常与人交往,要遵守文明礼仪;遵守自然义务,当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等等,都是在执行一种规范,都是公民精神和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通过48字歌,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制定了课堂常规要求,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校园内的通道画上分界线,引导学生上下学,靠右行走,让学生从小懂得遵守秩序„„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这样细微的要求得以落实的。
注重反思,引导学生形成自律自主的人格。通过成长日记,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建构标准形成符合集体价值标准的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学校以《丰台一小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大课题统领互动课堂的教育及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及评价方面的子课题研究,引领着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特色。课题的引领融入管理,即学校的管理也正融以科研的方式进行着。
其实无论是学校整体的计划、总结,还是分层面的德育、教学、科研、科技、美育等分项总结均是遵循此思路进行的。是以一种科研的思维在引领着学校的发展,以科研的方式在伴随着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营造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促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以科研为带动,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学校以市级课题《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统领学校整体工作,除此以外还开展了2项全国课题,6项市级项课题,12项区级课题的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既有学校大课题引领研究的、也有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中型课题和教师个体研究的小课题。各层面课题均源自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协同开展研究,与教育教学自然相融,探寻有效的策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深化学校的发展。
在教学研究中,各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带领课题组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回顾我们所走过的研究之路,是在“反思——改进——完善——反思„„”的过程中前行的。学校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组织召开了教学分析会,旨在结合教学检测情况,准确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确立研究课题,组成研究小组,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力求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做检测分析的过程大致经历分析数据——反思教学——抓主要问题——调整教学几个环节,这即是教师进行有效的判断与分析的过程,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寻找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寻找研究点,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的主题,在实际教学中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展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学与科研自然相融为一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
(二)创造良好科研条件,促教师队伍梯队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
请进来:学校先后聘请丰台分院骨干教师工作室的朱滇生、李依萍、刘大凤等特级教师到我校指导工作。聘请特级教师刘德武来校指导教学;学校聘请丁榕老师、余雅风教授、张红教授、张梅玲教授等多位专家做了专题培训。
走出去: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先后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培训,学校选送教师分别参加了组长行动研究学习、新课程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培训学习,以及国学、国际理解项目和校园电视台的相关人员的不同培训,以及同国际友好校间的交流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打开了视野,感悟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不同程度的提升了教师的素养,为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我培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的优质资源,以科研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师的分层培养,开展了相应的自我培训活动。
(三)抓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1.积极立项,明确研究方向。学校引导教师结合教学中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市区校级骨干教师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专题,积极参加市区级课题申报,现有国家级课题2项、北京市课题7项,丰台区共有37人申报相关课题32项,涉及了11门学科。经丰台区科研所审批,有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1项,其余为校级课题。
“十二五”二次课题又有3项市级课题、46项区级课题进行了申报。
⒉ 注重实效,开展活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课题组负责人进行定期课题研究培训,定期进行交流与研讨,充分发挥课题组主持人的引领作用,推动学科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⒊ 总结成果,发挥作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各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适时地在不同范围内进行推广。
第三篇:以考促学范文
以考促学
以研促思
——四棵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简报
11月13日中午,我们四棵小学各年级组进行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讨活动。每个年级的教师对自己任教的学科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年级组长针对性做好记录。通过互相交流、集体讨论,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习惯、思维等问题,并以此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期中质量分析研讨活动的开展促使了大家在实践中反思,同时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励大家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第四篇:以导促学 学以致用
以导促学 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与设想]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人物专访式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意志。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蕴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仔细揣摩、品味。肖像描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作者描写人物的外表特征,不仅次序井然,而且通过外貌特征,去展示人物的内在气质,达到“以形传神”的效果。在阅读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并应用于写作。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本文高超的肖像描写的技巧。
3.学习贝多芬献身音乐,敢于抗争不幸命运的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2.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
[学习方法]
①品读法:文中深奥的语句,应反复朗读,揣摩品味。
②讲座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研讨。真正做到“我思考,我解疑,我们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作者是谁?
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你对贝多芬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所搜集的资料。
生1:他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后来,在他创作激情最旺盛的时刻,他的耳朵聋了。这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倒下去,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音乐创作。
师:很好,从哪里知道的?
生1:从学习资料上看的。
生2: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生3:贝多芬长得很丑。(见过贝多芬的画像)
生4:贝多芬耳聋后脾气很暴躁。(从一篇文章中看出来)
师: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对贝多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再随着一位“客人”,一起去拜访这位音乐巨人,看看失聪后的贝多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三课,题目是:
生齐:音乐巨人贝多芬(师板书课题)
作者是――
生齐:何为
2.简介作者:
①指二生介绍作者
②师出示大屏幕补充:
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记者、编辑,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师指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
[这一环节,重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确定目标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得这一课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生1:我觉得有些句子不容易理解,需要弄明白。
生2:贝多芬耳聋了仍坚持音乐创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和3:这一课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你们说的这些问题老师也认为是学习的重点。但是我觉得本课写作方法中有一项特别突出,看看是什么?
生(齐):肖像描写。
师:对。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三项。(出示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划出来,然后再小组交流。
[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学生听读认真,边听边勾画,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认真,字词积累,落到实处]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词?
生:“深邃”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决?
……
[本课生字词不多,学生通过预习、查字典、小组交流等方式自己解决。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教,通过小组交流能学会的不教……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并概括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交流:
生1:贝多芬是个生活的强者,在困难和不幸面前没有屈服,而是勇于抗争。
生2:贝多芬性格孤僻,使人不易接近。
生3:贝多芬虽然脾气暴躁,但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生4:贝多芬耳聋之后心里很苦闷。
师:嗯,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谁能把这几个同学的发言综合一下?
