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理论课程论文3.6
课程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题
1、自拟题目,但必须围绕本课程特点和范畴选题。选题应注意结合保险学研究动态和我国保险工作实际。
2、题目应该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要求
1、论文篇幅: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体为小四号。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文章后附不少于5-10篇的参考文献。
2、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符合有关标准规范,无抄袭、下载现象(包括段落的抄袭、下载)。
3、分小组完成(4-6人)
4、一个月后课堂交流(演讲、答辩方式),随机抽学号决定演讲小组,每个小组8分钟时间。现场打分。
论文参考题目
一、保险行业发展
1.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2.保险业税制改革研究
3.我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研究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保险发展(机制设计、立
法建设、经验借鉴、税收优惠等)
5.保险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途径及策略研究
6.银行保险发展研究
7.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8.区域保险市场平衡发展研究
9.保险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0.金融(保险)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与实现
11.保险(保障)基金投资研究
12.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保险公司国内A股
市场逐渐增多)
13.保险公司上市后的发展研究
14.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研究
15.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研究
16.保险创新问题研究
17.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协调发展
18.我国医疗保险筹资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19.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分析与风险控制
20.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研究
21.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研究
二、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
1.保险产业组织研究
2.保险业集团化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3.中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4.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研究
5.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研究
6.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与内控制度建设研究
7.论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管理
8.保险营销策略研究
9.保险营销模式/渠道研究
10.论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前的风险管理
11.国内保险公司开展电子商务战略与策略研究
1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研究
13.保险公司境外投资风险研究
14.保险公司引进外资(或战略投资者)的模式
15.关于我国地下保险的探析与思考
16.农业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7.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研究(几个方向:证券化、险种创新等)
18.我国保险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19.我国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研究
20.我国寿险营销人员的规模及其管理
21.资源和渠道管理结合的财务处理等实际问题
22.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财务、渠道、风险等不同角度的分析
三、保险市场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1.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及其优化
2.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3.保险市场国际化研究
4.制约我国保险供给因素分析
5.保险市场竞争与合作问题的研究
6.构建良性保险市场体系研究
7.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研究
8.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与风险管理研究
9.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研究(可以细分为代理、经纪、公估等方面)
11.对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良性均衡发展问题的探讨
12.论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与风险防范
13.论保险经纪人的风险管理职能
14.论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5.我国保险中介体系的完善
16.农业保险发展的经营模式研究
17.农业保险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联性分析
18.商业保险在农村保障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参与方式
19.商业保险如何参与农村保障体系建设
20.商业保险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四、保险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1.中国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
2.保险监管制度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3.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引进来”和“走出去”
五、保险监管
1.我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与体系建设
2.我国保险投资监管问题研究
3.我国保险监管模式构建的法律问题研究
六、保险人才培养与教育、信用体系建设
1.保险行业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当前保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保险文化建设研究
4.关于加强我国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5.我国保险业信用缺失与构建
6.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主要问题研究
7.保险代理人流失现象探究
8.保险公司管理人员频繁跳槽引发的思考
9.中外保险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创新
1、农村信用社和保险公司深度合作的思考
2、农村信用社发展保险业务的几点思考
3、我国农村保险产品创新问题研究
4、浅析我国保险营销新渠道的拓展
5、农村信用社保险代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附加参考题:
★论《保险法》在保险活动中地位
★论《保险法》的的适用原则
★论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
★论完善股份制公司的法人治理改革
★论“诚实信用”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
★诚信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论发展是保险的第一要务
★论保险消费经济发展的关系
★保险服务创新与加快发展的关系
★保险服务理念的创新
★保险服务方式创新
★保险服务与第三产业服务的比较研究
★论加强管理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加强保险代理人管理维护行业信誉
★加强营销员管理树立保险人形象
★论保险偿付能力体系监管的建设
★论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
★论我国保险风险预警体系
