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间借贷案债务转移时利息之确定
民间借贷案债务转移时利息之确定
裁判要旨
民间借贷案件涉及债权债务转让时,除非新债权债务人另有约定,利息随本金一并转移,并以原始借据的约定为依据。
【案情】
1996年3月11日,重庆奉节柏树煤矿(于次年被吊销营业执照,姚树海系该矿负责人)向唐素辉借款8万元,给唐出具的收款收据载明:收到唐素辉存款8万元,月利率30%。,按季度付息。该收款收据加盖有柏树煤矿财务专用章,并有姚树海的签名及个人印章。1996年9月3日,奉节兴发公司(姚树海时任该公司经理)向余月桂借款2万元,该公司给余出具的收款收据载明:收到余月桂存款2万元,月息3%,按季度结算。该收据上加盖有兴发公司的业务专用章,并加盖有姚树海和该公司出纳黄金云的印章。兴发公司于1996年9月18日、10月10日、10月11日又分别向梁关清借款1.1万元、向罗开明借款1万元、向王远模借款0.6万元,并分别给三人出具加盖有公司公章及姚树海和公司出纳黄金云的印章的收款收据,均约定月息3%。
1998年7月15日,姚树海给唐素辉出具便函一份,姚在便函中表示:唐素辉帮公司向余月桂、梁关清、王远模、罗开明借的4.7万元以及向唐素辉借的8万元,其一定想办法将本息还清。之后唐素辉偿还了余、梁、王、罗四人的借款,余月桂等四人将自己所持有的收据交给了唐素辉。唐素辉据此向姚树海催款,姚于2003年8月8日给唐素辉出具《保证条》一份,载明:“姚欠唐素辉的借款在2003年付五万元,2004年全部付清,总额本13万元”。2005年5月28日,姚树海向唐素辉出具《限条》一份,载明:“原欠唐素辉的借款在2005年8月至12月先付5万,其他的后两年还清,如果再不兑现今年还款的承诺,从2006年1月份起柏树煤厂的一半股份由唐素辉所有。”2007年11月28日,柏树煤矿的另一股份所有人张栋财在该《限条》上写明:“原柏树村办煤矿另50%属姚树海所有,与我无关,他要转给谁我没意见。”
因姚树海没按约还款,唐素辉于2008年3月19日向奉节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姚树海将其所有的柏树煤矿的股份归其所有,并给付所余借款本金7.7万元和利息24.3万元。
【审判】
奉节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
一、本案中,姚树海于1998年7月15日写给唐素辉的便函中已明确约定柏树煤矿所欠唐素辉的8万元和兴发公司所欠余月桂等四人的4.7万元由其偿还,再结合姚于2003年8月18日写给唐素辉的《保证条》所载明的“姚欠唐素辉的借款在2003年付5万,2004年全部付清,总额本13万”的内容,已说明柏树煤矿所欠唐的债务和兴发公司所欠余等四人的债务合计12.7万,已经转让给了姚树海,对此唐素辉予以认可。虽12.7万与13万本
金数额略有出入,但姚树海并未抗辩也未举证证明他与唐素辉之间还存在其他债权债务关系,据
此,柏树煤矿和兴发公司所欠债务已经转让给了姚树海的事实成立。
二、从本案查明的事实看,余等四人将其债权凭证交付给了唐素辉主张债权,表明唐已接受了四人的债权。姚于2003年8
月18日给唐素辉出具的《保证条》载明“总额本13万”当然包括了余等四人转让给唐素辉的4.7万元债权。所以,本案债权转移合法有效。
三、唐素辉请求将姚树海所有的柏树煤矿的股份
归其所有,本院认为,此属姚用自己在煤矿的股权为其偿还债务提供抵押担保,但由于该担保违
背了担保法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应属无效,其可向姚树海主张履行12.7万元还本付息之义务。奉节县人民法院遂判决:
一、被告姚树海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向原告唐素辉偿还借款本金12.7
万元及其资金利息(利息均为3%的月利率按8万元、2万元、1.1万元、1万元、0.6万元的本金
分别自1996年3月11日、9月11日、9月18日、10月10日、10月11日起计付至偿清之日止);
二、驳回原告唐素辉的其他诉讼请求。
被告姚树海不服一审判决,向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重庆二中院经开庭审理认为:本案-审认定的债权债务转让过程清楚,姚知晓并认可该转让,且出具保证条承担债务,故其上诉理由不成立,但由于姚在2003年8月18日所出具的保证条上
未对利息情况予以说明,应视为双方此时未约定利息。2005年5月28日,唐素辉又向姚树海催
收欠款时,姚给唐出具了限条一张,该限条上明确载明了“其他的本息后两年还清”,视为双方
对借款合同重新进行了约定并约定了利息,由于双方此时对利率未予以明确,应按中国人民银行
同期同类的贷款利率予以计算。遂判决:
一、维持奉节县人民法院(2008)奉法民初字第331号民
事判决第二项。
二、撤销奉节县人民法院331号民事判决第一项。
三、上诉人姚树海在本判决生
效后十日内偿还被上诉人唐素辉借款本金12.7万元及资金利息(资金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类
贷款利率从2005年5月28日起计算至还清欠款时止)。
唐素辉不服二审判决,以二审判决确认的利率标准及借款利息的起算时间均属错误,债权债
务转让当然包含本金及利息,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请求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
决。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再审,认为:从姚树海先后写给唐素辉的函及《保证条》和限条明
确表示其将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内容看,借贷合同的义务已经全部转移,即姚树海作为新债务
