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大学生在图书馆开架借阅中的道德培养和教育的研究
加强大学生在图书馆开架借阅中的道德培养和教育的研究
[论文摘要]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存在着很多利与弊,本文结合本校图书馆的现状,为使开架借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避免不文明现象出现,就加强大学生在开架借阅中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开架借阅、图书馆、道德
高校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允许学生进入书库自由挑选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书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博览群书、触类旁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使图书馆在传递信息、开发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中得以充分发挥。然而,在开架借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乱架、失窃、损坏图书的现象,不熟悉的读者,不知所措,逗留时间长、耗费时间多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开架借阅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在图书馆开架借阅中的道德培养和教育。这项工作的实施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有力补充,也是图书管理、图书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认为对大学生借阅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
道德培养和管理制度是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图书馆除要制定完整的藏书借阅规则外,还要对藏书丢失、人为破坏污损图书、借阅过期、盗窃图书等赔偿或处罚制度也要有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图 1
书馆可以在每年新生开学时,发放图书管理宣传册,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图书借阅的幻灯录像,在图书馆醒目位置悬挂图书管理条例,在借阅证背面印制借阅须知等,通过利用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借阅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2、从人本出发进行借阅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2.1定期向大学生开展文明借阅图书的讲座
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求知欲旺盛,课外阅读量大,尤其喜欢阅读故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图书馆可以聘请有文学专长或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员,以组织讲座的形式定期向学生开展有关名著欣赏、好书导读、学校图书资料布局、大学生借阅图书应注意事项等的宣传教育的讨论。
2.2图书管理人员现场指导示范教育
在借阅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情况,对大学生进行现场借阅指导。看到学生一般的乱架、倒架、错架行为,在尊重读者个性的前提下,应态度委婉,语言和气,使他们改正不拘小节的借阅习惯;对于极个别盗窃和故意污损、毁坏图书的学生要严肃认真批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借阅行为的发生。有的大学生爱护图书的觉悟很高,想主动帮助整理图书,却不会使用书立、书夹等工具,管理人员要耐心示范讲解,并对读者的爱书行为进行表扬肯定。“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管理人员只有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关心读者,礼貌待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去
影响学生,规范学生,才能对大学生借阅道德的培养和教育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2.3借助文字材料宣传教育
在图书馆入口处及每个书架的两侧贴上“图书阅毕请放回原处——我的家有我来爱护”的醒目字样,并设立公开栏,表扬遵守馆规、爱护图书的好人好事,借此形成以文明借阅为荣的良好风气。
2.4典型事例教育
对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的借阅道德教育。针对极个别大学生在借阅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通过典型事例教育会起到很好的影响作用;也可以对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从而制定相应的方法对策,进一步完善、提高管理水平。我校图书馆实行开架管理后,本着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只在出口处设有检测仪。个别师生为了逃避过期罚款,把过期书从入口处私自拿进放到书架上。为此,在“图书已还,还是漏还”这个问题上学生一直存在着争议。过期罚款是促进图书流通的有效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若发现这种情况,一方面管理员要态度诚恳郑重地对学生解释说明不可以私自上架的原因,另一方面图书馆也要积极加大借阅期限的宣传力度。
3环境育人
图书馆整体环境要保持整洁卫生,书刊摆放有条不紊,书架、地面、窗户干净明亮,并对地面、墙体等进行适当绿化。环境能够影响人,环境也可以改变人。大量实践表明,整洁环境、绿色文化能够稳定读者的情绪,舒缓读者的紧张心理和精神压力,带给读者好的心境,避免大学生由于情绪原因在借阅中出现无谓的争执、喧哗等,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强化。
4背景音乐辅助教育
尝试性地在图书馆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优美、舒适、文明的借阅背景。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借阅背景中,一定也会文明举止,规范言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大学生借阅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正是顺应“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一师德培养目标。大学生在借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文明的现象,相信图书馆通过在管理、人本、环境等方面有益的尝试,对师生借阅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谈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中的学生馆员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谈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中的学生馆员服务 作者:王艳红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通过分析学生馆员的特点,指出了开架借阅中学生馆员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图书馆应该从自身出发,来达到学生馆员和图书馆的双赢共利。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学生馆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22-01学生馆员的特点
