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时间:2019-05-12 14:3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第一篇: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以多样化的角色对学校教育改革和信息时代学生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浅析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提出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中学学校教育、角色、作用

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是作用发挥的有效中介,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一、单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1、立足信息技术教材,分析学生情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操作。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他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科学知识、简单的程序设计知识等)以及帮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技能操作训练(包括word编辑文字、excel表格处理、e-mail发送、简单的网页设计等)。其中,在教学前测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学生个性和需求等。教学中注重学生反馈信息,预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并进行形成性评价。此外还应重视后期测评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储存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2、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悟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地计算机教育,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只是一味地按信息技术学科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过于单纯和专业化,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结合各科学习需要接触和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达到学科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样,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比如,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信息文章和设置信息讨论会,学生的信息常识可不断扩增;借助互联网完成学习任务和创设师生、生生的情景交流来评价信息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教育学生杜绝滥用信息资源和乱交网友以及教会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等途径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二、从学校教学系统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教师的多样化角色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信息社会需要教育领域能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和快出人才。面对教育信息量的激增,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媒体、策略的分析与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设计,大到整门课程的设计,小到一个单元目标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它可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依据。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理论的依托,又懂得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由他带头进行教学设计,定可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教学设计热”,这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2、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信息社会中,媒体教学已走进教育领域,各学校都在筹备资金大力建设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师应带头做好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如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幻灯投影教材、简单的音频和视频教材、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以保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的需要。

3、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时代,大量新型的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选择出合理的学习模式。比如:网络探究式学习模型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小组学习和游戏型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辩论和反思能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向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建议学习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4、创设和谐的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情景的创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施展给学生主动探究、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意义建构。信息技术教师可发布教育叙事,通过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启发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真正的实现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以其多样化的角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他的先进教学思想引导下,学校教育定会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教育自身也得到一定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颜世刚张婷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李文姜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04(12)

[3]周华杰简析学校教育中的Blendlearning[OB/OL]

[4]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化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好范文整理)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定位教师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定位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了“以人为本”?

有人说,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演员。那么作为“演员”就应该能够根据“剧本”的情节要求,能够扮演符合要求、观众喜欢的角色。

教育到底是为人服务还是为社会服务?

教育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尽管人们要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也就是说通过社会的发展为人服务。

我们做教师的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备课情况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来确定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是教师适应学生还是学生适应教师?

新课程实施以来,要求教师在新理念下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可是,对一些教师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新课程,在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的同时,现在又陷入了新的误区。

新课程强调以能力为中心,倡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做中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改变“我讲你听”、“满堂灌”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力,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该讲的知识内容没有讲了,该有的讲授环节给忽略掉了,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强调不了,那么,学生在缺乏应有的基本能力的情况下,与其他同学、教师互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便是一句空话。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去感悟。

学科教学应该根据需要突破本学科的限制。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把教材当成一个例子,但又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偏离主题,所以选择的内容、难易程度要恰当,使教学放得开、收得拢;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既“求同”又“求异”,不能以“求同”的思维定势扼杀学生的鲜活、新颖的思想和个性表达,使得原本可以有更多遐想的空间变得狭小,学生的思考能受到打击。

教师能否把握其所教学科的核心,能否将所引用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到本学科教学之中,为本学科服务?

聪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启发学生畅所欲言、个抒已见,使学生独立思考后个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角色因其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而不同,但就其共性,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即研究者。应该由教书匠向反思型教师转变,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者、实践者。

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善与其工作对象----学生的关系,实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宰者到师生学习共同体关系的转变。

教师也是管理者。教师是构成学校的主要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有对学生管理的职责,它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还是学习者。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构成学习的共同体,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教师相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当然,我们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且在保持两者人格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教师不能因为“师生关系”平等忽略、放松对学生的教语指导、严格要求的责任;学生也不鞥要求“平等”,就不尊重教师以及教师付出的劳动。师生平等应该体现在人格平等上,都视对方为人,双方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人的主体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变化的内因。因此教育学原理中指出: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人。教学目的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改变旧的习惯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共识。但教学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教师“包办”,以“主导”作用代替“主体”地位的现象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必须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心中建立“学生主体观”,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重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一种“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树立自我主体意识。长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于被动接受,安于当听众的不良状况。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导师,让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构建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教学策略。1.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加里宁说过:“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认知过程。所以,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没想好的充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批评。总之,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能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灵活运用方法,激发学生想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灵活运用方法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运用综合的方法,在一课中变换教学方法,也可以因文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灵活运用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3.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挖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而学生的这一认识过程教师是无法代劳的。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主导”的作用,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少一些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的效果。三.加强个体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训练的主人,其认知的过程、情感的长华、思维的发展、学法的领悟都不能越俎代疱,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实践活动才能落实。因此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学生的个体活动。首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设计个体活动,如带问题的阅读活动;走出教室的观察活动;强化实践的动手活动;气氛活跃的讨论活动;灵活多样的练习活动„„其次,在教学中个体活动时间要到位,一般说,一堂课学生个体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再次,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过程要到位。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效果。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的转轨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只要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紧紧抓住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就一定能在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如何在教育中突出以人为本呢?我认为新课改、新教材、新理念、新起点,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有很多新的东西要学,有很多旧的东西要改。1.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改变陈旧的观念,重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由权威转变为伙伴,课堂教学由教师表演的舞台转变为师生平等互动的舞台;课堂由个体孤立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重视探究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由忽视学生生命个体转变为关注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时空构成由师生单一互动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维互动。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满堂灌”、“一言堂”,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把他们视为需要点燃的火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生命的主体在课堂中灵动起来。

