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电子商务构建分析论文
《我国电子商务构建分析论文 》
摘要: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关于电子商务的负面新闻不断,通过网上开店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电子商务的信用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解决电子商务信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是当前首要任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用体系 构建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信息产业将成为国力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家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因其具有超越时空界限、双向信息沟通、交易手段灵活和交货方式快速等特点,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从而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因此,许多国家都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世纪的一项重要国策。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信用发展现状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网民总人数达到1.37亿人,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庞大市场。而宽带网络的进一步广泛使用,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4月17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 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网上购物用户数量达2 200万户,比上年增加600万户。但在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日显突出,关于电子商务的负面新闻不断,通过网上开店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许多网上购物者抱怨说不能按时收到所购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质量次等的、仿冒的、过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购买的商品,却也无可奈何。假“工商银行”、假“云网”事件不断。我国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北京时代珠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my8848网),拖欠供货企业和消费者货款600多万元,人去网空。
电子商务交易中,虚假交易、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由此引发了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B 2 C(企业对消费者)的全方位信用危机。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2006年9月公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最大问题。由此可见,信用危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瓶颈,要使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快诚信方面的建设。
近几年来,虽然建立信用体系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各地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和规范,这些法规的先后出台,提出了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务、失信惩戒、信用管理等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设想和指导意见,政府在立法规范信用领域做了一些探索,但这与信用行业发展的整体需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四种较为典型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
(一)中介人模式
中介人模式是将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中介人,达成交易协议后,购货的一方将货款,销售的一方将货物分别交给网站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当网站的办事机构核对无误后再将货款及货物交给对方。这种信用模式试图通过网站的管理机构控制交易的全过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欺诈等商业信用风险,但却需要网站有充足的投资去设立众多的办事机构,这种方式还存在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难以普及。
(二)担保人模式
担保人模式是以网站或网站的经营企业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为特征,试图通过这种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这种将网站或网站的主办单位作为一个担保机构的信用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使通过网络交易的双方降低了信用风险,但却加重了网站和网站经营商的责任。而且担保过程中,有一个核实谈判的过程,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适用于具有特定组织性的行业。
(三)网站经营模式
网站经营模式是通过建立网上商店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权后,让购买方将货款支付到网站指定的账户上,网站收到货款后才给购买者发送货物。这种信用模式是单边的,是以网站的信誉为基础的,它需要交易的一方(购买者)绝对信任交易的另一方(网站)。这种信用模式主要适用于从事零售业的网站。但也正是这种单边的信用模式,成为B TO C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
(四)委托授权经营模式
委托授权经营模式是网站通过建立交易规则,要求参与交易的当事人按预设条件在协议银行中建立交易公共账户,网络计算机按预设的程序对交易资金进行管理,以确保交易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这种信用模式中电子商务网站并不直接进入交易的过程,交易双方的信用保证是以银行的公平监督为基础的。但要实现这种模式必需得到银行的参与,而要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委托机制则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做到的。
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所采用的这四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经济意识的制约导致社会信用意识差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过渡而来,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信用规则还不成熟,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合同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每天见于报端,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而电子商务作为不见面的交易模式,更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无商不奸”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防范多于信任,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障碍。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在现有状况下推广和普及电子商务,必须要以政府为背景,包括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跨部门的管理,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建设本身就是行业性质的,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库,这些信息库本身没有相互联网,因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即使各行业的信息库互联,但由于部分商业信用信息相互保密,也会造成贸易双方无法从中获得有利的信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资信公司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其具有数据量大、信息齐全、信息更新快的特点,但由于信用评级还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评级的中介机构、依据等都未得到法律认同,致使评级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这些信用评价中心具有局部性和分散性,会导致资源的重置和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从而加大社会支出的总成本。
(三)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虽然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但它只是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控制。电子商务是个跨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商务活动,在企业实际电子商务交易中,涉及许多方面的法律问题,但没有相关的立法。由于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法律制约,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从事网上欺诈活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行业自律尚未形成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五)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严重干扰了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的构建
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危机要从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入手。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以及传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一)加强社会的信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
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是根本问题,没有信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会深入人心,也就不会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氛围。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呼唤诚信,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使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意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时诚信、信用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也就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要从培养人们的信用消费习惯入手,让更多网民接受电子信用支付手段,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为日后的信用消费提供便利。参与电子交易的各企业,要逐渐形成自律性的行业规范和商业准则。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将极大地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包括参与交易的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以及
