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办法
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管理,结合我居民实际制定本办法
2.儿童保健管理是指对7周岁以内儿童健立管理档案.定期体格随防.健康发育评价喂养,早教育及体格锻炼指导,计划免疫常见疾病的防治,出生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及体弱儿管理,等糸列儿童保健管理.3.加强对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领导,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二儿童保健管理内容
1.对新生儿,婴幼儿,体弱儿,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建立儿童保健卡,实行常规管理
2.开展新生儿期防祝,对出生28天的新生儿防视3次对0一6岁儿童根椐年龄进行定期体格随防.3.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对佝楼病,缺铁性贫血实行早防冶,发现病例专案管理,对各种缺乏病症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各种疾病发生.4.儿童保健管理实行花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管完善城乡儿童保健网络和儿童保健专业队伍.三妇幼保健机构职责
1.开展和指导儿童保健宣传教育,宣传加强儿童营养,母乳喂养和防病知识,编宣传资料,普及科字育儿知识.2.培训儿童保健人员,建立完善儿童保健管理统计资料和数据,(包括基本情况,系统管理情况,儿童五长发育水平,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婴儿死亡率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和管理.3.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营养,体格锻炼,早期教养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4.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的追踪,随防和冶疗.5.掌握本辖区居民0-7周岁以下儿童数及当生出生数.
第二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
附件: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预防控制流动儿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动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流动儿童是指离开户籍外所在地,在现居住地居住满3个月以上且年龄在7周岁及以下儿童。
第三条 本行政区范围内的流动儿童按国家规定实施预防接种。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流动儿童凭证接种和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
第四条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属地管理、属地建证属地接种的原则。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制定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各级卫生、公安、教育、。计划生育、工商等涉及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要按照《黑龙江省计划免疫条例》规定的职责要求,配合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第二章 流动儿童报告卡和预防接种卡、证管理
第五条 全市建立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各级疾控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要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加强与学校、托幼机构、居委会和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等单位的协作,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第六条 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应有专人负责流动儿童报告和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第七条 房屋出租单位或个人发现流动儿童应当及时向当地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各乡镇、办事处、街道居委会应当加强房屋出租人的管理,使其履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的义务。
第八条 全市实行流动儿童转卡转证制度。流动儿童应当持原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签发的预防接种证到暂住地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验证登记手续。预防接种单位要主动向流动儿童监护人索取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原预防接种卡、证记录有效。无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的儿童,视为未接种。对未接种流动儿童要以迁入时间为准,按免疫程序要求完成预防接种。
第九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流动儿童进行一次预防接种证、卡的核查工作,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出的卡片由接种点妥善保管。
第十条 公安机关、学校和托幼机构在为流动儿童办理入户(含临时户口)、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检验预防接种证明;对未按规定接种的流动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疾控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并责成其监护人限期到居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为其补种。
第三章 预防接种
第十一条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接种单位应当将流动儿童纳入本地计划免疫常规管理。区卫生局在农贸市、流动人口聚居地设立固定或流动接种点。适当延长每次免疫接种时间,提高免疫接种率。
第十二条 预防接种单位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应当公告接种时间、地点和对象。预防接种单位为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后,应当如实填写预防接种证,并按照预防接种报告制度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有关数据。