人取代原债务人承担全部债务。所谓新债务人对原债务人全部债务的承担,不是消灭原债务成立
新债务,而是新债务人替代原债务人的地位,新旧债务之间在内容上是相同的。因此,在新债务
人与债权人未另行作出约定的情况下,本案转让的债务理应包括本金及原约定的利息。况且,姚
树海在前述字据中明确表示偿还本息,这里的“息”亦是指原借款时约定之利息。故二审判决部
分事实认定错误,应予纠正。重庆高院遂于2009年12月25日判决:
一、撤销重庆市第二中级
人民法院(2008)渝二中法民终字第1313号民事判决;
二、维持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2008)奉法
民初字第331号民事判决。
签借贷合同注意“七要素”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公民间的经济交往不断增多,民间借贷纠纷也随之而来,怎样才能在民间借贷中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份合理、合法的借款合同应该如何书写,一旦出现借贷纠纷,怎样的证
据更容易获得法庭支持,对此,本市击水律师事务所范培红律师提示市民,在进行借贷行为时,要注意“七要素”。应看清借据、谨慎签名
借款合同可以由借贷双方的任何一方书写,但双方一定要看清合同内容,凡涉及借款时间、用途、数额、期限等重要条款一定要认真查看,最后由合同双方亲笔签名。如果有担保人的,还需要担保人签名,最好由几名当事人按下清晰的指印。当事人的签名和指印将具备法律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间借贷发生在亲友之间,于是有些出借人会碍于情面不要求对方书写借款合同,而仅仅是口头约定,这样的民间借贷一旦发生纠纷,出借人无法向法庭提供证据,便会“有理说不清”。范律师介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没有证据的请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以,借款时打借条是非常必要的。了解借款用途、保证还款合法性
尽管有些借款人在借款时存在着诸多原因或不愿示人的个人隐私,但出借人仍旧应该在签署借款合同时了解对方借款的用途,最好能将借款用途写进合同。
若借款人将款项用于非法用途,出借人的债权也将不受法律保护,借贷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还将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因此,借款用途的合法性,保证了将来还款的合法性。双方应约定合理利息
很多时候,民间借贷双方可能会处于情面上的考虑不明确约定借款利息,双方发生纠纷后,就会给法院的审理带来麻烦,因此,如果借贷双方确实不约定借款利息,可在借款合同中写明,若约定利息,则要依照相关法律约定合理的利息及利息期限。
《合同法》中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约定支付利息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这里所说的利率规定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借款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设立担保,可让出借人更放心
在《合同法》中规定的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5种担保方式中,民间借贷关系主要使用其中的保证和抵押。在数额相对较大的民间借贷中,出借人可要求借款人提供财产抵押或由他人担任担保人。当到达还款期限而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变卖抵押物优先受偿,或由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抵押和担保都需要签订书面协议,借贷双方对还款期限、还款利率等借贷合同内容进行重新约定时,需要经过担保人的同意。设立担保,可以让出借人出借款项更放心。纠纷发生后,有力证据最重要
纠纷发生后,法庭审理最重证据,因此,拥有有力证据的一方更容易获得法院支持。因此,在借贷合同签订后,借贷双方都要保存好借据,为将来还款和维权保留证据。而在借贷合同签订过程中,有条件的话,可以保存完整的录音、录像资料,也可持借贷合同到公证处公正。完整翔实的影音资料可成为提交给法庭的重要证据,而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公证的借款合同作为证据将很难被推翻。催要借款,两年是个坎儿
根据《民法通则》中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也就是说,借款到期后的两年内,债权人不向债务人要求归还的,超过两年则不受法律保护。因此,提醒借贷关系中的款项出借人不要碍于面子一再拖延催款时间,从而导致超过诉讼时效,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借款、还款时,都写下“收据”最保险
在借贷关系中,借款人收到所借款项后出示的收据同样重要,它可以证明借款人收到款项及出借人借
出款项的事实。而在借款期限到达后,借款人向出借人归还借款,出借人也要出具收款凭证,证明借款人已经还款、债权债务关系终止。
完整的借款合同这样写
一份完整、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合同应该写明出借人及借款人的姓名(以身份证上的姓名为准)、借款时间、借款数额、还款期限或还款日期、借款利率、借款原因、出借和还款方式(现金、转账、分期)、保证条款、违约责任、借贷双方及担保人签名。
