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一、拯救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管理心理学把管理者(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任务型和情感型。任务型的领导比较“冷”,只关心团队的工作效率,不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而情感型的领导侧重于协调人际关系,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擅长于制造气氛,提高团体的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型的领导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他们常常过分热心,过度干涉,爱管闲事,婆婆妈妈。心理咨询师也常常会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英雄情
结),跨越人际界线,对咨客过度干涉。在咨询过程中,打破人际界线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打破人际界线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人际界线不清。
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
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都属于软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但是,两者毕竟不同。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
三、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英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赖,非常纠缠。在大家庭里,女性达到一定的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百里挑一,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象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就是依赖。当然,病人不是依赖所有的人,而是关系亲密的人,对陌生人通常是比较排斥的。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不过,他们所回避的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相反,他们对亲人还是比较依赖的。这说明,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兼有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亲和疏、可靠和不可靠,依赖“白”(亲和可靠),回避“黑”(疏和不可靠)。依赖和回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赖型人格障碍侧重于依赖,回避型人格障碍侧重于回避。
第二篇:人际界线不清的25种表现(上)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具有人际界线不清和“分裂”(把妈妈分裂为好妈妈和坏妈妈)两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界线渐渐清晰(分离),分裂的妈妈合而为一,这个过程叫“分离-个体化”。从理论上讲,三周岁的孩子应该基本完成分离-个体化,而事实上许多成年人都没有完成这个过程。人际界线不清有以下表现:
一、拯救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
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都属于软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但是,两者毕竟不同。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
三、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英雄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赖,非常纠缠。在大家庭里,女性达到一定的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百里挑一,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象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就是依赖。当然,病人不是依赖所有的人,而是关系亲密的人,对陌生人通常是比较排斥的。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不过,他们所回避的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相反,他们对亲人还是比较依赖的。这说明,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兼有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亲和疏、可靠和不可靠,依赖“白”(亲和可靠),回避“黑”(疏和不可靠)。依赖和回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赖型人格障碍侧重于依赖,回避型人格障碍侧重于回避。
四、讨好
讨好既是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一种投射性认同,又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一种自体客体移情(反映性移情),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而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是“假自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讨好父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能力的提高,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或者说,如果是生活所迫,讨好一下某个重要人物,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讨好变成一种风格,到处讨好,奴颜婢膝,那就有问题了。
说讨好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是因为,如果不给别人带来实际的好处,譬如请客送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仅仅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自我完善,那是没有作用的。以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其实是一个错觉。
再说,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有那么重要吗?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并没有实际的好处,除非得到奖金,或者提拔。