★论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我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探讨
★保险业的改革与体制性障碍研究
★论保险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扩大保险市场开放提高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加强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保险市场诚信体系问题研究
★对保险功能的再认识
★论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论进一步转换保险的经营机制
★加快发展财产保险的策略
★论持续加速发展人寿保险的策略
★加快发展健康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的思考
★加快发展信用保险的策略
★论发展我国农业保险
★论发展我国洪水地震保险
★论我国再保险市场建设
★论保险市场建设与产品创新服务
★论依法监督管理保险市场
★论保险资金运用与资本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
★论保险中介市场的建设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建设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保险业的监管与发展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的诚信建设
★论依《保险法》规范市场的发展
机动车辆保险
★区域性保险市场研究
★保险市场的创新研究
★住房贷款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再保险市场研究
★保险金融化发展趋势研究
★机动车辆保险的盈亏分析
★机动车辆保险销售与理赔的规范化
★责任保险的市场开发
★产险销售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产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管理
★保险经营管理
★财产保险发展战略研究
★股份制保险企业运行机制研究
★投资连接产品
★投资连接保险与分红保险
★保险资金运用
★信息不对称对中国寿险市场的影响
★论我国保险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
★现代保险的新型关系——银保一体化
★浅析财险营销制度
★我国保险经纪人发展前景分析
★外贸企业风险及其防范
★非传统风险转移产品及其对我国的应用
★中国农业保险的出路探索
★我国保险理赔的困境及对象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分析
★西方保险监管模式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
★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
★对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投资连结保险业务发展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保险市场中的博弈分析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发展中的意义及其问题原因与建议
第二篇:保险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的保险理论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保险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保险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我国保险业提供了理论先导 ,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对外开放深入发展,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保险业,保险理论,经济实力,党的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现将几年来研究的主要问题分述如下:
一、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认识比较一致。柳云在《保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经济补偿作用。保险具有社会互助性质,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付出少量的保险费,由保险公司组成保险墓金,其目的是为了一旦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遭受损失时,给予经济补偿。(二)能够有效地保护社会财富的安全。由于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对防灾防损负有法律上的贵任,因而保险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上的防灾防损工作,这对减少灾害事故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有显著的作用。(三)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由于保险的补偿从收费到赔款有一个过程,再加上各个业务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有和损失程度亦不是平均的.因而保险公司就有可能掌握一笔较大的保险基金,这笔钱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或投资用于国家建设。(四)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无论是进口商品还是出口商品,都必须办理保险,保险费成了国际商品的一个价格要素。同时,在国际保险活动中,为了分散危险,通过相互交换分保业务,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间经济的友好往来。
二、保险与财政的关系喻瑞样在《保险基金与财政收入》一文中说,保险△广西社会科学要览△“利润”不是真正的利润,它主要应用于保险墓金的积累,而不应大部分上文财政。国家要求保险公司象大中型国营企业一样.既要交纳营业税,并要按照实现“利润”交纳55%的所得税,还要按税后留利交纳15%一20%的调节税。这样,保险“利润”大部分被财政拿去统一分配了.能作为保险基金积累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使财政松动一时,却潜伏看很大的危险性.一旦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经济补偿的压力很大时.就会陷人十分被动的局面.从理论上说.这种做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只图解除眼前困难,把保险费结余视同哭利润”.作为财政收入拿去统一分配,无异是拿保险荃金用于财政支出,其结果不仅降低了保险的赔款能力.也削弱了国家的经济补偿能力。周志诚在(理顺财政与保险的关系,提高保险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文中提出,保险的补偿职能.应该是我国办理保险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理顺财政与保险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能否把保险办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体现在财政与保险的关系上,不能把当年保收费收支结余的大部分上文财政,而应当用来充实保险基金。活性”,由于目前保险投资的资金数量还是有限的.因此在使用上要采取灵活的做法.既有可用于一些小型技改项目.也可用于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还可以参加金融市场的拆借活动。
四、保险经济效益
三、关于保险资金的运用 自治区分公司投资处在《充分利用长期人身保险资金争取资金运用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一文中认为,保险赔款和保险资金运用尤如飞机的两冀,搞好了,保险事业就腾飞。该处在运用长期人身险资金时,坚持资金从哪个地区来,使用到哪个地区去的做法,使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确实感到开办人身险业务既是安定人民生活的好办法,又是筹集建设资金的最优渠道。同时.坚持借款单位必须参加有关保险的办法.从而既发展了新业务.又巩固了老业务.提高了公司的竞争能力。柳云在《运用保险资金,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开展投资业务,对保险公司来讲.是冒有一定风险的,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谨慎从事,稳步前进。保险资金的运用必须坚持“三性”,首先是“安全性”,即对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可行性调查研究,各项申报手续必须齐全,到期还款的保证人必须可靠,使资金投入后能按期确保收回。第二是“效益性”,即对效益好、期限短的“短、平、快”项目,积极支持;对效益差的项目不能支持。第三是“灵论者普遍认为,保险经济效益是保险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统一,苏辉全在《如何评价和提高社会主义保险经济效益》一文中说.社会主义保险的经济效益,包括宏观的社会效益和微观的自身效益两个方面,两者根本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矛盾。作者还认为,社会主义保险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一)通过赔款(给付),直接帮助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保户恢复生产和经营或重建家园,安定生活。(二)配合公安消防、交通监理、畜牧兽医、气象和防汛等部门做好安全生产,防灾防疫等宣传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减少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三)保险给企业家实行承包或租赁制提供经济保障.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四)为国家积攀资金。保险的自身效益就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最佳的服务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经营结余。提高自身效益的途径是:
1、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承保质量.增加保费收入。
2、充分合理运用保险基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3、加强防灾理赔管理工作,减少社会财产损失,也减少保险赔款(给付)。
4、节约企业费用开支。梁传珑、黄文强在(谈谈保险的经济效益》一文中认为,从宏观角度看.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途径一是认真抓好以企业财产保险为主的展业工作,使更多的国家财产获得经济保障;二是按照“主动、迅速、正确、合理”的八字原则,认真做好理赔工作。从微观角度看,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途径一是积极开展防灾防损工作,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减少费用开支。
五、保险体制改革 陈德亮在(谈谈保险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中认为.我国现行的保险管理体制,基本上沿袭了50年代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仍属财政经营型的管理体制,国家对保险业实行重税政策,70%的保险准备金作为“利润”.上交财政。国家虽然强调了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但是却忽视了保险墓金的融通职能。企业性质、事业管理,这就是当前保险业的特征。由于这个特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权利高度集中,平均主义严重,基层公司缺乏活力等弊病,具体表现为:(一)在业务经营上管得过细,全国统一费率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保险业务。(二)在分配关系上“统收统支”,羞层公司收多收少全部上交,花多花少实报实销。(三)在千部管理上存在终身制。(四)中央企业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上经济利益脱钩。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下放业务经营管理权注、实行三级分保核算;
3、改革干部管理制度;
4、保险公司经营成果与地方同级财政挂钩。周志诚在《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长短期设想》一文中认为,我国保险体制改革要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冲击现行保险“大一统”的体制。因此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大一统”独家经曹保险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迟早要被冲破,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险经济补偿制度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从目前我国保险现状看.应该把理顺保险与财政的关系、保险与交通部门的关系作为改革的第一步,而在改革中需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l)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2)改革要逐步做到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相结合;(3)必须逐步完替立法手续,坚持以法办事;(4)加强保险企业的管理。
六、关于保险竟争 姜桂秋在《面对竞争的思考》一文中说,自恢复成立交通银行并批准该行可以经营保险业务的文件下发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对此,我有如下想法:(一)要充分发挥优势.保持人保地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雄厚的保险准备金,面对巨灾能及时、准确、合理地进行赔付。(二)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竞争意识。首先要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索质,使我们的干部具有强烈的奉业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要具有债政策、熟业务、重效益、善公关的一套展业本领。(三)强化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这就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做到“三心、三劲、三感”。“三心”就是耐心为保户解答间题,诚心为保户办实事.虚心接受保户的批评意见;“三勤”即脑勒、嘴勤、腿勤;“三感”是要有高度自觉的贵任感,强化管理的紧迫感,保户称赞的信誉感。(四)灵活利用政策.采取相应措施。为旅得竞争的主动权.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和措施,如实行浮动费率,扩大无赔款安全优待等。(五〕理顺各方关系,维护展业秩序。要通过主动汇报请示工作,取得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了解、支持、帮助.还要主动搞好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关系1981年初,第一期广西保险报出刊,尔后还建立了通讯员制度。1984年10月,广西保险报改为双月刊《广西保险》,其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保险的方针、政策,以保险理论探讨,工作研究、资料介绍为主要内容。
一 要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上下功夫,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固根守魂。十九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纲领性文献。各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原原本本地学、靜下心来学,吃透精神实质,掌握精髓要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入心入脑。
二 要在深入宣讲、广泛宣传上下功夫,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党委宣传部要选调政治素质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党校职校教师组成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学校,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慊的语言,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辅导,帮助干部群众深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三 要在强化本领、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向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看齐、对标提升。总书记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切实增强“八项本领”。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然而 ,相对于宏观经济、金融、法学等诸多领域 ,保险理论研究还缺少深度 ,研究水平比较落后 ,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还不多。《保险研究》作为保险行业的学术性理论刊物 ,在保险理论研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为保险理论研究提供了阵地 ,而且自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提高 ,已成为我国保险界公认的权威理论期刊。因此 ,《保险研究》理应承担起深化保险理论研究、提高保险理论水平、指导保险实践的重任。