其他机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他们需要在一个完善的诚信环境下进行交易,但建设这种环境不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某一参与者具有诚信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才能营造出来。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相关立法,尽快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商业信用报告法》等信用法律规范;同时建立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如行业诚信管理、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管理等,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的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
建立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的,包括银行、工商管理、公安、税务等部门协同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通过这样一个信用平台,可以查询到全国任何企业、任何个人的信用记录。通过自动运行信用评估模型,信息网络还能提供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信用等级等。借鉴国外信用管理体系的经验,可以首先从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开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然后逐步扩展到个人信用管理体系。而电子商务依托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是搭建这个平台的最好保证。
(三)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一种法制经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更应如此。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是信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商业活动中给他方造成损害的失信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如在《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还很多,如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司法管辖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也应尽快解决。
(四)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
目前,各商务网站都有自己的交易规则,这往往使网上购物者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从而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加强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建设,行业自律极其重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是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组织,要制定各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商务网站不能在固定格式合同中添加霸王条款,不能在合同条款上做手脚、设陷阱,损害消费者权益。协会要通过互联网接受社会对会员的投诉,对会员不遵守共同商业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直至开除会员资格。
(五)创新电子商务的信用模式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另外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名、CA认证等服务体系,加快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将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
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发达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持。国际上一个普遍共识是,第三方认证公司相对而言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因为第三方认证公司具有独立背景,在严格的行业规则和管理监控下,独立运作认证业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任何带有商业利益色彩的外界力量干预或影响认证流程,从而有力保证认证结果的公证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相信随着全社会诚信意识的加强,信用
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迟丽华.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 夏国洪,刘旭儒.中国电子商务与诚信问题浅识[EB/OL].
[3] 王莉.浅谈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体系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 崔金红.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8).[5] 瞿燕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J].企业文化,2006(8):145-147.[6] 陈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6(1): 49-53.[7] 于建嵘.信用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1-12-22.[8] 2007互联网创新领袖国际论坛秘书处.2007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大趋势[EB/OL].
第二篇:我国电子商务构建分析论文
摘要: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关于电子商务的负面新闻不断,通过网上开店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电子商务的信用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解决电子商务信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是当前首要任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用体系 构建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信息产业将成为国力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家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因其具有超越时空界限、双向信息沟通、交易手段灵活和交货方式快速等特点,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从而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因此,许多国家都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世纪的一项重要国策。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信用发展现状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网民总人数达到1.37亿人,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庞大市场。而宽带网络的进一步广泛使用,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6年4月17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 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网上购物用户数量达2 200万户,比上年增加600万户。但在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日显突出,关于电子商务的负面新闻不断,通过网上开店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许多网上购物者抱怨说不能按时收到所购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质量次等的、仿冒的、过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购买的商品,却也无可奈何。假“工商银行”、假“云网”事件不断。我国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北京时代珠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my8848网),拖欠供货企业和消费者货款600多万元,人去网空。
电子商务交易中,虚假交易、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由此引发了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B 2 C(企业对消费者)的全方位信用危机。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2006年9月公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最大问题。由此可见,信用危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瓶颈,要使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快诚信方面的建设。
近几年来,虽然建立信用体系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各地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和规范,这些法规的先后出台,提出了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务、失信惩戒、信用管理等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设想和指导意见,政府在立法规范信用领域做了一些探索,但这与信用行业发展的整体需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四种较为典型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
(一)中介人模式
中介人模式是将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中介人,达成交易协议后,购货的一方将货款,销售的一方将货物分别交给网站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当网站的办事机构核对无误后再将货款及货物交给对方。这种信用模式试图通过网站的管理机构控制交易的全过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欺诈等商业信用风险,但却需要网站有充足的投资去设立众多的办事机构,这种方式还存在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难以普及。
(二)担保人模式
担保人模式是以网站或网站的经营企业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为特征,试图通过这种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这种将网站或网站的主办单位作为一个担保机构的信用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使通过网络交易的双方降低了信用风险,但却加重了网站和网站经营商的责任。而且担保过程中,有一个核实谈判的过程,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适用于具有特定组织性的行业。
(三)网站经营模式
网站经营模式是通过建立网上商店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权后,让购买方将货款支付到网站指定的账户上,网站收到货款后才给购买者发送货物。这种信用模式是单边的,是以网站的信誉为基础的,它需要交易的一方(购买者)绝对信任交易的另一方(网站)。这种信用模式主要适用于从事零售业的网站。但也正是这种单边的信用模式,成为B TO C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
