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误区及对策
2007年市现代教育技术参评论文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误区及对策
摘要: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以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雨后春笋,在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兴起。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体系,打破了原来“几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进课堂”的被动添鸭式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地区和学校,却出现了诸多尴尬和困惑,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过程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误区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不仅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全球发展趋势,而且也是经实践证明的应用信息技术深化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整合已开展多年,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只注重形式和流程而轻视教学成效:舍课堂教学之“本”而逐技术之“末”;在新的课程环境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式组织教学,信息技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重视硬件投入、教学软件的开发而轻视教师培养等等。究其根源,这些问题有宏观层面的如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缺乏科学的认识,有理论层面的如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有微观操作层面的如对深层次整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缺乏了解。本文概括了整合实践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促使整合深入发展。
1、信息技术使用泛化
随着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的逐步提高。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认同,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信息技术使用“泛化”的现象也随之而来。这主要体现在,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以牺牲学科课程目标为代价。有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几乎达到了课堂教学每一个步骤都有信息技术“参与”,所有的学科教学内容都借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讲解、点评的程度。本可以借助实物进行操作,却非要费时费力地制作动画进行模拟演示;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过多依赖,如果没有课件或计算机(器)等设备出现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就“原形毕露”了;有的教师忽视学生差异、环境差异,对属于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在涉及同一教学内容时.不加改变地使用一样的课件进行教学:甚至有的教师“一劳永逸”地使用“现成”课件(可能还是其他老师制作的),而不管对自己的教学是否合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只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小题大做的感觉,从而 1
游离于学科课程目标之外,难以体现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真实效果。
2、主导(体)绝对化倾向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并成为影响课程和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整合为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环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组成的教学系统中,环境因素对教学媒体的影响必将导致教学要素产生相应的变化.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整合的有效开展,是要重新认识教学四要素、重新认识四要素之问的关系,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要素及其关系加以重组。传统的教学历经多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整合在微观的课堂实施过程中需打破很多原有的习惯,这致使很多教学实施者产生诸多的不适应。
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上述不适应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师不知该如何变,这也导致了整合中最常见的两类教学课型:一类是教师绝对主导的整合课.另一类是学生绝对主体的整合课。绝对主导的整合课上.教师虽然也借助了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教学,但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过多的动画展示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未能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而且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忽视,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绝对主体的整合课上,教师虽然为学生创设了很多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上网查询、分析资料、成果汇报等活动,但教师对各项活动的指导不够,学生自主学习处于“放羊状态”,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调控力度不足,导致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这两种形式的整合课都有弊端,绝对主导的整合课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教育功能,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不顾及学生的层次性、学习的个性化:绝对主体的整合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和指导不到位.在学生还走不稳的时候就让学生跑,必然会造成气氛很热闹、基础很不牢的结果。
3、信息技术成为“控制”学生的新“工具”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直观展示、容易操作、反馈及时以及积极互动的特点,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所在。比如,对于数学课程的抽象多于直观、动脑多于动手等特性而言.信息技术的上特点真可谓是相得益彰。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在实际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不但没有凸现这些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刻变革.反而利用这些特点使信息技术成为控制学生的新“工具”。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单干”多于“互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屏幕为多数。有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的优势。不仅用屏幕显示代替了黑板。而且用计算机程序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却美其名日“教师角色转变”,其实质就是将课堂变成了课件“播放室”,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
权转嫁于“机器”。有的教师将信息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中,根本不让学生有所“染指”,本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的地方,却常常采取“你说我做”的方式,越俎代庖,从而彻底丧失互动的意义,其目的也是在于控制学生的行为。以免出现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为整合而整合的教学模式彻底忽视了教与学的效果。
4、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当前,在软硬件设施有保障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已经能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却多停留于“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给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也就更谈不上新型学习环境的形成了。“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是有所存在。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常常只顾一路“点击”,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大多数学生往往在“多信息、大容量”的轰击下“疲于奔命”,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被挤掉,从而产生大量“认知碎片”,根本谈不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营造“真实”情境、激励学习兴趣等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就在这一连串的“点击”中荡然无存,“人灌”还真就成了“机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就这样无奈地陷人了“填鸭式”教学的怪圈。
