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家谈促销
名家谈促销
真正的友谊,是不会依赖礼物笼络的。一个品牌也是如此。
促销——为了见一个姑娘,结果把她全家都请来吃了一顿饭。这是我在《名词别释》一文中,给“促销”的一个“新说法”。意思是,促销策划不好,就会有这样的结果。有一次我在杭州看到一运动饮料搞赠饮促销,场面非常热闹。可定睛细看,排队等候的绝大多数是老头老太,真正的目标消费者很少。当时颇感滑稽,就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运动饮料赠饮,耐心的排队等侯,热闹的场面,却忽视了运动饮料的消费主体——年轻人的心思。爱闹爱动,正是青春蓬勃的年轻朋友们,基本上是没有为了那一两瓶饮料排队等候的耐心的,爱面子的他们甚至还会觉得如果去接受赠钦,会有损自己的潇洒形象,担心被视为贪小便宜很没面子。他们有的是潇洒心态指导下的潇洒行动。运动饮料,飞扬着一种奋进、向上、奔放、热情的风采,年轻的朋友们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但对你的热闹赠饮只好侧身而过,侧目而视。运动饮料制造商在策划促销活动时,对附加利益的选择没有把握住主要目标消费群的心理特征,在选择促销形式时没有充分考虑主要目标消费群对此的反应敏感程度,所以也就无从投其所好,引起兴趣激发参与欲望了,更不用说还会再进一步地了解产品、依赖产品、购买产品、偏爱产品。由于对促销目标市场不明确,目标对象选择不当,势必大大削弱促销效果,影响促销预定目标的到达。
促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事先没有对最敏感的市场促销对象群体进行细密筛选,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确定促销形式,细化实施规则,则整个促销活动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存在,活动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的综合投入,会因为各方面、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失调,不但没能收到预定效益,反而还会对企业资源造成不小的浪费。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促销活动在短期里发生的作用能够看得见,算得出,比如,促销期间增加了多少销售额,促销之后市场份额有怎样的变化,等等;效果测定也因为促销活动的起止时限的确定而相应地较容易、清楚;并且,对促销组织者来说,活动的自主性较大,而一个成功的促销活动确实能十分有力地吸引消费者。所以处在激烈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生物链上的企业;在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点或机会点时,依旧十分热衷运用促销这种短、平、快的营销手段,来达到看得见的销售增长,以接近扩大市场占有、加速资金周转、引导公众消费等系列市场目标。不可否认,促销活动在帮助企业解决眼前问题或实现短期目标方面确有极强的表现张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好促销这个行之有效的工具?何时应该促销?何时不应促销?
促销的表述是,在充分考虑费用——效果的基础上,使用一系列手段把商品或服务以外的附加价值传递给目标对象,以此去实现某个销售目标或市场目标。所谓的附加价值,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是商品以外的东西,是为了刺激消费欲望人为添加的。这就类似烧菜用的味精,它本身不是菜,但烧菜时加一点,会使莱看的味道更加鲜美,刺激食欲。提供附加价值是促销的最基本手段,传递给最终目标对象,最后是为了达到促销的既定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销售目标,也有可能是市场目标,目标是促销所要承负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促销只是暂时性的营销活动,通过提供附加利益诱惑公众积极参与,以立即奖励或延迟奖励的方式增加产品销售或对某一服务产生好感并尝试、接受。所谓立即奖励,是指消
费者在消费行为产生时就能立即享受优惠,如折扣减价、优惠包、买一赠—等,而延迟奖励,则是在消费行为发生后才能享受的,例如抽奖、累计折扣、表演活动的入场券等等。既然促销只是暂时性的营销活动,它便不能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否则只会让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这个品牌不值钱。有些服装品牌刚进市场的时候,被人们认为是高级名牌。随着左—个季节大减价,右—个季节大减价,七折、五折、三折,一减再减。减到最后,现在消费者谁还把它们当高级名牌?名是有名,却是不值钱的不高级的名牌。而有些品牌从未减价,偶尔一次赠品,也是昙花一现,见好就收,所以它们永远都是高级名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高尚的地位,穿上这样的名牌,才能带给消费者真正高贵的身份感。
消费者是聪明的,过多的、频繁的优惠让利只会使他们狐疑不定。既然这是个品质很好的产品,为什么它总是减价、总是送优惠包呢?一个经常性打折的产品,为什么不干脆降低价格?它价格的水份到底有多大?