学生馆员就是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的职责是配合图书馆员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目前,很多高校考虑到贫困学生的情况,把更多的机会给了这些背负着学习和生活双重压力的学生。因此,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贫困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1 由于家庭困难,不得不加入勤工助学的行列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跨入大学校园,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或下岗职工家庭,致使他们无力承担高额学费,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不得不选择打工赚钱。在这些学生中又分两种情况:一种学生认为,只要是能赚取学费、生活费,做什么工作根本无需选择,也没有一定计划性,所以在图书馆工作是无可奈何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工作不安心,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对图书馆工作起到了负面作用。一种学生认为,在图书馆勤工助学,不但可以解决生活困难,还不会耽误学习,同时还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学习、拓展知识面,这些贫困生能够在图书馆踏实勤奋的工作,成为图书馆员的得力助手。
1.2 家庭条件优越,想通过勤工助学来锻炼自己
家庭条件相对好的学生,没有学费和生活费之忧,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很想通过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就成了他们的首选。通过图书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与图书馆员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对不同层次读者的服务,使他们提前感受到工作的艰辛,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部分学生主动积极,工作认真职责,不仅能够很好的配合馆员工作,还可以使自己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2学生馆员服务的优势
2.1 对学生自身的优势[1]
第一,对那些能够正视自己的贫困,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学生,往往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学习为主,助学为辅”,会很珍惜图书馆的工作机会。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解决经济困难,使自己能够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安心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拓展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第二,真正喜欢到图书馆做助工的的同学,是想把图书馆作为自己迈入社会的阶梯,他们努力工作,自觉学习馆员的文明言行、广博知识和精专业务。从而会在馆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加强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对图书馆的优势
第一,图书馆乱架现象得到改善,丢书、毁书事件得到遏制[2]
开架借阅后,每天入馆的读者数量大大增加,加之有些读者行为习惯比较差,随意翻看图书后不放回原处;一次取多本不同分类不同书架的图书,看后就近随便放置。由于开架借阅学生可以带包入馆,这样就使得读者心存侥幸心里,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时,把自己需要的图书放入包内,或是将图书从窗口递出。造成丢书毁书事件时有发生,给图书馆带来很大的损失。图书馆工作人员虽然不停巡视,但由于人员有限,图书乱架现象还是随处可见,偷盗图书现象也是经常发生。勤工助学的学生加入后,巡视人员增多,可以随时监督学生把图书归位,对乱架图书随时整理,对撕毁、偷盗图书的学生也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二,读者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开架借阅后,图书馆员的任务量和责任加重,不能及时全面回答读者的提问,造成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满。学生馆员在入馆前都进行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训[3]因此他们对图书馆借阅工作比较熟悉,再因为学生之间容易理解,好沟通,使得学生馆员的优势更加明显,他们能够很好的解答读者咨询,使读者满意图书馆的服务,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读者服务质量。学生馆员服务的不足
3.1 责任心不足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工作概念,因此对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往往是边上架边搭伴聊天,造成图书上错架;有的甚至没有完成工作就开始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有的在接受了老师布置的工作后,不声不语的去干自己的事情,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下。还有部分学生不注意调整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当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些学生完全不顾图书馆这边的工作,要么请假,要么到图书馆点名后悄悄溜走,更有甚者不打招呼直接旷工,给图书馆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2 专业知识水平有限
图书馆根据所收藏各类型的文献资源,招收相应专业助工学生。然后分配管理同专业或是相近专业的文献资源,各项工作再由本部门馆员进行专门培训。尽管如此,由于刚进入图书馆的是低年级新生,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很少,对图书馆专业知识还不熟悉,因此,遇到读者询问专业方面的问题还不能很好的满足读者需要。而那些经过一定时间实践练习,能很好地进行读者服务的高年级学生,却由于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等问题,已经不能够在图书馆继续勤工俭学。勤工俭学学生的频繁流动,往往使图书馆的工作陷于被动,降低服务质量,使读者得不到满意的服务。
3.3 对读者的威慑力不够
虽然在图书馆工作,但依然把自己当“学生”,在处理各种违规现象时缺乏一定的威严和力度,总感觉学生管学生没有底气,再加上读者故意为难,很难把问题处理圆满。而且,由于他们处理问题的角度有所偏差,会使部分读者不服管束,甚至发生冲突,扰乱图书馆秩序,影响图书馆工作。分析与思考
开架借阅设置学生馆员岗位,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但是,要想使勤工俭学学生真正担负起一名图书馆员的职责,图书馆还必须从两方面来进行改善和健全:一是在学生入馆前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意识;二是要建立健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包括招聘、考勤、奖惩等的有效激励机制,以保证学生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在勤工俭学队伍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实现良心循环,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爱珍.论勤工助学与期刊管理.高校图书馆工作[J].2002(6),66~68.[2] 杨丽.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探究.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2011(1):94~95.[3] 叶文微,林健.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J].2010(1):146~147.[4] 逄丽东.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55.