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催眠?-五个正确的催眠观念(廖阅鹏)
什么是催眠?-五个正确的催眠观念(廖阅鹏)
-催眠/冥想-潜意识
让我们先替催眠下个定义:当我们被某些连续、反复的刺激,尤其是语言的引导,使我们从平常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会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催眠。
第一,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着了,除非进入很深的催眠,不然,你的意识仍然很清醒。也许有些人会担心在催眠中被居心叵测的人控制。不可否认,在过去曾经发生过利用催眠术来犯罪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想体验催眠,最好能找人品高尚的催眠师来帮你催眠,或者学习自我催眠的技巧,或者,聆听像我们这套效果良好的催眠CD。
在你聆听我们这套催眠CD时,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睁开眼睛,就能回到正常状况。不过,因为催眠是一种很舒服的状况,所以,你不会想早一点离开催眠状况。
第二,催眠效果主要是由语言的引导、暗示来达成的,与超能力、气功、魔术、法力可以毫不相干,催眠没有什么神秘色彩,任何人都能够学会。
第三,在一般意识状态下,人们很难进入潜意识的世界,但是,在催眠状态下,一旦处于α脑波状态,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容易接受引导而打开潜意识的记忆库、或给潜意识输入积极、正面的信念。
第四,不必担心在催眠中会醒不过来,也许有些人会因为在催眠状态下很放松,很舒服,所以不想太早脱离,这时候,不妨好好睡上一觉,睡饱了,自然就会醒来。
在我的经验中,凡是在催眠中睡着的人,事后都说他们睡得好甜,醒来以后充满活力。催眠对于帮助安眠,效果很好。
第五,我们的潜意识具有惊人的能力,它储藏人类所有的智慧,它控制我们身体所有的自动运作,催眠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潜意识里的负面想法,让潜意识发挥最好的功效。一个善用潜意识的力量的人,将会快速获得各种领域的颠峰成就。如果大家都能对催眠有更多的了解,我相信催眠会帮助我们拥有更美好更快乐的人生。
积极、正面思考的重要性
佛法说:万法唯心造,意思就是这个世界都是由我们的心灵力量所创造出来的,我们的命运也是由我们的想法所形成的。
新时代的思想说:你创造你自己的实相,也就是说,你的心里怎么想,你就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你认为自己不会出人头地,你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有钱人,你认为都市的人都很冷漠,你认为自己是个不怎么样的人,那么,你会心想事成,你就会成为你所想的那种人。
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知不觉接收到许多负面信念,这些负面信念只有一小部份会被你察觉到,大部份都储存在你的潜意识里,潜意识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此,其实你被许多负面信念影响很大,而你可能毫无感觉。
如果你的潜意识里完全没有那些负面信念,你早就成为一个非常自信、健康、成功、有钱、充满迷人魅力的杰出成就者。如果你想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创造美好的人生,你一定要清除潜意识所有的负面信念,然后输入正面积极的信念,自然而然地你会变成一个具有成功性格的人,你就一定会成功。
因为催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直接与潜意识沟通的技巧,所以透过我们的催眠CD,你将会很容易、很轻松地达成清除负面信念、输入正面信念的目的。有些人以为,容易被催眠的人一定是意志薄弱、容易被影响、被欺骗的人,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事实上,根据研究报告指出,比较容易进入催眠状况的人,智商比较高,比较具有想象力,比较能够放松自己,性格比较稳定,而且比较能够接受新鲜的事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好。
作者简介:廖阅鹏是台湾顶尖的催眠大师,美国临床催眠治疗学会会员,美国催眠师学会认证的催眠治疗师及催眠训练师。廖老師目前主持葛吉夫催眠中心,除了催眠治疗、教学,更致力于催眠CD、脑心科技产品的开发。
第二篇:营销不是忽悠是催眠
营销不是忽悠是催眠