第二篇:民间借贷案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民间借贷案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 桂亦威
按照《民诉法》第23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第34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据此,针对民间借贷案件则存在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情形:
1、若合同约定了由“联系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分三种情形:
(1)约定管辖明确,且约定管辖具有排他性,则案件只能由约定管辖法院管辖;(2)约定管辖明确,但约定管辖不具有排他性,则案件可以由当事人选择约定管辖或法定管辖;
(3)约定管辖不明确,则案件适用法定管辖情形。
PS:以上所称“约定管辖的排他性”,系指合同是否排除当事人向合意选择法院以外的法院诉讼的权利。若排除,则具有排他性。但是,协议约定非排他性管辖应当明确,当管辖合意究竟是排他性的抑或是非排他性的难以判断时,实务上倾向于排他性解释(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奚晓明主编)第60页)。如:当管辖协议中使用了“可”、“有权”等用词时,应当解释为由约定法院行使排他性管辖权。非排他性管辖的约定,如:“本协议所引起的任何事宜受某某法院的非排他性司法管辖权管辖。”
2、若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或约定管辖不符合法律要求,则适用法定管辖:(1)原告就被告原则;(2)合同履行地原则: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依据此条批复确定出借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至于出借人所在地系指出借人住所地抑或是出借人汇款银行住所地则不甚明了。对此问题,浙江高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则给予了明确的解释。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法复【1993】10号),出借人住所地为合同义务履行地,但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法复[1993]1O号),出借人住所地为合同义务履行地,但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除此之外,最高院《关于海南东华物产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昌江支行借款合同纠纷案指定管辖问题的通知》中也对“贷款方所在地系指贷款方住所地”做出了肯定性的意见。原文如下:
“1993年1月29日和2月18日,海南东华物产公司从南京和海口分别划出500万元借款给中国农业银行昌江支行。但该公司住所在地海口市,故贷款方所在地应为海口市。特别是1995年2月11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1994]宁民调字第7号调解书、裁定由海南东华物产公司另行起诉后,在两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中止原裁定的执行,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并于1995年11月30日作出判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四项之规定,海南东华物产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昌江支行借款合同纠纷案,现指定由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收到此通知后,应撤销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宁经监字第2号民事裁定和[1995]宁经再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并将该案移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
PS:最高院该批复所产生的法律依据系《合同法》第62条有关货币义务履行地点的规定。根据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第三篇:民间借贷的利息及规范
民间借贷利息及规范
民家借贷的利息,是指出借人因出借金钱而从借款人处得到的本金以外的金钱。利息是相随本金的而产生的,是本金的从债权或者从债务。按照民间借贷合同约定取得利息是出借人享有的实体权利,支付利息是借款人应当旅行的实体义务。利息在实体权利义务的地位中仅次于本金。
一、民间借贷利率的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借贷法定最高利率限度指的就是“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由此可见,民间借贷的利息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无效,法律不予保护和支持;低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属于合法借贷利率,法律与以保护和支持。