笔者就当前保险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与你们做一些探讨 ,希望对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及《保险研究》期刊的发展有所裨益 ,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保险理论研究的方向我国保险理论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 ,研究力量比较缺乏 ,如何引导理论工作者选题 ,明确研究方向 ,更好地为保险实践服务 ,应是《保险研究》的一项重要职能。《保险研究》主要登载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方面的文章 ,侧重应用理论 ,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 ,工作报告式的实务性文章不少 ,关于基础理论和涉及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的文章不多 ,且缺乏深度。实践表明 ,缺乏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和突破 ,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十分有限。例如 ,我国寿险业自 90年代以来高速增长 ,人们普遍看好寿险业的发展 ,但到 1 998年寿险业增长趋缓 ,1 999年增长幅度继续下降 ,并出现了诸多险种因降息而被迫停办和调整的窘境 ,与保险界的普遍预期相去甚远 ,与我国加入WTO的要求也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走势与利率水平的变动、收入结构与消费需求变动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从而导致寿险产品的设计脱离我国当前的消费需求。因此 ,《保险研究》应注重基础理论(包括保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式)的探索 ,侧重于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加强对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和探索 ,及时反映理论前沿的最新成果 ,既是时代赋予《保险研究》的重任 ,也是《保险研究》作为权威学术性理论刊物 ,显示其理论研究水平,确定其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 ,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目前虽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不少 ,但还不够深入 ,该阶段的基本特征还需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理论概括。二是引进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趋势下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 ,要研究引进与借鉴的可行性 ,实现我国保险业的创新发展。三是我国保险业的微观基础问题。如何转换保险公司的增长方式 ,防范和化解自身的风险 ,是业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四是保险监管的问题。要根据我国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研究确定监管的目标、原则、内容、手段以及如何实现保险监管的有效性。
二、保险理论研究的方法纵观历年来《保险研究》所登载的论文 ,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相比较 ,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在于保险理论研究缺少经验材料和数据的支持 ,许多论文实际上是在同一层次上的重复性规范研究。虽然《保险研究》也发表了不少省市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 ,但这些调研材料又多为数据的堆集 ,缺乏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客观来看 ,由于我国保险业完整的经验数据和信息资料十分匮乏 ,对保险理论研究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保险理论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事实上 ,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方面 ,对保险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在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注重实证研究 ,重视过程分析和动态分析 ,把案例(不是特指《保险法》方面的案例)研究摆在一个重要位置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描述和解释我国保险业已经发生的事件和过程 ,证实和证伪已有的理论 ,进而提出新的理论假说(即使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也为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造提供了素材 ,奠定了基础)。二是要开阔视野 ,学习借鉴国际和国内一系列先进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数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手段 ,研究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收入分配、资本市场等领域的变动与保险业发展的相关关系 ,而不是就保险来谈保险 ,这样 ,不仅能够拓展保险理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而且可以得出很多新的认识和新的结论。
三、《保险研究》的运作《保险研究》能够成为我国保险行业的权威学术性理论刊物 ,与编辑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但作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 ,在编辑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还值得探讨。第一 ,关于论文的标题。翻开《保险研究》的目录 ,就会发现许多论文的标题都冠有“试论”、“浅谈”、“浅议”、“浅析”之类的用语 ,似乎在提示读者“该文水平不高 ,只是试着粗浅的谈谈而已”,这种标题在其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是很少见的。实际上作为学术论文 ,无论质量高低 ,观点是否正确 ,只要言之有据 ,论证严密即可 ,而无须在标题上表示出谦虚状 ,否则反而会影响刊物的品味。第二 ,学术期刊所登载的论文均属作者个人的见解 ,并不代表编辑部的观点 ,因此 ,对作者而言 ,应遵循文责自负的原则;对编辑部而言 ,应尊重作者的劳动 ,不能未经作者的同意而修改论文。如果因为版面或论文本身的原因 ,编辑部认为需要删节或修改 ,在论文公开发表前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或在发表时作适当的说明。第三 ,作为在保险界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 ,《保险研究》的封
二、封三和封底的版面有着巨大的广告效应 ,而将其用作刊物的中英文目录和征稿、订阅说明 ,实在是浪费资源。其实学术研究与广告宣传并不矛盾 ,国内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都不拒绝刊登广告。可考虑另设一页作为中英文目录 ,将封
二、封三和封底的版面用来刊登各出版社保险类新书的推介、各大保险公司的介绍以及其他与保险有关的广告 ,从而提高刊物的经济效益 ,促进刊物的良性发展。保险理论研究的思考。
最后,我们要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鍵在落实、在行动。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抓学习、创新思路谋发展,切实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其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思路,把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保险理论知识和创造出更多的实际应用,来为中国共产党下的我们谱写新的篇章,建设美丽新中华。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程论文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程论文选题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演变及发展模式
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私营经济
论民营经济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前景
市场经济分配机制探索
关于完善我国产权市场的思考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透视与治理对策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构建相关问题探析
关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试论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模式探索
关于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困难与出路