催眠术(hypnot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乍一看催眠给人以神秘、魔术般的印象,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认真研究一下催眠就会知道,催眠不是像魔术、占卜那样虚幻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催眠、被催眠这一单纯的过程,实际上,它有着非常严密、完整的理论,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大有作为的科学。
那么策划师怎么又和催眠师有关系呢?很多人不得而知。笔者觉得主要是目前的企业习惯了铺张、大方的推广方式,看不上“小动作”——结果策划师也放弃了闪转腾挪的细小功夫,觉得不上台面,但好的策划师如果不能做到内外兼修,就不合格。而催眠效应就是近身搏击的小功夫。
催眠效应也被成为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老板在公共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事起到暗示作用。有的企业老板邀请我给员工做培训,我在课程中穿插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是所谓催眠效应的运用,也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心理专家对F1赛车手进行催眠暗示,将比赛的实际路线与技巧在催眠中让车手暗示自己,例如在弯道控制方向,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结果大幅度提高了车手的成绩。有的朋友可能就会说了,说的那么热闹,到底如何催眠啊?我认为,企业管理的催眠术主要有两方面,对内催眠和对外催眠:
一、对内催眠:
首先你要认同我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催眠术也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目的也很明确:你要让员工产生幻觉,高度认同企业文化,自觉遵守企业制度,甘心服从你的管理。
如果你的企业非常棒,员工的待遇非常好,那就不用再继续催眠了。如果你的企业不是那么好,员工满意度也不是那么高,那你就应该对员工实施催眠术。
既然我们知道催眠术就是心理致幻,我们就要创造心理致幻的条件,这个条件就落实在企业场的建设上。我所说的企业场就是要让你的企业有一种磁力,员工一进入企业,立刻就被这种磁力给吸引,顺着你制定的蓝图行动。
现在的员工的自我保卫意识是非常强的,他在潜意识中对企业管理者都是抗拒的,尤其是当前的80后员工,自我为中心,不服人、不领情、不融入。笔者开出的药方是:企业内部定期召开员工大会,最好每周一大会,每天一小会。每次会议上反复针对员工的心理进行宣传,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让他们相信现在的工作是多么难得,他们是多么幸运,丢掉这份工作后将面临的悲惨命运。
还要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比如加入拓展训练、融入团队、激励游戏等环节和要素,这样的话,能让员工感同身受,分外投入。
建议企业老板及时给员工问寒问暖,你要通过许多事件表现员工在企业的无量前途,没有事件也得制造出来。不断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攻势,不择手段,直到达到目标,即建立企业场。
或许有人以为这种方法不道德,那是妇人之见。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日子越来越好过。当团队形成一个人,做出好业绩,分得好提成,过上好日子,就是双赢。
二、对外催眠:
这里说的对外催眠术指的是对消费者利用暗示的方式进行心理催眠,使之“神智不清”、失去判断力,进入一种迷茫的境界,而不由自主地作出选择。
拿旅行社为例,当游客犹豫着不报名!当团队犹豫着不签约!当游客不知道选择哪家社!建议:“将他击昏!”哈,并非真正去把消费者打昏,而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催眠,让他们“神智不清”,甚至“休克”过去。
有这么神奇吗?有的营销人表示怀疑。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有神奇功效的广告就是通过心理暗示催眠法来影响消费者的行动。
比如,一家电影院在放映过程中,突然插入了一段冰淇淋广告,一晃而过,观众还没有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时,广告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结果等到看完电影之后,大家都到电影院门外的售货亭买冰淇淋,效果极佳。可口可乐公司也用过这种方法,结果发现,影院旁的可口可乐销量突然提高了18%。与此案例接近的还有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参与试验者观看电视画面,画面是一些图形,在图形中用极小的字符写着:snow(雪),事后70%以上的实验者表示自己有凉爽和冷的感觉。