(四)委托授权经营模式
委托授权经营模式是网站通过建立交易规则,要求参与交易的当事人按预设条件在协议银行中建立交易公共账户,网络计算机按预设的程序对交易资金进行管理,以确保交易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这种信用模式中电子商务网站并不直接进入交易的过程,交易双方的信用保证是以银行的公平监督为基础的。但要实现这种模式必需得到银行的参与,而要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委托机制则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做到的。
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所采用的这四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经济意识的制约导致社会信用意识差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过渡而来,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信用规则还不成熟,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合同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每天见于报端,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而电子商务作为不见面的交易模式,更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无商不奸”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防范多于信任,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障碍。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在现有状况下推广和普及电子商务,必须要以政府为背景,包括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跨部门的管理,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建设本身就是行业性质的,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库,这些信息库本身没有相互联网,因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即使各行业的信息库互联,但由于部分商业信用信息相互保密,也会造成贸易双方无法从中获得有利的信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资信公司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其具有数据量大、信息齐全、信息更新快的特点,但由于信用评级还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评级的中介机构、依据等都未得到法律认同,致使评级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这些信用评价中心具有局部性和分散性,会导致资源的重置和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从而加大社会支出的总成本。
(三)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
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虽然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但它只是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控制。电子商务是个跨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商务活动,在企业实际电子商务交易中,涉及许多方面的法律问题,但没有相关的立法。由于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法律制约,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从事网上欺诈活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五)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严重干扰了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的构建
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危机要从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入手。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以及传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一)加强社会的信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
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是根本问题,没有信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会深入人心,也就不会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氛围。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呼唤诚信,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使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意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时诚信、信用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也就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要从培养人们的信用消费习惯入手,让更多网民接受电子信用支付手段,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为日后的信用消费提供便利。参与电子交易的各企业,要逐渐形成自律性的行业规范和商业准则。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将极大地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包括参与交易的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机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他们需要在一个完善的诚信环境下进行交易,但建设这种环境不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某一参与者具有诚信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才能营造出来。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相关立法,尽快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商业信用报告法》等信用法律规范;同时建立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如行业诚信管理、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管理等,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的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
建立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的,包括银行、工商管理、公安、税务等部门协同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通过这样一个信用平台,可以查询到全国任何企业、任何个人的信用记录。通过自动运行信用评估模型,信息网络还能提供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信用等级等。借鉴国外信用管理体系的经验,可以首先从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开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然后逐步扩展到个人信用管理体系。而电子商务依托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是搭建这个平台的最好保证。
(三)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一种法制经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更应如此。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是信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商业活动中给他方造成损害的失信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如在《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还很多,如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司法管辖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也应尽快解决。
(四)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
目前,各商务网站都有自己的交易规则,这往往使网上购物者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从而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加强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建设,行业自律极其重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是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组织,要制定各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商务网站不能在固定格式合同中添加霸王条款,不能在合同条款上做手脚、设陷阱,损害消费者权益。协会要通过互联网接受社会对会员的投诉,对会员不遵守共同商业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直至开除会员资格。
(五)创新电子商务的信用模式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另外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名、CA认证等服务体系,加快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将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
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发达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持。国际上一个普遍共识是,第三方认证公司相对而言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因为第三方认证公司具有独立背景,在严格的行业规则和管理监控下,独立运作认证业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任何带有商业利益色彩的外界力量干预或影响认证流程,从而有力保证认证结果的公证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相信随着全社会诚信意识的加强,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迟丽华.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 夏国洪,刘旭儒.中国电子商务与诚信问题浅识[EB/OL].
[3] 王莉.浅谈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体系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 崔金红.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8).[5] 瞿燕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J].企业文化,2006(8):145-147.[6] 陈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6(1): 49-53.[7] 于建嵘.信用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1-12-22.[8] 2007互联网创新领袖国际论坛秘书处.2007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大趋势[EB/OL].