一个能在市场上立足、深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必须先有良好的品质,再加上广告所创造的品牌附加值,使该品牌具有不凡的影响力。这类广告能创造并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友谊与关系,就像一个优秀的人、出色的火更能赢得朋友一样。
是的,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类似知心好友的关系。再要好的朋友也需要经常互通信息,才能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而定期的广告就是连系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但是真正的友谊是不会依赖于礼物的笼络的,一个品牌也是如此。过分的“礼”尚往来,有时反而成为一种负招。所以对于消费者,名牌的促销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为了某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或是一些特别的节日,给朋友一个意外的惊喜,定能加深彼此的感情。说白了,就是要求品牌怀着朋友之心去对待消费者。
我在广告人生涯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一个新产品进入一个新市场,企业往往希望能做些促销活动来推动产品的销售。
大概中国人有这样的习惯,初次到—个朋友家中,总要带点小礼品送给对方,以迅速加强友谊。由此推想,一个新产品在进入新市场时,也要先送点“礼”才好。事实如何呢?不妨设想—下,当您下班回到家,从信箱里取出某—品牌的优惠券,讲明是六折。可是您从未听说过这个品牌,更不知道这个产品的品质,那您会拿着六折优惠券去买该产品吗?初次面对一种从不曾有使用经验、也从不曾有印象的产品,通常会有不安全感,因为要付出费用、代价。却又没有可靠条件可以保证这个产品会给自己带来利益,而利益是发生消费行为的原始驱动点。所以消费者常常会将信将疑、观望、等待,而并不是立即去尝试,即使是六折优惠,也还是很难彻底消除这种疑虑的。就像我们面对一个陌生来访者,总难免或多或少有些戒备,这是人之常态,即使陌生人是充满友善的、热情的,至少在最初的一瞬间,我们还是会小心谨慎的。换种情况,您对该产品非常了解,对该品牌也非常信赖,收到六折优惠的邀请,您的兴趣大概会不一样吧。仿佛是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相约周末去野外钓鱼,想必你将会是认真准备好渔具到时欣然赴约的。
拜访一个陌生的朋友,如果有一个双方都熟悉的朋友陪同,相信会缓冲不少的尴尬。看望朋友带上礼物,仅仅是表达一份心意而已,至于以后双方的友情是否能够更上一层成为至交,就靠大家的努力、坦诚、各自魅力的展现、相互吸引的程度,也就是彼此投不投缘。陌生朋友初次见面的礼物是不太能够承载得起保证“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的重负的。同样道理,一个从未以其它方式宣传广告过的产品,冒冒失失地促销,接受起来总是有些生涩。如果配合广告公关宣传介绍,再以促销这个礼物叩敲消费者的心门,相信他们无法漠视你的热情,会不由自主地心动加行动,开门邀你进屋,沏上一杯清茶。至于你对他们的反复购买,忠诚消费等高度的期待,则有赖于产品的功能、价格、品牌形象、服务系统之类的建设投入和用心了。
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把向目标消费群提供附加利益的促销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营销手段,是有其实际地位和意义的。但这里有个时机与配合问题。
我在给宝洁的产品搞中国农村市场推广时,曾做过一些试验,拿着舒肤佳香皂去农村让利销售。宝洁的产品该说质量肯定是没问题了,市场零售价是4元钱,我们卖2.5元,让利幅度照说也不低。但在偏僻农村,村民没有用过舒肤佳香皂,也没有听说过,任凭我们再三保证再三申明舒肤佳是好产品,现在只卖六折,还常常是无一人肯买,眼睛里满是怀疑。这个活动若是在上海搞,恐怕得请公安局出动,才能维持秩序。消费者不去抢购才怪呢!屈臣氏也曾在上海搞过—个促销活动,并不嚣张,只是在500ml的矿泉水瓶上绑了两节5号电池,而每瓶矿泉水的价格不变。屈臣氏在上海消费者心目中一向是一只高品质、高价位的品牌,偶尔送点“嚼头”,令精明的上海消费者感觉物超所值,一时间卖得十分欢。看似单纯的促销活动,其中涉及了目标、策略、执行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可一点也不简单。这就需要对自己的产品状况有个较清楚的认识,估测它是处在新生期、成熟期,还是在衰老期,再预测市场是在接受它、观望它,还是否定它,市场正处在怎样的商业生态大环境里,淡旺季的变化,同类竞争对手的状态等等,都一一给予周密的考虑,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计划。
去年夏天我出差去郑州,在饭店用餐,点了“豪门”啤酒,之后有—个小姐披着绶带请我们玩刮刮卡有奖游戏。原来该啤酒正在搞促销活动。
回到北京,去饭店吃饭,正碰上“生力”啤酒也在搞促销活动。活动方式与“豪门”类似。不同的是,一进酒店,便可以看见一个穿标准服饰的小姐拿着奖品站在大堂,非常醒目。刚开始点菜,她就端着奖品托盘过来,礼貌地告诉我们,生力啤酒正在搞促销活动,喝生力便有获奖机会,并将奖品展示给我们看。
同样是啤酒搞类似的促销活动,一个是搞得消费者不知道有这回事,一个是消费者事先便知道,执行细节不同,哪个促销力更大?