实验二:1957年的美国,新泽西州。维卡里试验一种投影仪,可以在1/3000秒的时间内闪烁一些词汇。他在一家影院做实验的时候。分别投射了“喝可口可乐”、“吃爆米花”的信息。而后爆米花的销量提升了57.5%,可乐的销售量提升了18.1%。
但是多数西方人认为这种嵌入式的伪装符号是不道德的,是在试图控制其他人,所以在英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潜意识广告是被禁止的。不知道我国是不是有这样的法律条款。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否则脑白金也不会这么狂热的播出。
郭德纲在北大演出的时候也曾说:优秀的演员就是心理大师,观众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安静,是他预先设计好的。但是这种影响是必要的,是演员对于舞台的掌控。而且是非主动地赢得什么利益。因为观众是先付款再进场,进场也是为了满足这部分的心理需求。
催眠过程一般经历两个阶段,首先使消费者产生某种想法,然后再根据想法而采取行动。策划师应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策略。
1、命令催眠
这种策略是使消费者直接产生某种危机感,迫使自己采取行动。例如“数量有限,欲购从速”,“限量发售、售完为止”,“推广期,成本价销售”,“紧急行动,除夕大赠送”,“两大送一小,送完为止!”命令性策略要求暗示语言精练。
现代生活都非常紧张,消费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想为什么你的旅行社抢名额,或者你这里真的是否最实惠,只看到最实惠的广告语,就直接可以产生购买的冲动。
当然,这种策略特别适合“感性购买”的消费者,他们对便宜的促销计划有种潜意识,暗示就会使之表露出来。比如同行报名的母女,比如女同学,比如老年人都属此类。
另外,电视购物被评价为有“催眠”的能量,有个很有趣的例子,湖南卫视台长欧阳常林的夫人,就是“快乐购”的常客,她每天干家务时锁定这个台,买了几十件商品堆在家里,作为台长太太,她没有要求赠送、打折,购物对于不缺钱的人来说,是最重要、最能带来快感的娱乐方式。
2、建议催眠
这种策略是采用温和的语言,例如,各种报刊、杂志中的有奖旅游征文,照片征集,策划好点子征集,可能会有意外惊喜。都会吸引顾客的眼光。
又比如,在每年的教师节,各景区、旅行社都提醒消费者,教师享受一份优惠;三八节便是女性享受某种优惠等等。建议性策略适合于所有类型的消费者。
总之,暗示催眠法在品牌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地不断开发和应用。比如,国外有家旅行社在报名的前台不同的柜台前,设计了不同的气味去影响消费者、暗示和催眠游客。
比如,他们在负责去北美洲旅游的柜台前,散发的是可乐果的香味;在办理去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的柜台前,香草的芬芳沁人心脾;而在预定豪华轮做海上游的柜台前,则仿佛漂浮着一股海面上含碘的水汽。
3、背书催眠
品牌为了增强其在市场上的承诺强度,通常还会借用第三方的信誉,然后第三方以一种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来对原先品牌的消费承诺作出再一次的确认和肯定。这种品牌营销策略,我们称其为“品牌背书”(BrandEndorsement)。
从企业的角度,中央电视台其实脱离了纯粹的媒体角色,它有双重角色和功能,一是最大范围内有效发布信息;一是提供“品牌背书”式的强大背景支持。
来自奥美的一项研究表明,从文化上,亚洲人比任何一个其他地区的人都容易受“背书(endorsement)”的影响。亚洲人愿意倾听、观察,并且当心智统一时跟随。谭小芳认为:传统的品牌传播很大程度上关注品牌自己怎么说,而在亚洲,别人怎么说品牌也十分重要。
例如,印度从旅游业角度,针对高端游客,以富丽堂皇、神秘悠久的王室文化作为基础,着力打造“IncredibleIndia”的国家形象,从而让印度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这种符合印度历史文化的准确定位,为印度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价值,也带动了印度其他行业的发展。
为什么众多旅游景区在央视投放广告呢?从旅游企业的角度,中央电视台其实脱离了纯粹的媒体角色,它有双重角色和功能,一是最大范围内有效发布信息;一是提供“品牌背书”式的强大背景支持。谭小芳认为:在中国,只有央视能同时将这两种功能发挥到极致。
4、明星催眠
有些品牌用明星代言,虽然这手法已泛滥,但只要应用得当,还是能有效树立其专业印象的。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业界已颇多,这里不再赘述。
成功的明星广告是策略的成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将明星的作品、形象、特点与品牌有机地结合,如杭州的旅游代言人曾是女子十二乐坊。