表演型人格障碍很在乎这些虚名,为了追逐虚名而脱离实际,其实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五、猜心
讨好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思,不然的话,马屁拍错了,反而被踢一脚。以为自己能够猜透别人的心思,这本身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别人的心思是永远猜不透的。于是,有的人去研究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学去了解别人的心思。猜心也是拯救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有的人喜欢猜别人,但害怕别人猜自己,担心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知道。这种人通常兼有黑白分明,而且认为自己是“黑”的,自我评价是负面的。所以,他们回避与人接触。表面上与人划清界线,其实是人际界线不清。别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心灵感应”是不存在的。当这种担心达到一定强度时,可能会出现被洞悉感,觉得自己被跟踪、被监控。偏执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偶尔会有这种症状,如果非常明显,那就是精神分裂症了。有的人喜欢被别人猜,故意不把话说清楚。如果猜对了,就很高兴,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音;如果猜错了,就不高兴,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够用心。
猜心就是投射,不是猜出对方的心思,而是把自己的猜测强加到对方的头上。
六、敏感
猜心和敏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很难说清楚。知道了别人的心思,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叫敏感;因为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变化,这就叫猜心。
敏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共情,或者共鸣。双方的情绪相同。对方是什么情绪,我也是什么情绪。人喜亦喜,人悲亦悲。这种情况也叫“感染”。有的人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看肥皂剧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种人心软,耳根也软,没有主见,容易受暗示。第二种表现是对抗性的,双方的情绪不同,但有联系,是对应的,例如,别人想打我(愤怒),我感到害怕(恐惧),或者别人在哭(悲伤),我觉得烦(愤怒)。别人表扬我,我感到高兴,别人批语我,我感到难过,别人对我好,我很开心,别人对我不好,我很生气。这些也是对抗性的。
一般认为,共情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对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恋”的表现。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敏感主要表现在“对抗”。换句话说,他们的情绪不容易被感染,但容易受影响。其实,强迫型、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也是对抗性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影响。
还有更多人际交往中界限不清的表现,请关注《人际界线不清的25种表现》(中)(下),天津燕园心理愿为您提供专业化、有效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第三篇:界线测量
界线分类
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权属界是界线的一种,显示主权和支配的属性。各类产权用地界线,其中包括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国家用地、事业单位用地界线等。界线测绘
明确划定行政区域界线,离不开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界线测绘的依据是《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测绘准备、界桩埋设和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与相关地形要素的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和印刷以及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的编写等。界桩点的平面位置采用卫星定位、导线测量确定。同时采用 GPS 大地水准面拟合、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测定界桩点高程。勘界测绘
勘界测绘就是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工作。勘界测绘的目的是通过获取和表述行政区域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为边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勘界测绘过程是在确定界线实际走向后,在实地埋设界桩,测定界桩平面位置和高程,测绘边界线,并在有关图件上作描述。行政区划界线测绘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的 基本原则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各市县)之间签署的协议书,并且已经批准的行政区域界线,按照批准的行政区域界线进行;没有经过批准的行政区域界 线,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即尚未正式划定过边界线,但已形成传统习惯边界线的,按照传统习惯边界线进行,双方有争议的,待争议解决后进行。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是指毗邻行政区人民政府在上一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地划定行政区域界线,树立界桩,形成准确反映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文件、资料和地形图,确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工作。界桩位置一般在地形不易辨别的边界线转折处,界线与道路、河流相交处,山口、鞍部和平缓的山顶处,以界河、界路等线状地物线状地物为界的边界线起讫处等。界线测绘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界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 0.1毫米。高程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十分之一。界桩点