第三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网讯:
内容提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将有三大目标,即“到2015 年我国电子商务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消费者方便安全消费的重要渠道;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2016年中国B2C电子商务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在“2011 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暨电子商务博览会”上商务部发布《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 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将达80% 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将占我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以上,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这就对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支撑体系。
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制订财政、税收政策,吸引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发展。建立电子商务法规标准体系。针对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物流、供应链协同、融资服务等环节,制订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开放性、兼容性的法规、规范、标准,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秩序,防范交易风险。建立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和统计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电子商务统计,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反映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模、结构变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为政策制订提供可靠依据。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制订电子商务信用规范,指导建立电子商务纠纷投诉与调解机构,加强消费监督;支持建立覆盖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全国信用信息数据库,鼓励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其他领域信用信息共享;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按照独立、公正、客观原则,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经营主体开展信用评价与认证服务;支持开展行业自律。鼓励电子签名、电子发票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结合城市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体系建设、乡镇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建设,鼓励整合利用现有物流配送资源,建设物流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和共同配送中心,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解决报关、结汇、退税等瓶颈问题,支持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与国际接轨。加强电子商务国际交流合作。扩大电子商务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国际与区域组织中的电子商务工作,参与国际电子商务规则标准的研究制订,支持跨境合作区的电子商务应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将有三大目标,即“到2015 年我国电子商务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消费者方便安全消费的重要渠道;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上述目标,商务部将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示范基地。选择电子商务发展快、当地政府积极性高、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城市,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引导有条件地区加快完善电子商务在线交易、诚信体系、标准法规等支撑体系建设。
做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广和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工作。选择业绩好、信誉高、有发展前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以及综合展会型电子商务平台,给予政策支持,推广成功经验,增强区域引导、行业辐射和产业带动能力。向外贸企业重点推荐一批运作规范、诚信经营、效益良好、国内外影响力强的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支持鼓励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加强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宣传,促进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支持鼓励、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网络零售,探索应用新模式、放大示范效应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工程;选取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企业开展农村流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工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按照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选取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主体,在电子商务领域探索信用建设的有效模式,形成信用建设良好氛围和可持续保障机制肉类蔬菜、酒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程;结合肉菜、酒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选择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试点城市和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改造交易流程,创新交易模式,强化流通追溯体系实效城市社区便利店电子商务促进工程;支持有实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城市社区设立综合性便利店,推动社区便利店信息化、标准化、连锁化和品牌化建设,运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结合的发展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便利店的竞争能力;支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与研究基地建设,满足电子商务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国际电子商务交流合作工程,建立跨境合作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动区域合作领域。
第四篇: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0-03-15 11:58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核心提示: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逐步探索,启蒙市场的十年,那么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已经来到了历史的三岔口,是直面问题,切实找准突破口,健康发展电子商务;还是维持原状,放任电子商务的自由发展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不可回避的责任。