这里的“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是指在借贷发生时的基准利率而不是浮动利率。从民间借贷发生到借款人偿还都有一段时间,银行借贷利率在这段时间内可能调低利率,签订借贷合同时约定的较高利率就有可能超出四倍,而当事人不可能知道时候银行调低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当时主观上无高利故意,故不宜以借款到期时的银行利率计算是否超过四倍。
二、民间借贷利息的约定
利息虽然是民间借贷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否收取利息或者支付利息,完全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法律不加以干涉。从实际来看,民间借贷有无利息主要取决于出借人的态度。出借人考虑借款人的困难,出与友谊和帮助,明确表示不要利息,或者没有约定利息,那么,这笔借款就是无息借款。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明确提出利率或者利息数额,借款人表示接受的,这笔借款就是有息借款;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而借款人表示不接受的,民间借贷合同就不能成立,借贷关系也不会产生。
民间借贷合同生效后,利息问题有时会发生变化。这约定借贷时,有些出借人出于善意不要利息,而借款人坚持要支付利息,事后,出借人实际接收利息的,就为有息借款。武袭击民间借贷合同在借款试用期间,出借人提出支付利息要求,如果借款人接受,无息借款也变为有息借款;借款人不接受的,仍为无息效借款,出借人不能单方将无息借款变为有息借款。原来约定是有息借款,后来出借人表示放弃全部利息,无息民间借款变更为有息民间借款;如果放弃部分利息,收取部分利息,只是利率高低问题,而不是无息借款。
利息有合法和非法之分,如高利贷是违法的,但不能认为高利贷是无息借款,只不过对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部分作非法处理而已,无息借款的借款人逾期偿还借款,依法应当支付逾期利息,这是承担违约责任的结果,并不改变无息借款为有息借款。文章转自投融贷
第四篇:民间借贷案答辩状
民间借贷案答辩状
答辩人:常海,男,汉族,50岁,现住新城区艺术厅北街9号院23号楼5单元14号
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答辩如下:
一、本案客观事实是答辩人因工程施工需要资金,工地领导(另一被告王凯亮)当时说,他能帮其借到钱。在2011年7月6日,被告王凯亮说帮其借到他舅舅(原告高宝)的钱啦,在王凯亮将7万元现金交到答辩人时,被告王凯亮让出具借条,并写明借到原告高宝现金7万元,但自始至终答辩人都未见过原告,都是由被告王凯亮所说。
在借款到期后,被告王凯亮从答辩人工程款中直接扣除,同时出具收条一份。并于2012年11月8日出具一份具体的扣款过程和情况说明。
综合,答辩人虽然以原告的名义出具了借条,但答辩人从未和原告有过具体的借贷情节,答辩人所有的借贷行为都与被告王凯亮发生,答辩人将借款偿还被告王凯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被告王凯亮所述与事实不符。
在本案上次开庭时,被告王凯亮讲答辩人出具的欠条在巴彦淖尔市顺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并未兑现,根据休庭后答辩人调取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法院审理的劳动关系确认案件中,巴彦淖尔市顺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曾向磴口县、巴彦淖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答辩状中明确谈到,该借条已兑现。也就是所被告王凯亮已拿
到了答辩人常海偿还高宝以及刘金翠借款的全部本金及利息。且被告王凯亮出具证明,上述两笔借款与答辩人无关,那么原告借款应由被告王凯亮连本带息全额偿还。
三、关于利息问题。
答辩人虽然已经足额支付借款期间内约定的利息并归还全部本金。但双方对借款期间的利息明确约定为月利4分,明显过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的规定,即约定的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息的4倍。适用于本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7月7日公布执行的贷款基准利率:贷款6个月以内的年利率为6.10%(即月息为0.5083%),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的规定,本借条利息约定,明显超出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超出部分应当属于无效的约定。那么本案答辩人已按约定实际支付了超出部分的利息,答辩人保留追回的权利。
综上所述,答辩人就本案争议的借款已实际偿还,原告的诉求已无实际意义,请法庭依法予以驳回。
此
致
新城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常海
2013年9月27日
第五篇:民间借贷案案例
民间借贷案案例:妻子欠的钱丈夫该不
该还?