界桩是边界的永久性标志,由界碑和底座组成。界碑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坚硬石料凿制成型;界碑和底座结合为一整体。界桩类型分为:三面大型、双面大型、双面小型和简易四种类型。界桩登记表
界桩登记表的内容主要包括:界桩号、界桩类型、坐标、高程、所在地、界桩位置略图、界桩位置说明、界桩与方位物相关位置等栏目。
省界桩号由边界线编号、界桩序号和类型码组成,如5253006Q为贵州省和云南省边界上的 6号单立界桩。
方位物一般不少于三个,应选择明显、固定、离界桩较近的地物。方位距离实测。边界线的标绘
边界线的标绘是将双方确定的边界线、界桩点的位置准确地标绘在规定的地形图上。作为边界协议书附件的边界线地形图是详细表示边界线和界桩点位置的勘界测绘成果之一,是经勘界双方签字确认并经国务院决定后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边界线标准画法底图。
边界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万,荒漠戈壁地区可用1∶10万比例尺。边界线走向文字说明
边界线走向文字说明是对边界线全线实地走向进行描述,以便于界线的实地确认,配合并补充边界线地形图等资料。
边界线走向文字说明内容一般应包括边界线起迄点、界桩点的位置、坐标、高程,所在地名称,界桩间距离等。
说明以明确描述边界线实际走向为原则。要求简明清楚,采用通用的名词术语,地名准确,译名规范,并与边界线地形图一致。
边界线走向方位采用16方位制,以真北方向为基础,分为:北、北偏东北、东北、东偏东北、东、东偏东南、东南、南偏东南、南、南偏西南、西南、西偏西南、西、西偏西北、西北、北偏西北。每个方位占 22.5 度。
权属界线测绘
权属界线主要有各类产权的用地界线。权属界线通过每个界址点连接成界址线。
权属界线测量方法和精度同地籍界址点。
一、二级界址点的精度分别为 0.05 和0.075米。
界线测绘成果
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以及测绘过程中用过的起始点成果、控制测量和界桩的计算成果,作业中产生的用图和文本资料等。
界线测绘成果整理
文本资料:起始点成果、计算成果、测量记录和辅助用图,还包括界桩登记册、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等。数据资料:主要有边界地形图数据和边界专题数据。
图形资料:有边界地形图、边界线情况图以及边界协议书附图等。
界线测绘成果验收
检查验收内容如下:
界桩埋设位置和界桩编号;
边界线调绘资料;
界桩坐标成果和界桩登记表(包括界 桩位置略图);
边界线地形图;
观测手簿和计算成果;
边界线走向文字说明;
技术总结。
界线测绘成果由各级测绘主管部门根据测绘法的要求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成果成图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界线测绘成果要根据界线测绘的目的、内容和提供成果要求建立界线测绘资料档案。
第四篇:友情的界线
友情的界线
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初二(5)班姓名:张英指导老师:李天勇
初一入学,在那个陌生的新集体里,我的第一个朋友就是你,当老师把你的位置调到我身后,我就觉得我们将会是好朋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和你因为不经意的几句话便打熟了,我们的友谊也从此开始。
是你把我从一个并不爱笑,并不爱说话的女孩变成一个乐观的女孩,是你积极向上的心态深深地感动着我。在一次不经意的玩笑中,你笑着告诉我,你并没有爸,起初我并不相信,但慢慢地我发现你真的没有爸,我曾为你感到悲伤,但你却每次都能一笑而过。由此,我开始佩服你的坚强,从此,我和你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你总是很亲切的叫我英子,我也经常很关切的称你为靖子,我们常常和对方交换自己的秘密,有什么好的东西也会一起分享。你很爱笑,可以确实的说,我几乎从未见过你哭,我以为是你的坚强战胜了你的脆弱。可是,我没想到,你也有脆弱的一面。那是初一时发生的一件事,你可能是因为一件事和一个男生争吵了起来,最好你们两个几乎要打了起来,似乎是那个男生大声地骂你,你哭了,趴在桌子上大哭,我一直在你的旁边安慰着你,心里也替你难受。
我们的友谊一直维持到初二,我们也吵架了,但似乎每次都是我道歉,随后我们又和好。但是,经过几次“战争”后,你对我越来越冷淡,我也很伤感地在我和你的日记上写到:“友谊一旦破碎就很难回到最初。”你看到这句话时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冷冷的一笑。从此以后,我就发现我和你之间存在着友谊的界线,怎么越都越不过去。
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讨厌你的,因为我讨厌你对我的冷淡。我曾经很难过的问你,我们之间是怎么了,为什么总是因为一小点事情吵架。你也只是笑笑,我见你不回答,便不想再为难你,然后便转身离开。你知不知道,当我看到你一个人孤独的背影时,我的心也在悄悄的流泪。直到后来,当我知道你有好几次都将我的本子扔进垃圾桶里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我猛地拍在你的桌子上,正在看书的你被我吓了一跳,我对你大叫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无所谓地说,你管我,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上课铃响了,我慢慢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哭了,哭得比你上次哭得还伤心。其实我真的很想问问你,我和你之间的界线,究竟是谁划分的?
靖子,我还能这么叫你吗?你是否也很想亲切地叫我英子,我和你之间的界线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你,是否还能和我一起重新写友情的日记。我真的很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像从前一样。其实,我已经把你当作我的好朋友,因为是你乐观与坚强深深地感动着我,使我由以前的内向变为现在的外向。虽然,现在我和你是朋友,但是我和你之间仍然存在着友谊的界线,这根界线使我和你的距离变远了,变得遥不可及„„„..
第五篇: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甲村与乙村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甲村与乙村相邻,本着有利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土地权属界线问题达成如下协议,具体条文如下:
一、权属界线划定前有关问题的处理:
1、甲村在乙村和丙村交界处的荒地20晌,因地势低洼无法耕种,经协商归乙村所有。
2、甲村与乙村在101公路北侧耕地互相插花,经协商相互调换后耕种,以界沟表示。
二、界线划分协议
1宗地界址点、界址线说明:J1点位于坐标:X5080103.3 Y44567961.9;J2点位于甲村52号旱地地块东北角;J3点位于水渠与田埂延长线交叉点中;J1点-J2点-J3点均以田埂中为界;J4点位于水渠与乙村4号草地地类界线交叉中;J5点位于水渠三叉口中;J3点-J4点-J5点都以水渠中为界;J6点位于水渠拐点中;J7点位于水渠拐点中;J8点位于水渠与内图廓线交叉点中;J5点-J6点-J7点-J8点都以水渠中为界;J8-J1点以本图内图廓线为界。该宗地闭合。具体位置可见权属协议书附图。
2宗地界址点、界址线说明:。。。
三、有关说明
第一号界桩,即J1,位于…;第二号界桩,位于…,第三号界桩,位于…详细情况见界桩(界址点)成果表。
协议单位:甲村(公章)代表:
(公章)代表: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