自2000年迈入新世纪开始,中国电子商务至今已在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间探索发展了十年。十年间,阿里巴巴从不满周岁发展成为五大业务并行的上市企业;网盛从中国化工网等垂直电子商务平台集群到推出生意搜索平台;百度从信息搜索服务延伸至C2C领域。十年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始终模保持40-50%的高速稳定增长;电子商务从高科技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企业与消费者日常商务与生活重要组成一部分;电子商务交易额规模在中国消费总额的占比从几乎为零稳步增长到5%,并之开始显现对GDP的拉动作用。站在历史的节点,左顾右盼,突然发现中国电子商务在2009年已经悄然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电子商务价值观步入正轨
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年的发展,在2009年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从企业追求通过电子化的交易概念求新求变转变为以商务作为核心和根本,吸纳电子手段丰富业务渠道,最终实现市场价值的提升。从企业角度看,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传统行业企业目光从平台建设的初级层面聚焦到新渠道建设的更深层面,渠道价值的评价与挖掘成为企业的着眼点;从政府角度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逐步与社会资源、宏观经济指标相对接,如何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拉动经济提升、转变经济结构、预测经济走势成为政府的关注点;从消费者角度看,电子商务的价值已经从时尚化交易手段为导向逐渐演变为理性消费、便捷消费、安全消费为导向。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价值观开始步入正轨。
电子商务成为政府抓手工程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不断高速发展,其影响力逐步增大,无论是电子商务的所面临的问题还是电子商务的优势特点,都开始受政府的广泛关注,健康发展电子商务,拉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被提到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中。由于电子商务可以压缩企业供应链长度,提高生产、库存、运输与销售环节的效率,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一系列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
2009年中央经济会议的一系列要求,都与电子商务存在联系。未来政府经济工作重点主要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分别体现在:加大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电子商务本身恰恰是现代服务业重要支撑载体,是拉动内需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可以预知电子商务地位将在未来几年得到稳步提升,政府的资源配置将向电子商务发展有所倾斜。而历经十年的发展,大量民间企业的不断摸索,到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结构已经
逐步清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架构分为三层体系,最上层是由传统企业、平台服务商、政府构建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它们可以覆盖到各行各业,该层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各地方的优势传统行业作为发展支撑;中间层是网络平台层,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的构建;底层是物流、支付、安全、诚信、标准等支撑体系的构建,它们既是电子商务的使用者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是可随电子商务发展逐步壮大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架构的清晰等于为中国未来电子商务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重点,使电子商务作为抓手工程,推动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速发展
从电子商务发展增速看,十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始终保持40-50%的高速发展,2009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并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却在金融危机中爆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交易额)超过35000亿元,同比增长48.5%,高于2008年的41.2%。其中C2C市场增速更是达到97.8%,达到2340亿元。2009年B2C市场收到经济危机影响,企业自建平台力度迫于金融危机下经营压力有所减弱,但电子商务渠道的价值更加更加收到经营者的认同,新渠道发展规划力度加大,这为未来B2C的提速发展积累了发展势能。电子商务市场结构稳中有变
从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结构看,可谓是稳重有变。一方面,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中C2C占比有明显加大,达到6.57%。B2C与B2B占比保持稳定略有降低,分别为7.1%和86.3%。另一方面,从各细分市场第三方平台的竞争格局看,龙头平台服务商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阿里巴巴在第三方B2B市场市场份额增长近13个百分点,达到65.5%;京东商城在第三方B2C市场份额达到18.6%,优势明显;淘宝在第三方C2C市场的占有率增长1.4个百分点,达到85.9%。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平台的服务质量、品牌影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再者,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各地移动城市的建设力度加大,中国电子商务逐步衍生出移动商务市场,2009年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两大市场格局开始显现。
电子商务外延渐广,内涵渐深
回顾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行业应用看,金融、商贸流通、物流、建材、化工、制造等行业应用不断深化,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越发紧密;从渠道建设手段看,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站营销,呼叫中心、短信、新媒体营销的比重逐步增加,企业对大电子商务理念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第三方平台中的京东商城与行业用户中的保险企业就是将网站、呼叫中心和其他手段进行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的先驱。
回顾十年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是摸索与探索的十年,电子商务服务商对电子商务的引进、推广、规范贡献功不可没,它们犹如星星之火,开展了蓬勃的中国电子商务启蒙运动。展望未来,随着政府参与规范与扶持力度的加大,电子商务发展架构的成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更具针对性与方向性。预计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将聚焦以下几方面:
金融与商贸流通将成为C系电子商务主要载体
无疑未来政府将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在经济工作中的应用程度,而从目前政府一系列动作看,B2C、C2C等面向个体消费者的C系电子商务应用又是重中之重。而C系电子商务需要行业载体作为依托,从过往发展情况与未来行业影响看,金融与商贸流动业无疑是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最快的两大行业。
金融业是中国信息化水平相对成熟的行业之一,随着近几年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和经验。同时银行又是未来中国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的主力,通过金融服务推广电子商务应用,规范电子商务市场,培育更理性的电子商务消费群体符合国家一点带面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
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自发性更强,与消费者的接触面也更广,涉及细分行业与领域更多,社会影响极大。商贸流通业的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健康的商业秩序,并通过一系列监管、统计行为,深入研究电子商务渠道价值以及与宏观经济的管理规律。发展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应用符合国家2010年经济发展方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
