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破解基层党建创新难题的思考
关于破解基层党建创新难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组织设置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问题;如何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作用发挥的问题;如何解决党建投入不足、保障不到位的问题等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基层党建工作要立足实际,主动顺应新形势新需求,坚持抓基础性、根本性建设不动摇,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创新完善组织设置机制,实现对社会各基层单元的有效覆盖。把党的组织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组织各个单元,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形成科学严密、覆盖广泛的组织体系。根据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布、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改进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实现党的工作、组织全覆盖、党员教育管理及时跟进。针对党员从业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趋势,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及时调整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完善“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管理为辅”的流动党员监督考核管理机制,使每个党员都能被纳入有效管理,参加组织活动,得到组织关怀,发挥主体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培养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生机与活力。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自身的工作业务实践能力和社会生存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党员切身利益需求,注重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关怀、生活上帮扶,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党员民主素质现状,采取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相协调的民主建设模式。积极创设载体、疏通渠道、完善机制、营造环境,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使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保持和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着力营造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顺利推进的良好环境。把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和正常增长机制。按党组织数或党员人数预算党建工作经费,建议各地建立明确的刚性的党建工作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补贴制度。
第二篇: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2012年03月21日04:32 来源:人民日报
基层组织建设年要取得实效、受到群众欢迎,必须具体抓、抓具体,出实招、抓落实,着力解决几个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
要下功夫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已分别达到257.6万个、44万个。加强这个领域的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按照不同行业特点,适应从业人员分布状况,理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要新建一批党组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区域合建、行业统建、产业带建、楼宇共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组建。要开展好一个活动,以创建“双强六好”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还要通过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拨返、党员自愿捐助等途径,多渠道解决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现在农民工已达到2.5亿,其中流动党员350多万名。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要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管”制度,通过摸底排查、牵线搭桥、组织活动,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出身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让流动党员“安家”,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强化各项服务措施,建设党员信息库和党员服务中心,让流动党员“安心”。
党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党员质量。要改进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严把党员入口关,探索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优良传统教育,运用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党员践行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畅通党员出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各地各行业党组织情况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最要紧的是结合实际、分类推进,避免简单化、大呼隆。解决问题也不能贪多求全,只求管用有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事情紧迫就办什么事情,设定有限目标,实行项目推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真正办好几件党员群众期盼的实事,留下一些基层组织建设年之后还能长期起作用的成果。
第三篇:仲祖文: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仲祖文: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二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
仲祖文
2012年03月21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基层组织建设年要取得实效、受到群众欢迎,必须具体抓、抓具体,出实招、抓落实,着力解决几个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
要下功夫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已分别达到257.6万个、44万个。加强这个领域的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按照不同行业特点,适应从业人员分布状况,理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要新建一批党组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区域合建、行业统建、产业带建、楼宇共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组建。要开展好一个活动,以创建“双强六好”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还要通过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拨返、党员自愿捐助等途径,多渠道解决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
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现在农民工已达到2.5亿,其中流动党员350多万名。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要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管”制度,通过摸底排查、牵线搭桥、组织活动,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出身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让流动党员“安家”,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强化各项服务措施,建设党员信息库和党员服务中心,让流动党员“安心”。
党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党员质量。要改进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严把党员入口关,探索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1-
制企业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优良传统教育,运用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党员践行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畅通党员出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各地各行业党组织情况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最要紧的是结合实际、分类推进,避免简单化、大呼隆。解决问题也不能贪多求全,只求管用有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事情紧迫就办什么事情,设定有限目标,实行项目推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真正办好几件党员群众期盼的实事,留下一些基层组织建设年之后还能长期起作用的成果。
第四篇:新乡:创新破解难题
创新破解难题
常新
(一)新乡,以“新”为名,因“新”而兴。
原阳大米香飘海外,长垣起重驰名全国,新飞冰箱家喻户晓,华兰生物领跑业界……在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上,涌现出一大批像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等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人,演绎了一幕幕由“闯”而“兴”、由“创”而“新”的华丽篇章。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难题横亘。解决这些难题,就要找准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主要矛盾,解放思想,不懈创新。