2012年5月3日 08:11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施宇翔 通讯员 虞心欣 选稿:
李宏洋
妻子在外借了钱,当起了“老赖”,丈夫对这些却毫不知情。出借人认为,这应该属于夫妻的“共同债务”,妻子不还,丈夫还。
这样的债务该不该由丈夫还?今天上午,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九堡法庭举行法庭公众开放日,对这起比较典型的民间借贷案件进行了公开庭审。
2010年8月31日,被告周某称因生意需要向原告沈某借款10万元,周某和沈某约定了还款日期、借款利息等内容,并由担保人杨某进行担保。还款到期后,沈某屡次催讨,周某屡次推诿,至今分文未付。
万般无奈之下,沈某只好将周某和其丈夫蔡某一起告上法庭。沈某认为周某不肯还款,此债务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应由蔡某偿还。
庭审过程中,被告蔡某称自己从不知道其妻子周某向沈某借款的事,其次周某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并没有经营生意。
蔡某还称,妻子周某具有赌博恶习,在外面欠下巨额赌债,而且自2011年5月离家出走后,至今下落不明。
法院调查后认为,原告沈某和被告周某借贷关系有周某出具的借条为证,双方借贷关系成立,被告周某应当按期归还借款。原告沈某诉请要求被告归还借款及支付逾期利息的请求,理由正当,应予以支持。
案涉借款虽发生于被告周某、蔡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沈某并未提交证据证明蔡某有与周某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及该债务系被告蔡某、周某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负。被告周某并无固定职业,亦无证据证明其从事何种正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故应认定本案债务为被告周某个人债务,原告诉请被告蔡某共同偿还借款,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点评:婚姻存续间的债务不一定是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因个人挥霍而向外借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范围的,其配偶对该借款不承担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原告是知道夫妻双方有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或有理由相信是夫妻一方代表另一方借款或能够证明该借款实际用于家庭生活及经营需要。判出一条路来—— 一份逾越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判决
【 判决要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对此,比较通行的一种观点:就是直接按照上述解释进行推定,凡无解释所列两种例外情形者,均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尽管有不少同志对上述观点表示异议,但因苦于司法解释的障碍,而无法逾越。即使有个别例外判决,也被斥之为违法。目前,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呼吁修改24条。修改上述司法解释固然是一种途径,但其周期较长,“远水不解近渴”。最好的方法就是另劈溪经,从理论上寻找突破口,解决适用上述解释的障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及相关法理,“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本质特征。适用该条,应当以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本质为前提。即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在没有两种例外情形时,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而并非夫妻一方任何种性质的举债,都可以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将一方“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作为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前提条件,有其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根据。这样,既可以逾越司法解释的障碍,又能避免适用法律上的“硬伤”,是解决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有效途径。据此,本人根据上述法理出了例外判决。本案判决理由详见北大法律网2007年6月20日《判出一条路来——逾越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障碍》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7)宜中民一终字第00152 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彭祥玉,女,1957年6月23日出生,汉族,住枝江市汽运公司宿舍。
委托代理人何昌林,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金兰,女,1972年8月4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虬泾路56弄15号。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姚念正,男,1952年2月17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虬泾路56弄15号
委托代理人田国进,湖北骁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阮真武,男,1957年5月20日出生,住枝江市问安镇安阳路36号。