把促销活动事宜用简洁的方式传达给促销对象,使他们对这个促销活动过程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避免目标对象对这个促销活动犯迷糊找不着南北。促销告知,是促销活动中的一个基础台阶,不仅可以引起兴趣,同时也是借力使劲地宣传、广告了一次产品或服务。
要想出一个促销活动点子并不困难,只须尽情施展创意,比如提出一份分期付款计划、保证书、旧货折价回收、免费试用、抽奖、送活动赠券等等。而一项促销活动的成功,在操作中需要诸多细节的保证,则相当不容易控制,所以需要细致周密的计划和严格到位的执行。某减肥品在杭州武林广场开展试用活动,消息一出,消费者纷涌而至,场面壮观。可是组办者产品准备不足,使许多消费青满怀希望化作一盆冷水,引起极度愤慨。加之组织不周,现场秩序失控,—场热热闹闹的促销活动几乎演变成—场“劫难”。该产品亦遭到媒体不实广告的指责。
—家著名房地产公司曾在上海公布免费接送看房的消息和时间、地点。可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和地点却没有等到约定的班车。打电话询问,接待小姐说:我不知道有这回事。想想看消费者会对该公司有怎样的印象?而且公司所投资的广告费也白扔了,甚至,因为粗心及草率的处理方式,彻头彻尾摧毁了消费者对该公司的兴趣与信任。
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在开始进行促销之前,必须由面至点对活动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仔细考虑和明确安排,未雨绸缪,制定必要的应急计划。设想消费者可能会接触的单位,消费者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大众期待着你的旧换新活动,是否需要特别的保安力量以控制拥挤的场面?如果是抽奖活动,是否有适当的监督及公证系统?在活动进行时,随时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对出现发生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消费者往往透过促销活动,窥一斑而见全豹,对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的形象都会在心里打一个分,消费者有时也就是企业的评委,这个评委亮的分,70%左右了他以后对这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走向。所以促销活动更需要合乎规范,体现专业技能,即便是朴实无华的,也要能够通过丰富的内容、高雅的趣味、真诚的态度,给目标对象带来视觉、听觉的享受,实际利益的享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消费者的真诚、理解,不该停留在意识里、口号上,更需要从行动中体现出来。
在促销活动之前彻底规划,所花费的一份力量抵到危机发生后所需花费的十份力量,既如此,何不多花费这一份力量,来换回将来的十份力量呢?