明星示范的力量从整容市场的兴起也能窥见一斑。韩国明星发展了一个行业,韩国的明星为韩国整容业起到了巨大的广告效应。消费者由此还产生一种偏见:认为“韩国、泰国美容整形比中国强”的假象。
国人对我们自己的美容整形还没有真正了解。其实,韩国名列前茅的整容医生甚至连我们1994年的水平还没达到。但是大家就是认为韩国的整容水平高。这是被一种(从众)心理所覆盖了”。
5、公关催眠
公关事件营销的案例比如:“81岁”的宾利.旅行者、“58岁”的美洲豹、“46岁”的劳斯莱斯.百万银云(又名银色水滴)„„在一辆“宾利.大陆人R型”的率领下,21辆难得一见的古董名车被特许开上西湖白堤。
这批参加“《辉煌中国》——2007古典汽车中国之旅杭州行”的老爷车,都是在汽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顶级名车,总市值超过1000万英镑,都是首次来到亚洲。在这支堪称豪华的车队中,不仅有欧洲皇室成员、英国贵族和各界商业名流,还有《纽约时报》等世界级媒体,“古典汽车中国之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他们也通过对车队历程的详细报道,真实地将杭州的美丽风情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个公关事件玩的大,将全世界都催眠了:杭州如同古典汽车一样典雅、高贵、迷人,如同美人一样吸引游客前往。
6、舆论催眠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的5A景区评选,“选上5A”对景区来说,这不仅是陈述事实,也不仅仅是对自身成就的夸耀,实际上它最大的功效是是暗示其他消费者:这是政府权威的认证,如果你相信政府,那么就请来我们这里参观游览吧。
而客户的一般心态是,与众多的人做出相同的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出错的概率,即使是错了,由于大家一起错,心理也平衡。这样利用群体压力的方式,消费者想不“就范”,都难!
7、从众催眠
家庭喜剧片《我爱我家》也是利用不时的笑声来增加效果,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被导演安排录音笑声,这可能是利用“电影院跟随效应”吧,好像在家中也能和大家一起笑,人家都笑了,你不笑好像不太合适?就是这样,效果达到了。这就是从众效应。
其实,现在的电视上播放的情景喜剧,不管最早的《我爱我家》也好,到现在流行的《武林外传》《家有儿女》也罢,都在剧中每个可能的爆笑点上,被插进去了无数的人工笑声,尽管有些爆笑点,对观众而言,并不觉得可乐,但导演还是照加不误。这可能是所有情景喜剧的一大特点。难道是导演自作多情,拿着人工“痒痒挠”,让屏幕前的观众非笑不可?现实是,加了人工笑声的情景喜剧,观众觉得它更可笑,观众爆发真实笑声的机率要比没有人工笑声时要大得多。所以,导演不是傻子,导演深知,情景喜剧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利用随众效应的情况:卫生间盘中的小费(不一定真是客人给的)、街头乞丐盘中的碎钱(可能那些数一直没有变过)、平常所说的“托”、排队多的小店.....观光旅游团被称为放羊,这里的羊群效应的学名就是从众效应。
为什么总裁签售模式在家居业的零售终端屡试不爽,屡建奇功?很简单,就是利用了占便宜的从众心理。您可以看到——总裁签售模式中不管是中国区总裁、中华区总裁、全球总裁也好,总经理也罢,总之这个名头一定要大。至于在终端现场正襟危坐的是不是真正的总裁,这个消费者在现场反倒并不怎么关心和较真,他们关心的重点早转到自己能否在现场抢到便宜了。
总裁签售模式成功的要诀就是是否让顾客占到了便宜,而且是否是占到了大便宜。这点厂家和商家是真要出血和割肉的,难怪98元一个的马桶被顾客排队抢疯了。如果认为商家这种让顾客占大便宜的做法是赔本赚吆喝,那就有点太幼稚了,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商家正躲在门后数钱偷着乐呢。
再比如,每次去上海科技馆附近,都会看到地铁站旁的出租汽车候车点上,乘客自觉地排着队,静静等候着。而出租车也依次排队,一辆接一辆鱼贯而入。起先以为这是偶尔现象,看得多了,才知道这里的文明候车已习惯成自然。
没有专人管理,没有栏杆绳索,却无论白天黑夜,还是晴日雨天,天天如此。凡是来到这里候车的人,都会被井然有序的文明氛围所感染、所约束,心甘情愿地走进文明的队列。因此,网友把这里誉为“上海最文明的候车点”。甚至有人在荐“上海最值得一看的地点”时,就推荐科技馆地铁站外排队候车的人。
笔者认为:“科技馆站现象”有借鉴意义,因为这是一棵“原生态的树”,没有人为的干预,自发形成了高度自律的状态,这正是最为理想的状态。那么,在华尔街骑牛照相事件等等国人失仪现象就是从众效应的反运用了。
香港电影《双雄》中夸大了催眠的功效,说30分钟内就可以催眠一个人,被专家证实是不可能的。而有些策划师向你承诺一些违背常理的营销效果,当心,他在催眠你。策划是忽悠,营销是催眠,谁醒谁醉,就看定力了!