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自主学习的习惯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55-0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部分教师致力于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业看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引起全部教师的普遍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得到改变。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得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何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生得学习质量,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得小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得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倡导构建一种体现民主和谐、平等对话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得新型师生关系。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得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引领示范的作用,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丰富教学活动,品味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课本情景剧表演,搜集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喜欢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日常学习中的细节和点滴做起,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终身收益的好习惯。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研究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执笔人:蔡艳
【内容摘要】“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研究”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有效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取得良好更好的学习效果。本课题组于2009年1月立项,课题立项后,按本课题的实施方案所确定的研究方法,在我校原三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认真实验。通过一年的实验,实验班学生的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能力得到培养,实验班的数学学习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本课题所确定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本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
草稿纸
方法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打草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多湖辉所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草稿纸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以来,学生身边的绝好朋友“草稿纸”,却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老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视“草”如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与学生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之间的重要关系,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习惯的培养。根据我们日常的教学观察,学生使用“草稿纸”的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现象一:随意打草稿,没有专门的草稿本,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手上、课本上、作业本的封面、甚至在课桌面上,只要是可以写字的地方,都随意地用来打草稿(学生随意打草稿现象资料见附件1)。随意的“草稿”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条理性、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特别是在高年级,一道题不是一两步过程就能够解答出来的,步骤比较多,过程比较繁锁,可能中间的一个小的步骤考虑错了,就功亏一篑。在这个时候,条理清楚的草稿就占了优势,可以通过草稿找到出错的地方,而东写一句西些一句的草稿就无从查找了,只能重新再考虑,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随意的草稿,学生为了节省纸张一般都把字写得像小绿豆,有时学生自己都难以认清刚写的字迹,更不要说回头找到出错的地方了(相关材料见附件2)。同时,学生的心思也被分散了一些,不能全神贯注于思考题目,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
现象二:草稿少,腹稿,心稿,脑稿太多。低年级由于知识的难度性不大,大部分学生可根据心算就能够解答好数学问题。而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体系的上升和难度的加大,思维层次的变多,大部分的题目已经不能够一眼看出答案,或是通过心算得出结果。而有部分学生思维仍然停留在低年级阶段的方法上,想一下子就得到答案,认为使用“草稿纸”很麻烦,所以会出现有些学生考虑问题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毛病。所以,班级中会出现一些成绩总是徘徊不前的学生,或是做完试题对自己很满意,而实际结果出来让人跌破眼镜的情况。
现象三:分析的草稿少,计算的部分占满整个篇幅。一场考试或是一份作业下来,发现学生的草稿纸上布满了计算的内容,却很少有分析题目实质的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几何图形、辅助线„„的痕迹等等。
针对上述情况,学生如此不注意正确使用“草稿”,就直接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我想对我们学校的高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用草稿纸情况”的问题展开调查,并提出有关解决此问题的一些策略,使草稿纸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研究”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状态。
由于对小学生草稿纸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对小学生使用草稿纸的研究也不久。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这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时时都在悄悄地发生积极的影响。但对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何使用草稿纸几乎一片空白。
(三)、本课题的确立
从上述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各种优势,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了研究小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因此我们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成员表见附件3)来研究此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低、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目标:
(1)研究探索出一条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思路。
(2)寻求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方式。
(3)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具体目标:
①教师掌握实验设计理论,有效地开展实践研究。
②围绕目标,探索并基本形成学科的教学模式。
③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实践研究型教案,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④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和论文集。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选择
为方便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课题组成员将对象确为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学校。将学校取了一、三、五三个年级取两个班,都有相对的实验班和对照班。重点将中段三年级两个班设立了相应的对照班级为三(1)班,实验班为三(2)班。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立足激励原则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打草稿的点滴进步并予以充分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树立信心。
如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发现一个平时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打的草稿井然有序,且正确率高。于是,我就拿着他的草稿本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同学们看到他的进步,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让这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关注人性原则
在学生打草稿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悟理解,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即与学生达成沟通与理解。
如在计算“小刚计划用1小时完成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做数学作业比做语文作业少用了0.2小时。他按计划完成作业了吗”这道应用题时,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下了“1--0.2” 或“1-(+0.2)”的算式进行计算,只有一位男生不动声色地坐在座位上,我就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问他为什么不打草稿,他马上回答:“做语文作业用了几小时,也就是不到半小时,而做数学作业用的时间比语文作业还要少,那他做两样作业所用的时间肯定不到1小时,也就是能按计划完成作业的。”我摸着他的头满意地点点头。在后来的反馈环节中,等其他学生说好解题方法后,我说:“蔡老师对草稿本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但今天老师要表扬一位不打草稿的学生。请XXX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等这个学生说完后,我又强调:“我们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打草稿,也要因题不同,因人不同而区别对待,灵活处理。”
3、提升思维原则
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遇到阻碍、学习遇到疑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草稿本的应用来帮助学生达到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心灵的放飞。
如上面讲到的“测量绳子长度”这一题,教师就引导学生利用草稿本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文字,解决难题,以此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如下的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教学中使用草稿纸的先进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作为实践。
3、案例研究法:开展以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激发兴趣”的案例研究为主的案例研究及教学中加强监控。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小学生认真使用草稿纸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主要做法: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08.12-2009.2)
(一)、确定课题实施方案,组建研究组织,做好准备工作。
1、2008年12月,通过调查问卷(相关材料见附件4)了解本校五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我校具体实际情况,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知识,确定和编写本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了以蔡艳为组长,吕婕老师、吕盛红老师、施晓莉老师为组员的本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工作如下分工:蔡艳老师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分析及课题实施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吕婕老师负责课题方案在实验班的全面实施工作。吕盛红老师负责资料实验的搜集;施晓莉老师课题资料的整理。向县教科所申请立项本课题。
2、组织课题组几位老师全面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试验的意义、实验的理论依据、操作方法及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有关的注意点等。
(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分析:
2009年1月20日,重点针对三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试卷分析(检测成绩见附件5):从中可以看出三年级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不多三(1)班平均分为81.8,三(2)班平均分为81.9,两班成绩无明显差异。
2月初,我们又对两个班的使用草稿纸情况进行了分析(相关材料见附件6)。
第二阶段:实验全面研究阶段(2009.3-2009.11)
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是本课题的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按照课题方案所确定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工作。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激发学生对打草稿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打草稿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达到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目的。作为小学生,他们或多或少、或好或差地运用了草稿本。现在教师提出这项高标准的任务时,学生的内心肯定存在很大的不满,他们会认为平白地又多了一项“任务”,怎么才能使学生打消这种观念呢?我们是这样步步深入,激发他们打草稿的持久兴趣。(见附件7)
(2)、2009年3月,制定使用草稿的细则,并加强对草稿纸的监控。
