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 基础组织建设 党的建设 简报
第三十四期
(总第34期)
桔山基层组织建设办2008年10月9日
桔山街道以“三服务”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新形势的发展,桔山街道党工委坚持城市抓服务、农村抓致富的发展思路,积极树立“三服务”理念,即桔山街道党工委服务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不断推进桔山街道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街道党工委服务基层党组织,多办实事。一是发挥领导干部包保作用。街道领导干部每人都根据情况包一个经济弱村(或社区),针对软弱涣散村(或社区)实际情况,协调资金项目、开展集中整顿工作。同时协调包村(社区)部门、辖区单位与村(社区)的关系,解决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发挥下派干部作用。通过下派干部本身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牵动各种资源反哺农村、支援社区建设。
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搭建平台。桔山街道依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搭建平台,制定了《桔山街道农村党员智能工程培训规划》。通过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扩大扶持、搭建平台,构建农村党员服务网络,积极培养文化素质高、发展能力强的“智能”型农村党员。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农民党员的致富本领和帮带能力,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党员服务群众,活用载体。一是开展“五位一体”激励法争创“六
者”活动,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桔山街道在开展“五位一体”激励法活动中,把党员对群众的承诺整理后装订成册,并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来监督,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检查、验收、奖惩,促进了党内外民主发展,密切了党群关系。二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作用。为使在职党员在本职工作上和日常生活中都体现先进性,桔山街道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活动。全区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在职党员本着“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无私奉献在社区”的原则,既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主体教育管理,又接受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的协助管理监督。并根据年龄、职业、爱好特长、身体、家庭和工作等情况,自愿选择“十大员”岗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作用。
抄报:市党建办发:各总支、支部、办属各部门
共印80份
第二篇:基层党建建设论文 党建组织建设论文
基层党建建设论文党建组织建设论文
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对基层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领导的有效方式。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 基层党组织建设 途径 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对基层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领导的有效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笔者认为,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路径,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四种意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
坚持以“德才兼备、专兼结合”为原则,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经。一是要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思想沟通,营造充分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氛围,形成大事面前讲原则,小事面前讲风格的良好局面。二要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中层干部和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制度,端正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学习作风、思想作风,这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也
是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得力措施。三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与整体功能。各抒己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决议后,就坚决落实,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处理一切事情。努力营造有民主有集中,有自由有纪律,有统一意志也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氛围,做到决策正确和正确决策的有效实施。四要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进程,改善党员结构,必须重视在生产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基层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五是要选配好支部书记。对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威信高、群众基础好、党性强、懂管理,尽快锻炼造就一支整体素质过硬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二、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
基层党组织成员要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一是要以服务于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地搞好党建,以主动服务的姿态掌握重大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动权。二要坚持把党建融汇到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营管理中,把党建延伸到发展改革的具体工作中去,这样,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发展生产力就融为一体。要联系单位的工作实际,用正确价值观给广大党员以无穷的精神动力,教育党员要无私奉献,勇挑重担,团结员工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生产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安全生产贡献热情和力量。这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三、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路径
基层党组织要特别重视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减少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发展的大局为重,帮助职工调整好个人和单位改革中的利益关系。关心职工生活,倾听职工呼声,理解职工疾苦,尤其要为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要不断开展新机制、新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创性地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活动,促进理念的创新和管理的深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结合生产工作实际,围绕安全生产“党员身边无违章、无违纪、无检修不良活动”、“党在我心中”和“凝聚力工程”等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在庆祝“七•一”时,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使广大党员明确入党目的和动机,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和改革活力。组织广大党员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以安全生产为突破口,将新的工作思路和理念不断渗透到各生产、管理过程中。?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大事统一决策,分头抓落实,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班组,责任到个人。发挥党员在各个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引导和影响全体职工的行为;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来推动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效促进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号召广大党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敢于迎接挑战,提高素质、提升企业形象,在平凡的工作中,用真、善、美来弘扬企业文化精神,为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四种意识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摆正自己位置,经常与职工谈心交
心做朋友,帮助职工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不搞特殊化,带头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为全体党员做出表率,强化表率意识;坚持学习不放松,进一步明确认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真正把学习当作第一需要,挤时间学习,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我安全意识,重视安全工作,经常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把安全理念转化为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强化安全意识。
五、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广大党员要感情上要融洽,生活上去关心,思想上要引导。密切注视党员的思想动态,树立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党员队伍要形成感情融通,团结协作,思想一致的融洽氛围,激发党员为改革发展无私奉献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的内部环境。严格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教育党员永葆先进性,成为工作的先进者、学习的模范者和职工的贴心人。
总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对基层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领导的有效方式。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路径,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四种意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陈思亮.新形势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途径和方法[J].大科技,2010年,(10).[2]吴雄利.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广西农业信息网,2008.11.01.