第三篇:经典催眠语录
斯蒂芬·吉利根的催眠经典语录
1、催眠是身心的探索。没有唯一的答案,不是我在催眠你。
2、你的父母教过你放松么,他们会给你这样说么?“亲爱的,最重要的是学会放松。”
3、心理学的最大问题是最爱问:“你有什么问题?”,我却问:“你要达成什么目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4、三种情绪反应模式:抗拒,逃避或者震惊发呆,能达到你的目标么?
5、生命具有无限可能。
6、邀请你的案主运用自己的资源创造性发展自己。
7、问题并不脱离你而独立存在,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意义,那么发展一个新的意义。问题存在于关系。
8、任何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对的。
9、教育在拉丁文的意思是:把已经存在的意思挖掘出来。
10、治疗:联结是首要的95%,理论是其次的。
11、如果只在内在,可能只在自己的问题缠绕。治疗性的改变是发生在治疗性的企图放弃以后。
12、只要肌肉僵住的时候,我们就把自己关在僵化的世界,限制在头脑里。
13、量子世界有无穷尽的真相,可能会有无穷尽的选择,但我选择了这个世界。从经典世界退缩一步,进入自己无限可能的量子世界。经典世界如果让你不快乐,当你思考、体验太僵化的时候,来做心理治疗。
14、流动的层面是不会受伤的,完整的。
15、人生的意义总是在变化过程中,和过去的关系也总是在变化过程中。
16、允许改变从不改变开始,尝试改变往往是不接纳现状。惩罚对于学习是无助的。
17、在任何一个时候你需要帮助,你的祖先们,你的潜意识就会送给你很多帮助。
18、任何一个动作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看你如何打开他。
19、贪吃,我需要被喂养,被滋养,被接受。抑郁,只是需要放下,停止努力。
20、无常之美,有一部分是很艰难的,另一部分是很美丽的。
21、悲伤可以在那里,同时那不是生活的全部。
22、问题就是解决方案,看著负面,却尝试著解决问题。你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问题所在。
23、“我们特别想要的,是我们逃开的那些。”这个是生活的悖论。、“我又想要,却又害怕,就想要逃开”。意识的头脑创造问题。我想要活著,同时我也不想活。给它空间,认识双胞胎。
24、调入伤痛、面对伤痛治疗意义并不大,而是要寻找到超越伤痛的东西。
25、金钱是很深的情感的隐喻,可以和金钱下面更深的情感连接。
26、如果你没有氧气,你没有办法帮助任何人,你没有办法帮助你的爱的人。如果你不和自己连接,只是一个空洞的机器,你没有办法帮助任何人。对于父母,一大乐事就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有如不需要吸氧,空洞的机器。
27、上帝不存在的话,人就会发明它。人类不存在的话,上帝就会创造人类。
28、痛苦来自我们撕裂的看问题,出现观察者的时候,圆满的世界就坍塌了。
29、整体的、没有破裂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世界,有合一,有部分,我们同时追求的是体验两者。有些人说经典世界时幻想,我想强调经典世界、量子世界同样重要。通过经典世界,我们才知道存在的意义。
30、当我们感到不开心、害怕的时候,是我们失去了连接。
31、三种原型能量:柔软,坚强和顽皮。
第四篇:《催眠》观后感
做心理强者
——观《催眠》有感
“人是脆弱的机器,稍微出一点故障就会损坏。”是的,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我们的防线总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即使我们通过锻炼强健自己的体魄,但伤心的记忆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源源不断地流泻,或许我们能假装忘怀,假装无所谓,但内心深处永远有着深深地内疚与自责。没有精神支柱的我们,意志力是非常薄弱的,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我们真的能坚守自己最后的底线而不迷失自己吗?我们得做心理的强者!