从 老师的讲解到学生的练习,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习内容的不断增添,教材难度的日益加强,单靠口算、心算是不成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记忆容量小,思维能力较低,必须借助草稿,进行多次反复的计算、验算,才能取得成功,教师经常碰到有些学生错误的答案,往往来自草稿的马虎,有时竟只为开始那么随便的一笔而造成全功尽弃的结果,有时一道难题,花了很大的气力,好不容易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并通过了多步复杂的运算,就因为最后那么潦草的一下,竟导致十分惋惜的错误答案。因而,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打草稿字体规范的良好素质。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对草稿纸有一定的意识,从而制订了打草稿纸的细则(见附件8)。
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熟练,学生开始真正应用草稿。但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不能长久地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打草稿的行为加强监控。(相关资料见附件9)
(3)、2009年4月至5月,根据我校实验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使用草稿纸的要求。
实验班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为竞赛组,这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对这组学生的草稿纸使用要求为:能通过口算直接算出答案的则口算,通过口算不能直接得出正确答案的必须使用草稿纸。
B组为提高组,这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但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对这组学生的草稿纸使用要求为:激励这批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多多使用草稿纸,并进行相关奖励。能确保自己计算正确的可不用不用草稿纸,如果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就要使用草稿纸。C组为基础组,这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成绩欠佳。对这组学生的草稿纸使用要求为:自己认为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要使用草稿纸(具体要求见附件10)。
(4)、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2009年6月,我们在本校四年级(原三年级)实验班的学生以笔答的形式展开了问卷调查。
我们对有关的学生问卷进行逐项统计后,得出以下几个普遍现象:
1、学生“打草稿的意识”已逐渐形成,但男女生的情况存在差异
附表一:
学生打草稿习惯统计表
性别
选项
男
女
总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经常有
534.1%
45%
339.3%
有时有
65.9%
255%
160.7%
没有
0
0%
0
0%
0
0%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段学生有33%的学生有打草稿的习惯,60.7%的学生有时有打草稿的习惯,这说明高段大部分的学生已具有打草稿的意识。分析原因主要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教学内容主要是百以内的计算,在计算题目时,学生以口算为主,另外一些问题解决的内容也比较浅显,学生很少需要用到草稿本。三年级时加减法计算题目虽然扩大到万以内,但乘除法还是以一、二位为主,特别是实施新课程后的三年级段,较复杂的计算题目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学生的“打草稿”的意识还是不够强,到了四年级计算题的位数明显增多,是三至五位数的计算,其他如应用题、几何等知识点的解题过程也是越来越复杂。而到了五六年级出现分数、小数复杂的计算也越来越多,所以高段学生基本上已逐步养成了使用草稿本的习惯。但是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也看到在男女生的比例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析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男孩子比女孩子要顽皮,好动,没有耐心认真的在本子上打草稿;再者女孩子天生要比男孩子细心,喜欢将事情做的有条不紊,而男孩子则大多是不拘小节,学习成绩一般者更是如此。
2、使用“草稿本”的规范性普遍欠缺,使用质量与学业成绩有着密切联系。
附表二:学生是否具有专用的草稿本的调查统计表
类
别
总计
有
没有
人数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优等生
255%
45%
中等生
443.8%
56.2%
学困生
216.7%
83.3%
合计
45.2%
54.8%
附表三:学生喜欢打草稿的原因的调查统计表
类别
选项
草稿本
书或作业本
桌子、零碎的纸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优等生
50%
40%
410%
中等生
237.5%
443.75%
618.75%
学困生
325%
541.7%
33.3%
合计
541.7%
41.7%
16.6%
通过以上的两个统计数据以及对个别学生的随机访谈,我发现多数学生打草稿的情况还欠缺一定规范性,另外学生打草稿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拥有专用草稿本的学生还不是很多,有的打在书上或作业本上,有的随手打在纸上,没有统一的格式。我们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使用时较规范,成绩中等或较困的学生在使用草稿纸时一般都比较随意、马虎。但是通过对个别的优等生的访问,以及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观察,我发现有个别的优等生对“打草稿”表现出不屑的态度,以至出现心浮气燥的状况。但就总体而言,我认为草稿本的使用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草稿纸书写较乱的学生,思维也比较缺乏条理性。喜欢在本子上乱涂乱画的学生,往往思维不够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这部分学生无论是计算的正确率,还是解题的正确性明显要低于使用草稿规范性的学生。
(5)2009年7、8两个月,对一、三、五实验班的学生在200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使用“草稿纸”的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整理分析。
通过整理分析,我们发现 学生在使用草稿纸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学生使用草稿纸的动机相差较大。对此,我们做了两个调查统计:
附表四:学生用草稿纸能做些什么的情况调查统计表
选项
计算
画线段图
写解题思路
折一折、剪一剪
其他
人数
2310
2百分比
67.9%
14.3%
3.6%
11.9%
2.3%
附表五: 学生在何时迫切需要打草稿的调查统计图表
选项
计算
画线段图
写解题思路
折一折、剪一剪
其他
人数
251
42百分比
85.7%
6.0%
1.2%
4.8%
2.3%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有85.7% 的学生认为在计算时才迫切需要打草稿,而其他选项的学生则是寥寥无几。在第二个问题的调查中,学生对草稿纸还能用来干什么的认识做法,也是不尽如人意。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借用草稿本这个载体解决问题时,方法还普遍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草稿本只能用来计算这个狭隘的观念上。我想这主要是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观念造成的。我们的学生乃至很多的数学老师往往只看重题目的结果正确与否,而忽视了过程,似乎认为思考、分析的过程不在题目的对错范围之内。再者是我们的老师缺乏对学生就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性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学生不会思考,更不会借助像“草稿本”这类的学习工具进行探讨研究。