第三篇: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组织基础
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入手,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以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组织和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核心为观点,以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结合循化县实际,围绕我县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面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组织和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探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途径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联系循化县的实际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确定的,对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层组织处在农村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是党在基层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在农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要通过基层组织者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础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二、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循化县的乡村基层组织中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尚未完全转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和决策学习和领会不够,在做好当前农村工作时没有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对乡情、村情的调查研究不够扎实和全面,因而缺乏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二)村级组织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村“两委”班子不健全,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部分村虽然“两委”班子健全,但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的致富能力不强,发挥不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极少数村“两委”关系处理不当,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新农地建设中不能发挥领导作用;个别村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生硬,财务、村务不公开,群众信任度不高,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
(三)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由于投入不足或地集体经济无实体而使个别村无党员活动室;或建筑面积太,或设备不全,全县154个行政村中建有党员活动室;或建筑面积太小,或设施设备不全。全县154个行政村中建有党员活动室131个,但电教设备齐全的只有27个村,占21%,集党活动室、村“两委”办公室、阅览室等为一体的庭院式活动阵地37个,占28%,因此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更不能满足活动的要求,造成村级组织的号召力不强。
(四)党员队伍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2006年底全县农村党员共有3216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043人,占农地党员总数的6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837人,占88%。党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较突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发军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义务不明确,如何调动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建设方面探索不够,党内民主不够健全,党员对村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得不到保障,不能有效的调动党员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五)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路子不宽,无集体经济实体,有钱办事能力不强,村级组织的号召力不强等。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循化的实际,目前,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一要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党章、寻找差距、增强党性”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机遇,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及群众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地伟大实践中来。二要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xxx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精神,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三要大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党组织要深入村社、深入农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广泛听取农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向农村群众正确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引导、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振奋精神,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从思想认识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乡镇一级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者、领导者。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首先要健全基层干部选 拔任用机制,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拔任用基层干部的新路子,拓宽选人渠道,结合乡镇换届的机遇,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一把手为重点,把德才兼备的发展型人才推选到领导岗位。要通过外部引进、内部选拔、机关下派等方法,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选拔乡镇领导班子,尤其是“班长”的岗位上,努力建设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其次规范乡镇领导干部教育、管理、考核、评价工作,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形式,给他们定目标、分任务、压担子、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再次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对乡镇机关进行全面改革,理顺乡镇站所管理体制,除公安、司等实行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外,其他站所一律下放到乡镇管理,以改变乡镇站所以往的乡镇党委不好管,主管部门管不好的局面。并对站所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通过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竞聘,真正把那些留得住、用得上、工作责任性强、业务能力强的人聘用到乡镇涉农服务岗位上,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因此必须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一是创新党组织的设臵形式。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农村党员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一大批农民党员在致富过程中自发的形成了许多跨村、跨乡,甚至跨县域省的行业协会和服务链。因此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员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党组织的设臵模式。二是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村级党员组织建设关键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党支部书记,有人说的好:“给钱、给钱不如建个好支部”、“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火车头来带”,这就充分说明了配强村支部书记的重要性。因此,要采用党员和群众民主推荐,然后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或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进一步扩大选人渠道和视野,把那些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班子中,以不断改善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坚决果断地调整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村组织班子成员,对一时选不出合适人选的,采取下派县、乡干部到农村任村干部的办法,重点解决村干部培养问题,或实行“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村级组织成员交叉任职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两委”关系理顺难的问题。三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在采取“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分类管理”、“党员承诺制”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方式,坚持和完善党内活动制度,切实把党要管理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党员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绝大多数党员参加了教育活动,今后流动党员是一个普遍而长久的现象,对他们的管理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四是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目前从循化农村党员的整体情况来看,年龄老化,文化不高、整体素质偏低仍然是许多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即要“坚持标准、慎重发展”,严把入口头,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又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把党的大门始终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农村优秀分子敞开,要特别注重3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青年和妇女入党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为基层党组织吸收新鲜血液,促进党的肌体的新陈代谢,永葆党的先进性。五是努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有钱办事”的能力。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级组织才有能力为群众办事实、解难事,才能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才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以千方百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要抓住国家实施的各种开发项目,如旅游景点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机遇等,增加集体收入。