电子支付业务开始向银行转移
作为电子商务发展重要支撑体系,电子支付在过往的十年间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出现,摸索出一套合理的、能被消费者接受的支付方式,弥补了银行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中的空白,其作用与贡献不可抹杀。但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成熟,线上交易金额不断扩大,2009年仅支付宝一家的日交易金额就已经高达12.13亿元。为规范金融秩序,国家势必将政策向银行倾斜,逐步提高银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服务比例。
一方面,网上银行业务模式有可能逐步效仿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实现资金中转机制;另一方面,银行卡与信用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力度将大大加强,银行、银联、发卡服务商、收单服务商、系统集成服务商、第三方卡业务运营商将在电子支付体系重建中面对巨大发展机遇;但必须指出,由于目前消费者支付习惯的逐步养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仍将长期存在,并在支付体系重建中发挥巨大作用。
电子物流服务提速发展
早在2007年,赛迪顾问就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开始面临发展瓶颈,而瓶颈的制造者就是目前尚不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没有规范化的物流服务,中国电子商务链条就不可谓健全。物流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进入2010年各地方政府将大力服务物流现代服务业,壮大物流业本身的同时,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之间相互拉动,共同生存的关系也将更加明确。未来3-5年,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加强电子物流服务,包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物流管理服务平台等,物联网概念将在电子物流服务的发展中转变为实际应用,GPS、GIS服务商也将加入物流体系建设的大军之中。
数字内容服务引领移动商务深化
分析2009-2010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现状与趋势,就无可回避的要提到移动商务市场形成与壮大。如果说2009年中国移动商务市场仍处于概念普及与发展规划阶段,那么2010年开始,中国移动商务将逐步走进落地服务与实操阶段。而赛迪顾问认为最先迈入移动商务市场的将是数字内容服务业,各地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平台将陆续涌现,并率先成熟起来,进而带动其他行业打造移动商务渠道。
小结
十年星火一甲子,一朝燎原映千年。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逐步探索,启蒙市场的十年,那么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已经来到了历史的三岔口,是直面问题,切实找准突破口,健康发展电子商务;还是维持原状,放任电子商务的自由发展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不可回避的责任。电子商务的星星之火已经遍布祖国各地区、各行业之中。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二五”中的电子商务何去何从就成为2010年电子商务市场推动者与应用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能否准确抓住电子商务发展规律,能否准确切入电子商务发展要害,将决定着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市场走向,将决定着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助推器,将是中国迈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甚至引领世界经济的千年大计
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及应用水平均已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和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商贸服务业也较为发达,市民接受新事物能力和消费水平均较高,进行商贸流通业(即商品流通和为居民服务的第三产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愈来愈多的商贸服务企业意识到了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经营方式,用电子商务手段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已有许多企业在着手计划或已进行自身的电子商务建设,这就有了对商贸服务业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迫切需求。
1.2 项目背景
电子商务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业务和应用。电子商城系统的建设,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服务的门户站点,是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的真正体现,为广大网上商家以及网络客户提供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网上生存环境和商业运作空间。
电子商城的建设,不仅仅是初级网上购物的实现,它能够有效地在Internet上构架安全的和易于扩展的业务框架体系,实现B To B(企业对企业)、B To C(企业对用户)以及C To C(用户到用户)等应用环境,推动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篇:我国医药代理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我国医药代理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据悉,“商康站长”是将商康医药网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在某区域终端市场的地面营销、配送、客户服务等业务实施排他性地全权委托给当地 业务团队的一种新型医药代理电商合作模式,受托业务团队可共享商康医药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商品库、呼叫中心、物流配送等配套业务系统,与商康医药网是一种 紧密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发展、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而站长是指与商康医药网签署区域业务委托协议的医药电子商务区域合作伙伴,是利用商康医药网提供的专属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及配套服务体系,进行区域市场药品采购、销售、物流配送、信息挖掘、终端客户管理及其他电商增值服务等行为的合法医药从业人员或中小型企 业。
2012年,医药代理电商风生水起,医药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市场角逐的热点,许多医药电商企业纷纷摸索和规划发展战略。近日,湖南省首家医药B2B企业 商康医药网又开始有了新动作,其全力热推的国内独家首创的“商康站长模式”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全新合作代理模式引起了业内和媒体的关注。
众所周知,传统医药代理商仅仅通过销售所代理药品差价获得收益,为确保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往往需要自行用现金现行采购足够的产品库存在公司仓库,产 生货物库存成本、仓储成本及可能出现的破损等其他成本,令不少中小企业难堪重负。而近年来,新医改政策剑指药价虚高,《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办法》等各项 新医改政策的推行致使传统的医药代理制模式受到严峻的考验,甚至被终结。商康医药网独创的商康站长模式顺应了新医改政策趋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简化流通环 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优势机制,辅以市场资源互补,共同成长的资源集成合作模式,势必引领医药行业流通模式新潮流。
目前,商康站长全国招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每个县级地区仅招募一席。成为“商康站长”后,将享受在商康医药代理电子商务平台这个复合式商务平台进行 网络管理、品类管理、订单管理、价格管理、资金管理、物流管理和会员管理等增值服务,能有效提升交易效率和经营业绩,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共 同分享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成果及诸多衍生增值收益。
010-8498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