②学生不重视草稿纸的用后处理,缺乏自我检查的习惯,对此,我们做了两个调查统计:
附表六:对学生检查错误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选项
类别
怎样检查错误
哪种方法好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再做一遍
297.6%
398.8%
检查草稿
22.4%
11.2%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数学列式是对的,可计算时总免不了有很多错误。经过了解发现,有些确实是粗心算错,有些则是本来在草稿本上是对的,但抄到作业本上就错了,不管是想重新找回答案还是想找出出错的原因,回头再去找时却已不知原先的那道题已藏在哪个角落了,只得重新在算一遍。哪知这是何等的时间及资源浪费呀!从上面的表中可看到,几乎所有的学生对用过的草稿纸是较忽视的,意识是浅薄的,将用过的草稿纸好好保存起来的学生只占了少部分2.4%。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将其用完就不管它,或随手撕了,扔了。正因为对草稿本用后处理的不重视,才导致了较大部分的学生在检查错误时,不晓得将原先的草稿利用起来检查,而是采取费时又费力的做法,重新算一遍。
(6)2009年9月,对原三年级学生的草稿纸使用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性要求
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高段学生已逐步养成了打草稿的习惯,但是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进行实验:
策略一:让学生体验规范打草稿的快乐
任何事情只有你感兴趣的时候,你才会积极投入地去完成。而“打草稿”的快乐就在于,从理清题目线索-----到日趋明朗------到最后拍案而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召开一些类似数学学习研究心得的交流会,谈谈自己使用草稿纸的经历与感受,如利用草稿纸解决了一个问题,尝到了甜头,或是某次在利用草稿纸时,从中体会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老师可将学生中的一些优秀草稿本收集起来定期推出“优秀草稿本”的展览,并在班内做好模范宣传工作。这一方面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激励,也提高了全体学生规范打草稿的积极性。
策略二:加强学生对“规范打草稿”重要性的认识,统一使用“草稿本”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我们的学生之所以碰到一些复杂的题目不太习惯打草稿或草草了事,是因为觉得打草稿太麻烦了,不重要。思想上的忽视而导致了行为上的不规范,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要加强学生对打草稿“重要性”的认识。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专用草稿纸的学生比较少,就算是这部分学生,他们的草稿纸的主要来源也是诸如家长的公文纸,单位报表,帐册等等,我想作为我们的家长应予以改正。另外,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开始时,在将练习本发给学生的同时,另发一本做为草稿本,并在封面注名,与作业本一起交上来,定期对学生的草稿本进行检查,对草稿本使用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相关资料见附件11)。此外,还可以经常让学生将用过的草稿本拿出来分析分析,回忆解决某类问题的思维方法,总结自己在一段时间来,学习上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对“打草稿”真正的重视起来。
策略三:专题演练、促进学生良好的“规范打草稿”习惯的养成 许多事实证明,习惯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可以培养的。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学生的点滴抓起。
首先,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本。草稿用纸可选择那些不泡墨、不易破、较平整的纸张。数学中,教师可以禁止使用零散的草稿纸。提倡使用成册的草稿本,将草稿本和作业本一同发放,定期查阅。
其次,规范使用草稿本的要求。指导学生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洁,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地书写。草稿本上应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等。另外,还要注意草稿本书写的条理性,要注意题号和顺序号,然后解答,这样检查时不必重新算起,就可以找出自己错在哪里。
最后,教师应经常检查学生使用草稿本的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连同草稿本一起上交。一来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发现有错,旁阅草稿就会发现出错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既是讲解纠错,进行因材施教。二来也可以检查学生使用草稿本的情况,选择优秀的进行展示、交流,提高打草稿的能力。对于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求异思维水平的草稿,教师要及时展示,给肯定。注重对学生的草稿纸做好及时的评价(见附件12)
策略四:结合学习策略指导,规范草稿本的使用方法
许多学生都认为“打草稿”就是当碰到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时,将这道题的演算过程认真、清楚地写在草稿本上,得出其结果。这无疑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草稿纸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还可以用它来画一画,折一折、撕一撕等等。草稿本的科学使用非一朝一夕所能成,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进行接替策略指导的同时又意识地进行草稿本的使用指导。
算一算:在遇到难以口算的计算题时,在草稿本上列竖式算一算,是使用草稿本最常用的方法。(相关资料见附件13)
画一画:可以是草图,示意图,线段图等。线段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又一种好方法。比如在讲解一些有关“路程问题”、“几何问题”等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3/5,离中点还有500米,问全程有几米?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容易理解题意,而且有多种解决方法。
撕一撕:例如这样的一道题目:有一根绳子,把它对折再对折后,从中间剪开,可以得到几段?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草稿纸,撕下一张纸,按照题目要求动一动手,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不容易出现错误。长期这样训练下来,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列一列:在解决如怎样租车、买票最合理等问题时,在草稿本上有序列出各种情况,通过比较得出哪种方法最合理。还有解决有关位植问题,列一列也是好办法,如有一个九位数,亿位是最大一位数,百万位是最小合数,千位上是素偶数,其它数位是零,请写出这个九位数。在草稿本上列出空的位数表,根据要求依次填入即可。
剪一剪:对于一些空间想象力比较弱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动手剪一剪,如一些组合图形的面积等。如下图,剪一刀,拼成一个正方形。
折一折:在解决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利用草稿纸折一折,如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很多孩子认为是四条。让他们用草稿纸折一折,直观的反映了沿对角线折不是轴对称,解决了语言难以表述的问题。还有关于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来解决。
策略五:对“草稿本”用后处理的方法性指导