新乡抓住形成“四道难题”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一根本问题,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持续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途径。其“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新”在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职工,“新”在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新”在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省委书记卢展工将其概括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这一概括,符合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科学发展观与河南省情的紧密结合,是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载体,找准了河南在全国区位发展中的定位,廓清了粮食安全责任与富民强省的关系,指明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难题,就是传统观念、传统机制、传统做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四道难题”难以破解的根本原因。
难题,制约了发展,难题,带来了问题。
问题一:二元体制束缚县域经济,全面小康难实现。制度设计重城轻乡,农村资金、土地、劳动力大量流失,建设缺资金,投资缺载体,转型缺条件,新乡的县域经济徘徊不前,多数仍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占新乡国土面积95%、人口总量83%的县域经济不提速,新乡崛起振兴就无从谈起。
问题二:二元体制束缚消费需求,发展方式难转变。资源配置城乡不均,农民转移就业难,资产变现难,持续增收难,新乡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1:1一度扩大到2.8∶1。幅员辽阔的农村不发展,数量居多的农民收入低,不仅难以拉动内需,还会影响和谐稳定。
问题三:二元体制束缚农业转型,粮食安全难保障。发展观念重工轻农,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粮食增产难增收。
问题四:二元体制束缚发展空间,新乡发展难持续。发展格局城乡分割,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创业就业承载能力滞后于城乡就业需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四)审视新乡的干部队伍,在领导方式上还有诸多不适应:
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一些干部总是习惯用老眼光判断新形势,用老办法对付新问题,跳不出旧思维,打不破旧框框。
政绩观不端正,急功近利。一些干部唯书不务实,唯上不为民,贪一时一事之功,而不是着力民生、着眼长远,把一个地方引导到一条正确的路子上。
方法不科学,拙于运作。一些干部不注重研究问题,不善于把握规律,分不清主要矛盾,找不准突破口,抓不住着力点。
作风不过硬,甘于平庸。一些干部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回走,不想、不敢、不会创新。
(五)破解难题,“首”在解放思想,“重”在转变观念,“贵”在尊重规律,“要”在制度创新,“根”在发展为民。
解放思想,路子才会更宽广。新乡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一并解决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工业化、城镇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三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转变观念,理念才会更务实。新乡把中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主体,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载体,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民就近创业就业的载体。“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理念,为新型城镇化搭建了实践大舞台。
尊重规律,内涵才会更科学。新型城镇化,是对发展布局的科学规划,对城乡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乡没有为新村建新村,而是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推进镇村一体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基层治理、文化与观念加快转型;没有就城镇论城镇,而是“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聚区)镇、建设社区”,优化空间、产业、人口布局,让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制度创新,统筹才会更给力。在省直部门支持下,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66项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城乡发展规划、劳动就业、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正在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正在探索,统筹城乡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破题。
发展为民,方向才会更明确。创新的动力源自一心为民的强烈责任感,创新的目标是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增加群众收入,始终贯穿新乡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
(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创新破解难题,关键在做。
省委书记卢展工莅新调研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发展的增长点。
切入点、结合点、增长点,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
(七)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关键在发展为民,群众自愿。
农民渴望改善居住环境,十几年一轮翻建新房,但传统村庄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难,“有新房无新村”的情况普遍存在。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方向,打破旧格局,规划新社区,才能把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集聚起来,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下去。新乡市坚持群众自愿,把农村建设纳入城镇体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镇村一体化,引导农民到社区建房,已有369个新社区启动建设,6万户农民喜迁新居。社区居民由衷称赞:“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
(八)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关键在规划先行,政府引导。
新乡市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一体推进,合理布局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结合县城、镇区、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产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同时,逐步改变着城乡二元结构。
(九)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促进发展的增长点?关键在优化布局,调整结构。
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终将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如今,新乡的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市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生物与新医药、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膜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县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起重、纺织、振动机械等七大集群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73%。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突破1700家,53%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8:1缩小到2.52:1。中心城市-县城-集(聚区)镇-新型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初具雏形,广大农村正在逐步实现“四个城市化”:
居住环境正在“城市化”。基础设施政府搞,不让群众拿一毛,社区道路、供排水一应俱全,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基本相同的居住环境。
公共服务正在“城市化”。公共服务全配套,看病养老有依靠,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正在向农村覆盖。
就业结构正在“城市化”。近三分之二的农民开始从事二三产业。入住社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29%,“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消费方式正在“城市化”。过去一代建三代的房,现在三代住一代的房,农民不再把一生积蓄用于建房,消费开始多元化。抽水马桶燃气灶,冰箱宽带洗衣机,悄然改变着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
(十)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我们清醒,探索的路子刚起步,要走的道路还很长。我们更清醒,未来遇到的问题还会很多,持续走下去,必须思想更解放,观念再更新,领导方式快转变。
我们深知,破解难题非朝夕之功,革故鼎新,任重道远。我们更深知,面对“破”与“立”的抉择,敢亮剑,永不言败,决不退缩;敢担当,先行先试,为民担责;敢吃苦,不争权力大小、不争角色轻重、不争功过是非、唯求造福于民,百折不挠,求实求效。
我们坚信,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我们更坚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将指引新乡挺立时代变革的潮头,奏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乡之新,在于常新!