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国有控股企业治理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国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我国国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体制改革研究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与时代性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理性思考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试析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探析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状与保护对策 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主要标志 我国城市建设中城中村居民利益补偿问题研究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道德建设
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我国选择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现存产权制度及其改革路径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
对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理性思考
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深化我国所有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深层矛盾与改革设想 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探析
正确把握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四篇:小学教育论文-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作业
作业要求写为1000-1500字的小论文。
在这门课中,我们介绍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果按照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基本原则去进行课程与教学工作,会面临什么问题?假如你是一位教师,你赞同这种模式吗?为什么?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何为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在平时的课程与教学工作中起到的作用,了解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首先,我们先对几个基本知识做一个了解和认知,第一,何为课程开发?其实课程开发主要是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何事都是计划刚不上变化,同样,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课程应不断适应社会,科学,因此,我们需要人为的来对课程进行改革开发。
其次,在课程开发中有不同的多种模式,我们应该根据每种模式不同的特点进行选择,就此,我们主要对过程模式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何为过程模式?其实过程模式认为课程开发应从那些具有价值的知识中挑选出能够体现这些知识的内容,也就是从内容出发,选择具有价值的知识,它能够代表这种知识当中最重要的过程,最关键的概念和该知识中固有的标准。在过程模式中不预先制定目标,而以过程或程序为核心。学生所取得的最终结果不是按照行为实现确定的,而是在事后借助那些建立在该知识形式中的标准来加以评价。过程模式反对把教育作为工具,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也就是说课程不是评价之前目标达到了多少,而是评价分析上完这节课有什么东西要改善。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过程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否定了目标模式关于确立和表述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肯定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和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并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重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使课程开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但过程模式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和批评。如过程模式虽诊明了目标模式的问题所在,但未能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否定目标模式通过阐述课程目标来开发课程的同时,又走向了否定目标的反面,把整个课程开发局限于对学科体系进行抽象、演绎的单一来源中,忽视了社会需要、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儿童的可接受性。而涉及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无法用明确的准则去评价所以,这样的课程开发模式从客观性来说,又存在一定的问题。
再次,在充分了解到了过程模式的利与弊后,我会接受这一模式,但也不会完全照搬这样的模式,如果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会在将传统的教师角色改变,不再一味强调自己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解释者、咨询者和参考资料的提供者。注意教材和活动的选择、组织和方法的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其观察、实践和解释的能力。重视开放的、非形式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育环境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采用开放式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形式化的,结构松散的,使教室不成为讲堂,而成为讨论、交流的场所,但在教学时对基本应掌握的知识进行要求,在基础做好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发散思维,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举一反三的发现更多出类旁通的知识。
最后,其实任何一种模式都有优点和不足,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针对不同课程的需要进行课程的设计开发,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根据所教知识的不同以及学生接受反应程度的不同进行调整,相信这也是我们学期课程理论这门课所需要了解的内容。
第五篇: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
一、基本知识题(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分,共15题,总计30分)
1.一般认为,现代课程研究兴起的标志是:博比特的《课程》
2.在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下列不属于这两个“筛子”的是:教育社会学
3.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
4.从学习要求的角度来看,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划分,教师的“教案”属于:领悟的课程
6.课程概念重构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派纳
7.在目标模式中,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是:教育目标的确定
8.认为课程是由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共同构成的学者是:施瓦布
9.在“理解有关营养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营养” 10.在“理解有关消化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 “消化” 10.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特点是:以有争议的问题为内容
11.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2.将原来的“植物学”和“动物学”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生物学”课程,这门“生物学”课程可以称作:融合课程
13.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心理顺序”相对的原则是:逻辑顺序
