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借阅厅(室)管理规则
借阅厅(室)管理规则
一、各借阅厅(室)严禁携带书、包等物品入内。
二、借书前请先查询所需图书的相关书目信息。
三、闭架借阅厅,请先填写索书单后交给工作人员,待工作人员找到该图书后,凭本人借阅证办理借书手续。
四、开架借阅厅,读者凭本人借阅证在管理台经工作人员查验、登记后取代书板进入书区,待选定所需图书后将代书板放回领取处,再到借书处办理借书手续。
五、借阅图书资料时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勾画、污损、缺页等异常情况,可换借或由工作人员在相应位置加盖印记,以分清责任。
六、在图书使用过程中应履行爱惜和保证图书安全的义务,若造成破损、脱落,请立即修复,归还图书时主动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破损严重的须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若遗失,则按图书馆文献资料赔偿处理规定进行赔偿。
七、还书时请读者到原图书借出的借阅厅办理还书手续,工作人员负责在流通借还系统中注销借书记录,读者履行监督职责。如遇节假日借阅厅未开放时,请按还书箱上使用说明归还图书。
八、如需借阅图书附带的电子资料,请到电子阅览室办理借阅手续,一次限借一份,并当天归还到电子阅览室。若逾期未还,按图书馆相关规定处理。
九、在设置阅览区的借阅厅内阅览时,读者每次限取图书一册并到专设区域阅读,请按规定使用代书板,未选用图书放回原位,不得乱放。
十、爱护厅内设施,严禁在室内吸烟、随地吐毯、高声喧哗及在阅览区任何形式的占座等不文明行为,因事短时离开请留条注明起止时间(不超过20分钟),超时按占座处理,占座物品隔日归还,物品丢失责任自负。
第二篇:[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阅览厅(室)阅览规则
阅览厅(室)阅览规则
一、凭本人有效借阅证进入各厅(室)。
二、各厅(室)所藏图书资料仅供读者厅内阅览(教参阅览厅仅供本校教职工和研究生读者厅内阅览),概不外借,若教学科研需要可在指定地方登记复印。
三、各厅(室)均实行开架阅览,读者入厅(室)请先出示借阅证并登记,自带书、包等请存放在指定位置。
四、阅览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难问题,可随时向工作人员咨询。
五、阅览时不得有在图书上勾划、圈点、批注、折面、撕页等污损图书行为,违者按图书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阅览完毕,请将图书资料放在桌上,由工作人员登记后上架。
七、厅(室)内请勿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和乱扔各种废弃物。
八、保持室内肃静,尊重他人。
第三篇:[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规则
信息服务规则
一、服务热情周到、工作认真细致,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搪塞读者。
二、咨询服务
1、原则上由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承担,每位成员都有责任在收到当日回复读者提交的咨询。
2、接待咨询时,需填写相应表单,对咨询内容进行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咨询业务需存档备查;
3、实行首问负责制,最先接受读者咨询的工作人员要负责对所接咨询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对不属本部门处理范围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馆里或其它相关部门,直至读者的咨询得到最终解决;
4、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解答或当时解答不了的,要向读者说明原因,并得到读者的谅解。
三、课题文献检索
1、采取专人专项负责制。
2、通过电话、E-mail或当面交谈的方式接受读者的文献检索申请,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课题检索委托单》,对申请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课题文献检索业务需存档备查;
3、课题文献检索需根据申请内容和检索需求转由相近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检索结果在3-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读者;
4、在本馆馆藏资源无法满足检索需求的情况下,应及时与读者进行沟通,确定是否提供有偿的文献传递服务。
5、在向合作单位提交文献传递申请后,需跟踪传递进程,确保在7-10个工作日内将请求传递的文献提交给读者。
6、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工作日内提交检索结果的,需向申请人及时做出解释,并得到读者的谅解。
7、利用馆内资源进行的检索全部免费;有偿的文献传递服务依照合作单位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四、代查代检
1、一般的代查代检服务由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代查代检申请原则上由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负责;
2、接受代查代检申请时,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单》,对申请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代查代检业务需存档备查;
3、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代查代检申请,优先在馆内资源及免费资源中进行检索。根据代查代检文献数量的多少,于1-3个工作日内将检索结果反馈给读者;
4、如馆内资源的检索结果不理想,需及时与读者取得联系以确定是否进行有偿的原文传递服务;