虽然说促销是实现企业短期战术性需要的一个轻便武器,却不该是流于零敲碎打,分散力道,而是需要把它纳入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把企业在各个时间、各个地点的促销活动以企业战略主题贯穿,相互联接起来,形成系列性,发挥整体作用,使产品信息能够聚掌成拳,冲出混乱、嘈杂、喧闹的信息泛滥的包围圈,清晰、有力地到达主要目标对象那里,更具冲击力地展现产品的功能价值,丰满品牌形象。
说到底,促销也还是不离那三句式短语:促销什么?向谁促销?怎么促销?好的、成功的促销活动,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最恰当的市场,以商品或服务,向最恰当的对象,以最恰当的诱惑,刺激立即购买的欲望或烙下深刻印象。
你想见的姑娘她其实也想见你,万事俱备,邀她喝杯咖啡吧。
第二篇:名家谈写作
名家谈写作
怎么去写一件事,应该由作者自己决定。这就是说,我们不必去模仿别人。我们念别人的作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为了照猫画虎地去套别人的套子。——老舍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 美的文学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准确和精炼的、富有表现力的。——茅盾
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叶圣陶
文章应该这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时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是并无心得或是方法的。
凡是有评定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传给子孙的了。„„鲁迅
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不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余秋雨
“写作果然是一件苦事么?写作不过是发表意见,说话也同样是发表意见,不见得写文章就比说话难。”„„张爱玲
故事好比一根树干,它的详细细节就在那上面越长越多,好像菌类在那上面繁殖一样。„„屠格涅夫
第三篇: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2012-02-09 10:53:14)[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优秀分享
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
《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
《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朱
熹
(宋代大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陆
游(宋代诗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陆桴亭(明末教育家,理学家)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十五岁前,使之熟读。叶圣陶(中国著名教育家)
从教育意义说,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就得教他们读经、史、古文。
王光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今天,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无疑表明了中华文化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中走向复兴。我们这代人,从小就习读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一直教育我们,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操,即要通过自身修养,成为对家庭负责、对社区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人。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优秀成分对我们这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化和推进作用。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季羡林(国学家)
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南怀瑾(国学家)
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它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
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
其实,一般的人们,太过年轻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有多么的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唱歌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
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是在脑筋愉悦的状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小孩子背诵四书五经有益身心发展,它不同于“强记”,“强记”是填鸭式的教育,且容易忘记,对小孩的身心无好处。
杨振宁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鸿飞哪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任继愈
(国家图书馆馆长)
这个事情可以从娃娃做起,中小学生就可以做。我们体育运动可以从娃娃做起,文化也要从娃娃做起才会有根。古
代的东西是文言文写的,有些地方可能不大通,没有关系,小孩子记忆力好,先记下来,慢慢消化。古代经典经得起揣摩,经得起消化,不是念一遍就完了。有些故事,讲一遍,听过去就完了,可经典文化不一样,第二遍读过来和第一遍的感受不一样,第三遍过去和第二遍又不一样,可以长期起作用。
工程技术解决的是局部问题,人文科学提供的是宏观看法、全局观念。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没有暴发户,不能白手起家。“文革”结束不久,中国科技大学办少年班,当时我提出要补中国历史教育,否则毕业后都给人家打工去了。
许嘉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我给博士生出过一道思考题: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我觉得,除了封闭、积贫积弱,“文革”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许多中学生写的汉字还不如日本人,也不如台湾。多年极左的政治运动导致传统文化断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孩子们不可能读那么多哲学,作那么多形而上的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我认为单是业余诵读还不够,它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希望教育部门考虑。古诗文诵读还要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太重要了!何况,对于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人文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讲得多么深刻,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美国八十年代诺贝尔资金获得者斯佩理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表明人文文化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从娃娃抓起,这对强大国家、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课题中应有之义。在此顺便提及,正因为考虑到人文文化对人的人格与感情、人的思维方式与水平、人的非智力因素等影响极大,考虑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我规定了我所指导的博士生,1998年入学的,必须学、背《老子》,1999年入学的,还得加上学《论语》、背《论语》的第一篇到第七篇,否则,不予论文答辩。王元化(著名学者)