优秀的草稿本,好比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因为字字页页都满载着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它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历史见证”。因此可经常让学生将用过的草稿本拿出来翻一翻,分析分析当时思考此题的思维过程,发现自己的学习优点与缺点。还可以将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储存起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使它成为个人学习经历的一份财富。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09.9-2009.12)
2009年12月,本课题研究进入了总结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对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整理,对研究效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撰写出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本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2009年12月5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分析:
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实验后又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了测试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三年级两个班的学习成绩(见附件14)由原来的差不多到现在的相差很大。三(1)班平均分为73.8,三(2)班平均分为81.2。针对这一相差较大的成绩说明:草稿纸用的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有固定的草稿本,有良好的“打草稿”习惯的学生,计算正确率明显高于有上述现象的学生。由此看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草稿纸与他们计算正确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养成良好的草稿习惯在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1).良好的草稿习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书写、演算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
(2).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促进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良好的草稿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做人等方面素质都有促进作用。
2、2009年12月10日 :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研究总结会议,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
3、2009年12月15日 :课题组对本课题实验所得材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整理,装写出《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4、课题组向教科所提出结题申请,将课题研究成果送交教研室所评审,结束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
本课题经过了一年多的认真研究,从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具体分析如下:
1、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看,三个实验班的成绩无论从实验前的自身相比,还是实验后同其他非实验班级相比,都能看出本课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所产生了显著地效果。下面是原三年级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表:
实验前、后(原三(2)班)“月月清”测试成绩各分数段分析一览表
测试前后
90以上
-80
-70
-60
-509-40
-10-0
第1次测试(前)
5325
0
2第2次测试(后)
0
0
0
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级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和试验后的区别:在优秀段由实验前的26人增加到现在的32人、不及格人数由原来的10人减少到现在的2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这一切与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关。
同时由 蔡艳 老师带领的原五年级学生在县级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相关资料附件15)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习惯。实验班所有学生都能保证有一本专用的草稿本。大部分学生能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要求,依次排列,字迹清楚、规范的使用草稿本。在小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无论难易,无论是计算还是填空或是选择,都能借助草稿来分析思考,发挥草稿的分析功能。
在11月份进行的学生反馈调查中,四(2)班的卢俊如同学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我的计算经常出错,蔡 老师告诉我们:“马虎比不会做更可怕。”她还告诉我们:“要打败‘马虎’这只纸老虎,其实也不难,只要正确、合理地使用草稿本就可以了。”我照着老师的要求去做,效果还真不错,作业本上的“√”越来越多,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夸我数学成绩有进步了。我希望老师能想出更多的妙招。
在12月份的家长会上,沈泽坚家长说:“ 蔡 老师要求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做法,我非常赞同。以前我的孩子随便乱打草稿,甚至连草稿都不用,结果作业一塌糊涂,经常出错。如今当孩子拿着草稿本、成绩单、奖状满载而归时,我非 常感谢 老师的大胆教育,能针对孩子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树立他对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提高成绩,使学习富有主动性。(相关资料见附件16)
3、通过一年的实验,本课题所确定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本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效果。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
本课题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成功的验证了“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效果。本课题研究取得了成功,本课题所提出的方法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七、我们的反思: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打草稿的习惯是学习习惯的一个方面,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此课题再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数学学习中自觉使用草稿纸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做不到持之以恒。如何让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持之以恒的保持这种习惯,成为我们今后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依然致力于如何让学生恰当使用草稿纸的研究,争取通过研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良好的草稿习惯,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06年第3期