笔者在这里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尴尬与困惑,当然这绝不是要否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而是为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要做到这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转换角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必须由以往的讲授角色转变为辅助角色。美国科技大学的校长说:“因特网的出现,使得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法将发生由教师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从教师为主到以学生进行合作性和主动性的学习为主的重大变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下,教师将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引导;要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要去研究新的教育理论。同时,教师应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去认识学生运用计算机学习的潜能;运用各种设备辅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乐于接受学生在计算机和软件方面比自己更在行的现实。
2、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并配合教学活动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结合,不应忽略原有的技
术设备和资源,技术的更新不应盲目攀比,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现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物投影仪、录音、录像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根据一定的教与学的目标,是否使用及何时使用信息技术应确保其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而不能盲目使用。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配合整个教学活动,并对其媒体进行合理选择,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学习情境和提供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机一环,应从教学的最优化出发,保证资源的高利用率,使传统的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做到优势互补,从而避免信息技术的浪费与时间上的浪费。
3、不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神化”或“庸俗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不等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不能视课件为课堂的支配因素。课件必须恰当贴切,量材而行,整合课也不一定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而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定,要注重实效性,减少空、大、全,讲究精、细、活。唯有如此,才能使好钢用在刀刃上,信息技术教育也才有可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总之,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并且它也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潮流。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搞得如火如荼,我们应及时反思、总结,才会使“整合”发挥更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及对策》白然中国电化教育20062、《如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李建平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3、《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常见误区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常见误区及对策
误区之一:把整合看成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
误区之二:课程与信息技术地位颠倒
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
误区之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
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路。
误区之四:片面地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信息素养不太了解,想的过于简单,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失之偏颇。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个误区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个误区
呼和浩特市电教馆 王瑞军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信息技术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各学校在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就按照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环节,从学习情境创设、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反馈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一些误区,提出一些方法。
关键词:课程整合学习情境
教学过程
教学媒体
教学反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信息技术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各学校在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就按照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环节,对几个误区进行分析,与同行交流。
误区
一、学习情境创设虚假化
学习情境是泛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通过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于具体的实际任务中,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习得知识。若非出于教学活动的内在需要,就没有必要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本质是生动的生活事件,其中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者说,学习情境既是事件,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也意味着学习情境具有真实性,其中所包含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但存在一种人为设置虚假的问题或情境的误区。比如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直线、射线和角》时,老师在导入环节利用计算机创设了小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的路线选择情境,姑且不说小虫子及环境图片是否真实,其实就情境真实性而言我们可不可以从身边的环境来创设情境呢?如从某学生家到学校、从某一商场去另一商场、从某一学校去另一学校等,这样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情境的创设首先必须把握情境的真实性,必须是学生的生活中所熟悉的情境,能够让他们很容易参与进去,而不要将创设情境异化为“虚设情境”、“虚构情境”,甚至“虚造情境”,那就陷入了误区;其次要把知识点的内容贯穿于情境的问题或任务解决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习得知识。第三不能滥用媒体情境。信息技术对创设情境有潜在的优势,但不能以媒体情境代替全部的真实情境。
误区
二、教学过程组织形式化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确定,所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好能呈现直观形象的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使教学过程看起来似乎更生动而设计一些讨论交流的环节,但是不注重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的点拔和多元互评,导致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实质的促进作用,这种因追求表面效果而无益于教学目标的做法实不足取。如老师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时,在第一课时学习完生字词后,第二课时进行整体感悟课文时,老师通过课件呈现了江南风光的几幅图片,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主题是:江南风景美在哪里?为什么说江南是个鱼米乡?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整个讨论环节,老师没有在教室中实地去查看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而是自己翻看教案,五分钟后让学生小组汇报,老师直接点名,并且对学生的汇报做简单的对比后总结一下。虽然本环节的课堂教学气氛很活跃,学生也表现也很积极,但是老师没有关注学生讨论的过程,对于结果的处理太草率,使得教学过程的组织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误区
三、媒体选择盲目化
这里的媒体指的是教学媒体,即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它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学媒体的选择需要在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进行选择。按照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学习的经验由具体到抽象主要有三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老师存在为了使用媒体而进行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媒体类型选择缺乏理论化;比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的教学时,老师为了给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教学演示,用课件模拟了一个直尺度量一段线段的动画,演示很逼真,但是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学生通过观看屏幕演示习得的是观察的经验,而如果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拿直尺去度量线段,学生习得到的是做的经验。按照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做的经验较观察的经验更容易让人习得,所以老师是用信息技术反而把学习的难度提高了,不易让学生习得。