14.某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由原先计划中的“尝试进行科学研究”,改为“农作业种植实验”,这属于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
15.课程组织通常要遵循的原则除“顺序性”、“连续性”外,还包括:整合性 1.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的代表作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3.强调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
4.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不属于这两个“筛子”的是:教育心理学
5.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以集体审议为方法 6.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逻辑顺序”相对的原则是:心理顺序 7.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标准属于: 正式的课程
8.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泰勒提出目标的确定要有三个来源,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泰勒所指的目标的来源之一:家长的意见
11.根据斯宾塞的观点,在下列学科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 C.生理学 12.从课程组织的角度看,与学科课程对应的课程组织形式是:活动课程 13.课程组织通常要遵循的原则除“顺序性”、“整合性”外,还包括:连续性 14.在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中,通常有“单一学科”、“相关课程”和:融合课程
7.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际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教师编制的教案”属于哪个层次:领悟的课程
1.一般认为,现代课程研究始于博比特的哪部作品:《课程》
2.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泰勒所列的“筛子”:教育社会学
5.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划分,“课程标准”属于:正式的课程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10分,总计20分)
1.课程就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所有经验。
1.错误。该界定主要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的,但扩大了课程的外延,几与学校教育等同。
2.课程内容是由系统的学科知识构成的。
2.错误。课程内容不仅来自系统的学科知识,还包括社会和学生的经验。
1.课程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科目。
错误。这种理解将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经验等内容。
2.校本课程都是选修课程。
错误。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发和管理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自主选择的课程。两者在性质和功能上是不同的。
1.课程就是教科书。
错误。课程组织的表现形式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表等。
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2题,总计30分)
1.结合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比较和分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必修课程中内含着的是民族、国家和人类共同的文化要素。功能是多方面的:选择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儿童获得某一教育成都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策进儿童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等。
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再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
学科课程:具有只是安排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它偏向于社会本位和理性主义,看重理论和间接经验的获得。在实践中学科课程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直接经验。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几个特点。更重视儿童的教学过程中的兴趣、需要与创造,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活动课程在实践中的弊端。首先,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对系统知识的忽略。其次,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对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发展的忽略。
分科课程:定义,即学科课程,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强调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分科课程重视各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安排。
优点:有助于教学科目的设计与管理,也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系统的知识。缺陷:第一,导致学科数量的无限膨胀。第二,束缚了学生能思维广度。第三,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第四,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课程:定义,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得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重心主题或问题。评价:克服由于学科细分所导致的知识零散,使课程中分裂了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1.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曾将“课程”分为哪五个层次?结合你熟悉的一个学习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说明这五个层次的具体内涵。以品德与社会为例:
理想的课程是指:课程专家就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及课程本身的角度,提出的应当如何设计和应当达到什么水平或标准的设想。
正式的课程:是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专家或研究者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性的文件,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领悟的课程:是一线教师由于各自得经验和知识的差别,对于文件课程所反映的理念、目标和具体内容方法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就是每个教师对正式课程的领会。
执行的课程:就是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往往与文件的课程有一定的差别,与教师所领悟的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际得到的东西,一般认为是在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经验。
2.结合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简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学会因素
有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应试教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流程,逐渐丧失了创新力和表达自我的需要。
二、教师因素