2.改进教学实践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重新思考定位自身的角色,及时调整转变教学策略并指导学生相应地改变其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还要改进工作方式,善于合作、勇于探究,让课改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加速器”。l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首先要 “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以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在备课中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不要“只见书本不见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现状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贴近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充分关注学生这个主体,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教学,乃至因地制宜,临时改变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改变自身的教以适应学生的学。课后教师还要及时总结,特别当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悖时,更要好好分析原因,多从自身的“教”上找问题,调整、改进教学,不要一味责怪学生。l 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不仅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还要关注同一群体内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把学生按实际水平并兼顾自愿的原则分层或分组,在目标要求、课堂提问、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和评估检测等方面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实施有梯度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l 重新定位角色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应由以前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独霸的舞台,而是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场所,充满了民主平等的气氛、洋溢着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要“蹲下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教师要“退回去”,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引而不发,让学生尽情、尽兴地释放个性、施展才能、放飞理想,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l 转变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相应变化,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由注重自身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注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注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时代性和生活化以及教学形式的趣味性、活动性和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发心智,拓展视野;改变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体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使用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观。l 改变学习方式

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健康和谐的人格;提倡合作学习,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才能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学会学习。

l 改进工作方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合作、探究成为新的特点和亮点。教师间的合作、分享、探讨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频繁,以各学科备课组为基础的合作工作组逐渐替代了以往的 “孤军奋战”。同时,教师的工作也越来越强调探究性和研究性,探究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探究也是开放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思考、总结、改进才能日趋完善,逐步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的转变。总之,教师要学习掌握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贯彻新课程的精神,勤于实践、精于合作、勇于探究、善于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水平,在新课改中迅速地成长起来。

第三篇:浅谈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专题

浅谈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

——什字小学行风评议调研文章

提倡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对于怎样才是一名好教师,我们除了对其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素质有共识外,很少从学生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样直接导致了我们对教师看法的某些误区,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对教师角色的传统看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从某种意义上应该是“活字典”和“百科全书”;教师必须以知识渊博的学者的身心建立自己的知识权威和影响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等等。总而言之,教师就是起着一个主导的作用,一个权威的作用。学生应该也必须听从教师的教导。

二、对教师角色的传统看法导致的弊病

1.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缺乏创造力。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雪化了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春天。结果被判为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教师也有许多苦衷和无奈,但一个明智的教师决不会把这么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答案“枪毙”。为什么这时候我们不多想想学生的创造力?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往往缺乏学生的提问呢?为什么学生年龄越大提问反而越少了呢? 2.教师的权威使学生缺乏个性。

“肯听话,读好书,考高分。”这无疑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标准。但我们是否考虑过学生也是有头脑、有思想的人?我们是否应该给学生一双自己的眼睛和一个自己的脑袋?

3.教师的权威剥夺了学生思想的自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儿童的“六大解放”,即把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和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但大部分教师真的这样做了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作文课上,美国教师会告诉学生需要哪些参考书,去哪儿找,并且强调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但中国教师会对学生提出写作的格式和要求,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甚至于拿出一篇范文。如果大家都千篇一律,我们中华民族还会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吗?

三、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1.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有“师生平等”的观念和意识。教师和学生首先是两个平等的人,其次才是他们的角色关系。教师、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尊师是对的,但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了尊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一味强调尊师,把教师当成了“权威”,就把学生放到了“从”的地位。既然学生应该“从”,我们又怎么让学生去质疑,去提问去反驳呢?

其次,“师生平等”是教师和所有学生的平等。“师生平等”听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树 立怎样的观念呢?(1)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2)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3)平等对待男学生和女学生;(4)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5)平等对待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6)平等对待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学生。

再次,树立观念并不是一件难事,那么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怎样做呢?(1)公布成绩时平等;(2)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3)在上课时平等;(4)在评价学生时平等;(5)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矛盾时平等;(6)在自己心情2.教师首先应该“尊生”。

“尊师爱生”强调“尊师”和“爱生”。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爱学生的,但是如何爱学生的呢?这种爱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吗?