在看日本影片《催眠》之前,我听到这片名感到非常兴奋,有关心理知识的一切作品我向来很感兴趣。在欣赏影片过程中,旁边的同学惊呼声此起彼伏,我看着也觉得有些惊悚。影片开始三个不同场景的死法让我莫名其妙的同时,也感觉内心深处寒冷袭来,渐渐弥散。当时我最贴切的感受应该说影片片头采取悬疑的形式让我深深地被这部电影吸引了,想解开谜底,也想驱除寒冷。在后面的情节中,依然有着吸引人眼球的谜,也有突然出现的惊恐,更有那深深的震撼和点点温暖。现在,我想谈谈在看完这部影视巨作之后,从中最真实的感受。有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思,我想我对这部剧的评价应该能够更客观公正一些,而不仅仅只有惊悚、恐怖等苍白的词汇。
很多影评都说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道出了现代都市人的脆弱和恐惧。的确,影片开头,新婚的丈夫的自缢、为妻子庆生的老者跳窗、长跑健将不能克制的快跑动作导致骨头刺破,这些好好地人离奇死亡,嘴里都喊着“绿猴子”。女主的出现,精神恍惚失常,清醒时还喊着“绿猴子要来害她”。他们都有着内心的恐慌,我相信,在内心深处,一定存在着触动他们神经底线的最后一根弦。他们的心理防线被伤心的记忆突破,他们在这个灯红酒绿霓虹灯闪烁的城市里迷失了自己。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个正义清廉的警察,我已经不记得他名字了,但是有关他的情节我却印象深刻。尤其是他与男主嵯峨在前面实验催眠,记起他小时候的小伙伴,因为两人合伙偷地瓜,但是自己却在接受惩罚是躲在了后面,面对好友近乎仇视的眼神,让他的心里蒙上了阴影,好似一直在提醒他,其实他也没那么勇敢清廉。男主人公嵯峨说,有机会一定要通过催眠帮他摆脱这个噩梦,但是,终究是来不及了。他还是被催眠了,在一场音乐会上,第四乐章响起,金属乐声催眠了他。最终,在他无法摆脱的内疚与自责中拿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在他看来曾经的错误是那么滔天那么不可饶恕,但是,在我们看来只是少时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并不是十恶不赦,乐观一点想,如果当时的朋友站在这里,肯定也不会被这些小事所困扰的,他说不定已经原谅自己了。但是,那位警察却沉浸在他的痛苦中,把自己想象成邪恶的人,不值得得到别人的爱,自轻自贱,最终走向以死谢罪的绝境。
我想,在剧中闹得人心惶惶的“绿猴子”,也许是邪恶,也许是你想逃避的东西。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绿猴子,这些都可能是你走向结束自己的命运。只有当我们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拥有积极向上的情绪,我们能够在这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不迷失自我。所以,坚强勇敢地微笑着活下去,做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说对不起,对不起过去让自己那么沉重,那么伤心,对不起让今天的自己去偿还那永远也不可能弥补的缺失。做心理强者,创美好未来!
2014/3/19
第五篇:催眠观后感
催眠观后感
整个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以催眠为核心的故事。一方面讲述了催眠力量的神奇之处只在于唤醒人自身的力量,激发人们超越生理调节以潜意识控制自我。比如以超越生理控制的极限跑至腿骨碎裂。当然,片中所讲述的那些有关催眠的内容都太过于极端。而在我看来,从催眠这个角度来看,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一旦激发过度,就会导致肉体无法承受的悲剧。所以,适当的激发潜能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必要去过度的开发它,否则只会引火烧身。
再来看这部电影吧。整部电影在情节上是相当紧凑的,同时并非以面目可憎的人以为恐怖,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惊吓,在适当的情景上放上完美的配乐,就更加放大了整部影片的恐怖程度。整部电影一直在给人意想不到,也就是所谓的猜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你以为接下来是大团圆结局的时候,结果就又是另一种结果。而完全的意想不到也就进一步成就了这部电影的恐怖程度。最恐怖的镜头于何方?并非是人最恐怖的场景,而是在你觉得是温馨和谐的地方,突然给了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恐怖场景。也许这个场景是一个动作,也许是一个人。整部电影就是与读者心理战的一场竞技,你猜的到,它就输了,而你猜不到,那它就是绝对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