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学科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金莉莉.小学生“打草稿”情况的思考[J].中小学数学,2005,(12).
第五篇:中高职教育中师资培养有效衔接研究
中高职教育中师资培养有效衔接研究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优秀论文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 http://
转载请注明
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本文引用《新校园》
摘要:随着近几年职业学院师资力量的逐渐扩大,青年教师的比例也在增大。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本研究从职业学院的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师资培养方面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培养建议
有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同学者已经在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诸如在学历、课程改革及在教学目标等等方面,但是有关师资培养方面研究的资料却为数不多,本文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就师资培养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作用及措施做了相关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师资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了实质性的提升,要实现这一更高的培养目标,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水平和能力上有一个实质性提升: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实现分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
是中高职教师个体素质要求的不尽相同。
对中职教育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来说,需要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即: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和指导能力。
对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来说,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求教师除能够胜任理论课,能指导学生实训之外,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即: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才能起着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
目前,很多院校的“双教能力”教师和“三能”教师建设有些不尽人意。由于学校发展较快,专业教师来源渠道略显单一,大多数教师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低,难以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也有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学术理想与追求。更多期刊发表详情联系QQ:1286503325
电话:***
王编辑
三、有关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师资培养方面的建议
1.中高职师资队伍一体化管理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这个范畴内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历史使命,要共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没
有师资队伍一体化管理,就无法落实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有着共同的使命,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系统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院要求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上的协同发展,共同提高,如同职能的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协同交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2.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教师的学历水平是胜任工作,履行职责的基础,因此,教师
队伍应该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群体。比如,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我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制定了有关的制度,对教师进修学习提供经济上的补偿。其次,开展教师培训。培训方式有脱产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锻炼、岗位培训、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专业水平。
3.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度
职业学院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到对企业进行专业和工种生产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
活动。教师通过下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
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可以把在企业学到的内容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
职业学院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注重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三能”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为提升学院师资质量,必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我院加大引进有行业企业背景的高级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并从企业聘请一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授课能力的工程师、高级技师、退休专家作为兼课教师。只有通过多渠道引进“三能”教师,才能快速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另外,职业学院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而且还应提供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文涛.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47-49.[2]武佩牛.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02):6-8.[3]解筱杉,周云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