不能想象,如果人民文化素质日益衰微,还能建设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提倡诵读古诗文,不是为了
复古,更不是企图通过它来抵消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在汲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考核和分辨,探索并找出适当的资源来和汲取过来的外来文化同流合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汤一介(哲学家)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论上为什么没有什么发展,因为它已经融化在我们的文化中间了。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诵读我们自己的古诗文的同时,能不能也从小用英文背诵一点外国的东西?如莎士比亚有些很短、很美的句子,雪莱的诗《致云雀》等也都脍炙人口。王财贵(台中师范大学教授)
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希望到那时,中国除了富强之外还是一个真正礼义之邦,人人都有高尚的文化教养。要达到这目标,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是:从现在开始,普遍地让下一代熟习背诵最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小孩子对背诵很热衷,很喜欢,一点也不困难,如果不给他们背诵有用的经典,他们照样要去背电视广告、去背流行歌曲。
饶宗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客座教授)
古代的国立音乐机构(大司乐)教养国家子弟,即采用
“讽诵言语”的办法,注家说:“倍文曰讽。”“文”当然是指文学作品,倍即是背。讽如小儿背书,诵则使有抑扬顿挫,以声音调节之增加吟咏的音乐性。可见背诵是很古老的传统教学法。
叶嘉莹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我认为,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就开始。一般人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如何能懂得古诗?这观念并不正确。我在海外教4岁到8岁的孩子学古诗,效果极佳。幼年的直感能力强,记忆能力也强,若以唱歌和游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感到很大兴趣。若老师善加引导,他们还可在学诗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刘国正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我赞成中小学生多读些古诗。古诗的教学,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嫌它古,二是嫌它难教难学。
先说古。古老的并非都是陈旧的,麦稻菽粟,发掘远古的墓葬就有发现,但是至今仍然离不了它,离了它就会饿肚子。古诗中自有历古常新者在,其中涵蕴的爱国精神,热爱
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都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无可代替的甘泉。我们离不了它。再说难。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金
庸
(著名小说家)
适宜少年儿童诵读的古诗文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余秋雨
(著名作家)
谁都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从一批大师重新挖掘和阐释古代经典作品开始的。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
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本人10岁左右时背诵了不少诗文,直到40岁能够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禁不住以万里漫游来寻找这些诗文的述实地和写作实地,真是感受无限。
蔡志忠
(台湾文化经典漫画家)
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让我们能在做人、行为处事、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陶冶了我们的精神层次;八卦、易经、理学、禅宗思想等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大脑的想象空间。或许有人会怀疑,多看多读中华古诗文经典就使自己更能立足于未来的科技时代?不要怀疑古籍有帮助我们的能力。老子与宋代的张载就是最好的理论物理学家,老子的宇宙观到今天都还证明他的理论正确无误。而最重要的是,令自己的大脑多啜取不同的思想可发挥想象力的自由度,多读诗词、文学著作可提升人的气质和专心程度。如果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世界上顶尖的人,这两样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布尔沃?利顿
(英国著名学者)
读科学著作要读新的,读文学作品要读最古的,古典文学往往是最摩登的。
笛卡尔
(法国著名哲学家)
阅读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 的人物进行交谈。而且是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别的,那就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
第四篇:名人名家谈“读书”
名人名家谈“读书”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与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体验、各种生活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对我来说,三日不读书,则头脑麻木。有人不解:读书要费那么大的劲,又发不了财,读它做什么?那是他不能体会读书带来的巨大乐趣。只有当读书不是为了升官,不是为了发财,甚至不是为了学业,你才能深刻体味到这种乐趣。这种乐趣让我至今读书不倦,而且兴趣越来越浓。
文字阅读的快乐是不能替代的。阅读需要想象力,书应该慢慢读,需要用心去感受。现代人恰恰对感受毫无耐心,往往只关心结果。
有人说,现代化的生活会使人们阅读的兴趣降低,我觉得,其实这是对阅读的尊敬程度不够。如果你乘国际航班,就能看到许多外国人在安静地看书。我在很多发达国家也看到,人们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我觉得不少国人应该检讨一下,买很多东西——比如生活用品甚至奢侈品时毫不犹豫,却没有买书看书的愿望,这是很不好的。
以前,大家总爱说“学以致用”。但为什么学了都一定要用,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呢?其实,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很自然、很平静地来阅读吧。当你进入到这个境界,阅读就会为你展开一个新的天地。
我也不大主张大家去赶阅读的时髦。倒不是一味地排斥畅销书,而是要对所谓的“时尚阅读”保持警惕。与其跟风,不如找几本符合自己性情爱好的、真正启发人思考的书来读,可能更有收获。
今天,年轻人工作的压力很大,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更需要保持心灵的一块净土。哪怕是每天读一篇文章,读一首诗,或者读几句话也行,只要养成习惯,阅读就会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
读书是有品位的。所谓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世上真正的好书,都应该能够发生这样的作用,而不只是向你提供信息或者消遣。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我也是这种感觉。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过去中国人见面经常打招呼说:“吃了吗?”将来我希望人们见面时都打招呼说:“读了吗?”