中国有句俗语:“打是亲,骂是爱。”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打”确实有亲的意味,“骂”也的确有爱的内涵。但“打”是尊重吗?“骂”是尊重吗?一个人如果不尊重你,你会认为他爱你吗?出于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批评学生,甚至打骂学生吗?爱只是一个主观的动机,而尊重才是具体的行为和做法。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尊生”呢?

首先,对学生心灵的尊重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具体表现在:(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2)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4)尊重学生的抱负和志向;(5)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6)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

其次,要尊重全体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3)尊重有过错的学生;(4)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 陷的学生;(5)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6)尊重不尊敬自己的学生。

再次,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具体表现在:(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训斥学生;(4)不羞辱、嘲笑学生;(5)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6)不随意向家长告状。

这样,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充分的民主,师生间才会有激烈的争论。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

试问一下教师们,你认为学生应该有哪些权利?你是否允许学生“奇思妙想”?你是否对学生的“荒谬”问题认真看待? 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多方面的。留美博士黄全愈根据美国孩子的情况,将孩子应有的与教育有关的主要权利概括为如下几条:(1)孩子应有受教育的权利。(2)孩子应有发问的权利和了解的权利。(3)孩子应有说“不”的权利。(4)孩子应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5)孩子应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6)孩子应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7)孩子应有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的权利。我们都想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的侵害,健康成长,但我们是否想到他们同样有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权利,有接受挑战和失败的权利?

4.教师应该给学生思想的自由。

对于一些科学性的知识,毋庸置疑,其答案是不容改变和质疑的,但对于一些观念性的知识,我们是否应中有一连句题:瓦特 的 发明 蒸汽机 是。学生答: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发明蒸汽机的是瓦特。都错了!因为标准答案是: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被抹杀掉了呢?

有调查表明: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后裔在学习竞争中往往不比美国学生差,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总体上不如美国人,为什么呢?一位美国心理学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如果按照鲍姆琳德(美国心理学家)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大多数中国移民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专制型的,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虽然往往超过白人和黑人,但在其他方面容易出问题,比如交往技能差,人缘不太好,经常被白人和黑人学生欺负,喜欢和亚裔学生扎堆儿等。专制型的家庭教育尽管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高一些,但他们却牺牲了对自由和自主的追求。

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在不断地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成败。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入的发展上,我们还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转变的[模版]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策略

陈 钟 钱

E-mail:zjsyczq@163.com

Tel:***

邮编: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策略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学习过程以“任务型”为主。这就给教师由“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这一角色的转换提供了前提与保障。本文是笔者以二年来的实践过程,来浅谈一下实现这个转变的实践策略,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及如何成为“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达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教师“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

关键字:转变 指导 帮助 促进 任务 成功心境体验

历来教师都认为,让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是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但如何取得优秀的成绩?多年来,笔者一直以教学匠的刻苦与努力,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为已任,兢兢业业,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付出的心血与劳累,甚至于因此加重了多少学生的“负担”,有时真的是不堪回首。于是近二年来,笔者着手改革以图改变现状。

现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对这个转变,我们信息技术的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并正在努力去改变自身的角色,但离真正达到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还有不少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理念上、思想上已经接受了“以学生为中心”,但对于“教师主导”的角色定位似乎无所适从。反映在实践工作中,一是不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二是对“如何做”还不是十分清晰。所以,笔者从自己的实践过程出发,浅谈一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策略,即,教师成为学生意义上的正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或我们可以“怎么做”,并希此成为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帮助与指教并得以提高。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今天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是基于网络的,这就需要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我们提供经过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以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有效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这个教学与学习的环境中,教师的“指导”就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信息技术的基础不一,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整齐划一”的指导,而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个别性。

1、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尽要求学生能对所学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要求学生对一般常见的相应软件的操作也能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学习了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之后,对微软的其他办公软件如WORD、FrontPage、PowerPoint能进行自主学习和操作;又如,在学习下载了WinRAR软件并完成了安装之后,对一般软件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就能进行自主探索安装。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大不了重新开始一次。当然,其间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能

力水平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去选择完成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

2、应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

目前,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任务型教学,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法。记得在今年十月的绍兴市的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绝大多数课(网页的应用内容)都采用了任务型。我听后的总体感觉是:小组分工后操作至汇总,每个组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其中的中心学生,而更多的同学则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其中。因此,笔者认为:为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是必需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习小组内的分工指导,使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小组成果的汇总指导,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不只是形式而有实效,发挥小组学习的互补作用。