上诉人彭祥玉为与被上诉人张金兰、姚念正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枝江市人民法院(2006)枝民初字第56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王礼仁、胡远亮、朱晓玲组成合议庭,王礼仁担任审判长,并于2007年5 月 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彭祥玉的委托代理人何昌林,被上诉人张金兰、姚念正的委托代理人田国进,以及原审被告阮真武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查明:2004年4月19日,张金芳(原告张金兰之妹)经原告张金兰同意,将属于张金兰所有的5万元现金以王敏丰的名义出借给被告阮真武,借款时被告阮真武知道该笔借款的实际出借人是原告张金兰。2005年8月26日,被告阮真武以16600元的价格将鄂A28838客运车1/10的股份转让给原告张金兰,经原告张金兰同意该转让协议由张金芳代签,并支付了转让价款,但原告张金兰并未实际参与鄂A28838客运车辆的经营。2005年10月18日,被告阮真武出具欠条一份,承认欠原告张金兰、姚念正借款66600元(含鄂A28838客运车辆的入股款16600元)。2005年11月9日,被告阮真武及鄂A28838客运车辆的其他合伙人将鄂A28838客运车辆及相关线路牌(经营权)全部转让,但未返还张金兰的入股款。现二原告多次催被告阮真武返还借款,但被告阮真武称无力返还。
另查明:原告张金兰与姚念正于2003年4月24日登记结婚,被告阮真武与彭祥玉于2005年11月16日登记离婚。
在原审质证过程中,被告彭祥玉提交了被告阮真武出具的“有关张金兰、姚念正借条的说明”一份,原告对该证据提出异议。被告彭祥玉认为,被告阮真武出具的“说明”证明借款用于“买码”(即地下“六合彩”),借款时自己不知情,故该借款是被告阮真武的个人债务,应由阮真武个人偿还。原告认为该证据是被告阮真武自己的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实,法院不应采信,且借款是否用于“买码”不能作为被告不向原告返还借款的理由。同时认为,被告阮真武在与彭祥玉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向二原告借款,借款时并未约定为个人债务,故该借款应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被告阮真武与彭祥玉共同偿还。
原审认为:2004年4月19日,张金芳经原告张金兰同意,将属于原告张金兰所有的5万元现金以王敏丰的名义出借给被告阮真武,是显名的间接代理,因被告阮真武知道张金芳、王敏丰是经原告张金兰同意后,将张金兰的钱借给他,依法该合同直接约束原告张金兰与被告阮真武,被告阮真武应直接向原告张金兰返还借款。2005年8月28日,被告阮真武向原告张金兰转让鄂A28838客运车辆1/10的股权,并收取转让款16600元,诉讼中被告阮真武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曾就该1/10的股份办理了退伙,即被告阮真武收取了原告张金兰的转让款,但其名下的1/10股份并未退伙,原告张金兰实际未取得鄂A28838客运车辆合伙人的地位,故被告阮真武应返还原告张金兰的入股款。2005年10月18日,被告阮真武出具欠条,承认欠二原告借款66600元(含入股款16600元)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其应在二原告催告其返还借款的合理期限内还款。因借款时双方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视为不支付利息。被告彭祥玉辩称该借款系被告阮真武的个人债务,并出具被告阮真武自书的“说明” 予以证明,原告对此持异议,其异议理由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采信,被告彭祥玉应对该借款承担清偿责任。另外,原告张金兰及姚念正系合法夫妻,原告张金兰在夫妻存续期间取得的债权无特别约定为共同债权,张金兰、姚念正可作为共同原告进行诉讼。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七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一十一条、第四百零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之规定,遂判决:
一、被告阮真武、彭祥玉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返还原告张金兰、姚念正借款66600元,并互负连带责任;
二、驳回原告张金兰、姚念正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2500元,实际支出费1500元,保全费1480元,合计5480元,由被告阮真武、彭祥玉负担。
宣判后,上诉人彭祥玉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上诉请求和理由是:
1、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该债务是阮真武在“买码”输钱后,向其姘妇张金芳借贷的债务,并不是向张金兰、姚念正借的,后将该债务转换成张金兰、姚念正为债权人,其债务存在虚假。
2、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该债务属于阮真武个人债务。原审法院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是错误的。因此,请求二审法院撤销(2006)枝民初字第562号民事判决,依法驳回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连带返还借款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张金兰、姚念正答辩如下:
1、原审判决事实清楚;
2、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审被告阮真武没有提出书面答辩,当庭辩称:自己因“买码” 输钱后直接向张金芳借的款,当时并不知道是张金兰的钱。2006年4月,应张金兰、姚念正的要求,向其出具了欠条,并已偿还10000元。
在二审诉讼中,上列当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证据。