5、在向合作单位提交原文传递申请后,需跟踪传递进程,确保在3-5个工作日内将请求传递的文献提交给读者。
6、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工作日内提交检索结果的,需向申请人及时做出解释,并得到读者的谅解。
7、利用馆内资源进行的代查代检全部免费;有偿的原文传递服务依照合作单位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五、文献引用和收录情况查询
主要指世界三大检索系统即SCI、EI和ISTP的收录检索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的查询。
1、采取专人专项负责制,必要时他人协助;
2、接受三大检索申请时,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论文收录检索单》,对申请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文献引用和收录情况查询业务需存档备查;
3、对于单一查询的申请,工作人员通过CDISS系统进行检索并于1个工作内将查询结果反馈给读者;
4、对于需要开具证明的申请,工作人员应及时提交给武汉大学图书馆进行处理,并负责跟踪申请处理的进程,确保三大检索的证明在7-10个工作日返回;
5、三大检索证明到馆后需在第一时间通知读者,对于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前往图书馆领取证明的,工作人员应主动将证明送到他们手中;
6、利用CDISS系统进行的单一查询全部免费;通过武汉大学图书馆开具收录证明的依照对方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六、课题查新服务
通过与武汉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信息部可代理本校读者的课题查新服务。
1、接受查新委托时,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科技查新委托书》,并要求委托人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主要用于查新参考,信息部负责保密);
2、工作人员与建立有查新合作协议的单位进行联系,提交查新所需的相关信息,并密切跟踪查新进程;
3、及时将返回的查新报告提交给委托人,并归还相关技术资料;
4、查新费用依照我馆委托查新单位的收费标准收取,本部门不另收任何中间费用。
5、已经完成的课题查新服务需进行详细登记和统一归档。
第四篇:[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规则
读者培训规则
读者培训工作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新生入馆教育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读者培训工作。
1、《计算机信息检索》教学
按照教务处的安排,严格完成《计算机信息检索》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2、新生入馆教育
针对我校每年新入学的本科生开展的关于图书馆利用的基础性培训,目前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在新学年开始的第一个月中,由专人负责登记各二级学院的新生数量、协调培训时间,并落实培训所用的多媒体教室;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均参加新生培训工作,在采集馆内其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前制作好培训课件并进行集体审核,以确保课件内容的准确和大致统一。
3、定期培训
一般安排在学期中,开学初即由专人制定培训计划,协调落实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设备及师资等。培训计划经相关领导审核通过后,由专人负责对相关培训信息进行广泛宣传,确保相关信息最大程度地传达给读者。
4、不定期培训
可随时灵活开展,主要根据全院师生特别是毕业生的需求,集中组织几次;或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提出的具体要求,先组织报名,当报名人数达到10人即安排培训;必要时可提供主动上门的培训服务。承担培训的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并经部门人员集中讨论和审核通过。
第五篇:[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访细则
图书采访细则
一、根据本馆办馆指导思想、文献采集方针采集图书。
二、加强对读者文献需求的调查:
1、所有电子采访数据及时上传到网上,征求读者订购意见和建议。
2、不定期将书目订单送到相关二级学院,征求意见,及时收回,进行订购。
3、及时收集图情教授和学科馆员的信息反馈。
4、每天浏览网上读者意见和建议,收集读者关于资源建设的信息。
5、不定期向在馆读者发送调查表或召开各种类型的读者座谈会,收集读者意见。
三、加强与图书文献出版发行部门特别是与我院学科紧密相关的出版社、书店的联系,广泛收集各种书目,关注书市、书讯、图书展览等信息,掌握文献出版动态,积极组织收集文献资源,拓宽采访渠道;同时加强与各高校采访部门的联系。
四、预订和验收图书严格把关:预订时对图书价格、读者对象、内容简介和装订形式等参考清楚,验收图书时,对不合要求的图书立即退还。
五、加强采访工作的宣传,在图书馆主页上及时发布采访工作动态新闻,加强网上购书推荐功能。
六、组织好采访工作记录档案:采访书目数据库力求准确完整;坚持馆藏文献查漏补缺工作;准确统计书目预订和验收图书的种、册和金额,按月汇总上报。
七、加强新增专业、研究生用书和原版外文资源的采购力度,建立文献资源绿色保障通道。
八、图书复本量的规定:基础和重点学科图书:5册;新增专业图书:5本;文学艺术类图书5本;学生统考、课程设计、全国性竞赛、参考书、课程习题集及学习辅导图书等:5-8本;原版外文及影印版图书:1-3本;工具书:1-2本;与学校学科专业无关的文献资源有预见性地少量订购。
九、技校、技工培训教材,中小学、中专、青少年普及读物,活页装帧、散页试卷等资料一律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