第五篇:浅谈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
浅谈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
在当前基层统计执法过程中,“执法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统计违法案件,基层统计执法难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主观方面因素,也有客观性问题,在基层统计执法过程中往往阻力重重,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增强法治观念 坚持依法治统
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一部份企业生产经营者和统计相关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导致各种统计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统计案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私营经济单位,在统计工作中不能及时报送统计资料,原因是企业担心商业秘密被泄露,婉拒填报统计报表,提供相关数据;部分上市公司借口保护股东利益,不便提供相关财务报表等相关数据,有的企业自称是境外上市公司,报告期内拒绝提供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合理”避税,在统计数据上大做“文章”,瞒报相关统计数据;一些当地政府部门为完成政绩往往辖区内部份企业下指标、落计划,导致这部份企业为了完成指标计划采取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等情况的发生。这一系列问题往往给统计执法检查带来很大的阻力,这些企业对统计调查和统计执法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不积极配合统计部门执法检查,找出种种理由婉拒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增加了统计执法难度,严重影响了统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针对基层企业统计违法违纪的实际情况,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单位进行《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开展宣传,用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例教育、警醒一批企业法人和统计人员,提高《统计法》的震慑力,增强他们的法治理念,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更要通过媒体曝光一批统计违法案件,切实震慑统计违法者的嚣张气焰,达到曝光一案,警示教育一片的目的,发挥出《统计法》的威慑力量,使统计法律、法规真正深入人心,筑牢统计工作者的守法底线;在人们心里形成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愿违法的心理防线,切实树立和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用法律手段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二、坚持公正执法 筑牢执法底线
在基层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被动执法的情况,在处理违法案件时,部分执法统计人员在执法工作上有畏难情绪,他们针对在部分企业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问题,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执法不主动;在执法过程中,只注重一般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重大统计违法违纪案件,不敢或不愿动真格的认真查处,统计执法时顾虑重重,生怕“家丑外扬”,主要是怕影响当地声誉和当地的软环境建设,影响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采取不作为的消极怠工的工作态度,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敷衍塞责,不能尽职尽责,导致统计执法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为避免统计执法检查走过场,要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落实到位,转变过去传统的统计执法模式,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提高统计执法的实效性,严明执法纪律。在执法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统计执法经验,通过执法实践进一步明确执法取证依据,界定执法权限,确立执法标准,明晰执法程序,明确执法纪律,确保“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做到程序化、标准化,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落实统计执法责任,形成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执法严谨、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基层统计执法队伍,从而来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的执行力,提升统计部门执法的公信力。
三、排除行政干扰 坚持公证执法
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统计法》法律知识入心、入脑。要规范政府行为,避免出现“人出数,数出官”情况的发生,有效地杜绝行政干预统计执法的行为。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坚决杜绝人情执法、关系执法、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执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恪守统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同时,各级统计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常年聘请有经验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让专业律师来处理涉及统计违法违纪案件,使统计违法案件处理做到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
统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本部门的统计干部切实提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统计法》宣传要做到警钟长鸣,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来维护统计法的权威。统计执法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执法理念,转变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从思想深处摒弃“唯上”、“唯权”意识。在处理统计违法案件时要实事求是,要敢于暴露问题,要敢于揭短,要敢于“家丑外扬”。要不断提高统计执法执纪水平,牢固地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更要有坚持依法行政的光荣感,做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模范。认真做好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用体制和制度作保障,确保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统计执法人员从细节做起,要深入剖析统计违法事实,讲解统计违法违纪查处取证环节,明确统计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工作流程,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按制度办事,同时,加大省地(市)之间的交叉执法工作力度,为防止本地执法打不开情面、检查不深入、查处走过场的实际问题。
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当前统计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积极地有效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开展好基层统计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基层统计原始数据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基层统计部门公信力的重要保证。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的关键点在于要认真执法,严格执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层统计部门要把“严格执法”作为提升基层统计工作职能的重要手段来抓,要长期抓,抓出成效。同时,要树立用法律手段来为统计工作保驾护航的工作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从而,全面提升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