经二审审理查明,本案的基本事实是:张金芳在与阮真武姘居期间,于2004年4月19日以王敏丰(张金芳二姐夫)的名义出借5万元现金给阮真武。2005年8月28日,张金芳又以张金兰名义与阮真武签定一份“转让协议”,将鄂A28838客运车辆1/10的股权转让张金兰,张金芳给付阮真武转让款16600元。之后,应张金芳、张金兰、姚念正的要求,阮真武将上述借款和股权转让款向张金兰、姚念正出具了66600元的欠条,落款日期为2005年10月18日。
本院认为:
1、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七条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由此可见,夫妻共同债务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即夫妻一方只有为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利益所负的债务,才具备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否则,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七条规定:因日常生活需要夫妻之间具有家事代理权,但“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根据上述规定,夫妻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所作出的有关财产方面的重要决定,应当经另一方同意;否则,对另一方无约束力。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应当由第三人举证证明。只有第三人能够证明“他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才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否则,另一方可以对抗第三人。本案借贷数额巨大,显然超出了日常家事代理的范畴。而第三人张金兰、姚念正既不是债务直接经手人,又没有证明其借款为阮真武、彭祥玉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因而,该债务对彭祥玉没有约束力。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适用该条应当以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为前提。也就是说,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为夫妻共同利益”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在没有两种例外情形时,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而并非夫妻一方任何种性质的举债,都可以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否则,夫妻一方的恶意举债、非法债务、或者与第三人串通虚构的“债务”,都会被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显然不符合立法精神。
4、虽然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夫妻共同利益”所负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否“为夫妻共同利益”所负的债务,应当由举债人举证证明。举债人不能举证或者认为其举债没有用于夫妻共同共同利益时,应由第三人举证证明其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因而,举债人或第三人首先应当证明其举债属于“为夫妻共同利益”所负的债务。也就是说,只要举债人或第三人能够证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是“为夫妻共同利益”,那么,在没有两种排除情形时,则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但本案举债人没有证实其举债属于“为夫妻共同利益”,第三人亦未举证证明该债务属于“为夫妻共同利益”而举债。综上所述,阮真武与张金兰、姚念正均不能证明上述债务属于“为夫妻共同利益”所负的债务,从债务的基本性质上看,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不存在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前提条件。同时,该债务数额巨大,超出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围,张金兰、姚念正也没有证明该债务系经彭祥玉同意的债务。因而,阮真武所欠张金兰、姚念正的债务,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考察和判断,都不宜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上诉人彭祥玉的上诉理由成立。至于上诉人认为本案的全部债务都是在阮真武与张金芳姘居期间,阮真武向张金芳所借,几经转换成张金兰、姚念正为债权人,其债务存在虚假问题。因本院认为彭祥玉不承担责任,该债务是否虚假,只涉及到阮真武的责任问题,而阮真武并未上诉,故本院对债务是否虚假问题不作审查。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判决如下:
一、维持枝江市人民法院(2006)枝民初字第562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二、撤销枝江市人民法院(2006)枝民初字第562号民事判决第一项;变更为:阮真武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偿还张金兰、姚念正借款666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一审案件受理费2500元,实际支出费1500元,保全费1480元,合计5480元,由阮真武负担;二审案件受理费2500元,由张金兰、姚念正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王 礼 仁
审 判 员 朱 晓 玲
审 判 员 胡 远 亮
二○○七年五月十七日
书 记 员 袁 昌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