二是媒体内容选择缺乏科学化;教学内容应该是科学的、真实的,媒体呈现的内容也是如此。而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为了使演示或实验形象,会给学生呈现一些非科学、非真实的内容。如在进行中学物理碰撞实验的教学时,老师用FLASH动画制作工具模拟了两个小球碰撞的实验,单从动画演示我们很难发现有什么问题,但是从技术角度分析,用FLASH制作两个对象进行动作时,我们是不能设置加速度的,中间的运动只能靠软件自身动作生成,所以模拟的动画是不真实的。非常简单的作法是实地演示或用DV摄下真实实验的过程进行播放。在进行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学时,老师利用课件呈现黄山奇石的几副风光图片,因为老师也没有去看过黄山风光,所以几幅图片中出现了并非黄山的风光,显然老师给学生传达了不真实的内容。
误区
四、教学反馈单一化 教学反馈是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了解学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因而,教学反馈的设计就要注意实效性和高效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反馈主要体现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媒体本身对于学习者的反馈。老师对于学生的反馈,应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给予不同的反馈: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老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性反馈,适时激发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对于回答错误或有缺陷的学生,老师应根据情况给予学生帮助性反馈,以纠正其错误的思路或想法。课件中的反馈也应如此,对于学生的不同反应给予不同的反馈。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时,往往存在单一反馈正确或根本没有反馈的问题,给教学带来一些不便。在一节英语课中,老师利用课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进行连线找单词的同义词的活动。由于老师在课件中提前只设计了一种正确的连接方式,所以在学生进行回答时,对于学生回答不正确课件不能给予相应的反馈,老师也不敢轻易点击课件,只能用语言来表述,阐明正确的答案后,最后再点击出示正确的连接方式。或者有的老师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直接通过课件演示正确的答案去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怎么形成的,老师没有去深究,这样直接呈现正确的答案来校正学生的方法是很难让学生从错误的思路扭转回来的,正确的方法应是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其错误的原因,逐步让学生的思路校正过来。至于那些没有反馈的课件则只能靠老师的言语讲授去补充了,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也没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必将不断突显,如何把握正确的指导方向,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是我们一线老师和教育研究者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以上是笔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培训和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个人看法,愿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中央电教馆组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赵蒙成.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DB].http://www.xiexiebang.com.2007
4、田振清主编.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测试(教学人员初级)辅导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操作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
抄写在继教记录册:P.45—46培训时间填:2010.12.24培训地点填:学校电脑室主讲人:孙明嘉
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是我们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重大课题,并且不同的学科的整合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更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会事半功倍、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
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切入点进行,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中学数学“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度”。可以借助教学资源中动画课件,灵活而方便地改变三角形的三个边,动态地展现多种不同的任意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或启用量角器随时测量出三个角的度数,认识并理解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形象直观,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如。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够让学生充分动眼、动手、动口、用耳,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提高感知效果。如初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
思维训练是教育的核心,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接受知识,不重视思维训练。“远教工程”中的许多资料都可以在思维训练中提供良好的支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4.情境激励策略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比如我们可以借助DVD或VCD光盘中的影视资料,真实地再现历史、语文等学科中的事件和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构建。
5.“寓教于乐”策略
教学游戏软件把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融为一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情境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灵活的思维轻松的学习,促进智力发展。远程教育中寓教于乐的资源非常多,比如用于美术课的色彩搭配“穿衣服”、“填色”、等课件,都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
总之,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必将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寻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最佳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有赖于教师对它的认识、研究和实践。
第五篇:实践误区
政治学习方法:关于“实践”认识的几个
误区
来源网络 2012-06-01 13:42【大 中 小】 【我要纠错】
误区一: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简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首先,对人要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必须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如婴幼儿,精神病人的某些活动不一定是实践活动,某次,对人的活动要具体分析,人的活动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活动,才是实践。
误区二:实践是我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简析: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而实践仅指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把改造世界等同于改造客观世界,扩大了实践概念的外延。因而,是不准确的。
误区三: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简析: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所以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只能是实践活动的一个部分,实践活动还应包括对人类社会的改造,而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缩小了实践概念的外延,显然也是不准确的。
误区四: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简析: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我们讲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失败。
误区五: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简析:这种观点好像既看到了实践的客观性,又看到了实践的主观性。
其实,它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因而是错误的,实践的主体,对象的手段诸要素是客观的,因而由实践诸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我们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误区六: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简析: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