生:孤僻而骄傲,坚强不屈,困苦而不失追求,是个热爱音乐,献身音乐的诗人。(学生自动鼓掌)
[通过听读、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贝多芬的主观看法。学生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教师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充分体现]
四、研读与赏析
(一)品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贝多芬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揣摩本文的一些优美的语言,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把不理解的地方或意义深刻的句子划出来,小组交流、探讨。
[学生自主学习:读、勾划、思考。之后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师巡视其中,适时指导。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又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的课改新理念]
成果交流展示:
生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狮子的毛。”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贝多芬一向性格暴躁,不易接近的特点。
生2:“你们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这个比喻很好,用“大熔岩”比喻自己头脑中的创作激情,说明创作欲望势不可当。
生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说明贝多芬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心理。
师:你说的不错,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贝多芬认为人们不理解他。
生2:贝多芬认为乐队只能演奏出他在一分钟内写出的音符,却不能奏出他的心声。
师:对。贝多芬的音乐是用心灵和生命创造的,乐队很难奏出他心里的乐章。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句子吗?
生:有。“……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为什么贝多芬说人不如树?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释一下?
生1:我认为,贝多芬的意思是:有的人思想肮脏,还不如一棵树心灵纯洁。
生2:贝多芬当时情绪低落,心里感到很苦恼。他觉得……
师:嗯,很有创意。还有吗?
……
[“成果展示”替代了原来的“疑难解答”更加突出了尊重学生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针对学生自尊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讨论后的交流,这样也更易让学生接受。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讨论有成就感,又解决了一些后进生的疑难问题。给学生一些自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
(二)赏析肖像描写,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写作技巧
师: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本文除了语言优美以外,肖像描写也是非常出色的。请同学们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在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看哪一组说得好。
(学生在文中划出,默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分析。学习气氛热烈)
[有些语句学生自己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习惯]
展示小组研讨成果。
生1:先写身材,再写衣着,然后写头部、脸、额头、鼻子、嘴巴、下颏。
生2:采用了从远到近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
师:写局部时是按怎样的顺序?
生3:衣着:从外到内
生4:脸部:从上到下
师(鼓励):说得都很好。(诱导)肖像描写不仅要有合理的顺序,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表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看本文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生5:第6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双肩描写,表现了他的坚强不屈的性格。
生6:第7自然段的衣着描写,表现了贝多芬生活的困苦与艰难。
生7:第9自然段的……
(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发言踊跃)
师:同学们都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把这几段的描写再读一遍,再次感受一下贝多芬的形象。
[法是入门的钥匙。语文学习贵在让学生自己去“悟”其中的法。本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贝多芬的肖像,为学生学习肖像描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教师避免了单纯的说教,而是诱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学会自己找到规律,总结归纳。学习主体凸显]
五、巩固与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学到的肖像写作技巧,描写一下咱班的某位同学的肖像,看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自己选一位同学为模特,练习肖像描写。
(学生运用几分钟的时间,认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写作成果: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踊跃)
生1:她个子不高,身穿一件蓝天白云式的校服,里面套一件粉红色毛衣,下身穿一条牛仔裤,脚蹬一双白色运动鞋,整个显出一种男孩子似的“霸气”和韧性。她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欢快的、活泼的情绪,一张像男子汉一样宽阔的脸庞,一顶白色长舌帽,却压不住她那不安分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放射出灿烂的光,大而扁的鼻子下一张嘴整天合不拢,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衬着一个略微突出的下巴,真是个“假小子”。
(同学们大笑,边鼓掌边不由得大叫“夏雨”……随后由三个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运用成果。肖像描写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我手写我心。在阅读中学到的技巧及时在写作中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课堂小结
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略)
七、布置作业(略)
(课堂学习在热情、快乐的气氛中结束)
(责任编辑:梁 媛)
第五篇:以案促改
“以案促改”学习自查报告
根据学校“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通过学习反面教材,同时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从而深刻感受到了只有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本色,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查摆个人在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学习和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教育情况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听取反面案例,我知道他们用手中的权力演绎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权钱交易。他们背弃理想和党的宗旨,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严重破坏了党纪政风。通过学习教育,我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反腐倡廉方面的良苦用心和深谋远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保护能力,做到不伤人、不害己。不断加强对党的规章制度的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点滴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自重、自律、自警。
二、自查剖析情况
通过反面案例的学习对照,虽然自己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能够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生活上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读书、运动等多项积极健康的业余爱好,生活节俭,吃穿有节,消费有度。但是对照党章以及群众的期盼,本人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入,存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在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方面存在差距,政治敏感性和捍卫斗争意识不够强,对新形势、新事物的敏锐性不高,经常感觉思维局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是工作落实督促不够。存在工作落实不力,具体工作抓得不实,督促检查力度不够,对分管部门工作履职情况监督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不够。总是以自己岗位为出发点考虑工作,觉得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工作思路狭窄,认识高度不够,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不够。
三、整改落实情况
1、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人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坚定思想信念,不断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自觉意识,不断坚持把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和党性修养作为我的终生必修课;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2、工作落实督促方面存在的问题。本人坚持身体力行、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拓宽解决问题渠道、改进解决问题方法,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
3、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与部门人员沟通交流,充分调动起本部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耐心听取其他部门意见,共同推进工作进展。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四、下一步的打算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要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在学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统一。
2、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以更加积极、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任务。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不例外,不走样,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守信念、正确取舍,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