以前我们那个时代,到处找书去读。现如今书多了,但“读什么”却成了一个问题,难题是要筛选信息,淘汰信息。选择“正经书”的能力从何而来呢?就是读经典著作。建立了平衡的知识结构,才能“风吹不昏,沙打不迷”。经典该怎么读?第一,要相信前人的话,不要总是怀疑前人。第二,要读你专业所需。第三,适当地读一点热门书,对完善知识结构有好处。
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话叫“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对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如今儿童阅读量的减少令人担忧。
现在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书很功利,觉得看作文书的效果明显,就只让孩子读作文书,这不是阅读。其实,作文书仅仅是工具书,它只教给孩子“切”蛋糕,而阅读就像“做”蛋糕,适当读点闲书,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快餐式的、通俗的、艺术低下的少儿读物在市场上时有风行。儿童的内心仿佛一个容器,如果先装进完整优质的东西,以后哪怕有些杂芜,也不过是增加了多样性;而如果一开始放进去的就是趣味低下的碎片和杂芜,那就不仅影响审美趣味,优秀的东西也很难装进去了。
第五篇:教学名家谈语文
教学名家谈语文
于漪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千万要重视、使用好语文教材,它是语文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离开了课本,阅读教学就丢失了语文学习的特殊凭借物。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首先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然后把信息传入大脑,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阅读,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不但要深入地与作者对话,而且还要与编者倾心交谈,弄清楚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组合这个单元的意图。
学习任何课文不管是怎样的体裁,一般来说,师生至少有三个问题要把握:一是作者写了什么;二是作者怎样写的;三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阅读,思考,体验,感悟,真正读懂,把握真谛。
于永正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关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课标语),重视课外的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
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涵养”阶段,要特别重视吸纳、积累。
教小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手把手”说的是耐心、细心;“实打实”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不能搞花架子。这是一种责任,一种韧劲,一种“夯”的精神。
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
教作文的规律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以“文”化“己”。这个“文”主要指读书。另一个方面是以“艺术”化“人”,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如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前思后想”(尤其是“后想”)才能长心眼、长智慧。把“思考”所得形诸文字,可以使思考更缜密、更深刻。一定要动笔写东西,并养成习惯。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人人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桃子。
王有声
先学会读书“破一篇”
在语文课上,一篇课文一般按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通过默读、朗读、分角色读等各种阅读手段,要使学生既掌握课文内容,又能较熟练地将课文读下来。
第三课时,议论段落结构,领会文章中心,背诵部分片段或全文,完成相应的一些作业。
学生升到了小学高年级,读书破一篇的“破”,应在思想、内容、结构和语言四个环节上下功夫。
贾志敏
还是读得太少
课堂上要“书声琅琅”和“议论纷纷”,少一点“烦琐分析”和“无效提问”。
多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讲读课文一定要以读为基础,要求学生多读熟读。
读的质量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就是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句子;所谓“流利”,就是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度接近于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所谓“有感情”,就是读得生动感人,要读出重音,适当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要有适当的速度和节奏。
教学名家谈教育
于漪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首先教师要沉到教材里,从表达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反反复复推敲,跨越时空和作者对话、与编者交流,洞悉其中来龙去脉体会它运用语言表达情意的独特个性。对教材洞若观火,方能心中透亮。
其次,把握教材独特的个性,自己要有真切的感受,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处理详略,突出重点。
最后,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线索要分明。于永正
教育的两个名字
“影响”——它是教育的第一个名字。老师(包括家长)的言行一致时,教育效果最大。
“激励”——它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根据兴趣学习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激励要有针对性,要看准学生的闪光点之所在,即他到底有什么特长,把他的闪光点激活。表扬、激励的语言要有实指性,用词要恰当,实事求是,不能空泛。激励要着眼于育人。激励,要真诚、动情。激励要及时。激励的手段除了语言外,还包括为学生发奖品,发奖状,送掌声等。
魏书生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是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分析自己,发现自己心灵中蕴藏着的美好东西,鼓励他们用新我战胜旧我。
对学生大声训斥和惩罚是教育的大敌。孙双金
13岁以前的语文
人在13岁以前的智力特点是什么?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人在13岁之后的学习应侧重理解能力的培养。
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三块大石块”。
现有教材怎么教?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可背诵其中的精彩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
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
儿童文学怎么教?儿童文学教学重在积极引导,推荐书目,激发兴趣,以孩子自主阅读为主。
语文作业做什么?语文作业的“三字经”是“读、背、写”,其中“写”就是写日记、随笔、读书笔记。
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钱梦龙
为语文教学招“魂”
“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民族语教育正是语文教学“魂”之所系!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民族语。
读和写(包括听和说),作为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民族语的主要实践方式,其中“读”又是基础,是根本。洪宗礼
语文哲思录
我从来不是教语文,而是引导学生学语文,让学生学会学语文。所谓“懒”,就是少告诉一点,少讲一点,少灌输一点,并非提倡马而虎之的放羊式教学。教师“懒”一点,学生便会“勤”一点,有失方有得,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
检验教师主导性发挥得如何,不能仅仅看教师讲解了多少读写知识,安排了多少读写训练,更主要的是应当看学生独立读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发挥出来,独立运用读写知识的能力如何,良好的读写习惯有没有养成。
想,是一个总开关。打开了想这个总开关,语文教学读、写、听、说四盏灯才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