1..不分教师能力有限,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一些教师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特别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为主。他们经验丰富,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的得心应手,课堂几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一旦改变课程标准,他们反而不知道怎么教了,无从下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已经无法跟上新事物的发信函,更别提交给学生了。2.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观念难以接受。新课程之所以新,不光是体现在具体内容上,最重要的是理念上的改变。新课程的教育是开房的、创新的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没有理念上的更替,那么新课程就是空话一句。
3.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出现职业倦怠,懒得去改。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其典型症状就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一级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仅仅是把教学看作一份职业,养家糊口,并无多大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甚至冷漠相待。这样的教师本身职业认同感不高,更别提改变教学模式,实施新课程标准了。
三、学校因素
1.校长在新课改中举足轻重。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地,新课程历年能否走进学校、走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同以及对实施改革的积极领导。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氛围的形成是离不开校长的引导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的。
2.校长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在领导全校师生进行客户层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校长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困境,承担着改革的风险和压力。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这些因素分析当前我国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根据富兰等人的分析框架,可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归纳为四类。
1、课程变革的特征。特定的课程特征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包括四种。
(1)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这是指课程实施者所意识到的需要。
(2)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这是指课程变革计划的应用者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3)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这是指课程实施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难度以及变革的复杂的程度。
(4)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这是指课程变革计划所要求的、所提供的课程资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2、学区特征。这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包括六方面。(1)学区人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2)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3)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
(4)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5)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体制。(6)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这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校长的角色。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3)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4、外部环境的特征。这类因素可概括为两类。(1)政府机构的力量。(2)社区的支持。
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地实施,取决于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这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四类因素缺一不可;第二,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是理想的,即四者之间具有内存一致性,其动态交互作用能够产生合力。
四、论述题(共1题,总计20分)
简述“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观点,并根据这两种模式,论述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目标模式是由泰勒提出的,认为教育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进行评价的准则。课程开发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编制工作。过程模式是由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听从课程编制者的安排)和主动探究。考生能具体说明教师在这两种模式中的作用,观点清晰,论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简述“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观点,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参考答案:目标模式是由泰勒提出的,认为教育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进行评价的准则。课程开发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编制工作。过程模式是由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听从课程编制者的安排)和主动探究。目标模式强调专家课程,相对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过程模式强调学生的选择和探究,相对忽略了课程的系统性(参考教材)。考生作答观点清晰,论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述评泰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这个模式是否适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什么? 20世纪以来,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两类。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它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课程开发的必读书目。
1、“泰勒模式”: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
2、四个问题的关系: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确定目标即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1)“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他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2)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可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模式,模式简洁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圣经”。这四个问题因而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泰勒原理在课程探究领域受到多方批评却仍能长盛不衰,与过程模式相比,更具有操作性,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思路还是借鉴泰勒原理居多。
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课程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3、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4、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