第十三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到公安、工商等部门和行政村、居委会收集流动人口资料。城镇每3个月、农村每6个月组织一次流动儿童摸底登记、查漏补种活动,并将活动情况逐级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十四条 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应当加强对预防接种单位从业人员和医院妇产科业务人员预防接种知识的培训,做好新生儿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产科应当固定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24小时内完成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工作,并填写《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新生儿家长或监护人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携带《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到暂住地任务的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第十六条 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妥善保管,遗失的要及时到接种单位补证。免疫接种卡由预防接种单位指定专人保管。第十七条 预防接种单位及工作人员对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当按照预防接种规范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存有关资料,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所在地疾控预防机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预防接种事故的调查、鉴定、处理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进行。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造成危害后果的,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计划免疫规定,未完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任务的;
(二)不履行法定职责,拒绝配合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
(三)违反计划免疫技术规范,造成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
(四)玩忽职守,造成疫苗失效或冷链设备严重损坏的;
(五)擅自收取一类疫苗接种费用或擅自提高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收费标准的;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规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篇:流动儿童管理办法
三五零七职工医院流动儿童管理办法
根据我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此办法:
一、做好日常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登记管理工作。
二、定期对流动儿童进行摸底,使计划免疫的接种率不断提高。
三、按照西安市儿童计免接种程序,对流动儿童进行接种和补种。
四、对流动儿童接种后反应及时做好记录。
五、对流动性大的儿童,即时建卡建证,不推诿儿童。
六、对流动儿童的建卡妥善保存三年。
三五零七职工医院
2003.1
第四篇:卫生院流动儿童管理办法[
流动儿童管理计划
流动儿童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外省、外地区、外县、外乡)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儿童。***乡的流动儿童一般以在我乡经商、寄养、及随父母为主,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居无定所,常常不能及时得到免疫接种,已成为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消灭免疫空白人群,使流动儿童及时得到免疫接种,特制定流动儿童管理计划:
一、认真组织调查:尤其是要抓住农贸、乡村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儿童为重点对象,村里要以超生儿、弃婴和外地留、寄居儿童等重点对象,弄清流动儿童的底数和类型,并进行登记上报。
二、广泛进行宣传:进行预防免疫宣传,重点宣传计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好处,同时争取镇派出所、村委、幼儿园、及镇计生服务所等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报告制度:乡村医生每一个月应向防保所报告流动儿童人口数。
四、及时建卡:对乡村医生定期主动搜索到的流动儿童,及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建立卡、册,没有接种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并给以补种。
五、免费接种:对居住在我镇辖区的所有流动儿童,对漏种、未种及新生儿,按计免规定程序,及时进行及时免费接种。
六、建立群众联动制度:动员流动儿童居住地的群众发挥监测作用,主动向防保所报告流动儿童情况。
***卫生院防保部
第五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对儿童进行整体的、全面的、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即为系统管理。在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监护与指导,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
康,减少疾病及死亡。
管理程序:
1、新生儿出生后,新生儿父母到县妇幼保健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县妇幼保健院为每位新生儿办理《泸西县儿童保健手册》。
2、新生儿父母返回休养地后将手册交给当地的村保健员,村保健员造册登记,进入儿童系统管理程序。
3,村保健员按管理规定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检,提出相关指导意见。
4、儿童三岁时系统管理程序结束,儿童父母将手册交给当地村保健员,由村保健员进行结案,管理资料上报乡镇卫生院。
5、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由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儿童系统管理工作。
服务内容:
1、儿童1岁以内每年体检4次,2岁以下每年体检2次,3岁以内每年体检1次。
2、新生儿期询问母亲妊娠期健康状况、分娩前后情况,发现先天畸形、产伤、脐炎、硬肿症等,注意保暖、早开奶、母乳喂养、护理、防感染。
3、婴儿期了解喂养情况,辅食添加月龄,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早期症状,出牙月龄,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发育情况,添加维生素D的情况,基础免疫种类及次数,注意合理喂养,促进感知觉发展,体格锻炼,预防接种等。
4、幼儿期重点是营养状况,注意神经、精神、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传染病及意外事故,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5、通过体检,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防病治病知识,达到治病育人的目的。
(一)儿童系统保健的内容:
1、新生儿管理:出生至不满28天为新生儿期,正常新生儿出生第3,7,14,28天歌方式一次,至少访视2-3次。
2.婴幼儿管理:满28天至不满一周岁为婴儿期。满一岁至不满三岁为幼儿期。婴儿期出生第3,6,9,12个月各监测一次,幼儿期出生第18,24,个月时各监测一次,满3岁检测一次。定期体检,检查全身各系统,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指导科学喂养,婴儿体格锻炼,喂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体弱儿管理:体弱儿指低出生体重,早产,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先天性畸形等婴幼儿。通过家庭随访,保健门诊,即爱能够监护和会诊或转诊进行管理。
4.高危儿管理:高危儿指以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包括以下情况.(1)有异常分娩史,包括妊高征,羊膜早破,羊水污染,各种难产,手术产。
(2)新生儿出生时异常,如产时窒息,脐带绕颈,早产儿,巨大儿。(3)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
管理:指导家长随时注意小儿神志,面色,呼吸,皮肤,大小便情况等,避免与外人接触,以防感染。访视过程与有疑难病情及异常情况及时转送上级医疗保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