3、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共性问题的集体指导

尽管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任务型教学,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是自主学习,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并不是纯粹的个别化学习,对于共性问题或没有必要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的内容,没有必要图“新”求“异”,而应该简明扼要地用集体指导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大多数学生对“在开始按钮中建立文件或文件夹”存在困难,就应该进行集体指导;在学到Excel工作图表时,对“建立图表的四个基本步骤”就应该集体指导,而对于图表的美化和修饰则完全可以自主学习;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对“图片等素材的放置位置、表格的设置”应该集体指导等。

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帮助”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学科,也远远超过传统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导”,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处于“半主动状态(积极参与)、半被动状态(教师牵引)”下,而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变大,学生遇到困难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传统教学,因此,学生怎样取得及时的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推进。

1、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智能式”帮助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更多的是依赖于“软件”来进行的,所以,使用“软件”成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智能式”的帮助,尽可能地提供“帮助”渠道。其形式有三:一是先期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软件本身具有的“帮助(H)”;二是在教师自己设计的课件中,设计良好的“帮助”系统,如:操作出错后的“友好提示”、学习推进过程中的“上一步”、“下一步”等“导航”;三是把常用的使用技巧以“友情提示”、“你需要我吗?”等小窗口(小对话框)等帮助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

2、教师应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提供“伙伴式”的帮助

在任务型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把自己“动态分配”到学生小组中,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参与小组讨论,在学习小组解决不了时,及时提供帮助。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笔者相信广大的教师都会如笔者一样真正体味到“教学相长”的含义。

3、教师应该提供“在线式”、“后援式”的帮助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早已打破了45分钟的界

线,另外,学生对QQ、E-mail、BBS的欢迎程度也出乎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教师应利用这些,把自己的QQ号、E-mail地址和校园BBS地址等告诉学生,提供“在线式”、“后援式”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三、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但这一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而是更应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根本道理也在于此,通过教师的“促进”,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学习进程并推动进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创设良好的“心境体验”,促进学生良好的“成就体验”

历来人们均以为兴趣是成功的开始, 但笔者以为,处于成长发展期的中学生, 更多地是成功心境体验带来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故心境对人有极大影响, 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 提高效率, 克服困难。成功心境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主要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并且研究表明,成功心境体验能使个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体会到自身价值, 从而产生浓厚的不断进取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活动,有实践活动就意味着有希望获得成功心境体验。实践活动不仅提供了学生的表现机会, 更重要的是, 积极的表现更激起了他(她)•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还由于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进而能体会到成功的心境体验。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分散难点, 分步完成,让全部学生在完成第一步的成功激励下, 主动探索较有难度的第二步、•第三步 „„,直至完成。另外,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任何一个成功,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以激励学生更多的成功成就体验,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设计合理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信息技术的学习一般是“任务驱动”方式进行的,学习的进程大致可分为: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评价和总结提高等环节。在这样的学习进程中,学习进程的推进主要依赖于学生,因为进程的推进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定的。因此,笔者以为:教学与学习的进程设计要求情境化、明确化、合理化。即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不知不觉地积极地思维、积极的操作,在完成一个子任务的同时,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当然,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与任务应该尽可能的合理,这里的合理包括时间的安排、子任务间的衔接与任务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述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教师角色的转变策略,但实际上,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在帮助中有指导,而指导是为了促进,本文只是从三个侧面来说明教师角色转变应该有的行为和做法,以突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教师“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

第五篇:教师道德在教师角色中的核心作用

2.结合你的工作,谈谈如何把握教师道德在教师角色中的核心作用?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执教之本。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重要标尺,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师德考核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迫切要求,是将师德要求落到实处、巩固师德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实抓好。

首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学是教的基础,所以学习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其次,实践是师德修养理论产生的源泉。教师的知识、才能只有通过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最后,师德修养是教师本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自我完善。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观念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无疑会有利于教师立志从事教育事业,有利于教育事业,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教师的情感倾向和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可使不良的教育行业风气得以改变,不正确的办学方向得以纠正,种种违反教育规律和职业行为得以改正,侵犯学生受教育权利的现象得以消除,使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得以克服,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下载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浅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下面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师扮演角色的一些认识。 一、 在学生与教材之间,语文教师......

    浅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合集五篇)

    浅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新的教育改革中,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此,提出了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1、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教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

    论教师性格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

    论教师性格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观《热血教师》有感关键词:学校教育道德教育教师学生家长促进摘要:教师自古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对学......

    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变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县职业高中 曹春燕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能优化组合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真实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四种基本技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_王俊英

    教师成长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 王俊英,彭 立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明确要求 “大力推......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 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增减,学生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