二要加大“四荒地”开发力度,盘活公有资产,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三要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或组织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已有集体经济实现滚动发展。四要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引导和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技术、政策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六是要抓好村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服务农民群众的重要场所。要抓住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贫困地区建设村级活动阵地的机遇,争取在人口多、党员多、辐射功能强,无活动室的村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的活动阵地。同时抓住党建联姻一对一结扶制度的机遇,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联姻单位帮扶一点、村集体筹措一点的办法、改建和扩建一批有活动室但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全的村活动阵地,为村级组织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牢固树立政策观念,坚持一切工作都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不越轨、不加码、不自行其是;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不感情用事,不搞强迫命令,要切实转变过去对上负责为主,为对下负责相统一;转变过去依靠行政手段为主,为依靠行政手段、民主法治、说服教育相统一;转变过去完成任务为主,为提供优质服务和完成任务相统一,要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完善县、乡领导联点制、乡镇干部包村制、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一对一结队帮扶制等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和措施。要进一步理顺“两委”工作关系,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约束村“两委”工作关系,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约束村“两委”的行为,使之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规范村务、政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逐步实现农村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书目:
1、面对二十一世纪党性修养;
2、《十七大政治报告》
3、中共中央党校报告(增刊)
4、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宣传问答。
5、村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
第四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因此,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基层党建工作要始终与基层中心工作的主旋律紧密结合,要全力以赴确保中心工作正常运行。社会在发展进步,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置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立足于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依靠农民群众促发展,发展成果由农民群众分享。
二是党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实施制度互补,量化制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对事不对人,琢磨事而不琢磨人,达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的目的。
三是加强学习,提升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1-
展,农村基层工作出现复杂还,这就对我们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干部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对象是群众,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群众更好地服务。
四是改进工作作风。一方面基层班子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在无形中会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单位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形象。所以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公正,求团结,求谅解,达到统一认识、协调一致、互相勾通、这样才能把基层党建工作搞好;另一方面农民最讲实际,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意愿,才能取信于民,在农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务实作风。
五是加强管理和监督。一方面上级党组织要强化各项工作制度和纪律,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是要让基层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监督,此外还要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要广泛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决策,提高基层党建工作透明度,在班子成员和党员中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
民群众,促进农村和谐的作用。
第五篇:基层组织建设简报
第 期
小楼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1日
创先争优促发展 扶贫攻坚谱新篇
小楼镇老百姓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幸福指数不低,这说明镇党委、政府把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得民心、顺民意。近几年来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六争六创”上下功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较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小楼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一、围绕基层建设创先争优,实施“党建扶贫”。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全镇干部职工在扶贫开发中创先争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镇17个贫困村,贫困户701户1827人率先达到脱贫标准,让生活在小楼的人民感到幸福。
(一)结合扶贫“双到”工作,创新基层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支部建在协会上、建在产业链上,以“支部+基地+农户”、“支部+绿道+农户”的模式,让一线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战斗堡垒。打破干部身份界限,推行干部聘用制,让18位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以开展扶贫开发“红旗先锋”评选活动为载体,每月从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选树一批先进标杆,西境村党支部书记周志纯、派出所民警赖书航入选“中国好人榜”,通过刊发简报、设立红旗先锋榜等形式宣传,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知先锋、个个学先锋、大家争做先锋的良好局面,让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做到创有方向、争有目标。
(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构建长效帮扶机制。以“我为贫困户献一份爱心,做一件实事”活动为抓手,实施爱心志愿服务工程,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联合爱心义工队、团员志愿者、“爱心妈妈”等群体,积极为贫困家庭办好事、解难事。以5个配套文件为指引,制定《小楼镇扶贫开发督查工作方案》,对单位、部门和干部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监督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实施问责,以制度化建设为扶贫开发工作保驾护航,全力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二、围绕稳定脱贫创先争优,实施“产业扶贫”。
(一)开展“一强双带”活动,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从政治上建设更坚强有力的好支部,经济上进一步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使农业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市场实现良好对接。按照“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村民受益”的思路,整合帮扶单位和当地资源,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超对接”,就地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了西境村冬瓜菜心基地和青迳村养龟专业村。青迳村党支部依托养龟培训基地,集体每年增加14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26户贫困户每年分别获得2000元的投资分红收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方式从“输血型”逐步向“造血型”转化,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二)以“两点两线”为核心,发挥生态良好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变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变农副产品为旅游商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何仙姑宗教文化游、小楼人家田园乡村游、小楼大公园绿道游在内的特色低碳旅游体系,创建何仙姑、小楼人家两个国家3A级景区,每年举办何仙姑文化旅游节、增城菜心美食节,“以节促游、以游旺农”,打响了“仙姑故里,小楼人家”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名优农特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39元,增长36%。增城菜心越卖越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围绕教育培训创先争优,实施“智力扶贫”。建设和谐幸福小楼,坚持开发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扶贫干部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扶贫工作的协调者和执行者,以小楼镇农村党校为依托,注重强化农村干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全方位覆盖,分层次展开,立体式推进”的培训思路,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从村干部到党政领导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从扶贫开发政策、扶贫项目操作、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了干部实施扶贫项目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楼镇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以“两点两线”为核心,注重发挥生态良好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开拓创新求突破,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报:曹鉴燎书记、叶牛平市长、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市委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各帮扶单位
发:镇扶贫办成员、各党(总)支部
小楼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1日印